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每年九月,多倫多迎來一年一度的三文魚洄游季,市內河流和水道將充滿洄游魚群,這是觀賞三文魚逆流而上、產卵的絕佳時機。然而,今年的洄游季卻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現象。

 

近日,許多網友前往觀賞三文魚洄游,卻驚訝地目睹幾名印度人赤腳站在河中,甚至使用漁網非法捕撈三文魚。據稱,這些人阻礙了魚群洄游至大壩,嚴重干擾了三文魚的自然遷徙。這一行為隨即引發廣泛關注與譴責。

 

根據網友Young的目擊報導,部分印度人在非法捕撈時被魚警逮捕,現場沒收了漁具,並當場查獲兩袋非法捕撈的三文魚。由於鮭魚洄游期屬於保護期,當地法律禁止任何干擾洄游魚群的行為,違者將面臨嚴厲處罰。

 

每年9月至11月期間,鮭魚會在多倫多多條河流中進行洄游和產卵,這一現象吸引了大量市民和遊客前往觀賞。然而,非法捕魚不僅破壞自然生態,還可能對魚類繁殖造成不可逆的影響。根據安省法規,干擾或捕捉洄游魚類可能面臨重罰。

 

多倫多與區域保護局(TRCA)會在洄游季持續監測河流中的魚群情況,並通過其網站提供最新的洄游資訊。截至9月3日,Etienne Brulé公園已確認出現大規模洄游,該地點也是觀賞三文魚的熱門地點之一。

 

隨著洄游季的逐漸升溫,觀賞者仍有充足時間親眼見證這一壯觀的自然景象。TRCA將於9月22日舉行發布會,提供更多有關鮭魚洄游的資訊,並建議觀賞者前往高地溪谷(Highland Creek Valley)等地,近距離觀察這一奇觀。

 

市民在觀賞鮭魚洄游時,遵守法規,避免干擾自然生態,共同維護這一珍貴的自然資源。

 

最新消息 2024-09-09
1. Flavor Bangla (孟加拉國菜)
Flavor Bangla 是士嘉堡的孟加拉料理外賣店,致力於讓多倫多人品嚐正宗的孟加拉風味。 他們的特色菜是特色Bangladeshi Chinese Platter,以慢煮雞肉、洋蔥和青辣椒與米飯融合。 Sweet Lassi和Golap Jamoon是他們的甜點選擇。
 
地址:461 Pharmacy Ave, Scarborough, ON。
 
2. Dosa Kitchen (印度菜)
Dosa Kitchen(印度菜Dosa Kitchen)是一家獨特的餐廳,結合了印度和義大利風味。 他們提供印度義大利麵、印度薄餅和起司小吃等美食。
 
地址:3380 Midland Ave Unit 20, Scarborough, ON。
 
3. Bao Mama (菲律賓菜)
包媽媽(Bao Mama)是一家菲律賓料理外帶店,提供手工包子和菲律賓小吃。 店內招牌菜色包括OGC,這是一款結合了脆皮雞肉和鬆軟包子質地的美食,味道非常美味。
 
地址:3380 Midland Ave Unit 20, Scarborough, ON。
 
4. Wang Lang (泰國菜)
Wang Lang是一家泰國餐廳,提供傳統美食和現代創意菜餚。 Wang Lang的飲品菜單包括一系列泰式雞尾酒,以泰國草藥為主要成分命名。
 
地址:669 King St W, Toronto, ON。
最新消息 2023-12-14
 
多倫多病童醫院 (SickKids) 目前進行大規模改造,繼去年「病童支援中心」 第一階段完成後,今年將再建一座32層醫護大樓。
 
根據blogto的報道,多倫多病童醫院(SickKids) 進行一項叫地平線計劃(Project Horizo​​n)的大規模改造,下一步將新建一棟名字叫「彼得·吉爾根家庭病人護理大樓」(Peter Gilgan Family Patient Care Tower)。
 
擬建的地址位於555 University Avenue,該項目旨在改造醫院幾乎每一平方英尺的臨床護理和支援區域。
 
病童醫院2023 年建成「病童支援中心」 (SickKids Patient Support Centre)第一階段後,即將建早這棟病患照護大樓計畫以約 241,500 平方公尺的新機構醫療空間取代老化的醫院空間。
 
該醫院目前位於University Avenue 和 Gerrard Street街的Black 和 Hill 翼樓是上世中葉建造,目前將被拆除,以便為新大樓讓路。
 
該大樓由 Stantec 和 KPMB Architects 設計,擬建 32 層,高度為 171 米,明顯高於 SickKids 院區內的任何建築,但將會與現有、正在規劃和未來類似建築的高度一致。
 
