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025年的冬日美食盛宴即將來臨,多倫多一年一度的Winterlicious將於1月31日正式開跑!這場備受期待的美食節將持續兩週,讓市民以更優惠的價格品嚐來自世界各地的精緻料理,探索多倫多頂級餐廳的美味佳餚。

👉一年兩次的饕客盛事:Winterlicious & Summerlicious

每年,多倫多都會舉辦兩次大型餐飲活動——夏季的Summerlicious與冬季的Winterlicious。這項活動吸引了超過230家餐廳參與,提供多款特別設計的三道式套餐,讓食客能以優惠價格享受平日可能較昂貴的美食體驗。

今年,Winterlicious的活動時間為1月31日至2月13日,屆時將有眾多餐廳推出限定午餐與晚餐套餐,價格分別為:

👉 午餐套餐價格:$20 / $27 / $34 / $41 / $48 / $55
👉 晚餐套餐價格:$25 / $35 / $45 / $55 / $65 / $75

參與的餐廳涵蓋多種美食風格,包括亞洲料理、法國料理、意大利餐點、拉丁美食、印度風味等,官方網站提供詳細的餐廳名單、價格區間及菜單,民眾可提前規劃,確保不錯過心儀的美食體驗。

👉精選值得一試的特色餐廳

DAILO

📍 地址:503 College St, M6G 1A5
這家主打中法融合料理的亞洲餐廳被譽為「西方人眼中的頂級中餐」,店名「DAILO(大佬)」就顯得霸氣十足。推薦品項包括招牌炸魚與煙燻鴨肉,適合喜歡新奇風味的食客。

Minami

📍 地址:225 King St W, Unit 100
📞 電話:416-519-9182
精緻日式料理餐廳,以炙燒壽司、日本和牛與鴨胸肉為特色。此次推出$48午餐與$65晚餐套餐,對日料愛好者來說是不容錯過的選擇!

Pukka

📍 地址:778 St Clair Ave W
📞 電話:416-342-1906
專注於印度美食,經典菜品包括黃油雞、rogan josh羅根羊肉,以及辣椒巧克力布朗尼,為食客帶來濃郁異國風味。

Reign

📍 地址:100 Front St W
📞 電話:416-368-2511
這家高端餐廳推出的Winterlicious菜單包括土豆濃湯、沙拉、鳟魚、牛排、藍莓乳酪蛋糕等奢華料理,是喜愛精緻法式餐點的絕佳選擇。

Joni

📍 地址:4 Avenue Rd
📞 電話:647-948-3130
主打經典法式料理,推薦品項包括沙拉、鞑靼牛肉與黑鱈魚,口感層次豐富,環境也相當優雅。

The Kettle

📍 地址:685 Queen St W
📞 電話:416-551-6788
特色餐點包含雞肉炸玉米餅與煙燻咖哩,融合南美與亞洲風味,適合喜愛重口味料理的饕客。

Curryish Tavern

📍 地址:783 Queen St W
📞 電話:416-392-7837
現代印度料理餐廳,擅長將新穎食材與傳統咖哩融合,創造獨特風味。

Roses Cocina

📍 地址:111 Princes' Blvd, 2nd Floor
📞 電話:647-259-682
這家拉丁風味餐廳提供Queso、huevos rancheros 和 adobo chicken,適合喜愛墨西哥料理的朋友。

Casa Manila

📍 地址:879 York Mills Rd
📞 電話:416-443-9654
專注於菲律賓料理,招牌菜包括vegan tamarind soup、chicken adobo、kare kare等地道風味。

Hey Lucy

📍 地址:295 King St W
📞 電話:416-979-1010
提供經典意大利美食,包括沙拉、鱿魚、帕尼尼、義大利麵與披薩,適合喜歡濃郁奶香與蕃茄風味的食客。

👉如何參與Winterlicious?

🔹 預訂餐廳:部分熱門餐廳的座位有限,建議提早預訂!
🔹 瀏覽官方網站:查詢完整餐廳名單與詳細菜單資訊,確保不錯過心儀的美食。
🔹 注意套餐細節:部分餐廳可能有特定用餐時段或人數限制,建議在訂位前確認細節。

這場美食界的年度盛宴,不僅是探索多倫多頂級餐廳的好機會,也讓市民能夠用較實惠的價格,品嚐各式風味料理。趁著Winterlicious的機會,約上朋友或家人,一起享受美味吧! 🍽🎉

 

最新消息 2025-02-08
多倫多警方宣布,自2024年2月19日起,即下週一的家庭日假期開始,多倫多的法定假期期間將不再免費停車在街頭路邊。
 
根據警方新聞稿,市政府的附例並未明確規定法定假期期間可以免費在路邊停車,過去警方只是選擇不執行執法。 然而,由於對停車位的需求明顯增加,城市需要合理安排街道空間,以便滿足公共交通、自行車專用線、露天用餐區和其他基礎設施工程的需求。
 
