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安省省長福特於上週日宣布,計劃將省汽油稅5.7分的減免政策延長至明年夏天。根據《多倫多星報》的報導,福特在Etobicoke的記者會上表示,省政府將很快提出一項立法,若該法案獲得通過,汽油稅將維持在每升9分,直到2025年6月30日。

該立法還將延長柴油價格5.3分的減免幅度。

 

安省自2022年7月首次暫時下調汽油和柴油稅率以來,這一減幅已屢次延長。

福特估計,自減稅措施實施以來的三年內,這一系列措施將幫助安省普通家庭節省380加元。

在記者會上,福特也呼籲聯邦政府取消聯邦碳稅,並表示他長期以來一直反對這一稅制。

根據安省政府的新聞稿,保持汽油稅率是「作為即將到來的2024年安省經濟展望和財政審查的一部分,安省政府正在透過立法降低司機和企業的成本,如果該立法獲得通過,將第四次延長汽油和燃料稅的臨時減稅期限至2025年6月30日。」

福特在新聞稿中表示:「太多安省家庭因聯邦碳稅和高利率而陷入困境,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在努力幫助納稅人保留更多辛苦賺來的錢。我們政府的汽油和燃料稅減免只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一種方式,此外,我們還取消了汽車牌照費、禁止在省級公路上收取新的道路通行費、取消前任政府的限額與交易計劃,並繼續反對聯邦碳稅,以支持安省納稅人。」

安省財政廳長彼得·貝斯倫法爾維(Peter Bethlenfalvy)表示:「過去幾年的成本上漲給家庭預算帶來了壓力,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采取行動,在力所能及的地方提供救濟,包括在加油站。我們的政府將始終尋找方法,讓人們的口袋裡再多一點錢。」

新聞稿指出,安省繼續呼籲聯邦政府取消聯邦碳稅,該稅將於2024年4月1日增加至每升汽油17.61分,每升柴油21.39分,並計劃於2025年4月1日再次提高至每升汽油20.91分,每升柴油25.40分。

 

最新消息 2024-10-19

多倫多西區一座歷史教堂遭到「嚴重摧毀」,教堂內部的文物也遭殃, 據多倫多消防隊長表示, 消防員通宵留守現場進行監控。

多倫多消防部表示,他們於上週日早上8點前接獲位於Gladstone大街近Dundas街西的St. Anne's Anglican教堂起火的報告。

消防員通宵留守教堂現場進行火警監控,評估熱點並檢查瓦礫下的殘餘情況。

多倫多消防部表示,安大略省火警調查署和多倫多警察預計於週一回到教堂現場調查。

「火災尚未被認定為刑事性質」,消防部表示。

副消防隊長Jim Jessop表示,這棟建築物已被「完全摧毀」,教堂內部的所有文物也遭到破壞。

「這對社區來說是一個心痛的損失」,Jessop在現場告訴記者。

多倫多警察已開設網上入口,讓公眾提交任何可能有助調查的照片或視頻。

Gladstone大街在College街和Dundas街之間封閉,以便消防人員繼續撲滅火勢。警方建議司機和行人使用其他路線。

教會主任神父Don Beyers表示,教會會眾對火災造成的損害「深感痛心」。

「我感到非常沉重,為我的教眾難過。你無法想像一個教會社區在週日早上發現他們辛苦經營、付出了這麼多的一切在短短一個小時內全部付之一炬是什麼感受。」Beyers在教堂外說。

「儘管遭受了如此可怕的悲劇和損失,我們作為一個教會仍將繼續前進」,他說。

居民們痛心,藝術品被毀

這座建於1907-1908年的教堂位於小葡萄牙社區,內部收藏了七人組三位藝術家於1920年代創作的早期作品。這些壁畫裝飾了祭壇區和圓頂,但均已在大火中被毀。

Beyers表示,這些「無價」的藝術品已在大火中化為灰燼。

「那些藝術品是無價的。那些是美麗的壁畫。」他說,「它們實在太美了。」

「這是唯一一座擁有七人組成員藝術品的教堂。很遺憾,現在它們都已經失去了。」

這座教堂於1996年被指定為加拿大國家歷史遺址。1980年,多倫多市也根據安大略省文物法指定了這座教堂。

St. Anne教會的網站表示,1923年,教會委託七人組創始成員J.E.H. MacDonald負責設計描繪基督生平的內部裝飾。MacDonald隨後又邀請了包括Franklin Carmichael和Frederick Varley在內的九位其他藝術家參與。

