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30日起,多倫多希望通過Airbnb或Vrbo短租來補貼高昂房貸的業主,將面臨更多挑戰。市政府將加強對違反短期租賃法規的業主打擊力度。
自2020年以來,市府已經陸續推出更嚴格的短租規定,包括空置房屋稅以及對違規者的更嚴執法。作為市政法規更新的一部分,更多條例將於2024年及2025年分階段實施,其中9月30日將實施新規。
根據新規,短期租賃業主除了需要提供政府發出的身份證明外,還需提交至少兩份文件證明該房產為其主要住所,並可能需與市府人員面談,以提交所需材料以確認是否符合短期租賃資格。
此外,從本月底開始,每個單位只能註冊一次,若註冊被取消,業主及其他人一年內無法重新申請該地址的註冊。
市府亦有權每年檢查所有登記的短租單位,確保其合規。
2025年1月1日起,註冊及續期費用將大幅提升,由每套55.35加元漲至375加元,增幅達677%,以打擊非法短租行為。
在剛過去的這個週末,加拿大的居民區再度上演驚人一幕,數以百計的印度人湧入社區,音樂震耳欲聾,歌舞歡騰,惹得周圍居民十分不滿。據悉,每年10月都有印度的重大節日“九夜節”,這一慶典持續長達九夜十天,全球各地的印度人都會聚集慶祝。
如果這個慶典是在印度,自然是一片喜慶,但在他國的居民區,尤其是在深夜,卻無疑是擾民行為。住過印度人鄰居的居民都知道,他們舉辦喜慶活動時,常常通宵達旦,魔音穿牆,整個社區都難以入眠。此次事件發生在安大略省的“印度城”賓頓市,數百米的街道被人潮占據,完全無法辨識出這是加拿大的居民區,且這些人對周圍居民的感受置若罔聞。
不少畫面被民眾分享到社交媒體X,加拿大當地人紛紛發聲,指責這種行為:“難道他們不知道要租個私人場地慶祝嗎?這簡直擾亂整個社區,完全不想遵循我們的價值觀。”
“這件事情從頭到尾都錯了,應該去租場地,這樣一旦發生意外,救護車都進不去,附近的居民還有孩子在睡覺、上了12小時白班的人需要休息,這真是太自私了。”
“這就是大規模移民帶來的結果。”
“下周末感恩節,我們是不是也該在人行道上烤火雞、阻塞交通,大聲放音樂?”
“這裡是印度嗎?”
“這是搞什麼?!沒人想聽印度音樂,隔天大家還得上班呢!”
“鄰居怎麼活?噪音、人群、亂停車、垃圾…”
“這種活動有沒有許可?合法嗎?就這樣舉行?”
“加拿大人不會在街上做這種事,還是回印度吧。”
不僅僅是在深夜侵佔街道狂歡擾民,10月5日,安省一位農場主梅麗莎爆料,許多人跑到她的田裡隨意偷摘蘋果,邊摘邊吃,甚至偷偷將蘋果放進嬰兒車和口袋裡帶走,讓她和其他農民苦不堪言!梅麗莎表示,在安省卡里登地區,當地有許多草莓和蘋果農場,雖然會開放給遊客進行摘果活動,但一般收取合理的果實費用。
當前經濟本就困難,加上通貨膨脹、價格上漲以及批發商之間的競爭,農民的日子也不好過。
原本是投訴的帖子,結果引來了大量留言: “很多印度人這麼做,幾乎到處都有。”
“先是阿爾伯塔省的玉米田,現在輪到蘋果農場了。”
另外,還有兩則新聞也因為印度人的事件而引起熱議,請繼續關注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幾天前,BC省剛剛確定了2025年省內租金的最高漲幅。與今年高通脹時期的3.5%不同,明年BC省房東允許的最高租金漲幅限制在3%,比今年還低一點。
房屋部長拉維卡隆(Ravi Kahlon)表示,省政府決定將最高租金漲幅與通脹率掛鉤,這將為租客節省數百加元,同時也允許房東收回維護出租物業而增加的成本。在2018年以前,這個數字更低,為固定的2%。
卡隆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知道租客現在處境艱難,因此,我們的租金上限可以保護租客免受不公平租金上漲的影響,同時允許房東負擔得起上漲的成本,從而維持省內的出租市場。”
房東若想提高租金,必須提前三個月通知房客,而且12個月內租金不得上漲超過一次。另外,3%的上限不適用於商業租賃、房屋合作社和一些輔助生活設施。
這意味著什麼呢?租客租得越久,房租反而比市場價更低,租客也就更容易形成長期穩定的租賃關係。
租客是穩定了,但百分之三的小額租金漲幅真的能幫助房東回本嗎?
