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大溫哥華地區人口將於2045年突破400萬,這一增長速度比此前預測提前了整整9年。根據最新的人口普查數據及聯邦移民政策的影響,每年約有5萬新居民湧入,遠超早期估算,成為推動該地區增長的主要動力。
👉🏻人口結構與趨勢
大部分新增居民預計來自加拿大以外的地區,而自然人口增長在2035年後可能轉為負值。這一現象意味著移民政策及非永久居民的增長將成為維持人口規模的關鍵。
大溫哥華地區董事會主席邁克·赫爾利(Mike Hurley)在新聞稿中表示:“大溫哥華是一個具有彈性和可持續發展潛力的地區。準確的預測有助於我們在住房、就業和關鍵基礎設施上作出長遠規劃,同時保持該地區的生活品質。”
👉🏻住房需求激增
隨著人口的持續增長,住房需求預計將同步攀升。到2050年,大溫哥華地區每年將新增約21,000個住房單位,總數將達到172萬個住宅。預計新增住宅以溫哥華和素里的公寓為主。
👉🏻就業與基礎設施挑戰
據西門菲沙大學(SFU)城市規劃教授安德莉安娜·多永(Andreanna Doyon)分析,人口增長將為地區帶來更多就業機會,到2050年,預計新增至210萬個就業崗位。
她指出:“為新居民建造住房將帶動建築業及相關領域的工作機會。而隨著人口的增加,對服務業的需求也會大幅提升。”但她同時警告:“問題將集中在基礎設施上,我們是否有能力跟上需求?”
疫情期間,有關遠程工作和人們遷出大城市的討論未如預期實現,多永教授認為這表明城市的吸引力依然強勁,增長趨勢未受明顯影響。
👉🏻溫哥華與素里成為核心
在未來的大溫地區發展中,溫哥華與素里將成為人口增長的核心區域,預計大量新增住宅將集中於這兩個城市。這一趨勢將對區域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提出更高要求,也為當地經濟注入強勁動力。
溫哥華Oakridge購物中心附近計劃興建兩座綜合用途大樓的開發商,近日向卑詩省最高法院請求取消市政府對其徵收的130萬加元空置稅。市政府指出,開發商在重新開發前應該修復並出租兩處破舊房屋,但開發商則聲稱,這些房屋因為石棉、霉菌和老鼠糞便污染,已無法居住。
根據提交給法院的請願書,Cambie and 43rd Nominee Ltd.於2022年從Wall Financial Group購買了位於Cambie街5900號街區的房產,計劃將這片單戶住宅區改建為一棟15層的酒店、一棟29層的市場公寓以及一些藝術工作室。
C43 Development在請願書中表示:「這些原有建築物早已空置、破舊,並且極度失修,當時建築物都已被木板封住,無人居住。」該公司隸屬於Peterson Group Properties。C43於2022年春季開始申請開發許可,但由於合作夥伴Coromandel Properties退出,導致項目延誤。
開發商表示,在2022年這些房屋一直處於空置狀態,期間多次與市政府會議討論項目的施工階段,包括景觀、結構、電氣、機械、建築結構、規範和室內設計等內容。然而,直到2023年8月才提交了完整的許可申請。
2023年初,開發商未能申請空置稅附例下的重建豁免,收到市政府通知,稱每處房產需支付634,950加元的空置稅,總金額達1,269,900加元。開發商已支付該筆費用,隨後提出了投訴,認為這些房產應該豁免於空置稅法案,該法案要求對超過六個月空置的房產徵稅。
然而,空置稅審核員的結論是,這些房產不符合豁免條件,因為豁免僅適用於「在市政府審查重新分區或開發許可期間未建有任何居住單元的房產」,請願書如此記載。
開發商於2024年5月要求進行進一步審查,並提交了加拿大註冊安全專業委員會的風險評估報告,指出現有房屋因「化學刺激物、霉菌、石棉、鉛和老鼠糞便的嚴重暴露」而無法居住。
請願書還提到,位於Cambie街5910號的房屋曾遭遇嚴重火災和煙霧損壞,而位於Cambie街5936號的房屋屋頂已經坍塌,造成結構性問題和環境危害。
