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這兩年,飛漲的物價、頻發的治安問題和艱難的生活,讓不少多倫多人滿腹牢騷。但無論是愛它還是恨它,每個生活在多倫多的人都有自己留下的理由。

那麼,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又是怎麼看待多倫多的呢?從2024年發佈的一系列排名中,我們可以一窺端倪:

 


 

👉🏻最不宜居的城市

《環球郵報》(The Globe & Mail)的一項調查根據經濟、便利設施、住房、安全、醫療、交通、教育、社區、氣候和人口結構等因素,對加拿大各地的宜居性進行評估。結果顯示,多倫多在全國100個城市中排名第82位,作為全國最大的城市,這樣的成績可以說是相當「慘烈」。

 


 

👉🏻良好的生活質量

與上述排名相反的是,美世(Mercer)的一份報告將多倫多列為全球生活質量第12名,在241個城市中表現突出。該報告指出,多倫多是「全球經濟中心」,並且對「包容性和多樣性」有著強烈的承諾。

 


 

👉🏻文化愛好者的心頭好

Adobe Express 的一項調查將多倫多列為全球文化愛好者旅行的最佳城市之一,全球排名第14,北美排名第3。多倫多的劇院、博物館、美術館和現場音樂活動,讓它成為文化熱愛者的絕佳目的地。

 


 

👉🏻交通最糟糕的城市

多倫多由於交通擁堵,在2024年被評為加拿大第1、美洲第8、全球第17的「交通最差城市」。根據交通分析公司 Inrix 的數據,多倫多的駕駛者每年因交通延誤浪費的時間高達63小時。

 


 

👉🏻從空中俯瞰最美的城市

一項根據眼球追蹤技術得出的排名顯示,多倫多是全球從空中俯瞰第12美的城市。

 


 

👉🏻北美前五的美食城市

知名 TikTok 美食博主 Keith Lee 在2024年的評價中,將多倫多列為「北美五大美食城市」之一,僅次於新奧爾良、休斯頓和芝加哥。多倫多的多元美食文化再次獲得認可。

 


 

👉🏻擁有頂尖大學的城市

多倫多大學(U of T)2024年在多項榜單中表現突出,包括全球最可持續發展大學、科研產出領先學府,以及全球最美校園之一。它還在就業能力調查中與常春藤盟校齊名。

 


 

👉🏻害蟲最猖獗的城市

令人尷尬的是,多倫多連續多年被評為加拿大「床蟲和老鼠最多的城市」,這一頭銜毫無懸念。

 


 

此外,2024年多倫多還在以下排名中有所表現:

  • 全球第13富裕城市;

  • 米其林星級美食成本全球第五低;

  • 擁有加拿大最令人失望的景點之一。

 


 

那麼,在你心中,多倫多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城市呢?

 

最新消息 2025-01-03
近日,大多區正遭受持續高溫侵襲。根據環境部預報,從今日開始,大多區氣溫將高達30度,體感溫度更可達40度。這種炎熱天氣料將持續至週二(16日)。
 
根據環境部的數據,受熱帶暖流影響,安省南部地區的氣溫將攀升至29到31度,體感溫度或高達40度。即使到了夜間,溫度也難以大幅降低,最低氣溫也將接近20度。此外,高溫天氣還將導致空氣品質惡化,甚至達到危險水平。
 
預計今日下午(15日)則料繼續出現高溫天氣,最高氣溫將高達31度,體感溫度高達38度。儘管有40%的降雨機率,但白天仍以陽光和多雲為主。
 
至於週二(16日),天氣將轉為多雲,降雨機率仍有40%,最高氣溫將達29度。專家提醒居民,在這種高溫環境下要做好防暑措施,保護好自己的健康。
最新消息 2024-07-15
 
氣象部門發布警報稱,今日多倫多將有50毫米的暴雨以及時速90公里的強風吹襲而來,這已是該市一周內第二次遭受惡劣天氣。上週二,降雨量曾達到創紀錄的100毫米,造成嚴重積水和大規模停電,給當地居民和企業帶來了沉重打擊。
 
市政府工作人員正在全力應對這次新一輪的暴風雨,修復受損道路和橋樑,疏通堵塞的下水道。此外,他們還要處理數百起居民和企業反映的積水和排水問題。多倫多市長呼籲全體市民保持警覺,盡量避免外出,確保自身安全。
 
氣象預報稱,未來幾天多倫多仍將面臨持續的降雨,但週末有望出現晴好天氣。不過,對於災後重建工作,市政府表示還需要一段時間來全面恢復正常運作。當地居民和企業希望能夠盡快擺脫這場災難的困擾,恢復正常生活和生產。
 
