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多倫多一名男子在加拿大西部旅行時租用的車輛遭遇棒球大小的冰雹砸中,最終因為未購買額外保險,導致損失高達1.8萬加元。
事件發生在8月,士嘉堡居民Vishwa Patel在萨斯喀彻温省租了一輛車,與朋友一同前往阿爾伯塔省班芙旅行。原本他們計劃使用該車六天,但在第五天,他們遭遇了強烈的冰雹。
Patel向多倫多CTV新聞表示:“我們遭遇了冰雹,當時車輛停放在戶外,前後擋風玻璃都被砸壞。”此次冰雹襲擊了卡爾加里地區,對多處房屋與車輛造成重大損壞,並成為加拿大歷史上第二大自然災害,索賠金額接近28億元。
Patel回憶道:“冰雹持續了大約10分鐘,冰塊大約有棒球那麼大。”隨後,他被要求將車輛開回Alamo租車公司,並更換了另一輛車。當地租車公司在檢查損壞情況後,通知他必須支付500元的免賠額,並表示稍後會與保險公司處理相關索賠。
大約一個半月後,Patel收到了一張修車費用的發票,內容顯示修復損壞的費用約為1.8萬加元,並要求他負責這筆費用。由於Patel未向其保險公司或信用卡購買租車保險,也未向Alamo購買額外保險,最終他成為了這筆高額費用的承擔者。
Patel坦言:“我們沒有為此投保,也沒有得到相關保護。”
加拿大保險局的Anne Marie Thomas表示,租車保險可以通過保險單或信用卡獲得,或者需要額外購買租車公司的保險。她指出,根據租車車輛的大小和價值,保險政策可能會有所不同,因此租車人應確保選擇與自己現有保險相匹配的車輛並了解租車保險的範圍。
Thomas還提醒道:“如果您購買了汽車保險,那麼您的保險將承擔租車損壞的賠償責任。但在簽訂租賃保險之前,請先了解保險的具體內容,因為不同租車公司的保險範圍可能會有所不同。”
Alamo租車公司的發言人表示,Patel遭遇的冰雹確實造成了車輛前後窗破裂,並對車身造成了嚴重損壞。“事故報告顯示,客戶已知悉損壞情況,500元已作為免賠額扣除,並計劃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
該公司補充道:“根據租賃協議,客戶應對租賃期間發生的損壞或盜竊負有經濟責任,不論是否有過錯或疏忽,這和他們擁有該車一樣。我們決定不修復這輛車,而是按原價出售,並根據修理評估向客戶收取修理費用,扣除免賠額後金額為17,982.01元。”
目前,Patel表示,債務追討公司正在向他追討這筆18,000元的欠款,而他表示自己根本無力支付這筆巨額費用。
Patel無奈地說:“我付不起這麼多錢,對於像我這樣生活困難的人來說,這筆錢實在太大了。”
據多倫多《星報》報導,安省省長道格·福特(Doug Ford)準備向1600萬安大略省居民派錢,以抵消不斷上漲的生活成本,此舉可能與即將提前舉行的省選有關。
消息人士透露,省長的策略將於10月30日在財政廳長彼得·貝斯倫法爾維(Peter Bethlenfalvy)的秋季經濟報告中宣布。雖然支票的確切金額尚待確定,但該省每位成人和兒童的退稅金額至少應有200加元,這意味著當這筆資金在明年1月或2月發放時,省財政部可能會損失約32億加元。
這些款項是免稅的。對於一個四口之家來說,這可能意味著在收入因就業保險扣款而減少,以及信用卡賬單到期導致資金緊張的時期,他們可以額外獲得800加元的家庭現金。
儘管通脹率已降至1.6%,抵押貸款利率也在下降,但福特領導的進步保守黨私下指出,食品價格、能源和住房支出居高不下,是政府發放補貼的理由。這一舉措與前省長麥克·哈里斯(Mike Harris)於2000年的做法如出一轍,當時的財政部長厄尼·伊夫斯(Ernie Eves)宣布發放200加元。
雖然伊夫斯當年的預算有盈餘,但貝斯倫法爾維預計,要到下一次選舉之後才能實現收支平衡。下一次選舉定於2026年6月舉行,但最早可能在今年3月舉行。