答案是否定的。過去兩年,大溫的房市高利率明顯讓高杠杆買房的房東們有些力不從心了,如果此時還維持疫情前的租金水平,多租一個月都意味著多虧一點。房東們入不敷出,自然也會選擇退出租房市場,被迫賣房。
為了防止上述情況出現,BC省最近作出了一項對房東極為有利的判決。RTB(住宅租賃仲裁委員會)在今年早些時候發佈表示,房東提出的在兩年內額外增加租金的申請已獲批准,BC省的一名房東被允許在兩年內將租金提高23.5%。
根據判決書,房東們告訴RTB,他們“目前的財務狀況難以為繼”,並補充說,雖然他們“確實有心理準備,也預留了緩衝空間……但沒人預料到情況會發展到這種程度”。
2021年4月,該房屋租賃商以1.9%的浮動利率購買了這棟四層出租物業,而到2023年7月,RTB表示房東的抵押貸款利率躍升至6.65%。截至2024年5月,RTB表示房東的利率仍為6.65%。
於是,房東在2023年4月聯繫了租戶,詢問他們是否同意在年度允許限額之上額外增加租金。租戶MS表示不同意,並認為這是房東的投資,應該自負盈虧。
房東還聲稱,即使租金上漲23.5%,他們仍無法收支平衡。
RTB表示:“儘管房東採取了合理的預防措施,通過一家公認的知名銀行獲得抵押貸款,但應對疫情所引發的世界和經濟事件是無法合理預見的,並且已經對房東產生了影響。”
“我認定房東在購買和融資住宅物業時表現出了應有的謹慎、遠見、判斷力、財務審慎和盡職調查,但由於不可預見的事件導致抵押貸款利率大幅上升。”
租金管理局規定,第一年,房東可以將四套公寓的租金分別上調3.5%(年度允許值),額外再加12%。第二年,租金可以按照省政府規定的最高限額上調,再加11.5%。
在做出判決之前,租戶每月需支付1,282加元至1,550加元。預計在兩年調整後,租戶的租金將漲至1,695加元至2,050加元,每月平均上漲五百加元。
這也是疫情以來,RTB首次作出允許房東在高利率損失情況下額外多漲房租的判決。這究竟是個例,還是能成為房東以蒙受重大財務損失為由上調大額房租的訊號,恐怕還有待時間的驗證。
(渥太華綜合報導)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的科學家們日前取得了重大醫學突破——他們開發出一種名為Zelenirstat的新型口服抗癌藥物,能夠阻止癌細胞擴散,並將其「餓死」,患者僅需每日服用一粒藥丸,無需住院,也不必接受傳統的放射治療或化療。
👉🏻顛覆傳統療法 以「窒息」方式殺死癌細胞
這項研究的領軍人物、阿爾伯塔大學教授呂克·貝蒂厄姆(Luc Berthiaume)表示,該藥物的核心機制是針對癌細胞的線粒體進行攻擊,從而阻斷細胞代謝,使其無法將氧氣轉化為能量,最終導致癌細胞死亡。
「我們的藥物抑制了細胞內的信號傳遞,使其無法無限增殖。此外,還能讓癌細胞無法獲取養分,最終窒息而亡,」貝蒂厄姆解釋道。
博士生Rony Pain補充說:「真正導致癌症致命的,是癌細胞的擴散(轉移),而這款藥物能夠有效抑制這一過程。」
👉🏻臨床試驗結果令人振奮 癌症患者存活時間顯著延長
Zelenirstat最初在實驗室內的細胞試驗中展現了驚人的效果,隨後進一步在小鼠模型中測試,並最終進入人體臨床試驗,受試者皆為晚期癌症患者。
第一位服用該藥物的患者來自埃德蒙頓的Cross癌症研究所,此後,該藥物被陸續送往卑詩省癌症護理中心、安大略省瑪格麗特公主醫院、蒙特婁大學醫療中心等加拿大主要癌症治療機構進行臨床測試。
雖然首階段臨床試驗的主要目標是確認藥物的安全性,但研究人員卻發現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它不僅安全,還對腫瘤有顯著的縮小作用!