最新消息 2024-07-25

溫哥華西區的一處住宅,其原屋主在去年6月以近400萬加元的價格售出後,依然一直居住在該房屋中。上週,他們在法院勝訴,將暫時阻止新屋主驅逐他們。

根據BC省最高法院法官Kevin D. Loo's的裁決,該房屋的原屋主是Feng Xia Liu和Lian Bin Feng。

2023年4月簽訂了購買和出售合同,同意以390萬加元的價格出售該物業。

該房屋於2023年6月15日完成銷售,但在交割前,買家和賣家已簽訂了一項住宅租賃協議,允許前屋主繼續居住在房屋中,直到9月底。

根據Loo'的裁決,租賃協議的日期為2023年5月1日。該協議要求前屋主每月支付5,500加元的租金,並要求他們維護該物業並繼續支付水電費用。

正如裁決中引述的,購買和出售合同承認了租賃協議,指出"賣方無需支付押金",但買方將從購買價格中"扣留"10萬加元,直到租賃期接近結束時。

裁決指出,"自2023年9月30日固定租期結束以來,請願人一直主張他們有權繼續以月租方式居住在該物業,並且應從10萬加元的預扣款中支付自9月底以來的租金"。

RTB裁決

根據法院文件,儘管前屋主仍繼續居住在該房屋中,但他們在2023年12月向省住宅租賃管理局提出了爭議仲裁。

他們主張這筆預扣款是押金,並要求RTB命令新屋主向他們支付這筆押金及利息,以及"錯誤扣留押金的法定罰款"。

法院裁決顯示,今年2月,RTB仲裁員裁定這筆預扣款並非押金,其理由之一是購買和出售合同中有明確條款說明賣方無需支付押金。

新屋主對RTB裁決的回應是,於3月1日向租戶發出了10天結束租賃的通知,理由是拖欠租金。

前屋主對此通知提出了爭議,再次向RTB申請仲裁。

第二次RTB案件在4月審理,仲裁員裁定先前RTB裁決中認定預扣款非押金,意味著租戶確實拖欠了租金。

仲裁員作出了有利於王和張的收回物業的裁決,但當劉和鳳向BC省最高法院申請對這兩項RTB裁決進行司法審查時,該裁決被暫停執行。

Loo法官的裁決就是對這項司法審查申請的結果。

"明顯不合理"

法官指出,由於第二次RTB裁決依賴於第一次RTB裁決中關於預扣款的判定,因此這兩項裁決都將基於仲裁員關於預扣款的推理分析而被維持或推翻。

Loo法官認為,仲裁員認定預扣款非押金的裁定"至少存在兩個缺陷"。

首先,仲裁員部分依據的是,預扣款與房屋狀況無關或無條件。Loo的裁決指出,這種對押金目的的解釋過於狹隘,引用了住宅租賃法的定義,即押金是"關於住宅物業的任何債務或義務"。

其次,購買和出售合同中的條款實際上將預扣款與房屋狀況掛鉤,要求賣方有義務維護該物業。

"我認為,這筆10萬加元的預扣款明確屬於(住宅租賃法)所定義的押金,"Loo的裁決寫道。

"從文件表面看,預扣款的目的是為了擔保租戶對該物業的義務。被告方沒有能夠確定其他合理的理由來解釋為什麼要徵收這筆預扣款。"

此外,法官指出,作為一般法律原則,雙方當事人對其關係的稱謂"並非決定性的"。是否為押金取決於其功能和法律定義,而非租賃協議中的描述。

"在我看來,雙方選擇不將預扣款稱為押金,本身並不合理地導致仲裁員得出預扣款非押金的結論,因為顯然預扣款符合(住宅租賃法)對押金的定義,"Loo的裁決寫道。

基於上述結論,法官裁定第一次RTB裁決"明顯不合理",應予以撤銷;第二次裁決依賴於前者,也應予以撤銷。

他暫緩了允許買家驅逐賣家的收回物業令,並命令RTB重新審議這兩項裁決的基礎問題。他還判給前屋主訴訟費用,因為他們在此案中勝訴。

最新消息 2024-06-13
在BC省發生的一宗令人震驚的案件中,一名退休的監獄看守被控在其21年的職業生涯中,竟然性侵了超過200名年輕囚犯!
 
最近,一項擬議的集體訴訟指控省政府疏忽監管,致使這些侵犯行為得以持續。 這場法律戰役不僅是對受害者的一種伸張,也挑戰了省政府在處理監獄內部事務上的責任。
 
北溫哥華律師卡里姆·拉姆吉(Karim Ramji)提起了這項集體訴訟,他之前曾對該獄警和省政府提起其他訴訟,其中一些案件仍在緩慢審理中。 拉姆吉代表兩名受害者於2014年提起的一項訴訟原計劃於今年秋天審判,但現在將暫停,以便專注於這次的集體訴訟。
 
新的集體訴訟將為案件提供更有效的形式,代表尚未解決或可能未曾挺身而出的受害者索賠。 拉姆吉表示這是為了獲得正義。
 
被告麥克杜格爾(Roderic David MacDougall)於1976年至1997年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四所監獄擔任獄警,其中大部分時間在本拿比的奧卡拉監獄工作。 1998年,他辭職的第二年,首次受到刑事指控。
 
根據新的索賠,自2002年以來,數十起針對麥克杜格爾和省政府的索賠尚未得到法院裁決或解決。 這項集體訴訟可能包括任何未解決的索賠以及其他可能未曾挺身而出的受害者。
 
新的訴狀指控侵犯受害者受憲法保護的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權利以及不受殘酷和不尋常的懲罰權利。 索賠主張受害者的憲章權利不僅受到麥克杜格爾性侵犯的侵犯,還受到省政府多年來允許虐待行為發生的系統性疏忽的侵犯。
 
麥克杜格爾目前年近70歲,居住在低陸平原地區。 他在周一的電話中表示對新提起的集體訴訟一無所知,並拒絕討論指控。
 
這項新的集體訴訟需要最高法院法官的批准才能繼續進行。
最新消息 2024-04-18

史丹利公園一直是溫哥華的必遊景點,相信每位新到大溫地區的朋友都曾打卡過這一標誌性景觀。然而,該公園著名的原住民圖騰柱將於今年九月被移除,將與大家告別。

 