因此,多倫多警方決定在法定假期期間恢復對路邊停車的收費執法。 這意味著在法定假期期間,駕駛員將需要支付停車費用,而警方將加強對違規停車的執法行動。
 
需要注意的是,路邊停車收費是由多倫多市政府管理和徵收的。 具體的停車費用和付款方式可以參考市府相關規定和指南。
 
這項決定旨在保障城市的交通秩序,提供更多的停車位,並確保街道空間得到合理利用。 駕駛員在法定假期期間務必留意並遵守路邊停車規定,以避免不必要的罰款或執法行動。
 
總而言之,自2024年2月19日開始,多倫多的法定假期期間將恢復路邊停車的收費執法。 這項決定旨在解決停車位需求增加和街道空間利用的問題,同時確保城市交通的有序進行。 駕駛員需留意相關規定,並依規定支付停車費用。
最新消息 2023-12-14

隨著夏季結束,安大略省已經化身為令人驚嘆的秋色天堂。這裡擁有豐富的公園和步道,讓遊客能夠盡情欣賞秋天的楓葉美景。無論是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還是峽谷,這些都是欣賞金紅楓葉的理想地點,讓你在滿佈紅葉的林中漫步。

雖然楓葉變色的時間取決於加拿大的秋季天氣,但一般來說,安省賞楓的最佳時間為9月中旬至10月下旬。

以下是6個推薦的賞楓好去處,快帶上登山鞋,一同感受安省的秋色魅力!

1. High Park 海柏公園

地址:1873 Bloor St. W., Toronto, ON
作為多倫多最大的城市公園之一,海柏公園擁有多條遠足步道、遊樂場、綠意盎然的花園和湖畔美景。每到秋天,當樹葉轉為紅黃兩色,整個公園都充滿了生機。你可以漫步至公園的池塘邊,欣賞水中倒影的變幻楓葉,或前往楓葉花園,感受令人驚嘆的秋色美景。

2. Evergreen Brick Works 長青磚廠

地址:550 Bayview Ave., Toronto, ON
長青磚廠是一片位於都市中的自然綠洲,周圍環繞著池塘和步道,秋天的景色更是迷人。它坐落於頓河谷公園的中心,為遊客提供多條蜿蜒步道,適合散步、遠足或騎單車。從切斯特山觀景台(Chester Hill Lookout)可俯瞰多倫多壯麗的天際線。

3. Claireville Conservation Area 克萊爾維爾自然保護區

地址:8180 Regional Rd. 50, Brampton, ON
克萊爾維爾自然保護區是安省最大自然保護區之一,位於賓頓市、密西沙加、多倫多和旺市的交匯處,擁有540公頃的濕地、森林、草原和河流。多條步道讓你輕鬆欣賞壯觀的秋葉美景,並推薦一探加拿大少有的歷史性混凝土拱橋——Wiley Bridge。

4. Trinity Bellwoods Park

地址:790 Queen St. W., Toronto, ON
這個多功能公園擁有400多棵大樹,是春季賞櫻和夏季野餐的好去處。秋天時,這裡也是賞楓的絕佳選擇。公園內的多個角度都能拍到加拿大國家電視塔(CN Tower)和多倫多天際線的壯麗景色。

5. Glen Stewart Ravine 格倫斯圖爾特峽谷

地址:351 Glen Manor Dr., Toronto, ON
格倫斯圖爾特峽谷位於格倫斯圖爾特公園,占地11公頃,秋季時樹葉從綠色變成鮮紅色,吸引大批遊客和攝影愛好者前來打卡。你可以沿著自然步道漫步,欣賞峽谷的壯麗景色。

6. Rouge National Urban Park 紅河國家城市公園

地址:1749 Meadowvale Rd., Scarborough, ON
紅河國家城市公園占地79平方公里,是北美最大的城市公園,由加拿大公園管理局管理。這裡擁有森林、草地、河流和湖泊,並有多條步道供遊客散步。著名的Vista Trail觀景台是賞秋色的必去之地。

 

最新消息 2024-10-01

據Daily Hive報導,日前BC省政府宣布將暫停在列治文新建永久性支援屋的計劃。BC省房屋部長Ravi Kahlon在上週五傍晚於省府新聞網站上公布了這一消息。

 

根據BC Housing官網的信息,支援屋是指為無家可歸或面臨無家可歸風險的人提供24/7現場支持服務的政府補助性住房,即專門為流浪漢建設的安置房。由於大溫的流浪漢中毒品成癮者比例很高,給所在社區帶來負面影響,因此,這類社會支持住房的建設往往會受到社區居民的反對。

今年6月24日,BC Housing向列治文市政府提交了重新規劃申請,計劃在Cambie路與Sexsmith路交叉口東北角的一塊空置土地上建造一棟6層高的永久性支援屋,共90個單位,每個單位都配有衛生間和小廚房。這棟擬建的大樓位於置地廣場、時代坊購物中心和時代坊天車站東側,靠近住宅區、企業、公園和兒童保育設施。按計劃,非營利性住房運營商Community Builders將管理和運營這90套Studio。列治文市議會原定於今年秋冬季審議這份規劃申請。

然而,該項目一經曝光,就遭到列治文當地居民的強烈反對,8月份已舉行過至少一次公開抗議集會,約500人參加。活動組織者還發起了網上請願,已收集了7500個網上簽名,以及500個來自當地企業的簽名。反對者提出了許多擔憂,包括該項目可能為患有複雜心理健康和成癮問題的居民提供住房,但缺乏足夠支持,並擔心這會使社區和家庭和附近企業變得更不安全。

