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多倫多市政府正面臨房東們的一系列訴訟,他們聲稱市政府不應該允許房客未經許可在Airbnb上出租房產。
 
每宗訴訟都指控說,租客試圖透過將公寓短期出租並從中獲利,違反了房東租戶的租賃協議,市政府在向租戶發放短期租賃許可證方面存在疏忽。 其中兩起案件,Airbnb的房源據稱也違反了共管公寓管理委員會的規定。 其中一起訴訟要求賠償160萬元。
 
此前,批評人士曾指出多倫多的短期租賃條例有缺點,即向租戶發放許可證之前,不需要房東的同意。 這些案件也引發了人們質疑多市執行附例的能力。
 
市府試圖限制使用Airbnb和其他短租平台,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傳統租賃市場的房屋供應。 而《星報》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政府的執法力道有差距。
 
報道稱,房東的這些指控都未經證實,包括Airbnb和房客的被告也沒有提交辯護聲明。
 
市政府拒絕回答有關案件的問題,並已提出動議,要求駁回第一起訴訟。
 
市政府在動議中表示:「在發放短期租賃登記許可時,市政府的附例並不要求確認申請人的物業所有權,也不要求他們獲得業主的授權。」
 
Airbnb拒絕對這些訴訟發表評論,但發言人Matt McNama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多倫多市負責處理和批准短租登記。 他說:「我們鼓勵所有房東遵守當地法律,包括共管公寓管理委員會制定的規定。」
 
其他城市的短租要求房東同意
 
與多倫多不同的是,渥太華和溫哥華明確要求,在向租戶發放短期租賃許可證之前要獲得業主的書面許可。 在紐約市,市政府在發放許可證時必須通知房東,如果一棟公寓大樓不允許短期租賃,業主也可以要求將其列入禁止名單。
 
而在多倫多,遵守規定的責任落在了登記短租單位的人身上。
 
多市在其網站上表示,申請短期租賃許可證的租戶“應該認識到自己在《住宅租賃法》(Residential tenancy Act)下的責任”,該法案要求租戶在將租賃單元轉租給另一個人 之前,必須徵得房東的同意。
 
當多倫多在2017年制定這項附例時,市議會投票否決了一項要求申請短租許可證的租戶獲得房東「書面授權」的動議。
 
前市議員、現任省議員Kristyn Wong-Tam是當時支持該動議的少數議員之一。 她最近在接受採訪時說:「我認為這是絕對合理的,」租戶在對房產做租住之外的任何事情時都要尋求書面許可,這是一種「標準操作」。
 
訴訟指控市政府瀆職
 
自2021年起生效的短租條例適用於少於連續28天的租賃,只允許房主或租戶出租他們的自住住宅,且房主或租戶必須在那裡居住至少半年。
 
多倫多大約有8000套住房登記了短租。 市政府表示,約三分之一是由自認租戶註冊的。 去年12月的數據顯示,在市中心10棟短期租金最高的建築物中,租戶佔了登記人數的近一半。
 
《星報》最近對多市短租條例的調查發現,一些物業管理公司正在指導投資業主如何偽造自住住宅,以逃避這項條例。
 
Allison Rasquinha是起訴市政府的房東之一。 在她的索賠聲明中,她聲稱房客的男友(不在租約上)在2022年7月獲得了市政府頒發的短租許可證,該房產在2022年7月至2023年4月期間至少出租了30 次。
 
她在受訪時表示,即便是對申請人或房產進行粗略的背景調查,也應該引起市政府的警覺。 「申請人不是業主,也不是租戶,是不允許進入大樓的,」她說。 “這裡沒有任何可以開綠燈的地方。」
 
Rasquinha在去年6月提起訴訟,她說她向多倫多市和Airbnb都提出了投訴,市政府花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才撤銷了許可。
 
另外兩起訴訟都是在上個月提起的,各要求賠償20萬元。 他們的指控除了疏忽職守之外,還指控多市和Airbnb透過收取費用、稅金和佣金等方式「不公正獲利」。
 
報道稱,這三起案件中代表原告的律師Mireille Dahab拒絕了採訪請求,也沒有回答提問。
 
幾個月來,市政府工作人員一直在審查短租條例,並將於2月28日向規劃和住房委員會提交一份報告,其中包括改進的建議。
 
 
最新消息 2023-12-14
 
Ian Chan是一位才華洋溢的年輕人。他從多倫多出發,來到美國哈佛大學求學,在那裡不僅獲得了多個獎項,還完成了三個學位。在大學期間,他發現了自己對音樂劇的熱愛,便將之作為事業發展的方向。
 
畢業後,Ian進入了廣闊的音樂劇行業。雖然工作並不穩定,每次都是短期合約,需要不斷尋找新的機會,但他依然十分享受這份工作帶來的新鮮感。經過多年的努力,Ian現已在紐約定居,參與過二十多部音樂劇的創作。他最新的工作是擔任《The Heart of Rock and Roll》音樂劇的Music Supervisor,負責將作曲家和編曲家的創意精準地寫進樂譜,並協調各方成員的表演。
 
從多倫多到波士頓,再到紐約,Ian的人生旅途充滿挑戰,但他始終保持熱情,追逐自己的音樂夢想。如今的他已經成長為一名出色的音樂人,在百老匯這片廣闊天地裡閃耀著自己的光芒。
最新消息 2024-07-03
 