據《City News》報導,溫哥華市政府於8月14日發布消息稱,在史丹利公園屹立了40年後,由夸扣特族藝術家艾倫·尼爾雕刻的六米高的卡卡索拉斯圖騰柱將歸還給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的人類學博物館(MOA)。

 

市政府表示,此次遷移是1985年MOA與溫哥華公園及娛樂委員會達成的長期租借協議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護圖騰柱。溫哥華方面表示,由於長期受日曬雨淋,木雕圖騰柱的狀況已經不甚理想。聲明中指出:「根據對這根柱子的評估,尼爾家族決定將這根柱子歸還給MOA,以便將來能夠妥善保存,並繼續傳承艾倫·尼爾的歷史和遺產。」

 

目前,從史丹利公園布羅克頓角遷至MOA的時間定於2024年9月4日星期三。在接下來的半個月內,大家仍然可以前往史丹利公園與這根圖騰柱打卡留念。

 

此外,即使拆除也不代表這根圖騰柱會消失,大家依然可以前往MOA博物館欣賞這件工藝品。據悉,卡卡索拉斯圖騰柱雕刻於1955年,其特徵包括頂部胸前抱着鯨魚的雷鳥、後面跟隨着抱着虎鯨的海熊、抱着青蛙的人、巴克瓦斯(森林野人)、祖努克瓦(森林巨人)和底部的烏鴉等著名人物。

 

市政府表示,這根柱子是在史丹利公園的尼爾·弗格森角工作室雕刻而成,由伍德沃德百貨公司委託,最初亮相於阿爾伯塔省埃德蒙頓的西山購物中心。

 

1984年,伍德沃德百貨將該圖騰柱捐贈給了MOA。市政府表示:「該柱子由艾倫·尼爾的兒子羅伯特·尼爾進行修復,並於1985年根據長期租借協議安裝在史丹利公園的布羅克頓角。」

 

市政府還表示,遷移木柱所需的程序或儀式將由尼爾家族決定,並將通知馬斯昆族、斯闊米什族和茨萊爾-沃圖斯族等原住民。

 

對於圖騰柱的遷移,許多網友仍表示不捨:

 

「看到它要被拆除真的很難過,但能夠妥善保護文物也是件好事。」

「簡直不敢相信。對我來說,它彷彿永遠都會屹立在史丹利公園。」

「好在它沒有完全消失,只是遷移到別處而已。」

「2016年來到加拿大至今,我經常會看到這根圖騰柱或在其附近活動。很高興它能夠被保護起來。」

 

不知道你對史丹利公園的圖騰柱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回憶?

如果有想再打卡的朋友,可以趁著九月前再次前往史丹利公園參觀這根有着四十年歷史的地標性建築哦。

 

最新消息 2024-08-18
聯邦政府最新宣布一系列措施,透過修改RR購屋者計畫和部分抵押貸款分期付款方式,使首次置業者更容易進入房地產市場。
 
加拿大財政部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今日在多倫多宣布,首次置業者將可申請長達30年的抵押貸款分期付款(即貸款償還所需的時間),此政策將於8月1日生效。
 
方慧蘭也表示,政府將增加首次置業者可從RRSP(註冊退休儲蓄計畫)提領的購屋金額,增加至6萬元。
 
自4月16日起,置業者可從RRSP提取高達60,000元的資金用於購房,此前的限額為35,000元。
 
購屋者計劃允許個人從RRSP提款,只需在15年內還款即可免稅。
 
同時,在2022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間從購屋者計畫中提取或已提取款項的人,將有更長的還款期限-共計五年,而非兩年。
 
加拿大房屋建築商協會一直主張延長還款期限,表示延長五年將有助於提高負擔能力並刺激更多建設。
 
根據新規定,從8月1日起,首次置業者購買新建房產可獲得有保險的抵押貸款,分期付款期限為30年。
 
此舉旨在減輕首次置業者的抵押貸款壓力。
 
將分期付款期限從傳統的25年延長至30年將減少每月還款金額,但抵押貸款整個期限內支付的利息總額可能會增加。
 
方慧蘭週四表示,自推出註冊儲蓄工具約一年以來,加拿大各地已開設超過75萬個首次置業儲蓄帳戶(FHSA)。 與RRSP的購屋者計劃一樣,FHSA允許加拿大人留出高達40,000元的免稅金額作為房屋首付,無需償還該金額。
 
與此同日,卑詩省衛生廳表示正在升級其初級保健策略,並表示將在4週內讓患者與初級保健從業者配對。
 
卑詩省衛生廳在今日發布的公告中表示,引入了新的數字工具,讓初級保健提供者能更快地與患者連接,尋找家庭醫生或執業護士的患者將得到更好的支持。
 
衛生廳表示,從4月17日起,將進行初級醫療服務提供者和已通過“健你好!根據我所了解的信息,加拿大聯邦政府最近宣布了一系列措施,旨在幫助首次置業者更 容易進入房地產市場。這些措施包括修改抵押貸款分期付款的方式和加大從註冊退休儲蓄計劃(RRSP)中提取購屋金額的限額。
 