「有一名淋巴瘤患者在短短兩到三週內,腫瘤體積就縮小了30%,這讓我們興奮不已,因為這代表我們的藥物確實有效!」貝蒂厄姆說道。
更令人振奮的是,一名原本僅剩數月壽命的患者,在服用Zelenirstat後,竟存活了18個月,顯示該藥物不僅能延緩癌症復發,還能顯著延長患者壽命。
👉🏻獲美國FDA「快速通道」批准 有望提前上市
由於Zelenirstat在臨床試驗中展現出的卓越效果,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授予該藥物「快速通道指定(Fast-Track Designation)」,並將其列為罕見疾病用藥。
這意味著,該藥物可能無需經歷傳統冗長的第三、第四階段臨床試驗,只需完成第二階段測試即可上市。
👉🏻適用癌症範圍廣泛 涵蓋血液癌與晚期實體瘤
目前,Zelenirstat對於**血液癌症(如淋巴瘤、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效果最佳,此外,它還對晚期實體腫瘤(如腦瘤、肺癌、卵巢癌)**展現了良好療效。
Pain博士目前正在研究該藥物對三陰性乳腺癌的治療潛力。這是一種極具侵略性的癌症,由於其細胞缺乏常規受體,導致現有療法的效果極為有限。而Zelenirstat則有望改變這一現狀。
「每天醒來,來到實驗室,知道自己可能正在改變癌症患者的命運,這種感覺真的令人敬畏,」Pain表示。
👉🏻副作用極低 服用者僅有輕微不適
與傳統的化療和放療相比,Zelenirstat的副作用極低。
「患者可能會感到輕微的不適或疲勞,但相比化療的劇烈副作用,這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貝蒂厄姆教授強調。
這對於癌症患者來說,意味著可以擁有更高的生活品質,更少的痛苦,並且可以在家中服藥,而無需經歷長期住院治療。
👉🏻資金短缺 臨床試驗仍需2000萬加元支持
儘管這項研究成果令人振奮,但Zelenirstat的第二階段臨床試驗仍面臨嚴重的資金短缺。每一種癌症類型的臨床試驗費用高達2000萬加元,目前資金仍遠遠不足。
為了推動藥物上市,貝蒂厄姆教授聯合創立的Pacylex製藥公司正在積極尋求更多資金支持。
「臨床試驗的進度完全取決於資金。我們需要更多資金,才能確保這款藥物盡快造福癌症患者。」貝蒂厄姆說道。
👉🏻未來展望:有望改變全球癌症治療格局
如果Zelenirstat能夠成功上市,它將徹底改變當前的癌症治療方式,讓無數癌症患者擺脫化療和放療的痛苦,通過每日服用簡單的口服藥片來控制病情。
貝蒂厄姆教授表示,這款藥物的最終目標,是顯著提升癌症患者的生活品質,並延長他們的壽命。
目前,該團隊正在積極推動資金籌募,希望能加速Zelenirstat的臨床試驗和上市進程。如果你想支持這項研究,並獲得加拿大慈善捐款的稅收抵扣,可前往 uabgive.ca/frcb 進行捐款。
這項來自加拿大科學家的突破性發現,有望在未來幾年內徹底改變全球癌症治療格局,讓更多患者受益。
近期,加拿大接連曝出兩起驚人的醫療疏失案件,一宗是男子被錯誤截肢,另一宗則是女子因劇痛被急診室忽視,直到病情惡化才被診治。這些事件不僅令外界震驚,對患者而言更是無法彌補的痛苦,對其生命與健康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害。
👉🏻男子錯誤截肢:本應截右腿,卻切了左腿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根據CBC報導,來自溫尼伯的48歲男子傑森·肯尼迪(Jason Kennedy),因右腳疼痛及流血,於10月23日前往醫院就診。醫生診斷後表示,右腿情況嚴重,需進行截肢手術。儘管這一消息令傑森震驚,但他依然選擇配合手術,以保命為先。10月31日,他在格雷斯醫院接受手術,然而醒來後,他發現自己竟然被錯誤截掉了左腿,而非原本需截肢的右腿。
傑森表示,他從麻醉中醒來時,簡直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發現左腿已經被截除,而右腿的疼痛依然存在。他難以接受這一事實,並深感心碎。溫尼伯地區衛生管理局在得知此事後表示,對患者及其家人造成的痛苦深感歉意,並表示將會進一步討論後續處理。
👉🏻女子痛苦不堪,兩度被急診室拒接
另一宗事件發生在加拿大新芬蘭與拉布拉多省,21歲的大學生史班斯(Joy Spence)因右側腹痛劇烈前往急診就診。然而,儘管她的病情逐漸惡化,她卻連續兩次被急診室醫生誤診並打發回家。醫生表示,血液檢查結果正常,無法確定她的問題,甚至建議她去跳舞或做瑜伽來舒緩。
