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季結束,安大略省已經化身為令人驚嘆的秋色天堂。這裡擁有豐富的公園和步道,讓遊客能夠盡情欣賞秋天的楓葉美景。無論是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還是峽谷,這些都是欣賞金紅楓葉的理想地點,讓你在滿佈紅葉的林中漫步。
雖然楓葉變色的時間取決於加拿大的秋季天氣,但一般來說,安省賞楓的最佳時間為9月中旬至10月下旬。
以下是6個推薦的賞楓好去處,快帶上登山鞋,一同感受安省的秋色魅力!
1. High Park 海柏公園
地址:1873 Bloor St. W., Toronto, ON
作為多倫多最大的城市公園之一,海柏公園擁有多條遠足步道、遊樂場、綠意盎然的花園和湖畔美景。每到秋天,當樹葉轉為紅黃兩色,整個公園都充滿了生機。你可以漫步至公園的池塘邊,欣賞水中倒影的變幻楓葉,或前往楓葉花園,感受令人驚嘆的秋色美景。
2. Evergreen Brick Works 長青磚廠
地址:550 Bayview Ave., Toronto, ON
長青磚廠是一片位於都市中的自然綠洲,周圍環繞著池塘和步道,秋天的景色更是迷人。它坐落於頓河谷公園的中心,為遊客提供多條蜿蜒步道,適合散步、遠足或騎單車。從切斯特山觀景台(Chester Hill Lookout)可俯瞰多倫多壯麗的天際線。
3. Claireville Conservation Area 克萊爾維爾自然保護區
地址:8180 Regional Rd. 50, Brampton, ON
克萊爾維爾自然保護區是安省最大自然保護區之一,位於賓頓市、密西沙加、多倫多和旺市的交匯處,擁有540公頃的濕地、森林、草原和河流。多條步道讓你輕鬆欣賞壯觀的秋葉美景,並推薦一探加拿大少有的歷史性混凝土拱橋——Wiley Bridge。
4. Trinity Bellwoods Park
地址:790 Queen St. W., Toronto, ON
這個多功能公園擁有400多棵大樹,是春季賞櫻和夏季野餐的好去處。秋天時,這裡也是賞楓的絕佳選擇。公園內的多個角度都能拍到加拿大國家電視塔(CN Tower)和多倫多天際線的壯麗景色。
5. Glen Stewart Ravine 格倫斯圖爾特峽谷
地址:351 Glen Manor Dr., Toronto, ON
格倫斯圖爾特峽谷位於格倫斯圖爾特公園,占地11公頃,秋季時樹葉從綠色變成鮮紅色,吸引大批遊客和攝影愛好者前來打卡。你可以沿著自然步道漫步,欣賞峽谷的壯麗景色。
6. Rouge National Urban Park 紅河國家城市公園
地址:1749 Meadowvale Rd., Scarborough, ON
紅河國家城市公園占地79平方公里,是北美最大的城市公園,由加拿大公園管理局管理。這裡擁有森林、草地、河流和湖泊,並有多條步道供遊客散步。著名的Vista Trail觀景台是賞秋色的必去之地。
近日,BC省政府正式廢除了《限制公眾場所使用非法藥物法案》(Restricting Public Consumption of Illegal Substances Act)。這項旨在平衡毒品非罪化與保障公眾安全的法案,自去年11月通過後一直未能生效。原因是法院支持了反對者的訴求,認為該法案會導致更多吸毒者孤獨死亡。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反對者的勝利。BC省政府已繞過省高等法院,從聯邦層面獲得支持,直接修改毒品非罪化試點計劃的規定,禁止在幾乎所有公共場所吸毒。
