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市計劃拆除Bloor Street、Yonge Street和University Avenue部分路段的自行車道,而這一舉措可能耗費納稅人至少4800萬加元(折合人民幣超過2億元)。根據市政府人員最新報告,這項計劃是應安省上月提出的第212號法案的要求,該法案規定,如需拆除一條車道以安裝自行車道,必須先徵得省政府批准。法案通過後,更直接要求拆除多倫多三條主要道路上的部分自行車道。
👉🏻耗費巨資,市民強烈反對
市政府報告顯示,拆除自行車道的估算費用包含重建最近剛翻修路段的成本,以及其他路段重新鋪設路面的費用。但報告同時指出,尚未計入潛在的其他費用,如現有建設或維護合同因改變而產生的額外支出。相關估算目前仍處於初步階段,確切成本需進一步細化。
該計劃引發了多倫多市議會的激烈討論。市長邹至蕙(Olivia Chow)在動議中批評第212號法案不僅干預市政自主決策,還將給市民帶來巨大經濟損失。她強調:“作為市長,我有責任捍衛市議會的決策權,並支持基於專業公共服務的判斷。”
市議員Dianne Saxe也提出動議,指示市政經理致函安省省長道格·福特(Doug Ford),以及全省市政當局,對第212號法案的越界行為表達抗議。她在動議中寫道:“多倫多的公共基礎設施由本市擁有、維護和管理。我們有權在平衡市民需求的基礎上分配資源。”
👉🏻自行車道拆除的得與失
據報告顯示,多倫多市已經投資2700萬加元設計並建設上述三條自行車道。在Bloor Street和Shaw Street之間的自行車道安裝後,涉及自行車的碰撞事故數量明顯減少,行人碰撞和駕駛員受傷事故也有下降趨勢。
然而,安省省長福特批評自行車道加劇了交通擁堵。市政府報告則反駁稱,恢復車道並不能大幅改善通行效率,因為重新設計和施工將耗費大量時間和資源。例如,Bloor Street位於Spadina Avenue和Avenue Road的路段近兩年才剛完成翻新,若拆除自行車道將再次進行全面道路重建,代價昂貴。
安省交通部發言人則強調,交通擁堵每年給多倫多帶來超過110億元的經濟損失。他們指出:“自行車道應該設置在真正合適的地方。”
👉🏻市民要求市長下台,爭議仍在升溫
此項計劃一經公佈,立即引發多倫多居民的強烈不滿。不少人認為,耗費巨資拆除有益於市民安全和環保的自行車道是不負責任的行為,更有聲音要求邹至蕙辭職下台。市議會將在本周討論相關動議,該決策結果或將對多倫多未來的基礎設施規劃產生深遠影響。
2024 年 11 月 14 日,多倫多市 (Toronto) 議會一致通過新《租務翻新許可章程》(Rental Renovation Licence Bylaw),旨在遏止「翻新驅逐」(renovictions) 行為,並保障可負擔租屋。此章程將於 2025 年 7 月 31 日生效,凡房東依《省租務法》(Residential Tenancies Act) 第 N13 條款 (N13 notice) 發出搬遷通知、需租戶撤空單位翻新,即須遵守新規。
何時須申請許可 (When a Licence Is Required)
-
房東若要依 N13 通知 (N13 notice) 終止租約,並需租戶撤空單位進行翻新,必須申請「租務翻新許可」(Rental Renovation Licence)。
-
單一單位亦需申請;多個單位各自需獨立許可。
-
如翻新可在原住宿環境下進行,或未使用 N13 通知,則毋須申請許可。
房東七大步驟 (Seven Steps for Landlords)
-
前期準備 (Pre-Application Preparations)
• 取得所有市建築及規劃許可證。
• 聘請具資格建築師或註冊工程師(OAA/PEO 授證),書面證明「確需撤空單位」。 -
提交許可申請 (Submit Licence Application – Within 7 Days of N13 Notice)
• 線上填妥申請表,並上傳 N13 通知、建築許可證及撤空報告。
• 支付 700 加元申請費(多單位業主可申請豁免)。 -
張貼租戶資訊通知 (Tenant Information Notice, TIN)
