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在剛過去的這個週末,加拿大的居民區再度上演驚人一幕,數以百計的印度人湧入社區,音樂震耳欲聾,歌舞歡騰,惹得周圍居民十分不滿。據悉,每年10月都有印度的重大節日“九夜節”,這一慶典持續長達九夜十天,全球各地的印度人都會聚集慶祝。

如果這個慶典是在印度,自然是一片喜慶,但在他國的居民區,尤其是在深夜,卻無疑是擾民行為。住過印度人鄰居的居民都知道,他們舉辦喜慶活動時,常常通宵達旦,魔音穿牆,整個社區都難以入眠。此次事件發生在安大略省的“印度城”賓頓市,數百米的街道被人潮占據,完全無法辨識出這是加拿大的居民區,且這些人對周圍居民的感受置若罔聞。

不少畫面被民眾分享到社交媒體X,加拿大當地人紛紛發聲,指責這種行為:“難道他們不知道要租個私人場地慶祝嗎?這簡直擾亂整個社區,完全不想遵循我們的價值觀。”
“這件事情從頭到尾都錯了,應該去租場地,這樣一旦發生意外,救護車都進不去,附近的居民還有孩子在睡覺、上了12小時白班的人需要休息,這真是太自私了。”
“這就是大規模移民帶來的結果。”
“下周末感恩節,我們是不是也該在人行道上烤火雞、阻塞交通,大聲放音樂?”
“這裡是印度嗎?”
“這是搞什麼?!沒人想聽印度音樂,隔天大家還得上班呢!”
“鄰居怎麼活?噪音、人群、亂停車、垃圾…”
“這種活動有沒有許可?合法嗎?就這樣舉行?”
“加拿大人不會在街上做這種事,還是回印度吧。”

不僅僅是在深夜侵佔街道狂歡擾民,10月5日,安省一位農場主梅麗莎爆料,許多人跑到她的田裡隨意偷摘蘋果,邊摘邊吃,甚至偷偷將蘋果放進嬰兒車和口袋裡帶走,讓她和其他農民苦不堪言!梅麗莎表示,在安省卡里登地區,當地有許多草莓和蘋果農場,雖然會開放給遊客進行摘果活動,但一般收取合理的果實費用。

當前經濟本就困難,加上通貨膨脹、價格上漲以及批發商之間的競爭,農民的日子也不好過。

原本是投訴的帖子,結果引來了大量留言: “很多印度人這麼做,幾乎到處都有。”
“先是阿爾伯塔省的玉米田,現在輪到蘋果農場了。”

另外,還有兩則新聞也因為印度人的事件而引起熱議,請繼續關注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最新消息 2024-10-08

就在賓頓市努力解決不安全及非法住房改建問題之際,加拿大廣播公司多倫多獲悉,當地一名議員與他人共同擁有一處未註冊的地下室公寓,這違反了市政法規。賓頓市及皮爾區議員古爾帕塔普·辛格·圖爾(Gurpartap Singh Toor)否認擁有這棟位於市區東北部 Gardenbrooke Trail 的房屋。

 

然而,房地產紀錄顯示,圖爾自2021年以來一直擁有該房產的所有權,並透過資訊自由請求獲得的文件指出,地下室在此期間一直被非法出租。

 

根據紀錄,圖爾的姐姐自2012年起擁有此房產,並於2021年將1%的股份轉讓給他,使他成為共同擁有人。

 

這是圖爾擁有的至少四處房產之一——房產紀錄顯示,他在安省卡利登還擁有三棟房屋。市政府首先對賓頓市的這處房產進行了檢查,並於9月發出合規通知,同時處以750加元的罰款,指出未註冊的公寓可能對居住者造成安全風險。

 

此次檢查是在布蘭普頓住房供應商協會創辦人阿扎德·戈亞特提出投訴後進行的。該協會是一個代表房東的非營利組織,旨在響應市政府為遏制非法住房而開展的試點項目。戈亞特曾在上屆市政選舉中與圖爾在同一選區競選地區議員。

 

他表示,鄰居注意到這棟房屋裡住著兩戶人家,但市府沒有註冊二級單位。“圖爾議員代表人民。他是市政廳的立法者。他怎敢……建造非法住房?”戈亞特說。

 

非法出租一直是賓頓市議會最關注的問題,市長先前稱未註冊的出租屋為“火災隱患”。

 

賓頓市政府本月早些時候表示,去年該市發生了近100起房屋火災,造成5人死亡。

 

自2022年起,圖爾一直擔任第9和第10區的地區議員。

 

🔹圖爾否認擁有該房產,與房產紀錄相矛盾

 

上周,當加拿大廣播公司多倫多分台在議會廳外採訪圖爾時,他否認擁有該房產,並威脅將發出法律信函。

 

“這處房產不屬於我。任何人來找我家人,我都會來找他們,”他說。

 

隨後在電子郵件中回覆進一步問題時,圖爾表示,他的姐姐是該房產的所有者,而他之前“出於私人原因,在極短的一段時間內”擁有1%的所有權。他強調自己未從該房產獲得任何收入。

 