請願書中的絕大多數評論集中在犯罪和公共安全問題上,網友們分享了列治文現有的支援屋所在地對社區居民的影響,以及對其他城市支援屋政策的觀察。

 

一位網友在評論中寫道:“我以前住在Alderbridge Way,後來搬走了,部分原因是因為流動支援屋的問題。我親眼看到自從流動支援屋建成後,社區安全在過去幾年裡惡化了多少。公寓大樓多次被破壞,吸毒者徘徊在停車場。決策者並沒有把我們社區的最大利益放在首位。”

 

另一位網友寫道:“雖然我同意需要支援屋……但我不同意政府完全無視周邊地區的安全問題,並選擇忽略過去出現的所有問題。”還有網友對省政府支援屋和藥物預防站點的總體做法表示不同意。

 

目前,列治文有兩處臨時性支援屋,一個在Smith街上,另一個在Alderbridge Way和Elmbridge Way交叉路口西南角。據CBC報導,這個擬建的永久性支援屋項目是為了合併這兩個臨時安置點,如果項目順利進行,這兩個臨時點將被關閉。

 

Alderbridge Way臨時安置點建在列治文市政府的土地上,原本租約應在2023年底到期,然後該點於2024年6月關閉。然而,2023年11月列治文市議會在遭到公眾強烈反對的情況下,仍然批准了BC Housing的請求,將土地租約延長至2027年底。對於Kahlon上週五突然宣布暫停該項目,列治文抗議活動組織者Sheldon Starrett表示,省政府放棄這一項目是該組織施加壓力的結果。Starrett本人就住在Alderbridge Way臨時安置點對面。

 

Starrett說:“為了回應列治文居民和企業經營者在我們的停止(Cambie永久性支援屋項目)運動中日益增多的反對聲音,BC省政府剛剛宣布暫停該項目。”

 

但Kahlon在新聞稿中強調,該項目並未取消,暫停將使省政府有時間考慮其他可能的地點並進行更多的公眾諮詢。省府通過BC Housing將其他可能地點的租約延長至2027年,以提供更多時間來探索場地選擇。Kahlon表示:“解決住房危機並為無家可歸者找到解決方案是我們政府的首要任務。然而,幫助打破無家可歸循環者的解決方案非常複雜,必須與我們偉大省份的社區和市政當局合作完成。”

據CBC報導,列治文市議員Kash Heed已公開表示對省府暫停Cambie路支援屋項目感到失望,認為省府此舉是權宜之計,因為省選即將來臨,NDP不想失去列治文的選票。

據悉,列治文居民抗議組織計劃在9月再次發起抗議活動。

 

最新消息 2024-08-29
Translink 公司預測從 2026 年至 2033 年,其累計資金缺口將超過 47 億加元。這意味著該公司需要每年大幅增加收入,否則將面臨嚴重的服務削減。
 
報告顯示,Translink 可能被迫刪除其220多條公車路線中的大約145條,並大幅減少 SkyTrain、SeaBus 和 HandyDART等服務。甚至 West Coast Express 通勤鐵路也可能完全取消。這種影響與近期因罷工或疫情而導致的大規模服務停滯類似。
 
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它將特別影響低收入和深夜工人、青年和老年人,並促使更多人購買私家車,阻礙經濟活動,並削弱該地區高密度、以交通為導向的發展戰略。
 
Translink 預計,如果不能及時找到解決收入短缺問題的辦法,即使稍後可以獲得資金,實施的削減也不會輕易逆轉。該公司還表示,從 2026 年開始可能會出現大規模裁員。
 
儘管 Translink 已經制定了一項 210 億加元的 10 年戰略計劃來擴大和改善服務,但由於資金短缺,這些計劃恐怕難以實施。 TransLink 表示,至少需要 10 年才能恢復到目前的交通服務水準。
 
最新消息 2024-07-29
根據警方的說法,一名13歲的少年在半夜開著一輛林寶堅尼在西溫哥華撞毀了車輛,並面臨指控。
 
西溫哥華警察局表示,在周一晚上11點左右,他們接到報警稱高速公路上發生了一起單車相撞事故。 當警察到達時,他們發現林寶堅尼被拋棄在溝渠中,沒有人在車內。
 
警方對車內進行了徹底搜索以找到乘客,並進行了車主的調查。 警方表示,事故發生時,車輛的駕駛是一名13歲的青少年。
 
根據CTV News,這輛林寶堅尼正在出售,據稱車主將鑰匙交給了這名少年。 警方補充說:“我們的調查人員認為,車主不知道司機的真實年齡,也不知道他們是否有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駕駛執照。”
 
警方表示,事故發生時,少年帶著一位朋友兜風,然後在黑夜和多雨的路況下失去了對車輛的控制。這件事似乎是“各方判斷的失誤”,幸運的是沒有人受傷。警方表示,該車輛嚴重受損,必須報廢。
 