隨著病情加重,史班斯不僅腹痛難忍,還感到頭暈失去意識,最終她的男友急忙叫救護車再次將她送至醫院。在這次送醫途中,急救人員指出,年輕女性的病情常被誤診,醫院往往沒有重視她們的症狀。
經過12天的折磨,史班斯終於被診斷為壞死性闌尾炎並緊急安排手術。事後,她回憶起當時的經歷,表示直到自己在醫院的走廊上嘔吐至不成人形,並且嘔吐物為黑色和綠色,醫生才開始重視她的病情。最終,一位資深醫生一眼判斷出她是闌尾炎,並立即為她安排手術。
👉🏻醫療疏失引發的不信任
不僅是患者,連急救人員也對某些醫生的行為感到不滿。曾任急救工作人員的茱莉亞(Julia Brewer)表示,她母親在2015年確診卵巢癌前,曾多次前往急診室就診,但都被誤診為壓力過大,直到癌細胞已經擴散,治療時已經為時過晚。
這些醫療疏失不僅讓患者遭受痛苦,也加深了人們對加拿大部分醫療機構的不信任。隨著這些悲劇一再上演,醫療系統的改革與改進顯得尤為迫切。
中國跳水小將全紅嬋已正式抵達加拿大,準備參加世界盃跳水賽加拿大溫莎站比賽!這位備受矚目的跳水天才,無論走到哪裡都掀起熱潮,此次也不例外——據官方網站顯示,4月11日至13日三天的決賽門票已經全面售罄,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中國跳水「夢之隊」剛於墨西哥瓜達拉哈拉站斬獲7金4銀1銅的佳績後,便迅速轉戰加拿大繼續征戰。眾多加拿大當地華人及粉絲聞訊後早早展開搶票行動,紛紛表示希望親眼目睹全紅嬋與跳水天團的英姿。
從中國代表隊的陣容來看,星光熠熠,實力雄厚。
雖然在墨西哥站女子單人10米台中因小失誤摘得銀牌,由隊友陳芋汐奪冠,但全紅嬋賽後表現坦然,表示:「曾經的感覺找不到了,體重上升導致動作變形,成績在預料之中。」她坦言目前的最大任務是「減重」,整體發揮尚可。
這位可愛又率真的跳水少女一抵達加拿大便成為焦點。當日,她身穿藍色上衣、黑色長褲,背著淺色雙肩背包、拉著行李箱,在零下8度的安省氣溫下,竟然腳踩一雙洞洞鞋,滑稽卻又令人忍俊不禁。
可能是真的冷了,隨後出現在鏡頭中的全紅嬋已換上了一件「加拿大鵝」羽絨外套,不時戴上墨鏡與帽子耍酷,背景還拍到了Tim Hortons的招牌。
此次出征,她還開通了海外社交媒體帳號,積極與粉絲互動,顯示心情愉快,絲毫未受上一場比賽結果的影響。這種樂觀積極、不與人爭的心態,也正是她廣受喜愛的原因之一。
有趣的是,她身上的那件市價約1.3萬港元的加拿大鵝羽絨服,也在網上掀起一陣熱議。部分網友質疑她是否不再如過往那樣樸實,認為「一出手就是萬元羽絨服」已與過去有所不同。
但更多網友則表示,全紅嬋是靠自身努力贏得榮譽與回報,穿什麼、買什麼都是她的自由,消費觀隨年齡與閱歷改變屬正常現象,應該支持她做自己。有留言直言:「奧運冠軍穿件大鵝就被說三道四,真是莫名其妙。」
比賽尚未開始,溫莎當地華人粉絲的熱情早已點燃。不少人提早探查場館,守候在運動員入場處,成功與全紅嬋、郭晶晶等人合影簽名,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有網友興奮發文:
「終於追星成功!送了婵寶一隻小烏龜Jellycat,她說她已經有一隻了,還讓我看了她的書包,超可愛超Nice!在異國他鄉見到自家偶像真的太幸福了!」
還有一位網友曬出與跳水皇后郭晶晶的合影及簽名,表示要將簽名包珍藏起來。她也興奮分享,自己在練習時兩度與全紅嬋近距離接觸,雖未能成功合影,但表示:「沒關係,我們還會再見!」
卡加利市政府近日宣佈,一項位於西南部的全新文體設施建設計劃正式啟動,未來市民將迎來一座全新冰雪地標——Glenmore雙溜冰場(Glenmore Twin Arena),預計於2027年正式落成啟用。
新設施坐落於Glenmore運動公園內,將包括兩個國際標準溜冰場、多功能活動室與教學空間、觀眾看台、公共大廳及擴建停車場,全面提升本地運動與休閒設施水準。
目前仍在使用的Stu Peppard溜冰場,將於新場館完工後退役。在此之前,該場地將維持運作,確保市民不受工程影響,繼續享有冰上活動空間。
根據市政府網站資訊指出,公共文體基建的投資,對於推動本地經濟發展、提升文化氛圍以及鼓勵健康生活方式具有深遠意義。
Glenmore雙溜冰場落成後,將大幅改善卡加利西部地區冰面資源短缺的問題,為冰球訓練與比賽提供更充足的場地。
施工期間,市府將在Glenmore水上中心東北角(靠近西南19街)開放一處臨時停車場,方便市民及工作人員使用。
此項目總預算約為8,560萬加元,資金主要來自卡加利市最新修訂的資本投資計劃,並獲得Hockey Calgary及其他市政機構的資助。