在電子郵件中,他指責“市政廳內部人員抓住救命稻草,洩露個人及私密資訊”,“惡意”損害他的聲譽。

 

多倫多房地產律師鮑勃·亞倫(Bob Aaron)表示,擁有少量所有權份額並不能減輕任何責任,即使業主未從該房產中獲得收入。

 

“在法規合規、消防規範方面……每一方、每位業主——無論擁有99%或1%的股份——都需100%遵守規定,”亞倫說。

 

賓頓市市長帕特里克·布朗(Patrick Brown)在10月24日的電子郵件中告知CBC,圖爾已通知他“他不再擁有該房產的任何所有權”。布朗表示,他希望所有議員遵守城市的法規。

 

同日的產權搜索仍然將圖爾列為共同所有人。

 

🔹投訴促使檢查並處罰

 

賓頓市內任何擁有額外單位的房產均需在市政府登記,並接受批准和檢查。

 

根據透過資訊自由請求獲得的市政府文件,該市在7月底收到了有關該房產的投訴。

 

紀錄顯示,一名執法人員於9月19日到訪該房產,並與地下室租戶交談,租戶確認他們已租用該兩居室公寓四年,而另一戶家庭住在樓上的單位。

 

執法人員當日即發出罰款通知,處以750加元罰金,並要求業主在30天內提交許可申請。通知書上的收件人姓名已被刪除。

 

該警官還拍攝了房屋的內外部照片,注意到地下室窗戶被改建且未經許可,一扇大窗戶似乎改成了雙開門入口。

 

翌週發出的通知指出,市政府政策“旨在確保住房安全、合法、宜居”,而不符規定的建築可能缺乏必須的安全設施,“可能使居住者及鄰居面臨嚴重受損、受傷或死亡的風險”。

 

在10月16日的電子郵件中,該警官表示將於10月21日與業主跟進,屆時若違規未解決,可能會採取進一步行動,包括最高罰款25,000加元。

 

10月22日,賓頓市公共關係部的Kennisha Petgrave在回覆CBC的電子郵件中表示,“市府一直與業主溝通,業主也在積極採取措施使其房產符合法規”,並補充說新的“基準日期”是10月29日。

 

🔹住房是城市的關鍵問題

 

非法公寓一直是賓頓市的主要問題,市議會致力於解決該問題,尤其針對國際學生。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今年5月的報告,2021年賓頓市國際學生居住在不合適住房中的比例為全國最高。

 

市政府近期採取多項措施來應對此問題,包括針對小型房東的試點計劃,要求房東每年更新執照。市府上月表示,該計劃已導致數千次檢查及600多張罰款通知。

 

市政律師約翰·馬斯卡林表示,不遵守城市法規不僅給選民樹立壞榜樣,還可能損害公眾信任。

 

“人們對地方政府及整個地方機構的信心已經逐漸失去。”

 

最新消息 2024-10-19

安省即將於9月實施多項新法例,將影響當地居民和國際留學生等群體。根據英文媒體BlogTO報導,安省政府和加拿大聯邦政府計劃推出多項新規,這些規定將影響所有居民。

 

1. 學校禁用手機與電子煙

 

自9月起,安省幼稚園至六年級的學生必須全天將手機靜音並置於看不見的地方。早在4月,安省政府就宣布了一項計劃,通過加強全省措施以應對課堂上手機使用造成的干擾,目的是「改善兒童的健康」。

 

七至十二年級的學生,除非經過老師允許,亦不得在課堂上使用手機。新政策還將社交媒體應用從所有校園設備中移除,並將學生在課堂上的「分心程度」列入成績單。

 

此外,安省還加強了對學生攜帶電子煙或香煙的規管。自9月起,學生如被發現攜帶這類產品,學校將立即通知家長,並要求學生交出相關物品。安省政府也將撥款3,000萬加元,用於學校安裝電子煙探測器及升級安全設施。

 

2. 便利店可銷售啤酒和葡萄酒

 

自9月5日起,所有符合資格的便利店將能夠出售啤酒、葡萄酒、蘋果酒和即飲酒精飲料,這是安省擴大酒精飲品銷售計劃的一部分。到2024年10月31日,符合資格的雜貨店和大型商店也將能夠銷售箱裝酒類。

 

作為與The Beer Store達成協議的條件之一,安省將向該啤酒連鎖店提供高達2.25億加元的資金,幫助其在未來19個月內完成必要投資,順利過渡至更加開放和便捷的酒精市場。

 

3. 國際留學生工作時數限制

 

自今年9月起,國際留學生在校外的工作時數將被限制為每週最多24小時。早在4月,加拿大移民局(IRCC)已對留學生計劃進行改革,旨在防止學生遭受欺詐或經濟困境。當時移民部長Marc Miller宣佈,允許學生每週校外工作超過20小時的臨時政策已於4月30日結束。

 

今秋,聯邦政府將留學生的每週校外工作時間限制為24小時,以「確保學生優先專注於學業,同時在必要時進行兼職工作」。

 

最新消息 2024-09-18

溫哥華西區邓巴街區的一戶人家前院最近因巨型南瓜而成為焦點。這顆南瓜由邁克和喬安娜·波萊種植,重達超過1,000磅,邁克甚至將它稱為他們的“第三個孩子”。

 

