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10月17日早上約8點,一名員工在位於Conestoga Blvd. 400號的Zehrs超市內被發現死於步入式冷凍櫃內,隨即警方封鎖現場並關閉超市進行調查。

Loblaws總部隨後通過一封電郵證實,該店一名員工不幸去世,這一事件促使警方展開進一步調查。Loblaws公共關係官員凱瑟琳·托馬斯表示:「不幸的是,我們的一位同事在工作中去世。」 

她補充道:「這家店今天將繼續關閉,以便我們支援我們的同事度過這段艱難的時期。」

勞工、移民、培訓與技能發展部在一封聲明中證實,死者是在步入式冰櫃內被發現的,並表示:「在這段困難時期,我們向這位工人的家人、朋友和同事表達最深切的哀悼。」

這一消息讓不少當地的顧客震驚與悲痛,數十名顧客在得知關店原因後無不感到惋惜。購物者Derek Mann在得知事件後表示:「好吧,這已經不重要了。這太可悲了。」 

此外,滑鐵盧地區警方表示,儘管初步調查並未顯示死亡有可疑跡象,但他們仍將繼續調查死因。

👉🏻多倫多警方發布嫌疑犯照片,與士嘉堡ATM盜竊案有關

除了該事件外,多倫多警方於同一個星期周三公佈了兩名嫌疑人的照片,這些人涉嫌在士嘉堡的自助取款機前對老年人實際盜竊。 

警方指出,這兩起案件分別發生於二月與三月,地點位於Kingston與Port Union路的交叉區域。嫌疑人在ATM機旁接近受害者,故意掉錢分散受害者注意,並趁機盜取受害者的銀行卡或資金。

警方公佈了嫌疑人的外貌特徵,一名嫌疑人身高約6尺1寸,體型壯碩,留有黑色鬍子,穿著黑色連帽夾克與灰色針織帽。另一名嫌疑人身高約5尺5寸,穿著灰色外套與黑色單肩包。

警方呼籲任何有相關線索的人致電416-808-4300與警方聯繫,或匿名聯絡滅罪熱線。

外出使用ATM時,務必保持警惕,特別提醒家中長者,小心騙術,以防不法分子趁虛而入!

 

最新消息 2024-10-19

多倫多市計劃拆除Bloor Street、Yonge Street和University Avenue部分路段的自行車道,而這一舉措可能耗費納稅人至少4800萬加元(折合人民幣超過2億元)。根據市政府人員最新報告,這項計劃是應安省上月提出的第212號法案的要求,該法案規定,如需拆除一條車道以安裝自行車道,必須先徵得省政府批准。法案通過後,更直接要求拆除多倫多三條主要道路上的部分自行車道。

👉🏻耗費巨資,市民強烈反對


市政府報告顯示,拆除自行車道的估算費用包含重建最近剛翻修路段的成本,以及其他路段重新鋪設路面的費用。但報告同時指出,尚未計入潛在的其他費用,如現有建設或維護合同因改變而產生的額外支出。相關估算目前仍處於初步階段,確切成本需進一步細化。

該計劃引發了多倫多市議會的激烈討論。市長邹至蕙(Olivia Chow)在動議中批評第212號法案不僅干預市政自主決策,還將給市民帶來巨大經濟損失。她強調:“作為市長,我有責任捍衛市議會的決策權,並支持基於專業公共服務的判斷。”

市議員Dianne Saxe也提出動議,指示市政經理致函安省省長道格·福特(Doug Ford),以及全省市政當局,對第212號法案的越界行為表達抗議。她在動議中寫道:“多倫多的公共基礎設施由本市擁有、維護和管理。我們有權在平衡市民需求的基礎上分配資源。”

👉🏻自行車道拆除的得與失


據報告顯示,多倫多市已經投資2700萬加元設計並建設上述三條自行車道。在Bloor Street和Shaw Street之間的自行車道安裝後,涉及自行車的碰撞事故數量明顯減少,行人碰撞和駕駛員受傷事故也有下降趨勢。

然而,安省省長福特批評自行車道加劇了交通擁堵。市政府報告則反駁稱,恢復車道並不能大幅改善通行效率,因為重新設計和施工將耗費大量時間和資源。例如,Bloor Street位於Spadina Avenue和Avenue Road的路段近兩年才剛完成翻新,若拆除自行車道將再次進行全面道路重建,代價昂貴。

