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冬日美食盛宴即將來臨,多倫多一年一度的Winterlicious將於1月31日正式開跑!這場備受期待的美食節將持續兩週,讓市民以更優惠的價格品嚐來自世界各地的精緻料理,探索多倫多頂級餐廳的美味佳餚。
👉一年兩次的饕客盛事:Winterlicious & Summerlicious
每年,多倫多都會舉辦兩次大型餐飲活動——夏季的Summerlicious與冬季的Winterlicious。這項活動吸引了超過230家餐廳參與,提供多款特別設計的三道式套餐,讓食客能以優惠價格享受平日可能較昂貴的美食體驗。
今年,Winterlicious的活動時間為1月31日至2月13日,屆時將有眾多餐廳推出限定午餐與晚餐套餐,價格分別為:
👉 午餐套餐價格:$20 / $27 / $34 / $41 / $48 / $55
👉 晚餐套餐價格:$25 / $35 / $45 / $55 / $65 / $75
參與的餐廳涵蓋多種美食風格,包括亞洲料理、法國料理、意大利餐點、拉丁美食、印度風味等,官方網站提供詳細的餐廳名單、價格區間及菜單,民眾可提前規劃,確保不錯過心儀的美食體驗。
👉精選值得一試的特色餐廳
DAILO
📍 地址:503 College St, M6G 1A5
這家主打中法融合料理的亞洲餐廳被譽為「西方人眼中的頂級中餐」,店名「DAILO(大佬)」就顯得霸氣十足。推薦品項包括招牌炸魚與煙燻鴨肉,適合喜歡新奇風味的食客。
Minami
📍 地址:225 King St W, Unit 100
📞 電話:416-519-9182
精緻日式料理餐廳,以炙燒壽司、日本和牛與鴨胸肉為特色。此次推出$48午餐與$65晚餐套餐,對日料愛好者來說是不容錯過的選擇!
Pukka
📍 地址:778 St Clair Ave W
📞 電話:416-342-1906
專注於印度美食,經典菜品包括黃油雞、rogan josh羅根羊肉,以及辣椒巧克力布朗尼,為食客帶來濃郁異國風味。
Reign
📍 地址:100 Front St W
📞 電話:416-368-2511
這家高端餐廳推出的Winterlicious菜單包括土豆濃湯、沙拉、鳟魚、牛排、藍莓乳酪蛋糕等奢華料理,是喜愛精緻法式餐點的絕佳選擇。
Joni
📍 地址:4 Avenue Rd
📞 電話:647-948-3130
主打經典法式料理,推薦品項包括沙拉、鞑靼牛肉與黑鱈魚,口感層次豐富,環境也相當優雅。
The Kettle
📍 地址:685 Queen St W
📞 電話:416-551-6788
特色餐點包含雞肉炸玉米餅與煙燻咖哩,融合南美與亞洲風味,適合喜愛重口味料理的饕客。
Curryish Tavern
📍 地址:783 Queen St W
📞 電話:416-392-7837
現代印度料理餐廳,擅長將新穎食材與傳統咖哩融合,創造獨特風味。
Roses Cocina
📍 地址:111 Princes' Blvd, 2nd Floor
📞 電話:647-259-682
這家拉丁風味餐廳提供Queso、huevos rancheros 和 adobo chicken,適合喜愛墨西哥料理的朋友。
Casa Manila
📍 地址:879 York Mills Rd
📞 電話:416-443-9654
專注於菲律賓料理,招牌菜包括vegan tamarind soup、chicken adobo、kare kare等地道風味。
Hey Lucy
📍 地址:295 King St W
📞 電話:416-979-1010
提供經典意大利美食,包括沙拉、鱿魚、帕尼尼、義大利麵與披薩,適合喜歡濃郁奶香與蕃茄風味的食客。
👉如何參與Winterlicious?
🔹 預訂餐廳:部分熱門餐廳的座位有限,建議提早預訂!
🔹 瀏覽官方網站:查詢完整餐廳名單與詳細菜單資訊,確保不錯過心儀的美食。
🔹 注意套餐細節:部分餐廳可能有特定用餐時段或人數限制,建議在訂位前確認細節。
這場美食界的年度盛宴,不僅是探索多倫多頂級餐廳的好機會,也讓市民能夠用較實惠的價格,品嚐各式風味料理。趁著Winterlicious的機會,約上朋友或家人,一起享受美味吧! 🍽🎉
11月23日,由溫哥華綜合醫院暨卑詩大學醫院基金會與加拿大樂活傳媒集團聯合主辦,貝塔教育冠名支持的「2024傑出青少年大使選舉」活動在溫哥華盛大舉行。15位在藝術與演藝、體育、學術、社區服務和領導才能五大領域表現卓越的青少年成功榮膺此殊榮。活動預計將為基金會籌得高達18萬加元的善款,用於改善長者的生活質量。
👉🏻嘉賓致辭 鼓舞人心
溫哥華綜合醫院基金會高級副總裁 Vanessa Abaya 在頒獎典禮上致開場辭。她表示非常榮幸參與這次意義非凡的活動,並對所有獲獎青少年及其家長在活動中的努力和付出致以衷心感謝。她盛讚青年得獎者的表現「超乎想像」,他們的善舉將為社區內需要幫助的長者帶來實質的改善。
樂活傳媒集團執行經理 Ben Hu 同樣到場發表致辭。他感謝家長、青少年及贊助商對活動的全力支持,並重申樂活傳媒將一如既往地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他強調,這樣的活動對於培養青少年的公益心和領導力至關重要。
冠名贊助商貝塔教育經理 Allen Ding 表示,「傑出青少年大使選舉」是對未來的長遠投入,參賽者們不僅在比賽中展現非凡才華,更持續為本地社區貢獻力量。他期待這些青少年能成為未來的社區領袖,為社會帶來更積極的影響力
👉🏻Dr. David Cordero:支持青年就是支持未來
Infinity Health & Cosmetics(柯正義醫生抗衰老醫學美容診所)的醫療總監 Dr. David Cordero 在頒獎時表示,活動展示了各個領域的傑出青年。他認為,支持青少年就是在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石,並對所有獲獎者致以衷心祝賀。
👉🏻Sharon Zhang:助力學術發展,支持華人家庭
ACME Education(惟一教育)總監 Sharon Zhang 也為學術領域的獲獎者頒獎。她表示,惟一教育長期專注於為大溫地區的華人家庭提供K12教育的專業指導。她非常高興能通過此次活動支持學術界的青少年,並為華人家庭和社區的教育發展盡一份力。
👉🏻Terry Liu:支持基金會,助力移民社區
Terry Immigration(泰瑞移民留學)創始人 Terry Liu 表示,加拿大是他的第二故鄉,而醫院是社區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他期待支持溫哥華綜合醫院基金會的發展,同時為青少年的成長貢獻力量,推動移民和教育事業與社區的共同進步。
👉🏻Tasha Lee:融入專業與社會責任,創造更大價值
AlphaPrime Financial(匯理金融集團)市場部代表 Tasha Lee 則希望通過活動激勵年輕一代,在追求個人成就的同時積極回饋社區。她提到,匯理金融作為由華人創立的加拿大領先保險代理公司,始終重視社會責任,致力於培養具有專業素養和社會責任感的年輕領袖。她鼓勵獲獎青少年珍惜榮譽,將知識與公益相結合,實現人生價值。
👉🏻超過百人見證榮耀時刻
當天,頒獎典禮吸引了超過100名來賓參與,現場氣氛熱烈。活動通過藝術與演藝、體育、學術、社區服務和領導才能五大領域的獎項,展現了青少年在不同領域的非凡潛力,並凝聚各方力量,共同為未來的發展注入希望。
一名從未獲得過任何執照或護士資格的女子,竟然假扮護士,非法為卑詩省近千名患者提供治療,震驚全國!
