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tario 公布最新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有超過 100 萬人次到訪安省食物銀行,創下歷史新高。從 2023 年 4 月至 2024 年 3 月,使用食物銀行的民眾比上一財年增加 25%,總到訪次數達 7,689,580 次,較前一年增長 31%,並且連續八年上升。
Feed Ontario 是安省 1,200 家食物銀行和救濟組織的聯合網絡。行政總裁 Carolyn Stewart 表示,隨著更多居民面臨經濟困難,食物銀行的需求只會進一步攀升。她警告說,供應壓力日益嚴重,69% 的食物銀行擔心無法滿足食品需求,53% 則憂心資金短缺。
Stewart 更擔憂部分食物銀行可能面臨倒閉的風險,強調當前的需求已經超出食物銀行能應付的範圍,全省各地報告顯示,許多地區出現長隊和物資短缺的情況。
眾所周知,加拿大在基建方面的效率堪稱「緩慢」,尤其是道路建設。以往像是Eglinton大道的工程,修建了三四年之久。如今,多倫多加德納高速公路的第二期建設卻迎來了大好消息——工程進度將比最初計劃大幅提前。
安大略省交通部長Prabmeet Sarkaria在上週四稱這一進展為「關鍵時刻」,並將該項目獲得的7300萬加元省政府資助視為推進工程的關鍵動力。
Sarkaria表示:「這一里程碑意味著加德納高速的兩條東行車道已經完成修復並重新開放。」他還透露:「工人們最早將於明天開始拆除和重建兩條中央車道,隨後進行最後一階段的西行車道修復工作。」
該項目自春季開工以來,市中心交通堵塞情況明顯加劇,使人倍感困擾。然而,今年7月,安省政府宣布向多倫多市提供7300萬加元的資金支持,以便允許施工單位全天候施工,從而大幅縮短工期。根據新的時間表,完工日期將從原定的2027年4月至少提前至2026年4月。
上個月,多倫多市長Olivia Chow 表示該項目已較預計工期提前四個月完成。Sarkaria週四再次強調了這一進度:「這證明全天候施工模式切實發揮了成效,民眾也逐漸看到成果。」
省政府表示,目前每天約有14萬輛車經過加德納高速,而施工導致該路段通行容量減少了約三分之一。Sarkaria強調:「我們確保一切盡快完成,因為交通堵塞對大家的影響不可忽視。」他還補充說,大約有100名工人全天候分批在現場和相關設施中施工。
根據安省政府的說法,該項目投資約3億加元,為一系列市議會決議通過的數十億加元「道路計劃」的重要一部分。
一名被暫時吊銷執照的溫哥華律師,因對鄰居提出「無理」訴訟而被要求支付近3萬加元的訴訟費用。
Naomi Arbabi指控其鄰居Colleen McLelland有越界行為。McLelland拒絕接受採訪,但她的律師Greg Palm表示:
「她感到很高興,因為她獲得了合理的賠償,免於被迫經歷這樣的法律程序。」
一位擅長研究僞法律論證的專家將這起案件描述為「莫名其妙」,另一位專家則表示,看到一名執業律師提出這樣的訴訟是「極為罕見」的。裁定駁回此案的法官表示,這訴訟具有「組織性僞法律商業論證」(OPCA - Organized Pseudolegal Commercial Arguments) 的特徵 - 這是主權公民和土地自由人等邊緣團體所喜歡的法律理論。
在去年10月提起的原告中,Arbabi指控McLelland在其公寓大廈的屋頂陽台上安裝了1.7米高的不透明玻璃隔板,阻礙了她的山景視野,因此構成了越界行為。
法官在1月駁回了此案,並要求Arbabi支付「特殊費用」 - 律師Palm表示這通常是作為對法院認定的可譴責行為的懲罰。剩下的只是需要確定Arbabi需要支付的具體金額。
根據週一的裁決,McLelland曾向Arbabi提出和解,如果她在3月8日之前支付14,200多加元,就可以了結費用問題。
Arbabi同意支付這個金額,但表示要分期40年內支付。
McLelland拒絕等到2064年,於是這個問題又回到了法庭。
在裁決中,司法常務官Meg Gaily (梅格·蓋利)表示,Arbabi需要向McLelland支付29,500多加元,以彌補她在自我辯護過程中花費的時間和金錢,並補償McLelland不得不花更多時間研究和學習民事訴訟程序,以應對這起「OPCA訴訟」。
Gaily表示,這筆特別費用還將用於償還Palm及其法律團隊,他們是出於無償的方式協助McLelland。
Palm在解釋為什麼他免費接手這個案件時表示:「Arbabi女士選擇以一種 ... 違背我們作為律師所宣誓的保衛法治和避免提出無聊訴訟的誓言的方式進行訴訟。」