根據《機動車輛法》,這名少年面臨超速、無照駕駛、肇事逃逸以及無照駕駛等指控。
最新消息 2023-12-14

加拿大保守黨領袖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再次被《加拿大新聞社》(The Canadian Press)評選為年度新聞人物,成為該榮譽的連續兩屆得主。

 


 

👉🏻博勵治:壓倒性勝利成為「準總理」

博勵治在10名候選人中獲得超過四分之一的選票,來自全國各地的編輯將他列為2024年的焦點人物。《環球郵報》卑詩省全國主編溫迪·考克斯(Wendy Cox)評論道:「自由黨政府已岌岌可危,而博勵治則緊扣時代脈搏,至於他是否能成為一位有效的總理,目前似乎並不重要。」

博勵治在全年的民調中遙遙領先,穩固了其作為加拿大「準總理」的地位。他精準的言辭和對總理賈斯廷·杜魯多(Justin Trudeau)的尖銳批評,迅速抓住了關注生活成本和未來的加拿大人的情緒。

他持續抨擊自由黨在生活成本和住房危機上的政策失誤,並通過簡明有力的信息主導渥太華的政治對話,令杜魯多領導的政府深陷困境。

 


 

👉🏻博勵治的政治戰略與影響

在博勵治的領導下,保守黨建立了強大的籌款基礎,甚至在今年6月的多倫多聖保羅補選中從自由黨手中奪下了一個堪稱鐵票區的席位。

此外,自由黨在蒙特利爾的LaSalle-Émard-Verdun選區亦失守,落入魁人政團(Bloc Québécois)之手。

保守黨還透過持續的程序性鬥爭,成功阻止自由黨在秋季會期內通過大部分剩餘的立法議程。

博勵治不僅在議會中激烈挑戰自由黨政府,還透過夏季的全國巡迴演講,推廣其「取消稅收」的政策倡議。他利用鋒利的政治技巧不斷施壓少數派政府,試圖推動提早舉行選舉。

 


 

👉🏻杜魯多位居第二,席琳·迪翁感動全球

雖然自由黨內部不滿情緒不斷升溫,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克里斯蒂娅·弗里蘭(Chrystia Freeland)辭職震驚政壇,但杜魯多仍堅守自由黨領袖地位,最終在年度評選中排名第二。

魁北克歌壇巨星席琳·迪翁(Celine Dion)則憑藉對抗僵硬人綜合症的堅韌精神和在巴黎奧運會開幕式上的驚艷亮相,位列第三。她的故事令全球觀眾深受感動,再次證明她的影響力超越舞台。

 


 

👉🏻展望未來:選舉在即,聚焦「準總理」

隨著加拿大下一次聯邦選舉的日期逐漸臨近,博勵治能否真正走向總理寶座成為焦點。《新斯科舍省989 XFM》新聞主任肯·金斯頓(Ken Kingston)評論道:「未來幾個月,我們將更加關注這位民調領先者如何在選戰中展現實力。」

對於博勵治連續兩年當選年度人物,以及即將到來的政治風暴,加拿大人正拭目以待。

 

最新消息 2024-12-20

加拿大移民部近日宣布 重大移民改革措施,將為建築業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移民部長:6,000 名非法建築工人可獲合法身份

週五,加拿大移民部長 馬克·米勒(Marc Miller) 在安省伍德布里奇召開新聞發佈會,宣布這一新政策。

他表示,加拿大將為多達 6,000 名非法建築工人提供合法身份,使其能夠繼續在本國居住和工作。此外,政府還將允許合資格的 臨時外籍工人 在註冊學徒後,無需學習許可即可參加相關學習計劃。

📌 主要政策變更:
✅ 2025 年 3 月 7 日起,符合條件的臨時外籍工人 可在註冊學徒後,無需學習許可證即可接受培訓。
✅ 目前,大部分外籍人士須持有學習許可證才能註冊學徒計畫,而這項新措施將降低學徒入行門檻。

然而,政府尚未公布 建築工人獲取 永久居留權 的資格標準,也未明確具體的實施時間表。

👉🏻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系統調整,更多建築工人獲邀

加拿大移民部於 2025 年 2 月 27 日 對「快速入境」(Express Entry)系統進行了 重大調整,反映出政府希望讓更多技術型移民加入建築業。

新納入的建築職業包括:
🔹 施工經理
🔹 建築估價師
🔹 泥瓦匠
🔹 屋頂工及木瓦工
🔹 地板鋪設工
🔹 油漆工與裝潢工(不含室內裝潢工)

👉🏻政府擴大無證工人移民通道,助建築業應對勞動力短缺

加拿大移民、難民及公民事務部(IRCC)在聲明中表示:

「這些無證移民已在加拿大生活和工作,並為該行業做出貢獻。」
「新政策將使他們能夠合法留下,確保他們在適當的保護下,繼續建造我們經濟與社區所需的房屋。」

早在 2022 年,聯邦政府便已宣布擴大一項小規模試點計畫,為 無證建築工人提供永久居留權。這次的新政策,標誌著政府進一步擴大該計畫的決心。

👉🏻無證移民人數高達 50 萬?專家呼籲進一步改革

加拿大無證移民的確切數字尚不明確,但聯邦政府估計,全國約有 20 萬至 50 萬 名無證移民。

倡導團體 「移民工人變革聯盟」 指出,由於加拿大過去幾年大幅增加 臨時工作和學習許可,這一數字可能 遠高於官方估計。

專家指出,絕大多數無證移民 原本是合法進入加拿大,但因學生簽證、臨時工作許可或庇護申請等問題失去身份。移民制度的日益臨時化,導致許多居民難以延長短期許可證,最終無法獲得永久居留權。

