自9月30日起,多倫多希望通過Airbnb或Vrbo短租來補貼高昂房貸的業主,將面臨更多挑戰。市政府將加強對違反短期租賃法規的業主打擊力度。
自2020年以來,市府已經陸續推出更嚴格的短租規定,包括空置房屋稅以及對違規者的更嚴執法。作為市政法規更新的一部分,更多條例將於2024年及2025年分階段實施,其中9月30日將實施新規。
根據新規,短期租賃業主除了需要提供政府發出的身份證明外,還需提交至少兩份文件證明該房產為其主要住所,並可能需與市府人員面談,以提交所需材料以確認是否符合短期租賃資格。
此外,從本月底開始,每個單位只能註冊一次,若註冊被取消,業主及其他人一年內無法重新申請該地址的註冊。
市府亦有權每年檢查所有登記的短租單位,確保其合規。
2025年1月1日起,註冊及續期費用將大幅提升,由每套55.35加元漲至375加元,增幅達677%,以打擊非法短租行為。
大麻產品唔係人人都識安全處理!近日加拿大安省一宗嚴重事故引起社會關注——兩名年齡不足五歲嘅幼童在 Sagamok First Nation 一間住所誤食大麻軟糖後出現中毒症狀,被送往醫院接受深切治療。
2025年3月22日,Anishinabek 警方接報到場,發現兩名幼童誤食咗手機般大小嘅大麻軟糖,其中一人食咗一整粒,另一人食咗半粒。警方即時將餘下軟糖充公。
兩名幼童隨即出現嚴重中毒反應,包括呼吸困難、心跳加快、嗜睡等症狀,需入住深切治療部。所幸經治療後已康復出院。
警方經調查後,一名45歲男子被控 兩項刑事疏忽導致身體傷害罪,並獲准以表格9形式保釋,稍後需出庭應訊。
醫療機構發出緊急警告
根據 安省毒物中心(Ontario Poison Centre) 資料,近年兒童誤食大麻產品個案急升,尤其係 五歲以下幼童。
未受規管的大麻食品風險極高,原因包括:
-
包裝設計似糖果或零食,容易吸引小朋友
-
缺乏兒童防護包裝
-
含有高濃度 THC(大麻活性成分)
專家呼籲所有大麻使用者:
-
將產品存放於 有鎖、清晰標示嘅容器內
-
與一般食物分開擺放
-
家中或有小朋友探訪時,務必加倍小心
常見中毒症狀包括:嘔吐、嗜睡、心跳加快、呼吸困難、混亂,嚴重者甚至昏迷。
如懷疑兒童誤食大麻,應即時求醫或致電911。
你覺得大麻應唔應該有更嚴格嘅管制?
🔗 資料來源: https://globalnews.ca/news/11300216/ontario-children-cannabis-first-nation/
多倫多最古老的同性戀書店差點在上個月關門歇業,但在社區的熱心支持下,它又重新站穩腳跟,正好趕上了Pride Month。
位於多倫多同性戀村心臟地帶的Glad Day書店,上週一發起了網上募資活動,呼籲社區保住這家歷史悠久的書店。該店表示,需要籌集10萬加元才能避免7月被迫搬遷。
就在幾天後,在社區成員的一致行動下,Glad Day書店就順利籌集到了超過11.2萬加元。
Glad Day書店的其中一名老闆Michael Erickson表示,這簡直就是一個「Pride Month奇蹟」。
「在短短3-4天內就有2,000人支持我們,這真的是太不可思議了。」Erickson表示。
這家書店多年來積累了大量債務,一直處於財務不穩定狀態。加上新冠疫情的衝擊和通脹的影響,它一直很難保持經營。
「雖然目前情況依然充滿挑戰和恐懼,但看到大家齊心協力支持,我們也看到希望。」Erickson說。
雖然眼前的危機已經化解,但這家書店仍需籌集30萬加元,才能長期留在目前的位置。