• 市府於申請完成後 2 個工作天內發出 TIN 給房東。
• 房東須於 5 天內將 TIN 張貼於每個受影響單位門外,並電郵照片至市府。
• 自張貼日起展開 14 天「審閱期」,租戶可審閱並諮詢意見。 -
制訂並簽署安置/補償計劃 (Develop and Sign an Accommodation or Compensation Plan)
a. 雙方簽署「聲明書」(Declaration Form),表明租戶翻新後是否返回居所。
b. 若租戶選擇 返回居所 (Return Home):
• 提供租金相若的臨時可比單位 ,或若租戶自行尋屋,則按 CMHC(2015 年後建築)平均市租支付月度租差補助 。
• 如市府租差補助期內無合適單位,須另依《省租務法》(RTA) 補償:
– 少於 5 戶物業:補 1 個月租金
– 5 戶或以上:補 3 個月租金
– 或按翻新期全額租金(以最少者為準)
• 保證租戶可按原租金返回居所 。
c. 若租戶選擇 不返回居所 (Not Return Home):
• 許可發出前,支付相當於 3 個月 CMHC 租差補助的遣散費 。
• 同時提供上述 RTA 補償(1 個月/3 個月/翻新期租金,以較低者為準)。
• 並發放一次性搬遷津貼:工作室/一房 1,500 元;二房(或以上) 2,500 元 。
d. 如租戶拒絕搬遷,房東須向「房東與租戶委員會」(Landlord and Tenant Board, LTB) 申請 L2 驅逐令 (L2 eviction order);持市府許可並不授予直接驅逐權 。 -
許可簽發與張貼 (Licence Issuance and Posting)
• 安置/補償計劃獲市府核准後,發出「租務翻新許可」。
• 確認租戶已搬出並完成補償後,方可展開翻新。
• 翻新期間須將許可證張貼於單位門外。 -
執行與紀錄 (Implementation and Record-Keeping)
• 按計劃安排臨時住宿或發放租差補助及搬遷津貼。
• 保存所有補償協議、付款收據及住宿記錄。
• 配合市府巡查;違規每日最高可被罰 10,000 元。 -
翻新完工後的返回居所安排 (Post-Renovation Tenant Re-Occupancy)
• 工程完成後,以書面通知返回居所的租戶。
• 保證租戶按原租金返回居所。
• 保留實際返回居所日期,以供日後查核。
租戶權利與保障 (Tenant Rights and Protections)
-
知情權:僅有 N13 通知或市府許可,仍需 LTB 驅逐令 (LTB eviction order) 方可搬離。
-
選擇返回居所:翻新後可決定是否返回居所,並觸發臨時安置或租差補助方案。
-
補償與搬遷津貼:
• 月度租差補助:涵蓋現租金與 CMHC 平均市租差額。
• 一次性搬遷津貼:工作室/一房 1,500 元;二房+ 2,500 元。 -
遣散費:選擇不返回居所者,一次性支付 3 個月租差補助 + 搬遷津貼。
-
支援與申訴:
• 撥打 311 舉報違規或查詢支援 。
• 免費法律諮詢:Legal Aid Ontario(Tenant Duty Counsel)、大多市租戶協會 (Federation of Metro Tenants’ Associations) 及加拿大住房權利中心 (Canadian Centre for Housing Rights)。
執法與透明度 (Enforcement and Transparency)
-
巡查與罰款:多倫多建築檢查員 (Toronto Building inspectors) 將執法、下達糾正令,並處以罰款——違規持續可日罰至 10,000 元。
-
公共登記冊:市府將於申請受理後 48 小時內,公開可查的許可與建築許可證資料庫,供租戶核實房東合規情況 。
後續工作 (What Comes Next)
隨 2025 年 7 月 31 日生效日逼近,市府將推出:
-
房東與租戶專屬宣導活動
-
線上申請操作指引與常見問答 (FAQs)
-
現場工作坊及專線 Hotline 支援
作為多倫多的租戶或業主,你是否支持這項新許可要求?