2023年8月,空置稅審查小組(請願書稱該小組由一名律師組成)支持了審核員的決定,認為這些房產不符合豁免條件,因為「房主本可以在獲得重新分區和許可期間,對建築物進行維修和維護,以保持居住使用。」
審查小組還指出,應徵收空置稅,因為C43的律師在程序上出現了「疏忽」,未徵詢市政府開發、建築和許可部門的總經理意見,以確定重新開發是否能在不延誤的情況下進行,請願書中如是寫道。
C43目前正請求司法審查該小組的決定,理由是「違反了自然公正」。請願書指出,開發商在決定做出之前,沒有機會提供進一步的意見,應給予更多的機會根據附例進行進一步審查或上訴。
開發商還辯稱,他們是根據附例的精神和意圖,努力增加住房供應。
請願書中最後提到,審查小組的程序「對請願人不公平,剝奪了其自然公正」,應予以廢止。
溫哥華房地產市場正面臨關鍵轉折點,隨著建築成本上升、通脹加劇及市場不確定性,許多開發項目陷入困境。為防止房市進一步放緩,市政府推出財務與監管紓困措施,協助發展商維持項目可行性並確保住房供應。
問題:成本上升與停滯的開發項目
溫哥華的發展商正面臨建築成本飆升的挑戰。自2017年以來,建築費用上漲68%,但租金僅增長 42%。同時,房屋銷售與預售停滯,使發展商難以獲得融資。
溫哥華城市規劃、城市設計與可持續發展總經理Josh White 指出: "我們正處於一個關鍵時刻。過去投資者預期房產升值,但這種預期已經消失,發展商現在難以預售單位並獲得建設融資。"
案例:Commercial-Broadway Safeway重建項目
一個典型案例是Commercial-Broadway Safeway 重建項目,由Crombie REIT 與 Westbank 開發。該項目最初計劃為分層產權住宅(strata ownership housing),但因財務壓力,發展商不得不改為出租用途,並增加樓層高度以提升密度。White指出,許多項目面臨類似挑戰,需要更高密度開發來抵消成本。
支持發展商的關鍵措施
為解決這些問題,溫哥華市政府推出多項財務紓困措施:
-
Deferred Development Cost Levies(DCLs) —— 發展商通常需提前支付DCL費用,以資助道路、排水系統及公園等基礎設施。新政策允許發展商分三期支付,最長可達3.5 年,減輕財務壓力。
-
Adjusted Community Amenity Contributions(CACs) —— CAC最低支付門檻將從 2,000萬加元降至500萬加元,而延期付款利率則從 加拿大央行基準利率 +3% 降至 +1%。
-
Surety Bonds for Financial Flexibility —— 發展商現在可使用履約保證保險(Surety Bonds)替代信用證(Letters of Credit),釋放更多現金用於建設。
-
Fee Freeze for 2025 —— 市政府將取消2025年DCL、CAC及密度獎勵費的3.2% 調漲,幫助發展商控制成本。
潛在問題
儘管這些措施旨在推動停滯的開發項目,市府官員警告,發展商可能難以提供相同水平的公共設施,如公園、學校及社會住房。White 指出,更高密度開發可能無法完全抵消成本上升,導致社區設施減少。
此外,一些批評者擔憂,延遲費用支付可能會造成市府長期財務缺口,影響未來基礎設施資金。
這將如何改善溫哥華的房市?
這些措施旨在鼓勵發展商繼續建造出租及可負擔住房。透過降低前期成本,發展商能夠推進原本因財務壓力而可能被放棄的項目。
對於購房者與租戶而言,這意味著未來住房選擇將增加。隨著更高密度開發獲批,更多出租單位將投入市場,可能穩定租金價格並提升可負擔性。
下一步?
市議會預計近期批准這些措施,可能促成更多住房供應,但官員警告,發展商仍可能因財務壓力難以提供相同水平的公共設施。
📢 你認為這些變更能夠加速建築完工嗎?這些建築是否真的能造福市民?