「現在我們可以開始著手解決接下來會面臨的複雜問題了。」Erickson表示。
多倫多居民Daniel Fusca表示,這家書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社區空間,必須得到保護。
「這裡發生了很多激進主義活動、夜生活活動,是大家的集會場所,可以找到關於同性戀歷史的書籍,」Fusca說。
「這是一個我們可以聚在一起、舉辦活動的空間。」
來自New Brunswick省的Natasha McGregor表示,這個空間對於維護2SLGBTQ+安全、保留運動歷史非常關鍵。
「能夠接觸到這家書店,會讓同性戀運動更加鞏固...如果失去了歷史,就會失去存在的意義,」McGregor說。
這家開業近55年的書店,據其網站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同性戀書店。
市議員推動成立社區地產信託基金
代表多倫多中心選區的市議員Chris Moise表示,他正在探討為該地區建立社區地產信託基金的可能性,這將類似於Kensington市場社區地產信託基金。該信託基金的成立是為了防止租戶被迫遷出,維持這個多用途社區的活力。
「這將賦予非營利性社區法團收購該地區建築物的權力或資金,」Moise說。
「Glad Day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土地和房產都由社區擁有,那麼我們就不會被趕出去。」
Moise補充說,他希望這家書店的故事能夠「鞭策行動」,為社區建立起一個地產信託基金。
與此同時,這家企業正在繼續募集資金,以準備迎接Pride Month的各種活動和慶祝。
近年大溫地區(Metro Vancouver)亞洲超市迅速崛起,勢頭強勁。新開的 PriceSmart 同 Smart N Save 分店接連登場,而 T&T Supermarket 即將開幕的 55,000 平方呎旗艦店 更令市場競爭白熱化。如今,又有一位重量級選手加入戰局 —— 成立近 30 年的韓國超市品牌 Hannam Supermarket,正式於 Metrotown開設最新旗艦分店!
新店地址位於 5609 Imperial Street,佔地超過 20,000 平方呎,提供多款韓國及其他亞洲食品,包括新鮮蔬果、零食、即食便當等。除了常規的雜貨商品外,Hannam Metrotown 還設有熱食午餐區,每日從早上11時至下午2時供應,包括牛肉韓式燒烤、辣味豬肉、韓式餃子等多款美食。
Hannam Supermarket 創立於 1998 年,是西部加拿大ˇWestern Canada)首間大型韓國超市。現時已於 素里(Surrey)、蘭里(Langley)及 溫哥華(Vancouver)設有分店,包括 耶魯鎮(Yaletown)快閃店。今次進駐Metrotown,亦是品牌在本拿比(Burnaby)開設的第二間分店,旨在滿足區內日益增長的亞洲食品需求。
Hannam 的擴展反映出消費者口味的轉變 —— 亞洲超市不斷壯大,產品種類愈趨多元,逐漸打破西方超市的壟斷地位,為顧客帶來更豐富的文化體驗與飲食選擇。
Hannam Metrotown 每日營業時間為上午 9 點至晚上10 點,誠邀大家親臨探索韓國風味與日常生活所需,一站式購物,盡在 Hannam!
亞洲超市愈來愈多T&T、PriceSmart、Hannam,你覺得邊間最抵買?