首先,首次置業者將能夠申請長達30年的抵押貸款分期付款,這意味著他們可以在更長的時間內還清貸款。 這項政策預計將於2024年8月1日生效。
 
其次,政府將增加首次置業者從RRSP提取的購屋金額限額,將其提高至6萬元。 從2024年4月16日開始,置業者可從RRSP提取高達60,000元的資金用於購房,而先前的限額為35,000元。 購屋者計劃允許個人從RRSP提款,在15年內無需繳納稅款。
 
此外,從2022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間,從購屋者計畫中提取或已提取款項的人將有更長的還款期限,共計五年,而非兩年。
 
另外,在卑詩省,衛生部門正在升級初級保健服務策略,以便更好地滿足民眾的需求。 他們引入了新的數字工具,使初級保健提供者能夠更快地與患者建立聯繫。 從4月17日開始,患者將有更容易找到家庭醫生或執業護士的機會。
 
最新消息 2023-12-14

隨著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一系列爭議性言論發酵,加拿大與美國之間的關係日益緊張,一場「抵制美國、捍衛加拿大」的抗議潮迅速升溫。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2月,加拿大陸地邊境入境美國的旅客人數大幅下降,減少近50萬人,顯示加拿大人「封殺」美國的行動已初見成效。

根據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的數據,往年春假期間,大批加拿大人湧入美國,前往佛羅里達、加州等地度假。然而,今年情況發生逆轉,不少加拿大旅客紛紛選擇避開美國,轉往其他國家旅遊,甚至加勒比海地區因接受美元付款而受到冷落,取而代之的是斐濟、日本、葡萄牙等旅遊地點。

✅跨境消費與運輸受創 加拿大人拒赴美消費

加拿大各省政府已對美國的關稅政策作出反制,加上匯率問題,許多加拿大人對赴美消費失去興趣,導致跨境購物與貨運業務大受影響。數據顯示,跨境卡車運輸量從49.3萬趟降至47.3萬趟,反映出整體貿易活動減少。

美國華盛頓州移民律師倫·桑德斯(Len Saunders)表示,自己所在的邊境小鎮人口僅6000人,長年依賴加拿大旅客支撐經濟,如今卻變得異常冷清,猶如「疫情重演」。

「過去很多加拿大人會來這裡短途旅遊,現在這種情況幾乎消失了。從Costco和Trader Joe's的停車場就能明顯看出,加拿大人的數量驟減,這對當地經濟影響極大。」桑德斯說。

此外,邊境附近的32家免稅店業務大幅下滑,銷售量暴跌80%。有商家表示:「生意本來因疫情尚未完全恢復,如今更是雪上加霜,這令人憂心。」

✅美國嚴打移民 溫哥華女星遭拘留12天受虐

除了經濟影響,美國政府近期更針對移民政策加強執法,導致加美邊境爆發多起爭議性案件。其中,一名來自卑詩省(BC)的女演員賈思敏·穆尼(Jasmine Mooney)日前在美國入境時被拘留,並遭受12天的非人道對待。

據悉,穆尼曾出演過《美國派》(American Pie)系列電影。3月3日,她在美國加州聖地牙哥附近過境時遭美方拘留,隨後被送往亞利桑那州一間沒有窗戶的混凝土牢房內,與30人共處一室。她在被關押期間無法獲得床墊與毯子,衛生條件極差,牢房內燈光24小時不滅,導致其身心受創。

加拿大移民律師警告,穆尼的案件只是「殺雞儆猴」,美國政府目前已將邊境執法重點從「協助入境」轉變為「阻止入境」,即便是合法移民,甚至持有美國綠卡的加拿大人,也有可能面臨拘留或驅逐的風險。

移民律師吉姆·哈金(Jim Hacking)指出:「過去10天內,我們已在多個邊境口岸看到類似情況,這種大規模拘留與驅逐合法移民的現象前所未見。」

✅特朗普關稅政策升級 加美關係雪上加霜

隨著特朗普政府持續推行對加拿大的強硬政策,外界普遍認為加美關係短期內難以改善。消息人士透露,美國白宮即將在兩周內公佈新一輪「對等關稅」政策,但新政策可能不再「對等」,而是針對不同國家設定不同稅率,意味著關稅戰可能長期持續。

在特朗普屢次公開表示「吞併加拿大」的言論下,加拿大民眾對美國的反感情緒日益加劇。專家分析,隨著關稅壁壘、移民政策趨嚴,未來加拿大人對美國的抵制行動恐將進一步升級,兩國關係恐將陷入更深的僵局。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最新消息 2025-03-23

根據Convergence Research最新的報告,預計到2024年,將有46%(735萬)的加拿大家庭不再訂閱有線電視、衛星電視或電信運營商提供的電視服務。

該公司在其最新的年度流媒體市場《沙發土豆》報告中指出,這一數字較2023年增長了4%,預計到2027年,這一比例將繼續上升至54%。Convergence Research指出,這標誌著向Netflix和Disney+等訂閱視頻點播服務(SVOD)的轉變越來越明顯。到目前為止,該公司發現,2024年,加拿大媒體訂閱收入同比增長了15%,達到42億加元;與此同時,傳統電視訂閱收入下降了5%,降至約65億加元。

該報告還有一些其他有趣的發現:

  1. 去年,加拿大10家領先的串流媒體提供商平均漲價了6%。

  2. 含廣告的會員套餐平均比無廣告的套餐便宜39%。

  3. 加拿大家庭平均每戶訂閱2.6個串流媒體平台。

儘管如此,Convergence Research在接受加拿大通訊社採訪時指出,串流媒體收入的增長大部分流向了美國公司。事實上,Bell旗下的Crave是主要串流媒體播放器中唯一的加拿大服務,而Netflix、Disney+、Prime Video和Apple TV+等則都是美國公司。