近日一宗發生於大溫本拿比Costco的「拴狗事件」,在網絡上迅速發酵,引爆全城熱議。事緣有兩位華人顧客因Costco不容許寵物進入,便將秋田犬用短繩拴在SUV車尾,引來BC SPCA介入調查,並引起全網聲討。
然而,事件真相是否如網民所見那樣簡單直接?涉事主人在沉默數日後,終於忍無可忍,主動開腔講出當日真相及個人感受,試圖釐清外界對其誤解。
當事人還原事發經過:冇離開一小時,狗冇中暑
據當事人自述,事發於5月5日,她當日與友人帶狗狗行完SFU山,順路到Costco買嘢:「入內購物時間約40分鐘,並非網傳嘅一小時以上。」當日溫哥華氣溫僅約20度,「我著住外套,冇覺得炎熱」。
她續指,選擇將狗綁喺車尾,係考慮該處空氣流通、相對陰涼,比鎖狗入車內更安全。她離開前亦特意觀察狗狗狀況,並無異常。
對網民批評表示理解 但拒絕被「情緒審判」
「我唔係想對抗邊個,只係希望大家知道,不完整片段下,好易造成誤判。」她坦言,明白路人及網民出於善意關心狗狗,但有部分帳號將事件渲染成「暴晒虐狗」,加入過度情緒化用詞,令事件脫離事實。
她強調,狗狗對她而言唔止係寵物,「係家人」,一直為狗準備新鮮食物、魚肉補品,平時盡量唔留狗狗獨自在家。雖然今次處理方式有值得改進之處,但從未有惡意。
SPCA開罰$300 事件升溫引種族、性別批評
Daily Hive報道指,BC SPCA已對事件展開調查,當事人亦被罰款$300元。她表示願意配合機構改進安排,但網上部分評論開始針對其背景、性別、財富等延伸批評,與事件本身無關,令人心寒。
「我係一個普通養狗人,冇諗過會變成主角。佢依然開心咁搖尾巴,冇怕過我,因為我從來冇傷害過佢。」
華人網民反應兩極:有人理解,有人不買帳
有網友留言表示同情:「我覺得佢係愛狗嘅人,否則唔會帶佢周圍走。做法可以改善,例如一人購物一人留狗。」
亦有網民質疑:「你解釋咁多,似乎只係想大家停止批評,但行為往往比言語更誠實。」
更有網友中立分析:「狗確實冇受傷,但外人會諗,你平時係咪都係咁對待佢?」
你點睇?狗主犯錯,應唔應該被原諒?留言講你嘅睇法。
還以為農業是夕陽行業?現在在加拿大種菜,竟然成為了高回報的新賽道!根據《CBC》報道,位於安省 King City 的農場主 Jay Willmot 成功打造出一個全自動、零人手碰觸的高科技農場:AI+機械臂從播種、育苗、收成到包裝,全程自動完成,產量每日高達4,000公斤生菜,更靠太陽能和雨水等綠色系統減低營運成本。
Willmot 直言目標是打造一個「穩定可靠的本地蔬菜供應鏈」,減少對美國進口的依賴。要知道,加拿大市面上九成以上的生菜仰賴美國供應,加州旱災時價格飆升成歷史天價,足證本地種菜的潛力與價值。
📌高學歷變農夫 北大才子種出新人生
來自北京大學的董健毅,移民卡加利後遭遇石油行業寒冬,轉行從零開始研究溫室種植技術,最終創立「悠鮮美地農場」,不僅解決了寒冷地區全年供菜難題,如今產量供不應求,成為華人圈創業代表人物。
無論是引入 AI 的高產農場,還是高知分子跨界「種田」,他們共同印證:現代農業不再是辛苦勞力,而是高技術、高回報的新型產業。
🌱BC農業:下一個暴利入口?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數據,2033年前,近四成農場主將退休,而超過六成沒有接班人。BC省作為老齡化嚴重地區,正面臨「農場斷層危機」,但同時擁有超過460萬公頃農業用地(ALR),卻大多尚未被高效利用。
尤其是菲沙河谷、溫哥華島內陸、奧肯那根地區等,氣候穩定、土地肥沃,本地蔬果如番茄、黃瓜、生菜等更是九成仰賴外地供應。
一旦 BC 農場引入安省的 AI 種植模式或吸納新一代高技術農人,本地需求+政府補貼雙重加持下,有望打造出下一批農業「隱形富豪」。
📣BC政府現正推行如 On-Farm Technology Adoption Program 及 BC Agri-tech Grants 等多項補助金,真金白銀支持農業創新!