🔗 資料來源: https://dailyhive.com/vancouver/hannam-metrotown-open#google_vignette
卑詩水電公司(BC Hydro)正式宣布,Site C水力發電大壩現已全面投入運作,標誌著卑詩省歷來最具規模且具爭議性的基建項目之一達成重大里程碑。隨著第六台也是最後一台發電機組正式啟用,Site C現已達到最高輸出容量——超過1,100兆瓦(megawatts),足以每年為約50萬戶家庭提供潔淨電力。
此項成就令卑詩水電公司的總電力供應提升約8%,有助應對省內人口增長、建築物電氣化及電動車普及所帶來的用電需求。
「最後一台發電機組的啟用,是卑詩水電公司全體員工引以為傲的時刻,」卑詩水電公司總裁兼行政總裁Charlotte Mitha表示。「Site C代表多年來的努力、創新與協作,克服重重挑戰,未來一百年將持續為我們的客戶提供穩定可靠的電力。」
十年建設與爭議並存
Site C於2015年7月動工,首台發電機組於2024年10月投入運作。項目總成本估計達160億加元,成為卑詩省歷來最昂貴的基建工程。
該項目最初由卑詩自由黨(BC Liberal)政府推動,但亦引起環保團體、原住民社群及政界人士的強烈反對,包括卑詩新民主黨(BC NDP)及卑詩綠黨(BC Green Party)部分成員。2017年新民主黨上台後曾考慮叫停項目,但最終因已投入巨額資金及復原成本高昂而決定繼續推行。
潔淨能源迎接未來挑戰
Site C的落成正值關鍵時刻。卑詩水電公司於2023年預測,即使Site C全面運作,最快在2028年仍需額外電力以應付需求增長。此大壩被視為卑詩省潔淨能源政策的核心,有助實現氣候目標,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Site C大壩為一座高60米的土石壩,長度達一公里,並設有一座高達70米的混凝土支撐結構,用以支撐發電站及機房。
水庫暫未開放公眾使用
儘管已全面啟用,卑詩水電公司仍禁止公眾進入Site C水庫,原因包括漂浮木材及岸邊不穩等安全風險。預計公眾船隻登岸設施最早將於2026年春季開放。
在氣候變化壓力下,水力是否仍是最理想的潔淨能源?
近日,一名來自蒙特利爾的男子因未向加拿大海關申報奢侈手錶,最終被處以$35000元的罰款,並需補交$11400元的魁省銷售稅,這一事件可謂是“時間就是金錢”的現實版詮釋。
根據《Global News》的報導,蒙特利爾商人David Segall Blouin於2022年飛往美國費城,在Luxury Bazaar購買了一只價值$115000元的A. Lange & Söhne奢侈手錶。根據加拿大海關規定,這樣高價的奢侈品進口必須申報,但Blouin為了避免支付關稅,巧妙地想出了“高招”——他將原手表盒通過快遞寄回加拿大,並在快遞單上標註該盒子僅值$6,並聲稱“計劃在收到包裹後再支付關稅”。
然而,這一計謀並未能瞞過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的眼睛。海關迅速識別出包裹中標註價值僅為$6的手表盒,並發現其中藏有價值$115000的奢侈手錶。經過調查,海關對Blouin處以$34650.65元的罰款,該罰款額相當於手表價值的30%。此外,Blouin還被要求支付$11405.83元的魁省銷售稅,這一連串的費用讓Blouin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Blouin顯然不甘心這一結果,隨後向聯邦法院提起上訴,聲稱罰款過高,並表示海關官員並未充分考慮到他的特殊情況。他辯稱,自己此前曾多次成功將價值較低的手表進口並繳納相應關稅。但法官認為Blouin顯然故意規避申報責任,並指出將手表盒郵寄回國的做法是常見的逃稅手段。最終,法院駁回了Blouin的上訴,認為他所面對的罰款和稅款是合理的。