👉🏻荒唐至極:假護士行騙一年治療899人
今年7月,53歲的 Brigitte Cleroux 在溫哥華卑詩省最高法院承認了多項罪名,包括詐騙超過5,000加元、冒充他人身份、使用偽造文件及人身攻擊。檢控官要求判處她 8年監禁。
根據法院提供的事實陳述,Brigitte 於2020年6月在 卑詩省婦女醫院 獲得了一份護士工作,並盜用了真實護士的姓名和證書。
她被聘為婦科外科麻醉後護理的普通值班護士,期間從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治療了至少 899名患者。然而,因為多名員工及患者對她的專業能力提出質疑,她最終被停職調查。
在這期間,Brigitte 還為患者靜脈注射了強效藥物,包括 芬太尼 和 氫嗎啡酮。
👉🏻行騙不止:短期工作又害60人
2020年10月至11月期間,Brigitte 短暫在位於維多利亞附近的 View Royal Surgical Centre 工作,治療了近60名患者。然而,隨著患者對她能力的投訴不斷增加,她最終辭職離開。
在法庭上的受害者影響陳述環節,多名受害者當場落淚,訴說這一事件對他們生活的巨大影響。
一名女性控訴道:
「現在我總是處於高度警惕;我變得緊張,不再信任任何人。自從這名罪犯觸碰了我,我的生活已經完全改變了。」
另一名受害者則表示:
「與她的互動不僅影響了我的情緒健康,還摧毀了我對醫療系統的信任,甚至打亂了針對我病情的持續治療計劃。」
👉🏻慣犯身份曝光:詐騙前科累累
檢控官 Alexander Burton 在法庭上透露,Brigitte 的犯罪記錄可以追溯至 1989年,當時她首次因詐騙罪被定罪。
2011年,她在亞伯達省因冒充護士和詐騙等罪名再次被判刑。如今,她在卑詩省犯下的罪行也被追究,檢控官要求她在安大略省刑期基礎上 再連續服刑8年。
Alexander 表示:
「為了保護公眾免受 Brigitte 女士的進一步傷害,最好的方法就是將她與社會隔離。」
👉🏻事件反思:醫療安全警鐘長鳴
此事件不僅讓受害者身心受創,也引發了對醫療系統審核機制的廣泛關注。如何杜絕類似情況再次發生,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我們將持續跟進此案件的最新進展,敬請留意。
位於溫哥華基斯蘭奴(Kitsilano)的一位房主,因車庫年久失修倒塌而遭批評,但業主表示,原本打算對房屋進行大規模翻新,卻因溫哥華市府審批進度緩慢而陷入困境。
這棟位於阿布圖斯街(Arbutus St.)、距基斯蘭奴海灘不遠的房屋,價值接近400萬加元。現居台灣的陳先生(Aaron Chan)在溫哥華長大,畢業於紐約MBA課程,曾在香港與印度工作,最終定居台北。
👉🏻購入百年老宅,翻修計劃被拖延
陳先生向《環球新聞》表示,溫哥華一直是他的家,“我們家族在溫哥華仍有許多親友,每年夏天我們都會帶孩子回去,除了疫情期間。”2021年,他和妻子購入這棟已有百年歷史的老宅,並計劃翻新。
2022年初,陳先生開始與市府溝通,並聘請了一名建築師。然而,即便多次提交所需文件,進度仍然遲緩。他表示:“我們一直耐心配合,按照市府的要求一步步提交材料,但每次完成後,又會收到更多要求,這讓人非常沮喪。”
即便按照要求調整申請,審批過程依然曠日持久。直到本週,陳先生才獲得車庫拆除許可,但房屋翻修許可仍未下發。
陳先生坦言,他曾在其他發達國家參與重大建築項目,也熟悉嚴格的法規流程,但溫哥華的情況讓他措手不及:“這只是一棟木結構的小房子,應該很容易處理,但事實證明完全不是這樣。”
👉🏻市府回應:延誤與申請不完整有關
對此,溫哥華市府表示,業主於2022年提交了翻修預申請,2023年12月7日正式提交開發許可申請,並於12月19日繳納費用。審批程序隨即展開。
市府指出,2024年4月16日,已向業主提供一份缺陷清單,列明需修改的部分及建築審查部門的意見。但截至目前,業主仍未提交修改後的方案。
此外,市府強調,自2023年採用「3-3-3-1」框架後,審批速度已有所提升。該框架旨在實現小型住宅翻修許可三日內批准,單戶住宅及聯排別墅翻修三週內批准等目標。市長沈觀健則表示,市府正在努力提升效率,但作為大型機構,需要時間改進。
👉🏻房主盼改進流程 不影響移居計劃