不過,據悉財政部長的最新財政報告將顯示出與3月26日預算相比的顯著改善。當時貝斯倫法爾維預計2024-25財年的赤字將出人意料地達到98億加元,這比他去年預測的2億盈餘出現了100億的變化。
據消息人士透露,在內部討論審議事宜中,福特希望回饋給安省民眾更多的資金。他們指出,福特在2022年選舉前決定取消車牌貼紙更換費,這項措施每年給安省造成超過10億加元的損失,但受到了駕駛者的歡迎。同樣,省長還取消了412和418高速公路的通行費。
此外,在疫情期間,省府向每名12歲以下兒童的父母提供了200加元,並向每名21歲以下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和青少年提供250加元,以補貼教育費用。
近日,加拿大兩家鐵路公司與鐵路協會工會的談判陷入僵局,面臨工人罷工的風險,可能會嚴重影響加拿大和美國等國家的運輸。
北美行業組織和貨運方正在為加拿大兩大鐵路公司可能同時停運的前所未有情況作準備,這可能會造成數十億加元的經濟損失。
加拿大國家鐵路(Canadian National Railway)和太平洋堪薩斯城公司(Canadian Pacific Kansas City)與鐵路工會(Teamsters Canada Rail Conference union)的勞資糾紛仍然持續。勞工部長在8月15日(星期四)拒絕了介入仲裁,工人可能會在8月22日罷工,主要關注的問題包括調整內部、安全和薪資。
加拿大國家鐵路已經停止接受部分運輸訂單,包括危險品、敏感貨物和冷藏裝箱。從8月16日起,還會禁止通往六大美國樞紐的聯運運輸。各公司正在尋找替代方案。
作為世界上面積第二大的國家,加拿大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火車運輸貨物,包括穀物、豆類、鉀鹽、煤炭和汽車等。
「這將會是一場災難,似乎沒有東西可以運送。」Pulse Canada公共事務副總裁格雷格·諾瑟(Greg Northey)說道。Pulse Canada係一個代表豆類行業的團體。小麥種植者協會主席Gunter Jochum表示:「這真係非常令人沮喪。鐵路公司的低效運營對加拿大經濟無益,我們無法在任何形式的停運情況下真正運作。」加拿大鐵路每年運輸價值超過3500億加元的貨物,佔加拿大出口總額超過一半。
鐵路一旦停運,農業、能源、建築和製造業等都會受到重創,隨着豐收季節臨近,加拿大農業運輸面臨最嚴峻的挑戰。
Gunter Jochum說:「我們依賴穩定的鐵路服務,將收穫的穀物運往港口。如果無法交付穀物,我們就無法獲得報酬,對我們非常不利。」
加拿大國家鐵路公司(CN)和加拿大太平洋堪薩斯城公司(CPKC)與工會工人兄弟會(Teamsters Union)之間的談判陷入僵局,雙方互相指責對方缺乏誠意。
鐵路公司表示,如果不能達成勞工協議,他們將會在8月22日開始封鎖工人活動,而工會則表示,他們已準備好在該日期發起罷工。行業組織希望聯邦政府能防止鐵路停運,並指出加拿大鐵路每年運輸價值約3800億加元的貨物。
「考慮到數以百萬計的加拿大工作崗位將會受到影響,停運的破壞規模令人望而生畏。」加拿大商業委員會(一個遊說組織)寫給總理杜魯多和勞工部長史蒂文·麥金農的公開信中表示。
由於兩國經濟的高度合作,停運還會影響美國。加拿大大約75%的出口商品運往美國。加拿大兩大鐵路運營商CN和CPKC與芝加哥、新奧爾良、明尼阿波利斯和孟菲斯等多個美國主要鐵路和航運樞紐相連。
多倫多市花費巨資安裝的超速執法攝像頭近日再次成為破壞行為的目標。最新一起案件發生在Avenue Road上,這是該地區一系列針對超速攝像頭破壞行為的最新進展,顯示了部分公眾對這些設備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