Blouin的案例不僅提醒了大家奢侈品申報不當的嚴重後果,也強調了在進出加拿大時必須如實申報所攜帶物品的重要性。
### 加拿大海關申報規定
根據加拿大海關規定,對於短期出國的居民,存在一定的免稅政策。例如,離境超過24小時但少於48小時的旅客,能夠攜帶價值不超過$200的物品回國並享受免稅待遇;如果離境超過48小時,免稅額度可提高至$800。然而,如果攜帶物品超過免稅額度,則必須為超出部分繳納關稅和相關稅款。
另外,對於攜帶現金或其他等價外幣的旅客,如果金額超過$1萬加元,也必須向海關申報。雖然攜帶現金並不違法,但未如實申報則可能導致罰款及法律後果。
對於如手表、珠寶等奢侈品,價值很容易超過免稅額,旅客在進出加拿大時應如實申報。若未如實申報,可能面臨高額罰款,甚至法律追責。為了避免麻煩,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建議出行者在出國前對高價物品進行認證和申報,並保留相關購買憑證及物品證明。
此案再次警示大家,若要攜帶高價物品回國,一定要提前了解相關規定並妥善處理,以免因貪小便宜付出大代價。
夢蓮湖(Moraine Lake)是加拿大班夫國家公園的一個冰川湖,距離路易斯湖約14公里。湖泊位於十峰山谷下,海拔高度為1,884米,湖面面積約為0.5平方公里。夢蓮湖湖底積滿了富含礦物質的碎石,經年累月的沉積形成了變幻多姿的碧藍色湖水。湖水呈現寶石藍色,晶瑩剔透,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
夢蓮湖被全球公認為最值得拍照的湖泊之一。站立在湖邊,遙望遠處連綿的落基山脈,讓人不禁驚嘆大自然的奇妙造物。夢蓮湖的迷人景色曾經被印刷在1969年和1979年發行的二十加元紙幣的背面,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令無數人為之傾倒。而在冬季,夢蓮湖的湖水結冰,閃耀如鑽石,整個畫面純淨得讓人屏息。這樣的冬季美景,無疑可以用「仙境」來形容。
對很多人而言,從喧囂的多倫多搬到寧靜的小鎮,已是夢寐以求的理想生活。但你有否想過——把市中心的商住Loft變身「度假屋」,閒時再回城小住,才是真正享盡都市與鄉村雙重滋味?
最近,一對來自多倫多的華人夫婦就實現了這個夢。
🏡 賣掉Rosedale獨立屋,搬往渥太華北部小鎮
美食攝影師周先生(Peter Chou)與太太——室內設計師Anne Bancroft,在Rosedale擁有一棟獨立屋,一直在此養育兩名子女。直至2022年,他們毅然放下市區生活,搬到渥太華北部小鎮 Wakefield,擁抱自然、過上慢活人生。
🛋️ 市中心Loft變身「神級度假屋」
而他們留在多倫多的資產——一套位於市中心時尚區、面積約1200呎的Loft工作室,亦迎來華麗變身。原本作為拍攝場地的這個工業風閣樓,擁有12呎樓底、高大工廠窗和通透採光,經改造後搖身一變,成為兩房一廳的藝術感住宅。
🎨 設計細節滿滿:色彩斑斕 + 溫暖個性化
Anne親自主理設計,運用大膽的紅、黃、藍色彩貫穿全屋,搭配個性藝術裝飾與現代家具,整個空間溫馨而不失格調。特別是那個對著CN Tower煮早餐的廚房,更是令人心動。
👨🍳 兩人都是廚藝高手,廚房功能極致實用
「去年聖誕節,我們就在這裏請了12位朋友吃飯,超級熱鬧。」周先生笑說。
🏠 Airbnb間歇出租,城市與小鎮自由切換
Loft平日閒置時,會出租作Airbnb,偶爾回城出席讀書會或朋友聚會,就像度假般短住數日。周先生感慨:「以為小鎮生活是避世,沒想到市中心Loft才更像度假。」
加拿大總理Mark Carney領導的政府正面臨關鍵時刻,因為國會下議院(House of Commons)將於週一就一項重點預算案進行表決。該預算案提出增加借貸,以加強軍事建設及基礎設施投資。
預算案若未獲通過,將觸發提前大選。執政的自由黨(Liberal Party)目前在下議院擁有170席,距離過半數僅差兩席。截至週日早上,反對黨的投票取向仍未明朗。