陳先生表示,他理解房屋的歷史價值,只希望能一次性獲得清晰的需求清單,而非斷斷續續地接收資訊。他強調,此事無法動搖全家搬回溫哥華的決心,但計劃已被迫推遲。
“我們原定2023年搬家,讓孩子順利入學,但現在已是2024年,翻修甚至還未開始。孩子2025年入學的計劃恐怕也無法實現。”
陳先生透露,他公開此事並非為批評,而是希望政府能認真審視現有流程,進一步簡化與改進,幫助更多居民順利完成項目。
長期隱居在溫哥華的王祖賢,一直以來保持低調,粉絲僅能在街頭偶遇她,或透過她的網上個人帳號一窺這位曾經的女神風采。
然而,今年農曆新年前後,58歲的王祖賢宣布進軍健康養生領域,並在溫哥華開設了一家名為「炙覺」的養生館。
與過去的低調形象不同,在「炙覺養生館」的多部宣傳視頻中,王祖賢親自出鏡進行宣傳。
在養生館的最新視頻中,王祖賢身穿黑色大衣,長髮披肩,漫步於雪後的大溫街頭。
王祖賢在視頻中表示,她已告別娛樂圈,回歸內心世界,尋找真正的自我。她坦言:“走進艾灸館,是對身體健康的關注。”
她透露自己長期受益於艾灸,並希望能將這一理念分享給更多人。王祖賢表示,她願意將艾灸陪伴她的餘生,也希望為更多人提供健康服務。
有興趣親自體驗女神風采的朋友,趕緊預約,也許還能有機會獲得女神親自提供的服務。
許多旅客可能尚未得知,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推出了一項極具吸引力的停車福利!即日起,旅客可在第一航站樓(Terminal 1)與第三航站樓(Terminal 3)官方停車場免費停車 40 分鐘,讓接送親友變得更加便利,不必再在人潮擁擠的接機區等待,也無需繞道遠方的等候停車場(Cell Phone Lot)。
這項優惠來自機場的Express Pass服務,只需提前線上預約,即可享受 40 分鐘的免費停車時限,進出停車場更從容,不必擔心被工作人員催促或驅趕。
如何獲取 40 分鐘免費停車?手把手教學
這項福利每日限量,建議旅客盡早預約以確保名額。
📌 第一步:訪問機場官網進行預訂
🔍 在瀏覽器搜尋 「Express Park Pearson」,進入皮爾遜機場官網的 Express Pass 頁面。
📌 第二步:填寫預約信息
✅ 車牌號碼
✅ 航班信息(可填寫接機或送機航班)
✅ 預計抵達停車場的時間
📌 第三步:收到確認郵件
提交預約後,系統將發送一封確認郵件,其中包含條碼(Barcode),這將是您進出停車場的通行證,請妥善保存。
📌 第四步:抵達停車場,掃碼入場
駛入 Terminal 1 或 Terminal 3 停車場時,掃描郵件中的條碼,開始計時。
📌 第五步:離場時再次掃碼,免費通行
在40 分鐘內完成接送,離場時再次掃描條碼,即可免費離開,無需支付任何停車費用!
🚨 重要提醒
✔ 允許提前或延後3 小時內使用,不必擔心航班延誤或行程變動。
✔ 預約可在24 小時前免費修改或取消,彈性安排行程。
✔ 停車超過 40 分鐘,將按標準停車費收費,建議妥善規劃時間。
🎯 讓機場接送更從容!
✈ 接機不再狼狽!
過去接機選擇有限,要麼遠赴等候停車場(Cell Phone Lot),要麼在接機區(Pick-up Area)臨時停車,隨時面臨工作人員的催促。如今,透過 Express Pass 進入官方停車場,能夠更輕鬆從容地迎接親友,不必再手忙腳亂。
✈ 送機更加貼心!
送機時,許多人不得不匆匆停在出發層(Departure Area),車流擁擠,時間倉促。現在有了 40 分鐘免費停車,不僅能夠安全停車,還能幫忙搬運行李,讓親友擁有更舒適的出行體驗。
✈ 航班晚點也不怕!
Express Pass 提供前後 3 小時的彈性時間,即使航班臨時延誤,也無需擔憂預約作廢或額外產生費用。
🚀 皮爾遜機場 Express Pass 小貼士
✅ 每日名額有限,建議盡早預約!
✅ 把握 40 分鐘時間,避免超時產生費用!
✅ 行程變動時,可靈活修改或取消預約!
這項優惠不僅讓接送機更加便利,也減輕了旅客的停車成本,勢必成為未來出行的一大福音。您是否已經體驗過這項服務?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溫哥華發生一起駭人聽聞的意外事件——一輛特斯拉在行駛途中遭不明重石直擊擋風玻璃,副駕駛座上的孕婦不幸被擊中,造成重傷,命懸一線!