邁克每天需浇水兩次,並每隔幾天施肥和施糞肥,照顧南瓜成為全職工作。喬安娜表示,邁克大部分時間都待在花園裡。這個巨型南瓜的展示是為了準備十月份的南瓜稱重活動,去年他們曾獲得第十名。

 

南瓜的搬運需要叉車,對他們的11歲兒子洛根來說是一個挑戰。前院裡還有高達20英尺的橙色向日葵,吸引了不少人來參觀。

 

這個家庭已將草坪改造成果菜園,啟發了其他人效仿,並與鄰居建立了聯繫。九歲的艾莉·波萊表示,這讓社區更加團結,很多人前來參觀並受到熱情接待。

 

比賽結束後,這顆南瓜將在當地雜貨店展出。

最新消息 2024-09-03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在周二(20日)宣布,聯邦政府將為卑詩省最近公佈的《卑詩建造》(BC Builds)計劃提供額外的20億融資。
 
卑詩省長尹大衛(David Eby)上周宣布了這項可負擔住房計劃,旨在在公共、非營利、社區擁有和未充分利用的土地上建造適合中產階級租賃的住房。 省政府也為該計畫提供了20億元的建設融資和9.5億元的投資。
 
總理杜魯多在尹大衛和溫哥華市長沈觀健的陪同下宣布,聯邦政府將額外撥款20億元給卑詩省的《卑詩建造》計劃,以增加數千套廉租房屋單位,為中等收入 人群提供住房。
 
尹大衛表示,聯邦資金將透過公寓建設貸款計畫以低成本貸款的形式提供,並將在未來幾年內建造「至少」8,000至10,000套公寓。 這項措施旨在解決卑詩省的住房問題,提供更多可負擔的住房選擇,確保中等收入者能夠獲得合理的租金和適當的居住條件。
 
最新消息 2023-12-14
這名婦女在雪崩中被掩埋了近20分鐘,能夠倖存下來實在是一個奇蹟。 事故發生在溫哥華附近的北岸山區,具體地點是西摩山泵峰南坡,距離市中心東北方向不到20公里。 當時,她和一名同伴正在偏遠地區穿雪鞋。 突然間,一場雪崩發生,將她們掩埋在雪堆中。
 
幸運的是,一名男子也被困在雪崩中,但他成功地自己挖出來並報警。 他在探索時意外地找到了被雪崩探出的女伴的雪鞋。 當地的北岸救援人員接到報警後迅速展開救援行動,將女子轉移到安全地帶。 然而,由於她受了輕傷,需要他人的支持才能下山。
 
救援人員表示,這名女子能夠倖存下來實在是非常幸運的。 他們呼籲所有前往山區的人們要時刻注意雪崩情況,並遵守冬季偏遠地區的安全建議,包括適當的裝備和相應的訓練。
 
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後立即提供了緊急護理。 男子能夠自己下山,但女子受到了一些輕傷。 在他們返回的路上,救援人員確保了她的安全,並在到達西摩山旅館停車場後,提供了溫暖的環境和必要的液體來協助她的康復。 值得一提的是,這名婦女選擇與丈夫一起離開,而不是與急救人員一起前往醫院。
 
這起事故再次提醒我們在冒險活動中保持警覺,尊重自然的力量並做好充足的安全準備。 加強預防措施、接受專業訓練、攜帶必要裝備、集體行動和通訊,以及持續學習都是保護自己和他人安全的重要步驟。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大自然中安全且愉快地冒險。
最新消息 2023-12-14

加拿大總理賈斯廷·杜魯多(Justin Trudeau)在3月10日離開國會大廈時,再次被拍到伸舌頭的一幕,隨即在社交媒體上引發強烈批評。根據《多倫多太陽報》報導,按照傳統,離任議員在離開時會帶走自己的椅子,而這一畫面則被攝影師卡洛斯·奧索里奧(Carlos Osorio)為路透社捕捉,並發布至X平台。

社交媒體掀起輿論風暴

“這真是一個幼稚的男人。”出版商伊茲拉·萊萬特(Ezra Levant)直言不諱地批評,“這是一張真實的照片,這才是他真正的樣子。”

前卑詩省保守黨發言人迪恩·斯科雷科(Dean Skoreyko)更翻出特魯多過去多次伸舌頭的照片,戲稱他有“怪異的舌頭戀物癖”。

有網民更指出,這張照片很可能會成為杜魯多作為總理的最後一張形象照。“真的希望這就是你的告別照?”社交媒體用戶安德烈亞·奧爾德里奇(Andrea Aldridge)寫道。“我很驚訝你沒有表現出更多的蔑視。真是一個粗魯的總理,而我還算是客氣地形容。”

黑歷史再被翻出

不少批評者提及杜魯多2001年在溫哥華一所私立學校任教時,曾為了參加“一千零一夜”主題派對,將自己的皮膚染黑,惹來種族歧視爭議。有網民更翻出當年的照片,發現他當時也伸出了舌頭,寫道:“他每次塗黑臉的時候,都是這個表情。”