一宗涉及房間門鎖的租務糾紛近日由卑詩省 (British Columbia) 民事糾紛審裁處(BC Civil Resolution Tribunal)裁定,結果支持房東一方,並與卑詩省《住宅租務法》(Residential Tenancy Act, RTA)及省政府住宅租務處(Residential Tenancy Branch, RTB)指引一致。
2024 年 2 月,一名租客透過網上廣告申請租住 溫哥華 (Vancouver) 一間地庫房間,該單位由房東與其他租客共住,房東居於樓上。租客參觀單位並通過背景審查後,支付 $387.50 作按金及 $775 一個月租金。案件中並無提交任何書面租約或廣告內容作證。
2024 年 3 月 1 日,租客搬入時發現房間門無鎖,遂即要求加裝。房東未有明確拒絕,但表示「會考慮」。租客堅持無鎖不住,並要求退款。房東其後同意加裝門鎖,但當租客表示只會住一個月時,房東拒絕安裝。
翌日,租客終止租約並要求全額退款。房東表示願意在收回鎖匙後退還按金,但拒絕退回租金。她聲稱已透過電子轉帳退還按金,但租客表示款項發錯對象,從未收到。
仲裁庭裁定,房東未有違反任何協議,因為並無書面租約或明確承諾提供門鎖。此裁決與 RTB 官方指引一致:租務條款必須以書面列明方具法律效力,房東亦無義務提供房間門鎖,除非事先協議。此外,租客不得擅自更換門鎖,除非獲房東書面同意或 RTB 發出命令。
仲裁庭亦指出,租客主動終止租約,房東已提供單位,並無違約,故無需退回租金。不過,由於按金未有妥善退還,仲裁庭判令房東須支付租客 $450,以補償按金及仲裁費用。
此案反映租務安排中,租客應事先確認設施及條款,避免搬入後產生誤會。根據卑詩省政府住宅租務處指引,清晰溝通及書面協議對保障雙方權益至為重要。
你覺得房東提供房間門鎖係基本保障定額外要求?
🔗資料來源: https://dailyhive.com/vancouver/bc-landlord-tenant-bedroom-lock-eviction ;https://www2.gov.bc.ca/gov/content/housing-tenancy/residential-tenancies/solving-problems/tenancy-dispute-resolution
DHL Express加拿大近日宣布鎖定2,100名工會員工,包括快遞員、卡車司機及倉庫工人,原因是與加拿大最大私人企業工會Unifor未能達成新合約。為此,工人們發起罷工,在全國各地的DHL設施外抗議。
這場勞資糾紛的核心問題在於DHL計劃修改司機薪酬制度,並在6月20日聯邦政府禁止使用替代勞工的新法案生效前,雇用臨時工替代罷工員工。DHL提出五年內加薪15%的方案,首年加薪5%,並改善退休金匹配及福利制度。然而,Unifor工會認為該薪資調整將對遠程取件的司機造成不利影響,難以接受。
除了DHL的罷工,加拿大郵政(Canada Post)也正面臨勞資糾紛,55,000名員工正在談判新合約,並已開始實施加班禁令,影響郵政和包裹服務。
對普通市民而言,此次罷工可能導致快遞延誤,影響企業及個人依賴的貨物配送。使用DHL物流服務的品牌,例如Lululemon、Shein和Temu,或將面臨供應鏈挑戰。此外,如果DHL在6月20日後仍持續使用替代勞工,可能每日遭罰10萬美元。
這場罷工不僅影響快遞業,也折射出更廣泛的勞工權益、薪資公平及自動化對就業市場的衝擊,或將改變未來的勞資談判走向。對在加拿大的香港華裔而言,這類勞工事件影響的不僅是物流,也可能涉及行業發展與工作環境變革。
🔗資料來源: https://www.msn.com/en-us/public-safety-and-emergencies/health-and-safety-alerts/dhl-express-canada-locks-out-2-100-employees-turns-to-replacement-workers/ar-AA1GolPt
多倫多市長Olivia Chow近日公開反對安省政府提出的第60號法案(Bill 60),指該法案將修改《住宅租賃法(Residential Tenancies Act)》,令業主更容易驅逐租客,並削弱現有租客保障。