●事件詳情曝光
根據溫哥華警方指出,事發於3月30日(星期日)晚上約8時45分,一輛特斯拉沿Nanaimo街北行,當駛至East 27th Avenue路段時,突然有一塊**重達兩磅(約0.9公斤)**的巨石砸穿擋風玻璃,直接擊中副駕駛座上的一名懷孕女子。
警方表示,該名女子上半身多處受創,導致骨折,所幸情況穩定,暫無生命危險。肇事石塊最終留在車廂內。
溫哥華警官史提夫·艾迪森(Steve Addison)指出:「這是一宗極為嚴重的事件,孕婦與死神僅差數寸之遙。」
目前警方尚未確認石塊來源,不排除是高空墜落或人為惡意投擲,案件性質仍有待調查。當局呼籲目擊者或知情人士提供線索,協助破案。
警方正積極調查並呼籲,任何於當晚8:40至9:00之間經過該路段、擁有行車紀錄儀畫面,或親眼目睹事發經過的民眾,請立即致電604-717-4021與警方聯絡。
●特斯拉頻遭襲擊 政治陰影籠罩
這並非近期首宗與特斯拉相關的突發事件。就在3月21日,一名27歲男子因破壞溫哥華一間特斯拉經銷商,被警方逮捕。
據警方指控,該男子涉嫌於商店窗戶上噴灑不雅字眼,將於5月15日出庭受審。
此外,溫哥華警方正在調查近兩個月內共28宗疑似具政治動機的襲擊事件,其中19宗針對特斯拉經銷商與充電站,其餘個案則與品牌創辦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在美國的政治立場有關。
出於安全考量,今年3月的溫哥華國際車展已取消特斯拉參展資格。不僅如此,卑詩省、曼尼托巴省及新斯科舍省均已將特斯拉移出其電動車補助資格清單,官方理由同樣與馬斯克的政治立場有關。
●不只溫哥華 全球多地爆特斯拉破壞案
這股針對特斯拉的風波已從溫哥華蔓延至美國、加拿大及歐洲地區。不少地區接連發生針對特斯拉車輛的抗議與縱火案件,部分激進抗議者更蓄意破壞公共充電設施,情勢令人憂心。
一名特斯拉車主赫米特·蒂瓦納(Hurmeet Tiwana)坦言,「看到這些破壞行為真的令人不安。」另一位車主理查德·帕特森(Richard Paterson)則指出,「針對一般司機使用的充電站進行攻擊,是極不理智的行為。」
●馬斯克將於5月底辭官?
據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報導,馬斯克近日接受美國《福斯新聞》(Fox News)專訪時表示,計劃於今年5月底辭去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職務,屆時該部門將達成削減1萬億美元政府開支的目標。
但這段「從政」旅程似乎讓他付出不小代價。根據統計,馬斯克財富從2024年12月的4864億美元,驟降至2025年3月的3946億美元,短短數月蒸發近千億美元資產。
他在訪問中坦言,因深度參與政治工作,生命已受到威脅。他更指出,政府效率部團隊每天都收到死亡威脅,自己「或許有人希望我死」。
「我錢不夠用……」在生活成本飆升、債務壓力沉重之下,加拿大魁北克省一位年屆80歲的老奶奶瑞秋·加朗德(Rachel Garand),近日在社交媒體上發出求職請求,只為填補開支缺口,還清債務,維持最基本的生活所需。
●80歲高齡仍在工作 收入難抵生活壓力
據《Global News》報導,目前瑞秋在一家大型連鎖超市擔任兼職員工,負責為顧客提供食品試吃服務。不過,這份工作薪資僅略高於最低工資,遠遠不足以支應她的日常生活費用。
「生活真的太貴了……」瑞秋無奈地表示,即使她盡量從日常小事中尋找生活的美好,但哪怕是一點點支出,也會讓她的預算瞬間吃緊。
●求職故事感動網友 GoFundMe助她還債
這段高齡求職的故事經由社群媒體在Facebook上轉載後,引起廣泛共鳴,短短數日已被轉發超過6000次,而瑞秋也在一段YouTube影片中親自分享自己的心聲與困境。
她透露,過去曾與友人共同居住一棟房屋,但隨著對方幾年前離世,房屋也遭出售。此後,她搬進公寓原盼過上平靜生活,沒想到帳單卻接踵而來。
即使每月可領取政府的退休金並從事兼職,瑞秋仍然入不敷出。為了應對帳單,她只能不斷刷信用卡、向親友借款,導致債務越滾越大,目前已累積至2.8萬加元(約15萬港元)。
「我不是揮霍,我是真的走投無路,因為我沒錢了。」她哽咽地說。
●籌款超過1.6萬加元 老奶奶仍想繼續工作
瑞秋的遭遇讓無數民眾動容,有熱心人士在GoFundMe平台為她發起募捐活動,希望協助她度過難關。截至4月5日(星期六)下午,已募得超過1.6萬加元善款。
然而,瑞秋表示她並不尋求施捨,「我不是在乞求幫助,我只是想找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即便債務有朝一日還清,她仍希望能繼續工作,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當我被人幫助,感受到社會的善意時,我也想回饋他人。」她眼神堅定地說。
●溫情回響:愛與共鳴
「我覺得魁北克人看到長者陷入困境時,會特別有感觸。」瑞秋感性地說:「我也愛這些老人,我也想幫助他們。」
這位80歲的老奶奶,憑藉堅強與誠懇,讓世人看見了高齡貧困者的無聲呼喊,也引發了關於老年經濟困境的社會關注。
加拿大統計局最新公佈的數據揭示,2025年3月全國淨失去33,000個工作崗位,創下自2022年1月以來最大單月就業跌幅。同時,全國失業率亦從2月的6.6%升至3月的6.7%,反映出就業市場正面臨嚴峻挑戰。
此次就業下滑,主要受美國加徵關稅所引發的不確定性影響,這一連串外部因素正逐步侵蝕加拿大的經濟基礎,也抵銷了去年底與今年初的就業增長成果。
●全職工作大幅減少 批發零售與文娛業首當其衝
根據數據顯示,3月份全職職位減少62,000個,雖然兼職職位有所增加,但仍無法彌補整體職位損失。
從產業別來看:
-
批發與零售行業減少29,000個崗位(2月曾增加51,000個);