綠黨(Green Party)唯一當選議員Elizabeth May向加拿大廣播公司(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CBC)表示,她目前傾向反對預算案,但仍未作最終決定。「我正處於兩難之中,」她說,並補充仍在與部長及總理辦公室(Prime Minister’s Office)代表磋商,希望在週一下午前找到影響其投票的方案。
該財政計劃於11月4日公布,預計未來五年將比原先預測多出1,673億加元赤字。Carney政府將重點投資於國防、房屋及港口擴建等基建項目,以協助加拿大減少對美國(United States)出口市場的依賴。
若政府未能爭取到兩名反對黨議員支持,仍可倖免於大選,只要至少有四名反對黨議員棄權。左傾的新民主黨(New Democratic Party, NDP)擁有七席,正處於黨魁更替及財政壓力之中,被視為最有可能支持政府的一方。
「我不擔心,」內閣部長Dominic LeBlanc接受Radio-Canada(加拿大法語廣播公司)訪問時表示,「有很多理由讓不同議員或反對黨希望預算案獲得通過。」
Carney領導的自由黨在四月大選中贏得最多席位及普選票,當時選戰焦點集中於美國總統Donald Trump對加拿大徵收關稅及其強硬立場。然而,最新民調顯示,自由黨與Pierre Poilievre領導的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支持率不相上下。
Poilievre於週五表示:「我們所有國會議員百分之百反對這份昂貴的Carney信用卡式預算,它將推高加拿大人的食物、住房及生活成本。」
自1979至1980年以來,加拿大從未在12個月內舉行兩次聯邦大選。當年正是因預算案未獲通過而觸發第二次選舉。
財政部長Francois-Philippe Champagne週五呼籲反對黨議員支持預算案,強調當前經濟形勢脆弱。「現在不是玩政治遊戲的時候,」他說,「這是為加拿大而戰的時刻,應超越黨派,攜手應對挑戰。」
🔗 資料來源: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carney-searches-votes-pass-budget-174818051.html
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本拿比市(City of Burnaby)日前正式就歷史上對華裔居民的制度性歧視發表道歉,承認過往市政法例及政策曾禁止華人在市政府工作、擁有土地及經營生意,導致長期排斥與不公。
在週六舉行的特別市議會會議上,市長Mike Hurley表示,本拿比市政府及歷屆民選官員在1892至1947年間所施行的歧視行為,市府願意承擔責任。
「這些行動的目的就是排斥,」Hurley說。「我們承諾採取行動,修復歷史歧視所留下的創傷,為社區所有人建設更光明的未來。」
市府指出,這次道歉是經過數月研究及社區諮詢後作出,期間揭示多項由早期市議會通過的歧視性附例。當中包括1892年通過的一項法例,禁止華人及日裔居民在市政府或其承包商工作;其他法例則限制華人擁有土地,並設置障礙令其難以經營生意或維持生計。City of Burnaby亦曾支持剝奪華人參選及投票權的法案,涵蓋市級、省級及聯邦層面。
本拿比市的歧視政策與當時聯邦政府的做法如出一轍。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大批華人移民來加尋求更好生活,卻遭殖民政府針對,包括1885年實施的「人頭稅」,由最初的50加元升至1903年的500加元;及1923年推出的《華人排斥法(Chinese Immigration Act)》,幾乎全面禁止華人入境,直至1947年才被廢除。期間僅有不足50名華人獲准入境。
本地歷史學者兼教育工作者Debbie Jiang表示,這些政策對數以千計家庭造成深遠影響。「跨代創傷與家庭失序需要很長時間才能修復,」她說。「那些失去的歲月永遠無法重來。」