由Ford政府(福特政府)提出的法案,雖聲稱可釋放更多房屋供應,鼓勵業主出租單位,但Chow及多個租客權益團體警告,法案可能加劇無家可歸問題,並侵蝕租客基本權利。
「多倫多有一半居民是租屋住的,」Chow在市議會會議前表示,她將提出動議反對該法案。「他們應該享有穩定、公平及安心的居住環境,不應面對不合理的驅逐或暴漲的租金。」
Chow批評法案削弱租客上訴權、取消業主因個人用途驅逐租客時須支付一個月租金的規定,並限制租客在房東與租客委員會(Landlord and Tenant Board,LTB)聆訊中提交新證據的權利。「這不是建設房屋的方法,也不是建立有愛城市的方式。」
根據Bill 60,租客對驅逐決定的上訴期限將由30日縮短至15日,業主亦毋須再支付補償租金以收回單位作個人用途。
安省房屋部長Rob Flack的辦公室則發聲明為法案辯護,指目的是「恢復租屋市場平衡」,保障履行租約責任的租客,同時追究濫用制度者的責任。省府認為改革可減少LTB積壓個案,提升市場信心。
租客權益團體已向省長Doug Ford發信,警告法案將加快驅逐程序,令租客在失業率高企下更難償還欠租或抗辯驅逐通知。
「這法案沒有一項是加強租客保障的,」柏克代爾住房正義網絡 Parkdale Housing Justice Network)的Matt Whitfield表示。「全都是給業主更多權力,加快驅逐程序。我們要求撤回法案。」
反強拆安省聯盟 (No Demovictions Ontario)組織者Lindsay Blackwell補充:「法案聲稱針對『壞租客』,但這只是政治說法,並無數據支持。作為省民,我們期望民主制度正常運作,尤其是涉及我們居住權益的決策。這根本不民主。」
不過,安省租屋業主聯會(Federation of Rental-Housing Providers of Ontario)主席兼行政總裁Tony Irwin則持不同意見。「我不認為法案剝奪租客權利,」他說。「它只是簡化程序,縮短處理時間。」
加拿大安省 (Ontario) 一名司機近日揭露一宗加油站油泵異常事件,指在未出油情況下仍被收費,引起公眾關注。
來自萬安,安省 (Vaughan, Ontario) 的Sergey Aleksandrov表示,事件發生於8月中旬,他與女友在多倫多 (Toronto) 以北一間Petro Canada(加拿大石油公司)加油站加油時,發現油泵在拔出油槍後仍持續跳錶,儘管油已停止流出。
「當我把油槍從油缸拔出時,錶盤仍在跳數,數字一直增加但完全沒有油流出,」Aleksandrov說。他即時用手機拍下現場情況,影片中可見他一手持油槍、一手持手機,錶盤上的公升數與金額不斷上升。
Aleksandrov表示,他曾向加油站查詢但未獲解釋,經過兩個月與Petro Canada客服溝通後,最終獲得退款及禮品卡。他估計自己被多收不足50加分,但擔心其他顧客亦可能遭遇同樣情況。
「我一直在想,之前加油的顧客會否也被多收?他們有沒有發現?」他說。
燃油價格專家、加拿大可負擔能源協會 (Canadians for Affordable Energy)主席Dan McTeague觀看影片後指出,油泵明顯出現故障。「這類機器一般不會出錯,但一旦出錯,可能造成重大影響,」McTeague表示。他認為事件屬機械故障,並無人為干預。
「這些油泵屬先進設備,錯誤情況非常罕見,」McTeague補充。「若出現錯誤,通常是零售商受損,而非顧客。」
Petro Canada母公司Suncor(森科能源)回應指:「我們在接獲通知後即時處理,並將涉事油泵下架維修。我們定期檢查現場設備,包括油泵,以確保運作正常。」
Aleksandrov表示,他只希望了解真相。「我只是想確保其他人不會再受影響。」
加拿大油泵設有檢查貼紙,顯示最近一次驗證日期。若懷疑被多收或油泵故障,市民可向加拿大計量局 (Measurement Canada)提出投訴,當局將進行調查。
安省 (Ontario) 政府近日推出一項全新居家護理計劃,旨在紓緩省內醫院擠迫情況,透過將部分病人轉移至家中接受高強度護理,減少住院人數。該計劃名為高強度綜合居家護理(High-Intensity Bundled Home Care),針對不再需要急症治療但仍需密集照顧的病人。
