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安大略省 (Ontario) 省長 Doug Ford 推出的401號公路隧道計劃,擬由 Mississauga 延伸至 Scarborough,雖旨在紓緩大多倫多地區 (Greater Toronto Area) 交通擠塞,卻引發政界激烈爭議,並引起外界對透明度、可行性及成本的重大關注。

根據 CBC News 取得的內部文件,安省政府早於2021年已完成一項可行性研究,但直至2024年才首次公開相關計劃。該研究由 Ministry of Transportation and Infrastructure Ontario 聯同外部工程顧問進行,探討三種隧道方案及兩種高架快速道路替代選項。根據2025年2月19日的簡報紀錄,項目已於2021年底因「政府指示」而暫停,至今未有進一步進展。

成本與時效引發憂慮

專家警告,該隧道或成為安省 (Ontario) 史上最昂貴的基建項目,且其長達數十年的施工期可能導致項目完成時已不合時宜,難以應對屆時的交通需求與技術變化。

前 Canadian Tunnelling Association 主席 Brian Garrod 預估,若納入公共交通設施,總成本可能超過1,000億加元,甚至高達1,300億加元。儘管金額驚人,Doug Ford 仍堅持推進,並表示:「我們一定會完成這項工程,記住我的話。

然而,批評者指出,政府至今未公開原始研究報告,也未提供任何正式成本預算。目前正進行新一輪可行性研究,預計於2027年公布結果。

政界反對聲浪升溫

自2025年5月起,多位反對黨領袖接連批評此計劃不切實際,財政風險極高。

  • Marit Stiles), 安大略省新民主黨領袖 (Ontario New Democratic Party, NDP),形容此計劃「荒謬至極」,並指出:「Doug Ford 正沉迷於他的幻想隧道,而省民卻在失業。」

  • Bonnie Crombie,安大略省自由黨領袖 (Ontario Liberal Party) ,警告此項目「可能令省府破產」,並補充:「這是一個長達40年的工程,根本無法解決眼前的交通問題。等到建成時,我們可能早已不再駕車。」

  • Jennifer French,新民主黨交通及基建事務評論員 (NDP transportation and infrastructure critic ) ,批評政府資訊不透明:「無論是基建還是交通項目,政府總是最後才讓我們知道。」

  • Matti Siemiatycki,多倫多大學基建研究所所長 (University of Toronto's Infrastructure Institute) ,指出401隧道可能需數十年才能建成,成本高達數百億加元。他呼籲政府應公開更多可行性研究內容,包括非專屬的私人建議書資料。

 

聯邦支持與策略定位

Doug Ford 已致函總理 Mark Carney,要求將401隧道納入「國家建設項目」清單,與電動車供應鏈及核能發展並列。他在信中表示,隧道將「大幅紓緩北美最繁忙公路的擠塞情況」,並提升加拿大的經濟競爭力。

 

下一步怎走?

隨著新一輪研究展開,圍繞隧道的可行性、成本與政治動機的爭議持續升溫。反對黨要求政府全面公開資料並負責任地交代財政安排,Ford Government 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須為此項目長遠價值作出合理解釋。

 

如果你是總理,你會批准這項基建撥款嗎?


🔗 資料來源:https://www.cbc.ca/news/canada/toronto/ford-highway-401-tunnel-1.7598601 ; https://www.cbc.ca/news/canada/toronto/401-tunnel-cost-1.7464404 ; https://www.cbc.ca/news/canada/toronto/ford-carney-letter-highway-401-tunnel-1.7526978 

 

最新消息 2025-07-14

多倫多市政府最新宣布,備受矚目的聖勞倫斯市場北大樓(St. Lawrence Market North)已進入最後收尾階段,並計劃於2025年春季正式開幕!這座造價1.28億加元、歷時27年規劃與建設的市場即將迎來租戶入駐,並陸續對公眾開放。