多倫多消防服務發言人Deepak Chagger確認了這些藝術品的損失,表示目前尚未發現任何被拯救的跡象。

代表該地區的市議員Alejandra Bravo表示,居民對這座提供了關鍵社區支援的場所被摧毀深感"巨大"的悲痛。

「這不僅僅是一座建築物。這是一個提供支援、家庭和愛的地方,也是社區人們聚集的地方」,她說。

神父稱起火原因 "真是個謎"

Jessop表示,當消防隊首次抵達現場時,大火已根深蒂固。

隨著火焰開始從屋頂射出,消防員為避免建築物倒塌的風險撤離了現場。Jessop表示,到了上午中旬,消防隊成功撲滅了大部分火勢。

「這裡沒有人,教堂是上鎖的,很安全,所有燈都關了」,Beyers說,他通常是最早到那裡的人。「我們真是無法解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警方表示,他們接到了有關建築物玻璃破碎和冒出大量濃煙的報告。消防隊已部署水塔和車隊在室外進行滅火行動,他們在週日上午較早時這樣說。

Jessop表示,鄰近的房屋已被疏散作為安全預防措施,並得到了保護,免受大火波及。

目前沒有報告指有人被困在教堂內或有傷亡。

 主辦方: Do West Fest 照常舉行

位於小葡萄牙區、從Ossington大道延伸到Lansdowne大道的Dundas街W.上的Do West Fest街頭藝術節的組織者最初表示,由於St. Anne教堂附近發生大火,這個節日將延遲於週日開始。

「我們首要考慮的是社區的安全,參與節日的每個人都感到痛心,因為這座教堂是如此重要的社區地標」,節日組織者Kristyn Gelfand說。

「我們正試圖與警方、消防隊和整個應急響應團隊協調物流,以確保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去執行他們需要做的工作。」

組織者後來表示,該節日仍將持續到週日下午6點。

最新消息 2024-06-11

根據房地產分析平台 HigherCaps 最新公布的排名,加拿大(Canada)多倫多–滑鐵盧(Toronto–Waterloo)走廊被評為至2035年北美(North America)增長潛力最高的都會區,超越美國(United States)主要城市如西雅圖(Seattle)、達拉斯–沃斯堡(Dallas–Fort Worth)及坦帕灣(Tampa Bay)。

該研究以四項核心指標評估各大都會區,包括人口增長、氣候韌性、人工智能(AI)適應能力及自然人口增長。多倫多–滑鐵盧在40分滿分中獲得34分,其中移民(10/10)、AI影響(10/10)及氣候韌性(9/10)均獲滿分或近滿分,僅在自然人口增長方面稍為落後,得分為5分

 

專家指出,該地區憑藉強勁的移民流入及經濟多元化,有力應對關稅壓力、衰退風險及房地產波動等挑戰。其在AI驅動轉型中的適應能力,尤其避免過度依賴易受自動化影響的行業,是其排名領先的關鍵因素。

 

其他加拿大城市表現亦不俗。卡加利(Calgary)以同樣34分排名第二,主要受惠於氣候韌性及高淨遷入人口。愛民頓(Edmonton)則位列第,憑藉年輕人口結構及穩定的自然增長獲得高分。完整城市排名請參閱 HigherCaps 官方網站:https://highercaps.com/blogs/6 

 

報告強調,多倫多正迅速崛起為全球創新及人才樞紐,預計未來十年將在經濟擴展及城市發展方面領先北美地區

 

🔗資料來源: https://www.blogto.com/city/2025/09/toronto-ranking-fastest-growing-metro/#:~:text=In%20a%20new%20ranking%2C%20released,Fort%20Worth%20and%20Tampa%20Bay

 