事實上,這並非杜魯多首次因“伸舌頭”動作引發爭議。2023年10月,加拿大下議院議長格雷格·弗格斯(Greg Fergus)當選時,特魯多也曾在現場眨眼並伸出舌頭,當時的照片已被形容為“古怪”、“不得體”、“令人尷尬”。

批評與調侃聲浪不斷

“有些加拿大人認為,杜魯多伸舌頭的畫面,像是在嘲笑我們所有人。”一位評論者寫道。

然而,也有一些人對這位即將卸任的總理表現出幽默感。一位網民調侃:“這把椅子可能幾乎是全新的,畢竟在過去十年裡很少被用過。”

另一位評論則寫道:“這張照片太經典了,完美地捕捉了杜魯多的個性和政治生涯,足以載入史冊。”

甚至有人對此表示欣賞:“我非常高興他依然保持幽默感。我喜歡這一幕!”

隨著杜魯多的總理生涯即將畫上句號,這張“伸舌頭”照片或將成為他政治生涯的象徵之一,繼續引發熱議。

 

最新消息 2025-03-17

 到底幾多錢先算「富有」?《Financial Post》早前針對全國讀者進行調查,發現對「有錢人」的定義,唔同世代之間有巨大鴻溝。

👉🏻近半人認為要有$500萬先叫富有

調查共訪問了1,868名加拿大讀者,當中近一半認為個人淨資產最少要達$500萬,先可稱得上「有錢人」。但對於Z世代(00後)而言,只要存款達到$100萬,已經覺得自己富有。

原因其實好簡單——愈後生,愈覺得儲錢難。

一名Z世代受訪者直言:「我同我父母嗰陣賺嘅錢差唔多,但屋價係佢哋年代嘅三倍,利率又高,生活開支更唔在講。甚至因為經濟壓力,我哋唔敢生小朋友。」

👉🏻最大遺憾:太遲開始理財!

41.2%受訪者表示,最大財務遺憾係「冇早啲開始做理財規劃」。另外,22.6%人就表示錯過咗入市良機。

有不少人後悔當年投資過於保守,太早沽貨、買錯股票、冇做資產多元化,導致財富增值機會流走;亦有唔少人表示因為長期負債,冇本錢投資,錯失置業致富機會。

基於上述經歷,有34.2%受訪者表示,2025年打算展開投資計劃——當中20%會投資少於$1萬,加31.3%更計劃投入超過$10萬。

👉🏻遺產觀念轉變:唔一定全留畀子女

與此同時,加拿大人對「遺產應否全留畀下一代」嘅睇法亦有轉變。

只有12.1%表示會將所有財產留畀子女,反而有18.1%人明言唔會留一分一毫,希望子女自立,更有25.8%人會留25%財產,18.8%則會分一半,而15.6%表示自己根本冇打算有下一代。

👉🏻有錢人嘅煩惱:錢多,但想走?

據《Financial Post》另一份調查指出,加拿大愈來愈多高淨值人士有意「移民走人」。在擁有淨資產超過$100萬元的富豪中,28%表示比起上一次聯邦大選,更有離開加拿大嘅打算。

56%表示對生活質素感到失望,45%因經濟前景而想走。專家指出,與其話係政見問題,不如講成係「加稅壓力」。

👉🏻為何他們想走?

Cole & Associates創辦人Carolyn Cole指出,加拿大富人越來越難應付層層疊疊的稅制改革。「唔係佢哋唔愛國,而係計過數後,發現移民可以慳更多,搵得更多。」

她話,富人唔一定會徹底離開加拿大,而係將資產轉移海外以減低稅負。

👉🏻「唔走嘅人」仍源源不絕湧入

不過,加拿大也唔係咁易變「富人沙漠」。根據瑞銀集團報告,預計到2028年,加拿大擁有$100萬以上資產嘅人數將上升至超過240萬人,增幅達21%。

資深財務顧問Tina Tehranchian指出:「無論如何,加拿大對全球富豪依然具有吸引力。生活質素高,言論自由,有錢人都鍾意!」

你心目中,幾多錢先算係「有錢人」?你又打算幾歲退休?歡迎留言分享!

 

最新消息 2025-05-10

過去一年,由於負面新聞層出不窮,印度人在加拿大的口碑幾近崩盤。

據《Daily Hive》報導,一名加拿大男子聲稱自己在古巴享受陽光假期時,遭遇了另一名加拿大遊客的無端辱罵,深感被種族歧視。

該名控訴男子名叫Nitish Sharma,是一名居住在多倫多的印度裔。

1月19日,他在X平台發布了視頻和文字,還原了聖誕節當天他在古巴Playa Cayo Santa Maria度假村被另一名自稱來自加拿大的白人男性言語騷擾的過程。

視頻中,男子面對鏡頭發問,“你如何來到古巴”“是否有簽證”“是不是被移民局驅逐出境的?”即便清楚自己的言行被鏡頭盡收眼底,男子仍斬釘截鐵地斷言“他是非法移民”“他不應該在這裡”。