一個加拿大男子在家進行大掃除時意外發現了一個他從未見過的箱子,裡面裝滿了幾盒古老的曲棍球卡片。
 
然而,他當時還不知道,這個箱子實際上是一個真正的「寶藏」,裡面的舊曲棍球卡片在薩斯喀彻温省里賈納的一家人眼中是被譽為「一代人難得一見」的冰球寶藏,可能能以超過100萬加幣的價格拍賣。Heritage拍賣行的體育拍賣主管傑森·西蒙茲表示,這批拍賣品包括了16盒密封的O-Pee-Chee 1979年至1980年的冰球收藏盒,總計超過一萬張卡片。
 
這些盒子可能包含25到30張韋恩·格雷茨基的新秀卡片,這位NHL歷史上的得分王的首版紙板收藏品引起了成千上萬的競標。事實上,2021年的拍賣會上曾經有一張完好的卡片以375萬加幣的高價成交。
 
西蒙茲表示:“這確實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發現,據我們所知,這是自1979年以來第一次發現一整箱的卡片。”這名男子和他的父親在清理家中的儲藏室時偶然發現了這個箱子,隨後他通知了西蒙茲,告訴他發現了一些很棒的東西。
 
西蒙茲和他的兩位同事隨後在一月份前往里賈納進行了檢查,他們對所發現的東西感到驚訝。
 
他說:“這真的是曲棍球卡片的聖杯,是最有價值的曲棍球卡片。”這位父親是一位長期的收藏家,並且還擁有價值約20萬加幣的棒球卡片。
 
拍賣行已經把這個曲棍球卡片盒帶走,並安排了裝甲車送往印第安納州進行鑑定。棒球卡片交換公司對這些盒子進行了檢查,發現它們保存完好且密封良好。
 
西蒙茲表示,該公司隨後將這些卡片進行拍賣,估計價值為200萬加幣或更高。截至周二下午,最新的出價已經達到了130萬加幣,競標將持續到二月底。
 
每個盒子中有48個小盒子,每個小盒子中有14張卡片。1979年,一包香煙的價格是20分。
 
西蒙茲說:“我想像我一樣的很多人都會感到驚訝,這些東西竟然還在流通中。只是我們找不到這些箱子,當然也不會經常發現它們。”
 
他預計中標者不會打開盒子,即使這些盒子中可能包含著格雷茨基的新秀卡片。西蒙茲解釋說,其中可能並非所有卡片都能達到「宝石薄荷10」的最高評級,較低評級的卡片較為常見。
 
埃德蒙頓的Wayne's Sports Cards and Collectibles店老板韋恩·瓦格納建議中標者將盒子密封起來,因為打開盒子的機會並不利於中標者。
 
他說:“外面有成千上萬張格雷茨基的新秀卡片,但世界上存在的包裝、盒子或箱子卻很少。你所談論的是一個非常非常獨特的事情,這就是為什麼不管它能賣多少錢。”
 
這個驚人的發現讓人們重新關注起曲棍球卡片的價值和收藏潛力。這些古老的收藏品不僅代表了曲棍球的歷史,還反映了過去幾十年來這項運動的變遷和發展。
 
曲棍球卡片的收藏在過去幾十年中變得越來越受歡迎,尤其是罕見和有價值的卡片。許多收藏家將其視為一種投資,希望未來能夠獲得更高的回報。
 
這個故事也提醒人們,在整理家中或其他地方時,可能會發現一些意外的寶藏或有價值的物品。這些發現可能改變一個人的生活,甚至可能成為一筆巨大的財富。
 
無論如何,這個加拿大男子的意外發現讓人們再次看到了曲棍球卡片的價值和魅力,並為收藏家和運動迷提供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隨著拍賣的進行,人們將密切關注這批珍貴的曲棍球卡片的最終命運。
最新消息 2023-12-14

一位知名的列治文地產經紀人兼開發商在承認偽造簽名以處理土地合併交易後,被停職六個月。卑詩省金融服務管理局(BCFSA),該省的地產專業人員監管機構,於7月29日通過同意令對拉曼迪普·辛格·庫納(Ramandeep Singh Kooner)及其個人地產公司實施了停職處罰。

“持牌人有義務誠實行事,並具備合理的謹慎和技能。這些行為破壞了地產行業的誠信,構成了不正當或欺騙交易,”BCFSA調查主任Raheel Humayun在8月30日的一份聲明中表示。

Humayun指出,庫納的處罰,包括10,000加元的罰款和5,000加元的執法費用,本可以更為嚴厲。“BCFSA對這位地產持牌人的處罰是當時違規行為發生時所允許的最大處罰。2015年,紀律處罰提高至每次違規罰款250,000加元,以應對和威懾此類嚴重不當行為,”Humayun說。

監管機構表示,2015年8月21日,列治文三位相鄰的業主與買家簽署了買賣合同,但須經列治文市政府批准土地合併。

庫納在幫助一組受讓人接手買家的合同比約時,參與了這筆土地合併交易。

2015年9月22日,庫納代表受讓人將市政府的授權書交給了Seafair Realty公司的一位同事,讓業主在授權書上簽字。然而,監管機構指出,其中兩名業主並未在授權書上簽字。

“不久之後,兩位房東前往列治文市政廳,詢問簽署這些授權書的風險時,才發現這些授權書已由庫納簽署並提交。”“當市政廳發現這些簽名不是房東本人時,立即取消了重新分區的申請,買家最終也沒有完成買賣合同,”監管機構補充道。

庫納聲稱,他得到了第三位房東的口頭同意,而該房東聲稱已經得到了鄰居的同意,儘管庫納並未向其他房東核實這一說法。

在這次具爭議的土地合併交易期間,庫納直言不諱地批評列治文居民對在獨立屋區重建大型住宅的擔憂。庫納表示,如果對所謂的“巨型住宅”實施進一步限制,房產價值可能會下降。