這片等待被挖掘的「農業金礦」,你準備好入場了嗎?
近日,加拿大一名華人網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稱一名同事因報假保險被開除,事件引發廣泛關注。據悉,這名同事因報銷了3000加元的虛假保險,被Manulife調查發現,最終因不誠信行為被公司辭退。
該華人網友@超鹹Ivy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該同事的妻子為其報銷了虛假的保險單,導致這名員工喪失了工作。該事件不僅引發了輿論熱議,也引出更多類似案例。評論區的網友紛紛爆料,甚至提到有一家醫院數百名員工因類似行為被開除,且有些人因此失去了年薪高達20萬加元的工作。
有網友透露:“家人工作的醫院,曾因此開除了上百名員工。為了這點螳頭小利,真的是不值得。” 還有提到,“我們公司一次性開除了十多個印度人,他們在一家華人開的理療店虛開發票,總金額不過一千多塊。Sunlife查到這些人的理療師並未在該店工作,最終查實後將整個店鋪關閉。”
此外,更多網友分享了自己或身邊人的經歷,一些人因虛報保險而被辭退或遭到處罰。一位網友表示,“我遇到過一個客人,用妻子的保險份額報銷了1500加元,最後被查出,丟了年薪20萬的工作。”
隨著保險公司對虛假報銷的檢查愈加嚴格,按摩店、牙醫診所等小型商家成為重點監控對象。一些商家因報銷問題被調查,甚至有店鋪因此被關閉。
專家提醒,雖然有些保險公司並不要求上傳收據,僅需在App上填寫日期和金額即可報銷,但他們會隨機抽查商家,一旦發現違規行為,所有相關客戶都可能被追溯。最近,Markham地區的一些按摩店也因虛報被保險公司盯上。
保險欺詐行為不僅會導致工作丟失,嚴重者甚至可能面臨刑事指控。一位網友指出:“如果是造假的話,不僅是貪小便宜,而是涉嫌欺詐。” 2018年,多倫多公交局曾因一起大規模保險欺詐案件辭退了200多名員工,而涉及的醫療機構老闆也因欺詐罪被判刑。
因此,專家呼籲,華人應警惕不靠譜的機構,不要為了短期利益而損害自己和家人的前程。年關將至,大家更應保持警惕,避免因一時貪念而鑄成大錯。
在經濟壓力日益沉重、民生苦不堪言的當下,加拿大聯邦議會的最新支出報告卻狠狠「燒」了一筆錢。
據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加拿大聯邦議員共耗費高達18.78億加元公共資金,其中光是差旅費用就高達3,200萬加元,創下歷年新高,引發公眾譁然。
🔥 燒錢排行榜 TOP 10:單一議員高達77.5萬!