由安省居家健康機構 (Ontario Health atHome)主導,計劃主要服務長者及等待長期護理床位的病人,這些人目前因缺乏合適安置地點而長期佔用醫院病床。根據內部文件,該機構已於11月7日邀請居家護理機構提交服務建議書,計劃預計於12月8日在部分地區啟動。
居家提供醫院級護理
計劃下,居家護理機構將按固定費用提供密集護理服務:
-
每週1,500加元:精神健康或成癮支援病人
-
每週5,000加元:高醫療及個人照顧需求病人,等待長期護理床位
每位病人將由註冊護士統籌照顧團隊,包括個人支援員、物理治療師及職業治療師。護理內容涵蓋24小時醫療支援、醫院床安排、藥物送遞、虛擬監察及膳食服務(如Meals on Wheels)。
Lisa Burden,安省居家健康機構 病人服務總監表示,計劃是「按服務收費」模式的延伸,首階段將集中三類病人:
-
處於危機、無支援下難以安全居家的長者
-
有精神健康或成癮問題、等待替代護理安排的病人
-
等待康復治療但無法入住康復設施的病人
Burden指出,計劃目標是「讓病人安全留在家中,減少急症室求診及住院次數,並紓緩醫院容量壓力」。
快速推行與挑戰
首階段目標是在12月內將約570名高需求長者轉移至家中,當中不少患有嚴重認知障礙或行動不便,需全天候照顧。
前線醫護人員對計劃時間表及固定收費模式表示憂慮,擔心影響護理質素。人手短缺,尤其是個人支援員,亦是重大挑戰。
「紙上看來不錯,但人手從何而來?」珀斯 (Perth)急症科醫生Dr. Alan Drummond表示。
若全面推行,計劃每月開支約為1,140萬加元,文件未列明服務期限。
醫院壓力持續
安省醫院持續面對擠迫問題,調查顯示15至20%住院病人屬「替代護理級別(alternate level of care, ALC)」——
即不再需要急症治療但無其他安置選項。這些病人俗稱「床位阻塞者」,佔用病床導致急症室擠迫及手術輪候時間延長。
省級健康報告預測,醫院入住率將於1月達高峰,屆時流感、新冠及RSV病例將激增,長者受影響尤甚。
首階段將集中處理ALC入住率最高地區,包括:
-
多倫多中區(Toronto Central)
-
米西索加-哈爾頓(Mississauga Halton)
-
安省中東部及北部部分地區
安省現有約650間認可居家護理機構,惟只有少數如灣岸居家健康 (Bayshore Home Health)、護理夥伴 (Care Partners)及Paramed(由Extendicare擁有)具備全省服務能力。機構須於11月20日前提交建議書,合約將於11月27日批出。
溫哥華市長Ken Sim提出2026年「零地稅加幅」目標,但根據提交市議會的市府報告,若要維持24億加元的營運預算,市府必須透過削減開支、提高收費及開拓新收入來源,籌集約1.2億加。
根據 加拿大納稅人聯盟 (Canadian Taxpayers Federation)資料,溫哥華地稅在過去三年已累計上升20%。若議會通過此方案,2026年將不再加稅,但市民需承擔多項市政服務費用上調的影響:
水務費用
市府工程服務經理Lon LaClaire建議,安裝水錶費用按情況上調2%至33%。未來五年,按錶收費水費將累計上升20%,2026年單年升幅為4%。同時,固定費率水費將上調10%至16%。目前溫哥華有10萬個供水連接,其中6.8萬為未裝錶戶,按固定費率收費。新建住宅將全面引入水錶制度,按實際用量收費。
LaClaire表示,加價是為應付 大溫地區 (Metro Vancouver)供水成本,預計2026年溫市需支付1.09億加元,比2025年增加190萬加元。
排污系統
市府建議2026年排污公用事業費上調5.5%,排污接駁費則加幅達16%。LaClaire指出,接駁費上升反映勞工及物料成本增加。市府亦警告,老化排污基建正以超出更新速度的速度惡化。
固體廢物收集
垃圾及綠色回收桶收費將於未來五年上升7.9%。240公升綠色回收桶的年費將由238加元升至254加元。此項收費亦涵蓋部分街道清潔服務。
