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加拿大正式踏入超高層建築時代!位於多倫多市中心的 One Bloor West,近日完成封頂工程,樓高超過 300 米,成為全國首座達到「Supertall」級別(超過 300 米)的摩天大樓,亦是目前全國最高的住宅建築,僅次於地標 CN Tower(加拿大國家電視塔)。

這座 85 層高的建築坐落於多倫多最繁忙的地段 —— Yonge Street 與 Bloor Street 交界,象徵著加拿大在建築設計、工程技術與城市發展上的新里程碑。



🏗️ 歷時 12 年的夢想終於實現! One Bloor West 的建設歷程可謂一波三折,歷經超過十年規劃與施工,期間更於 2023 年進入財務重整程序,最終由著名發展商 Tridel 接手,並於 2025 年 6 月 24 日 完成最後一層樓板,正式封頂。

Tridel 總裁 Jim Ritchie 表示:「能參與加拿大首座超高層建築的誕生,實在令人興奮,這是多層次的成就,也是全國建築史上的重要時刻。



展望未來的垂直社區

由國際知名建築事務所 Foster + Partners 與多倫多本地的 Core Architects 聯手設計,One Bloor West 不僅是一座高樓,更是一個嶄新的垂直社區。建成後將包括:

  • 470 個豪華住宅單位

  • 五星級酒店

  • 高級餐廳與精品食肆

  • 超過 20 萬平方呎無柱零售空間

建築外牆採用銅色金屬線條點綴,設計優雅,並配備高層觀景空間,俯瞰整個多倫多市景,展現加拿大在建築美學與工程技術上的國際實力。



 封頂紀念與未來挑戰者

為紀念這一歷史時刻,發展商特別在天台設置了一個時光膠囊,收藏建築過程中的重要回憶,象徵傳承與展望。

不過,One Bloor West 的「最高住宅樓」地位或許不會維持太久 —— 位於 Yonge 街南端的 SkyTower(106 層)已在興建中,預計將於未來數年內超越其高度。



不只是一座建築,更是加拿大的驕傲

One Bloor West 不單是一項建築工程,更是加拿大創新精神、堅毅文化與城市願景的體現。它代表著一個國家如何在全球舞台上,透過設計與技術,展現自己的高度與格局。


💬一座樓可以講出一個國家嘅方向同野心?

 

🔗資料來源: https://www.ctvnews.ca/toronto/photos/2025/06/27/a-closer-look-at-canadas-first-supertall-building-one-bloor-west/ 

 

最新消息 2025-06-25

一年一度的多倫多光影藝術節(Luminato Festival Toronto)將在本月回歸!在為期12天的慶祝活動中,它將通過有趣的快閃活動,讓整個城市的目的地充滿活力。

去參觀各種Luminato也將是一種新奇體驗,因為四個TTC地鐵站將通過一個名為「SPACED」的免費快閃藝術展覽進行改造。

從6月5日(週三)到6月16日(週日),您的TTC車票將可以作為參觀遍布全市四個地鐵站的快閃藝術展覽的門票。

這次免費展覽在Kennedy、York University、Finch和Spadina地鐵站舉行。

這些裝置由Banded Purple策劃,旨在慶祝「藝術無處不在,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理念。

SPACED是透過多倫多市政府的駐地藝術家計劃開發,並得到了Power Corporation的支持,旨在激勵通勤者「認識到即使在最不可能的空間也存在的美」 - 這是對TTC的一種微妙(如果不是無意的話)的諷刺。

該作品中採用了17位不同的多倫多藝術家的作品,包括Brendan George Ko、Winnie Truong和William Ukoh。

SPACED提供了一種完美的方式,讓您在前往其他Luminato活動(如「Luminato in the Square」備受期待的藝術音樂會表演)或城市其他任何地方的途中,都能欣賞光影節。

最新消息 2024-06-06

安省省長道格·福特(Doug Ford)於一月尾正式宣布,將於2月27日提前舉行省選,比原定時間提前一年多,力爭連任第三個多數政府。這是自1981年以來首次在冬季舉行省級選舉。