該視頻發出至今已被觀看了近53萬次。

Sharma回憶稱,事發時,他和妻子正在喝酒,這位白人男性毫無徵兆地對他進行“帶有種族歧視意味的辱罵”,稱他們是“印度蟑螂”“該死的印度人”等等。

隨後,有圍觀者試圖幫他們理論,爭執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差點就大打出手。

整個過程中,度假村的保安袖手旁觀,所幸在場的其他加拿大遊客站出來維護了Sharma一家。

Sharma在X平台重申了自己的遭遇是種族歧視,他寫道“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加,反印主義正在興起。”

加拿大越洋航空回應《Daily Hive》稱,公司在接到Sharma投訴後一直在與合作的度假村溝通,跟進此事。

X平台也有網友氣憤地表示,應該走法律途徑懲罰罵人者。還有人表示印度人充滿愛心和關懷,他們像其他人一樣追求幸福和自由,只要有共同的理念,就都是兄弟。

然而在近600條跟帖評論中,也有許多“陰陽怪氣”的聲音。即便種族歧視在西方社會是一個非常嚴重的指控,仍有不少加拿大人已經不想再裝了。

一位網友一本正經地“糾正”Sharma的指控,他說,視頻裡男子的行為不是種族歧視,而是出於對禮貌和衛生的尊重。

還有網友表示,他自己遇到的大多數印度人都很不禮貌,甚至會欺騙自己的朋友。他們臭到令人發指,仿佛從來不知道世界上有香體膏的存在。他們被討厭是意料之中的事。

有些人指責印度人在杜魯多政府大放水的時代,通過偽造材料的手段來到加拿大,吐槽評論中,“濫用移民制度”“簽證到期不離開”頻頻被提及。

然而,他們千方百計來到加拿大之後做了什麼呢?

一位網友說,“他們劫車、持槍搶劫、破壞建築、讓加拿大的福利系統不堪重負”。

還有網友用魔法打敗魔法,反過來指責印度人才是種族歧視,因為“印度人開的公司裡,全部都是印度人”。

“印度人利用了加拿大人的慷慨,但他們甚至不願意租房子給其他族裔,也不願意聘請其他族裔。”

有網友發出靈魂拷問:“還是問問你們自己,為什麼大家歧視印度人吧。”這類留言的網友,或許內心有千言萬語,但卻怕一開口骂得太脏。

不過,他們可能不會得到有效的反思,畢竟一位力挺視頻中男子沒做錯的網友是這麼說的——“印度人永遠覺得他們比別人優越,無論他們去哪個國家,他們都一副傲慢的樣子。”

Sharma網絡喊冤的同時,一群即將面臨非法滯留的印度人參與舉辦發布會,聲稱因被授予工簽而遭到剝削,要求加拿大為已過期或即將過期的工簽持有者延長簽證,為國際學生提供五年工作簽證。《Dailymail》在報導中直接給這個會議貼上了厚顏無恥的標籤。

 

最新消息 2025-02-04

加拿大多倫多地區(GTA)樓市在 2025 年 6 月出現冷熱交錯的情況。根據多倫多地產局(TRREB)最新數據,雖然成交量較去年同期略為下跌,但市場供應明顯增加,樓價亦有所回落,為買家帶來更多選擇與議價空間。

 

成交與價格走勢:

  • 6 月共錄得 6,243 宗成交,按年下跌 2.4%

  • 不過,與 5 月相比,經季節調整後的成交量上升 8.1%

  • 平均樓價為 $1,101,691 加元,按年下跌 5.4%

  • 基準樓價(反映典型住宅價值)亦下跌 5.5%

 

供應增加:

  • 新放盤數量達 19,839 間,按年上升 7.7%

  • 活躍放盤總數達 31,603 間,大增 30.8%

 

買家要知市場選擇多咗,競爭壓力減少 , 樓價較去年回落,按揭利率亦略為放寬,TRREB 指出,置業對不少家庭而言變得更可負擔. 不過,部分買家仍因經濟不明朗及加美貿易緊張而持觀望態度.

賣家要留意,放盤多,想突圍而出需靠定價與包裝策略樓價下行,買家傾向壓價,心理預期要調整,雖然市場有回暖跡象,但整體仍屬「買家市場」.

 

展望未來:

TRREB 表示,市場正逐步回穩,但宏觀經濟與地緣政治因素(如加美貿易摩擦)仍影響買家信心。若未來利率再下調,或可進一步刺激成交與樓價回升。

 

💬喺樓價回落、選擇增加嘅情況下,你會考慮入市定再觀望? 而作為業主,你又準備好點樣應對買家市場嘅挑戰?

 

 🔗資料來源: https://www.cbc.ca/news/canada/toronto/gta-home-sales-down-in-june-listing-up-1.7577257 

 

最新消息 2025-07-02

根據加拿大移民、難民及公民部(IRCC)最新公開的數據,過去十年間,加拿大共批准超過17,600名擁有刑事紀錄的外國人入境。這些人士透過一項名為「刑事康復」(Criminal Rehabilitation)的合法程序獲得豁免,當中包括短期訪客及長期逗留者。

 

由2014年至2024年,IRCC共收到25,359宗刑事康復申請,其中:

  • 17,602宗獲批

  • 5,039宗被拒

  • 2,718宗由申請人主動撤回

 

什麼是「刑事康復」?