安省交通部發言人則強調,交通擁堵每年給多倫多帶來超過110億元的經濟損失。他們指出:“自行車道應該設置在真正合適的地方。”

👉🏻市民要求市長下台,爭議仍在升溫


此項計劃一經公佈,立即引發多倫多居民的強烈不滿。不少人認為,耗費巨資拆除有益於市民安全和環保的自行車道是不負責任的行為,更有聲音要求邹至蕙辭職下台。市議會將在本周討論相關動議,該決策結果或將對多倫多未來的基礎設施規劃產生深遠影響。

 

最新消息 2024-12-04
 
近期,大約100名安省居民向媒體表達了對安省醫療系統的不滿。 他們抱怨自己的家庭醫生要么不再將他們列入患者名單,要么在他們在其他地方尋求緊急護理後以解除患者身份為威脅。
 
根據CTV News 的報導,許多人表示,他們對自己被取消註冊毫不知情,直到他們去另一家診所接受診治後才發現這一點。
 
36歲的北約克居民Edward Chan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幾年前,他選擇透過線上問診方式取得矯正器,因為他知道要預約他的初級保健提供者需要等待很長時間。 然而,當他需要預約家庭醫生進行年度體檢時,前台告訴他,他已被取消作為家庭醫生患者的資格。 最終,他才知道這是因為他在其他地方接受了診治。
 
其他居民也分享了類似的經歷。 例如,渥太華居民Ashley Desrochers表示,她的家庭醫生同意就診,但要等兩個月才有空位。 於是,她去了與她的主治醫生有關的門診設施,卻在那裡遇到了自己的家庭醫生。 家庭醫生為她安排了幾天後的預約,但同時警告她,如果她去其他診所看醫生,他會被收取費用並可能解除她的患者身份。
 
許多居民對解除患者關係的威脅表示擔憂,儘管大多數最終沒有被取消患者資格。 報導中提到一個患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表示,她選擇了線上評估和處方,而不是在周末去看醫生。 在預約下次看家庭醫生時,她被告知如果去別處就醫,可能會被解除病人身分。
 
安省衛生部的發言人在聲明中表示,與家庭醫生簽約的患者應該優先在該診所就診。 然而,如果他們需要緊急護理而無法看到家庭醫生,他們可以在任何無需預約的初級護理場所尋求護理。 衛生部鼓勵患者事後與家庭醫生跟進,並解釋在某些情況下,當患者接受多個醫療服務提供者的護理時,家庭醫生有權取消患者的註冊資格,但仍可按服務收費為其 提供服務。
 
報道中提到,安省居民對這一做法表示擔憂和不滿。 他們認為,這種做法對患者造成了不必要的困擾和麻煩,並限制了他們在緊急情況下尋求醫療護理的自由。
 
安省衛生部對此作出回應,表示他們鼓勵患者事後與家庭醫生跟進,以解釋他們在其他地方尋求護理的原因。 衛生部也強調,家庭醫生有權取消病患的註冊資格,但仍可收取費用為其提供服務。
 
這一問題引起了公眾和醫療界的關注。 有些人認為,家庭醫生應該更理解患者的需求,並提供更靈活的服務,以滿足他們的要求。 另一些人則認為,家庭醫生有權控制自己的患者名單,並對選擇在其他地方就診的患者採取措施。
 
目前,這一問題仍在引起討論和辯論。 政府、醫療機構和病患團體可能會繼續就這個問題進行對話,以找到一個平衡的解決方案,既確保病患的權益,又尊重醫師的專業自主權。
最新消息 2024-05-14
渥太華市政府工作人員表示,他們預計Chief William Commanda Bridge將在下週初重新開放,具體時間取決於天氣狀況。
 
這座橋是一座多用途橋,位於渥太華河上,填補了波蒂奇橋和尚普蘭橋之間約四公里的河流交叉口空白。 它連接了渥太華灣景車站附近的道路和加蒂諾公園南端,提供了一個方便的通行路線。 這是專為行人、自行車和其他非機動車提供通行通道。 橋的設計考慮了行人和騎自行車者的安全和舒適,並提供了適當的行人人行道和自行車道。
 