福特於週二下午會見安省省督伊迪絲·杜蒙(Edith Dumont),並正式請求解散省議會,為週三開始的29天競選活動鋪路。

👉🏻提前選舉時機關鍵:渥太華政局動盪 & 美加貿易戰風險

福特選擇此時舉行選舉,正值加拿大政壇和經濟形勢不穩:
✅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宣布辭職,執政自由黨陷入混亂
✅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即將對加拿大商品加徵25%關稅,引發經濟不確定性

福特將於上週三在溫莎(Windsor)正式啟動競選活動,背景選在底特律天際線,以強調他提前選舉的關鍵理由——獲得新授權,以應對即將到來的美加貿易戰。

福特面臨挑戰:反對黨批評其「政治算計」,欲規避RCMP刑事調查

雖然福特在民調中領先對手,但反對黨質疑他急於舉行選舉的真實動機。

新民主黨(NDP)領袖司馬泰(Marit Stiles)、自由黨(Liberal)領袖克倫比(Bonnie Crombie)和綠黨(Green Party)領袖施賴納(Mike Schreiner)均指責福特試圖:
⚠ 利用選舉躲避皇家騎警(RCMP)正在進行的刑事調查,該調查涉及82.8億加元的綠帶土地交易醜聞
⚠ 轉移公眾視線,避免討論安省嚴重的醫生短缺和住房危機
⚠ 規避原定於2026年6月舉行的選舉,以穩固政權

據《星報》報導,RCMP 已對福特的前任及現任幕僚進行問話,調查仍在進行中。

但福特強調,他提前選舉的原因是應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可能需要數百億加元的經濟刺激計劃。

 


 

👉🏻五大惠民措施:提前選舉前的「大禮包」

為爭取選民支持,福特政府近期宣布了一系列針對選民需求的措施,涵蓋經濟、交通、住房及公共安全:

1️⃣ 發放200加元「退稅」支票 💰

📌 向1,500萬安省居民(包括兒童)發放 200加元的「退稅」支票
📌 這項30億加元的計劃,旨在幫助居民應對物價上漲和失業風險

 


 

2️⃣ 全面開放超市和便利店售酒 🍻

📌 投入6.12億加元 加速全面開放超市、便利店和大賣場的酒類銷售
📌 啤酒、葡萄酒、預調雞尾酒 皆可在普通零售店購買

 


 

3️⃣ 拆除部分自行車道,緩解交通擁堵 🚗

📌 計劃拆除怡陶碧谷(Etobicoke)Bloor Street West、多倫多市中心University Avenue和Yonge Street的部分自行車道
📌 福特政府認為,減少部分自行車道將提升通勤效率,雖然這一措施備受爭議

🔎 2023年安省一項「明日交通調查」顯示:

  • 3.1% 多倫多居民在早晨通勤時騎自行車

  • 3.6% 全天使用自行車

然而,保守黨政府認為過多自行車道影響駕駛者權益,此舉可能獲得駕駛族群支持。

 


 

4️⃣ 關閉大部分毒品注射點,推動戒毒治療 🏥

📌 強制關閉大部分政府監管的毒品注射站,僅允許設置於距離學校、日托中心200米外的區域
📌 3月31日起,加強戒毒治療計劃

⚠ 健康專家擔憂此舉可能增加過量用藥事件,但許多多倫多市民支持取締毒販活動。

 


 

5️⃣ 強化「無家可歸者帳篷營地」處理措施 🏠

📌 額外撥款7,550萬加元,加強庇護所和經濟適用房建設
📌 加強非法侵入(trespassing)法律,清理多倫多及全省公園內的帳篷營地

📊 目前,安省約有8.1萬名無家可歸者,這一問題自福特上任以來越發嚴峻。

 


 

👉🏻福特面臨的選舉挑戰

福特雖然在最新民調中領先,但部分保守黨成員對提前選舉的決定感到憂慮,主要擔憂:

📉 1980年代自由黨省長彼得森(David Peterson)提前一年選舉,結果慘敗的歷史重演
📉 「Underhill平衡理論」:安省選民習慣在聯邦投票給自由黨時,在省級支持保守黨,反之亦然
📉 聯邦保守黨領袖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在今年大選中可能勝出,省選或受影響

截至省議會解散時,安省124名議員分佈如下:
✅ 79名保守黨議員(包含不尋求連任的議長 Ted Arnott)
✅ 28名新民主黨議員
✅ 9名自由黨議員
✅ 6名獨立議員
✅ 2名綠黨議員

📅 安省選民將於2月27日決定福特能否成功連任!