-
資訊、文化與娛樂行業減少20,000個崗位;
-
農業行業流失9,300個職位。
不過,也有部分行業錄得增長,包括:
-
其他服務業(如個人服務、維修服務)新增12,000個崗位;
-
公共事業部門新增4,200個崗位。
整體而言,3月全國總工時上升0.4%(相比2月下降1.3%),而員工平均時薪則按年上升3.6%。
●美國關稅衝擊顯現 Stellantis大裁員、汽車業恐陷全面危機
自4月3日凌晨起,美國正式對進口汽車與輕型卡車徵收25%關稅,首波衝擊已迅速波及加拿大汽車產業。
加拿大知名汽車製造商Stellantis於週三晚間通知當地工會,將自4月7日起停工兩週,溫莎裝配廠高達4,500名工人將受到影響。加上相關供應商裁員,目前已有6,000名工會成員接獲解僱通知。
●工會警告:更大危機正在醞釀
Unifor 444分會主席James Stewart指出,雖早有停工傳聞,但公司坦言,此決定主要源自川普總統宣布加徵關稅。
Stellantis亦證實停工消息,並表示墨西哥裝配廠將同步暫停運作,美國部分動力系統與沖壓廠亦受波及。根據美國媒體報導,該公司已在密西根與印第安納裁員約900人。
加拿大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協會主席Flavio Volpe表示,此波衝擊預計將使額外7,000至10,000名工人停工,並直言「這很可能只是開始」。
●北美產業鏈恐全面癱瘓 專家直言:不是暴風前夜,是暴風正中
未來工作研究中心首席經濟師Jim Stanford指出,北美汽車產業鏈高度一體化,許多零件需在美加邊境間往返6至7次,任何一處中斷都將導致全線癱瘓。
Stanford表示,加拿大約有13萬人從事汽車組裝與零部件製造工作,當前這波關稅將導致「數以萬計的裁員,而且非常迅速」。其中,零部件製造商受創最深,因為「每賣一件都是虧本」。
●市長與工會齊聲批評 呼籲政府出手援助
溫莎市長Drew Dilkens形容川普的關稅政策為「禍首」,指裝配廠兩週停工只是序章,「未來將迎來更多停工潮,可能造成全球汽車產業鏈全面混亂與新車價格上漲。」
工會全國主席Lana Payne則指出:「只要一個環節斷鏈,整條供應鏈就會受到衝擊。我之前就說過『事情要開始變真了』,現在,它真的來了。」
●Toyota、Honda、GM密切關注事態發展
目前,Toyota、Honda與GM均表示暫無計劃在加拿大停產,但會密切留意情勢發展。Toyota發言人強調,公司正與聯邦與省政府合作,尋求「可持續的解決方案」;Honda亦表示,正積極評估此波關稅對其北美製造、物流及貿易系統的潛在影響。
面對一連串裁員與產業震盪,加拿大勞動市場已亮起紅燈。失業潮會否擴散至其他行業?北美汽車產業將走向何方?仍有待觀察。
一對房東夫妻因驅逐租客並隨後出售該房產以購買他們的“夢想之家”而被罰款3萬加元,他們為此向卑詩省最高法院提出上訴,希望推翻這筆罰款。
這對夫婦塔金德·拉利(Tajinder Lalli)和薩爾文·拉利(Salveen Lalli)曾以每月2,450加元的租金將位於卑詩省素里的房屋出租給租客,該房屋緊鄰他們自己居住的另一套房產。
2022年11月,房東發出驅逐通知,稱將在兩個月內搬入該出租單位。但租客隨後向住宅租賃仲裁處(RTB)提出申訴,稱前房東未按規定在驅逐後實際居住滿六個月。
房東辯稱,他們需要對房屋進行清潔和翻新,並且為了購買一套吸引他們的夢想之屋而不得不出售這處房產。
在準備搬入原出租屋期間,房東表示他們的房地產經紀人向他們展示了一套“夢想之家”的房源。最終,他們在距驅逐租客不到六個月的時間內,賣掉了原先的出租屋並購入了夢想之家。
他們試圖辯稱這是一種“特殊情況”,但無論是RTB還是法官都不接受這一說法。
RTB的仲裁員在最初裁決中寫道:“我認為,購買和入住夢想之家是房東可以控制的決定,並不構成特殊情況。”
由於房東未按規定在驅逐後居住滿六個月,RTB判決他們向前租客賠償近3萬加元。房東隨後要求卑詩省最高法院複審這一裁決,但法官認為RTB的原始裁決並無不合理或不公平之處。
最終,卑詩省最高法院維持了3萬加元的罰款,並要求房東支付前租客為向高等法院上訴所產生的額外法律費用。
》》》溫西豪宅華人房東被裁定惡意驅逐租客,需賠$8.2萬! 法官改判
Neal McLennan自2016年以來一直住在溫哥華西區Cartier Street的一棟8,000平方英尺的出租房屋中,直到2022年9月,他收到了兩個月的終止租約通知,房東陳曦(Xi Chen,音譯)稱她將搬進這所房子。
根據BC省《住宅租賃法》,如果房東或其直系親屬計劃搬入該物業並居住至少12個月,房東可以驅逐租客。當時,要求的居住時間為六個月。
在2024年5月的聽證會上,McLennan辯稱陳曦並未在要求的六個月內居住在房屋中,稱他搬到了附近的一所房子,經常路過這所房子。他說他發現房子的大門一直鎖著,垃圾桶也沒動,泳池“已經變成了一個沼澤”。
陳曦則反駁稱,她已經在2023年2月搬進了這座房子,並提交了照片、水電帳單、外賣訂單以及帶有該地址的身份證照片作為證明。
她還準備了一名證人出席聽證會,表示將提供更多證據證明她住在房子裡。但仲裁員決定不允許該證人出席,表示如果需要會聯繫她。
仲裁員認為陳曦的辯詞不充分,稱她未能證明自己已居住在該房子裡六個月。
由於陳曦未能在租客搬走後按要求入住該房屋,BC省住宅租賃部門(RTB)認為這次驅逐屬於惡意驅逐,因此McLennan獲得了82,480加元的賠償——即12個月租金,每月6,865加元。
之後,陳曦提出司法審查,稱原審聽證會“程序不公”,因為她的證人沒有機會出示證據。她還認為仲裁員所依據的理由“明顯不合理”。
在本周發布的一項裁定中,Anita Chan法官表示,她同意聽證會對房東來說不公平。
“這是一個重要的金錢判決,對雙方都很重要,”陳曦寫道。