該橋於去年11月冬季關閉,因為它並非為冬季使用而設計,且不適合進行安全的犁雪、撒鹽或施砂作業。 因此,在冬季期間,該橋無法對行人和騎自行車者開放。 然而,該橋的重新開放對於騎自行車的人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市政府工作人員還計劃在冬季評估橋樑是否可以進行越野滑雪等冬季活動。 然而,由於降雪量較少且氣溫高於平均水平,他們無法實現這一計劃。 工作人員表示將繼續探索橋樑在冬季使用的潛力。
 
渥太華市政府要求居民在大橋正式重新開放之前尊重屏障並不要使用該橋,這是為了安全考慮。 居民應該等待官方通知,並在重新開放後合法使用橋樑。
最新消息 2023-12-14

幾天前,BC省剛剛確定了2025年省內租金的最高漲幅。與今年高通脹時期的3.5%不同,明年BC省房東允許的最高租金漲幅限制在3%,比今年還低一點。

房屋部長拉維卡隆(Ravi Kahlon)表示,省政府決定將最高租金漲幅與通脹率掛鉤,這將為租客節省數百加元,同時也允許房東收回維護出租物業而增加的成本。在2018年以前,這個數字更低,為固定的2%。

卡隆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知道租客現在處境艱難,因此,我們的租金上限可以保護租客免受不公平租金上漲的影響,同時允許房東負擔得起上漲的成本,從而維持省內的出租市場。”

房東若想提高租金,必須提前三個月通知房客,而且12個月內租金不得上漲超過一次。另外,3%的上限不適用於商業租賃、房屋合作社和一些輔助生活設施。

這意味著什麼呢?租客租得越久,房租反而比市場價更低,租客也就更容易形成長期穩定的租賃關係。

租客是穩定了,但百分之三的小額租金漲幅真的能幫助房東回本嗎?

答案是否定的。過去兩年,大溫的房市高利率明顯讓高杠杆買房的房東們有些力不從心了,如果此時還維持疫情前的租金水平,多租一個月都意味著多虧一點。房東們入不敷出,自然也會選擇退出租房市場,被迫賣房。

為了防止上述情況出現,BC省最近作出了一項對房東極為有利的判決。RTB(住宅租賃仲裁委員會)在今年早些時候發佈表示,房東提出的在兩年內額外增加租金的申請已獲批准,BC省的一名房東被允許在兩年內將租金提高23.5%。

根據判決書,房東們告訴RTB,他們“目前的財務狀況難以為繼”,並補充說,雖然他們“確實有心理準備,也預留了緩衝空間……但沒人預料到情況會發展到這種程度”。

2021年4月,該房屋租賃商以1.9%的浮動利率購買了這棟四層出租物業,而到2023年7月,RTB表示房東的抵押貸款利率躍升至6.65%。截至2024年5月,RTB表示房東的利率仍為6.65%。

於是,房東在2023年4月聯繫了租戶,詢問他們是否同意在年度允許限額之上額外增加租金。租戶MS表示不同意,並認為這是房東的投資,應該自負盈虧。

房東還聲稱,即使租金上漲23.5%,他們仍無法收支平衡。

RTB表示:“儘管房東採取了合理的預防措施,通過一家公認的知名銀行獲得抵押貸款,但應對疫情所引發的世界和經濟事件是無法合理預見的,並且已經對房東產生了影響。”

“我認定房東在購買和融資住宅物業時表現出了應有的謹慎、遠見、判斷力、財務審慎和盡職調查,但由於不可預見的事件導致抵押貸款利率大幅上升。”

租金管理局規定,第一年,房東可以將四套公寓的租金分別上調3.5%(年度允許值),額外再加12%。第二年,租金可以按照省政府規定的最高限額上調,再加11.5%。

在做出判決之前,租戶每月需支付1,282加元至1,550加元。預計在兩年調整後,租戶的租金將漲至1,695加元至2,050加元,每月平均上漲五百加元。

這也是疫情以來,RTB首次作出允許房東在高利率損失情況下額外多漲房租的判決。這究竟是個例,還是能成為房東以蒙受重大財務損失為由上調大額房租的訊號,恐怕還有待時間的驗證。

 

最新消息 2024-09-03

在一起引發社會關注的家庭財產爭議中,一名加拿大華裔母親去世後,將價值約290萬加元的遺產幾乎全部留給兒子,而女兒林金妮(Ginny Lam)僅獲得17萬加元,這一分配方式讓女兒覺得極不公平。她因此提出法律訴訟,並成功挑戰了母親的遺囑,最終獲得法院裁決支持。