雖然詳細的外部效果圖並未在申請中,不過土積圖(massing diagrams )可以讓我們一睹該提案對社區的影響。
 
雖然缺乏外部細節,但實提供了未來的想法,展示了明亮、自然採光的空間、色彩繽紛的飾面和周圍城市景觀。
 
新建築將透過直接連接到病童醫院的中庭和伯頓(Burton)大樓,與現有的 SickKids 園區融為一體。
 
多倫多病童醫護是世界知名的兒科醫院,2021年美國《新聞週刊》將病童醫院列為全球第一名。
 
排在第二是波士頓病童醫院,費城兒童醫院排名第三。
 
所以,在多倫多病童醫院申建文件指出,新大樓將有助於「擴大醫院容量並創建新的最先進的設施,以確保病童醫院繼續成為兒科醫療、教學和研究領域的國際領導者。 」
 
 
最新消息 2023-12-14

位於卑詩省維多利亞市的溫哥華島啤酒廠(Vancouver Island Brewing),成立於1984年,是該省歷史最悠久的精釀啤酒廠之一。然而,隨著租金大幅上漲近35%,這家擁有40年歷史的啤酒廠不得不宣布結束營業。

根據最新消息,該啤酒廠將關閉其位於Government Street的主要工廠,並於11月1日正式停產。此外,該廠的酒吧也將於9月14日結束營運。總經理Thom Riley表示,租金的大幅上漲使酒廠無法繼續維持運營。

為了應對此情況,溫哥華島啤酒廠已與菲利普斯啤酒廠(Phillips Brewing & Malting Company)達成協議,未來將把所有啤酒生產和包裝外包給該公司。Riley強調,雖然生產地點將有所變動,但啤酒的配方與成分將保持不變,因此消費者不會感受到太大的差異。

然而,這項變動將導致酒廠裁員約15人,Riley表示,這是公司不得不面對的艱難決定。

此事件也反映了當地及整個卑詩省內精釀啤酒廠面臨的日益嚴峻的挑戰。隨著成本上升和需求減少,許多啤酒廠正處於經營困境。據加拿大統計局(Statistics Canada)數據顯示,2022-2023財年,加拿大人均啤酒購買量降至194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燈塔啤酒公司(Lighthouse Brewing Company)共同擁有人Ben Thomas指出,市場需求的下降使得啤酒廠無法維持可持續生產。他透露,該公司在去年11月已裁減了20名員工中的12名。Thomas還表示,儘管成本上升,包括原材料、工資和水電費,但啤酒廠不願將這些額外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因為這將進一步打擊銷售。

面對這樣的挑戰,許多啤酒廠正在尋求新的生存之道。天鵝啤酒廠(Swans Brewery)便是其中一例,這家1989年成立的啤酒廠已決定停止自家釀酒業務,轉而專注於其酒店和酒吧的經營,並提供來自其他廠家的精釀啤酒。

Riley強調,溫哥華島啤酒廠將努力在保留品牌傳統的同時,適應市場變化。他指出,許多啤酒廠已經開始拓展業務,包括無酒精飲品和即飲雞尾酒等新興市場。

 

最新消息 2024-09-18
根據CTV News的報導,這是一個關於一位名為寶拉·布蘭查德(Paula Blanchard)的女士的故事。 當她進行DNA測試後,發現她最好的朋友也是她的同父異母的妹妹。
 
布蘭查德在接受CTV News的訪問時表示,在透過DNA測試尋找家人的過程中,她無法預料到其中一位親戚竟然成為她20年來最好的朋友。 布蘭查德在一個七兄弟姐妹的家庭中長大,15歲時才得知撫養她長大的男人以及她認為是同父異母的四個兄弟都與她沒有血緣關係。
 
布蘭查德的親生父親的身份一直是她一生中的一個謎團。 她的母親一開始試圖隱瞞這個事實,後來告訴她,她的父親是一名溫哥華男子。 然而,當布蘭查德在17歲時找到這名男子時,他否認他們有親戚關係。
 
在接下來的20年裡,布蘭查德一直以為她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但他對她不感興趣,也不關心她自己的孩子。 然而,在她的母親去世後,她揭開了另一個謎團。
 
布蘭查德的母親告訴她,她實際上認為她的父親是一個名叫里克(Rick)的人,但她無法提供更多關於他的資訊。 在接下來的十多年裡,她試圖尋找這位父親,但一直陷入了停滯。
 
最終,她在2019年轉向了一家名為23andMe的DNA測試服務,該服務可以讓客戶了解自己的遺傳疾病風險和種族血統,並有機會與其他使用該服務的親戚聯繫。 透過篩選資料,她找到了一位年輕女子的資料,據她所知,這名女子是她的表哥。 他們開始交換訊息,但後來這位親戚的個人資料變黑了,布蘭查德也不再收到回覆。
 
布蘭查德表示,這可能是其他家庭成員不接受這個事實的結果,有時人們不想打開已經關閉的門。
 
大約一年半後,布蘭查德(Blanchard)終於收到艾蜜莉(Emily)的道歉訊息,並與她的母親塔妮亞(Tania)取得聯繫。 塔妮亞是布蘭查德的表親。 透過塔妮亞的幫助,布蘭查德了解到他們的新親戚曾經住在本拿比的溫哥華東部國會山莊社區。 他們開始收集親戚的信息,討論各種理論,並邀請其他家庭成員參與搜索,一切為了找到布蘭查德多年來一直在尋找的那個男人。
 