最新消息 2025-09-19
BC省正式實施史上最嚴格的一次性塑膠禁令。這不僅禁止商家提供塑膠購物袋,還限制了多種一次性塑膠製品的使用和銷售。
 
首先,可氧化降解塑膠包裝和其他一次性塑膠製品也將不准在BC省銷售,這對餐飲外賣產業影響較大。此外,商家提供的紙質購物袋和可重複使用的購物袋價格大幅上漲,最低分別為25分和2加幣。
 
其次,2024年6月20日起,BC省盒裝飲料將禁止使用塑膠吸管,除醫療和殘障人士外一律禁止​​。同時,2025年底,加拿大聯邦政府也將禁止生產及進口6類一次性塑膠製品,包括餐具、攪拌棒等。 2028年7月1日起,BC省商店也將不得使用塑膠保鮮膜包裹食品。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家用可降解垃圾袋,部分城市如列治文和坎盧普斯也表示不予接受,要求居民使用報紙等代替。這反映出各地在執法力度和政策上的不統一性。
 
總之,BC省及加拿大聯邦政府正在全面推動減塑和環保政策,限制一次性塑膠製品的使用將是未來幾年的主要趨勢。這不僅將影響商家經營,也將改變廣大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各界需要加強溝通協調,共同應對這場"塑膠革命"。
最新消息 2024-07-16

位於溫哥華基斯蘭奴(Kitsilano)的一位房主,因車庫年久失修倒塌而遭批評,但業主表示,原本打算對房屋進行大規模翻新,卻因溫哥華市府審批進度緩慢而陷入困境。

這棟位於阿布圖斯街(Arbutus St.)、距基斯蘭奴海灘不遠的房屋,價值接近400萬加元。現居台灣的陳先生(Aaron Chan)在溫哥華長大,畢業於紐約MBA課程,曾在香港與印度工作,最終定居台北。

👉🏻購入百年老宅,翻修計劃被拖延

陳先生向《環球新聞》表示,溫哥華一直是他的家,“我們家族在溫哥華仍有許多親友,每年夏天我們都會帶孩子回去,除了疫情期間。”2021年,他和妻子購入這棟已有百年歷史的老宅,並計劃翻新。

2022年初,陳先生開始與市府溝通,並聘請了一名建築師。然而,即便多次提交所需文件,進度仍然遲緩。他表示:“我們一直耐心配合,按照市府的要求一步步提交材料,但每次完成後,又會收到更多要求,這讓人非常沮喪。”

即便按照要求調整申請,審批過程依然曠日持久。直到本週,陳先生才獲得車庫拆除許可,但房屋翻修許可仍未下發。

陳先生坦言,他曾在其他發達國家參與重大建築項目,也熟悉嚴格的法規流程,但溫哥華的情況讓他措手不及:“這只是一棟木結構的小房子,應該很容易處理,但事實證明完全不是這樣。”

👉🏻市府回應:延誤與申請不完整有關

對此,溫哥華市府表示,業主於2022年提交了翻修預申請,2023年12月7日正式提交開發許可申請,並於12月19日繳納費用。審批程序隨即展開。

市府指出,2024年4月16日,已向業主提供一份缺陷清單,列明需修改的部分及建築審查部門的意見。但截至目前,業主仍未提交修改後的方案。

此外,市府強調,自2023年採用「3-3-3-1」框架後,審批速度已有所提升。該框架旨在實現小型住宅翻修許可三日內批准,單戶住宅及聯排別墅翻修三週內批准等目標。市長沈觀健則表示,市府正在努力提升效率,但作為大型機構,需要時間改進。

👉🏻房主盼改進流程 不影響移居計劃

陳先生表示,他理解房屋的歷史價值,只希望能一次性獲得清晰的需求清單,而非斷斷續續地接收資訊。他強調,此事無法動搖全家搬回溫哥華的決心,但計劃已被迫推遲。

“我們原定2023年搬家,讓孩子順利入學,但現在已是2024年,翻修甚至還未開始。孩子2025年入學的計劃恐怕也無法實現。”

陳先生透露,他公開此事並非為批評,而是希望政府能認真審視現有流程,進一步簡化與改進,幫助更多居民順利完成項目。

 