🔎 你認為福特提前選舉的決定是明智之舉,還是政治算計?歡迎留言討論!

 

最新消息 2025-02-04

大家對買房的黃金法則「location,location,location」耳熟能詳。但到了溫哥華,即使居住在地鐵沿線、名校旁或新商業區,房地產帶來的好消息背後,也可能藏著一筆筆逐年增長的地稅負擔。

每年的地稅根據房產估值浮動,而 BC 省物業估價局(BC Assessment) 在估值時會考慮多項因素,包括房屋面積、房齡、保養狀況、交通噪音、附近設施等等。也就是說,哪怕你並不打算出售房產,房屋的潛在增值也可能讓地稅大幅飆升,讓不少業主感到壓力沉重。

 


 

👉🏻高密度開發地區的業主稅負重

例如,溫西的 Broadway 和 Cambie 走廊一帶,由於大規模的開發計劃,房屋未來價值被過分提前透支。雖然業主未必能立即受惠於地區增值,但卻不得不為高昂地稅掏腰包。

幸運的是,BC 省物業估價局的評估規則中提供了一項 鮮為人知的緩衝條款,專為因開發項目或市場上漲而導致房產潛在價值飆升的自住業主設計。該條款允許業主申請特別評估,以確認房產的 實際住宅價值,而非因開發潛力增加的「最高與最佳用途價值」。

 


 

👉🏻省下$14,000!特別評估的威力

據《Vancouver Sun》報導,溫哥華 Cambie 走廊的某位業主就因申請特別評估,成功將房屋地稅減免 $14,000!對於像這樣高開發潛力地區的業主來說,這筆節省無疑是一大福音。

那麼,究竟哪些業主符合條件,可以申請特別評估呢?

 


 

👉🏻特別評估的申請條件

物業基本條件:

  1. 占地面積不超過兩公頃;

  2. 僅用於住宅用途;

  3. 房屋內的住戶不超過三個家庭。

居住時間要求:
房主或其配偶必須將該物業作為主要居所,並已居住 至少10年。

市場價值條件:
房屋的再開發價值必須高於其現有住宅用途的市場價值。

 


 

👉🏻如何申請特別評估?

符合條件的業主可以聯絡當地 BC 物業評估辦公室提交申請。根據評估員 Bryan Murao 的說法,業主最遲可在每年 11月30日 提交申請,而若在次年 1月31日 前提出申請,則將轉為評估上訴處理,與特別評估的程序略有不同。

 

最新消息 2024-12-06
上個週末,BC省遭遇了一場嚴重的熱浪和野火災難。根據相關部門的統計,截至7月22日下午,全省已經有324處野火在燃燒,其中超過一半已經失控。 440戶居民被疏散,另有3000戶處於警戒狀態。
 
這場熱浪始於上週,氣溫飆升至攝氏30度以上。氣象部門發布了高溫預警,但沒想到熱浪一直持續到了週末。光是昨天一天,BC省就出現了數十個高溫紀錄,最高溫度達到42.2攝氏度,創下2006年以來的新高。
 
這波熱浪不僅引發了大規模野火,也對居民生活造成了極大影響。鹿角溪山火蔓延,歷史文化小鎮巴克維爾陷入煙霧之中。威廉斯湖市商業區突發大火,政府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沿著卡什溪兩側的野火更是讓1號高速公路部分路段關閉,給公眾安全構成了潛在威脅。
 
BC省長尹大衛表示,政府正在投入所有資源,盡全力撲救野火,確保居民安全。但不幸的是,這只是野火季的開始,未來還有更多挑戰在等待。加上全省遭受了超過20000次雷擊,使得滅火工作更加艱難。
最新消息 2024-07-23

最新數據顯示,大溫哥華地區人口將於2045年突破400萬,這一增長速度比此前預測提前了整整9年。根據最新的人口普查數據及聯邦移民政策的影響,每年約有5萬新居民湧入,遠超早期估算,成為推動該地區增長的主要動力。