市府預計整個工程將於2027年夏季完工,屆時Glenmore雙溜冰場將成為本地冰雪運動的重要新地標,為市民帶來嶄新的休閒與競技體驗。
計劃申請加拿大公民身份的民眾注意了!加拿大移民、難民及公民部(IRCC)正式宣布,自2024年4月起,成人入籍申請費用將上調20%,引起申請者關注。
根據IRCC官網公佈的資料,目前530加元的入籍處理費維持不變,但18歲及以上成年人的入籍身份費將從原本的100加元上調至119.75加元。
這也意味著,成年申請人從2025年3月31日午夜起,申請入籍的總費用將增至649.75加元。
至於其他申請人,費用則維持不變:
-
未滿18歲的未成年申請人:身份費仍為100加元;
-
無國籍但父母為加拿大公民的成年人:身份費調整為119.75加元。
👉🏻已遞交申請怎麼辦?IRCC:需補差額,否則恐延誤審核
針對已提交申請者,IRCC表示,所有線上遞交的申請將立即以系統接收時間為準,申請人需確認已繳付正確金額。
若是透過郵寄方式遞交,則需注意遞出申請與IRCC收到申請之間的時間差。根據指引,只要補交新舊費用的差額,申請仍會被接納,不會因此被拒。
民眾可透過IRCC的網上支付工具補交費用差額。若為多位申請人支付,也可選擇分批付款或一次性支付總額,並依照指示上傳付款收據以完成程序。
此項費用調整被視為IRCC提升服務成本與行政開支管理的一部分,提醒計劃申請入籍的民眾及早準備,以免因費用差額影響申請進度。
在加拿大,「中產階級」一詞不僅是政治語彙中的常客,更是各大政黨競相爭取的黃金選票來源。幾乎每逢大選,政黨便會推出針對中產階級的稅務優惠方案,誓言為其「減稅讓利」,甚至不惜每年砍掉數十億元聯邦預算支出來討好這一群體。
然而,隨著房產、年假、甚至是穩定工作的獲得對年輕人而言愈發遙不可及,「中產階級」在加拿大的定義正悄然轉變。
👉🏻中產收入新定義:年收入52,875至141,000加元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對中產階級的最新定義,中產階層指的是稅後家庭收入介於全國中位數75%至200%之間的人群。以加拿大統計局最新數據計算,這一範圍對應的年收入約為52,875至141,000加元。
然而,對不少加拿大年輕打工族來說,這樣的收入水準仍是遙不可及的夢。
統計局2024年公布的研究也指出,2022年加拿大家庭與單身人士的稅後收入中位數為70,500加元,而所謂「中產」的實質收入水平較前一年下降了3.4%。
👉🏻42%加拿大人自認為中產,但實際未必達標
2023年的《加拿大大階層研究》顯示,約42%的加拿大人認為自己屬於中產階級,但其中有17%自認為是「下層中產」,另有17%則認為自己是「上層中產」。
對此,蒙特婁康考迪亞大學經濟學高級講師Moshe Lander分析稱:「多數加拿大人不願意把自己歸為低收入或高收入者,因此便紛紛選擇自我標籤為中產,這也讓『中產階級』這個詞語在公眾中變得過度泛化。」
👉🏻中產階級的「新模樣」:不再追求擁屋,而是活得輕鬆
根據Pollara的調查,加拿大人普遍認為「中產生活」意味著過得舒適、生活安穩。Moshe Lander回顧稱,從前的中產階層象徵是購買家電(冰箱、爐具),再到洗衣機、洗碗機,接著才是擁有一輛或多輛汽車,最終踏入房貸或租房市場。
不過,如今年輕一代的價值觀早已轉變。倡議組織“Apathy is Boring”執行董事Sam Reusch指出,在經濟前景不明朗的今天,許多年輕人寧願選擇靈活生活,不再追求擁有房產,而是將資金投入食品雜貨、旅行和生活質感上。
👉🏻UBC教授警告:經濟制度傾斜於長者,年輕人成了「人肉盾牌」
不過,問題並不僅止於價值觀變遷。UBC公共衛生學院教授Paul Kershaw警告,加拿大的經濟制度已開始出現結構性傾斜,尤其是在房產與階層重構方面。
他以卑詩省維多利亞市為例指出,一名年薪六位數的年輕律師,可能都無法負擔一間三房單位的租金;而數十年前購房的低收入者,卻因房產升值而晉升為「資產階級」,坐擁百萬房產。
Kershaw直言,過去25年來,加拿大出現一種「政治交易」——以犧牲年輕世代的經濟安全,來保障上一代的房產增值利益。
他批評:「政客口口聲聲說要保護老年人資產,但實際上,真正承擔這筆成本的,是那些還在為租金與生活奮鬥的年輕人。他們活得辛苦,卻被當成人肉盾牌,用來保住上一代的財富。」
他更以自己房產為例指出,其房價在過去20年間暴漲了150萬元,「當一套房產的增值比高薪者辛勤工作所得還多三倍時,這個經濟系統明顯出了問題。」
👉🏻呼籲政策改革:補償年輕人,才是公平的減稅方案