隨著開幕日期的臨近,市場內部的首批照片也正式曝光,這座全新的五層建築將成為多倫多最具代表性的購物與社交地標。

👉🏻市場內部曝光!永久性農貿市場+市政法庭

據市政府透露,新的北市場大樓將分階段迎來租戶入駐,以提供市政服務,大樓內部的行政單位將於2025年秋季和冬季陸續搬遷入駐。

農貿市場區域則將於2025年春季開始運營,屆時將迎來正式的開幕活動,並提供一系列農產品市集和社區活動。

新市場大樓將取代舊的北市場,內部設施包括:
✅ 一樓永久性農貿市場——取代2016年以來一直設在臨時帳篷內的市場
✅ 樓上市政法庭與行政辦公室——容納全新的多倫多法院服務法庭
✅ 充滿活力的彩色飾面與挑高中庭,成為Front街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
✅ 地下停車場——由多倫多停車管理局運營,為前來市場購物的市民提供便利

👉🏻27年等待,全球矚目!多倫多終於迎來新地標

多倫多市政府早在1998年就提出更換舊北市場大樓的計劃,這座建於1967年的市場大樓最終於2016年拆除,並在附近幾個街區搭建了一個臨時帳篷市場以供商販使用。經過多年規劃與施工,這座全球矚目的新市場終於即將亮相!

隨著開幕日期臨近,市政府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公布更多與盛大開幕儀式及農貿市場營運相關的細節。這座嶄新市場不僅將提供高品質的農產品和美食,還將成為多倫多市中心的一大文化與社交地標。

經過27年的等待,這座全新聖勞倫斯市場北大樓即將迎來第一批顧客,你準備好了嗎?

 

最新消息 2025-02-04
多倫多本週五將實施一項新法規。餐廳在提供塑料「附屬食品物品」(如餐具、吸管、餐巾紙、紙購物袋等)之前,必須先詢問顧客是否需要這些物品。
 
這項法規於去年12月15日經多倫多市議會批准,旨在減少外賣所產生的一次性塑料垃圾。新法規還要求商家接受顧客使用可重複使用的購物袋和杯子。最初的法規中也包含一次性塑料杯的限制,但後來進行了修改。
 
如果商家不遵守新規定,可能會面臨罰款,最低為500元,最高可達10萬元。
 
市政府表示,預計執行這項計劃將需要花費45萬元,其中2024年將花費25萬元,而2025年和2026年每年則需花費10萬元。進一步的支出將納入2025年的預算中。
最新消息 2023-12-14

溫哥華Oakridge購物中心附近計劃興建兩座綜合用途大樓的開發商,近日向卑詩省最高法院請求取消市政府對其徵收的130萬加元空置稅。市政府指出,開發商在重新開發前應該修復並出租兩處破舊房屋,但開發商則聲稱,這些房屋因為石棉、霉菌和老鼠糞便污染,已無法居住。

根據提交給法院的請願書,Cambie and 43rd Nominee Ltd.於2022年從Wall Financial Group購買了位於Cambie街5900號街區的房產,計劃將這片單戶住宅區改建為一棟15層的酒店、一棟29層的市場公寓以及一些藝術工作室。

C43 Development在請願書中表示:「這些原有建築物早已空置、破舊,並且極度失修,當時建築物都已被木板封住,無人居住。」該公司隸屬於Peterson Group Properties。C43於2022年春季開始申請開發許可,但由於合作夥伴Coromandel Properties退出,導致項目延誤。

開發商表示,在2022年這些房屋一直處於空置狀態,期間多次與市政府會議討論項目的施工階段,包括景觀、結構、電氣、機械、建築結構、規範和室內設計等內容。然而,直到2023年8月才提交了完整的許可申請。

2023年初,開發商未能申請空置稅附例下的重建豁免,收到市政府通知,稱每處房產需支付634,950加元的空置稅,總金額達1,269,900加元。開發商已支付該筆費用,隨後提出了投訴,認為這些房產應該豁免於空置稅法案,該法案要求對超過六個月空置的房產徵稅。

然而,空置稅審核員的結論是,這些房產不符合豁免條件,因為豁免僅適用於「在市政府審查重新分區或開發許可期間未建有任何居住單元的房產」,請願書如此記載。

開發商於2024年5月要求進行進一步審查,並提交了加拿大註冊安全專業委員會的風險評估報告,指出現有房屋因「化學刺激物、霉菌、石棉、鉛和老鼠糞便的嚴重暴露」而無法居住。