根據數據,平均每位議員支出為54.7萬元,但前十名議員支出遠超平均:
排名 |
議員 |
政黨 |
選區 |
總支出 |
1 |
Kristina Michaud |
魁人政團 |
魁北克 |
$775,017 |
2 |
Frank Caputo |
保守黨 |
BC省Kamloops |
$769,158 |
3 |
Mike Lake |
保守黨 |
愛民頓 |
$744,595 |
4 |
Lori Idlout |
新民主黨 |
努納武特 |
$732,496 |
5 |
Carla Qualtrough |
自由黨 |
Delta |
$714,288 |
6 |
Eric Melillo |
保守黨 |
Kenora |
$712,663 |
7 |
Ron McKinnon |
自由黨 |
高貴林 |
$712,550 |
8 |
Yvonne Jones |
自由黨 |
拉布拉多 |
$708,442 |
9 |
Rachel Blaney |
新民主黨 |
溫哥華島 |
$707,762 |
10 |
Len Webber |
保守黨 |
卡加利 |
$704,987 |
其中,Michaud 的差旅費就達32.8萬加元,連遠在極地的努納武特區議員也望塵莫及。
📊 政黨支出一覽:NDP平均開支最高
各政黨議員平均支出如下:
-
新民主黨(NDP):$583,000
-
魁人政團:$565,000
-
綠黨:約$559,000
-
保守黨:約$556,000
-
自由黨:$532,000+
NDP 議員支出普遍偏高,反映其在地理偏遠區域活動頻繁。
💰 黨魁「特別預算」:保守黨博勵治獨占鰲頭!
除了基本議員預算,黨魁及議會領袖額外配有高額支出撥款。保守黨領袖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個人就花掉8,832,375加元,其中有7.4百萬為職員薪酬!
黨魁 |
職務支出(不含議員本身) |
Pierre Poilievre |
$8,832,375 |
Justin Trudeau |
$4,194,564 |
Jagmeet Singh |
$3,798,682 |
Yves-François Blanchet |
$3,706,058 |
有趣的是,博勵治作為普通議員的支出僅24萬多,是全國最低之一,但作為反對黨領袖卻狂花數倍於他人。
🧾 項目細節:這些錢都花在哪?
-
差旅支出:3,200萬
-
職員薪酬:11.41億
-
第三方合約(廣告、辦公支出等):3,980萬
-
宴請款待:190萬(平均每人約5,600,但某些議員高達1.6萬)
🧨 監督不足!「自我審查」機制惹質疑
政制改革倡議組織 Democracy Watch 批評指:
「現行制度由議會內部自行審查開支,透明度極低,易出現隱瞞與濫用。」
尤其是款待與合約支出部分,不需詳細列明賓客或花費明細,僅憑一張總收據即可報銷,極易產生漏洞。
📣 編者按:
當百姓苦於水果吃不起、麥當勞漲價、交通月票狂升的同時,國會卻默默「燒掉」近19億公帑,當中部分甚至用於「請客吃飯」和廣告花費。
你對議員開支怎麼看?是否應該更嚴格監督與公開?
留言區等你發聲👇
一名大溫華人房主因在自家陽台吸塵,竟遭物業重罰8,200加元!事件曝光後引發輿論熱議。最新法庭裁決已出爐——法庭支持屋主,撤銷罰款,並判物業賠償!
🏠 事件回顧:
住在大溫某聯排屋社區的胡先生(Yi-Fei Hu,音譯),過去一年多來,多次因在露台吸塵而遭樓上高層住戶投訴,指他「幾乎天天使用工業級吸塵器」,而且「一次可以吸幾個鐘」。
社區物業(strata council)隨後向胡發出多封警告信,並最終以**「持續製造擾人噪音」**為由,連環開罰共$8,200罰款。
⚖️ 法庭怎麼說?
BC省民事仲裁庭(CRT)近日作出裁決,明確指出:
📌 投訴內容屬「主觀陳述」,沒有實質證據證明噪音達到「擾人不合理」程度。
📌 物業委員會沒有履行合理調查責任,如未實地勘察、未測量噪音分貝、亦無第三方報告佐證。
📌 物業錯誤罰款,裁定全部撤銷,並命其支付胡先生仲裁費$225。
裁決書更強調:「這不是鼓勵胡先生無限制使用吸塵器,而是明確指出——罰款須有理據,不能單憑鄰居不喜歡的主觀感受。」
⚠️ 物業反訴落空:
物業還嘗試提出限制令,要求胡每日僅能在上午10時至下午5時間段內吸塵、每次不超過5分鐘。但該申請亦遭駁回,理由同樣為缺乏具體違規證據。
💬 編者按:
陽台吸塵竟演變成千元罰單和訴訟,這場風波反映了華人在加拿大社區生活中,常面臨文化差異與社區規則理解的落差。
**法律強調「有理有據」,主觀投訴難成處罰依據。**物業要執法,證據先行;居民要維權,也應熟悉附例與合法權益。
你點睇今次判決?你試過被物業「亂咁罰」未?