👉🏻毒品非罪化的初衷與現實背離
2023年1月,BC省成為加拿大唯一一個毒品非罪化試點地區,計劃為期三年,允許成年人在學校和機場以外的地方持有不超過2.5克的硬性毒品,包括海洛因、芬太尼、可卡因和甲基苯丙胺,且不會面臨逮捕、指控或毒品被沒收。此計劃旨在去污名化,鼓勵吸毒者克服恐懼,主動尋求幫助,以減少毒品相關的死亡事件。
然而,這一計劃的推行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批評。從溫哥華的公園到海灘,公開吸毒的場景頻頻出現,引發公眾的不安和不滿。市中心的街道被毒品煙霧籠罩,公園裡的孩子們與吸毒者僅距數米之遙。根據《溫哥華太陽報》報導,2023年BC省因濫用藥物致死的人數達到2511人,比上一年增長5%,創下歷史新高。
👉🏻試點計劃修訂,公共場所全面禁毒
為回應民眾的強烈關切,BC省政府向聯邦衛生部申請修改毒品非罪化試點計劃的規定。今年5月,聯邦政府批准了該請求,將公共場所排除在非罪化試點計劃之外。這意味著,即使沒有省級法律支持,警方現在也有權在公眾場所對吸毒者進行執法,並在取得同意的情況下,將其轉介至相關服務機構。
根據修訂後的規定,公園、海灘、遊樂場、公交站以及人流密集的商業區等地均禁止吸毒。而成年人在私人住宅、吸毒過量預防中心和毒癮治療機構內持有少量毒品則仍被允許。
👉🏻成效與挑戰並存
儘管BC省的毒品非罪化試點計劃將持續至2026年,但目前成效仍存在爭議。今年前10個月,因濫藥致死的人數同比下降約9%,然而城市街頭的環境改善尚不明顯。尤其是在溫哥華市中心東端,無家可歸者的毒品問題依然嚴重,吸毒、販毒等行為屢見不鮮。
BC省省長尹大衛(David Eby)強調,成癮問題應被視為一種健康問題,而非犯罪行為。同時,他承諾將繼續採取措施,在保障公眾安全的同時,為吸毒者提供實際幫助。這一試點計劃能否在毒品危機與公共安全之間找到平衡,還需時間檢驗。對於BC省而言,這場關於毒品非罪化的探索仍在繼續,而最終結果將直接影響未來加拿大毒品政策的走向。
(以下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2025年3月9日,加拿大政壇迎來重大變革——馬克·卡尼(Marc Carney)正式當選加拿大自由黨新任黨魁,並將接替即將卸任的總理賈斯廷·特魯多(Justin Trudeau)。作為一位備受推崇的經濟學家,曾擔任加拿大央行及英國央行行長的卡尼,以其務實和數據驅動的決策風格聞名。如今,他對移民政策的調整方向,成為加拿大本地居民和全球移民申請者最為關注的焦點。
移民政策面臨挑戰:熱潮過後的“陣痛”
過去幾年,加拿大奉行極為開放的移民政策,導致人口急劇增長。從2021年到2024年,加拿大人口年增長率飆升至3%,遠超歷史平均水平的1.5%。其中,臨時居民——包括國際學生和臨時外籍勞工(TFW)——激增,給住房、醫療、教育等公共資源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
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日益嚴峻:租金飆升、醫院候診時間加長、學校資源緊張,使得不少加拿大人開始質疑移民政策是否真的在促進經濟發展,還是成為社會負擔的“定時炸彈”?