請願書還提到,位於Cambie街5910號的房屋曾遭遇嚴重火災和煙霧損壞,而位於Cambie街5936號的房屋屋頂已經坍塌,造成結構性問題和環境危害。

2023年8月,空置稅審查小組(請願書稱該小組由一名律師組成)支持了審核員的決定,認為這些房產不符合豁免條件,因為「房主本可以在獲得重新分區和許可期間,對建築物進行維修和維護,以保持居住使用。」

審查小組還指出,應徵收空置稅,因為C43的律師在程序上出現了「疏忽」,未徵詢市政府開發、建築和許可部門的總經理意見,以確定重新開發是否能在不延誤的情況下進行,請願書中如是寫道。

C43目前正請求司法審查該小組的決定,理由是「違反了自然公正」。請願書指出,開發商在決定做出之前,沒有機會提供進一步的意見,應給予更多的機會根據附例進行進一步審查或上訴。

開發商還辯稱,他們是根據附例的精神和意圖,努力增加住房供應。

請願書中最後提到,審查小組的程序「對請願人不公平,剝奪了其自然公正」,應予以廢止。

 

最新消息 2024-10-16

溫哥華 (Vancouver)市政府近日再度向五個巷道屋(laneway housing)項目發出停工令,原因是建築物與後巷高壓電線距離過近,構成嚴重安全風險。這是繼早前九個項目因類似問題被叫停後的最新行動,市府形容相關風險對工人及未來住戶均屬「嚴重」。

上述項目均屬2023年實施的「多單位住宅分區」(multiplex zoning)政策下的建築工程。該政策容許在單一住宅地段興建小型多單位建築,並同時放寬巷道屋的最大面積限制,以容納更多適合家庭居住的多房單位。

市府表示,在發現部分項目與後巷電線距離過近後,已「主動審查」全市450個在建巷道屋項目,作為「額外預防措施」。目前已有五個項目被確認不合規。

2009年巷道屋成為低密度社區的合法建築選項以來,溫哥華已建成數以千計的相關住宅,過去從未出現大規模電線距離問題。市府尚未證實是否因2023年放寬建築面積限制而導致違規情況,亦未公布受影響項目的地址或具體細節。

業界對市府缺乏清晰指引表示不滿。Lanefab Design/Build聯合創辦人Bryn Davidson批評:「我哋到而家都唔清楚應該點設計,完全係亂咁嚟。呢啲問題早就應該解決,而家仲繼續發停工令,真係好荒謬,簡直係一場災難。」

市府澄清,在審批建築許可時並不負責核實電線距離,相關責任由註冊建築師及工程師承擔。目前已向建築商及設計師發出通知,要求重新審視設計圖則以確保合規。

事件亦促使市府與卑詩水電公司(B.C. Hydro)及建築業界召開會議,商討電線安全距離標準及可行解決方案。B.C. Hydro 發言人表示,該公司「致力與業主及市府緊密合作,探索所有可行方案」。

受原先停工令影響的承建商表示,雖然正與B.C. Hydro磋商,但仍未獲得何時可復工的明確時間表。有建築商形容情況令人精神疲憊且財政受損:「我哋已經蝕咗好多錢,真係唔知可以點做。」

隨着溫哥華繼續推動「溫和密度」政策,此次電線安全爭議突顯城市創新發展所面對的挑戰,以及監管部門與業界之間急需加強協調的迫切性。

 

🔗資料來源: https://ca.news.yahoo.com/bit-disaster-wave-stop-orders-130037689.html 

 

最新消息 2025-07-14
 
上週末傍晚,列治文西南區一家老字號超市兼藥房發生大火,火勢洶洶,天空被燒得通紅。 建築完全損毀,幸好無人受傷。
 
這家超市已經經營了將近50年,列治文市長表示這場火災是一場災難,讓這個頗具歷史價值的商店遭受毀滅性的打擊。
 
事發地點在列治文的Steveston社區中心,是位於No. 1 Rd.近Moncton Road的一家超市兼藥房,名為Super Grocer & Pharmacy。
 