根據加拿大移民法例,擁有刑事紀錄的外國人一般會被視為「不具入境資格」。但若其刑期已完結一段時間,並能證明自己不再對社會構成風險,便可申請刑事康復,獲准入境。

 

官方強調審批嚴謹, 以公共安全為首

面對外界對公共安全的關注,IRCC 發言人 Remi Larivière 表示:「保障加拿大人的安全永遠是我們的首要任務。」強調,每宗申請都由經驗豐富的官員審核,並會考慮罪行的嚴重程度。

Larivière 補充,許多申請人涉及的只是輕微罪行,例如一次酒後駕駛(DUI)或狩獵違規。他指出:「這些人並非危險人物。他們已服刑,並不對加拿大社會構成威脅。」

 

資料未公開引發關注

雖然整體數字已公開,但聯邦政府未有披露以下細節:

  • 涉及的罪行類型

  • 申請人的來源國家

  • 入境的具體原因(如旅遊、商務等)

這種資訊缺口引發外界對透明度與審批標準的疑問。

 

值得關注的

  • 每年有數以千計有刑事紀錄人士獲准入境加拿大

  • 當中不少人僅為短期訪問,並非移民或尋求庇護

  • 欠缺更多細節,令公眾難以全面了解風險與保障措施

 

你認為政府應否公開更多資料,例如獲批人士的背景與入境原因? 現行制度是否足夠透明與安全?抑或需要加強監察?

 

🔗 資料來源: https://www.ctvnews.ca/politics/article/canada-has-approved-entry-for-more-than-17600-people-with-a-criminal-record-in-last-decade/#:~:text=From%202014%20to%202024%2C%20more,for%20a%20short%2Dterm%20visit

 

最新消息 2025-07-02

溫哥華市政府正考慮一項重大交通改革,建議將所有住宅區街道的車速上限由現時的每小時50公里下調至30公里。市府表示,這項措施有助減少交通意外,保護行人及單車使用者的安全。

 

這項建議屬於市府「零傷亡願景」(Vision Zero)的一部分,目標是杜絕因交通事故導致的死亡與重傷,並已在歐洲多國及美國紐約市、波特蘭、西雅圖取得顯著成效。

 

為何要減速?

根據市府報告,若行人被時速30公里的車輛撞到,生還率高達90%;但若車速為50公里,生還率則大幅下降至僅20%。此外,車速降低亦可減少整體碰撞次數,因為司機有更多時間反應與煞車。

 

計劃如何實施?

市府將分階段推行這項新措施。初期不會更換所有限速標誌,而是會在25個社區入口設置「區域限速」標示,提醒駕駛者已進入30公里限速區

首階段預算約為35萬加元,部分資金將由卑詩省政府資助。若全面推行至全市,總成本預計高達1,400萬加元

 

不只限速標誌 還有交通工程配套

市議員 Lisa Maloney 表示:「我知道我們可以做更多,例如加設減速壆、升高行人過路位、縮窄車道,還有一種叫做『日照化』的路口設計,意思是清除視線障礙,讓所有道路使用者都能清楚看到對方。」

她補充:「我希望議會能一致通過這項建議,向市府職員表明我們真正關心道路安全,並會全力支持他們落實這些改變。」


這項建議將於下週提交市議會審議。若獲通過,相關改動將於未來數年內逐步實施。

 

📣 你支持將你屋企附近街道限速降至30公里嗎?

 

🔗資料來源: https://globalnews.ca/news/11276834/vancouver-30-km-h-speed-limit-on-minor-streets/ 

 

最新消息 2025-07-02

對本地運動員及體育愛好者來說是一大喜訊!位於本拿比、全國罕見的室內單車場所在地——Harry Jerome 體育中心將繼續開放營運。市政府現正尋找新的營運單位接手租約,確保這個珍貴設施得以延續。

 

這個佔地 53,000 平方呎 的體育中心不僅是一個比賽場地,更是本拿比社區的重要地標。市府表示,該中心在推動市民健康、康樂活動及社區連結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為何這個場地如此重要?

  • 每年吸引超過 100,000 名訪客,主要參與排球、Pickleball 及其他場地運動

  • 室內單車場每年接待約 7,500 名使用者,其中約 28% 的排球使用者及 25% 的單車使用者來自本拿比,其餘則來自大溫地區其他城市

  • 全加拿大僅有 四個室內單車場,而這裡是 太平洋西北地區唯一一個

  • 曾作為 加拿大奧運單車選手的訓練基地

  • 儘管地點偏遠,鄰近 Barnet Marine Park,但在旺季期間仍有 80% 使用率

 

設施面臨的挑戰

這座建於 1997 年的氣壓式建築,未來 20 年內需要進行大規模升級。根據不同工程範圍,預計成本介乎 500 萬至 1,900 萬加元

 

目前營運單位 Volleyball BC 已管理該中心超過 25 年,並以象徵式 每年 1 加元租金租用場地,但表示無法單靠自身承擔龐大維修費用。

Volleyball BC 表示:「我們認為市府毋須另覓新租戶,因為他們已有一個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


下一步?