歡迎留言討論👇
加拿大皇家造幣廠最新推出一款極致奢華的藝術珍品——「穆拉諾帝王蝶」半公斤精製銀幣(Murano Monarch Butterfly — Half Kilo Fine Silver Coin),不但重量達半公斤純銀,更嵌入意大利穆拉諾島手工打造的玻璃蝴蝶,全球限量,每枚皆為獨一無二!
🦋 極致工藝 x 藝術融合
這枚硬幣鑲有皇家造幣廠有史以來最大尺寸的穆拉諾玻璃蝴蝶,由意大利著名玻璃工藝之鄉——穆拉諾島的玻璃藝術大師純手工打造。由於每隻蝴蝶皆為獨立製作,無任何兩枚完全相同。
背景圖案則來自藝術家 Caren Heine 的原創水彩畫,以蝴蝶最愛的植物馬利筋(milkweed)為主題,襯托蝴蝶的自然之美,整體細節更施以局部鍍金雕刻,呈現出立體、閃爍、充滿生命力的效果。
💰 售價超過 $2,000 CAD!收藏價值爆燈
這枚99.99%純銀打造的硬幣雖然面值僅為**$125加元**,但實際售價高達 $2,099.95加元,官方亦提供分期付款選項。
-
銀幣重量:500克(半公斤)
-
純度:99.99% Fine Silver
-
雕刻 & 局部鍍金 + 3D手工玻璃
-
全球限量發售,極具收藏意義
-
配有玻璃罩及木製展示座
-
附贈藝術原作卡 & 意大利玻璃認證證書
📦 陳列如藝術品,非一般「硬幣」
此幣無法放入口袋,而是被裝入玻璃鐘罩造型保護罩中,配合木質底座,猶如博物館級展示品。擺放在家中不僅賞心悅目,更具話題與收藏價值。
🧡 除了硬幣,它是一件雕塑級的藝術作品
皇家造幣廠形容此幣為“多種藝術形式的致敬”:
🎨水彩畫 × 🦋玻璃工藝 × 🪙金屬雕刻 × 🇨🇦加國匠心
🔗 想入手這枚「半公斤蝴蝶幣」可前往加拿大皇家造幣廠官網購買,預計發售後即將秒殺。
你會願意為一枚藝術級硬幣砸下兩千加元嗎?歡迎留言討論👇
從2025年6月1日開始,安大略省政府將永久取消407號高速公路東段的收費,涉及的路為Brock Road至Highway 35/115。這一舉措標誌著安省在降低居民生活成本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此前,安省已取消412號高速公路和418號高速公路的收費政策。
💰安省駕駛人士若頻繁使用此段407號高速公路,每年最多可節省7,200加元!這項政策是省政府減輕家庭和企業經濟壓力的戰略之一,特別是在生活成本上升與經濟不確定性持續影響的情況下,這項舉措無疑將帶來實質性的幫助。
🏡 助力安省居民降低生活成本
取消過路費符合安省政府讓生活更加可負擔的承諾。除了此舉外,省政府還將汽油稅率降低5.7分/公升,柴油燃料稅率降低5.3分/公升,並自2022年起多次減稅。這些舉措旨在減輕居民負擔,讓努力工作的安省民眾能夠保留更多收入。
🚦 407號高速公路的未來走向?
儘管407號高速公路ETR(Express Toll Route)仍會繼續收取通行費,但政府取消公營路段的收費,確保安省目前不再有任何省管收費高速公路。這項政策將提升道路可及性,並大幅降低數千名駕駛人士的通勤支出。
安省政府正積極推動保護就業、降低生活成本的政策,以進一步強化對居民的支持。隨著407號高速公路東段通行費的取消,駕駛者可以期待更順暢、更實惠的出行體驗!