這導致加拿大廣播電視及通信委員會(CRTC)推出了“串流媒體法案”,要求外國串流媒體公司將其在加拿大的收入的5%投資於加拿大內容。一些美國流媒體公司一直試圖在法庭和公眾面前對抗該法案,Netflix甚至削減了對當地藝術的資助。CRTC將於今年年底實施該法案。

 

最新消息 2025-04-06

隨着假期臨近,加拿大消費者面對日益沉重的財務壓力,PayPal Holdings 宣布正式在加拿大推出「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 BNPL)服務,加入本地競爭激烈的分期付款市場,與 Affirm、Klarna 及 Afterpay 等主要供應商正面交鋒。

此項服務允許消費者將金額介乎加幣$30至$1,500的合資格消費,分成四期於六週內免息償還,適用於所有使用 PayPal(PayPal Holdings) 的加拿大商戶,且無需額外系統整合。

PayPal 小型企業及金融服務總經理 Michelle Gill 表示,BNPL的主要用途是協助消費者更有效地管理現金流:「分期付款能將開支分散至更易負擔的金額,與薪金週期配合,尤其年輕用戶更感安心與掌控。」


該服務早已在美國推出,根據最新財報,BNPL業務每季交易量增長達PayPal進軍加拿大「先買後付」市場 $30- $1,500免息分期。零售專家 Bruce Winder 指出,加拿大消費者在經濟逆風下趨向保守,傾向選購必需品並轉向如 Amazon 或 Walmart 等折扣平台。


他補充:「不少人希望透過BNPL將付款延至新一年,待現金流改善。」但他亦警告,若缺乏理性規劃,BNPL可能導致過度消費:「就像飲酒,一杯沒問題,但五杯、十杯就會出事。」

支付顧問公司 Fin-Serv Advisors 總裁 Michael Liquornik 認為,加拿大BNPL市場已趨飽和,大部分商戶早已採用相關服務。他指出,PayPal 此舉或意在加強跨境電商,例如美國商戶 Ticketmaster 可更輕鬆向加拿大消費者銷售商品。

Gill 表示,BNPL對商戶亦有明顯好處:「我們觀察到,當BNPL成為選項時,平均訂單金額通常會上升。」


隨着BNPL日漸普及,業界專家提醒消費者在高峰消費季節保持警覺,理性使用分期工具,以免陷入財務困境。

 

🔗 資料來源: https://ca.finance.yahoo.com/news/with-debt-concerns-rising-paypal-jumps-into-canadas-already-crowded-bnpl-space-145021143.html 

 

最新消息 2025-11-12

臨近國殤紀念日(Remembrance Day),一項最新民調顯示,加拿大軍方是國內最受信任的公共機構之一,遠高於聯邦政府。

根據Leger為加拿大研究協會(Association for Canadian Studies)所進行的調查,75%受訪者表示信任軍方,71%信任警察。相比之下,僅47%信任聯邦政府,65%信任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

此結果公布之際,自由黨政府承諾未來五年額外投入818億加元,以達成北約(NATO)建議的國防支出佔GDP 2%的目標。


Jack Jedwab,加拿大研究協會及大都會研究院(Metropolis Institute)主席表示,結果反映出民眾對安全的關注日益增加:「人們更傾向信任那些負責保障安全的機構。」

軍方與警察在不同族群中均獲高度信任。66%原住民受訪者表示信任軍方與警察;在移民群體中,70%信任軍方,75%信任警察。

地區方面,大西洋省份(Atlantic Canada)信任軍方比例最高,達84%;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則最低,為71%。Jedwab認為,這可能與地區安全感有關。

年輕人對軍方的信任度則相對較低。18至24歲受訪者中僅65%表示信任軍方,23%表示不信任。僅10%表示願意加入軍隊,近60%明確表示不會考慮。

對聯邦政府的信任度在各省份亦有明顯落差:曼尼托巴(Manitoba)與薩斯喀徹溫省(Saskatchewan)僅38%信任,魁北克省(Quebec)為43%。大西洋省份最高 (Atlantic Canada),達56%,阿爾伯塔(Alberta)與安省(Ontario)則同為48%

Jedwab指出,這反映出全球趨勢:「全球對安全的憂慮正在上升,人們傾向信任軍方與警察等機構以尋求保障。」

是次網上調查於10月24至26日進行,共訪問1,537名加拿大人。由於屬非機率樣本,無法提供誤差範圍,但若為機率樣本,誤差約為±2.5%,信心水平為19次中有18次準確。

 

🔗 資料來源: https://ca.news.yahoo.com/more-canadians-trust-military-federal-110024019.html 

 

最新消息 2025-11-12

安省勞工廳長David Piccini近日向與進步保守黨(Progressive Conservative Party)關係密切的建築工會北美勞工國際聯盟( Labourers’ International Union of North America, LiUNA)表示,該會將參與建造401號公路(Highway 401)下方的交通隧道工程,儘管項目可行性研究尚未完成。

 

根據安省秋季經濟報告,財政廳長Peter Bethlenfalvy宣布,政府已撥款910萬加元予WSP Canada Inc.,進行隧道長度、成本及可行性研究,預計2027年才有結果。