卡尼的立場:經濟優先,適度調整移民規模
卡尼對特魯多政府的移民政策提出批評,認為當前的移民規模已經超過加拿大的承載能力。然而,他並未像保守黨領袖皮埃爾·波利耶夫爾(Pierre Poilievre)一樣主張大幅削減移民配額,而是採取一種“理性中間派”的立場——既不關閉移民大門,也不允許現狀繼續失控。
臨時居民政策“踩剎車”
卡尼支持聯邦政府將臨時居民佔比從2024年的6.2%降至2027年的5%的目標,並計劃實施以下措施:
-
限制國際學生簽證發放:根據各省住房和就業市場容量設置上限,避免某些大學為了學費而無限制擴招,導致學生面臨住房困難和就業壓力。
-
收緊臨時外籍勞工標準:僅允許在確實存在勞動力短缺的行業(如醫療、清潔能源)引進外籍人才,並要求雇主提供住房及語言培訓支持,以確保移民能夠順利融入當地社會。
這意味著,未來想通過留學或工作來移民加拿大,門檻可能會更高,但政策也將更加透明和公平。
數據驅動的動態調整:移民政策不再“一刀切”
卡尼計劃每年根據三大關鍵指標調整移民配額:
-
住房供應:新建房屋的速度決定可容納多少新移民。
-
公共服務能力:醫療與教育資源必須與人口增長同步發展。
-
勞動力市場需求:與各省及產業合作,確保移民填補的是真正的職缺,而非壓低本地薪資的廉價勞動力。
這種“量體裁衣”式的移民管理方式,可能會讓政策更加靈活,但對申請者而言,也意味著等待時間可能會延長。
移民仍是經濟增長動力,但“消化能力”更受重視
卡尼明確表示,他認同移民對加拿大經濟的重要性,但前提是不能讓公共資源無法負荷。他強調,需要透過調整移民規模,加快住房建設和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實現“可持續增長”。這一理念與他過去的經濟學觀點一致——發展與穩定並重,而非盲目追求數量增長。
對移民申請者與加拿大本地居民的影響
-
對移民申請者而言,未來將需要更長遠的規劃,例如更早確保住房、選擇符合加拿大需求的專業或行業。特別是高技能人才,將更受政府青睞,提升自身競爭力成為關鍵。
-
對加拿大居民來說,這一調整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住房和醫療資源緊張的問題,但短期內難以立竿見影,畢竟新房建設和公共服務擴容都需要時間。
結語:卡尼將如何平衡經濟增長與社會壓力?
馬克·卡尼的移民政策立場,既批評特魯多政府“過度擴張”,也不同意波利耶夫爾的“全面收緊”。他試圖尋找一個平衡點——將移民視為“經濟資產”,而非“公共資源負擔”。
他的上任,標誌著加拿大移民政策可能將從“數量擴張”轉向“質量優先”。未來的移民之路或許不會更寬,但可能會更穩健。至於這一政策調整能否真正奏效,還需觀察其執行力度,以及外部因素(如美國貿易政策)對加拿大經濟的影響。
最近加拿大的局勢相當不穩定,經濟不景氣再加上頻繁的罷工,令不少人感到困擾。最近,加拿大兩家主要鐵路公司的員工因薪酬問題與僱主發生糾紛,導致罷工行動迫在眉睫。
加拿大國家鐵路公司(CN)及加拿大太平洋堪薩斯城有限公司(CPKC)的工會已發表聲明,除非能與員工簽訂新合同,否則全國範圍內的罷工將於8月22日正式展開。由於此前的裁決認定他們的工作不屬於基本服務,因此他們可以合法地進行罷工。
這兩條橫跨加拿大東西海岸的主要鐵路網絡覆蓋多倫多、溫哥華及蒙特利爾三個最大城市。數月以來,約9,300名列車長、工程師及車場工人一直在就兩項新的集體協議進行談判。勞工法庭在8月16日作出雙重裁決,給予13日的冷靜期。如果在此期間未能達成新協議,罷工可能最早於8月22日開始。
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公司已表示,若未能達成協議,他們將於8月22日午夜之後立即關閉3,300名員工的辦公場所,並分階段停止其鐵路網絡的運營,進一步影響另外6,000名員工的工作。
事實上,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公司已於8月20日早上停止所有新貨物的運輸,加拿大國家鐵路公司亦計劃於21日採取相同措施,以避免貨物在罷工期間滯留在鐵軌上。