火災波及店內貨品,令火勢迅速蔓延,並燒至通頂,大量濃煙升上半空。
 
火災現場有多部消防車緊急滅火,No. 1 Rd.上和建築物後面一個大街區都被封鎖,禁止車輛通行好幾個小時。
 
經過一段時間,才終於將火熄滅。
 
這家超市每天營業到晚上9時,火災發生時仍有顧客在店內,但大家迅速疏散。 消防昨天表示,事件中沒有民眾及消防員受傷的報告。
 
目前仍在調查起火原因,似乎從建築物後方或建築物外先起火。
 
網路上關於火災現場冒濃煙的影片顯示,建築物後方的一個窗口冒出大量濃煙,旁邊有通往二樓的樓梯。
 
一個小時後,整棟建築物已經被大火吞噬,火舌從頂部噴湧而出,場面驚人。
 
火場內的夾層塌下碎片,不時傳來物體撞擊地面的聲音。 濃煙籠罩火場及週邊地區,離火場一個大街口的地方都能看到濃煙。
 
店前馬路上,電燈柱和電線不時冒起火花,十分恐怖。
 
消防人員使用雲梯射水到建築物的屋頂和二樓。
 
消防表示,他們最初在外面看到濃煙從建築物的三面湧出來,使消防員在進入火場及確定起火位置方面變得十分困難,另外因為這是一座十分舊的建築物,並很快出現 結構倒塌的危險。
 
消防員考慮到危險性,認為需要以「防禦方式救火」消防員進入建築物內並不安全,只能透過從外部進行灌救。
 
列治文市長馬保定(Malcolm Brodie)昨晚告訴媒體,這場火災對這座歷史建築和Steveston社區中心來說是一場災難。 他表示,這家店在列治文經營了幾十年,失去了瑰寶令人惋惜。
 
馬保定及一些市民都希望這間超市可以重建,並重新回到列治文Steveston社區。
 
然而根據列治文新聞的照片,雜貨店的屋頂已經燒塌。
 
這家家族經營的雜貨店於1979年開業,是個深受附近居民喜愛的購物地點。
 
社區很多人也聚集在火場周圍,悲傷地看著這家商店被大火燒毀。
 
一些列治文居民提到,他們的孩子經常在超市對面的社區中心參加興趣班,每個週末都會在這個區域閒逛,並經常到這家超市購物。
 
有居民說:“雖然這家超市的面積比附近的連鎖超市小,但貨品種類齊全。而且還有註冊藥劑師和郵局,尤其是肉類價格特別實惠。”
 
另外大火導致區內533戶居民停電。 主要是第一路以東,至PHOENIX 以西,GARRY街以南WESTWATER街以北地區。 據水電局表示,該區自昨日下午5點半左右停電,於晚上10點左右恢復供電。
 
有人懷疑火災與電線短路有關,但還沒有列治文消防的證實。
 
列治文市政府在社群媒體上表示,鑑於該超市連藥局發生火災,提醒任何可能依賴該店獲取重要藥物的民眾,可前往其他藥房或向家庭醫生尋求緊急供應,但須攜帶有效身份證明文件及處方 或藥瓶。
 
 
最新消息 2023-12-14

Ford Motor Company 宣布在加拿大(Canada)召回超過52,000輛汽車,原因是煞車系統可能出現煞車油洩漏,導致煞車距離延長,增加交通意外風險。根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U.S.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NHTSA)週四發佈的報告,是次召回涉及加拿大52,547輛汽車,以及美國(United States)近50萬輛


問題源於煞車軟管可能破裂,導致煞車油洩漏,從而影響煞車效能。駕駛者可能會察覺煞車踏板的反應或行程出現異常,若煞車油液位低於安全標準,儀錶板上的紅色警示燈亦可能亮起。儘管Ford目前未接獲任何與此缺陷有關的事故或傷亡報告,安全官員警告若不及時處理,情況或構成嚴重風險。


是次召回涵蓋2015至2018年款的 Ford Edge SUV,以及2016至2018年款的 Lincoln MKX 車型。NHTSA估計約有1%的受影響車輛可能存在此缺陷。

Ford表示,現正積極研發解決方案,並將透過郵件通知車主安排維修。車主可前往授權的 Ford 或 Lincoln 經銷商進行免費維修。


此召回事件是近年汽車製造商因應法規變化及消費者安全關注而採取的多項安全措施之一。當局呼籲車主透過官方召回平台查詢車輛識別號碼(VIN),如屬受影響車輛,應儘快預約維修。

根據加拿大交通部(Transport Canada)《汽車安全法》(Motor Vehicle Safety Act),製造商在加拿大有法律責任:

  • 及時向交通部報告安全缺陷

  • 通知車主及經銷商有關缺陷及維修方法

  • 為安全相關召回提供免費維修

  • 在網上公開召回資訊,包括VIN查詢工具

  • 遵從交通部長的指令,修正缺陷或披露相關資訊

上述規定旨在保障公眾安全,並促進汽車業界的問責文化。

 

🔗資料來源: https://www.cbc.ca/news/business/ford-recall-52500-vehicles-canada-brake-fluid-leak-1.7619830  ; https://tc.canada.ca/en/road-transportation/defects-recalls-vehicles-tires-child-car-seats 

 

 

最新消息 2025-07-14

加拿大政府近日宣佈,為減輕民眾假期消費負擔,推出節日購物免稅政策。從2024年12月14日至2025年2月15日,為期兩個月內購買以下商品將全面豁免聯邦銷售稅(GST)。

👉🏻免稅商品清單:

🔹食品與飲料類

  1. 酒精飲品:包括葡萄酒、啤酒、蘋果酒,以及酒精含量不超過7%的烈酒。

  2. 糖果:如棉花糖、口香糖、巧克力,以及塗覆糖果、蜂蜜、糖漿或人工甜味劑加工的水果、堅果、爆米花。

  3. 鹹味零食:如薯片、玉米脆片、爆米花、椒鹽脆餅及各類咸味堅果或果仁。

  4. 能量棒與零食混合物:含穀物、堅果、種子或其他乾果的食品。

  5. 冷凍甜點:包括冰棒、果汁棒、冰淇淋、冷凍優格或非乳製品甜點。

  6. 水果零食:如水果棒、果卷和其他加工水果類零食。

  7. 甜點食品:包括蛋糕、松餅、甜甜圈、布朗尼、羊角麵包等甜味糕點。

  8. 布丁及相關產品:果凍、慕斯或其他布丁類甜品。

  9. 預製食品:如沙拉、三明治、奶酪拼盤、冷盤和預製水果蔬菜拼盤。

  10. 即食食品和飲料:包含加熱即食食品及販售地點供應的飲料。

  11. 餐廳餐點:包括堂食、自提或外賣餐飲服務。

🔹兒童用品與玩具類

  1. 兒童服裝:如女孩16碼以下、男孩20碼以下的服裝,以及圍兜、短襪、帽子、手套、圍巾和鞋子。

  2. 兒童尿布與安全座椅。

  3. 益智與娛樂用品:拼圖、棋盤遊戲、紙牌遊戲、遊戲機及配件,還有娃娃屋、玩具車、樂高積木及玩偶。

🔹文學品與節日裝飾

  1. 報刊和書籍:印刷書籍、有聲書和報紙。

  2. 聖誕樹:天然或人造聖誕樹。

🔹GST的基礎知識


GST(商品與服務稅)是加拿大的聯邦稅,適用於大多數商品與服務。在某些省份,GST與省銷售稅(PST)合併為統一銷售稅(HST),稅率從5%到15%不等。

需要注意的是,加拿大的“基本雜貨”本身已免收GST,例如新鮮、冷凍、罐裝或密封的水果和蔬菜、大部分乳製品、肉類、魚、雞蛋、咖啡及其他基本烹調材料。

此次免稅政策針對更多非必需商品,讓民眾在假期購物時享受更多優惠,也為節日期間的經濟消費注入活力!

 

最新消息 2024-11-28
 
據加拿大銀行(Bank of Canada)的最新數據顯示,未來幾年續簽抵押貸款的房主將面臨巨大的還款壓力,可變利率抵押貸款的月供中位數預計將增加60%以上。
 
加拿大央行在上周四發布的年度《金融穩定報告》中指出,儘管目前加拿大各地的房屋抵押貸款違約率仍然低於0.5%,但家庭和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已成為該國金融系統穩定的主要風險之一。
 
報告警告稱,更高的償債成本降低了家庭和企業的財務靈活性,使得它們在經濟下滑時更加脆弱。隨著加拿大央行自2022年3月開始大舉升息,約一半的未償還抵押貸款以更高的利率續約。目前抵押貸款持有者面臨的壓力尚未改變,但如果失業率上升,房主失去工作,情況可能會有所變化。
 