然而,Piccini在一次LiUNA Local 183會員大會上公開表示:「我們要建一條隧道,我知道誰會建。」他亦代表省長Doug Ford及保守黨政府感謝該工會在選舉中的支持。

LiUNA代表數千名建築工人,連續兩屆選舉支持保守黨,並曾開放其培訓設施供Ford舉行競選活動。自2018年以來,該會在安省獲得2,100萬加元政府資助,用於培訓與教育,撥款逐年上升。

此番言論正值政府因25億加元技能發展基金(Skills Development Fund)面臨審查之際。安省審計署指出,該基金的撥款程序「不公平、不透明且缺乏問責」,低分申請者反而獲優先考慮。多間獲資助公司與保守黨有捐款或遊說關係,引發外界質疑。

自由黨議會領袖John Fraser批評政府「向朋友承諾利益換取支持」,綠黨黨魁Mike Schreiner則指責政府「將公共基建政治化」,浪費納稅人金錢。

Piccini辦公室回應稱,安省2,000億加元基建計劃將優先聘用本地工人與如LiUNA等「世界級工會」,並強調所有合約將遵循「公平公開的招標程序」,項目詳情將適時公開以確保透明度。

至於401號公路隧道何時動工仍未明朗。另一項大型工程——413號公路(Highway 413)亦尚未全面開工。雖然政府於2025年4月批出首兩份合約,但秋季經濟報告指出設計工作僅完成九成,目前僅進行早期工程,包括401與407號公路交匯處的堤壩建設、10號公路的重鋪與下穿道工程等。

 

🔗 資料來源: https://globalnews.ca/news/11520448/ontario-ford-government-liuna-construction/ 

 

最新消息 2025-11-12

根據安省生活工資網絡(Ontario Living Wage Network, OLWN)最新報告,安省(Ontario)最低工資與實際應付生活開支所需的「生活工資」之間的差距正不斷擴大,尤其在大多倫多地區(Greater Toronto Area, GTA)情況更為嚴峻。

10月1日起,安省最低工資上調$0.40至每小時$17.60,為全國第二高,僅次於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的$17.85。然而,報告指出,要在大多倫多地區過上基本體面的生活,工資應達每小時$27.20,與現行最低工資相差$9.60。

Craig Pickthorne(安省生活工資網絡傳訊總監)向CTV多倫多新聞(CTV News Toronto)表示:「如果你只靠最低工資工作,每星期將短缺約$336。生活工資與最低工資的差距愈拉愈遠,幾乎年年都在擴大。」

生活工資的計算涵蓋全省十個地區,並根據三種家庭結構(單身成人、單親家庭、兩名成人撫養兩名小孩)計算基本生活開支,包括食物、住屋、托兒、交通及休閒等,並納入稅項、政府補貼與轉移支付,但不包括儲蓄


租金成為推高生活工資主因

Pickthorne指出,雖然過往食物價格曾是推高生活工資的主因,但今年租金壓力更為明顯:「現時生活工資中有三至四成與租金有關,一旦租金上升,影響非常大。」

根據地產網站Zoocasa的分析,若要在多倫多獨自租住一房單位,並符合「可負擔」標準(即租金不超過全年總收入的32%),年收入需達$86,062,即每小時$44.13。這比安省最低工資高出151%,亦比GTA生活工資高出62%

這種租金壓力亦導致不少人遷離大多倫多地區,推高周邊地區的生活成本。例如,布魯斯-格雷-休倫-珀斯-辛科地區(Bruce Grey Huron Perth Simcoe)的生活工資上升6.7%,達到每小時$24.60



2025年安省各地生活工資一覽

  • 大多倫多地區(Greater Toronto Area):$27.20

  • 布魯斯-格雷-休倫-珀斯-西姆科地區(Bruce Grey Huron Perth Simcoe):$24.60

  • 渥太華(Ottawa):$23.40

  • 達弗林-基爾夫-威靈頓-滑鐵盧地區(Dufferin Guelph Wellington Waterloo):$23.00

  • 咸美頓(Hamilton):$22.60

  • 安省東部(Eastern Ontario):$22.20

  • 安省西南部(Southwest Ontario)(包括薩尼亞 (Sarnia)至溫莎(Windsor)):$21.50

  • 布蘭特-哈爾迪曼-諾福克-尼亞加拉地區(Brant Haldimand Norfolk Niagara):$21.40 

  • 安省北部(Northern Ontario):$21.10

  • 倫敦-艾爾金-牛津地區(London Elgin Oxford):$21.05



工資不平等問題持續

根據安省生活工資網絡(OLWN)與加拿大政策替代中心(Canadian Centre for Policy Alternatives)的聯合研究,多倫多約有17.3%的打工仔收入低於生活工資。其中,有色族裔(racialized)工人比例為20.1%,遠高於非有色族裔(non-racialized)的12.1%

性別差距亦明顯:20.4%的女性收入低於生活工資,而男性則為14.4%。當種族與性別交叉分析時,有色族裔女性是最受影響群體,比例高達23.4%

隨着生活成本持續上升,報告呼籲政府與社會各界正視工資與生活成本之間的鴻溝,特別是在住房壓力日益嚴重的情況下。


🔗資料來源: https://www.ctvnews.ca/toronto/article/torontonians-should-be-making-about-10-more-than-minimum-wage-to-cover-living-expenses-in-gta-report/ 