最新消息 2024-11-25

溫哥華一名華裔業主黃女士(Ciyan Huang)因300加元的“搬屋費(move-in fee)”與大樓管理公司展開法律爭議,引發了BC省內熱議。這場官司揭示了業主與物業管理之間的矛盾,並引發了關於業主權利的討論。

事件發生於2021年9月。據黃女士所述,她與兒子在該大樓單元居住多年,後來將房屋出租。2021年9月1日,她的兒子在搬離期間,將幾件家居物品暫時存放在單位內。黃女士強調,這些物品僅為零散家居用品,數量有限,當時房屋尚未完全搬空或重新入住,且她的兒子並未使用大樓的電梯,也未影響其他住戶,因此不應被收取所謂的搬屋費。

 

然而,幾天後的9月7日,黃女士收到大樓管理公司的通知,要求支付300加元的搬屋費。據她所述,當天大樓看管員在未經通知的情況下進入她的單位,這讓她非常不滿。黃女士隨即提出異議,表示收費不合理,並解釋稱她的兒子只是暫時存放幾件物品,根本不符合大樓搬入標準。此外,黃女士還指出,當她最初從開發商處購買該單元時,大樓的管理章程明確規定,初次搬入的業主應免除搬屋費,因此她堅信自己不應支付這筆費用。

大樓管理公司對此堅持認為,黃女士兒子的行為屬於“搬屋”,即使物品數量不多,依規定也應支付搬屋費。雙方僵持不下,最終黃女士選擇通過BC省民事爭議仲裁庭(BC Civil Resolution Tribunal)尋求公正裁決。

在審理此案時,仲裁庭仔細審查了大樓管理章程和黃女士所提出的豁免條款。黃女士依據2016年修改的管理章程指出,直接從開發商購房的業主在初次搬入時可免除搬屋費。然而,仲裁庭並未僅依此條款做出裁決。

仲裁庭認為,本案的關鍵在於,黃女士兒子的行為是否符合收取搬屋費的標準。經詳細調查,仲裁庭發現黃女士兒子僅搬入少量物品,且整個過程不足30分鐘,並未涉及大規模家具搬運。最終,仲裁庭認定,此類小規模物品搬運不構成正式的“搬入”行為。

在公開判決書中,仲裁庭寫道:“根據大樓管理公司陳述,此次搬運僅耗時30分鐘,且無家具。基於物品數量有限且未涉及家具,我認為不應收取搬屋費。”最終,仲裁庭裁定大樓管理公司撤銷對黃女士的300加元搬屋費收取,並賠償她225加元的仲裁費用。

此案為許多業主敲響了警鐘,揭示了大樓管理中的潛在收費爭議。在現代許多公寓和聯排別墅中,搬屋費常常引發業主困惑與不滿。儘管這類收費大多有明文規定,但具體情況不同,容易產生爭議。

黃女士在案件勝訴後表示,她並非一開始就想走法律途徑,而是在多次與大樓管理公司交涉無果後,才不得不提起訴訟。她希望通過這一案例,讓更多業主了解自己的權利,並鼓勵大家在面對不合理收費時,勇敢維權。

 

最新消息 2024-10-17

美國科研人員發出最新嚴厲警告,位於太平洋西北部的阿克西爾海山(Axial Seamount)——一座活躍的深海火山,可能最快在明天爆發!

這座火山坐落於美國俄勒岡州外海約480公里處、隱身於海平面下近1,500米深處,是北美最受監控的海底火山之一,亦是胡安·德富卡海嶺的重要節點。

根據華盛頓大學海洋地球物理學家威爾科克(William Wilcock)指出,目前火山底部每日錄得數百次地震,地殼隆起程度已達到2015年上次噴發前的水平,火山爆發可能明日發生,亦可能隨時發生,完全無法準確預測。