這次罷工對貨運的影響首當其衝。一旦罷工,幾乎意味著溫哥華港口被迫關閉。大量化學物品無法按時從東部運往西部,且停運可能導致加拿大溫哥華、魯珀特王子港及蒙特利爾等大貨運港口出現嚴重的擁堵和延誤,等待運輸的貨物將堆積如山。
加拿大化學工業協會首席執行官鮑勃·馬斯特森表示,許多公司根本沒有備選方案,該行業每年約有1000億加元的運輸量中,有80%依賴鐵路運輸。一節火車車廂相當於三輛大卡車的貨物。
他無奈地表示:「我們每日要運送530節火車車廂的貨物,但短時間內如何找到1,500至2,000輛卡車來替代運輸?這根本不可能。」
如果上述問題主要針對工業和製造業,接下來的情況則更為棘手。因為鐵路停運的關係,大溫地區的自來水供應可能會出現問題。自來水消毒過程中必需的次氯酸鈉一直依賴火車運輸,鐵路停運可能導致次氯酸鈉供應中斷,進而影響居民的用水。
大溫水務局工程及建設總監Goran Oljaca表示,儘管供應鏈策略受到影響,但預計飲用水處理過程不會受到任何干擾。目前,大溫已將次氯酸鈉儲罐加滿至最大容量,並正與供應商合作,確保化學品的穩定供應。
加拿大央行總裁蒂夫·麥克萊姆在華盛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會議上表示,各國央行將根據本國經濟狀況制定貨幣政策,這意味著一些國家可能會比其他國家更早降息。
麥克萊姆指出,加拿大和歐盟的經濟疲軟與美國經濟的強勁形成了對比。 他表示,各國將依照自身國內情況調整貨幣政策的決定。
與此同時,經濟學家越來越預測加拿大將在美國降息之前開始實施降息政策。 美國強勁的經濟和持續的通膨壓力推遲了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
在加拿大,經濟學家預計加拿大央行將在6月或7月開始降息。 核心通脹的減緩特別令經濟學家們感到鼓舞,核心通脹是透過排除波動因素來衡量潛在價格壓力。
最新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報告顯示,加拿大3月的年通膨率為2.9%,略高於2月的2.8%。 汽油價格上漲是推動通脹率上升的主要原因,而其他價格壓力在上個月有所緩解。
麥克萊姆指出,3月報告中的一些細節令人鼓舞,包括通脹在整體經濟中的普遍性正在減弱,核心指標也在放緩。 他表示,這意味著情況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此外,在回答有關新的支出計劃對通脹的影響的問題時,麥克萊姆表示,聯邦財政前景沒有太大變化,但他沒有直接評論該計劃對通脹的具體影響。
麥克萊姆表示,加拿大央行計畫對支出措施進行更詳細的分析,以了解預算案對整體通脹的影響。 他還指出,聯邦政府將遵守其在秋季所做的財政承諾,並承諾維持這些承諾,這對經濟發展是有幫助的。
加拿大即將迎來降息?隨着聯邦政府取消消費者碳稅,4月通脹預計顯著回落,市場普遍預料,加拿大央行最快6月將下調利率,進一步減輕民眾生活壓力。
根據LSEG數據分析,加國4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料將下降至1.6%,大幅低於3月的2.3%。而這個數字與央行2%的通脹目標相當接近。
碳稅取消拉低物價壓力
總理卡尼上任後其中一項重大政策,就是撤銷影響油價的消費者碳稅,直接減輕車主加油成本。RBC經濟師指,該政策或令4月整體通脹即時減0.7個百分點。
RSM Canada首席經濟師Nguyen表示,加上國際油價近期走低,OPEC增產亦進一步降低燃料開支,令加國家庭壓力明顯緩解。
美加關稅未對4月通脹構成明顯影響
雖然美國對加國鋁鋼製品加徵關稅,加拿大亦有反制措施,但Nguyen認為,目前影響集中在汽車零件等少數產品,對整體通脹影響有限。
「從美國CPI可見,關稅對當地物價拉動不大,預計加國亦然。」
市場押注央行6月減息 可能年內再減兩次