👉🏻攝像頭慘遭“連根拔起”
這台攝像頭原本安裝在Avenue Road靠近St. Clair與Dupont之間的路段,該地區超速行為時有發生。近日,一張在網絡上流傳的照片顯示,該攝像頭被人拆除後的殘骸落在地上。這類破壞行為早已不是第一次發生,類似事件尤其集中在Parkside Drive路段。
Parkside Drive上的超速攝像頭自安裝以來屢次被砸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次發生在去年12月底,當時攝像頭被不明身份人士破壞,甚至被拖到High Park並丟進了池塘。據倡導組織Safe Parkside透露,這已是該設備第三次遭受攻擊。
👉🏻公眾反對聲音升高
部分當地居民對這些攝像頭的公平性提出質疑。有民眾表示:「在限速40公里的區域內開到53公里就要被罰150元,這根本不算超速,尤其是這些攝像頭有時安裝在坡底等敏感區域。」
然而,自這些超速攝像頭在三年前安裝以來,已為多倫多市政府帶來了數百萬加元的罰款收入。根據數據,Parkside Drive上的攝像頭僅一個就為市府貢獻近700萬加元的收入。然而,該路段自安裝攝像頭以來,仍有多達三人死於交通事故。
👉🏻重新設計街道的爭議
去年11月,市政府通過了對Parkside Drive進行全面重新設計的計劃,目的是將該路段改造成一條「完整街道」,平衡行人、騎自行車者和駕駛者的需求。然而,就在投票通過僅三天後,當地居民發現攝像頭被砍倒在地。
Safe Parkside對此發表聲明稱:「這台攝像頭是多倫多首個此類交通控制設備,但這並未使其免受破壞。」組織指出,破壞者不惜費時費力,用工具切斷了支撐攝像頭的金屬桿。
此外,該組織強調重新設計街道的必要性,表示這些計劃包含增設自行車道等措施,將為所有道路使用者帶來更高的安全保障。他們指出,這些安全措施是當地居民十多年來的訴求,但仍需面臨破壞行為的挑戰。
👉🏻市府與公眾的對立
此次事件揭示了市府與部分市民之間在交通管理上的對立。支持者認為攝像頭有效減少了超速問題,對提升安全有重要意義;但反對者則認為過於嚴苛的執法導致不公平罰款,並缺乏考慮駕駛者的實際情況。
2025年伊始,溫哥華市中心推出了一項重磅城市改造計劃——《協平濱江(Concord Landing)綜合區域改造規劃》。根據這份規劃,福溪水岸的上游地區將被打造成:
1. 與溫哥華五大地標聯動、啟發創新思維的頂級中央活動區;
2. 以世界頂級濱海度假地為靈感,將潮流生活方式融入多元化的社交體驗;
3. 優化喬治亞街(Georgia Street)的布局,將其變為連接福溪水岸(False Creek)與斯坦利公園(Stanley Park)的唯一步行慶典街道。
👉🏻回顧福溪水岸的歷史
1987年,協平世博(Concord Pacific)以3.2億加元投得173英畝的溫哥華世博會舊址,並在這片土地上開始逐步發展。經過38年的建設,福溪水岸已成為許多居民心目中的溫哥華地標記憶。
然而,隨著城市的發展,這片地區正迎來全新機遇和挑戰。
👉🏻未來福溪水岸的全新規劃
此次改造由協平世博與溫哥華市政府攜手打造,覆蓋福溪水岸上游3公里的區域。未來將建造12棟高層住宅樓,提供超過5000套新住宅,並設置50多家商鋪,包括歷史文化打卡點、主題文創展銷、咖啡輕食餐廳及社區活動空間,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規劃還結合溫哥華的濱水景觀,打造類似意大利波托菲諾(Portofino)和上海新天地(Xintiandi)的多元化社交和商業中心。
👉🏻《協平濱江》規劃亮點
社區零售中心:
整合福溪水岸的地理優勢,結合城市慢行交通系統,優化人流線路,與卑詩體育館(BC Place)等地標聯動,創建具有地標性的零售和消費區域。
綜合濱水走廊:
建造3公里長的濱水步道,連接日常生活與公共空間,並引入節日慶典區和城市文化打卡點。規劃還包括水上漂浮展覽館,用於龍舟節等大型活動。
社區綠地與公共空間:
新增多功能活動場地、兒童遊樂區、自行車道及步行道,為居民和遊客提供四季皆宜的休閒空間。
可持續交通設施:
推廣自行車友好設計,新增電動車停車場及公交優先設施,減少交通對環境的影響
城市藝術計劃:
投資數百萬加元,用於社區藝術裝置,增強公共空間的藝術氛圍。
增加住房供應:
建設超過5000套多元化住宅,滿足不同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並融入商業零售區,促進社區活力。
可持續設計與能源利用:
協平濱江將採用綠色建築設計,並由協平旗下的Concord Green Energy提供清潔能源,滿足項目多倍的能源需求。
《協平濱江(Concord Landing)》項目致力於創造一個與溫哥華城市文化相融合的世界級濱水區域。隨著該規劃逐步落地,福溪水岸的未來將成為集文化、休閒與創新於一體的繁榮社區,為溫哥華增添新的活力與魅力。
自2024年1月2日起,亞馬遜正式要求員工每周五天返回辦公室,結束了疫情期間推行的混合工作模式。然而,這一政策遭到大部分員工的堅決反對,尤其是在加拿大的8,000名員工中引發了廣泛不滿。
疫情期間,亞馬遜員工多數時間都在遠端工作,自2023年起採取「混合工作制」,允許員工每周兩天遠端工作、三天辦公室工作。但如今,這一靈活安排被完全終止。亞馬遜首席執行官安迪·賈西(Andy Jassy)在去年9月的員工信中表示,公司將「恢復到新冠疫情爆發之前的狀態」。
👉🏻員工質疑政策缺乏數據支持
西雅圖亞馬遜雲端服務(AWS)系統開發工程師CJ Felli表示,他的團隊對此政策「非常不滿」。他指出,雖然公司聲稱全面返工將提升團隊協作與創新,但「每當我們要求提供支持這一說法的數據時,他們總是不願分享,而亞馬遜作為數據驅動型企業,這實在令人震驚。」
Felli與其他523名AWS員工聯名致信AWS首席執行官Matt Garman,公開反對這項非數據驅動的決策,並強調遠端工作的種種好處。他表示,員工在家辦公時往往更快樂、更高效,而全面返工政策無法滿足員工的需求。
👉🏻遠端與混合工作仍具吸引力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數據,截至2024年5月,約18.7%的加拿大就業人口主要在家工作,雖然低於2021年5月的峰值,但仍是疫情前的兩倍。根據人力資源公司Robert Half的報告,混合工作模式對員工有很大吸引力。調查顯示,約40%的員工更偏好每周兩到三天進辦公室,而大多數雇主希望團隊每周四天返工。
Robert Half高級董事總經理David King表示:「雇員和雇主之間的這種互動表明,我們仍在探索如何達成更平衡的辦公模式。」
👉🏻更多企業響應全面返工
亞馬遜並非唯一終止遠端或混合工作的企業。2024年9月,戴爾要求其全球銷售團隊每周五天進入辦公室,AT&T也在新年初取消了混合工作制,轉為全面現場辦公。
在加拿大,卡爾加里金融科技公司Gigadat早已推行每周五天辦公的政策。該公司首席運營官Cliff Nywening表示:「能夠自發舉行會議的價值無法替代,我們相信這能提升員工心理健康和工作效率。」
👉🏻未來挑戰
雖然越來越多企業要求全面返工,但遠端與混合工作仍然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根據求職網站Indeed的數據,加拿大招聘啟事中提到遠端或混合工作的比例在過去兩年保持穩定。專家指出:「任何能讓員工全身心投入的模式都有其優勢,而目前混合工作似乎更受歡迎。」