經過調查,他們將注意力集中在四個兄弟身上,他們是塔妮亞父親的堂兄弟。 最年輕的兩個兄弟年紀太小,不符合時間線,於是剩下兩個已經過世的男人:傑克和瑞克·巴克。 布蘭查德的舅舅聽到瑞克·巴克的名字後,意識到他就是幾十年前被布蘭查德的祖母趕出家門的那個人。
 
當布蘭查德得知真相時,她的父母已經去世,這意味著她無法與父親重聚,也無法與母親和解。 儘管如此,她認為這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她知道這會讓母親感到欣慰。
 
然而,命運似乎還給予了另一個機會。
 
為了確認猜測,布蘭查德和她的阿姨找到了里克·巴克的訃告,上面的細節證實了他們的想法,包括提到了一個兒子基斯和一個女兒,名叫希瑟·巴克。 令人震驚的是,希瑟正是布蘭查德二十年來最親密的朋友。
 
布蘭查德驚訝地發現她和巴克家族有許多共同點,例如頭髮的捲曲度,以及對音樂的熱愛。 過去,陌生人多次誤以為她和巴克有親戚關係,而她當時並不知道這種猜測是多麼準確。
 
總結起來,布蘭查德在與艾蜜莉和塔妮亞的聯繫中發現了失散多年的親人。 他們的努力和偶然的發現帶來了喜悅和希望,讓布蘭查德有機會與失散的家人重聚,並重新建立親情紐帶。
 
最新消息 2023-12-14

2025年,溫哥華市房主可能面臨更高的地稅負擔,地稅增幅預計將達到5.5%。根據本週公佈的市政府2025年預算草案,這一提案已提交市議會審議,並計劃於年底前最終確定。

👉🏻地稅漲幅細節

市政府官員表示,5.5%的地稅增幅中,4.5%用於應對運營和服務成本上升,另1%將專門用於修復老化的基礎設施,尤其是下水道連接設施。這一附加稅屬多年來的預算慣例。

根據草案,對於市值約136.7萬加元的中位住宅,地稅將增加約130加元;對於市值220萬加元的獨立屋,地稅增加211加元;而價值約80.6萬加元的分契住宅(strata),則需多繳納77加元。

雖然增幅不算小,但5.5%的增幅接近歷史平均水平,相較2022年的6.35%、2023年的10.7%和2024年的7.5%,已有所回落。然而,公用事業用戶費用的漲幅更為顯著,其中下水道服務費率預計上漲36.9%,包括市政服務費增長7%及大溫哥華地區稅費增長29.9%。

👉🏻公用事業與排污費用增幅

市政府表示,排污費大幅上漲的主因是大溫地區稅費增加50%,這與北岸污水處理廠建設成本超支數十億加元有關。為分攤超支成本,北岸以外地區的居民和企業也將承擔部分費用。同時,為溫哥華及部分列治文地區建設新的愛奧納污水處理廠(Iona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預計未來幾年相關費用將繼續上漲。

👉🏻整體預算數據

市府2025年預算草案顯示,運營收入將增長10.6%,從2024年的21.3億加元增至23.6億加元。其中,房地產稅收入預計增至13.4億加元,增幅為6.2%。公用事業收入也將從4.25億加元增至4.92億加元,增幅達15.9%。

在運營成本方面,市府建議公用事業運營預算為5.588億加元,增加15.5%;警務運營預算則增至4.534億加元,增幅2.4%。整體來看,公用事業成本占總預算的24%,警務支出占19%。

👉🏻地稅歷史數據回顧

以下為溫哥華歷年地稅增幅數據:

  • 2024年:7.5%

  • 2023年:10.7%

  • 2022年:6.35%

  • 2021年:5%

  • 2020年:7%

👉🏻未來挑戰與變革

溫哥華市長Ken Sim正推動一項新提案,計劃在10年內將公園局的管理權逐步移交給市議會,並節省每年約700萬加元。然而,此舉引發部分社區領袖不滿,認為其缺乏民主過程。市長強調,這一變革將提高效率並改善公園管理。

此外,針對天然氣供暖的爭議,市議會將於下週投票決定是否允許在新住宅中繼續使用天然氣供暖,這一決策被視為對市長及其黨派的一次重要考驗。

 

最新消息 2024-11-28
 
這家長期經營家居用品的零售商在100多年前在安大略省創立,週一宣布打算重新規劃和轉變其位於北約克總部大樓周圍的土地,該地點位於401和400號高速公路交匯處附近,計劃興建 高層塔樓、中層建築和連棟別墅。
 
在這些建築中,將包括租賃公寓、公寓和獨立住宅,以及社區空間。
 
該品牌的高管告訴BNN Bloomberg,他們認識到住房市場提供的「巨大機會」,對這一舉措感到非常興奮,這與「帶領我們走到今天的東西有關:家具、床墊和我們銷售的其他 一切」。
 