從2014年至2022年,庫納向某些市議會候選人捐贈了總計20,150加元,包括市長馬保定(Malcolm Brodie)和議員麥樂田(Bill McNulty)及盧仙泳(Alexa Loo)。(許多捐款通過公司實體進行,並在禁止此類捐款之前完成。)

 

最新消息 2024-09-03

一項由 Concordia University 析,John Molson 商學院(John Molson School of Business)與私募股權公司Equiton合作的前沿研究,結合AI預測模型與傳統計量經濟學分析,預測若無大規模增加房屋供應,溫哥華 (Vancouver) 房價中位數到2032年可能突破280萬加元

研究模擬了住宅完工量分別提升0%、50%及100%的情境,結果顯示即使供應提高50%,房價飆升趨勢仍難以明顯放緩。現時溫哥華房價中位數約240萬加元

根據大溫哥華地產協會(Greater Vancouver Realtors)最新數據,上月大溫哥華地區(Metro Vancouver)獨立屋基準價格為1,974,400加元


分區情況更顯差異:溫哥華西區(Vancouver West)基準價達3,311,800加元,溫哥華東區(Vancouver East)則為1,794,500加元

研究亦指出,解決房市危機不僅須興建更多住宅,還要克服勞動力短缺與資源限制造成的瓶頸。


儘管今年因移民減少可能出現短暫價格回調,但隨着供需缺口擴大及人口增長,房價預計將迅速反彈。只有採取如將完工量倍增等激進供應側策略,才有望將中位價穩定於約250萬加元。若缺乏果斷的政策與基礎建設投入,可負擔性只會進一步惡化。


 如果AI預測成真,你會儘早出手買樓以鎖定現有價格, 還是選擇長期租住以保持彈性?


🔗資料來源: https://dailyhive.com/vancouver/vancouver-home-prices-2032-concordia 

 

最新消息 2025-07-14
 
鐵道鎮購物中心Metropolis的長期分階段拆除和重建計劃已經進入公眾諮詢階段,該項目被認為是大溫地區有史以來最大、最著名的重建項目之一。 該計劃由艾芬豪劍橋(Ivanhoe Cambridge)公司主導,並參考了2019年由魁北克皇家公司的房地產開發商提出的重建願景。
 
最新的概念計劃呈現了一個充滿活力、多功能、適合步行的市中心核心,將在未來幾十年內逐步實現。 該計劃包括面向行人的佈局、新的公共空間和道路、混合用途建築以及潛在的塔樓高度。 虛擬模型展示了十幾個新的住宅大樓,這些建築將成為大溫地區最高的建築之一,並與新的行人友善街景、商店、綠地、娛樂區和便利設施相結合。
 
首期重建工程將在2025年至2054年期間進行,佔地35英畝,位於艾芬豪劍橋擁有的購物中心地塊的西北、西南、東南和東部。 這些地塊將取代哈德遜灣、現有的公交車環路、地面車輛停車場和地上停車場。 同時,預計在SkyTrain Metrotown車站旁建立一個新的路邊巴士轉乘站,取代現有的巴士環線。
 
現有的室內購物中心將保持基本完好無損直至2054年,而剩餘的購物中心地塊將於2054年之後進行重建。 該計劃還提到,將在2054年之後建造一個新的、較小的室內購物中心,並將建築總面積的大部分用於公寓和有保障的專用出租住房。
 
計劃中保留了現有的三棟辦公大樓:Metrotower I、Metrotower II和Metrotower III,併計劃在未來建造第四座重要的辦公大樓、辦公用途的建築基座以及一座酒店塔樓。
 
此外,在該場地的西側將建立一個大型的新公園,佔據相當大的城市街區面積。 這個公園將提供超過5英畝的綠地、廣場和開放空間,並著重於景觀美化和公共藝術,旨在使整個場地的樹木覆蓋率達到20%。
 
總體而言,鐵路鎮購物中心Metropolis的重建計畫將創造一個充滿活力和吸引力的市中心核心。 該計劃將提供多功能的建築和公共空間,以及便利的步行街區,為居民和遊客提供優質的生活和娛樂體驗。 同時,透過增加住宅和商業用途的建築,該計劃將為鐵路鎮帶來更多就業機會和經濟成長。
 
此外,該計劃還著重於可持續性和環境友善性。 新的建築將符合綠色建築標準,並採用節能和環保技術。 公共交通將得到改善,包括新的巴士轉乘站和更好的步行和自行車設施,以鼓勵居民使用可持續出行方式。
 
鐵道鎮購物中心Metropolis的重建計畫將為大溫地區帶來全新的城市地標和社區中心,提供現代化的住宅、商業和休閒設施。 這個令人期待的項目將為未來數十年的城市發展奠定基礎,為居民和遊客創造一個動態和宜居的環境。
最新消息 2024-04-17

「當這一切都開始的時候,如果你站在我的角度看,我沒有得到確切的診斷,」天后歌手Céline Dion說。

這是在拉斯維加斯的春天,她在接受加拿大廣播公司(CBC)新聞總記者Adrienne Arsenault的專訪。他們聚在一起討論的話題,當然就是指她現在所提到的那件事:從無傷大礙的小麻煩變成使她事業陷入停滯的虛弱發作。