👉🏻人口結構與趨勢

大部分新增居民預計來自加拿大以外的地區,而自然人口增長在2035年後可能轉為負值。這一現象意味著移民政策及非永久居民的增長將成為維持人口規模的關鍵。

大溫哥華地區董事會主席邁克·赫爾利(Mike Hurley)在新聞稿中表示:“大溫哥華是一個具有彈性和可持續發展潛力的地區。準確的預測有助於我們在住房、就業和關鍵基礎設施上作出長遠規劃,同時保持該地區的生活品質。”

👉🏻住房需求激增

隨著人口的持續增長,住房需求預計將同步攀升。到2050年,大溫哥華地區每年將新增約21,000個住房單位,總數將達到172萬個住宅。預計新增住宅以溫哥華和素里的公寓為主。

👉🏻就業與基礎設施挑戰

據西門菲沙大學(SFU)城市規劃教授安德莉安娜·多永(Andreanna Doyon)分析,人口增長將為地區帶來更多就業機會,到2050年,預計新增至210萬個就業崗位。

她指出:“為新居民建造住房將帶動建築業及相關領域的工作機會。而隨著人口的增加,對服務業的需求也會大幅提升。”但她同時警告:“問題將集中在基礎設施上,我們是否有能力跟上需求?”

疫情期間,有關遠程工作和人們遷出大城市的討論未如預期實現,多永教授認為這表明城市的吸引力依然強勁,增長趨勢未受明顯影響。

👉🏻溫哥華與素里成為核心

在未來的大溫地區發展中,溫哥華與素里將成為人口增長的核心區域,預計大量新增住宅將集中於這兩個城市。這一趨勢將對區域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提出更高要求,也為當地經濟注入強勁動力。

 

最新消息 2024-12-27
根據最新消息,聯邦政府宣布了一項名為"加拿大公共交通基金"(CPTF)的新計劃,旨在為加拿大各地的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升級提供資金支持。
 
這筆公共交通基金將在未來10年內投入300億加元,平均每年約30億加元。這是加拿大史上最大規模的公共交通投資。該基金將於2026年正式啟動,為各地的公共交通機構提供資金支持。
 
新設立的CPTF包括三大支援領域:
 
1. "大都會地區協議"專案,將重點支持加拿大最大城市地區的公共交通系統建設,如多倫多、溫哥華、蒙特利爾等,佔CPTF總資金的三分之二。
 
2. "基準資金",根據人口和乘客數量,為全國各地現有公共交通系統提供可預測的升級改造資金,佔CPTF的17%。
 
3. "定向資助",支持活躍交通、農村和偏遠地區公共交通、原住民社區公共交通以及電氣化等特定項目,佔CPTF的17%。
 
此外,獲得"大都會地區協議"和"基準資金"的地方政府還需要取消高頻公交線路週邊800米範圍內的強制性車輛停車要求,並允許在這些範圍內建設高密度住宅。這與卑詩省的大眾運輸導向發展政策相呼應。
 
總的來說,這項新的加拿大公共交通基金為未來10年內加拿大各地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升級提供了大規模、定向的資金支持,旨在促進公共交通事業的發展,為居民提供更加經濟實惠、便利可靠的旅遊選擇。
最新消息 2024-07-19
近日,一名加拿大女子在墨西哥著名旅遊勝地坎昆,在繁華的購物街上公然將自己的兩個女兒遺棄在路邊,並試圖逃走。這一行為引起了周圍路人的注意,很快被警方逮捕。
 
根據報導,這名女子帶著一個女嬰和一個剛會走路的女孩,出現在坎昆圖盧姆大道上。在一處轉角路口,她將嬰兒放在地上,鬆開了另一個女孩的手,隨後迅速逃離現場。周圍的路人見狀立即報警,警察很快就在附近逮捕了這名女子。
 
調查發現,這名女子是加拿大人,目前還不清楚她是來此旅遊還是當地居民。她表示自己現在經濟狀況不佳,無法再養活這兩個女兒,所以決定將她們遺棄在街頭,希望有人能收養。
 
當地家庭發展部門表示,兩個女孩現已被安置在臨時援助之家,狀況良好,沒有受虐待跡象。警方正在進一步調查此事,並正在尋找這兩個女孩的其他親屬,如果符合條件,或可將孩子們交給親屬撫養。
最新消息 2024-07-04

繼 卑詩大學(UBC)天車延長線 被 BC 省政府列為優先推進項目後,西門菲莎大學(SFU) 學子的好消息也來了!本拿比山(Burnaby Mountain)纜車計畫 終於提上日程,未來從山腳到 SFU 山頂只需 6 分鐘!