多間銀行經濟師預測,加拿大央行可能會在6月4日議息會議上宣佈減息25個基點(即0.25%),屆時將成為2024年以來首次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
TD銀行指出,現時經濟條件已為減息提供空間。而RBC亦認為,通脹和勞動力市場疲態令央行無需再按兵不動。
Nguyen更預料,今年全年或有兩次減息,年底政策利率可望降至2.25%。不過她強調,減息步伐將視乎未來幾個月貿易戰發展與就業市場狀況,央行仍將採取謹慎觀望策略。
安省倫敦市的著名學府Fanshawe學院,近日宣布因學生人數大減、財政陷入嚴重赤字,將於未來幾週內展開大規模裁員,涉及多達400個全職職位,佔總人手約35%,成為安省高等教育界近年最大規模的裁員行動之一。
📉招生腰斬 留學生跌63%
據學院官方公布數據,由於聯邦政府對國際學生實施收緊政策,Fanshawe預計2025/26學年國際學生人數將驟減63%,總註冊人數亦預期下跌30%。學院原本依賴留學生繳付高昂學費維持營運,如今此政策調整令其陷入3,860萬加元預算缺口,不得不出手削減人力支出。
🧑🏫教師工會震驚:原以為只是風聲
OPSEU/SEFPO第109分會主席亞當·雷菲爾德(Adam Rayfield)形容消息「令人震驚」,即使工會早有心理準備,真正聽到400人裁員的數字時仍然難以接受。他指出,現時成員普遍感到焦慮,因為缺乏明確的時間表,工會亦正準備啟動按資歷裁員的協商機制。
👷♂️學校稱:已有預備,百人自願退休
Fanshawe校方強調將「尊重地」與受影響員工個別溝通。據悉,除裁員外,學院亦決定不填補約100個原有空缺職位,另有70人選擇自願退休。新組織架構預計將於6月30日生效。
學院聲明指出,已於去年秋季委託第三方顧問公司StrategyCorp進行全面審查,目標是「提升可持續性與資源效益」。
🏛️校長呼籲省府出手:撐不住了
校長彼得·德夫林(Peter Devlin)在一段內部會議片段中坦言,即使已做出調整,「赤字仍在」,呼籲省政府推行**「現代化撥款模式」**,為各大專院校提供穩定資金。但他同時承認,短期內「省府未必會響應」。
近期,大溫地區將迎來三間全新開業的亞洲風味超市,不但為市民帶來更多地道亞洲食品選擇,亦為愛好異國美食的朋友們添上一抹驚喜滋味。
🛍【Aburi Market Granville】日式精緻超市登陸市中心
有「加拿大最高級日式超市」之稱的 Aburi Market,繼西溫及Yaletown之後,即將於溫哥華Granville街開設第三家分店。
這家主打和食文化的高端日超,以每日新鮮製作的壽司便當、日式熟食及日本直送食品聞名。新店更加入日式麵包房元素,邀請Wa-Bagel首席烘焙師Iikura Yukiko合作,帶來更多甜鹹交錯的職人級麵包。
📍地址:609 Granville St., Vancouver
📅預計開業:2025年秋季
🍬【Smart N Save & Cafe】亞洲零食控福音!本拿比新店登場
主打亞洲零食、飲品與港式小吃的老字號超市 Smart N Save,將於本拿比開設全新分店,選址前7-Eleven舊址,位置方便、人氣旺。
Smart N Save 自2004年在列治文創店以來,一直深受本地華人喜愛,販售來自香港、台灣、日本、韓國等地的熱門小吃與飲品。近年更加入港式街頭小食,炒栗子、雞蛋仔、魚蛋通通有售。
📍地址:5208 Rumble Street, Burnaby
📅開業日期:有待公布
🥢【Hannam Supermarket Metrotown】韓國超市擴展版圖
韓國超市老大哥 Hannam,於1998年在Burnaby開設首店後,如今即將於Metrotown區再開分店!
Hannam 向來以正宗韓國貨品吸客,包括泡菜、即食麵、韓國電器、美妝品等,更有駐店人氣烘焙品牌 Good Morning Bakery 提供每日新鮮麵包、蛋糕與韓式甜品。
📍地址:5609 Imperial Street, Burnaby
📅開業日期:有待公布
隨着多倫多最新大型戶外場館 Rogers Stadium(羅杰斯體育場) 即將於今年夏季開幕,主辦方 Live Nation 正積極招募大量員工,為即將舉行的盛大演唱會季做好準備!