🔹事件背景:母親偏愛兒子 女兒分得微薄遺產

林金妮在法庭上表示,她的母親羅女士(Yat Hei Law,音譯)生前明確表示,幾乎所有的財產都會留給她的弟弟羅威廉(William Law)。這一遺產分配方式早在她年輕時就被多次提及。母親曾告訴她,「因為他是兒子,他將繼承一切。」而林氏認為,這種分配方式源於母親受傳統中國文化的影響,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觀念讓母親更偏愛兒子。

這份最終立於2018年的遺囑將溫哥華西區一套價值250萬加元的獨立屋完全留給兒子,另一處價值90萬加元的出租物業則由兄妹兩人均分。然而,林氏認為這樣的遺囑極不公平,特別是在她僅獲得17萬加元的情況下,而她的弟弟則獲得了總價值超過250萬的遺產。

🔹遺產背後:彩票獎金與多處房產

林金妮的父親羅國文(Kwok Man Law,音譯)在1992年中獎,贏得了BC/49彩票的100萬加元頭獎。隨後,父親將餐館出售,並用獎金購置了多處物業,藉此收取租金獲利。1999年,父親去世後,這些資產全部轉移到母親名下。

母親去世時,僅剩兩處物業,一處為溫哥華西區的家庭住宅,另一處為出租物業。母親的遺囑中,這兩處房產的處理成為了爭議焦點。

🔹林金妮的控訴:重男輕女的傳統與不公平對待

林氏在法庭上提出,母親的遺囑受到了過時的性別偏見影響,這種「重男輕女」的觀念導致了對她的不公平對待。她提供了多項證據,證明母親在她與弟弟成長過程中存在明顯偏袒行為。例如,母親經常給弟弟最好的肉和魚,並讓弟弟優先使用家裡的車庫,而林氏則被要求將車停在街上。此外,母親還曾告訴她,「女兒不應該太聰明或太成功,應該找一份穩定的工作,這樣才能生兒子,照顧家庭。」

林氏強調,她在母親生前僅收到了價值約17萬加元的資產,而弟弟卻在過去幾十年間得到了超過250萬加元的遺產。她認為,這一分配方式嚴重不公,無法反映當代社會的公平價值觀。

🔹法庭裁決:遺囑不公平 需重新分配

根據卑詩省《遺囑、遺產和繼承法》,法庭有權修改遺囑,若其內容未能為子女提供合理保障。法官在審理此案後,認為母親的遺囑中確實存在不公正的資產分配,尤其是在現代社會中,這樣的分配方式顯得過時且不符合法律標準。

最終,法庭裁定將出租物業的85%分配給林金妮,從而大幅增加了她所獲得的遺產。這一裁決標誌著對傳統性別偏見的一次重要法律挑戰,也為那些處於類似境況的女性提供了維權的範例。

🔹案件影響:挑戰性別偏見的勇氣

林金妮在案件結束後表示,她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夠激勵更多女性站出來,挑戰根深蒂固的傳統性別觀念。她強調,許多華裔家庭中仍存在重男輕女的價值觀,而她希望通過這起案件,讓更多女性認識到自己的權利,不再因傳統壓力而沉默。

她指出,「我們不應該感到羞愧或孤單,而是應該勇於說出自己的聲音,爭取公平和正義。」

 

最新消息 2024-10-14

對於尋找價格親民葡萄酒的加拿大酒迷來說,他們更可能會選擇歐洲產區,而非本地生產的選項。

其中一個原因在於,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等國家擁有數個世紀的釀酒歷史,形成了規模龐大的產業。

"這些國家能夠生產的葡萄酒數量,完全不是我們加拿大所能比擬的,"BC省Painted Rock酒廠的銷售及行銷總監Lauren Skinner Buksevics說。

影響酒價的因素包括:種植葡萄所需的土地成本、製造和勞動力成本,以及各省酒品管制局徵收的費用。

對於Skinner Buksevics這樣的酒商來說,這些因素使得他們很難與已經建立的歐洲品牌競爭,畢竟歐洲擁有大量土地和成熟的釀酒廠。

這意味著,與之相當的BC省或安大略省葡萄酒,在當地酒品商店的標價可能會更高。

多倫多品酒師Beverly Crandon表示,消費者通常不會花時間思考是什麼因素導致國產葡萄酒的成本更高 - 而業界仍需要克服負面印象。

"人們有種觀念,認為加拿大葡萄酒品質不好,...不如人意,"Spice, Food and Wine Group的創辦人Crandon說。

"45年前,這可能是事實,因為我們剛剛起步...但那時的葡萄酒與今天已截然不同。"