「我當時只是想要,生存下去。我想要保持勇敢。因為,我這一生都想成為最好的自己。」

Dion最後得到的診斷,並在2022年12月向世人公開,是強直性肌強直症(SPS) - 一種罕見的自身免疫疾病,會抑制運動能力,更重要的是,會損害她的歌聲。

這對這位拿過5座格林美獎和20座Juno獎的音樂家來說,簡直是一個震驚的發現。在首次推遲,然後取消了原定於2023年的勇氣世界巡演之後,她暫時退出了公眾視線,專注於管理這種無法治癒的疾病的症狀。

「痙攣越來越嚴重,肌肉越來越緊繃」
這次採訪是這位《My Heart Will Go On》歌手重新出場的一部分 - 既是為了6月25日《I Am: Céline Dion》紀錄片的上映做準備,也是為了向她的粉絲們作一次過期的解釋和道歉。

因為雖然她在不到兩年前才公開宣佈自己被診斷患有強直性肌強直症,但迪翁向CBC透露,她自己意識到自己的嗓音開始失控已經發生在幾年前。

「一開始,這只是一件小事,」她說,描述了2008年「勇氣」世界巡演期間,她首次開始失去對嗓音音準的控制 - 音色有時會突然上升,就像在唱民謠一樣。

那些表演還是勉強完成了:這只是一個小問題,也許是感冒造成的。但情況並沒有好轉,反而急劇惡化。

「隨著週數、月份和年份的增加,情況變得越來越嚴重,每天都在惡化,」她解釋說。「身體開始變得僵硬,不再靈活,痙攣越來越嚴重,肌肉也越來越緊繃。」

接下來的十五年,Dion經歷了症狀日益惡化、醫生困惑、臨時應變措施,以及她所說的家庭責任和悲劇,使她無法喘息片刻。

隨著典型的肌肉痙攣、僵硬和疼痛加劇,Dion和她的團隊設計了各種策略來掩蓋其影響。

她降低某些歌曲的調性,省略其他歌曲,並說她調整了自己的唱法 - 不再是她著名的放鬆、有力的音色,而是需要更多努力和更鼻腔的音色,才能達到曾經輕而易舉的高音。

"我必須很勇敢"
與此同時,她看過許多專科醫生,包括耳鼻喉科醫生,他們檢查她的聲帶卻找不到任何結節或息肉,就讓她走了。

"我到處找耳鼻喉科醫生。我做了那麼多演出,看了那麼多耳鼻喉科醫生。他們什麼也看不出。什麼也沒有。"

與此同時,她也在照顧三個兒子,並照顧患有喉癌的丈夫René Angélil, 於2016年去世。他們的雙胞胎兒子現在13歲,配備了驚慌按鈕,並接受了在母親有醫療緊急情況時該如何應對的培訓。

而就在這一切發生的同時,她仍在繼續表演。

"我必須非常勇敢。而不是聰明。這就是我的做法。"

但最終,掩飾已變得太過艱難。她會遇到各種可被人群、燈光、噪音甚至強烈的正面情緒觸發的發作 - 這些都是Celine Dion演唱會不可或缺的元素。

這導致了她所說的"多年來的欺騙"。她的演出會因各種藉口而被推遲或取消,從扁桃腺炎到鼻竇炎。

最後,當她宣布被診斷出僵直人症候群時,她終於找到了答案。

能夠得知折磨她近二十年的疾病名稱,這多少令她感到釋然 - 逃離了一直困擾她的"黑洞"未知診斷,因為她說,"生活在黑暗中,比死亡更糟。"

更加樂觀
但這也令她悲傷 - 意識到她將永遠活在這種疾病之中,以及她是否還能再次專業地歌唱的可怕疑問。

但在接受CBC採訪時,她表示現在的前景更加樂觀。她持續進行康復,並調整越來越有助於管理疾病的藥物 - 支撐她的座右銘是:"我一定會再次歌唱。這是肯定的。"

這次採訪和即將推出的紀錄片,她說,是她向自己和她邀請一起歌唱的粉絲宣告的方式。

"我遞麥克風給他們,是因為他們是我的一部分。我12歲時遇到他們。我可能比想念唱歌本身更想念他們,"她說。

"人們需要知道我還活著...我想回到舞台上。我需要知道我是否能做到。他們需要知道我愛他們,我想念他們。"

紀錄片"I Am: Céline Dion"將於6月25日在Prime Video首映。

最新消息 2024-06-14

加拿大百年國寶級百貨公司——Hudson’s Bay(簡稱The Bay)近日爆出重大新聞!來自溫哥華的華人女富商劉偉宏高調宣布,計劃收購The Bay旗下多家門市,誓言「重振這一加拿大歷史品牌」——此舉在社交媒體與主流媒體間引發熱議!

 


 

🗞 收購程序啟動,正式投標進入倒數

根據加新社報導,劉偉宏透過小紅書發佈影片表示,已正式提交對Hudson’s Bay資產的收購提案,並計劃在4月30日的投標截止前遞交具有法律效力的報價文件。

此次收購由法院指定的監督單位——Alvarez & Marsal以及房地產顧問Oberfeld Snowcap Inc.負責。不過,截至目前,雙方尚未證實是否已接獲劉偉宏團隊的正式意向書。HBC發言人Tiffany Bourre對此不予置評,而劉偉宏的合作夥伴Linda Qin僅表示:「稍後將有更多消息公布。」

 


 

👤 劉偉宏是誰?零售界的新勢力!