她認為道歉雖具意義,但社區仍在承受歧視法例所造成的後果。「道歉有幫助,但受分離之苦的家庭仍需漫長復原之路。」
儘管歷史障礙重重,Hurley讚揚華裔社群在本拿比深耕細作,為城市發展作出重大貢獻。「他們堅韌不拔,成功創業、開墾土地、建設鐵路,並建立農場供應本地及周邊地區。」
本拿比市承諾將推動認識華裔歷史、為市府員工提供文化敏感度培訓,並推出以中文提供的社區安全服務。
本拿比市是繼新西敏 (New Westminster)於2010年及溫哥華市 (City of Vancouver)於2018年後,第三個就歷史歧視華人社群正式道歉的卑詩省城市。省政府亦於2014年就160項針對華人的歧視法例及政策發表道歉。
Hurley表示,這次道歉不僅是對過去錯誤的承認,更是確保「這段黑暗歷史不會重演」的承諾。
「我們承諾行動,」他說。
多倫多市中心一項擱置多年的重建計劃近日重現動靜,或將改寫金融區天際線。
位於Front Street West 1號的 Dominion Public Building(多倫多聯邦大樓)由聯邦政府於1926至1935年間興建,採用Beaux-Arts古典風格設計,與Bay Street西側的Union Station(聯合車站)相呼應。這座五層高的石灰岩建築近百年來一直是市內地標。
早在1990年代中期,市府與聯邦政府達成協議,允許在原建築上方興建高達137米的塔樓。然而,隨後的辦公及住宅市場低迷,加上2006年市府劃定的歷史保育區(Heritage Conservation District)及2016年根據《安省文物法》(Ontario Heritage Act)所作的地產保育指定,令項目陷入停滯。
2017年,Canada Lands Company(加拿大土地公司)將物業出售予Larco Investments(拉高投資),後者於2018年提出由architects—Alliance(建築師事務所Alliance)設計的雙塔出租項目,包括酒店及零售空間。市議會於2020年批准興建49層及45層高的塔樓。
五年後,項目再度推進。市府建議批准的設計變更包括對Front Street立面18個開口中的14個作出調整,其中主入口周邊的七個窗戶將下移,以配合新增零售空間。
儘管多倫多房地產市場面臨不確定性,Larco以出租為主的策略顯得更具韌性,有望抵禦當前分層住宅銷售放緩的衝擊。
🔗 資料來源: https://www.blogto.com/real-estate-toronto/2025/11/15-richmond-st-e-toronto/
多倫多市長Olivia Chow近日公開反對安省政府提出的第60號法案(Bill 60),指該法案將修改《住宅租賃法(Residential Tenancies Act)》,令業主更容易驅逐租客,並削弱現有租客保障。
由Ford政府(福特政府)提出的法案,雖聲稱可釋放更多房屋供應,鼓勵業主出租單位,但Chow及多個租客權益團體警告,法案可能加劇無家可歸問題,並侵蝕租客基本權利。
「多倫多有一半居民是租屋住的,」Chow在市議會會議前表示,她將提出動議反對該法案。「他們應該享有穩定、公平及安心的居住環境,不應面對不合理的驅逐或暴漲的租金。」
Chow批評法案削弱租客上訴權、取消業主因個人用途驅逐租客時須支付一個月租金的規定,並限制租客在房東與租客委員會(Landlord and Tenant Board,LTB)聆訊中提交新證據的權利。「這不是建設房屋的方法,也不是建立有愛城市的方式。」
根據Bill 60,租客對驅逐決定的上訴期限將由30日縮短至15日,業主亦毋須再支付補償租金以收回單位作個人用途。
安省房屋部長Rob Flack的辦公室則發聲明為法案辯護,指目的是「恢復租屋市場平衡」,保障履行租約責任的租客,同時追究濫用制度者的責任。省府認為改革可減少LTB積壓個案,提升市場信心。