報告還指出,租屋者面臨更大的財務壓力,並且越來越依賴信用卡,汽車貸款和信用卡債務也一直拖欠。
 
儘管報告中存在擔憂,但與去年相比,整體上報告傳遞出更樂觀的訊息。報告提到了加拿大央行對金融體系某些角落的關注,例如對沖基金和退休基金增加了相當多的槓桿,使其容易受到債券價格突然變化的影響。同時,辦公室房地產市場面臨壓力,主要城市的辦公室空置率不斷上升,其中包括金融之城多倫多,空置率接近20%。
 
報告還提到,中小型銀行對商業房地產行業的曝險最大,對大型銀行而言,商業貸款佔其投資組合的10%。這些都是金融體系中需要密切關注的風險因素。
 
報告預測,央行政策利率將在今年夏季開始降息,但利率預計不會降至疫情期間或之前的水平。這意味著那些希望更新抵押貸款的房主每月還款額仍將大幅增加。尤其是對於擁有固定月供的浮動利率抵押貸款或在整個抵押貸款期間月供保持不變的房主而言,他們將面臨最大的增幅。
 
根據央行的估計,2026年將是增幅最大的一年,增幅中位數將超過60%。至2025年,每月按揭供款增幅將超過45%。這將對許多房主造成財務壓力,並可能導致更多人無法負擔房貸。
 
加拿大央行建議房主和房屋貸款持有人應該提前做好準備,以應對未來利率上升帶來的財務壓力。他們應該評估自己的償債能力,考慮是否需要調整預算或尋找其他財務解決方案。此外,央行也呼籲金融機構應該謹慎審核貸款,確保借款人能夠承擔未來可能的利率上升。
 
最新消息 2024-05-13

加拿大聯邦政府將於未來數年大幅削減臨時居民 (Temporary Residents)入境人數,反映移民政策正朝向更可控、更可持續的方向調整。

根據週二公布的聯邦預算案,加拿大計劃於 2026年 接納 385,000臨時居民許可證 (Temporary Resident Permit, TRP) ,較去年目標減少約 43%,並於 2027年 和 2028年 各接納 370,000人。相比去年公布的移民計劃,2026年的新目標減幅達 四分之一,原計劃為 516,000人以上。

財政部長 François-Philippe Champagne 表示,政府正努力將移民人數調整至「更可持續的水平」。他在預算案前的記者會上指出:「我相信加拿大人都明白,我哋已經達到甚至超越咗我哋接納新移民嘅能力。」

在總理 Mark Carney 上任前,前任總理 Justin Trudeau 已開始收緊移民政策,特別是在疫情後勞動力短缺期間移民人數急升之後。自由黨政府早已表明,將逐步降低臨時居民在加拿大人口中的比例。

去年是加拿大首次在移民計劃中加入臨時居民配額。根據最新預算案,加拿大今年的臨時居民人數已較 2024年 減半,其中包括 國際學生人數減少60%,而庇護申請亦較去年減少約三分之一。

儘管臨時居民人數下調,政府仍維持每年接納 380,000名永久居民 (Permanent Resident) 的目標,與去年秋季公布的計劃一致。不過,焦點將轉向經濟類移民,預算案指出,未來三年經濟類移民比例將由 59% 提升至 64%

Champagne 表示:「一方面我哋回到可持續水平,另一方面我哋專注吸引最優秀人才。」

預算案亦提出一項 一次性措施,於未來兩年內加快 33,000名持工作簽證人士獲批永久居留資格。此外,政府將推出 美國H-1B簽證持有人加速通道,針對科技等專業領域人才。加拿大於 2023年 推出類似計劃,名額在24小時內即告爆滿。

為支援技術移民,政府將重新分配 9,700萬加元 用於加快海外資歷認證流程。未來13年,政府亦將投放 17億加元 吸引國際頂尖研究人員來加國大學,資助研究、設備及基建。