科學家透露,岩漿目前正在持續積聚,並推動地層隆起,這是火山即將噴發的明確徵兆。

並非爆炸式噴發 但將帶來萬次地震

專家指,即使爆發,阿克西爾海山亦非「爆炸式火山」,而是岩漿從火山口平緩湧出,緩慢流過海床,與破壞性火山爆發如湯加事件不同。

根據過往記錄,阿克西爾海山曾在1998、2011與2015年發生噴發。2015年一次噴發中,曾引致8,000次地震與120米厚熔岩層,造成海床下陷逾2.4米。

而自今年4月13日起,該區地震次數開始急劇上升,自5月6日以來每日均錄得大量地震,預示熔岩可能即將抵達地表。

《Interesting Engineering》更指出,一旦噴發發生,地震次數將暴增至每日1萬次,成為一場罕見的地質觀測盛事。

不構成西岸威脅 但有巨大科研價值

儘管情勢緊張,科學家強調,這場海底火山活動不會對西岸社區構成任何實質威脅。一方面是因其深海地理位置偏遠,另一方面是其活動性屬於地質上的「溫和型」。

**黃石火山觀測站專家波蘭(Mike Poland)**指出:「阿克西爾海山是全球監測最完善的海底火山之一。它不僅極具科學價值,亦不會造成災難性影響。」

根據觀察,一旦爆發,岩漿將在約1小時後抵達地表,而噴發本身可能持續約一個月,地震活動亦會隨之逐步減弱。

美國地緣動盪反突顯BC風險低

今次事件與2022年南太平洋湯加火山劇烈噴發形成強烈對比,當時引發海嘯,重創包括加州、夏威夷、加拿大、智利、日本等多地,造成高達900億美元損失。

相比之下,阿克西爾海山所帶來的地震與岩漿流動,反成為地質學家一窺地殼深層活動的重要窗口。從科學角度來看,它不只是「危險信號」,更是一堂深度地球動力學的公開課。

總結:

雖然大眾無需恐慌這座「潛伏中的海底巨獸」,但其隨時可能噴發的特性,讓地質科學界保持高度警覺。這次機會也讓全球地震與火山專家得以更準確預測未來真正具威脅性的火山爆發。

阿克西爾海山會否如期在2025年前爆發?全球目光已聚焦於太平洋深處——這場來自地心的「火舞」,已拉開序幕。

 

最新消息 2025-05-16

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在全球大學排名中表現突出,今年排名第四,超越了牛津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該排名由國立台灣大學(NTU)根據大學的研究產出、發表的期刊文章、引用數量及影響力等因素進行評估。多倫多大學在醫學領域的排名位於第二,其總體得分為60.5分(滿分100分)。

 

著名的牛津大學總體排名緊隨其後,位列第五,之後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中國的清華大學和浙江大學、劍橋大學以及麻省理工學院。

 

此外,國立台灣大學的排名榜還根據六個廣泛領域和27個特定學科對大學進行了排名。2024年榜單涵蓋了1,561所大學。

 

美國的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以及英國倫敦大學的倫敦學院分別位居總體排名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位。哈佛大學的總分為97.6分,無人能撼動;而斯坦福大學雖排名第二,但得分僅為61.5分。

 

多倫多大學在社交媒體上公布了這一喜訊。負責研究和創新及戰略規劃的副校長 Leah Cowen 表示:“這個排名再次提醒我們,多倫多大學的研究確實是世界一流的。”她指出,“這也反映了我們在從醫學到社會科學等廣泛領域的卓越研究聲譽和影響力。”

 

另外兩所加拿大大學也進入了前100名,其中UBC大學排名第37位,麥吉爾大學排名第57位。阿爾伯塔大學與前100名擦肩而過,排名第101位。

 

UBC大學在農業、精神病學、植物和動物科學、環境與生態學以及社會科學(普通)等領域中排名前20。麥吉爾大學則在神經科學和行為學領域跻身全球前15名。

 

上個月,上海軟科發布了2024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涵蓋了2,500所全球機構,其中包括27所加拿大小學。多倫多大學在全球排名第26位,加拿大排名第一,其次是UBC和麥吉爾。

 

最新消息 2024-09-09

多倫多市民期待已久的 Eglinton Crosstown LRT(5 號線) 終於迎來曙光!儘管負責該項目的 Metrolinx 已數月未在官方社交平台更新消息,但幕後工程團隊仍在緊鑼密鼓地推進,力求讓這條一再推遲的輕軌線路儘快投入使用。

👉🏻建設歷時 13 年,5 號線終於要來了?