租客權益團體已向省長Doug Ford發信,警告法案將加快驅逐程序,令租客在失業率高企下更難償還欠租或抗辯驅逐通知。
「這法案沒有一項是加強租客保障的,」柏克代爾住房正義網絡 Parkdale Housing Justice Network)的Matt Whitfield表示。「全都是給業主更多權力,加快驅逐程序。我們要求撤回法案。」
反強拆安省聯盟 (No Demovictions Ontario)組織者Lindsay Blackwell補充:「法案聲稱針對『壞租客』,但這只是政治說法,並無數據支持。作為省民,我們期望民主制度正常運作,尤其是涉及我們居住權益的決策。這根本不民主。」
不過,安省租屋業主聯會(Federation of Rental-Housing Providers of Ontario)主席兼行政總裁Tony Irwin則持不同意見。「我不認為法案剝奪租客權利,」他說。「它只是簡化程序,縮短處理時間。」
加拿大安省 (Ontario) 一名司機近日揭露一宗加油站油泵異常事件,指在未出油情況下仍被收費,引起公眾關注。
來自萬安,安省 (Vaughan, Ontario) 的Sergey Aleksandrov表示,事件發生於8月中旬,他與女友在多倫多 (Toronto) 以北一間Petro Canada(加拿大石油公司)加油站加油時,發現油泵在拔出油槍後仍持續跳錶,儘管油已停止流出。
「當我把油槍從油缸拔出時,錶盤仍在跳數,數字一直增加但完全沒有油流出,」Aleksandrov說。他即時用手機拍下現場情況,影片中可見他一手持油槍、一手持手機,錶盤上的公升數與金額不斷上升。
Aleksandrov表示,他曾向加油站查詢但未獲解釋,經過兩個月與Petro Canada客服溝通後,最終獲得退款及禮品卡。他估計自己被多收不足50加分,但擔心其他顧客亦可能遭遇同樣情況。
「我一直在想,之前加油的顧客會否也被多收?他們有沒有發現?」他說。
燃油價格專家、加拿大可負擔能源協會 (Canadians for Affordable Energy)主席Dan McTeague觀看影片後指出,油泵明顯出現故障。「這類機器一般不會出錯,但一旦出錯,可能造成重大影響,」McTeague表示。他認為事件屬機械故障,並無人為干預。
「這些油泵屬先進設備,錯誤情況非常罕見,」McTeague補充。「若出現錯誤,通常是零售商受損,而非顧客。」
Petro Canada母公司Suncor(森科能源)回應指:「我們在接獲通知後即時處理,並將涉事油泵下架維修。我們定期檢查現場設備,包括油泵,以確保運作正常。」
Aleksandrov表示,他只希望了解真相。「我只是想確保其他人不會再受影響。」
加拿大油泵設有檢查貼紙,顯示最近一次驗證日期。若懷疑被多收或油泵故障,市民可向加拿大計量局 (Measurement Canada)提出投訴,當局將進行調查。
安省 (Ontario) 政府近日推出一項全新居家護理計劃,旨在紓緩省內醫院擠迫情況,透過將部分病人轉移至家中接受高強度護理,減少住院人數。該計劃名為高強度綜合居家護理(High-Intensity Bundled Home Care),針對不再需要急症治療但仍需密集照顧的病人。
由安省居家健康機構 (Ontario Health atHome)主導,計劃主要服務長者及等待長期護理床位的病人,這些人目前因缺乏合適安置地點而長期佔用醫院病床。根據內部文件,該機構已於11月7日邀請居家護理機構提交服務建議書,計劃預計於12月8日在部分地區啟動。
居家提供醫院級護理
計劃下,居家護理機構將按固定費用提供密集護理服務:
-
每週1,500加元:精神健康或成癮支援病人
-
每週5,000加元:高醫療及個人照顧需求病人,等待長期護理床位
每位病人將由註冊護士統籌照顧團隊,包括個人支援員、物理治療師及職業治療師。護理內容涵蓋24小時醫療支援、醫院床安排、藥物送遞、虛擬監察及膳食服務(如Meals on Wheels)。