“房東有合理的期望,認為她能夠在聽證會上傳喚證人提供證據。若沒有機會展示她希望仲裁員聽到的證據,很難認為房東的發言權得到了滿足。”
然而,Chan不同意陳曦認為仲裁員的理由不合理的觀點。
“房東要求法院重新評估證據並得出不同的結論。仲裁員根據證據得出的推論是可以接受的,我認為這個決定並不明顯、不合理。”Chan表示。
總體而言,Chan認為,由於聽證會對房東來說程序不公,適當的補救措施是重新舉行聽證會。
“2024年5月22日的仲裁員決定被撤銷,案件將交回RTB進行重新聽證。”她說。
據CTV News報導,88歲的印度老人Alice John帶著滿心喜悅,持加拿大“超級簽證”來到安省,準備與兒子Joseph Christy一家共度半年時光。然而,誰也未曾料到,剛抵達沒幾天,Alice便開始咳嗽、發燒、呼吸困難,隨後被緊急送進漢密爾頓綜合醫院。
經過三週的搶救、呼吸機維持生命,醫療費用累計達到$96,311加元。更讓家屬崩潰的是,儘管他們為Alice購買了保額10萬加元的旅行醫療保險,保險公司卻以有“既往病史”為由拒絕理賠。
》》低門檻保險的隱性風險
Joseph為母親購買的是Manulife的“超級簽證基礎保險計劃”。這類保險的購買門檻較低,投保時不需要填寫健康問卷(簡化流程),理賠時才會追溯病史(按合同條款審查)。
保險公司在翻查Alice的醫療記錄後主張,她曾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這屬於保單免責條款中的“既往病史”(pre-existing medical conditions)。但家屬提供的過去三年的診療記錄顯示,並未有這樣的明確診斷結論。
這種“基本款保險”的隱患就在於此:投保時看似簡單,一旦出事,保險公司會深入調查病史。
保險業常見的“既往症排除條款”往往寫明,對於有既往病史的情況不予理賠;任何在投保前已有症狀、體徵,或需要治療/檢查的疾病,均視為既往病史。
》》症狀與診斷的邊界爭議
對於Alice,保險公司最初的拒賠邏輯更偏向症狀關聯推定而非確診病名。雖然Alice從未被明確診斷為“充血性心力衰竭”,但保險公司可能通過症狀鏈來推定,例如醫療記錄中的“呼吸急促”、“下肢水腫”等心衰典型症狀,以及既往用藥可能含利尿劑(即便只是用於暫時消腫)等心衰相關藥物。
症狀的確比確診病名更容易被“牽連”。例如,咳嗽+呼吸困難的症狀,可能關聯的既往病史包括哮喘、慢性肺阻塞和心衰;關節疼痛的症狀,則可能關聯到關節炎或骨質疏鬆。
旅遊保險專家Martin Firestone指出,雖然基本保險計劃中不涉及健康狀況問卷,但承保僅在索賠時才開始,這意味著任何“無既往病史”的規定都可能導致索賠失敗。
》》保險公司最終理賠
Alice一家最終獲得了全額理賠,原因之一是CTV News介入後,Manulife最終支付了所有醫療費用,並解釋稱:“這是特殊情況,我們對醫療文件的解讀與合同存在偏差。”
這一翻盤的原因可能是心衰確診通常需要心電圖等客觀檢查證據,而保險公司舉證更為困難。如果換成“高血壓”等更依賴症狀診斷的疾病,博弈的難度將會更大。
儘管如此,這段經歷讓Alice一家心有餘悸,他們表示:“我們以為買了保險就萬無一失,結果差點背上巨額債務。”
》》投保風險防範建議
保險公司對“既往病史”的解讀如同“橡皮筋”——可松可緊。對於計劃海外探親的家庭來說,在購買旅行醫療保險時,提前做好調查和準備工作有助於防範風險。
-
誠實告知健康狀況。即使投保時無需問卷,也要主動申報已知疾病;對於不確定的病史(如偶發胸痛),可以先咨詢醫生再投保。
-
如果有不確定的病史,可以避開基礎性保險,優先選擇需要填寫健康問卷的保險(核保更透明)。高齡老人可以選擇專門針對慢性病的保險(保費高但保障實)。
-
保存好證據鏈,包括近三年完整病歷和體檢報告,以及投保時申報的所有健康狀況告知頁面內容。
此外,根據加拿大《保險法》,保險公司對拒賠決定負有舉證責任。消費者可通過各省保險申訴機構維護自己的權益。
加拿大財政部於4月15日(週二)最新宣佈,針對受加美關稅爭端影響的本地企業及機構,將實施新一輪關稅豁免措施。當中包括允許在加拿大繼續生產的汽車企業,免除部份美國製汽車和卡車的報復性關稅。
換句話說,只要汽車製造商維持在本國的生產,便可進口一定數量的美國車輛而無需繳交加方關稅。同時,對於從美國進口、應用於製造業、加工業及食品飲料包裝等領域的商品,加拿大政府亦將提供為期六個月的臨時關稅豁免。
聯邦創新、科學及工業部部長商鵬飛(François-Philippe Champagne)表示,這項政策的前提是有關車輛必須符合《加拿大、美國及墨西哥協議》(CUSMA)的相關規定。豁免配額將視企業於本地的產量及投資而作調整,若生產或投資減少,豁免額度亦將隨之縮減。
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在魁省聖尤斯塔什競選活動上指出:「特朗普總統的關稅實際上是企圖拆解北美高度整合的汽車製造體系。而加美汽車業,是全球最緊密的產業鏈之一!」
加拿大政府同時宣佈,對於進口以支持本地製造、加工、食品及公共衛生等領域的商品,例如供應醫院、長期護理設施和消防部門所需物資,將提供六個月的關稅豁免期。
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目前對約60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徵收25%的報復性關稅,涵蓋鋼鐵、鋁材、工具、電腦及眾多消費品。而這次的臨時豁免,將為高度依賴美國原材料的加拿大企業提供喘息空間,協助其保持市場競爭力。
此外,加拿大政府早前於3月公佈的大型企業關稅貸款計劃亦正式開始接受申請。
👉🏻特朗普再掀關稅風波 博勵治斥責不公對待