本拿比市政府已啟動公開招標程序,任何團體(包括 Volleyball BC)均可提交營運建議書,爭取未來營運權。

在此之前,體育中心將繼續開放,為大溫地區的運動員提供訓練與比賽空間。

 

不只是一座建築

Harry Jerome 體育中心不僅是一個運動場地,更是 本拿比社區身份的象徵。這裡是年輕運動員踏出第一步的地方,是奧運選手訓練的基地,也是社區凝聚的空間。

 

📣 你認為市府應否投資保留這個珍貴而罕有的體育設施?

 

🔗資料來源: 

https://dailyhive.com/vancouver/harry-jerome-sports-centre-burnaby-velodrome-future-uses 

 

最新消息 2025-07-02

維多利亞 (Victoria) 的 Uber 司機創下全國先例正式獲得工會認可,成為加拿大首批成功組織工會的網約車司機。根據加拿大食品及商業工人工會(UFCW Canada - The United Food and Commercial Workers International Union)表示,這次由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 勞工關係委員會(B.C. Labour Relations Board)批出的認證,標誌著加拿大零工經濟的一個重要轉捩點。

 

工會指出,這項認證讓司機首次擁有與 Uber 集體談判的權利,能就工作條件爭取更公平的待遇。

司機爭取的重點包括:

  • 更完善的健康與安全保障

  • 公平的帳戶停權程序

  • 對應用程式評分制度的透明度

  • 有機會獲得福利與合理報酬標準

UFCW 表示,這次認證不僅賦予司機正式發聲的權利,更為全國其他零工平台工作者樹立了先例。

 

工會與 Uber 早有合作基礎

UFCW Canada 自 2022 年起已與 Uber 簽訂全國合作協議,為全國的司機及外送員提供代表服務。自協議生效以來,工會已代表司機處理超過 4,000 宗個案,當中包括帳戶停權、平台存取問題等爭議。

 

🗣️UFCW 表示,將開始準備與 Uber 展開集體談判,爭取更公平的工作條件。截至目前,Uber 尚未就此認證作出公開回應。工會形容這是平台經濟的一個關鍵時刻,認為維多利亞的司機已為全國零工工作者打開組織與爭取權益的大門。

 

📣 你認為零工平台工作者應該組織工會嗎?

 

 🔗資料來源:https://www.ctvnews.ca/vancouver/article/bc-labour-board-certifies-victoria-uber-drivers-union-a-first-in-canada-says-ufcw/ 

 

最新消息 2025-07-02

加拿大連鎖咖啡品牌 Tim Hortons 因 2024 年「Roll Up to Win」活動出現技術錯誤,誤向全國約 50 萬名顧客發出中獎通知,現正面臨集體訴訟。魁北克省(Quebec)一名法官已正式批准訴訟申請,但訴訟僅限(魁北克)省居民參與。

事件發生於 2024 年 4 月,Tim Hortons 向顧客發出電郵,通知他們贏得一艘價值約 64,000 加元的船及拖車。數小時後,公司再發出更正電郵,指該通知屬系統錯誤,並未提供任何補償。

 

顧客連一杯咖啡也沒送

原告表示,他曾與家人及店員一同慶祝「中獎」,其後才得知是誤發。代表律師 Joey Zukran 批評 Tim Hortons「辜負顧客忠誠」,連一杯免費咖啡也沒提供,最終導致法律行動。

 

為何只限(魁北克)?

魁北克高等法院法官 Donald Bisson 批准訴訟時指出,根據該省《消費者保護法》,商戶需對其宣傳錯誤或系統缺陷負責。他強調:

「Tim Hortons 的聲明錯誤或系統故障,並不構成免責理由。」

法官亦指出,若企業拒絕承擔責任或提供補償,將「破壞公眾對手機應用程式抽獎活動的信任」,因此認為原告有理據索取懲罰性賠償。

 

訴訟下一步

律師 Zukran 表示,他有三個月時間提交正式訴訟文件(即「起訴申請」),目前仍未確定有多少人符合資格參與訴訟。他預計案件可能需時數年審理,除非 Tim Hortons 選擇庭外和解。

 

Tim Hortons 回應

Tim Hortons 去年已就事件道歉,但因訴訟仍在進行中,拒絕進一步評論。公司發言人表示,所有實際獎品均已根據比賽規則正確派發。

 

📣 你認為 Tim Hortons 應否向收到錯誤中獎通知的顧客作出補償? 