 

最新消息 2025-11-11

一名急症室醫生警告,加拿大計劃削減臨時外籍勞工人數,將對本已超負荷的醫療系統造成嚴重影響。


「他們在我們的醫療系統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我擔心這些削減會令全國各地的人手短缺問題進一步惡化,」Dr. Bernard Ho(來自多倫多(Toronto)的西乃山醫院(Mount Sinai Hospital))於星期一接受CTV《Your Morning》訪問時表示。「我們需要立即開始培訓本地人,以填補這些空缺。」

根據上週公布的2026至2028年移民水平計劃(Immigration Levels Plan 2026–2028),加拿大政府將2026年新臨時外籍勞工目標削減至60,000人,較原定的82,000人大幅下降。此數字在2027及2028年將進一步減至50,000人。臨時外籍勞工計劃(Temporary Foreign Worker Program)旨在協助僱主在缺乏合資格本地人手時填補勞動力空缺。

「隨着臨時外籍勞工人數減少,醫療機構可用人手將更少,」Dr. Ho解釋。「醫療設施將需更依賴高成本的代理人員、支付更多加班費,或削減服務,例如減少家居護理探訪、縮減長期護理床位供應。這些壓力會迅速影響病人,包括輪候時間延長、護理連貫性下降,最終影響病人健康結果。」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Statistics Canada)最新數據,加拿大醫療系統在2022年聘用了57,500名臨時外籍勞工,相比2000年的3,200人大幅增加。2022年各醫療服務領域的外籍勞工比例如下:

  • 家居健康護理服務:7.9%

  • 護理及院舍設施:4.9%

  • 門診醫療服務:3%

  • 醫院:1.2%

為協助填補醫療等行業人手空缺,聯邦政府最近宣布設立外國資歷認可行動基金(Foreign Credential Recognition Action Fund),撥款9,700萬加元,協助外國培訓的專業人士更快投入相關工作。


Dr. Ho表示,這項措施是「正確的一步」,但亦應同時加強本地醫療人員的培訓。

「這些外籍勞工填補了一個非常緊張的系統中的真實空缺,而目前並沒有一批受訓的本地人可以即時頂替,」他警告。「如果政府希望減少對臨時計劃的依賴,就必須同時投資於培訓、留人及公平的移民途徑。但這些措施都需要時間,因此在未填補空缺前就削減人手供應,對我而言並不合理。」

 

🔗 資料來源: https://www.ctvnews.ca/health/article/er-doctor-warns-foreign-worker-cuts-will-affect-hospital-wait-times-and-patient-outcomes/ 

 

最新消息 2025-11-11

加拿大皇家鑄幣局(Royal Canadian Mint)於2025年11月4日正式發行一枚全新$2紀念流通硬幣,以紀念無名戰士回歸加拿大25週年。這枚硬幣保留了傳統「雙色」設計,但在中央加入鮮明的紅色罌粟花,象徵悼念與尊崇。

加拿大無名戰士之墓(Tomb of the Unknown Soldier)位於渥太華(Ottawa)的國家戰爭紀念碑(National War Memorial)前方,是全國對軍人「責任、勇氣與犧牲」精神的象徵。這枚新硬幣的設計正是向這份精神致敬。

硬幣由加拿大藝術家Mary-Ann Liu設計,她亦是無名戰士之墓銅雕浮雕的創作者。硬幣內圈描繪了從街道視角望向墓碑的景象,墓基延伸至外圈,形成視覺上的連貫。

墓碑背後刻有四位哨兵剪影,象徵所有曾服役及現役的加拿大軍人。內圈底部則鑲嵌一朵紅黑色罌粟花,呼應每年國殤紀念日(Remembrance Day)儀式後,民眾在墓碑上獻上的罌粟花。

外圈刻有雙語字句:「TOMB OF THE UNKNOWN SOLDIER / LA TOMBE DU SOLDAT INCONNU」,字體與墓碑上的刻字一致,更添莊重。

這枚紀念硬幣將於未來數週陸續進入流通,市民或可在日常找續中發現這枚別具意義的設計。它不僅是貨幣,更是對軍人犧牲精神的永恆致敬。


🔗 資料來源:  https://ca.news.yahoo.com/2-canadian-coin-pop-red-153705086.html

最新消息 2025-11-11

加拿大衛生官員於週一宣布,由於麻疹疫情在境內持續超過一年,該國已正式失去麻疹消除地位。此一決定由泛美衛生組織(Pan American Health Organization, PAHO)——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轄下機構——確認,指出加拿大出現同一麻疹病毒株的持續傳播,超過12個月,符合取消消除地位的標準。

加拿大自1998年起獲得麻疹消除地位,代表境內已無持續本地傳播。美國(United States)則於2000年取得同樣認證,但目前亦面臨失去地位的風險。

截至今年前十個月,加拿大已錄得約5,000宗麻疹個案,遍佈十個地區,相比之下,美國同期錄得約1,700宗個案,儘管人口約為加拿大八倍。單在10月最後一週,加拿大新增23宗個案。疫情已導致兩名早產嬰兒死亡,均為子宮內感染。

加拿大公共衛生局(Public Health Agency of Canada)指出,雖然傳播速度近期有所放緩,但疫情已持續超過一年,主要集中於疫苗接種率偏低的社群。加拿大與美國的疫情均起源於門諾教社區(Mennonite communities),該群體疫苗接種率極低。