就在本月初(4月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決定對所有進口汽車徵收25%關稅,雖然對符合CUSMA規定的部份車輛豁免,但加拿大隨即以對等方式向美國車輛徵稅。
更加值得留意的是,針對汽車零部件的新一輪關稅將於5月3日前生效。然而,加拿大總理卡尼表示此措施可能會被擱置,並透露他已與多家本地及國際車企高層展開緊密磋商。
對此,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週二回應指,特朗普總統雖「態度彈性」,但仍強調「美國正在補貼加拿大國防,加拿大人應該從成為『美國第51州』中獲益」。
面對美方的態度,加拿大保守黨領袖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在蒙特婁競選活動中回應:「特朗普對加拿大的壓迫極不公平,應予以譴責。」
新民主黨領袖辛格(Jagmeet Singh)亦在當地呼籲:「我們必須堅決反擊關稅,並加強本地汽車產業實力。」
👉🏻車企動向:本田重申在加拿大不撤資,日方尋求與美方對話
針對早前有傳聞指本田計劃將部分生產線由加拿大及墨西哥遷往美國,本田加拿大公司已於週二聲明澄清,其位於安大略省的阿利斯頓工廠將維持滿負荷運轉,目前無意改變投資部署。
不過,本田總公司週三(4月16日)於東京發聲明確認,將把銷往美國的Civic五門混合動力車型之生產從日本轉移至美國印第安納州,東京附近的寄居町工廠則可能於6月或7月關閉。
與此同時,日本經濟振興大臣赤澤亮正已率代表團赴華盛頓,與特朗普總統、貿易代表格里爾及商務部長磋商,以探明特朗普政府對新貿易政策的立場,日本成為首批與美國展開此類對話的國家之一。
而底特律三大車廠——福特、通用及斯特蘭蒂斯,亦已就關稅問題遊說特朗普政府多時。
特朗普本人亦於週一暗示,汽車關稅或將暫緩實施,「以便企業有時間將產能遷回美國」。
👉🏻民調:關稅與通脹雙壓 民眾憂心忡忡
根據Leger機構於4月11日至13日進行的最新民調顯示,多達87%的加拿大受訪者擔心關稅將影響其個人財務;78%對股市波動及持續通脹感到不安,比例更高於美國民眾。
愈來愈多的加拿大人及美國人指出,過去一週他們的生活成本已有明顯上升。
分析指出,美方「關稅懲罰+即時豁免」的混亂政策,正持續擾亂全球市場,引發深層次的不安與政策焦慮。
在美國貿易政策反覆、外界預期加拿大央行暫停減息的雙重推動下,加元於本週五(4月11日)強勢走升,兌美元匯率創下五個月以來新高,市場為之震動。
根據外匯數據,加元當日升值0.7%,報1美元兌1.3880加元,折合每加元約值72.05美分,盤中更一度觸及1.3840,為去年11月6日以來最強勢水準。全週計,加元已累計上漲2.4%,不僅連升六日,更寫下自2020年6月以來最大單週漲幅,創五年新高。
與此同時,加元兌人民幣亦於近日大幅攀升,早段曾高見5.2810,雖稍後回落,仍站穩於去年8月以來的高位。
RBC資本市場首席技術策略師喬治·戴維斯指出,美國在關稅問題上的搖擺不定,已令市場對其政府公信力產生疑慮,加劇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憂慮,導致美元承壓,加元因而受惠。
美元指數(DXY)當天對一籃子主要貨幣普遍走弱,而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則正邁向近20年來最大單週升幅。同期,美國4月消費者信心大幅下滑,未來12個月的通脹預期亦飆升至自1981年以來新高。
👉🏻加拿大央行政策走向成焦點
鑑於股市波動及美國關稅正式生效,加拿大經濟前景愈發充滿不確定性。市場普遍預期,加拿大央行將於4月16日的政策會議上有六成機率暫停減息。該行上月已將基準利率下調至2.75%,並表示未來將「審慎行事」,以平衡通脹壓力與需求疲弱間的矛盾。
不過,TD銀行高級經濟學家詹姆斯·奧蘭多指出,加拿大央行未來進一步減息的可能性持續升溫,他認為未來幾個月應再降至少50個基點,以緩衝關稅衝擊。
Capital Economics副首席北美經濟學家布朗則預測,加拿大雖不致陷入衰退,但經濟增長幾近停滯,通脹壓力上升,央行或將再減息三次,將利率下調至2%。他強調,加美利差恐進一步拖累加元,或再度跌破70美分,回落至0.69美元水平。
👉🏻汽車業重創!逾萬工人失業
受美方對加拿大徵收汽車關稅影響,加拿大汽車業近期動盪不安。汽車製造商Stellantis宣佈,位於安大略省溫莎、美國密西根州沃倫及墨西哥的工廠將停產,估計影響約1.2萬名汽車零件工人。
Stellantis位於溫莎的工廠已通知員工,將自4月7日起停工兩週,未來或根據生產安排作進一步調整。公司指出,此舉與美國新一輪關稅政策直接相關。
同時,通用汽車位於安省英格索爾的CAMI工廠亦受影響,宣布暫停電動車生產至10月,預計500人將被裁員。工會表示,廠方計劃自4月14日起進行臨時裁員,雖於5月短暫復工,但隨後將再度停產,直至2025年10月。
未來,該廠將升級設備,迎接2026年新車型,並改為單班制運作。
👉🏻加美5月展開新一輪談判
鑒於雙邊貿易摩擦升溫,加拿大總理卡尼於週五證實,已與美國總統達成共識,雙方將於5月初啟動新一輪貿易談判。
卡尼在社交媒體表示,內閣美加關係委員會已於當日上午召開緊急會議,以回應美國最新的關稅政策。他坦言:「這些轉變已對我國經濟構成影響,特別是對就業市場。」
他強調,政府正積極保護汽車產業及勞工權益,並宣佈取消就業保險(EI)等待期,讓受影響工人可更快獲取援助。
「我們已擬定戰略,無論大選結果如何,加拿大都將以強勢姿態迎戰美方
【3.3萬人失業!加拿大央行突襲降息 房貸利率跌回「2字頭」 安省房價恐暴跌7.6%】
加拿大統計局於4月4日公佈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3月,全國淨失33,000個就業崗位,創下自2022年1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同時,全國失業率自2月的6.6%升至6.7%。