資料顯示,劉偉宏現任加拿大零售地產公司Central Walk董事會主席。該公司擁有三座大型商場:Nanaimo的Woodgrove Centre(2020年收購)、維多利亞Mayfair Mall(2021年收購)以及大溫最大購物中心之一Tsawwassen Mills(2023年收購)。

劉偉宏過去在中國亦是成功企業家,早在1980年代便投身服裝批發、餐飲與房地產。她也是全國工商聯女企業家商會副會長,曾投資深圳7億元開發「中心城」購物項目。

 


 

📊 專家觀點:重振The Bay挑戰重重

儘管收購意願明確,業界對劉偉宏的「拯救The Bay大計」仍抱持審慎態度:

  1. 供應鏈信任重建困難:JC Williams Group資深顧問Lisa Hutcheson指出,供應商對The Bay的信心早已崩潰,往後新東家恐面臨「現金交易」壓力,嚴重影響現金流。

  2. 門市規模與資金壓力:Retail Insider創辦人Craig Patterson表示,若要維持連鎖運作,至少需保留15間門市並投入大筆資金翻修和補貨。而Central Walk名下的Woodgrove Centre甚至正在出售,資金調度備受關注。

  3. 品牌重塑勢在必行:HBC近年因數位轉型緩慢、市場定位模糊而失勢。專家普遍認為,單靠情懷無法拯救品牌,新買家必須有明確轉型藍圖。

 


 

🇨🇦 加拿大民眾反應兩極

劉偉宏強調,她的收購動機源自對HBC歷史的尊重與傳承,但在加拿大網路社群上反應卻十分分歧:

🔹 有人擔心The Bay變身「大號Temu」,販售廉價產品。
🔹 也有網友直指這只是借殼炒地、趁機抄底:「收購The Bay是為了它的黃金地段房產。」
🔹 更有聲音將之與中國政治、資金來源掛鉤,質疑其背後動機:「這根本是資產掠奪!」、「該讓BC省政府介入調查。」

 


 

🏬 HBC,還是「加拿大人自己的百貨」嗎?

值得注意的是,HBC早在2008年便由美國投資人Richard Baker主導收購,並與Saks Fifth Avenue等美系品牌聯營,導致本地化特色大幅流失。

《The Globe and Mail》曾報導,HBC出售核心地產、積壓庫存、錯失轉型機會,使得品牌形象一落千丈。前員工甚至直言:「HBC倒閉不值得加拿大人為之哭泣。」

 

 

最新消息 2025-04-22
根據加拿大聯邦財政部長Chrystia Freeland的公告,加拿大聯邦政府將繼續禁止外國人購買加拿大的房產,以確保房屋供應能夠滿足加拿大人和家庭的居住需求,而不成為金融投機資產。 這項針對海外買家的禁令將延長兩年,直至2027年。 此前,聯邦保守黨領袖Pierre Poilievre將住房問題作為他對執政自由黨的批評的重點,並稱加拿大已經成為「住房地獄」。
 
根據該禁令,外國商業企業、非加拿大公民或非永久居民被禁止購買非休閒用途的加拿大房產。 對於違反禁令購買房產的海外買家,將面臨1萬加元的罰款。
 
然而,在一些特例情況下,持臨時工作許可、尋求難民身分的申請者和國際學生在符合特定標準的情況下可能獲得豁免。 這項禁令是在2022年預算中宣布的,並於2023年1月正式生效,最初規定的期限是兩年。
 
根據統計數據,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裡,加拿大增加了約180萬移民,但房屋建設並沒有跟上這一數字。 除了預期的成長之外,到2030年,還需要建造350萬套房屋才能勉強滿足可負擔性需求。
 
由於經濟適用房嚴重短缺與移民人數創紀錄的成長相衝突,本地購屋者必須應對越來越難以進入的房地產市場。 由於加拿大央行發出信號稱升息週期已結束,購屋者正試圖找到最佳時機購房,以免未來更多競爭者湧入,並推高房價至難以承受的水平。
 
市場心態已經開始改變。 根據Nanos Research為彭博社(Bloomberg)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加拿大人對房價的看法在去年11月變得更加樂觀,並在隨後的幾個月持續上升。
 
這導致一些購屋者紛紛冒險重返房地產市場,試圖在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預計的降息可能引發的購屋狂潮之前搶先購屋。 去年12月的銷售反彈引發了對加拿大房地產市場可能進一步升溫的猜測。
根據彭博社的調查,經濟學家預計加拿大央行將在今年年中之前開始降息。 人們對加拿大央行下一步行動的預期越來越高。
 
總之,加拿大的購屋者正試圖搶在加拿大央行降息前購房,以避免未來更多競爭者進入市場,並推高房價。 這種市場心態轉變可能導致房價上漲。
最新消息 2023-12-14

加拿大知名烘焙品牌 Wonderbrands 宣布,將於2025年10月6日終止位於安省薩德伯里(Ontario, Sudbury)的切片麵包生產線,導致約50名員工失業,當中包括所有兼職及部分全職職位。

Wonderbrands 是多個家喻戶曉品牌的母公司,包括 Wonder、D’Italiano、Country Harvest、Casa Mendosa 及 Gadoua。雖然薩德伯里 (Sudbury) 工廠將繼續生產餐包及小圓麵包,但切片麵包的停產標誌著營運策略的重大轉變。

這不僅是工作機會的流失,更是整個社區的損失。」代表受影響工人的 UFCW (United Food and Commercial Workers) Local 175(加拿大食品及商業工人工會)主席 Kelly Tosato 表示。

Wonderbrands 指出,消費者對傳統切片麵包的需求持續下降,加上整體行業趨勢改變,是導致停產的主因。公司強調,這項決定並非反映員工表現,而是因應市場變化所作出的策略性調整。