👉🏻TransLink 推動纜車建設!本拿比市府與 SFU 簽政策協議

近日,TransLink(大溫公共交通管理局)正式要求 本拿比市政府 和 SFU 簽署 支持性政策協議,作為對纜車項目的 大規模投資條件,為建設提供政策支持。

該協議旨在 推動纜車站點周邊的交通導向開發(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TOD),包括:

📍 下站:靠近 Production Way-University Station
📍 上站:位於 SFU 本拿比校區 附近的主要公共交通換乘點(圖書館附近)

這將有助於改善 學生步行及騎行環境,並促進周邊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類似模式:百老匯天車、素里-蘭里延長線

這類政策協議並非首次出現。此前,溫哥華 也曾在 Millennium Line 百老匯延長線(Broadway Subway Extension)規劃至 Arbutus 站時,簽署類似協議。此外,素里(Surrey)至蘭里(Langley)Expo Line 延長線 也促成了 Fleetwood 計畫 和 Clayton Corridor 計畫,確保城市開發與公共交通同步推進。

本拿比市府表示,這類協議是 TransLink 申請聯邦及省政府資金支持的必要條件,能夠 幫助公共交通管理局順利推進下一階段的規劃與建設。

 


 

👉🏻SFU 纜車長什麼樣?規劃細節曝光!

📌 路線: 2022 年 1 月,本拿比市議會已批准 TransLink 推薦的 直線纜車路線,從 Production Way-University Station 直達 本拿比山頂。

📌 長度: 2.7 公里
📌 單程時間: 6 分鐘
📌 運力: 每小時最多 3,000 人
📌 車廂容量: 每個車廂 可載 30 人,每 1 分鐘 發車一次

👉🏻採用「3S 三纜系統」,提升速度與安全性

SFU 纜車將採用與 惠斯勒(Whistler Blackcomb)峰頂纜車(Peak 2 Peak) 相似的 3S 三纜系統,可確保 更高的速度、安全性與穩定性。

🚠 即使風速達 100 公里/小時,纜車仍可安全運行,大幅降低惡劣天氣對運營的影響。

👉🏻車站設計曝光!下站設有大型室內大廳

根據 TransLink 公布的初步設計概念,下站(Production Way-University Station)將建設 大型室內大廳,而 上站(SFU 本拿比山頂)則為 較小的封閉區域,方便乘客換乘。

👉🏻唯一缺點?恐高者慎入!

雖然纜車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對 懼高人士 來說可能是個 挑戰——四周皆為透明玻璃,乘客可俯瞰 Metrotown、Downtown 溫哥華,以及 壯麗山景,但對於恐高者來說,這可能是一場「膽量測試」。

🚠 你期待 SFU 纜車的到來嗎?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最新消息 2025-02-28

如果你正考慮轉行,或者想了解加拿大邊啲工種最賺錢、邊啲人工最低,最新出爐的統計數據可能會幫到你。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Statistics Canada)2025 年 4 月的最新報告,加拿大全國平均每週工資為 $1,297.44 加元,比去年同期上升 4.4%。與 3 月相比,每週多賺近 $9.70,加薪幅度更超越了 1.7% 的通脹率,即實質收入有所提升。



哪些行業人工最高?

以下三個行業在 4 月的平均週薪最高:

  • 礦業、採石業及石油天然氣開採:$2,492.50加元

  • 公共事業(如電力、水務):$2,090.59加元

  • 資訊及文化產業(如媒體、出版、科技):$1,875.15加元

值得留意的是,資訊及文化產業的薪酬升幅亦是全國最高,按年上升 10%,反映該行業對專業技能的需求持續增長。



哪些行業人工最低?

相對地,以下行業的平均週薪較低,主要集中於服務及零售行業:

  • 住宿及餐飲服務業:$521.16加元

  • 零售貿易:$735.52加元

  • 藝術、娛樂及康樂服務業:$759.63加元

這些行業普遍涉及兼職或季節性工作,工時不穩定,亦可能缺乏福利保障,導致平均收入偏低。



哪些地區人工最高?