儘管政界普遍不願見到房價下跌,但Kershaw強調,如果政府真要實施大規模減稅政策,例如60億或140億加元的規模,那麼這筆資金應該用來補償那些正在被經濟壓力壓榨的年輕人,讓他們也有重新追夢的機會。
原本旨在解決偏遠地區勞動力短缺問題的「省提名移民計劃」(PNP),如今卻成為移民政策調整下的犧牲品。配額遭砍半,審理時間從6個月飆升至21個月,不少申請人陷入漫長等待,生活與職涯規劃通通被擱置。
他們與其他移民申請人繳交相同的費用,卻面臨加倍的等待。有申請人形容,這是一場「官僚體系下的輸家遊戲」。
👉🏻為保移民資格 他推掉升職與買房計畫
來自印度、現居多倫多的軟體工程師桑哈(Lovedeep Sangha)便是其中一例。他為了保住正在審理的省提名移民申請,不得不放棄升職機會,也延後了買房與成家的計劃。
桑哈表示,若在等待期間選擇轉職或升遷,可能需重新提交申請,使程序更加複雜。他於2024年3月遞交申請,原本預計11個月可完成審理,如今卻要等上21個月。
👉🏻配額被砍 「省提名」成最大受害者
桑哈只是成千上萬申請人中的一員。這一現象的背後,是聯邦政府針對永久居民接收人數所做出的削減決策。根據最新移民計畫,加拿大2025年接納的新永久居民人數將減少25%,僅39.5萬人,並計劃在未來兩年進一步縮減。
省提名計劃的名額更是被砍去一半——2025至2027年間,每年僅剩5.5萬個名額,重創該計劃本意——吸引技術移民至多倫多、滿地可與溫哥華以外地區,滿足當地勞動市場需求。
加拿大移民律師協會代表、卡加利移民律師霍爾特(Mark Holthe)指出,這一削減不僅減少了PR核發數量,更直接導致審理時間延長。
👉🏻同等待遇 卻有雙重標準
根據制度,申請人須先經省級篩選,再轉由聯邦移民部審核,最後獲得永久居民身分。但目前的延誤主要集中在「非快速通道(non-Express Entry)」類別,而這部分案件並非聯邦審理優先項目。
現年28歲的桑哈於2022年來加,目前在一間石油公司擔任IT職位。他指出,快速通道申請人僅需等待7個月,而他所屬類別卻要等近兩年,實屬不公。他更憂心經濟波動與裁員壓力,一旦失業,申請將被迫重來。
目前,桑哈已發起網上聯署,呼籲移民部長本戴揚(Rachel Bendayan)加速處理。
👉🏻3300名職員遭裁 移民積壓逾200萬件
桑哈擔憂的情況並非杞人憂天。根據移民部最新資料,聯邦正在裁減3300名移民部門職員,佔總體人力的20%。與此同時,加拿大移民申請積壓量高達200萬件,其中包含超過84萬件永久居民申請。
👉🏻母親病重 兒子兩年不敢返國探視
24歲的凱什瓦尼(Renish Keshwani)於2021年赴加,入讀百年理工學院金融文憑課程。現居薩斯喀徹溫省里賈納市,並於去年5月獲得省提名,目前擔任金融顧問。
他說,部分省提名項目屬快速通道處理,但大多數屬非快速通道,申請人無權選擇途徑,卻仍須繳交每人1,525加元的申請費。
他無法更換雇主,也無法調職。最令他難過的,是母親病重兩年,他卻不敢離境返國探視,「因為一旦離開,就可能影響申請進度。」
霍爾特指出,這些非快速通道的省提名案件,在實際操作上並無明顯技術差異,僅是官僚體制下造成的程序性不公平。
👉🏻一紙永居 遙遙無期
36歲的塔希爾(Sufyan Tahir)於2018年自巴基斯坦來加,修讀西安大略大學生物學博士。2023年畢業後,在政府部門短期任職,但合約於去年底到期未獲續約。
他表示,因為來自安省、且須遵守地區限制,他無法尋求其他省份的職業機會,長期等待使他身心俱疲。「我覺得自己一直在浪費時間。」
👉🏻政策變動令新移民倍感壓力
2021年自約克大學經濟系畢業的李昊陽(音譯),於次年前往育空白馬市,希望以競爭壓力較低的方式申請省提名。他原本申請銀行職位,卻遭拒絕提名支持,最終在超市找到文職工作並獲得雇主協助提名。
他坦言,加拿大移民政策不斷變動,讓他對持有的臨時工作簽證缺乏信心。「我本想等拿到楓葉卡再換工作,但現在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
👉🏻聯邦:非快速通道更具彈性 但不設審批時限
面對質疑,加拿大移民部回應稱,非快速通道申請受申請量影響較大,且因不設6個月審理時限,其處理時間自然波動。
移民部指出,非快速通道雖不如快速通道透明,卻保有更大彈性,能因應各地技能需求。各省有權決定其省提名項目是否納入快速通道。
然而,面對申請人的不安與不滿,政府是否該正視這場「雙軌制度」所帶來的不平等?他們正用自己的青春、家庭與未來,換取一紙加拿大永久居民身分——卻遙遙無期。
每逢回國探親或探訪朋友,總令人頭痛的,莫過於挑選一份既有代表性又實用的加拿大手信。《環球郵報》近日特別邀請來自溫哥華及紐芬蘭的五位知名廚師,精心挑選出多款來自加國不同省份的優質特產,無論是味道、外觀還是文化意義,皆為送禮之上選。