我們衷心感謝所有參與麵包生產的團隊成員,他們展現出高度的敬業精神與專業態度。」公司發言人表示。

FGF Brands 集團於2021年以12億加元收購 Wonderbrands,並在近年出售部分設施,集中資源於具增長潛力的業務。


支援與過渡安排

Wonderbrands 表示,其人力資源及發展團隊正與工會代表合作,探討重新分配職位、自願退休選項及其他支援服務。現行集體協議涵蓋遣散補償及提早退休條款,但工會指出,這些措施難以完全抵消對員工及其家庭的影響。

UFCW 工會正積極與 Wonderbrands 展開磋商,協助受影響成員獲得再培訓及過渡支援。



行業趨勢轉變

圭爾夫大學(University of Guelph)食品經濟學家 Michael von Massow 指出,這次轉變反映了消費者口味的演變,而非麵包整體消費量下降。

我們並非吃得更少麵包,而是選擇更多種類的麵包。」他表示,「傳統切片麵包正逐漸被多樣化的產品取代。

Von Massow 同時對安省北部食品加工業的競爭力表示關注,認為運輸成本及物流挑戰使該地區難以維持競爭優勢。



🔗資料來源:  https://globalnews.ca/news/11334573/wonder-bread-ontario-production/ ; https://www.cbc.ca/news/canada/sudbury/wonderbrands-layoff-50-sudbury-1.7608351 

 

最新消息 2025-07-14

隨著加航機艙服務員持續全國性罷工,乘客不僅面臨大規模航班取消及旅費飆升,更因誤導性的退款政策而困惑與憤怒。


機場混亂與客服癱瘓

全加拿大各地的旅客反映排長龍、等候電話數小時無回應,加拿大航空的工作人員支援十分有限。許多人被告知必須自行取消航班才能申請退款,卻發現加拿大航空的條款可能阻礙他們成功退款。


「我付了1,200加元,才讓家人搭上威斯特捷航空(WestJet)的航班,」一名旅客向CBC新聞表示。「加拿大航空完全沒提供協助,只告訴我們自求多福。」

社群媒體更是抱怨聲四起,其中一名用戶在推特寫道:「等了三小時,一點回應都沒有。你們發了72小時罷工通知,接著就消失得像是經營單車出租店,而不是航空公司。」

退款政策引發憤怒

加拿大航空公開表示,若航班被取消,乘客將獲得全額退款或可免費更改行程。然而根據加拿大《旅客保護規例》,若航班因罷工等航空公司無法控制的因素而中斷,航空公司無需就餐費、住宿費或改搭其他航班等額外支出提供賠償。

在加拿大,因航空公司無法控制的狀況(如勞資爭議)導致航班延誤或取消時,乘客無權獲得航班延誤/取消賠償、餐飲、酒店或其他附帶費用的補償」加拿大航空如此說明。

混亂加深,加拿大航空在新聞稿中宣布航班將於週一晚間恢復運營,然而其官網訂票頁面當日依然顯示所有加拿大航空及加航Rouge航班均取消,直到另行通知。


政府仲裁與工會抗命

聯邦政府根據《加拿大勞動法》第107條,要求加拿大工業關係委員會(Canadian Industrial Relations Board, CIRB)下令機艙服務員復工。然而,代表逾萬名機艙服務員的加拿大公共服務工人聯盟(Canadian Union of Public Employees, CUPE)拒絕遵從,指此舉違憲。

工會強調,政府干預削弱了勞工權益,且未解決薪資、性別平等及地勤工作未獲合理補償等核心訴求。

 

面對「無法賠償餐費或住宿」的條款,你會選擇立即退款還是堅持改期?



🔗 資料來源:  https://www.cbc.ca/news/canada/air-canada-travellers-rebook-flights-attendant-strike-1.7611288 ; https://globalnews.ca/news/11337668/air-canada-strike/ 

 

最新消息 2025-07-14

聯邦法院(Federal Court)近期判決,認為根據首次置業計劃(Home Buyers’ Plan, HBP),即使在年終時帳戶並無結餘,納稅人於次年才提取款項,仍可視作在前一個課稅年度內完成提款。此一裁決挑戰了加拿大稅務局(Canada Revenue Agency, CRA)對時間規定的嚴格解讀,並為註冊退休儲蓄計劃(Registered Retirement Savings Plan, RRSP)儲戶帶來更靈活的操作空間。


背景:三大具稅務優惠的置業首期資金來源

  • 首次置業儲蓄帳戶(First Home Savings Account, FHSA): 於2023年引入,允許每年最多繳款8,000加元,加總上限為40,000加元。存入金額可抵稅,符合資格的置業提款免稅。FHSA最長可維持15年,或直至申請人年滿71歲年底為止,以較早者為準。屆時若仍有未用於購屋的資金,可不需RRSP繳費空間,轉入註冊退休儲蓄計劃或註冊退休收入基金(Registered Retirement Income Fund, RRIF)並延後納稅;或選擇一次性課稅提款。

  • 免稅儲蓄帳戶(Tax-Free Savings Account, TFSA): 帳戶內投資增值與提款皆免稅。2025年繳款上限為7,000加元,長期持有者累計可達102,000加元

  • 註冊退休儲蓄計劃下的首次置業計劃(Registered Retirement Savings Plan via Home Buyers’ Plan, RRSP via HBP): 首次置業者可從RRSP中提取最多60,000加元資金,用於購房且免稅,提取款項須於未來15年內逐年還款。