加拿大的生產成本更高

歐洲的葡萄園可以追溯數百年歷史 - 土地和設施已世代相傳 - 進入門檻通常較低。

另一方面,Quench Magazine的總編輯Gurvinder Bhatia表示,加拿大的葡萄酒產業還很年輕。

"BC省的葡萄酒產業相對較新,從現代意義上來說,只有大約30年的歷史,"他表示。

"所以在短時間內進入這個行業的人,他們的成本要明顯更高。"

這些成本可能包括葡萄酒生產和儲存所需的設備、基礎設施,以及最關鍵的種植葡萄的土地。

"我們實在沒有太多適合種植葡萄的土地,"Skinner Buksevics說。

"在Okanagan谷地,據我所知,葡萄園每英畝的售價高達40萬加元。"

省際監管

酒品的省級監管也是影響葡萄酒價格的一個因素。

"我們有10個省,都完全獨立運作,互不關聯,"Bhatia說。這使得發展全國性的葡萄酒產業變得很困難。

同時,葡萄酒生產商在跨省銷售產品時,也要面臨相關費用。

在安大略省,葡萄酒生產商透過安大略省酒品管制局的零售點銷售產品時,可以自行訂價,根據該省財政部發言人的說法。這個價格包括"進口關稅、運費、徵稅、因產品類型而有所不同的標準加價,以及商品及服務稅和瓶器押金"。

BC省的酒品配銷局的運作方式類似。該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對葡萄酒的加價按"遞進式計算表"進行,不論葡萄酒產自哪個省。

3月,聯邦政府宣布,葡萄酒的特許稅將在2026年之前最多只漲2%。

直接向消費者銷售 - 繞過省級酒品監管機構 - 也可能是一項挑戰,她說。

今年早些時候,亞伯達省的酒品銷售監管機構告訴BC省的葡萄酒生產商,如果這些酒廠同時向消費者直接銷售產品,他們就無法在該省的商店銷售。Skinner Buksevics表示,如果沒有獲得酒品管制局的批准,這些酒廠就無法向餐廳銷售。

"我們國家有著如此悠久的禁酒歷史。它已滲透到我們的官僚主義,以及我們對葡萄酒行業和酒品行業的整體看法,"她說。

在1月的一份聲明中,亞伯達省博彩、酒品和大麻管理局告訴加拿大廣播公司,這一舉措是為了保護亞伯達居民。

發言人Karin Campbell寫道:"來自其他省份的供應商提供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配送服務,這違反了省級法律,他們繞過了亞伯達的私營酒品零售商和酒品代理商,並影響了流向一般收入基金的收入。"

尋找優質的本地佳釀

Bhatia表示,雖然購買者能在20美元以下找到更多歐洲混釀風格的選擇,但本地生產商同樣價位的酒款也仍有不少選擇。

侍酒師Crandon表示,安大略省的葡萄酒往往能很好地展現"涼爽氣候下葡萄的獨特風味"。

"我們在每一杯酒中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記,這是非常獨特的。"

雖然通常價格較高,但Crandon建議關注單一葡萄園出品的佳釀 - 從一個較小產區內的小型葡萄園釀造的酒款。

她說:"這位酒莊顯然花了一些時間精心挑選葡萄,他們認為這個區域的葡萄足夠優秀,足以單獨釀造成一瓶酒。"

如果您想選擇高端產品,Skinner Buksevics表示,價格較高的瓶裝酒在與國際品牌競爭時通常也能很好地表現。

她說:"當加拿大消費者了解這些酒款和生產商時,他們會感到很有信心,不會僅僅因為它是加拿大酒而支付溢價。"

"如果你進行一次對比品鑒40美元的西拉酒,"她提到了一種主要用於釀造紅酒的葡萄品種,"我認為BC省的西拉酒在這次品鑒中表現會非常出色。"