這個全新社區仍處於早期階段,將在多年內分階段建設,首先建造新的公司辦公室和一個全新的旗艦展廳。
 
當然,在公司向城市提交場地的次級規劃之後,還需要一段時間,他們希望在2025年夏季之前完成。 同時,土地的重新規劃申請(從用於就業到再生區的轉變)似乎已經得到省政府的批准。
 
Leon's Furniture在一份關於此事的新聞稿中表示,該提案將帶來一定程度的房屋密度,以「滿足城市內對額外住房的巨大需求」。
 
這家家具巨頭在其各種品牌下擁有數百個門市(包括The Brick),步入了 Canadian Tire的後塵,後者在近年來提交了將其兩個物業重新開發為公寓大樓的申請。
 
Leon's Furniture去年五月已經開始研究創建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向股東指出其“約520萬平方英尺的優質房地產組合”,我們可能還會看到更多Leon's Furniture的住宅開發提案。
 
 
最新消息 2023-12-14

近日,加拿大兩家鐵路公司與鐵路協會工會的談判陷入僵局,面臨工人罷工的風險,可能會嚴重影響加拿大和美國等國家的運輸。

 

北美行業組織和貨運方正在為加拿大兩大鐵路公司可能同時停運的前所未有情況作準備,這可能會造成數十億加元的經濟損失。

 

加拿大國家鐵路(Canadian National Railway)和太平洋堪薩斯城公司(Canadian Pacific Kansas City)與鐵路工會(Teamsters Canada Rail Conference union)的勞資糾紛仍然持續。勞工部長在8月15日(星期四)拒絕了介入仲裁,工人可能會在8月22日罷工,主要關注的問題包括調整內部、安全和薪資。

 

加拿大國家鐵路已經停止接受部分運輸訂單,包括危險品、敏感貨物和冷藏裝箱。從8月16日起,還會禁止通往六大美國樞紐的聯運運輸。各公司正在尋找替代方案。

 

作為世界上面積第二大的國家,加拿大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火車運輸貨物,包括穀物、豆類、鉀鹽、煤炭和汽車等。

 

「這將會是一場災難,似乎沒有東西可以運送。」Pulse Canada公共事務副總裁格雷格·諾瑟(Greg Northey)說道。Pulse Canada係一個代表豆類行業的團體。小麥種植者協會主席Gunter Jochum表示:「這真係非常令人沮喪。鐵路公司的低效運營對加拿大經濟無益,我們無法在任何形式的停運情況下真正運作。」加拿大鐵路每年運輸價值超過3500億加元的貨物,佔加拿大出口總額超過一半。

 

鐵路一旦停運,農業、能源、建築和製造業等都會受到重創,隨着豐收季節臨近,加拿大農業運輸面臨最嚴峻的挑戰。

 

Gunter Jochum說:「我們依賴穩定的鐵路服務,將收穫的穀物運往港口。如果無法交付穀物,我們就無法獲得報酬,對我們非常不利。」

 

加拿大國家鐵路公司(CN)和加拿大太平洋堪薩斯城公司(CPKC)與工會工人兄弟會(Teamsters Union)之間的談判陷入僵局,雙方互相指責對方缺乏誠意。

 

鐵路公司表示,如果不能達成勞工協議,他們將會在8月22日開始封鎖工人活動,而工會則表示,他們已準備好在該日期發起罷工。行業組織希望聯邦政府能防止鐵路停運,並指出加拿大鐵路每年運輸價值約3800億加元的貨物。

 

「考慮到數以百萬計的加拿大工作崗位將會受到影響,停運的破壞規模令人望而生畏。」加拿大商業委員會(一個遊說組織)寫給總理杜魯多和勞工部長史蒂文·麥金農的公開信中表示。

由於兩國經濟的高度合作,停運還會影響美國。加拿大大約75%的出口商品運往美國。加拿大兩大鐵路運營商CN和CPKC與芝加哥、新奧爾良、明尼阿波利斯和孟菲斯等多個美國主要鐵路和航運樞紐相連。

 

最新消息 2024-08-18

近日,加拿大一名華人網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稱一名同事因報假保險被開除,事件引發廣泛關注。據悉,這名同事因報銷了3000加元的虛假保險,被Manulife調查發現,最終因不誠信行為被公司辭退。

該華人網友@超鹹Ivy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該同事的妻子為其報銷了虛假的保險單,導致這名員工喪失了工作。該事件不僅引發了輿論熱議,也引出更多類似案例。評論區的網友紛紛爆料,甚至提到有一家醫院數百名員工因類似行為被開除,且有些人因此失去了年薪高達20萬加元的工作。

有網友透露:“家人工作的醫院,曾因此開除了上百名員工。為了這點螳頭小利,真的是不值得。” 還有提到,“我們公司一次性開除了十多個印度人,他們在一家華人開的理療店虛開發票,總金額不過一千多塊。Sunlife查到這些人的理療師並未在該店工作,最終查實後將整個店鋪關閉。”