🏟️ 50,000人場館+14場大秀開鑼
這座新場館座落於 前Downsview機場(現稱YZD) 地段,可容納 逾五萬名觀眾,成為全市最大型戶外表演場所之一。
今年夏季將迎來14場重磅演出,包括:
-
Coldplay
-
BLACKPINK
-
Oasis
-
Stray Kids(韓國人氣男團,6月29日登場)
🧑🍳 熱門招聘職位包括:
-
特許經營工作人員(concession staff)
-
調酒師(bartenders)
-
廚師及廚房助手(cooks / kitchen staff)
-
入場協助員(ushers)
-
現場支援人員(event staff)
💰 薪酬與待遇:
-
具競爭力時薪
-
彈性輪班制(適合兼職/副業)
-
可參與世界級演出現場工作體驗
-
某些職位提供員工福利
🎤 夏日演唱會陣容強勁
據 Northcrest Developments 執行長透露,此場地為彌補藍鳥隊佔用 Rogers Centre 時段,特設「臨時巨型演出地」,專為國際頂級樂隊而建。
而由於建設進度超前,整體場地已於4月底完成主體設施搭建,目前正在加緊設備部署及內部訓練。
🎟️ 門票仍在發售中!
首場演出 Stray Kids 門票尚有餘額,票價由 $130 至 $2,200 加元不等,預料將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粉絲湧入。
對於不少人而言,離婚不單止是情感上的重創,更可能是一場難以承受的財務地震。加拿大不少省份採用財產平分制度,一紙離婚協議背後,可能是高達數萬元的法律費用、信用評級受損,甚至影響你未來十年的退休計劃!
根據CBC最新報道,無論是有爭議或和平分手,離婚都可能牽涉以下「隱藏成本」:
🔹 法律與訴訟費用:無爭議離婚約需$1,500至$3,000,但若涉及子女撫養權、財產分割等爭議,開支隨時飆升至$35,000甚至超過$100,000。律師費用按小時計算,動輒每小時$100至$500。
🔹 資產與債務分割:婚後的房產、銀行存款、退休金甚至RRSP,無論由哪方供款,都需依法平均分配。反之,即使信用卡只由一方使用,只要聯名,兩人都要承擔債務。
🔹 稅務與信用損失:分居或離婚可能影響你原享有的稅務優惠,信用評級亦可能因財務糾紛而大受影響。
🔹 子女相關支出:共同撫養通常需兩邊家庭都添置生活用品,另加育兒托管、交通、節日支出等。
🔹 長期經濟損耗:不少人離婚後需重新規劃退休生活,甚至延後退休年齡;若原本依靠對方RRSP供款的配偶,離婚後財政壓力或大增。
分居作為「緩衝」選項?
不少家庭選擇合法分居作為過渡。相比離婚,分居可保留稅務及醫療福利,同時就撫養費、資產處理達成協議,減少爭議。
📌 你或身邊人曾經歷過離婚嗎?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觀點與故事。
【震驚!去年逾2萬留學生轉申庇護!加拿大「轉身成難民」潮或將加劇】
加拿大留學生潮正悄然轉向!根據《Global News》獲得的最新移民數據,2024年共有 20,245 名國際學生提出庇護申請,創下歷史新高。更令人震驚的是,2025年前3個月就已有5,500人申請庇護,較去年同期暴增 22%,專家直言:「數字只會愈來愈多!」
🔻 留學不再是移民保證,轉庇護成『出路』?
多倫多移民律師香塔爾·德斯洛熱斯(Chantal Desloges)坦言,隨著政府關閉許多由留學轉永居的正常通道,不少學生只能另闢蹊徑,「庇護制度正在被當作替代路線。」
🔻 申請人激增,IRB案量突破28萬!
加拿大移民與難民委員會(IRB)表示,待審庇護案已突破 281,000宗。而庇護程序需耗費數年審理,這段時間內申請人可合法工作及留加,對於無法轉PR的學生而言,成為「另類生存方案」。
🔻 五間留學生轉庇護最多的學院(2024年):
-
魁北克大學希庫提米分校
-
尼亞加拉學院
-
(其餘未公開,但集中於某些學院與社區學校)
⚠️ 這是濫用還是無奈?