最新消息 2024-06-13

日前,溫哥華警察委員會副主席康福特·薩科馬(Comfort Sakoma)因在社交媒體上發表爭議性言論,引發輿論風暴,最終辭去職務。這位加拿大尼日利亞裔女性於2022年2月加入委員會,成為歷史性成員。然而,她在Instagram上的帖子引發廣泛爭議,內容直指印度文化和大量移民政策,批評其可能“侵蝕基督教價值觀”,並擔憂加拿大的共同身份逐漸瓦解。

👉🏻爭議發言:批評印度文化和大量移民

薩科馬在帖子中寫道:“移民系統允許大量移民,卻忽略了文化整合的問題。這些趨勢與對同化的排斥結合,正在逐步將加拿大轉變為一個共同身份認同逐漸消失的地方。我不再認得這個國家了。”

她特別提到兒子參加學校排燈節慶祝活動時的擔憂,認為這樣的活動“幫助抹去了孩子生活中的基督教價值觀”。她寫道:“基督教價值觀正在被新主導群體的價值觀取代。首先是參加排燈節慶祝活動;接著是比較印度教與加拿大價值觀;再過不久,印度教可能成為主導的文化影響力。”

她甚至直言:“如果我想體驗印度文化,我會去印度。”並補充道:“加拿大之所以寬容,是因為基督教作為主流宗教,本身就具有寬容的特質,我們的社會反映了這些價值觀。”

👉🏻公開譴責與辭職聲明

11月22日,溫哥華警察委員會主席Frank Chong發表聲明,確認薩科馬的辭職,並譴責其言論不符合委員會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他表示:“這些言論使她無法繼續在委員會中服務。儘管我非常重視她自2022年以來的貢獻,但她的言論無法被接受。今天下午,我要求並已收到她的辭職。”

👉🏻薩科馬辭職後的回應

在辭職後的Instagram帖子中,薩科馬坦言自己感受到了辭職的壓力,並對支持她的加拿大人表達感激之情。她寫道:“我因為表達了包括保守黨黨領在內的數百萬人的擔憂而面臨辭職壓力。這反映了更廣泛的問題:合法的關切可能帶來後果,進一步侵蝕我們社會的基礎。”

她補充說:“我要向全國各地數百名向我發送支持信息的加拿大人表示衷心感謝。你們的鼓勵對我意義重大。我愛這個國家,並將為之奮鬥。我的兒子應該在一個每個人都能真實茁壯成長、不受迫害的地方長大。”

👉🏻社會熱議與後續影響

薩科馬的辭職引發了加拿大社會的廣泛討論。一方面,她的言論被認為帶有明顯的文化偏見,與多元文化和包容性的價值觀相悖;另一方面,部分人認為她提出的擔憂具有一定現實基礎,反映了部分加拿大人在移民和文化變遷問題上的不安。

 

最新消息 2024-12-04

來自魁北克的一位幸運男子在發現自己贏得了 8000 萬加元 Lotto Max 頭獎的一半後,甚至沒等拿到獎金,就立刻向老闆宣佈退休。

在 12 月 3 日(週二)的 Lotto Max 抽獎中,頭獎再次達到了驚人的 8 千萬加元,而令人意外的是,這次頭獎同樣由兩位幸運兒平分。

 12 月 9 日,Loto Québec 公佈消息,蒙特利爾居民 Jean Lamontagne 是兩位得獎者之一。他購入的彩票中獎,獨得 4000 萬加元!

當時,60 歲的 Lamontagne 正在工作,他在檢查彩票並確認中獎後,立刻將這一好消息告訴了老闆,並表示會利用這筆意外之財提前退休。

Lamontagne 與同事們關係密切,因此即使決定離職,他還是在得獎幾天後特意返回公司,請大家吃了一頓披薩午餐,與多年來的夥伴們道別。

週一,在蒙特利爾賭場的頒獎儀式上,Lamontagne 在親友的陪伴下收到了巨額支票。他表示,這筆獎金將首先用來保障家人的財務安全。

他計劃將部分資金投資於房地產,為自己的孩子、兄弟以及嫂子購買一棟多拼屋。此外,他還準備展開一場為期數月的歐洲旅行,實現多年的夢想。

值得一提的是,上一次 Lotto Max 的 8000 萬頭獎也有一位魁北克居民中獎——當時 Bernard Morissette 同樣贏得了 4000 萬加元。

這位幸運兒的故事再次證明,命運的眷顧總能在人們意想不到的時候降臨!