此外,更多網友分享了自己或身邊人的經歷,一些人因虛報保險而被辭退或遭到處罰。一位網友表示,“我遇到過一個客人,用妻子的保險份額報銷了1500加元,最後被查出,丟了年薪20萬的工作。”

隨著保險公司對虛假報銷的檢查愈加嚴格,按摩店、牙醫診所等小型商家成為重點監控對象。一些商家因報銷問題被調查,甚至有店鋪因此被關閉。

專家提醒,雖然有些保險公司並不要求上傳收據,僅需在App上填寫日期和金額即可報銷,但他們會隨機抽查商家,一旦發現違規行為,所有相關客戶都可能被追溯。最近,Markham地區的一些按摩店也因虛報被保險公司盯上。

保險欺詐行為不僅會導致工作丟失,嚴重者甚至可能面臨刑事指控。一位網友指出:“如果是造假的話,不僅是貪小便宜,而是涉嫌欺詐。” 2018年,多倫多公交局曾因一起大規模保險欺詐案件辭退了200多名員工,而涉及的醫療機構老闆也因欺詐罪被判刑。

因此,專家呼籲,華人應警惕不靠譜的機構,不要為了短期利益而損害自己和家人的前程。年關將至,大家更應保持警惕,避免因一時貪念而鑄成大錯。

 

最新消息 2024-12-20

加拿大即將迎來降息?隨着聯邦政府取消消費者碳稅,4月通脹預計顯著回落,市場普遍預料,加拿大央行最快6月將下調利率,進一步減輕民眾生活壓力。

根據LSEG數據分析,加國4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料將下降至1.6%,大幅低於3月的2.3%。而這個數字與央行2%的通脹目標相當接近。

碳稅取消拉低物價壓力

總理卡尼上任後其中一項重大政策,就是撤銷影響油價的消費者碳稅,直接減輕車主加油成本。RBC經濟師指,該政策或令4月整體通脹即時減0.7個百分點。

RSM Canada首席經濟師Nguyen表示,加上國際油價近期走低,OPEC增產亦進一步降低燃料開支,令加國家庭壓力明顯緩解。

美加關稅未對4月通脹構成明顯影響

雖然美國對加國鋁鋼製品加徵關稅,加拿大亦有反制措施,但Nguyen認為,目前影響集中在汽車零件等少數產品,對整體通脹影響有限。

「從美國CPI可見,關稅對當地物價拉動不大,預計加國亦然。」

市場押注央行6月減息 可能年內再減兩次

多間銀行經濟師預測,加拿大央行可能會在6月4日議息會議上宣佈減息25個基點(即0.25%),屆時將成為2024年以來首次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

TD銀行指出,現時經濟條件已為減息提供空間。而RBC亦認為,通脹和勞動力市場疲態令央行無需再按兵不動。

Nguyen更預料,今年全年或有兩次減息,年底政策利率可望降至2.25%。不過她強調,減息步伐將視乎未來幾個月貿易戰發展與就業市場狀況,央行仍將採取謹慎觀望策略。

 

最新消息 2025-05-20

 

安省倫敦市的著名學府Fanshawe學院,近日宣布因學生人數大減、財政陷入嚴重赤字,將於未來幾週內展開大規模裁員,涉及多達400個全職職位,佔總人手約35%,成為安省高等教育界近年最大規模的裁員行動之一。

📉招生腰斬 留學生跌63%

據學院官方公布數據,由於聯邦政府對國際學生實施收緊政策,Fanshawe預計2025/26學年國際學生人數將驟減63%,總註冊人數亦預期下跌30%。學院原本依賴留學生繳付高昂學費維持營運,如今此政策調整令其陷入3,860萬加元預算缺口,不得不出手削減人力支出。

🧑‍🏫教師工會震驚:原以為只是風聲

OPSEU/SEFPO第109分會主席亞當·雷菲爾德(Adam Rayfield)形容消息「令人震驚」,即使工會早有心理準備,真正聽到400人裁員的數字時仍然難以接受。他指出,現時成員普遍感到焦慮,因為缺乏明確的時間表,工會亦正準備啟動按資歷裁員的協商機制。

👷‍♂️學校稱:已有預備,百人自願退休

Fanshawe校方強調將「尊重地」與受影響員工個別溝通。據悉,除裁員外,學院亦決定不填補約100個原有空缺職位,另有70人選擇自願退休。新組織架構預計將於6月30日生效。

學院聲明指出,已於去年秋季委託第三方顧問公司StrategyCorp進行全面審查,目標是「提升可持續性與資源效益」。

🏛️校長呼籲省府出手:撐不住了

校長彼得·德夫林(Peter Devlin)在一段內部會議片段中坦言,即使已做出調整,「赤字仍在」,呼籲省政府推行**「現代化撥款模式」**,為各大專院校提供穩定資金。但他同時承認,短期內「省府未必會響應」。

 

最新消息 2025-05-20

 