不同地區的薪酬水平亦有明顯差異。2025 年 4 月,努納武特地區(Nunavut)以平均週薪 $1,734.91 位居全國之首,不過當地生活成本亦相對較高。

其他高薪地區包括:

  • 亞伯達省(Alberta):$1,362.04加元

  • 安大略省(Ontario):$1,329.64加元

  • 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1,310.45加元

至於薪酬增長最快的地區,則是:

  • 愛德華王子島(Prince Edward Island):年增長 5.8%

  • 新不倫瑞克省(New Brunswick):年增長 5.5%

  • 魁北克省(Quebec):年增長 5.4%



對打工仔有咩啟示?

隨住生活成本持續上升,了解唔同行業同地區嘅薪酬走勢,對職涯規劃、轉工甚至搬屋都有實際參考價值。無論你係剛入職場、考慮轉行,定係純粹想知道自己行業嘅行情,呢份數據都提供咗一個清晰嘅全國薪酬地圖。

 

💬 你而家做緊邊個行業?你覺得加拿大嘅人工分布公平嗎?

 

🔗資料來源: https://dailyhive.com/canada/jobs-canada-highest-lowest-average-wage#google_vignette 

 

最新消息 2025-06-25

📉 宏觀趨勢:市場降溫下的購房壓力變化 2025 年 4 月,加拿大房市顯著遇冷,房屋成交量較去年同期下跌 9.8%,而市場掛牌量卻激增 14.3%。這種供需失衡將全國售掛比(SNLR)推至 46.6% 的臨界點——距離形成買方市場僅一步之遙。儘管全國 13 個主要城市中有 7 個顯現購房壓力減輕的趨勢,但多倫多、溫哥華等核心都會區因本地需求差異與經濟壓力影響,呈現劇烈分化現象。

 


 

📊 三大城市房價與收入門檻變化(2025 年 4 月 vs 3 月)

城市

平均房價

月變動

所需年收入

多倫多

$1,009,400

↓ $7,500

$205,850(↓$1,400)

溫哥華

$1,184,600

↓ $6,300

$238,970(↓$1,190)

蒙特利爾

$574,900

↑ $6,300

$123,640(↑$1,190)

 

💡 負擔能力變化:多倫多 & 溫哥華改善,蒙特利爾承壓

1️⃣ 收入門檻下降

  • 多倫多:↓ $1,400 | 溫哥華:↓ $1,190 → 較 2024 年峰值,買家年收入要求減少 $1.5-2 萬加元

2️⃣ 月供壓力減輕

  • 多倫多:↓ $38/月 | 溫哥華:↓ $32/月 → 30 年累積節省超 $1.4 萬加元

3️⃣ 蒙特利爾逆勢上漲

  • 房價:↑ $6,300 (漲幅 1.1%)

  • 月供:↑ $32/月

 


 

⚠️💰💡重要提示:低房價下的貸款隱形門檻
儘管房價呈現下降趨勢,買家務必注意:銀行審批貸款時僅認可壓力測試利率 6.38%(而非當前實際簽約利率 4.38%)。此規則導致所需核准收入比實際月供高出約 30%,本質是央行設置的緩衝機制——當未來利率不可預測飆升時,可有效防止斷供風險。

 


 

🚀 是否入市黃金時機?

✅ 多倫多 & 溫哥華:買方市場成形

  • 議價籌碼:成交量暴跌 23% → 勇敢砍價(尤其滯銷 30 天以上 房源)

  • 庫存紅利:多倫多掛牌量激增 51% → 告別搶 offer 混戰

✅ 蒙特利爾:穩中求勝之選

  • 需求堅實:成交量年增 10% → 抗跌性強

 


 

🔮 未來展望

多倫多與溫哥華的購房壓力緩解趨勢仍顯脆弱,其持續性取決於兩大關鍵因素:美加關稅爭端能否化解,以及加拿大央行 (BoC) 是否啟動降息。反觀蒙特利爾,若當前強勁需求得以維持,其賣方市場優勢可能延續。潛在買家應密切關注三大指標:庫存消化速度、壓力測試門檻變動及央行利率信號,以精準把握入市時機。

資料來源: https://www.moneysense.ca/spend/real-estate/mortgages/how-much-income-to-qualify-for-a-mortgage-in-canada/

 

 

 

 

最新消息 2025-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