資料來源: https://dailyhive.com/toronto/tolls-highway-407-ontario
最近,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金色圓頂」導彈防禦系統,並表示加拿大可支付 610 億美元加入,或者成為美國的「第 51 個州」以獲得免費保護。另一方面,英王查理斯三世在加拿大發表王座演說,強調國家主權,並宣佈多項經濟及國防政策。這兩件事引發加拿大政界熱議,影響我們的未來!
🔹 特朗普的提案:付費防禦 vs. 成為美國一部分
-
加拿大若想加入美國的「金色圓頂」防禦系統,需支付 610 億美元。
-
特朗普暗示,如果加拿大成為美國的一州,則可免費獲得防禦保護。
-
加拿大政府強烈反對,並考慮加入歐洲的國防計劃,以減少對美國的依賴。
🔹 英王查理斯三世的王座演說:五大國策令加拿大獨立
-
增加可負擔住房供應,緩解住房危機。
行動重點: -
首購族購買100萬加元以下房屋免徵商品服務稅(GST);100萬至150萬加元房屋減徵GST.
-
透過新建聯邦機構 「建造加拿大房屋署」(Build Canada Homes) 將住房建造量提升一倍.
-
投資組合屋技術,並將多戶住宅項目的開發費減半
目標:
-
-
增加供應量以降低住房成本,提升中產階級購屋能力
-
-
設定移民上限。
行動重點:-
2027年前將臨時外籍勞工與國際學生數量限制在加拿大總人口5%以內.
-
目標:
-
-
重新平衡移民系統,優先吸引「頂尖人才」並鼓勵海外加拿大人返國.
-
通過對接經濟需求恢復公眾對移民制度的信任.
-
-
推動經濟增長及國際貿易,提升加拿大的全球競爭力。
行動重點: -
在7月1日(加拿大國慶日)前立法,消除省際貿易與勞動力流動的聯邦障礙.
-
成立「聯邦重大項目辦公室」,將大型項目審批時間從五年縮短至六個月.
目標:
-
-
釋放因國內貿易壁壘損失的每年2,000億加元經濟潛力.
-
使加拿大成為「G7最強勁經濟體」 及全球能源(清潔/傳統)超級大國.
-
-
打擊犯罪,確保社會安全。
行動重點: -
賦予邊境人員檢查出口貨物的新權力.
-
對重複犯下汽車竊盜、入室搶劫、人口販運及毒品走私者收緊保釋條件.
-
增聘1,000名皇家騎警(RCMP).
目標:
-
-
瓦解犯罪網絡,強化社區安全.
-
-
政府開支削減,提升財政效率
行動重點: -
將年度運營預算增長率從9%壓降至2%
-
凍結公務員編制,消除重複職能,運用科技提升效率
目標:
-
-
三年內實現基本預算平衡
-
「減少政府支出,讓加拿大民眾能增加投資」
-
📢 大家怎麼看? 美加關係一直密切,但我們真的應該花大筆金額加入美國的防禦計劃嗎?還是應該尋找其他國際夥伴?英王查理斯的演說則強調國家獨立,但這些政策能否真正改善加拿大人的生活?
資料來源: https://globalnews.ca/news/11199055/king-charles-throne-speech-highlights/
在溫哥華水族館海洋哺乳動物救援協會(VAMMR’) 的細心照料下,2025 年第一隻獲救的小海豹 Zeus 迎來了生命中的轉機!5 月 27 日,他被發現 孤單、瘦弱且失溫 地躺在 白石灘,情況危急。幸好,溫哥華的救援團隊迅速行動,為這位剛出生不久的海洋小生命帶來希望。
💙 溫哥華的關懷,讓 Zeus 得到救助 ✅ 他體重不足,急需營養補充 ✅ 仍覆蓋著 胎毛(lanugo),表明他是 早產海豹 ✅ 發現時仍有 臍帶殘留,推測僅出生 一至兩天.