工程與泊車收費
工程部門的許可、申請及合約費用將上調4.5%。居民泊車許可證費用將由23加元升至55加元,電動車充電費亦擬作調整。大型行人道及路邊露天茶座的牌照費將上調10.5%。
發展許可費
市府發展、建築及牌照總經理Corrie Okell建議2026年各類許可費上調4.5%,包括建築、管道、拆卸及機械工程等。過去三年,許可費已累計上升23%。Okell指出,市府許可項目儲備金目前出現120萬加元赤字,因歷來收費未能覆蓋實際處理成本。
若議會批准上述加價措施,溫哥華市府將可在不加地稅的情況下維持財政穩健,同時繼續投資市政基建與公共服務。
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 BOC)是否會進一步減息,近期出現新變數——移民政策。儘管央行上月表示,若經濟表現符合預期,2.25%的利率可能是合適水平,但 Capital Economics (全球宏觀經濟研究機構) 的經濟學家指出,聯邦政府最新的移民目標可能打亂此預測。
總理Mark Carney領導的政府宣布,將臨時居民佔比降至5%以下,目標延至2027年,比前任總理Justin Trudeau原定時間晚一年。為達成此目標,2026年新臨時居民人數將由2025年的67.4萬人減至38.5萬人,減幅達43%。但政府未有說明預期離境人數。
Stephen Brown(Capital Economics 北美副首席經濟師)估算,若2026至2027年間約有82.5萬名臨時居民離境,政府將可達標。這將令加拿大人口增長幾近停滯,遠低於央行預測的0.5%。
Brown警告,移民減少可能令失業率比預期更快下降,即使沒有新增職位。事實上,加拿大10月失業率已由7.1%降至6.9%,新增就業達6.7萬人,遠超預期的減少5,000人。
若人口增長為零,維持就業穩定所需的「平衡就業增長率」可能變為負值,即每月減少5,000人亦不會推高失業率。這將令央行更擔心減息可能刺激通脹。
Brown補充,鑑於上週預算案缺乏重大財政刺激,新移民政策成為2026年減息預期的最大風險。
同時,加拿大財政赤字持續擴大。Robert Kavcic(BMO Capital Markets 高級經濟師)指出,包括安省135億加元赤字在內,各省合共赤字將達470億加元,佔GDP的1.5%。聯邦赤字佔GDP的2.5%,合計達3.9%,為2009–10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規模(疫情期間除外)。
節日氣氛正式回歸多倫多,市內地標Eaton Centre(伊頓中心)將於本月迎來標誌性的114呎室內聖誕樹,展開一連串由Cadillac Fairview(CF)主辦的節慶活動。
CF體驗設計與項目總監Andrea Nickel表示:「節日是人與人連結的珍貴時刻,CF致力打造充滿魔法的回憶,讓家庭與朋友一同感受節日的喜悅。」
由11月14日下午1時起,商場每日將上演燈光與雪景秀,設有四款輪替版本並配合節日音樂,直至12月31日每小時一場。
今年新增專業攝影服務,顧客可在聖誕樹前拍攝肖像照,費用為加幣$10,包含兩張數碼相片。
聖誕老人亦將於11月14日起重臨CF旗下商場,包括Eaton Centre。$15套票包括與聖誕老人互動及三張即時數碼相片,網上預約於11月4日開放。
由11月13日起,CF商場將邀請本地音樂人現場演出。至於Sherway Gardens(雪威花園),聖誕夫人將於每週末驚喜現身,派發糖果及刮刮卡,送出商場禮品卡。
聖誕夫人亦將聯同 Indigo(靛藍書店)舉辦「北極故事時間」,活動需預先登記,日期包括:11月15、18、22、23日及12月6、7、13、14日,詳情將於網上公布。
此外,Sherway亦將展出由安省科學館 (Ontario Science Centre)策展的「Dream Machines」動態雕塑展,由藝術家Rowland Emett創作。現場設有互動尋寶遊戲,鼓勵創意發揮。
Nickel補充:「我們非常自豪能將安省南部的商場打造成節日目的地,為訪客帶來獨特、難忘並可延續的節慶體驗。」
多倫多,節日快樂!