近期,大溫地區將迎來三間全新開業的亞洲風味超市,不但為市民帶來更多地道亞洲食品選擇,亦為愛好異國美食的朋友們添上一抹驚喜滋味。

 


 

🛍【Aburi Market Granville】日式精緻超市登陸市中心

有「加拿大最高級日式超市」之稱的 Aburi Market,繼西溫及Yaletown之後,即將於溫哥華Granville街開設第三家分店。

這家主打和食文化的高端日超,以每日新鮮製作的壽司便當、日式熟食及日本直送食品聞名。新店更加入日式麵包房元素,邀請Wa-Bagel首席烘焙師Iikura Yukiko合作,帶來更多甜鹹交錯的職人級麵包。

📍地址:609 Granville St., Vancouver
📅預計開業:2025年秋季

 


 

🍬【Smart N Save & Cafe】亞洲零食控福音!本拿比新店登場

主打亞洲零食、飲品與港式小吃的老字號超市 Smart N Save,將於本拿比開設全新分店,選址前7-Eleven舊址,位置方便、人氣旺。

Smart N Save 自2004年在列治文創店以來,一直深受本地華人喜愛,販售來自香港、台灣、日本、韓國等地的熱門小吃與飲品。近年更加入港式街頭小食,炒栗子、雞蛋仔、魚蛋通通有售。

📍地址:5208 Rumble Street, Burnaby
📅開業日期:有待公布

 


 

🥢【Hannam Supermarket Metrotown】韓國超市擴展版圖

韓國超市老大哥 Hannam,於1998年在Burnaby開設首店後,如今即將於Metrotown區再開分店!

Hannam 向來以正宗韓國貨品吸客,包括泡菜、即食麵、韓國電器、美妝品等,更有駐店人氣烘焙品牌 Good Morning Bakery 提供每日新鮮麵包、蛋糕與韓式甜品。

📍地址:5609 Imperial Street, Burnaby
📅開業日期:有待公布

 

最新消息 2025-05-20

 

隨着多倫多最新大型戶外場館 Rogers Stadium(羅杰斯體育場) 即將於今年夏季開幕,主辦方 Live Nation 正積極招募大量員工,為即將舉行的盛大演唱會季做好準備!

🏟️ 50,000人場館+14場大秀開鑼
這座新場館座落於 前Downsview機場(現稱YZD) 地段,可容納 逾五萬名觀眾,成為全市最大型戶外表演場所之一。

今年夏季將迎來14場重磅演出,包括:

  • Coldplay

  • BLACKPINK

  • Oasis

  • Stray Kids(韓國人氣男團,6月29日登場)

 


 

🧑‍🍳 熱門招聘職位包括:

  • 特許經營工作人員(concession staff)

  • 調酒師(bartenders)

  • 廚師及廚房助手(cooks / kitchen staff)

  • 入場協助員(ushers)

  • 現場支援人員(event staff)

💰 薪酬與待遇:

  • 具競爭力時薪

  • 彈性輪班制(適合兼職/副業)

  • 可參與世界級演出現場工作體驗

  • 某些職位提供員工福利

 


 

🎤 夏日演唱會陣容強勁
據 Northcrest Developments 執行長透露,此場地為彌補藍鳥隊佔用 Rogers Centre 時段,特設「臨時巨型演出地」,專為國際頂級樂隊而建。

而由於建設進度超前,整體場地已於4月底完成主體設施搭建,目前正在加緊設備部署及內部訓練。

 


 

🎟️ 門票仍在發售中!
首場演出 Stray Kids 門票尚有餘額,票價由 $130 至 $2,200 加元不等,預料將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粉絲湧入。

最新消息 2025-05-20

 

對於不少人而言,離婚不單止是情感上的重創,更可能是一場難以承受的財務地震。加拿大不少省份採用財產平分制度,一紙離婚協議背後,可能是高達數萬元的法律費用、信用評級受損,甚至影響你未來十年的退休計劃!

根據CBC最新報道,無論是有爭議或和平分手,離婚都可能牽涉以下「隱藏成本」:

🔹 法律與訴訟費用:無爭議離婚約需$1,500至$3,000,但若涉及子女撫養權、財產分割等爭議,開支隨時飆升至$35,000甚至超過$100,000。律師費用按小時計算,動輒每小時$100至$500。

🔹 資產與債務分割:婚後的房產、銀行存款、退休金甚至RRSP,無論由哪方供款,都需依法平均分配。反之,即使信用卡只由一方使用,只要聯名,兩人都要承擔債務。

🔹 稅務與信用損失:分居或離婚可能影響你原享有的稅務優惠,信用評級亦可能因財務糾紛而大受影響。

🔹 子女相關支出:共同撫養通常需兩邊家庭都添置生活用品,另加育兒托管、交通、節日支出等。

🔹 長期經濟損耗:不少人離婚後需重新規劃退休生活,甚至延後退休年齡;若原本依靠對方RRSP供款的配偶,離婚後財政壓力或大增。

分居作為「緩衝」選項?
不少家庭選擇合法分居作為過渡。相比離婚,分居可保留稅務及醫療福利,同時就撫養費、資產處理達成協議,減少爭議。

📌 你或身邊人曾經歷過離婚嗎?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觀點與故事。

【震驚!去年逾2萬留學生轉申庇護!加拿大「轉身成難民」潮或將加劇】

加拿大留學生潮正悄然轉向!根據《Global News》獲得的最新移民數據,2024年共有 20,245 名國際學生提出庇護申請,創下歷史新高。更令人震驚的是,2025年前3個月就已有5,500人申請庇護,較去年同期暴增 22%,專家直言:「數字只會愈來愈多!」