然而,亞馬遜等企業的全面返工政策是否會導致員工流失或士氣低落,仍需時間檢驗。對此,員工與雇主的「職場拉鋸戰」恐將持續。
1月6日,加拿大總理賈斯廷·杜魯多(Justin Trudeau)宣布辭去自由黨黨魁及總理職務,但將繼續擔任看守總理,直至繼任者選出。同時,杜魯多已請求並獲准延長國會休會至3月24日,意味著最早5月才可能舉行大選。
目前,自由黨內接替權杜魯多的熱門人選包括:
1. 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
前副總理兼財政部長,56歲,畢業於哈佛大學及牛津大學。她曾擔任多項重要內閣職務,包括國際貿易部長、外交部長及副總理,並在內政外交上經驗豐富。然而,她任職財政部長期間,加拿大國債攀升問題曾引發爭議。此外,方慧蘭因建議國民“取消訂閱串流平台以減輕生活成本”而遭批評為脫離實際。
2. 馬克·卡尼(Mark Carney)
前加拿大央行及英格蘭銀行行長,59歲,亦為哈佛及牛津校友。卡尼雖是政壇新手,但在金融界聲名顯赫,曾帶領英國度過脫歐後的經濟動盪期。他近期已表態考慮參選,並強調其經濟治理能力。然而,由於缺乏政治經驗,其政治手腕受到質疑。
3. 勒布朗(Dominic LeBlanc)
現任財政部長,57歲,是杜魯多的親密盟友,曾推動多項重大政策。
4. 趙美蘭(Mélanie Joly)
現任外交部長,45歲,以務實外交聞名,主導制定加拿大印太戰略。
👉🏻民調:方慧蘭領先,卡尼緊隨其後
根據最新民調,方慧蘭和卡尼的支持率分別為19%和14%,顯著領先其他候選人。然而,有趣的是,最多選民的回答卻是“以上所有人都不適合”。
方慧蘭的支持率從去年11月的11%飆升至19%,而卡尼則從18%下降至14%。其餘潛在人選的支持率僅在2%-4%之間。消息人士透露,方慧蘭或將很快宣布是否參選黨魁,她此前曾表態將繼續擔任國會議員並尋求連任。
👉🏻保守黨優勢明顯,自由黨逆風挑戰
在反對黨方面,保守黨的支持率達到47%,遠超自由黨的21%。保守黨領袖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以52%的支持率成為最受歡迎的聯邦黨派領袖,他在經濟議題上的表現獲得廣泛認可,甚至連特斯拉CEO馬斯克也曾公開表示支持。
目前,自由黨需通過特別大會選出新黨魁,而這一過程可能需要數月時間。在特魯多辭職後,自由黨能否完成權力交接並重振旗鼓,仍是未知數。
自由黨的新領袖會是誰?自由黨能否實現逆風翻盤?大選結果將如何影響加拿大的未來?歡迎留言討論!
2025 年新年伊始,對於安大略省的房主來說,有一件事幾乎可以確定:你的房產稅仍然基於 2016 年的房價評估。然而,這是否會改變?一旦重啟房價評估,地稅單可能發生顯著變化。
👉🏻長達九年的評估暫停
安省立法規定,每四年進行一次房價全面評估,但自 2021 年因疫情影響,福特省長宣布暫停評估週期以來,這一流程一直被擱置。這使得安省的房產價值評估成為全國最過時的系統。
專家指出,當前房價評估未反映多倫多 2017 年的房地產繁榮、疫情期間的市場波動,以及郊區房價飆升等重要變化。一旦評估重啟,地稅負擔的重新分配勢在必行。
👉🏻可能的地稅變動
-
稅負重新分配
-
大多倫多地區的住宅稅負可能增加,特別是近年房價漲幅超過平均值的獨立屋和某些熱門社區。
-
多倫多市中心的辦公樓和零售商鋪稅負可能減輕,反映疫情導致的價值下跌。
-
工業地產稅負上升
密西沙加、賓頓等地,由於疫情期間電子商務蓬勃發展,倉儲和配送中心價值大幅上升,預計這類地產的稅負將顯著增加。 -
同類型地產內部的重新分配
無論是住宅還是商業地產,稅負可能根據其相對價值的變化進行調整。例如,公寓的增幅低於獨立屋,這可能導致部分公寓業主的稅負減少。
👉🏻房主該如何準備?