不過,移民政策轉向亦引來批評。Migrant Rights Network 發言人 Syed Hussan 批評政府此舉是「對難民與移民的震撼攻擊」。

他在聲明中表示:「政府正透過將移民當作代罪羔羊,為房屋負擔、醫療壓力及低薪問題卸責,而非正視企業貪婪與多年公共資源不足。」

近年加拿大民意對移民態度出現明顯轉變。根據 Environics Institute 上月民調,56% 加拿大人 認為移民人數過多,較五年前顯著上升。

政府的新方向反映出在經濟需求與社會承載力之間的平衡挑戰。隨著加拿大重新調整移民制度,未來數年將成為檢驗其全球競爭力與內部穩定性的關鍵時期。



🔗 資料來源:https://www.cbc.ca/news/politics/canada-rudcing-temporary-residents-budget-9.6966217 

最新消息 2025-11-05

美國 (United States) 最高法院本週將審理一宗可能重塑全球貿易格局的關鍵案件,挑戰總統 Donald Trump 廣泛徵收關稅的合法性。不過,無論裁決結果如何,加拿大恐怕仍難逃其關稅政策的波及。

 

週三,最高法院將聽取來自美國企業與州政府的陳詞,質疑 Trump 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 IEEPA)》對多國徵收關稅是否合法。案件結合兩宗訴訟,一宗針對所謂「對等關稅」,另一宗則挑戰針對 加拿大(Canada)、墨西哥(Mexico) 及 中國(China) 的芬太尼相關關稅。

然而,這宗訴訟並不涵蓋 Trump 根據《《貿易擴張法》第 232 條 (Section 232 of the Trade Expansion Act)》所施加的關稅。該法已對加拿大的鋼鐵、鋁材、汽車、木材銅產業造成沉重打擊。


總理 Mark Carney 多次警告,加拿大即使與 Trump 政府持續談判,也難以完全擺脫某程度的關稅壓力。他在今年 10月 訪問 白宮(White House) 時表示,雙邊關係雖有緩和,但「全面撤銷關稅並不現實」。


代表企業的律師將在法庭上主張,IEEPA 並未賦予總統徵收關稅的廣泛權力。該法雖容許總統在宣布緊急狀態後管控經濟交易,但條文中並未出現「關稅」或類似字眼。他們亦指出,即使法院認為 IEEPA 可用於徵稅,法律亦規定必須針對「異常且重大威脅」作出回應,而貿易逆差並不構成此類威脅。

不過,史丹福大學法學院 (Stanford Law School)教授 Michael McConnell 指出,法院可能作出分裂裁決,因為針對芬太尼的關稅涉及不同法律依據。若法院支持 Trump 的緊急狀態聲明,加拿大仍可能面對全方位關稅。

Trump 於今年 3月 宣布因應北部邊境芬太尼流入問題,對加拿大商品徵收 25% 全面關稅。雖然根據美國政府數據,北部邊境查獲的芬太尼遠低於南部邊境,但 渥太華(Ottawa) 仍迅速回應,任命「芬太尼專員」、提出邊境安全法案,並增派直升機與無人機巡邏。

儘管如此,Trump 於 8月 將關稅進一步提高至 35%,指責加拿大未有充分合作。雙邊談判一度出現進展,但一則由安大略省(Ontario)資助、引用 Ronald Reagan 的廣告再次觸怒 Trump,他隨即中止談判,並指控加拿大試圖影響最高法院審訊。

卡加利大學 (University of Calgary)公共政策學院「新北美倡議」主任 Carlo Dade 表示,若法院維持芬太尼關稅,加拿大將陷入全球貿易劣勢。「如果芬太尼關稅唔取消,我哋就會陷入『隨時、隨地、隨意』被徵稅嘅困局,」他說,「而呢種情況會令加拿大特別脆弱。」

Dade 補充,即使法院推翻芬太尼關稅,加拿大仍需面對 第 232 條 的產業針對性關稅。「根據232條,總統必須針對特定產業提出調查,程序較有規範,」他解釋,「但 Trump 仍有其他工具可以施加經濟壓力,加拿大必須作好準備。」

「美國正試圖重寫全球貿易規則,」Dade 說,「我哋受苦,其他國家都受苦,但我哋要諗出新對策。」


隨住美國最高法院在 華盛頓(Washington) 展開審訊,加拿大的經濟未來仍深受美國貿易政策走向所牽動。



🔗 資料來源:https://www.ctvnews.ca/canada/article/how-the-us-supreme-courts-tariff-decision-could-impact-canada/ 

最新消息 202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