 

🔗資料來源: https://www.cbc.ca/news/canada/montreal/class-action-lawsuit-roll-up-to-win-tim-hortons-1.7573884 

 

最新消息 2025-07-02

被譽為加拿大最具聲望的高中夏令營之一,Shad Canada 將於 2025年9月15日 開放 2026 年度申請。該計劃專為 中四至中五(Grade 10–11) 的學生而設,聚焦 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與數學) 教育,並強調創新思維、領導力與社會責任。

 

合作院校遍佈全國 包括 UBC、Waterloo、McGill

Shad Canada 每年與 30 所加拿大頂尖大學合作,當中包括:

  •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UBC)卑詩大學

  • University of Waterloo 滑鐵盧大學

  • McGill University 麥基爾大學

  • University of Toronto 多倫多大學

  • Queen’s University 皇后大學

(https://www.shad.ca/participate/ )

學生將於 2026 年 7 月 在其中一所大學校園參與為期 27 天 的住宿式課程,內容包括大學級別的講座、實驗、創新挑戰與社會項目設計。

 

成為 Shad 學員有咩好處?

參加 Shad 不單止係一個學術體驗,更係一次全人發展嘅機會。以下係 Shad 學員最常提到嘅收穫:

  • 建立全國人脈:與來自全加拿大(甚至海外)嘅優秀學生一齊生活、學習,建立終身友誼與專業網絡

  • 提升解難與創新能力:透過團隊項目、創業挑戰與設計思維訓練,培養實戰能力

  • 獲得大學教授與業界導師指導:參與由教授、研究人員及企業領袖主持嘅講座與工作坊

  • 為升學與獎學金加分:Shad 學歷備受加拿大大學與獎學金評審認可,對申請大學極具競爭力

  • 探索未來方向:透過實地考察、實驗室體驗與跨學科學習,幫助學生發掘興趣與職涯方向

 

學費與資助選項

2025 年的學費為 加幣 $8,900,涵蓋住宿、膳食、活動與材料費用。Shad 提供多種形式的 財務資助與全額獎學金,包括:

  • 全額獎學金(Full Scholarships):包括由 McCall MacBain Foundation 支持的 10 個全額名額,專為有財務需要的學生而設

  • 黑人學生獎學金(Black Community Scholarships):10 個全額名額,鼓勵黑人學生參與 STEAM 領域

  • 原住民學生獎學金(Indigenous Community Scholarships):10 個全額名額,支持原住民學生發展

  • 社區領袖獎學金(Community Changemaker Scholarships):表揚在社區中展現領導力與正面影響力的學生

  • 合作機構獎學金:包括與 FIRST Robotics、BBPA、BrainSTEM Alliance 等組織合作的專屬名額

(https://www.shad.ca/scholarships/ & https://www.shad.ca/fees-and-financial-support/bursaries/

 

申請條件與流程

申請對象為就讀 Grade 10 或 Grade 11 的學生,申請人需展示:

  • 優異的學術能力

  • 領導潛質與創新精神

  • 對社會議題的關注與參與

申請將於 2025年9月15日開放,並於 11月初截止。申請需提交個人陳述、推薦信及學業成績。

 

📌 想了解更多詳情或開始準備申請? 請瀏覽 Shad 官方網站:www.shad.ca

 

🔗資料來源: https://www.shad.ca/ 

 

最新消息 2025-07-02

溫哥華其中一間最具代表性的五星級酒店即將迎來重大轉變。原本隸屬香格里拉集團的 Shangri-La Vancouver,現已正式結束品牌合作,並將於 2026 年以全新身份重生 —— 成為 Park Hyatt Vancouver,這將是 溫哥華首間 Park Hyatt 酒店,亦是加拿大僅有的第二間。

酒店目前仍然營運中,並以臨時名稱 Hyatt Vancouver Downtown Alberni 接受預訂。

 

全面升級

位於 1128 West Georgia Street 的高樓曾是卑詩省最高建築,現為全省第二高,將迎來全面升級。酒店位於大樓的 首 15 層,設有:

  • 119 間高級客房

  • 現代化的 會議及活動空間

  • 全方位服務的 水療中心

  • 以及獲米芝蓮推薦的 Carlino 意大利餐廳(翻新期間照常營業)

而大樓 第 16 至 62 層 則為高級住宅單位,繼續作為溫哥華豪宅地標之一。

 

不只是改名 而是全面革新

這次轉型不只是品牌更換,而是自 2009 年開業以來最大規模的翻新工程。預計將包括:

  • 全面翻新的 客房設計

  • 全新打造的 住宅風格大堂,營造如私人會所般的氛圍

  • 升級版的 水療與健康設施

  • 重新設計的 公共空間,融入現代西岸美學

目標是將 Park Hyatt 一貫的「低調奢華、藝術設計與個人化服務」首次引入溫哥華。

 

溫哥華奢華酒店市場再升級

這次轉型對 Hyatt 來說意義重大。Hyatt 加拿大區發展與業主關係副總裁 Scott Richer 表示:

重新構想這間標誌性酒店,將有助 Hyatt 在加拿大進一步拓展其奢華品牌版圖。」

無論你是旅客、本地居民,還是計劃 staycation 的城市探索者,這場轉型都值得留意。

 

✨📣 酒店在翻新期間照常營運,並可透過 Hyatt 全球預訂系統預約。無論你計劃奢華度假、商務活動,或純粹想感受一下這場變革的魅力,Park Hyatt Vancouver 絕對值得期待。

 


🔗 資料來源: https://www.cbc.ca/news/canada/british-columbia/bc-wildfire-july-6-1.7578514 

 

最新消息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