-
了解房產市場變化:檢視您所在社區自 2016 年以來的房價變動情況,並與市政平均增長率進行對比。
-
提前預算規劃:如果評估重啟,房價上漲將直接影響地稅金額。假如未來四年房價升值 50%,地稅也可能上升 50%。
-
使用工具估算:通過線上計算器評估您的房產當前市場價值,進一步了解可能的地稅變動。
-
房產稅是市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但對房主而言,其變動可能帶來沉重的財務壓力。在加拿大,地稅和房貸月供是優先支付的帳單,逾期可能導致房產被拍賣。因此,當評估系統重啟時,房主需為潛在的稅負變化做好財務準備。
我們將密切關注安省房價評估進程,為您提供最新資訊。
拖延了整整五年的時間,位於溫哥華市中心商業區(CBD)的四季酒店大樓迎來最新進展——業主加拿大CF地產公司(Cadillac Fairview Corporation)決定放棄原先的翻新計劃,宣布將這座建於1976年的大樓徹底拆除,重建成一座現代化、多功能的綜合體。新建築仍將包括酒店服務,但具體細節與重建時間表尚未公布。
👉🏻四季酒店的歷史與爭議
溫哥華四季酒店曾是全球最早的一批四季酒店之一,以其372間高品質客房及高端設施備受商務旅客喜愛。然而,2015年,業主CF地產公司因不滿酒店裝潢未達奢華標準,部分區域長達40年未翻新,認為這影響了酒店所在的太平洋購物中心(Pacific Centre)聲譽,將四季酒店告上法庭,指控其違反租賃協議。
儘管四季酒店以福布斯年度旅遊指南的五星評級反駁指控,但最終在2020年1月31日租約到期後,四季酒店正式歇業,並進行了為期兩年的內部拆除工程,為翻新做準備。
👉🏻翻新計劃變重建計劃
根據CF地產公司的最初計劃,這棟大樓原定進行大規模翻新,計劃在屋頂打造獨一無二的餐廳、酒吧及休息室,並引入新的奢華酒店品牌。然而,市府近日透露,申請人已撤回翻新計劃,決定拆除整棟建築,並重新提交新的用途範圍申請。
👉🏻拆除計劃與未來展望
根據新申請,大樓將從頂層逐層拆除至第五層,底部裙樓仍屬太平洋購物中心範圍。拆除工作不採用內爆方式,而是逐層進行,可能需要混凝土破碎設備及高層腳手架,整個過程或將曠日持久。參考2018年拆除的溫哥華帝國地標酒店,這樣的大型工程可能需要近兩年時間完成。
CF地產公司表示,新建築將成為一座現代化、高效能的地標,與周邊的一流購物中心和寫字樓群完美結合。該公司還計劃重新開發此前Nordstrom百貨的原址,進一步改變溫哥華市中心的城市面貌。
👉🏻公眾反應褒貶不一
儘管業主對新計劃充滿信心,但公眾反應卻顯得平淡。有些人認為,這片區域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有令人驚豔的建築;也有人批評,未將四季酒店翻新成租賃單位以緩解住房短缺是一種資源浪費。
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近日宣布,將於2025年在美國領土上設立首個預清關站點,作為加強邊境安全與促進跨境流動的重要措施。該站點將設於紐約州北部Mooers鎮外的Cannon Corners過境點,屬於一項為期兩年的試點計劃。
👉🏻預清關的運作方式與目的
CBSA表示,預清關將允許經魁北克-紐約邊境口岸前往加拿大的旅客,在美國境內完成清關手續。這將包括篩檢危險物品如槍枝和毒品,以確保進入加拿大的旅客與貨物符合規定。
根據CBSA的聲明,預清關站點的官員將負責檢查旅客與貨物,判斷是否允許其入境加拿大,與現有的加拿大入境口岸操作方式相似。不過,旅客無法在預清關站點提出難民保護申請,但可於加拿大入境口岸辦理。
公共安全部長麥堅迪(David McGuinty)在新聞稿中指出:“此舉展現了我們與美國的共同承諾,即加強邊境安全,並簡化合法貿易與旅行的流程。”
👉🏻為何在美國設立預清關站點?