移民律師提醒:不少留學生的庇護理由確實成立,例如來自戰亂地區、性別身份受壓迫等情況。德斯洛熱斯舉例:「一名六年前從烏克蘭來加留學的學生,如今面對的國家局勢已完全不同。」
🧊 新總理卡尼延續移民降溫政策,或進一步壓縮通道
卡尼政府預計將繼續推進前朝特魯多的限制政策,目標在2027年底前把國際學生和臨時工總量壓縮至加拿大總人口的 5%,比目前的 7% 為低。
💬 「學簽關得越緊,庇護申請只會越多。」
不少律師與學者指出,只管削減學簽配額、限工限居卻無配套安排,只會讓更多學生被迫「走上庇護之路」,未必是刻意濫用,而是「制度性失衡」所致。
🔍 背景:
-
學生若提出庇護申請,需證明返回原國將遭受迫害;
-
審理期間學生可合法居留並工作;
政府目前尚未對庇護申請設限,惟各省校方壓力驟增。
加拿大航空(Air Canada)空服員正醞釀罷工!由加拿大公共僱員工會(CUPE)加航分會代表的1萬名空服員,在與公司談判破局後,於本月14日正式向聯邦勞工部申請調解,可能將在今夏發起全國性工業行動。
🛫 談判陷入僵局,空服員要求「公平補償」
儘管原本的集體協議早在今年3月31日就已到期,工會早於合約到期前便已啟動談判,但雙方至今仍無法達成共識。CUPE主席Wesley Lesosky表示,首要訴求是——結束無薪勞動、提高薪酬,並補足勞動法漏洞。
📉 月薪僅1951加元 無薪工時高達35小時/月
根據CUPE數據,加航一名初級空服員每月僅得1951.30加元,而且只有在飛機實際飛行期間才會獲得薪酬,包括登機、下機、安全檢查、乘客協助等準備工作通通無薪!
Lesosky狠批:「我們的專業不應被當作廉價勞動對待。這根本不是一份可持續的職業。」
📆 下一步:60日調解期 + 21日冷靜期
根據《加拿大勞動法》程序,勞工部將指派調解員介入,展開長達60日的調解談判,隨後還需進入21日冷靜期。一旦雙方仍無共識,工會即可啟動投票,並於提前72小時發出罷工通知。
🧳 夏季航班或遭波及?
雖然目前尚未進入罷工程序,但隨著夏季旅遊高峰將至,一旦談判破裂,對乘客的影響恐怕難以避免。Lesosky坦言:「我們不希望今年夏天罷工,我們只想要一份公平的合約。」
🗣️ 行業長年積弊未解,勞動法漏洞惹爭議
工會亦呼籲聯邦政府修法,堵住《加拿大勞動法》中允許航空公司合法要求空服員每月無薪勞動約35小時的漏洞。這種制度讓整個行業「壓低工資、惡化條件」,對勞工權益構成威脅。
📌 加航回應:會繼續依正常程序談判,航班暫不受影響
👉 你認為空服員的訴求合理嗎?航空公司是否應該改善待遇?
歡迎留言討論。
隨着加拿大生活成本節節上升,「買不起」不再只是戲言,而是越來越多家庭的真實日常。最近一份由網民票選出來的「十大停買清單」在社交媒體瘋傳,水果、肉類、橄欖油、連一向被視為平民快餐的麥當勞都被「剔除出局」!
在另一邊,多倫多一家唐人街老牌華人超市卻憑着「逆天低價」火速爆紅,只需$10就可買滿一大袋新鮮蔬果,引爆全城搶購潮。
📉加國人十大「停買清單」曝光
🔟 小費文化走火入魔
82%加拿大人認為現在連自助點餐都要給小費太過分,魁省已立法,強制小費必須依稅前價格計算。
9️⃣ 水果:曾經的健康之選,現變奢侈品
草莓、藍莓、葡萄漲價成常態,Costco的西瓜竟賣$20!網民:「我寧願吃罐頭。」
8️⃣ 肉類:牛排「只望不買」
網民哀號:「上次食牛排,已經係上年。」
7️⃣ 花生醬:Dollarama都唔賣了!