來自BC省的納奈莫棒、一口大小的甜點;新不倫瑞克省 Wabanaki Maple 的傳統桶裝楓糖漿;薩斯喀徹溫省 Wendell Estate 出品、口感柔滑的生蜂蜜;以及安省 Kozlik’s 製作的小批量芥末等,全是深受主廚們推薦的佳品。
以下為五位廚師推薦的伴手禮詳情:
📌 野玫瑰糖漿(多倫多 Forbes Wild Foods)
網站:wildfoods.ca|售價:17.95加元/245毫升
「我經常會在文化活動中製作以野生植物為主題的飲品,而來自 Forbes Wild Foods 的野玫瑰糖漿效果驚艷,尤其搭配草莓梳打水,更能突顯其風味而不搶味。我曾以他們的樺樹糖漿取代甜點中的糖蜜。第一次使用這款野玫瑰糖漿時,它令我想起兒時在馬尼圖林島上學路上的回憶——那時我常摘野玫瑰花瓣來吃,這糖漿喚起了我最珍貴的童年記憶。」
—— Centennial College 原住民料理講師 Joseph Shawana
📌 鴨肉醬(魁北克省 Lake Brome Boutique)
網站:canardsdulacbrome.com|售價:8.99加元/80克
「我最愛的加拿大美食之一是 Lake Brome Boutique 的鴨肉醬。我在與家人公路旅行時發現它,其質地柔滑略帶粗糙,與鴨脂的油潤形成絕佳對比。這款產品將法式烹飪的精髓體現得淋漓盡致。作為禮物送給喜愛美食的朋友,他們對其品質與獨特風味都讚不絕口。」
—— Kwizinn Caribbean Fusion 主廚兼聯合創辦人 Michael Lafaille
📌 乾燥蘑菇(Windy Heights Farm,紐芬蘭 Portugal Cove)
網站:windyheights.ca|售價:25加元/70克
「Windy Heights Farm 的乾蘑菇種植於最先進的室內設施中,香氣濃郁、風味樸實,令人難忘。我經常用它製作奶油醬、磨成鹽用於調味,或灑在烤牛排上搭配棕色牛油,效果極佳。我甚至曾將它做成複合奶油作為手工禮物送人。」
—— Food Culture Place 創辦人 Lori McCarthy
📌 酥脆辣椒醬(Monster Sauce,卡加利)
網站:monstersauce.ca|售價:15加元/250毫升
「我們是 Monster Sauce Co. 出品的 Monster Crunch 超級粉絲。一次美食活動中認識了創辦人 Kelly 和 Paul,之後便對這款辣椒醬著迷。它的酥脆口感與辣味完美融合,還帶點海藻的鮮味。搭配我們自製的酸種佛卡夏面包後令人驚艷,當你能一口氣吃完整罐時,你就知道它有多美味了!」
—— Christine Sandford 和 Roger Létourneau,Vagabond Pop-Ups 及 Lessig Ferments 聯合創辦人
📌 脫水酸種發酵劑(BReD,卑詩省惠斯勒)
網站:edsbred.com|售價:16加元/10克
「每當我有機會從外地帶酸種回來,一定會開車去惠斯勒的 BReD。他們的脫水酸種發酵劑方便攜帶,極適合當伴手禮。他們專注於全麥、純素烘焙,這款發酵劑含豐富野生酵母,啟動後三天內即可用來製作美味酸種麵包。我曾把它郵寄給全國各地的朋友。」
—— Folke 餐廳老闆暨甜點師 Pricilla Deo
如果你正在為回國送禮發愁,不妨參考以上主廚推薦,為親友帶回一份真正代表加拿大的美味心意。
加拿大前總理賈斯汀·杜魯多(Justin Trudeau)近日被爆料,已在渥太華高尚住宅區羅克里夫園(Rockcliffe Park)租下一棟住宅,計劃至少在當地居住一年,長遠打算則是落腳於魁北克省的蒙特婁市。
據《環球郵報》報導,兩位不願具名的杜魯多顧問透露,現年53歲的杜魯多已從位於總督府內的官邸「里多別墅」(Rideau Cottage)遷出,目前搬至羅克里夫的一處住宅。該區域與已廢棄的蘇塞克斯路24號(24 Sussex Drive)比鄰,杜魯多兒時正是在該地址隨其父、前總理皮埃爾·杜魯多居住。
杜魯多表示,他計劃在渥太華繼續居住,直到小女兒艾拉-葛瑞絲(Ella-Grace)與小兒子哈德里安(Hadrien)完成學業為止。而其長子澤維爾(Xavier),現年17歲,最近亦發行了個人首支R&B單曲《Til The Night’s Done》,展露音樂才華。
本月稍早,杜魯多還在社群媒體上曬出一張自己在「Canadian Tire」購買廚房用品的照片,引起不少網民熱議。杜魯多與妻子蘇菲·葛雷瓜爾-杜魯多(Sophie Grégoire Trudeau)目前分居,兩人共同負責撫養孩子。據悉,蘇菲現與渥太華兒科外科醫生馬可斯·貝托利(Marcos Bettolli)交往中。