👉🏻建築業勞工短缺 64,000 人,移民成關鍵解決方案

根據 加拿大皇家銀行(RBC)2023 年的報告,建築業目前缺少 64,000 名工人,這對於應對加拿大 日益嚴重的住房危機 構成重大挑戰。

隨著加拿大人口不斷增長,聯邦政府希望通過引入更多技術型移民來填補空缺,而這次 針對建築行業的無證工人政策,無疑是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

 

最新消息 2025-03-11
2023年,加拿大人口實現了近3.1%的高速成長,創下了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新高。到2024年第一季,加拿大人口更是突破了4100萬大關,創造了新紀錄。這些數據顯示,加拿大正在經歷一個快速增長的人口階段。
 
然而,一項新的研究報告卻顯示,加拿大人對移民的態度正在變得越來越消極。一項民調顯示,44%的加拿大人認為移民對國家的影響主要是負面的,這一比例比2023年10月上升了6個百分點。此外,46%的加拿大人表示應該減少合法移民的數量。
 
這種情緒變化,引發了一場名為"Take Back Canada"的全國性示威遊行運動的興起。該運動由不同政治背景的加拿大人組成,目標是從"腐敗的加拿大統治階層"手中奪回政權,並終止當前"大規模移民"的政策。他們認為,目前的移民政策已經犧牲了加拿大人的利益,壓低了工資,提高了生活成本,助長了犯罪,威脅了婦女兒童的安全。
 
這場遊行定於2024年7月1日加拿大國慶日舉行,在全國7個大城市同時進行。運動方稱這是一個"沒有意識形態仇恨"的運動,呼籲團結一致,為了共同利益而戰。但也有人將其視為"種族主義者和白人民族主義者的抗議"。
 
不過目前,關於"Take Back Canada"遊行的資訊在reddit論壇上已經被封鎖。
 
該組織並沒有放棄,在其網站上確認多倫多、渥太華、蒙特婁、埃德蒙頓、溫哥華、卡加利和基奇納等7座城市將在7月1日國慶日當天舉行遊行。
 
溫哥華的遊行時間定在7月1日11:00 a.m.到11:59 p.m.,地點在溫哥華市政廳社區花園(Vancouver City Hall Community Garden)。
 
這場運動引發了加拿大民眾對移民問題的廣泛討論和爭議。它反映了加拿大社會在人口變遷和文化融合方面面臨的挑戰,也折射出政府移民政策可能存在的問題。如何在國家利益和人權保護之間尋求平衡,是未來需要認真思考的重要議題。
最新消息 2024-06-24

加拿大央行於週二(4月16日)宣布,維持隔夜利率在2.75%不變,銀行利率定為3%,存款利率為2.70%。此舉反映出央行在全球經濟環境仍不穩定、特別是美國貿易政策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選擇按兵不動。

據《Toronto Star》報導,面對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加拿大央行自去年6月起已將政策利率從5%的高點調降225個基點,降幅為G7成員國中最大。

央行行長蒂芙·麥克勒姆(Tiff Macklem)表示,自3月首次降息以來,全球經濟情勢變化迅速,但前景依然不明朗。「我們尚未清楚知道美國將實施哪些關稅措施,這些政策是否會加劇,亦或會緩和,更無法預測其持續時間。」他指出,加拿大央行需謹慎應對,以確保通脹穩定。

根據統計數據,加拿大3月通脹率升至2.3%,高於1月的1.8%,主要原因是商品及服務稅/統一銷售稅假期結束。

麥克勒姆強調,未來利率走勢將視經濟資訊而定,央行將保持審慎立場:「這意味著,在局勢明朗之前,我們將減少對前瞻性預期的依賴,但若出現明確訊號,我們亦準備迅速行動。」

根據TD道明銀行經濟師詹姆斯·奧蘭多(James Orlando)的分析,他預期央行有可能在6月4日的下次議息會議上再次降息。他表示:「市場對6月降息的預期今日明顯上升,並預計至2025年底將再降50個基點。」