 

最新消息 2024-12-12

隨着假期臨近,加拿大消費者面對日益沉重的財務壓力,PayPal Holdings 宣布正式在加拿大推出「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 BNPL)服務,加入本地競爭激烈的分期付款市場,與 Affirm、Klarna 及 Afterpay 等主要供應商正面交鋒。

此項服務允許消費者將金額介乎加幣$30至$1,500的合資格消費,分成四期於六週內免息償還,適用於所有使用 PayPal(PayPal Holdings) 的加拿大商戶,且無需額外系統整合。

PayPal 小型企業及金融服務總經理 Michelle Gill 表示,BNPL的主要用途是協助消費者更有效地管理現金流:「分期付款能將開支分散至更易負擔的金額,與薪金週期配合,尤其年輕用戶更感安心與掌控。」


該服務早已在美國推出,根據最新財報,BNPL業務每季交易量增長達PayPal進軍加拿大「先買後付」市場 $30- $1,500免息分期。零售專家 Bruce Winder 指出,加拿大消費者在經濟逆風下趨向保守,傾向選購必需品並轉向如 Amazon 或 Walmart 等折扣平台。


他補充:「不少人希望透過BNPL將付款延至新一年,待現金流改善。」但他亦警告,若缺乏理性規劃,BNPL可能導致過度消費:「就像飲酒,一杯沒問題,但五杯、十杯就會出事。」

支付顧問公司 Fin-Serv Advisors 總裁 Michael Liquornik 認為,加拿大BNPL市場已趨飽和,大部分商戶早已採用相關服務。他指出,PayPal 此舉或意在加強跨境電商,例如美國商戶 Ticketmaster 可更輕鬆向加拿大消費者銷售商品。

Gill 表示,BNPL對商戶亦有明顯好處:「我們觀察到,當BNPL成為選項時,平均訂單金額通常會上升。」


隨着BNPL日漸普及,業界專家提醒消費者在高峰消費季節保持警覺,理性使用分期工具,以免陷入財務困境。

 

🔗 資料來源: https://ca.finance.yahoo.com/news/with-debt-concerns-rising-paypal-jumps-into-canadas-already-crowded-bnpl-space-145021143.html 

 

最新消息 2025-11-12

臨近國殤紀念日(Remembrance Day),一項最新民調顯示,加拿大軍方是國內最受信任的公共機構之一,遠高於聯邦政府。

根據Leger為加拿大研究協會(Association for Canadian Studies)所進行的調查,75%受訪者表示信任軍方,71%信任警察。相比之下,僅47%信任聯邦政府,65%信任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

此結果公布之際,自由黨政府承諾未來五年額外投入818億加元,以達成北約(NATO)建議的國防支出佔GDP 2%的目標。


Jack Jedwab,加拿大研究協會及大都會研究院(Metropolis Institute)主席表示,結果反映出民眾對安全的關注日益增加:「人們更傾向信任那些負責保障安全的機構。」

軍方與警察在不同族群中均獲高度信任。66%原住民受訪者表示信任軍方與警察;在移民群體中,70%信任軍方,75%信任警察。

地區方面,大西洋省份(Atlantic Canada)信任軍方比例最高,達84%;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則最低,為71%。Jedwab認為,這可能與地區安全感有關。

年輕人對軍方的信任度則相對較低。18至24歲受訪者中僅65%表示信任軍方,23%表示不信任。僅10%表示願意加入軍隊,近60%明確表示不會考慮。

對聯邦政府的信任度在各省份亦有明顯落差:曼尼托巴(Manitoba)與薩斯喀徹溫省(Saskatchewan)僅38%信任,魁北克省(Quebec)為43%。大西洋省份最高 (Atlantic Canada),達56%,阿爾伯塔(Alberta)與安省(Ontario)則同為48%

Jedwab指出,這反映出全球趨勢:「全球對安全的憂慮正在上升,人們傾向信任軍方與警察等機構以尋求保障。」

是次網上調查於10月24至26日進行,共訪問1,537名加拿大人。由於屬非機率樣本,無法提供誤差範圍,但若為機率樣本,誤差約為±2.5%,信心水平為19次中有18次準確。

 

🔗 資料來源: https://ca.news.yahoo.com/more-canadians-trust-military-federal-110024019.html 

 

最新消息 202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