🔻 留學不再是移民保證,轉庇護成『出路』?
多倫多移民律師香塔爾·德斯洛熱斯(Chantal Desloges)坦言,隨著政府關閉許多由留學轉永居的正常通道,不少學生只能另闢蹊徑,「庇護制度正在被當作替代路線。」

🔻 申請人激增,IRB案量突破28萬!
加拿大移民與難民委員會(IRB)表示,待審庇護案已突破 281,000宗。而庇護程序需耗費數年審理,這段時間內申請人可合法工作及留加,對於無法轉PR的學生而言,成為「另類生存方案」。

🔻 五間留學生轉庇護最多的學院(2024年):

  1. 魁北克大學希庫提米分校

  2. 尼亞加拉學院

  3. (其餘未公開,但集中於某些學院與社區學校)

⚠️ 這是濫用還是無奈?
移民律師提醒:不少留學生的庇護理由確實成立,例如來自戰亂地區、性別身份受壓迫等情況。德斯洛熱斯舉例:「一名六年前從烏克蘭來加留學的學生,如今面對的國家局勢已完全不同。」

🧊 新總理卡尼延續移民降溫政策,或進一步壓縮通道
卡尼政府預計將繼續推進前朝特魯多的限制政策,目標在2027年底前把國際學生和臨時工總量壓縮至加拿大總人口的 5%,比目前的 7% 為低。

💬 「學簽關得越緊,庇護申請只會越多。」
不少律師與學者指出,只管削減學簽配額、限工限居卻無配套安排,只會讓更多學生被迫「走上庇護之路」,未必是刻意濫用,而是「制度性失衡」所致。

🔍 背景:

  • 學生若提出庇護申請,需證明返回原國將遭受迫害;

  • 審理期間學生可合法居留並工作;

政府目前尚未對庇護申請設限,惟各省校方壓力驟增。

最新消息 2025-05-20

 

加拿大航空(Air Canada)空服員正醞釀罷工!由加拿大公共僱員工會(CUPE)加航分會代表的1萬名空服員,在與公司談判破局後,於本月14日正式向聯邦勞工部申請調解,可能將在今夏發起全國性工業行動。

🛫 談判陷入僵局,空服員要求「公平補償」
儘管原本的集體協議早在今年3月31日就已到期,工會早於合約到期前便已啟動談判,但雙方至今仍無法達成共識。CUPE主席Wesley Lesosky表示,首要訴求是——結束無薪勞動、提高薪酬,並補足勞動法漏洞。

📉 月薪僅1951加元 無薪工時高達35小時/月
根據CUPE數據,加航一名初級空服員每月僅得1951.30加元,而且只有在飛機實際飛行期間才會獲得薪酬,包括登機、下機、安全檢查、乘客協助等準備工作通通無薪!

Lesosky狠批:「我們的專業不應被當作廉價勞動對待。這根本不是一份可持續的職業。」

📆 下一步:60日調解期 + 21日冷靜期
根據《加拿大勞動法》程序,勞工部將指派調解員介入,展開長達60日的調解談判,隨後還需進入21日冷靜期。一旦雙方仍無共識,工會即可啟動投票,並於提前72小時發出罷工通知。

🧳 夏季航班或遭波及?
雖然目前尚未進入罷工程序,但隨著夏季旅遊高峰將至,一旦談判破裂,對乘客的影響恐怕難以避免。Lesosky坦言:「我們不希望今年夏天罷工,我們只想要一份公平的合約。」

🗣️ 行業長年積弊未解,勞動法漏洞惹爭議
工會亦呼籲聯邦政府修法,堵住《加拿大勞動法》中允許航空公司合法要求空服員每月無薪勞動約35小時的漏洞。這種制度讓整個行業「壓低工資、惡化條件」,對勞工權益構成威脅。

📌 加航回應:會繼續依正常程序談判,航班暫不受影響

👉 你認為空服員的訴求合理嗎?航空公司是否應該改善待遇?
歡迎留言討論。

 

最新消息 2025-05-20

 

隨着加拿大生活成本節節上升,「買不起」不再只是戲言,而是越來越多家庭的真實日常。最近一份由網民票選出來的「十大停買清單」在社交媒體瘋傳,水果、肉類、橄欖油、連一向被視為平民快餐的麥當勞都被「剔除出局」!