5 號線自 2011 年開始建設,至今已 歷時 13 年,比原定開通時間 推遲整整 5 年,成為市民調侃的對象,不少人甚至懷疑自己是否能在有生之年親身搭乘這條輕軌。

然而,儘管 Metrolinx 依舊拒絕公布確切開通日期(官方稱會在確定開通前 3 個月內公佈),但 TTC(多倫多公車局)近期的一系列動作透露出關鍵訊號——5 號線與 6 號線(Finch West LRT)的開通進入最後準備階段!

👉🏻TTC 司機正式調配,輕軌進入最後測試階段

據知情人士透露,TTC 運營團隊將於本月正式進駐 5 號線和 6 號線,這意味著輕軌開通進入倒計時。

一名 TTC 內部員工 也向媒體證實,Crosstown 5 號線與 Finch West 6 號線的工作人員,已經進入最終籌備階段,包括司機培訓與運營演練。

📌 TTC 司機調度安排如下:
✅ 3 月 17 日:受訓司機將正式調入 Black Creek 運營分部。
✅ 3 月 30 日:TTC 司機將開始在 5 號線 Crosstown 簽到並上崗。

📌 輕軌開通計畫(暫定):
🔸 春季:5 號線工作人員完成最終培訓,並進入「幽靈測試運營(Ghost Trial Operation)」階段。
🔸 7 月:5 號線(Eglinton Crosstown)正式開通!
🔸 5 號線運營穩定後,6 號線的初步培訓將隨之展開。

👉🏻TTC 內部動作頻頻,開通線索曝光!

雖然 TTC 尚未正式確認開通日期,但從內部的調整來看,輕軌開通已經進入最後關鍵時刻。

📌 公交站牌更新
🚏 5 號線沿線的站牌已增加**「為 Eglinton Crosstown 5 號線開通進行更新」的提示。
🚏 Finch Avenue West 沿線部分站牌新增「6 號線停運時的接駁巴士站」**標誌,為未來緊急狀況做準備。

📌 TTC 預算案透露關鍵訊息
TTC 2025 年初預算顯示,5 號線將在 7 月獲得運營資金,6 號線則預計在 8 月獲得資金,這與推測的開通時間吻合。

📌 票務系統調整
TTC 董事會主席 Jamaal Myers 此前宣布,TTC 代幣(Tokens)將繼續使用至 2025 年 6 月 1 日,理由是 5 號線與 6 號線預計於 2025 年上半年開通,而新線路將不再支持傳統代幣支付。

👉🏻市民還要等多久?Metrolinx:耐心再等等

雖然種種跡象顯示 5 號線開通指日可待,但 Metrolinx 仍未鬆口給出確切時間,並表示一切需等待 省政府與 TTC 的最終公告。

對於已經 苦等 13 年 的多倫多市民來說,這條地鐵新線到底能否如願在 7 月通車?還是會再次延後?我們將持續關注最新動態!

 

最新消息 2025-03-11

溫哥華市議會(Vancouver City Council)已批准為 溫哥華警察局(Vancouver Police Department, VPD) 及 溫哥華消防救援服務(Vancouver Fire Rescue Services) 提供額外撥款,以應對兩部門本年度合共 2,160萬加元 的預算超支。

其中,VPD 超支 1,700萬加元,主要原因包括加班費、示威活動,以及名為 Task Force Barrage 的專案行動,該行動旨在打擊 溫哥華市中心東端(Downtown Eastside) 的犯罪問題。


週三,VPD警務處長 Steve Rai 及 溫哥華警察委員會主席 Frank Chong 出席市議會會議,並回應反對派議員質疑,指該項耗資 500萬加元 的專案從未獲得市議會或警察委員會正式批准。

綠黨議員 Pete Fry 表示:「點解呢項行動而家先以加班開支形式呈報,而唔係一開始就經由委員會及市議會正式授權?」


Frank Chong 回應:「我哋承認授權程序上確實有失誤,應該先由警察委員會審批。」

根據 CTV News 報導,儘管 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警察法》規定警察委員會需每年制定及批准預算草案,Task Force Barrage 並未提交委員會審議。