《The Globe and Mail》指出,儘管此前多次降息已被市場充分吸收,但此次政策決定仍充滿不確定性。

加拿大統計局於4月15日公布的最新通脹數據顯示,3月CPI年增率為2.3%,低於2月的2.6%,月增率為0.3%,遠低於市場預期的0.7%。

儘管通脹已大致穩定在央行設定的2%目標附近,市場仍預計今年內央行有機會再降息兩次,每次25個基點,將利率降至2.25%。但具體時間仍待觀察。

路透社日前調查29位經濟學者,其中18人預期本週將維持利率不變,另11人則預期再降息25個基點,反映市場分歧嚴重,幾乎如「擲銅板」般難以預測。

面對特朗普政府掀起的貿易戰,加拿大央行曾於3月實施預防性降息,以提振企業及消費者信心。然而,麥克勒姆亦強調,貿易衝突可能推高物價,央行無法讓其演變為通脹問題。

部分經濟學家則認為,若不進一步降息以刺激房市,加拿大整體經濟成長將面臨壓力。

根據加拿大房地產協會(CREA)最新數據,加拿大房屋銷售已連續第四個月下跌,3月銷量按月下降4.8%,年減更達20%。雖然CPI中住房價格年增從4.2%放緩至3.9%,月增幅亦連續兩個月低於0.2%。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所帶來的經濟不穩,是導致潛在買家觀望的重要原因之一。儘管利率已有所回落,但多數專家認為當前水準仍過高,難以有效提振房市。

羅森伯格研究公司創辦人戴維·羅森伯格(David Rosenberg)指出:「當初市場擔憂降息可能引爆新一輪房市泡沫,但這些擔憂被證明是不必要的。」

加拿大房市曾被譽為全球最火熱市場之一,如今卻出現明顯降溫。CREA指出,全國平均房價3月年減3.7%,至678,331加元,綜合MLS價格指數則下跌1%,為自2023年11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

「通縮因素已在價格變化中佔據主導地位,這是個警訊,因為通縮可能引發經濟放緩與失業率上升。」

3月按揭貸款相關的通脹年增率為10%,較去年8月的31%高峰已大幅回落。雖然房價與收入相比仍屬偏高,但分析機構Capital Economics的兩位經濟師Stephen Brown與Harry Chambers指出,「除非央行加速降息,否則房價下跌風險仍在」。

去年房市疲軟主要因租金下跌使投資者退出市場,但目前已蔓延至業主自住型物業。3月,獨立屋價格下跌逾1%,公寓價格亦下跌約0.7%。

「經濟不確定性升高,令自住買家需求下降,或是導致房市再次轉弱的主因。」

此外,CREA表示,房屋銷量與新增掛牌比例持續下滑,反映房價壓力仍在持續,MLS指數的1%跌幅顯示,先前預測2025年僅下跌1.5%的看法或過於樂觀。

羅森伯格研究公司呼籲央行將政策利率降至至少2.25%,以達中性區間下限。不過從本次會議結果來看,央行仍選擇審慎應對。

 

最新消息 2025-04-22

春回大地,櫻花爭妍,粉紅花海再次霸佔溫哥華街頭巷尾,成為市民與遊客手機鏡頭下的最浪漫風景。不過,一年一度的賞櫻盛事,又再次因為部分不文明行為而蒙上陰影。

近日,在大溫地區列治文市的熱門賞櫻景點——Garry Point Park,發生了一起引發公憤的事件。有民眾拍攝到,數名疑似印度背景的遊客,竟當場折斷櫻花樹枝,用來拍照留念,甚至有人將整束花枝帶走!

畫面所見,有遊客將折下的花枝插在髮邊、胸前,擺出各種姿勢拍照。拍完照後,竟將花枝隨意丟棄,滿地斷枝殘花,狼藉一片。

更有甚者,將整束櫻花連枝帶走,令人嘆為觀止,網友戲稱:「櫻花季變成『櫻花劫』!」

 


 

👉🏻網友怒轟:「這是赤裸裸的破壞!」

一位親歷現場的市民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這不是欣賞自然,是赤裸裸的破壞(vandalism)!」

他指出:「這些人不是一家兩家,而是很多家庭,一起動手從樹上拉扯花枝,與剛摘下的花合照,再帶著整束櫻花離開,好像這裡是不用錢的自助市場。」

該網友更批評皇家騎警當時人在現場,卻只顧著開罰單,對不文明行為視若無睹。他直言:「Garry Point Park 應該受到更好保護,市府應有更強硬的措施來遏止這類行為。」

 


 

👉🏻華人網友熱議:「我們蹲地撿花都不敢摘!」

事件曝光後,評論區隨即炸鍋:

  • 一位網友留言感人:「我女兒也想帶花回家,我們蹲地撿了半小時落花,膝蓋都痛了。我告訴她:喜歡一朵花,不一定要摘下來。」

  • 有人主張:「列治文市應對這些人處以罰款,這是蓄意破壞公共資產。」

  • 有印度背景的網友也表示難堪:「太丟人了!不是所有印度人都這樣,我感到羞愧,希望他們能醒悟。」

 


 

👉🏻樹上的,不只是櫻花,也是加拿大形象

不少網民指出,不文明行為不限國籍。過去幾年,溫哥華亦曾多次出現遊客爬樹、折枝、亂入居民前院摘花的情況,當中也有華人參與。

有網友回憶:「我曾在女皇公園看到四人爬上櫻花樹,還有人大聲講中文,裝聽不到也不行。」

另一位網友也說:「在大溫地區每個櫻花景點,我都看過有人折枝拍照,不論種族。」

 


 

👉🏻居民無奈:我們的櫻花禁得起這樣對待嗎?