當局呼籲市民接種麻疹、腮腺炎及德國麻疹三合一疫苗(Measles, Mumps, Rubella, MMR),以防止疫情擴散。「麻疹疫苗是保護您和家人最有效的方法,」公共衛生局表示。「只要大家保持警覺、共同提高疫苗覆蓋率,就能防止疫情爆發,守護社區安全。」

加拿大需再度達成一年無病毒株傳播的紀錄,方可重新獲得麻疹消除地位。此一變化可能對國際旅遊造成影響,包括其他國家要求入境者提供疫苗接種證明。

Syracuse University公共衛生系副教授Brittany Kmush曾指出:「若美國失去麻疹消除地位,可能影響美國公民前往某些國家的能力,亦可能令其他國家對入境美國旅客提出更高要求。」

疫苗接種率下降亦成為隱憂。根據今年6月研究,美國兒童MMR疫苗接種率自新冠疫情(COVID-19 pandemic)以來下降約3%,與反疫苗資訊擴散趨勢一致。研究人員指出,這一變化打破了過去十多年接種率穩定的局面。

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部長Robert F. Kennedy Jr.——由總統Donald Trump任命、長期反疫苗陰謀論者——曾多次散播有關MMR疫苗的錯誤資訊,包括聲稱麻疹患者可能只是缺乏「良好營養」及「運動習慣」,並推廣未經證實的療法,甚至宣稱自然免疫可預防癌症與心臟病。

加拿大與美國的公共衛生部門正密切監察疫情發展,並呼籲民眾提高警覺,以科學為本,共同防止麻疹再次成為公共健康危機。

 

🔗 資料來源: https://ca.news.yahoo.com/canada-loses-measles-elimination-status-233302212.html 

 

最新消息 2025-11-11

加拿大聯邦政府公布《2025年聯邦預算案》(Budget 2025),進一步加強房屋及基建投資,惟新增政策有限。核心項目為正式啟動 加拿大建屋計劃(Build Canada Homes),五年撥款達 130 億加元,旨在加快建屋速度並統籌跨部門融資。此計劃整合多項現有項目,包括 房屋加速基金(Housing Accelerator Fund)、公寓建設貸款計劃(Apartment Construction Loan Program)及聯邦土地改建項目,目標為未來十年將建屋速度倍增。

2025年聯邦預算案被定位為「世代重建」的經濟藍圖,未來五年資本支出總額達 4,506 億加元,2025–26 年度預計赤字為 783 億加元。政府將大型支出重新分類為長期投資,年度資本支出將由 2024–25 年的 320 億加元增至 2029–30 年的近 600 億加元。新設的 強建社區基金(Build Communities Strong Fund),十年撥款 510 億加元,將透過省、地區及市政府主導分配,支援地區基建優先項目。

房屋政策仍為預算案核心,五年內新增房屋措施達 250 億加元,總承諾金額達 1,300 億加元。政府確認將取消首次置業者購買新建住宅(最高 100 萬加元)所需繳付的商品及服務稅(GST),並對 100 萬至 150 萬加元的住宅提供部分減免。此措施預計可為一間價值 50 萬加元的住宅節省約 25,000 加元

為支援租屋市場,政府將 加拿大按揭債券計劃(Canada Mortgage Bonds, CMB)年度發行上限由 600 億加元提升至 800 億加元,並維持每年最多 300 億加元的購買速度,以提升市場流動性及降低開發成本。合資格項目包括五個單位以上的出租住宅、學生宿舍及長者院舍。

原住民房屋方面,政府將額外撥款 28 億加元,用於城市、鄉郊及北部地區的原住民社區,並強調與原住民領袖合作推動社區主導的建屋計劃。相比之下,《2024年聯邦預算案》(Budget 2024)僅撥款 9.18 億加元

同時,政府亦宣布取消多項計劃,包括:

  • 加拿大副單位貸款計劃(Canada Secondary Suite Loan Program):原定提供最多 40,000 加元低息貸款予業主興建地庫或後巷單位,後來擬擴至 80,000 加元貸款。政府指此計劃未能直接增加供應,並與 2025 年 1 月起實施的新按揭保險規則重疊。

  • 空置房屋稅 (Underused Housing Tax, UHT):2022 年推出,向非居民持有閒置住宅徵收 1% 聯邦稅。政府指此稅項對本地業主造成行政負擔,取消後將配合延長至 2027 年的外國買家禁令及地方空置稅,打擊炒賣行為。

  • 加拿大綠色家居補助金(Canada Greener Homes Grant):原提供最多 5,000 加元資助予安裝節能設備的業主,現已停止接受新申請,並與其他自然資源部計劃一併終止。


儘管業界如加拿大按揭專業人員 (Mortgage Professionals Canada) 對政府持續關注房屋可負擔性表示歡迎,行政總裁 Lauren van den Berg 亦指出,業界期望政府能推進由 加拿大稅務局(Canada Revenue Agency, CRA)主導的收入驗證系統,以打擊房地產洗錢及欺詐行為。


整體而言,《2025年聯邦預算案》延續既有政策方向,透過資本重整、精簡架構及技術創新,推動房屋供應與經濟增長,為加拿大未來奠定基礎。


🔗資料來源: https://www.canadianmortgagetrends.com/2025/11/budget-2025-doubles-down-on-housing-strategy-but-adds-few-new-measures/ 

 

最新消息 202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