儘管HBP具吸引力,但以往嚴格的時間規定,往往限制納稅人將提款歸入前一課稅年度的RRSP繳費額度。



案件詳情

2020年12月,一對夫婦完成首次購屋交易。他們先後於2021年1月及2022年初,分兩次啟用RRSP中的HBP提款,以支付首期款項。根據 Income Tax Act,於「購屋年度翌年1月或在該年度內部長認可的較後時間」進行的HBP提款,可視同在前一課稅年度年底完成。加拿大稅務局提出異議,理由是該夫婦於2021年12月31日的RRSP結餘不足,且部長並未正式核准任何延後至1月以外的提款日期。

法官駁回CRA立場,認為:

  1. 認定條文並非以實際年終帳戶結餘為前提。

  2. 在未有正式反對或駁回函件的情況下,可推定部長已認可提款時間。

  3. CRA的默認不作反對,即等同承認延後提款日期。

結果是,2022年1月的提款可視作於2021年發生。


後續影響

專家預料CRA將面臨壓力,需發布更明確的指引或修訂政策手冊。本案顯示,只要納稅人保存完整紀錄,CRA在時間點議題上的沉默,往往能反過來有利於納稅人。

 

🔗資料來源:https://www.msn.com/en-ca/money/other/cra-loses-case-as-judge-rules-in-favour-of-taxpayers-home-buyers-plan-withdrawal-timing/ar-AA1KxQp7 

 

最新消息 2025-07-14

加拿大房屋銷售於七月同比上漲6.6%,在Canadian MLS®錄得45,973宗交易,較去年同期的43,122宗增長。與六月相比,銷售亦上升3.8%,自三月以來累計增幅達11.2%,數據來源為加拿大地產協會(CREA)。


CREA高級經濟學家Shaun Cathcart指出,數據顯示市場進入期待已久的復甦階段。「七月連續第四個月錄得近四成的漲幅,通脹危機後的住房回溫似乎終於到來。」他在新聞稿中表示。

大多倫多地區(Greater Toronto Area)領跑本輪回升,自三月以來交易量累計反彈35.5%。安大略省(Ontario)倫敦(London)及聖湯瑪士(St. Thomas, Ont.)等周邊市場也呈現強勁增長,反映買家對歷史高需求地區重拾信心。


TD經濟學家Rishi Sondhi將此波增勢歸因於年初被抑制的積壓需求。他指出,經濟不確定性減退或可吸引更多買家重返B.C.省(British Columbia)及安大略省( Ontario )市場;若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進一步降息,或於年內帶來溫和刺激。不過,他亦警告,目前買家負擔能力緊張及就業市場放緩,仍然為許多潛在買家帶來挑戰。

供應方面,七月新盤源微增0.1%,達202,500個物業,較去年同月增長10.1%。全國平均售價輕微攀升至加幣672,784元,同比增0.6%,而CREA基準房價指數於六月至七月期間保持穩定。

 

🔗資料來源:https://ici.radio-canada.ca/rci/en/news/2185786/canada-national-home-sales-july-2025-crea 

 

最新消息 2025-07-14

安大略省公立專上學院(Ontario’s public colleges)在過去十八個月以來經歷重重困境,聯邦政府限制國際學生名額,省府則維持學費上限凍結。根據最新仲裁裁決,自此已有至少8,000名職員被裁減,全省約600個學院課程被取消,多間主要校園更已完全關閉。

安大略省24間公立專上學院的支援職員,於本月以壓倒性票數授權罷工行動,為安大略公共服務僱員工會(Ontario Public Service Employees Union/SEFPO,OPSEU/SEFPO)在持續談判中注入強大籌碼。工會於8月13日至15日舉行電子投票,結果顯示參與投票者中有77%支持於八月中旬發起罷工,工會於週一對外宣布該結果。

OPSEU/SEFPO主席 JP Hornick 形容此結果為「歷史性罷工授權」,肯定會員「不僅要爭取公平合約,更要建立一個不同的學院體系」。

院校僱主委員會(College Employer Council,CEC)代表省內公立專上學院出席談判,警告工會提出的改善薪資、增加帶薪假期及強化工作保障等方案,每年將額外增加超過9億加元成本。CEC行政總裁 Graham Lloyd 呼籲雙方儘速達成協議,並指出:「任何形式的罷工都毫無必要,亦不會對學生、員工或學院體系帶來益處。」

根據安大略省勞資關係法(Ontario’s Labour Relations Act),雙方必須先經調解程序,才能啟動合法罷工。下一輪會談訂於8月20日舉行,為雙方在短時間內達成共識設下嚴峻時限。

雖然罷工授權並不會自動觸發停工,但分析師指出,此舉往往可強化工會談判籌碼。由於專上教育機構已面臨財政壓力,加上國際生招生下降及營運成本上升,任何長期僵局均可能進一步影響校園運作及學生服務。


當支援職員與管理層於下週末重返談判桌時,外界將密切關注工會是否能藉罷工威脅推動突破,或令安大略省學院界本已緊張的勞資糾紛更形複雜。

 

🔗資料來源:  https://globalnews.ca/news/11339586/ontario-college-opseu-strike-mandate/ 

 

最新消息 2025-07-14

TransLink 今日宣布,將於2025年9月1日起,提升53條大溫哥華(Metro Vancouver)*優先*巴士路線的服務,是自2018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擴展。此舉旨在惠及逾10萬名平日乘客,減少擠擁、改善轉乘連接及延長服務時間。