溫哥華市長 Ken Sim 週三承認該項目在審批過程中「並不完美」,他表示:「確實有錯,我哋承認。」

市議員 Rebecca Bligh(明年將代表 Vote Vancouver 參選市長)批評,市議會直至本週才首次討論該項目,令人震驚。「而家已經係十一月,呢項行動十個月前就開始,卻無任何預算或議會批准。」


她補充,作為民選代表,議會有責任維護「誠信、問責與良好管治」,並質疑市長在處理此事上的判斷。

儘管程序受質疑,Steve Rai 為行動成效辯護,指六個月內共 檢獲逾2,000件武器,並進行 逾1,100宗逮捕令拘捕。「呢啲成果值得嘉許。」


另一方面,溫哥華消防救援服務 因車隊維修開支出現 460萬加元 超支。消防處長 Karen Fry 表示,相關開支早已預期,但因行政錯誤未納入正式預算,「已為明年預算作出修正。」

市議會將於 11月12日 討論明年度 23億加元營運預算。VPD 要求接近 5億加元 撥款,而其他部門如 公園管理局(Park Board) 則被要求削減數百萬開支,以配合 2026年凍結地產稅 的財政目標。


🔗 資料來源:  https://www.ctvnews.ca/vancouver/article/21-million-for-vancouver-police-fire-department-cost-overruns-approved-by-council/ 

 

最新消息 2025-11-06

距離 Harbourfront Centre 宣布永久關閉其長期營運的表演場地已近一年,多倫多水岸(Toronto’s Waterfront) 一個重要文化空間終於迎來新生。原位於歷史悠久的 皇后碼頭大樓(Queen’s Quay Terminal) 三樓的 Fleck Dance Theatre,將於今年十二月重新開幕,由 Toronto Stage Company 接手營運,並與業主簽訂為期十年的租約。


這個擁有 446個座位 的場地,最初於1983年以 Premiere Dance Theatre 名義開幕,長期被視為本地當代舞蹈的重要舞台。場地設有彈性地板,適合多種表演藝術形式,並由 Harbourfront Centre 營運逾四十年。然而,該機構於2024年11月宣布終止租約,原因是難以維持穩定節目安排——據報在2014至2024年間,劇場有 60%時間處於空置狀態。

負責管理 皇后碼頭大樓(Queen’s Quay Terminal) 的 Northam Realty Advisors 表示,希望保留劇場的表演藝術傳統,但亦曾考慮若無合適租戶,將重新規劃場地用途。

Toronto Stage Company 創辦人 Jon Chaters 表示:「我對呢個場地唔太熟悉,因為以前主要用作舞蹈表演。但越了解越覺得,呢度好適合我哋想做嘅演出。」

現已更名為 Terminal Theatre,該場地每年將舉辦 4至6場 Toronto Stage Company 製作,並開放予其他表演藝術團體租用。劇場將於 12月12日正式重開,由 Canadian Contemporary Dance Theatre 呈獻年度製作《Wintersong — Dances for a Sacred Season》。而在明年一月,Toronto Stage Company 將首度於新場地演出 Jason Robert Brown 的室內音樂劇《The Last Five Years》。

對舞蹈界而言,劇場重生是一大喜訊。Canadian Contemporary Dance Theatre 聯合創辦人兼藝術總監 Deborah Lundmark 表示:「去年聽到 Harbourfront 關閉劇場嘅消息,我真係震驚,以為我哋失去咗個家。依家能夠保住,真係好感動。」

今年初,Chaters 發起草根籌款活動,目標為劇場轉型籌得 40萬加元。雖然最終只籌得 2萬加元,但成功建立與其他藝術團體的合作關係,令他有信心簽下租約。

Toronto Stage Company 成立於2017年,製作歷史尚淺,最具代表性作品為2023年於 Mirvish’s CAA Theatre 演出一週的 Tony獎喜劇《God of Carnage》。此前,該公司主要參與 Fringe Festival 表演。

Chaters 表示:「我真係好想保住呢個空間,令佢為所有人服務。呢度潛力無限。」


🔗 資料來源:https://www.thestar.com/entertainment/stage/iconic-waterfront-theatre-will-be-saved-months-after-harbourfront-centre-announced-its-closure/article_bec4cb3a-8635-4da0-ba29-e414b6f41124.html 

 

最新消息 2025-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