此次就業市場的急劇下滑,正值美國加徵關稅的不確定性持續升溫之際,對加拿大經濟構成進一步壓力,亦部分抵消了去年底及今年初的就業增長。
具體數據顯示,3月份全職工作大幅減少62,000個,儘管兼職職位略有增加,但無法填補整體就業損失。從行業分佈來看,批發及零售業流失29,000個職位,信息、文化及娛樂業減少20,000個職位,農業部門也流失了9,300個職位。相比之下,「其他服務業」如個人服務及維修服務增加12,000個職位,公用事業部門則增加4,200個。
儘管失業率上升,3月份全國總工作時數卻上升0.4%,扭轉2月的1.3%跌幅。而員工平均時薪則按年上升3.6%。
👉🏻經濟惡化引發央行降息預期 TD驚現2.68%房貸利率
在特朗普提出「對等關稅」政策、加劇全球市場波動之際,加拿大央行面臨進一步降息壓力。RSM Canada LLP經濟學家阮秋表示,央行或於4月再次減息25個基點,利率降至2.5%。Capital Economics的北美經濟學家Bradley Saunders亦預測,加拿大經濟疲軟將迫使央行於4月16日的會議上宣佈降息。
儘管距離下次政策會議尚有兩週,坊間已有多間銀行悄然下調房貸利率,甚至出現低至2.68%的破紀錄優惠。
一名Reddit用戶近日發帖,稱其在TD銀行獲得2.68%的提前續貸利率。其提供的App截圖顯示,該優惠屬兩年期固定利率,每月供款為$2,896.83,比現時貸款金額低$619.51;另有五年期選項,利率為3.59%,雙周供款為$1,033.80。
不少網友在留言區回應表示,也在銀行App中獲得類似低利率,包括2年2.79%、3年3.40%、5年3.54%等。不過亦有人懷疑系統可能出錯,提醒其他用戶「儘快鎖定」、「可能是Bug但值得一試」。
根據《金融郵報》3月28日數據,加拿大目前具保險房貸最低利率為3.75%,無保險為3.99%。相比之下,TD出現的2.68%堪稱「超低異常價」。
👉🏻房市信心動搖 安省房價恐年跌7.6%
面對加美貿易衝突及經濟不穩,多倫多金融分析師紛紛調降樓市預測。TD銀行經濟師Sondhi指出,受冬季暴風雪及貿易關稅影響,2025年首季房市明顯降溫,房屋交易量及售價均出現回落。
他預測,加拿大全年平均房價將下跌3.2%,成交量下滑0.9%;而安省跌幅尤為嚴重,預計房價年減7.6%,成交量減少6.4%。
資深地產經紀人羅賓·波普(Robin Pope)直言,潛在買家正觀望價格走勢,擔心房價進一步下探。「沒人願意接住正在下墜的飛刀」,他這樣形容當前市場情緒。
波普表示,許多買家受經濟前景影響暫停決策,而賣家也逐步放棄「高峰價」幻想,市場僵局正在被打破。他提醒,對於資金充裕、換屋需求強烈的買家來說,當下可能是入市良機,但並非賣房的最佳時機。
他舉例,一對屋主考慮出售兩年前以200多萬加幣購入的高端公寓,他建議對方暫緩出售,避免損失;另一單位從叫價100萬降價10%,仍難以成交,反映市場冷清。
波普坦言,如今買家往往觀察賣家是否急售,一旦察覺對方焦急,就會壓價。他建議一些屋主改為出租,等待市場回暖,並強調「現在賣房者要準備好B計劃,保持彈性」。
他亦回憶1990年代經歷的樓市長期低迷,提醒同行:「很多近年入行的經紀沒見過真正的房市衰退,對低谷的持續性缺乏認知。」
展望未來,波普認為大選後市場或有短暫回暖,但央行即便已連續七次降息至2.75%,對房市的提振仍相當有限。
「或許有短暫熱潮,但我不認為那是可持續的。」
🟡 你對目前房市與利率變化有何看法?留言告訴我們吧!
想在加拿大申請護照、工作許可或其他簽證?加拿大移民、難民及公民部(IRCC)近日公布最新辦理時長,為民眾申請相關證件提供參考。
根據IRCC消息,政府目前正積極努力縮短審批時間。日前更宣布一項新政策:若在30個工作日內無法完成護照續期,政府將主動退款。
至於學習許可、工作許可與訪客簽證的處理時長,IRCC每週都會進行更新。部門發言人在接受《Daily Hive》電郵訪問時指出,處理時間受多項因素影響,可能因地區而異。
他表示:「全球不同國家及地區的簽證辦公室,甚至同一地區的不同辦事處,面對的挑戰都不盡相同。」
實際處理時長將取決於多項變數,包括申請人對IRCC回覆的速度,以及部門驗證申請資訊的難易程度。
IRCC進一步補充,其目標是在服務標準時限內完成至少八成的完整申請案件。
「這意味著,若遇上複雜個案,或需申請人提供額外資料才能最終審核完成的情況,可能會產生合理延遲。我們將持續推動數位化及自動化處理流程,以加快效率,同時保障加國民眾安全與利益。」
以下是根據IRCC官網所列,加拿大境內外不同類型申請的參考等待時間:
📍加拿大境內申請
🔹護照(不包括郵寄時間)
-
一般服務:10個工作日
-
親身申請:10個工作日
-
加急取件:次一工作日內完成
-
特快取件:2至9個工作日
🔹臨時居留類
-
訪客簽證:14日
-
學習許可:3週
-
工作許可與延期:121日
🌍 加拿大境外申請
🔹護照(不包括郵寄時間)
-
自加美以外地區申請:20個工作日
🔹學習許可
-
中國:27日
-
美國:16日
-
印度:28日
-
巴基斯坦:19日
-
菲律賓:15日
-
奈及利亞:118日
🔹工作許可
-
中國:13週
-
美國:81週
-
印度:19週
-
巴基斯坦:8週
-
菲律賓:5週
-
奈及利亞:15週
🔹訪客簽證
-
中國:27日
-
美國:16日
-
印度:28日
-
巴基斯坦:19日
-
菲律賓:15日
-
奈及利亞:118日
IRCC提醒民眾,申請流程雖然有預估時間,但實際辦理可能因個案而異,建議申請人預早規劃,避免耽誤行程或學業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