對於杜魯多接下來的計劃,顧問透露,他曾對親友表示,長遠目標是返回家鄉蒙特婁定居,未來或將從事醫療相關工作,成為一名醫生或護士。
自卸任總理以來,杜魯多並未有意參與聯邦層級的競選活動。加拿大前央行行長馬克·卡尼(Mark Carney)於3月14日宣誓就任總理,成為首位從未擔任民選職務便晉升此職的領導人,並計劃於4月28日舉行全國投票。
卡尼上任後立即展開一系列政策調整,意圖與杜魯多時期的施政路線劃清界線,包括取消備受爭議的碳稅、撤回資本利得稅上調方案,並強調加強能源出口至亞洲與歐洲。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主導的貿易戰與強硬言論影響下,加拿大國內民族主義情緒一度升溫,使自由黨支持率有所回升。儘管兩個月前仍落後保守黨十個百分點,如今支持度已呈現拉鋸局面。
杜魯多在任近十年後將政權和平交接,並於告別演說中感謝國民,「感謝你們信任我、挑戰我,也賦予我這份為世界上最美好國家與人民服務的榮耀。」
外界亦猜測,憑藉其總理退休金與知名度,杜魯多未來若轉戰任何領域,似乎都不成問題。
位於大溫哥華地區阿加西(Agassiz)小鎮的哈里森鬱金香節(Harrison Tulip Festival)花田,近日於荷蘭舉行的世界鬱金香峰會中榮獲「全球最上鏡鬱金香農場」(Best Instagrammable Tulip Farm)大獎,吸引全球旅人與攝影愛好者矚目。今年的鬱金香節將於 4 月 15 日(星期二)正式揭幕,為期約四週。
📌雪山為背景 一望無際的鬱金香海成夢幻打卡地
哈里森鬱金香花田是加拿大最大的鬱金香節花田之一,佔地達 40 英畝,種植超過 1,200 萬顆鬱金香與水仙花球莖,包含 100 多種鬱金香與 15 種多瓣水仙品種。壯麗的奇姆雪山(Mount Cheam)作為背景,花田在菲沙河谷之中延展,成為無與倫比的拍攝與賞花聖地。
世界鬱金香協會主席 Ibo Gülsen 在頒獎時表示:「哈里森鬱金香節為遊客提供了獨特體驗與迷人景色,是 Instagram 上鬱金香照片的首選背景地。」
📌多個特色裝置 讓你一秒拍出雜誌風美照
園區內設有各式拍照熱點,包括經典荷蘭風車、復古鞦韆、古董拖拉機與馬車、老式單車、1950 年代敞篷老爺車、1965 年 Airstream 露營車及高架觀景台,吸引大小朋友前來拍照打卡。
此外,今年更新與擴建的農場商店也不容錯過,販售現採盆栽鬱金香、本地製鬱金香造型餅乾與巧克力,以及來自荷蘭的特色商品。「秘密花園」擴展面積達兩倍,花木扶疏、步道蜿蜒,四英畝春日花海交織果樹與灌木,宛如童話世界。
📌春日限定活動 感受五感沉浸式花田之旅
整個鬱金香節期間,花卉依時段與天候盛放,園區每日至少有 10 至 30 英畝花海輪流綻放,確保每位遊客皆能欣賞到最新鮮、最繽紛的鬱金香景色。
園區設有故事牌展示鬱金香節的發展歷史與 Onos 家族的農業傳承,從種植球莖到溫室收成切花的過程一覽無遺。特定日子亦有音樂演出、田野瑜珈、花藝工作坊等活動,為遊客帶來豐富的互動體驗。
活動詳情一覽:
-
開放日期: 自 2025 年 4 月 15 日起,為期約四週
-
開放時間:
-
星期一至五:上午 10 時至下午 6 時 30 分
-
星期六、日及復活節(4 月 18 日):上午 6 時至下午 6 時 30 分
-
地址: 5039 Lougheed Hwy, Agassiz, BC(經 1 號高速或 7 號公路皆可抵達)
-
門票: 成人 $17 起、長者 $15 起、3 至 12 歲兒童 $10 起
-
交通與停車: 現場提供免費停車位,入口及花田旁(Cameron Road)鋪設橡膠墊保護農地
-
官方網站: harrisontulipfest.com
-
Instagram: @harrisontulipfest
📌背後的故事:Onos 家族與 BC 鬱金香文化的傳承
哈里森鬱金香節由 Onos 家族主辦,該家族是菲沙河谷地區農業旅遊的先驅,2006 年首次舉辦鬱金香節,為卑詩省第一個開放農場型花卉節慶。活動曾在奇利瓦克舉行十年,2023 年家族正式於阿加西置地,2024 年重返家族故地,展開全新篇章。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場地坐落於原住民傳統領地之上,主辦單位尊重並致力保護當地歷史文化。同時,Onos 溫室現為加拿大西部供應 85% 鬱金香切花的重要生產者,為 BC 春季注入無窮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