據悉,Garry Point Park 是列治文市的地標性賞櫻地點,每年春季吸引數萬名遊客到訪。不文明行為除了損害樹木,更破壞其他賞花者的體驗。

有華人網民慨嘆:「看到這新聞,終於不是罵我們了,但其實國人也有做過一樣的事,不是只有印度人。」

「不管是折花、爬樹還是高聲喧嘩,這些行為不是文化差異,而是教養問題。」

 

最新消息 2025-04-22

安大略省政府今日正式宣布,將投資2.13億加元,在全省多個醫療服務不足的社區新建或擴建最多80間診所,預計將有30萬名省民脫離初級醫療護理等候名單,這是安省18億加元醫療改革計劃的一部分,目標是在2029年前全面改革省內醫療系統。

衛生廳長Sylvia Jones於週四發表聲明指出,首輪重點投資地區包括大多倫多、Durham及Halton地區、渥太華,以及北部的Nipissing和Sudbury等需求迫切的社區,並將依照郵遞區號(postal code)為基礎,進行病人分配及團隊組建。

👉🏻440萬人恐缺家庭醫生 政府推動「團隊醫療」模式

根據安省政府估算,目前已有超過200萬居民沒有家庭醫生,而安省醫學會(Ontario Medical Association)則警告,隨著醫生退休潮來臨,預計到2026年,這一數字可能飆升至440萬人。

對此,安省初級醫療行動小組主席Jane Philpott醫生指出,解決之道是實施「團隊醫療」制度,根據居民所屬郵遞區號,將其分派至固定的醫療團隊,就如同學生根據住址分配學校一樣。這樣一來,即便居民搬家,也可快速對接到新家庭醫生,不再四處奔波尋找。

Philpott強調:「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我們將以需求最迫切的社區為優先對象,加快建設進度,力求產生最大影響。雖然無法一蹴而就,但我們正朝著全民醫療覆蓋邁進。」

👉🏻首輪選址將於2025夏季公布 二輪計劃9月啟動

根據省府公告,申請設立診所的團隊必須證明能有效為其指定郵區內最多居民提供初級醫療服務。預計成功名單將於2025年夏季公布,並於9月啟動第二輪徵集。

Philpott補充:「團隊醫療模式使診所能提供更多選擇與彈性,也可延長開放時間、接納更多病人,提升整體醫療效率。」

她舉出Kingston市的一個先導案例——Midtown Kingston Health Home診所,專為K7M郵區服務,由醫生、執業護士、社工等組成團隊,提供糖尿病與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慢性病護理。該診所目標於2026年3月前服務8000位居民,目前已有4400人登記。

👉🏻培育本地人才 吸引國際醫師回流

為長遠支援醫療人才需求,Jones表示,自2018年以來,省內已新建醫學院並增加醫科名額,培訓逾1.5萬名醫師與10萬名護士。她亦透露,由於美國當前局勢動盪,已有不少在美醫師考慮返回加拿大行醫。

「我們正積極縮短省外醫師執業流程,只要不到10天,外省醫師就能獲發安省執照,投入第一線工作。」Jones強調。

 

最新消息 2025-04-22

大溫哥華地區交通營運機構 TransLink 日前公佈一項全面運輸改善計劃,目的是提升公共交通服務、舒緩乘車擁擠及推動多項基建項目。不過,這項「改善計劃」恐將成為民眾經濟上的新負擔。

BC省政府週四正式宣佈,倘若該項投資計劃其餘部分獲批,將於未來三年內撥款 3.12 億加元營運資金,支持 TransLink 在本地的公共交通系統。

計劃中提出多項改進,包括:

  • 新增多達 50 條巴士路線服務

  • 延長北岸快線(RapidBus)服務範圍

  • 增設西海岸快線(West Coast Express)車廂

然而,改善伴隨代價。根據方案內容:

  • 2026 年 7 月起,票價將調漲 5%

  • 其後每年遞增 2%

  • 前往機場的費用將額外加收 1.5 元

  • 地稅將上調 0.5%,等同中產家庭每年增加約 20 元稅款

目前,當局正就此計劃展開公眾諮詢,截止日期為 4 月 24 日。TransLink 董事會及大溫市長聯合委員會預計將於 4 月 30 日進行投票表決。


據 CTV 報導,一個代表大溫地區公交乘客的非牟利組織執行董事 丹尼斯·阿加爾(Denis Agar) 表示,雖然他們支持投資並紓緩交通壓力,但他直言:「受益最大的,可能是開車族。」

阿加爾指出,「乘客一年將多付 64 至 120 加元,但業主平均僅加 20 加元,駕駛者卻同時享有 ICBC 退稅及碳稅取消帶來的燃料價格下降。」
他呼籲:「**現在是時候讓所有大溫居民公平分擔交通系統成本,**打造一個真正實用且可靠的交通網絡。」

根據 TransLink 的數據,目前每年提供約 550 萬小時的交通服務,涵蓋通勤火車、SeaBus、水陸兩用巴士與一般巴士。不過,TransLink 亦坦言,每年面臨高達 6 億加元的資金缺口。

省交通廳長范和富(Mike Farnworth)指出, 隨著營運成本與民眾需求雙雙上升,TransLink 正承受嚴重財政壓力。而省府的撥款將能協助穩定現有服務,同時推進系統擴展。

此外,聯邦政府亦於 3 月宣佈,未來 10 年將向大溫交通網注資 15 億加元,進一步支援基礎建設發展。

 

最新消息 2025-04-22

加拿大政府近日對計劃前往美國的旅客發出警告,指出美國邊境當局可能會加強對入境者的審查,包括手機等電子設備的檢查程序。

雖然移民律師指出,對加拿大人而言,法律本身並無變動,但加拿大外交部(Global Affairs Canada)於本週五發布的公告提醒:現行規定可能會被更嚴格地執行。

此外,公告也警告,若被美方拒絕入境,加拿大公民可能會在等待遣返期間被拘留。

 


 

📱 邊境人員真的可以檢查手機?