「歸根結底,這項裁決反映了做出這種行為會有後果。」
Arbabi有權在14天內向法院申請對司法常務官決定作出審查。CBC News透過其監管人(一名受委託管理或結束法律執業的執業律師)聯繫Arbabi尋求評論,但監管人將該查詢轉介至BC省律師公會,後者則拒絕聯繫Arbabi,援引保密原因。
近日,加拿大連鎖藥店Shoppers Drug Mart(簡稱Shoppers)爆出一宗令人瞠目結舌的醜聞。Shoppers向一名不誠實的加盟店東提起訴訟,指控他挪用公司資金超過100萬加元,用於個人奢侈消費。
這名藥房老闆竟將公司的資金用來購買Gucci奢侈品、享受豪華旅行,甚至為自己家進行裝修,金額之龐大令人震驚。
事件的主角是穆盧蓋塔·沃爾德薩迪克(Mulugeta Woldetsadik),他是BC省經營多家Shoppers加盟店的藥劑師。作為Mulugeta Pharmacy的老闆,沃爾德薩迪克在過去十多年間,先後在特拉斯(Terrace)擁有兩家Shoppers店鋪,在基蒂馬特(Kitimat)擁有一家,並在鮑威爾河(Powell River)開設了另一家。然而,這位看似成功的連鎖店東,卻在今年年初突然賣掉大部分店鋪,原因令人唏噓。
根據Shoppers向BC省最高法院提交的民事訴訟文件,沃爾德薩迪克被指控通過提款、信用卡消費及銀行轉賬等方式,非法挪用了高達103.7萬加元的公司資金。這筆錢本應用於特拉斯和基蒂馬特店鋪的日常營運,但卻被他揮霍一空。
那麼,這筆巨款到底去了哪裡呢?根據訴訟文件,沃爾德薩迪克的奢華消費清單令人乍舌:
-
迪拜奢華之旅:在迪拜市中心的Address酒店一掷千金,消費超過7.1萬加元。
-
名牌購物狂歡:在Madison Avenue Couture豪掷超過5.1萬加元,在Gucci刷卡消費超過1.1萬加元。
-
環球旅行:在Expedia預訂旅遊項目,花費接近4.3萬加元,僅埃塞俄比亞航空的機票就花了超過2.1萬加元。
-
頂級度假村:在四季度假村豪爽揮霍,花費約1.05萬加元。
除了這些奢侈消費,沃爾德薩迪克還將部分資金用於個人房產的還貸和家居裝修,這些行為無疑違反了他與Shoppers簽訂的加盟協議。
不過,世上無不透風的牆。沃爾德薩迪克的這些“壯舉”很快被Shoppers發現,並在訴訟文件中揭示了他挪用資金的驚人細節。從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的短短一年半時間裡,他通過41次轉賬和提款,從加盟店的帳戶中轉走了65.4萬加元。
更令人震驚的是,他在與業務無關的信用卡上刷出了58萬加元的驚人消費。面對如此巨大的損失,Shoppers決定採取法律行動,要求法院宣布沃爾德薩迪克違反加盟協議,並命令他償還超過100萬加元的欠款及賠償金。不僅如此,Shoppers還對其位於庫特尼(Courtenay)的住宅發出未決訴訟證明。
Shoppers表示,儘管多次要求,沃爾德薩迪克始終無法解釋資金的去向,也無法證明這些錢是如何用於店鋪運營的。由於這些違約行為,Shoppers承受了巨大的財務損失。大部分債務由總部承擔,而沃爾德薩迪克欠下的債務已超過了加盟店的資產價值。
截至目前,沃爾德薩迪克尚未對這些指控作出回應,Shoppers的母公司Loblaw及其溫哥華的律師也未對媒體的詢問作出回應。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所有指控尚未在法庭上得到證實。此案的最終結果,還需等待法院裁決。
這起案件不僅涉及龐大的金錢損失,更引發了公眾對職業道德與責任感的反思。作為一名藥劑師,沃爾德薩迪克應該肩負保護公眾健康的重任,而非將客戶的信任置於腦後,追求奢華的生活方式。這事件無疑給整個行業敲響了警鐘,在追求個人利益時,切勿忘記肩負的責任與信任。
根據Convergence Research最新的報告,預計到2024年,將有46%(735萬)的加拿大家庭不再訂閱有線電視、衛星電視或電信運營商提供的電視服務。
該公司在其最新的年度流媒體市場《沙發土豆》報告中指出,這一數字較2023年增長了4%,預計到2027年,這一比例將繼續上升至54%。Convergence Research指出,這標誌著向Netflix和Disney+等訂閱視頻點播服務(SVOD)的轉變越來越明顯。到目前為止,該公司發現,2024年,加拿大媒體訂閱收入同比增長了15%,達到42億加元;與此同時,傳統電視訂閱收入下降了5%,降至約65億加元。
該報告還有一些其他有趣的發現:
-
去年,加拿大10家領先的串流媒體提供商平均漲價了6%。
-
含廣告的會員套餐平均比無廣告的套餐便宜39%。
-
加拿大家庭平均每戶訂閱2.6個串流媒體平台。
儘管如此,Convergence Research在接受加拿大通訊社採訪時指出,串流媒體收入的增長大部分流向了美國公司。事實上,Bell旗下的Crave是主要串流媒體播放器中唯一的加拿大服務,而Netflix、Disney+、Prime Video和Apple TV+等則都是美國公司。
這導致加拿大廣播電視及通信委員會(CRTC)推出了“串流媒體法案”,要求外國串流媒體公司將其在加拿大的收入的5%投資於加拿大內容。一些美國流媒體公司一直試圖在法庭和公眾面前對抗該法案,Netflix甚至削減了對當地藝術的資助。CRTC將於今年年底實施該法案。
撐過了新冠疫情,卻敗給關稅壓力——位於美國華盛頓州邊境小鎮羅伯茨角(Point Roberts),深受大溫地區華人喜愛的美國包裹集運公司「Point to Point Parcel」,日前宣布將於4月19日永久結業,結束其長達24年的營運歷史。
✉️ 關稅重擊 比疫情更致命
店主Beth Calder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受到美加新一輪關稅戰影響,業務量在短短三個月內暴跌75%,損失比疫情最嚴重時期多出四倍。「我們撐過疫情,但撐不過這波關稅。」她沉痛表示。
據悉,美國政府於2024年底對加拿大商品加徵關稅,加拿大隨即報復,對美國商品徵收25%關稅。此舉對跨境物流生意造成重創:今年3月前十天,包裹數量暴跌,比去年同期少了1,000件。店方隨即在3月25日宣布停業,並於4月11日起停止接收新包裹。
Point to Point Parcel自2001年開業以來,一直是大溫地區居民購買美國商品的重要中轉站。該公司主要為BC省民眾提供代收包裹服務,服務品項以嬰兒用品(32%)、電子產品(28%)及服飾(21%)為主。
「從美國直寄一罐奶粉到加拿大要繳40加元關稅,透過羅伯茨角只要12加元,」溫哥華王女士表示,「孩子的奶粉、我的護膚品全靠這間店。」
該店的倒閉令不少民眾措手不及,不少媽媽們正焦急尋找替代方案。目前,網上已出現超過2萬成員的「跨境購物攻略」社群,分享省錢秘訣。
🏝️ 羅伯茨角:從優勢變弱點
羅伯茨角地處特殊,為美國飛地,雖屬華盛頓州,但僅能經由加拿大陸路抵達美國本土。此地總面積僅12.7平方公里,水電等資源依賴加拿大輸送,九成消費者來自加拿大,當地房產有七成由加拿大人持有,房價僅為溫哥華三分之一。
然而,隨著貿易衝突升溫,羅伯茨角的優勢也成為致命弱點——從尿布、日用品到整個城鎮經濟,無一倖免。
當地唯一的超市「International Marketplace」業者Ali Hayton指出,原本春假期間應是生意最旺的時候,銷售額卻由每週12萬美元驟降至4.8萬美元,貨運也從每週兩次縮減為一次。甚至有顧客因被課徵25%關稅,當場退回整車牛奶和冰淇淋。
🍴 餐飲與地產業亦遭波及
當地三家餐廳中的兩家由Tamra Hensen經營。她無奈表示:「春假期間本應座無虛席,如今店裡服務員比顧客還多。」
地產市場亦受打擊。來自溫哥華的王先生坦言:「現在過一次邊境像過安檢,誰還會想在這裡買度假屋?」
📉 商會預測:三分之一商戶將倒閉
羅伯茨角原本在疫情期間已遭受重創,至今尚未完全恢復,如今更可能面臨全面崩盤。當地商會預測,若關稅政策持續至年底,約35%的商戶恐將歇業。
Point to Point Parcel老顧客臨別依依,有人拿走最後一件包裹時對Beth說:「四年後再見。」她苦笑回應:「我們撐不到那時候了。」
🚨 美加關係不穩 區內前景未卜
羅伯茨角的未來命運令人憂心。不少居民與企業主認為自己被美國政府遺棄。「沒有人在乎我們的生計,」前商會主席Brian Calder表示,「我們被遺忘了。」
目前,當地居民已展開自救行動,包括在汽車貼上標語、在店內張貼支持加拿大的海報,並聯署向BC省省長及省議會請求協助。
然而,受制於美加關係惡化、美國邊境政策愈加嚴格,不少加拿大人對跨境旅遊仍心存顧慮。
「很難相信,特朗普上台才兩個多月,影響卻如此巨大……這場戰爭,沒有贏家,」Beth感嘆道。
📦 最後的包裹 成為歷史見證
如今,Point to Point Parcel店內的貨架上,還剩下一批未取的包裹——來自Amazon、eBay的紙箱,或許將成為美加邊境民間友誼與特殊經濟關係的最後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