根據[Nanos Research]最新數據,加拿大人對Donald Trump及加美雙邊關係的憂慮再度升溫。該機構每週追蹤調查顯示,近18%受訪者認為特朗普及加美關係是他們最關心的議題,較上月的8.8%翻倍上升。
緊隨其後的是就業與經濟問題,佔17.1%,顯示政治與經濟憂慮密不可分。[Nanos Research]創辦人兼首席數據科學家Nik Nanos在接受[CTV News]訪問時表示:「當加拿大人想到特朗普時,也在思考這對就業與經濟意味著甚麼。」
兩項近期事件可能推動了這波憂慮:由[安大略省政府 (Ontario)]推出的反關稅廣告,以及聯邦預算案的公布。該廣告於 多倫多藍鳥隊 (Toronto Blue Jays) 與 洛杉磯道奇隊 (Los Angeles Dodgers) 的世界大賽期間播出,片段中前美國總統Ronald Reagan警告關稅「傷害每一位美國人」。作為回應,Trump宣布終止與加拿大的貿易談判,並對加國商品加徵10%關稅,但實施時間仍未明朗。
聯邦預算則著重提升加拿大經濟的韌性,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反映出對持續貿易戰的擔憂。Nanos指出,這些事件重新引起公眾對加美關係及其經濟影響的關注。
根據[Nanos Research]數據,加拿大人對Trump的關注曾在去年一月達到高峰,當時他重返白宮並威脅對加國商品實施全面關稅。此後,民意起伏不定。Nanos形容:「這是一場情緒、政治與經濟上的過山車。加拿大人期望有所進展,但像安省廣告這類事件又成為阻力。」
[Nanos Research]的每週政治追蹤亦顯示,[自由黨 (Liberal Party)]已走出選後蜜月期,與[保守黨 (Conservative Party)]的支持度差距縮窄。然而,總理Mark Carney在「最受歡迎總理人選」方面仍領先保守黨領袖Pierre Poilievre逾20個百分點。
截至2025年,加拿大已全面合法化電子競技博彩,但具體規定因省而異。加拿大的博彩制度由各省自行監管,意味著每個省份均可制定其網上及實體博彩的法律框架。
2021年,加拿大通過C-128號法案(Bill C-128),正式將單場體育博彩合法化,為各省開放電子競技博彩市場鋪路。自此,電子競技博彩在多個省份穩步發展,並納入受監管的iGaming市場,各省採用不同的持牌平台:
-
安大略省(Ontario):自2022年起設立全面監管的iGaming市場,持牌平台如BetMGM及FanDuel可合法提供傳統及電子競技博彩服務。
-
魁北克省(Quebec):透過政府營運平台Mise-o-jeu+提供有限的電子競技博彩市場,目前尚未開放私人博彩平台。
-
亞伯達省(Alberta):電子競技博彩由PlayAlberta.ca提供,平台由亞伯達博彩、酒精及大麻委員會(Alberta Gaming, Liquor and Cannabis Commission, AGLC)管理,市場選項相對有限。
-
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透過省政府平台PlayNow.com提供電子競技博彩,但選項仍屬有限。
-
曼尼托巴省(Manitoba):與卑詩省合作使用PlayNow.com,雖然可進行電子競技博彩,但市場深度受限。
-
薩斯喀徹溫省(Saskatchewan):於2022年推出PlayNow Saskatchewan平台,由薩斯喀徹溫原住民博彩局(Saskatchewan Indian Gaming Authority, SIGA)營運,市場接觸仍有限。
-
大西洋省份(Atlantic Provinces):包括新斯科舍省(Nova Scotia)、紐賓士域省(New Brunswick)、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及愛德華王子島(Prince Edward Island),由Atlantic Lottery營運的Pro Line+平台監管,電子競技博彩市場有限。
法律背景與發展
過去,加拿大法律僅允許串關投注,根據《刑事法典(Criminal Code)》禁止單場賭注。大量賭徒轉向海外平台,促使政府修法。C-128號法案(又稱「安全與監管體育博彩法(Safe and Regulated Sports Betting Act)」)修訂《刑事法典》,允許各省自行發牌與監管博彩平台。
現時,多個省份已將電子競技博彩視為與傳統體育博彩同等的合法活動。不過,賭徒必須符合法定年齡(視乎省份為18或19歲),並完成身份驗證程序方可下注。
如何合法參與加拿大電子競技博彩
-
選擇獲省政府認可的持牌博彩平台;
-
建立帳戶並提交身份證明及地址證明;
-
使用安全付款方式(如信用卡、Interac或加密貨幣)充值;
-
瀏覽電競市場,如CS2、英雄聯盟(League of Legends)、Dota 2等;
-
選擇賽事下注並透過平台提取獎金。
投注前須知
-
查閱省級法律與平台牌照;
-
使用持牌平台保障安全與公平;
-
業餘玩家獎金一般免稅;
-
了解賠率與市場運作方式;
-
設定預算並使用負責任博彩工具;
-
儘早完成驗證以享平台全部功能。
隨着電子競技產業持續壯大,加拿大的博彩法例亦將不斷演進。現階段,加拿大人可透過合法平台安全參與電子競技博彩,享受公平、受保障的博彩體驗。
🔗資料來源: https://www.esports.net/wiki/guides/is-esports-betting-legal-in-canad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