Lisa Burden,安省居家健康機構 病人服務總監表示,計劃是「按服務收費」模式的延伸,首階段將集中三類病人:
-
處於危機、無支援下難以安全居家的長者
-
有精神健康或成癮問題、等待替代護理安排的病人
-
等待康復治療但無法入住康復設施的病人
Burden指出,計劃目標是「讓病人安全留在家中,減少急症室求診及住院次數,並紓緩醫院容量壓力」。
快速推行與挑戰
首階段目標是在12月內將約570名高需求長者轉移至家中,當中不少患有嚴重認知障礙或行動不便,需全天候照顧。
前線醫護人員對計劃時間表及固定收費模式表示憂慮,擔心影響護理質素。人手短缺,尤其是個人支援員,亦是重大挑戰。
「紙上看來不錯,但人手從何而來?」珀斯 (Perth)急症科醫生Dr. Alan Drummond表示。
若全面推行,計劃每月開支約為1,140萬加元,文件未列明服務期限。
醫院壓力持續
安省醫院持續面對擠迫問題,調查顯示15至20%住院病人屬「替代護理級別(alternate level of care, ALC)」——
即不再需要急症治療但無其他安置選項。這些病人俗稱「床位阻塞者」,佔用病床導致急症室擠迫及手術輪候時間延長。
省級健康報告預測,醫院入住率將於1月達高峰,屆時流感、新冠及RSV病例將激增,長者受影響尤甚。
首階段將集中處理ALC入住率最高地區,包括:
-
多倫多中區(Toronto Central)
-
米西索加-哈爾頓(Mississauga Halton)
-
安省中東部及北部部分地區
安省現有約650間認可居家護理機構,惟只有少數如灣岸居家健康 (Bayshore Home Health)、護理夥伴 (Care Partners)及Paramed(由Extendicare擁有)具備全省服務能力。機構須於11月20日前提交建議書,合約將於11月27日批出。
溫哥華市長Ken Sim提出2026年「零地稅加幅」目標,但根據提交市議會的市府報告,若要維持24億加元的營運預算,市府必須透過削減開支、提高收費及開拓新收入來源,籌集約1.2億加。
根據 加拿大納稅人聯盟 (Canadian Taxpayers Federation)資料,溫哥華地稅在過去三年已累計上升20%。若議會通過此方案,2026年將不再加稅,但市民需承擔多項市政服務費用上調的影響:
水務費用
市府工程服務經理Lon LaClaire建議,安裝水錶費用按情況上調2%至33%。未來五年,按錶收費水費將累計上升20%,2026年單年升幅為4%。同時,固定費率水費將上調10%至16%。目前溫哥華有10萬個供水連接,其中6.8萬為未裝錶戶,按固定費率收費。新建住宅將全面引入水錶制度,按實際用量收費。
LaClaire表示,加價是為應付 大溫地區 (Metro Vancouver)供水成本,預計2026年溫市需支付1.09億加元,比2025年增加190萬加元。
排污系統
市府建議2026年排污公用事業費上調5.5%,排污接駁費則加幅達16%。LaClaire指出,接駁費上升反映勞工及物料成本增加。市府亦警告,老化排污基建正以超出更新速度的速度惡化。
固體廢物收集
垃圾及綠色回收桶收費將於未來五年上升7.9%。240公升綠色回收桶的年費將由238加元升至254加元。此項收費亦涵蓋部分街道清潔服務。
工程與泊車收費
工程部門的許可、申請及合約費用將上調4.5%。居民泊車許可證費用將由23加元升至55加元,電動車充電費亦擬作調整。大型行人道及路邊露天茶座的牌照費將上調10.5%。
發展許可費
市府發展、建築及牌照總經理Corrie Okell建議2026年各類許可費上調4.5%,包括建築、管道、拆卸及機械工程等。過去三年,許可費已累計上升23%。Okell指出,市府許可項目儲備金目前出現120萬加元赤字,因歷來收費未能覆蓋實際處理成本。
若議會批准上述加價措施,溫哥華市府將可在不加地稅的情況下維持財政穩健,同時繼續投資市政基建與公共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