從常備到棄用,不是因為不愛吃,是因為不想破費。
6️⃣ 橄欖油:從日用品變成奢侈品
價格飆升得不成比例,很多家庭轉投便宜植物油。
5️⃣ 麥當勞:快餐變快燒錢
曾經的$1漢堡不復再見,如今「McValue Meal」都要$6,加拿大人表示:「這叫Value?」
4️⃣ 汽油:無理由一日升12仙/升
開車成本暴漲,加滿一缸油動輒百元,讓人欲哭無淚。
3️⃣ 冰球門票:全民運動也看不起了
一場比賽平均花費近$200,看場球要花掉兩天人工!
2️⃣ 房屋:買樓變成幻想
樓價遙不可及,有人表示:「我已放棄買房。」
1️⃣ 公交月票:交通費用也被捨棄
STM月票將破百元,有人轉踩單車或步行節省開支。
🛒$10買爆一整袋蔬果 華人超市成「神店」
就在全國都在抱怨超市價格太貴的時候,一間藏身唐人街的華人超市突然爆紅。
TikTok博主 @faithwone 實測只用 $10.26 就掃回以下好物:
-
三大包蒜頭:$2
-
一條巨型紅蘿蔔:$0.80
-
一條翠玉瓜:$0.47
-
小番茄兩盒:$1/盒
-
黑莓兩盒:$1/盒
-
5條粟米:$1.99
-
一個小西瓜:$1
🗣️ 網民炸鍋:「這才叫超市!」
💬「比Loblaws便宜三至五倍!」
💬「$10可以開Party了吧?」
💬「我昨日去買,$5煲到一大鍋雞湯!」
💬「唔好再講啦,再講會加價㗎!」
有「加國最老百貨公司」之稱的哈德遜灣(Hudson’s Bay)將翻開歷史新一頁!Canadian Tire 宣布以3,000萬加元正式收購 HBC 的品牌知識產權,象徵著這個承載355年歷史的加拿大品牌,將以新姿態繼續傳承下去。
🏷️ 標誌性品牌 迎來「第二春」
是次交易包括:
-
Hudson’s Bay 主品牌名稱
-
經典四色條紋圖案(綠、紅、黃、靛藍)
-
品牌徽章及標誌設計
-
旗下品牌如 Gluckstein、Distinctly Home、Zellers 及服裝線 Hudson North
這也意味著,Canadian Tire 旗下1,700間門店(如 Mark’s、SportChek、Party City 等)將可正式銷售 HBC 品牌產品。
🇨🇦「這是愛國行動」
Canadian Tire 行政總裁 Greg Hicks 指出,這不單是一場商業決策,更是愛國之舉:
「有些東西應該留在加拿大,HBC 的品牌就是其一。」
哈德遜灣行政總裁 Liz Rodbell 亦回應:
「我們感激 HBC 能在一家同樣具歷史意義的零售商手上延續傳承。Canadian Tire 絕對是這份歷史的好守護者。」
🧵 彩條圖案是關鍵資產
交易中最具象徵性的資產,無疑是這條始於1779年的彩條圖案。這款「Bay 彩條」早已超越服飾界限,廣泛應用於炊具、露營裝備、毛氈、寵物用品等——這正正與 Canadian Tire 的產品線高度重疊。
🧾 債權保護申請後尋求重整
今年3月,Hudson’s Bay 申請債權人保護,原因包括疫情復甦緩慢、實體門店人流減少,以及美加貿易關稅壓力。這導致其難以維持 Bay 及 Saks 的門店運營。
據知,Canadian Tire 是從17份競標中脫穎而出的「買家」之一,並透過旗下剛出售 Helly Hansen 所得的現金,完成是次收購。
🏬 門店未納入交易 仍尋找出路
雖然品牌找到了歸宿,但 Bay 的門店租約並不包括在本次交易內。據法庭文件顯示,目前有12個競標方爭奪其39個租約。
而 Hudson’s Bay 擁有的逾4,400件歷史文物,包括1670年皇家特許狀等極具歷史價值的收藏,將交由 Heffel 拍賣行進行拍賣,資金可能用作償債或重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