主要服務提升  

    - 53條*優先*路線將增強班次頻率,包括五條最擁擠走廊路線:321、335、345、393、503,以及13條客流最高路線(5/6、9、16、19、20、49、99、100、130、R1、R4)。  

    - 在素里(Surrey)388號路線於平日中午新增服務,縮短非高峰時段等候時間。  

    - 針對 UBC、Langara College、Douglas College、BCIT、SFU、Capilano University 等25條高等教育路線,提供專門增強服務,支持學生及教職員。  

    - 改善前往安納西島(Annacis Island)、Rosemary Heights Business Park、Mary Hill Business Park 及Port Kells 工業區 等工業就業區的通勤交通,方便工人上下班。

 


資金計劃及票價調整  

本次服務提升源於2025年投資計劃,該計劃於今年早些時候獲批准,確保公共運輸營運資金直至2027年。主要財政措施包括: 

    - 自2026年7月起,平均票價調整上調5%,每程車費約增加0.14加元。  

    - 自2027年7月起,每年實施2%的常規票價調整。  

    - 一次性3.12億加元省級注資,並承諾於2027年前建立新的收入來源,以防止服務削減並支持擴展。

 

季節性資源優化  

TransLink每年於1月、4月、6月及9月進行季節性服務調整。今秋的調整將把車輛及人手從夏季旅遊高峰走廊轉向學校及就業中心,確保資源與乘客需求變化相匹配。

 

領導人觀點  

TransLink行政總裁 Kevin Quinn 在新聞稿表示:「今秋,我們將在53條巴士路線增設更多服務,讓乘客上學、工作及往返各地更加便利。」  

市長理事會主席 Brad West 補充:「當北美許多城市因疫情不得不削減交通服務時,我們反而投資於自2018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巴士服務擴展。我很高興看到2025年投資計劃正式啟動,將改善大溫哥華居民的通勤體驗。」

 

隨著TransLink於大溫哥華地區便利度提升,公共交通能否真正取代大部分短途駕駛?




🔗 資料來源:  https://dailyhive.com/vancouver/translink-bus-service-improvements-vancouver-fall-2025 ; https://www.translink.ca/news/2025/august/translink%20boosting%20bus%20service%20on%2053%20crowded%20routes 

 

最新消息 2025-07-14

一項由 Concordia University 析,John Molson 商學院(John Molson School of Business)與私募股權公司Equiton合作的前沿研究,結合AI預測模型與傳統計量經濟學分析,預測若無大規模增加房屋供應,溫哥華 (Vancouver) 房價中位數到2032年可能突破280萬加元

研究模擬了住宅完工量分別提升0%、50%及100%的情境,結果顯示即使供應提高50%,房價飆升趨勢仍難以明顯放緩。現時溫哥華房價中位數約240萬加元

根據大溫哥華地產協會(Greater Vancouver Realtors)最新數據,上月大溫哥華地區(Metro Vancouver)獨立屋基準價格為1,974,400加元


分區情況更顯差異:溫哥華西區(Vancouver West)基準價達3,311,800加元,溫哥華東區(Vancouver East)則為1,794,500加元

研究亦指出,解決房市危機不僅須興建更多住宅,還要克服勞動力短缺與資源限制造成的瓶頸。


儘管今年因移民減少可能出現短暫價格回調,但隨着供需缺口擴大及人口增長,房價預計將迅速反彈。只有採取如將完工量倍增等激進供應側策略,才有望將中位價穩定於約250萬加元。若缺乏果斷的政策與基礎建設投入,可負擔性只會進一步惡化。


 如果AI預測成真,你會儘早出手買樓以鎖定現有價格, 還是選擇長期租住以保持彈性?


🔗資料來源: https://dailyhive.com/vancouver/vancouver-home-prices-2032-concordia 

 

最新消息 2025-07-14

加航 (Air Canada) 週日表示,鑑於其1萬名空服員不遵從加拿大工業關係局(Canada Industrial Relations Board, CIRB)發出的返工命令,公司將無限期押後有限度恢復航班的計劃。

根據聯邦政府援引 Canada Labour Code 的權力,CIRB 於週日下午2時發出命令,正式終止罷工及 加航 的停工禁令。聯邦就業部長 Patty Hajdu 因此將爭議提交給 CIRB,旨在避免這場加拿大最大型勞資糾紛之一對經濟造成進一步衝擊。

加拿大公共僱員聯合會(Canadian Union of Public Employees, CUPE)全國主席 Mark Hancock 於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Toronto Pearson International Airport)公然撕毀 CIRB 命令,並宣稱空服員「絕不返崗」。該工會其後亦表明將以違憲為由對返工命令提出法院挑戰。


加航  原已預先取消每日約700班航班中的460班,導致每日約13萬名乘客受影響。週日早上,航空公司嘗試恢復約240班航班,但因員工拒絕返工而再次停航。

鑑於僵局尚未解決,加航  呼籲旅客切勿前往機場,除非航班已獲明確再次確認,以免不必要的人群聚集並確保乘客安全。

加航行政總裁 Michael Rousseau 對空服員持續違抗合法命令表示遺憾,並向乘客保證,航空公司正積極為他們重新安排航班或辦理退款及旅遊券事宜。

展望未來,渥太華(Ottawa)或會對 CUPE 提出藐視法庭訴訟,或起草新的返工法案。任何新法皆須獲在野黨支持,並待國會(Parliament)於9月15日復會後獲得通過。



🔗資料來源:https://ca.news.yahoo.com/air-canada-suspends-restart-plans-045014332.html 

 

最新消息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