🐾 細心呵護,助他茁壯成長
-
每天六次管餵,穩定血糖與體力
-
補充水分,防止脫水惡化
-
全天候監測,確保他的健康狀況
💙 溫哥華的愛,從不忽略最小的生命 這座城市不僅擁有壯麗的自然風光,更以 善良與關懷 聞名。
💙💙📢 讓愛延續!透過 「命名海豹計畫」,你也可以參與 Zeus 的康復之旅,幫助他早日回歸海洋!溫哥華對野生動物的守護相信大家都能認同, 來留言支持 Zeus! 💙💙💙
時間緊迫!不列顛哥倫比亞省(BC 省)居民請留意,政府提供的自住房屋補助可幫助減少主要住宅的房產稅!這項補助旨在減輕房屋持有人的財務負擔,降低需支付的房產稅額。
💰 補助金額:
✅ $570——適用於大溫哥華、菲沙河谷、首府區居民
✅ $770——適用於BC 省其他地區居民
🏠 誰符合資格?
✅ 房屋評估價值在 $2,175,000 以下 可獲得完整補助
✅ 超過此限額者,可獲得遞減補助(每超出 $1,000,補助減少 $5)
✅ 房屋價值超過 $2,289,000 則不符合補助資格(北部及偏遠地區可能適用更高限額)
📅 重要截止日與罰款:
🔹 溫哥華 & 本拿比:2025 年 7 月 3 日
🔹 滿地寶 & 素里:2025 年 7 月 2 日
⚠️ 逾期申請可能面臨最高 10% 罰款,請務必在期限內完成申請!
🚨 請注意: 補助無法完全覆蓋房產稅,申請者需先支付至少 $350 房產稅,才能獲得一般補助。符合條件的長者、退伍軍人及身心障礙者可申請額外補助,但需至少繳納 $100 房產稅。
📢 如何申請? 符合資格的居民應已收到 BC 評估通知,其中詳細列出房屋評估價值與房產稅到期日。這筆補助不會以支票方式發放,而是直接應用於房產稅帳單。請確保在房產稅到期日前提交申請,以免產生罰款!
💡 別錯過節省房產稅的機會! 在期限前提交申請,享受這項財務減免優惠。更多資訊請查閱 BC 省政府官網:BC Homeowner Grant
資料來源:https://dailyhive.com/vancouver/deadline-apply-bc-homeowner-grant
WestJet正式整合Sunwing航空,標誌著加拿大休閒旅遊市場的重大變革。這項合併歷時兩年,旨在為加拿大旅客提供更多陽光度假選擇,並提升航班運營效率。
🌞 主要變化
-
Sunwing航空已停止運營——所有航班現由WestJet執飛。
-
度假套票保持不變——旅客仍可透過Sunwing官網、App或旅行社預訂。
-
擴展度假航線——WestJet現提供前往墨西哥、加勒比海及其他熱門度假地的航班。
-
登機手續已變更——Sunwing旅客需透過WestJet櫃檯、官網或App辦理。
-
行李政策調整——旅客可攜帶一件免費個人物品及一件免費隨身行李,額外行李可付費購買。
-
機隊整合——WestJet已將所有噴射客機整合至單一航空運營許可證(Air Operator Certificate),包括16架前Swoop航空客機、9架前Lynx Air客機,以及18架來自Sunwing航空的客機。
💼 乘客可享受更多好處 ✅ 更多航班選擇——WestJet擴大機隊,提供更靈活的航班時間與座位。 ✅ 一致的服務標準——所有航班均提供統一的機上體驗。 ✅ 更順暢的預訂流程——Sunwing仍負責度假套餐預訂,而航班則由WestJet運營。
📅 重要資訊
-
所有Sunwing航班自2025年5月30日起由WestJet執飛。
-
Sunwing仍負責度假套餐的預訂與客服,但航班運營已轉交WestJet。
-
度假套餐價格不變——旅客仍可享受原有的價格。
這次合併進一步鞏固WestJet在加拿大休閒航空市場的領導地位,讓旅客享受更便捷、更具競爭力的度假航班選擇。無論是計劃陽光假期還是下一次旅行,旅客都能期待更順暢、更連接的飛行體驗!
資料來源: https://www.blogto.com/travel/2025/05/westjet-sunwing-merge-chan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