在另一邊,多倫多一家唐人街老牌華人超市卻憑着「逆天低價」火速爆紅,只需$10就可買滿一大袋新鮮蔬果,引爆全城搶購潮。

 


 

📉加國人十大「停買清單」曝光

🔟 小費文化走火入魔
82%加拿大人認為現在連自助點餐都要給小費太過分,魁省已立法,強制小費必須依稅前價格計算。

9️⃣ 水果:曾經的健康之選,現變奢侈品
草莓、藍莓、葡萄漲價成常態,Costco的西瓜竟賣$20!網民:「我寧願吃罐頭。」

8️⃣ 肉類:牛排「只望不買」
網民哀號:「上次食牛排,已經係上年。」

7️⃣ 花生醬:Dollarama都唔賣了!
從常備到棄用,不是因為不愛吃,是因為不想破費。

6️⃣ 橄欖油:從日用品變成奢侈品
價格飆升得不成比例,很多家庭轉投便宜植物油。

5️⃣ 麥當勞:快餐變快燒錢
曾經的$1漢堡不復再見,如今「McValue Meal」都要$6,加拿大人表示:「這叫Value?」

4️⃣ 汽油:無理由一日升12仙/升
開車成本暴漲,加滿一缸油動輒百元,讓人欲哭無淚。

3️⃣ 冰球門票:全民運動也看不起了
一場比賽平均花費近$200,看場球要花掉兩天人工!

2️⃣ 房屋:買樓變成幻想
樓價遙不可及,有人表示:「我已放棄買房。」

1️⃣ 公交月票:交通費用也被捨棄
STM月票將破百元,有人轉踩單車或步行節省開支。

 


 

🛒$10買爆一整袋蔬果 華人超市成「神店」

就在全國都在抱怨超市價格太貴的時候,一間藏身唐人街的華人超市突然爆紅。

TikTok博主 @faithwone 實測只用 $10.26 就掃回以下好物:

  • 三大包蒜頭:$2

  • 一條巨型紅蘿蔔:$0.80

  • 一條翠玉瓜:$0.47

  • 小番茄兩盒:$1/盒

  • 黑莓兩盒:$1/盒

  • 5條粟米:$1.99

  • 一個小西瓜:$1

🗣️ 網民炸鍋:「這才叫超市!」

💬「比Loblaws便宜三至五倍!」
💬「$10可以開Party了吧?」
💬「我昨日去買,$5煲到一大鍋雞湯!」
💬「唔好再講啦,再講會加價㗎!」

 

最新消息 2025-05-20

 

有「加國最老百貨公司」之稱的哈德遜灣(Hudson’s Bay)將翻開歷史新一頁!Canadian Tire 宣布以3,000萬加元正式收購 HBC 的品牌知識產權,象徵著這個承載355年歷史的加拿大品牌,將以新姿態繼續傳承下去。

 


 

🏷️ 標誌性品牌 迎來「第二春」

是次交易包括:

  • Hudson’s Bay 主品牌名稱

  • 經典四色條紋圖案(綠、紅、黃、靛藍)

  • 品牌徽章及標誌設計

  • 旗下品牌如 Gluckstein、Distinctly Home、Zellers 及服裝線 Hudson North

這也意味著,Canadian Tire 旗下1,700間門店(如 Mark’s、SportChek、Party City 等)將可正式銷售 HBC 品牌產品。

 


 

🇨🇦「這是愛國行動」

Canadian Tire 行政總裁 Greg Hicks 指出,這不單是一場商業決策,更是愛國之舉:

「有些東西應該留在加拿大,HBC 的品牌就是其一。」

哈德遜灣行政總裁 Liz Rodbell 亦回應:

「我們感激 HBC 能在一家同樣具歷史意義的零售商手上延續傳承。Canadian Tire 絕對是這份歷史的好守護者。」

 


 

🧵 彩條圖案是關鍵資產

交易中最具象徵性的資產,無疑是這條始於1779年的彩條圖案。這款「Bay 彩條」早已超越服飾界限,廣泛應用於炊具、露營裝備、毛氈、寵物用品等——這正正與 Canadian Tire 的產品線高度重疊。

 


 

🧾 債權保護申請後尋求重整

今年3月,Hudson’s Bay 申請債權人保護,原因包括疫情復甦緩慢、實體門店人流減少,以及美加貿易關稅壓力。這導致其難以維持 Bay 及 Saks 的門店運營。

據知,Canadian Tire 是從17份競標中脫穎而出的「買家」之一,並透過旗下剛出售 Helly Hansen 所得的現金,完成是次收購。

 


 

🏬 門店未納入交易 仍尋找出路

雖然品牌找到了歸宿,但 Bay 的門店租約並不包括在本次交易內。據法庭文件顯示,目前有12個競標方爭奪其39個租約。

而 Hudson’s Bay 擁有的逾4,400件歷史文物,包括1670年皇家特許狀等極具歷史價值的收藏,將交由 Heffel 拍賣行進行拍賣,資金可能用作償債或重整。

 

最新消息 202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