此項措施源自2015年3月簽署的加美新條約,該條約旨在管理陸地、鐵路、海運及航空的預清關程序。加拿大自2017年通過《預清關法案》(Preclearance Act)起開始履行協議義務,並於2019年8月與美國共同批准該法案,使其正式生效。
雙方目標一致,致力於促進合法人員與貨物(包括動植物)的自由流動,同時防止未經許可的旅客或貨物進入加拿大。《Canada Gazette》的簡報指出,預清關有助於提高加拿大人與經濟的安全性,並減少非法入境的風險。
渥太華認為,與其擴建邊境基礎設施,不如採取預清關方式,更具成本效益。
👉🏻試點計劃的實施地點
在兩年試點期間,CBSA官員將與美國同行駐紮於Cannon Corners過境點的現有設施內。該過境點距滿地可約1小時車程,距渥太華2小時20分鐘車程,距多倫多約6小時車程。
加拿大聯邦政府已在2021年預算中撥款740萬加元,用於新站點的建設與運營。
👉🏻美國在加拿大的預清關現況
目前,加拿大14個國際機場中的8個設有美國海關與邊境安全人員,包括卡加利、愛民頓、滿地可、多倫多皮爾遜機場、溫哥華等。此外,卑詩省魯拔太子港渡輪碼頭於2022年成為加拿大首個美國海軍預清關站點。
值得注意的是,在兩年試點計劃期間,Covey Hill入境口岸將對旅客關閉,所有旅客需通過Cannon Corners過境點進入加拿大。
隨著首個CBSA預清關站點的設立,加拿大與美國在跨境合作上再添新篇章。這一舉措不僅將提升邊境管理效率,也將促進合法貿易與旅行,進一步鞏固兩國之間的緊密關係。
聯邦政府承諾在2024年試點一項新的自動報稅服務,旨在幫助低收入及固定收入的加拿大人獲得應有的福利。然而,該計劃最終只是沿用了2023年效果平平的舊系統,引發外界質疑。
👉🏻低收入群體錯失福利的現象
每年,由於未完成報稅,成千上萬的低收入加拿大人無法獲得政府提供的福利。根據國會預算官(PBO)的估算,若採用自動報稅系統,政府每年將額外向這些未領取福利的人支付16億至18億加元。
根據現行法律,大多數情況下,只有欠稅的納稅人需向加拿大稅務局(CRA)報稅。因此,許多依賴政府援助的人誤以為自己不需報稅,進而錯失相關福利。
👉🏻「簡單報稅」計劃效果不彰
2023年,加拿大稅務局宣佈擴展「簡單報稅」(SimpleFile)計劃,而非試點全新系統。該計劃邀請一定數量的低收入群體致電稅務局,通過回答簡短問卷完成報稅。
稅務局宣佈擴展時,表示計劃將加入紙質與數字選項,並於2024年夏季實施。然而,截至目前,稅務局尚未提供2024年參與數據,僅提及2023年的試點結果。
2023年,稅務局向118,000人發出邀請,僅35,000人提交報稅表。其中,32,150人仍使用傳統方式報稅,只有260人選擇數字選項,350人使用紙質選項——佔比不足2%。
儘管參與率偏低,稅務局發言人在回應中表示:“無論使用何種方式報稅,稅務局均視為成功。”
👉🏻參與率低迷的原因
專注於幫助低收入群體改善財務狀況的Prosper Canada首席執行官伊麗莎白·穆爾霍蘭(Elizabeth Mulholland)表示,對於2023年計劃的低參與率,她並不感到意外。
她指出,許多低收入人士害怕處理來自稅務局的信件,擔心其中包含壞消息。此外,他們也常認為稅務局的好消息可能是詐騙。
卡爾頓大學政治管理副教授詹妮弗·羅布森(Jennifer Robson)建議,稅務局應在其網站上提供免費的電子報稅選項,類似於美國國稅局(IRS)的做法,以提高參與率。
包括英國、德國和紐西蘭在內的多個國家,已為低收入及固定收入者提供某種形式的自動報稅系統。例如,英國的模式允許稅務狀況簡單的納稅人自動提交報稅表,並在之後修正錯誤。
穆爾霍蘭表示,加拿大目前的「簡單報稅」計劃與國際自動報稅系統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我認為『簡單報稅』作為一部分工具是好的,”她說,“但它不足以真正幫助我們關注的低收入群體。他們需要的是更自動化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