答案是——可以!

多倫多大學法學教授奧黛麗‧麥克林(Audrey Macklin)指出:「非美國公民在邊境擁有的權利非常有限,而在實際操作中幾乎可以說是沒有權利。」她更直言:「在邊境,人是最沒有權力的。」

她補充表示,若旅客拒絕解鎖手機,最輕的後果是被拒絕入境,最嚴重的情況甚至可能被逮捕拘留,或遭遇五年入境禁令。

「這合法嗎?當然不合法,」她說,「但目前美國法治脆弱,邊境人員幾乎可以無視法律,讓非公民毫無申訴管道。」

 


 

🗣 表達政治立場也可能成為入境障礙?

移民律師賈恩(Ravi Jain)指出,邊境官員查驗手機的目的,可能是確認旅客是否有非法工作紀錄,或曾經表達停留超過合法期限的意圖。

但更令人擔憂的是,美方可能針對批評特朗普總統或其政策的言論進行審查。

他引用先前報導,一名法國科學家疑似因表達對特朗普政策的不滿,而被美國拒絕入境。這一事件引發人權與言論自由的關注。

 


 

🔐 如何保護自己?律師建議這樣做:

律師格林(Benjamin Green)建議旅客保持冷靜與禮貌。他指出,目前邊境官員可能會問更多問題,但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會立即查驗手機。

但賈恩提醒,有風險的旅客,尤其是來自穆斯林為主國家的加拿大人,可考慮採取預防措施:

  • 將資料備份至雲端並從手機刪除

  • 使用一次性或清空資料的備用手機

  • 優先選擇「預先通關」(Preclearance)機場,避免長時間拘留

 


 

🚫 哪些情況可能導致被拒絕入境?

加拿大人可能因以下原因被美國拒絕入境:

  1. 未持有正確簽證或文件

  2. 犯有刑事罪行

  3. 被認定為國安威脅

  4. 過去曾非法停留或違反入境條件

  5. 曾經或目前涉及大麻行業活動

雖然部分州已合法化大麻,但根據美國聯邦法,販售、持有或參與大麻相關行為仍屬非法,違者可能遭遇罰款、遣返甚至拘捕。

 


 

📄 文件齊全也未必萬無一失?

即便持有有效護照、NEXUS卡或核准的增強駕照,法學專家提醒:「在目前的情況下,加拿大旅客不應過分自信自己萬無一失。」

 


 

📘 依據《美國移民與國籍法》(INA),以下幾種情況將被視為『不可入境』:

  • 非法居留超過180天者

  • 感染傳染性疾病如肺結核

  • 涉及犯罪紀錄

  • 曾接受福利,或被認為可能成為經濟負擔

  • 企圖非法工作或進行間諜活動

賓大法學講師張-穆伊(Fernando Chang-Muy)補充:「即使旅客出於觀光或商務目的訪美,只要在入境前被認定具潛在風險,皆可能遭拒。」

 


 

🛂 本台呼籲:

近期有意前往美國的加拿大旅客,務必事前了解邊境規定,保持良好態度,並慎重處理個人裝置與資料,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最新消息 2025-04-22

加拿大百年國寶級百貨公司——Hudson’s Bay(簡稱The Bay)近日爆出重大新聞!來自溫哥華的華人女富商劉偉宏高調宣布,計劃收購The Bay旗下多家門市,誓言「重振這一加拿大歷史品牌」——此舉在社交媒體與主流媒體間引發熱議!

 


 

🗞 收購程序啟動,正式投標進入倒數

根據加新社報導,劉偉宏透過小紅書發佈影片表示,已正式提交對Hudson’s Bay資產的收購提案,並計劃在4月30日的投標截止前遞交具有法律效力的報價文件。

此次收購由法院指定的監督單位——Alvarez & Marsal以及房地產顧問Oberfeld Snowcap Inc.負責。不過,截至目前,雙方尚未證實是否已接獲劉偉宏團隊的正式意向書。HBC發言人Tiffany Bourre對此不予置評,而劉偉宏的合作夥伴Linda Qin僅表示:「稍後將有更多消息公布。」

 


 

👤 劉偉宏是誰?零售界的新勢力!

資料顯示,劉偉宏現任加拿大零售地產公司Central Walk董事會主席。該公司擁有三座大型商場:Nanaimo的Woodgrove Centre(2020年收購)、維多利亞Mayfair Mall(2021年收購)以及大溫最大購物中心之一Tsawwassen Mills(2023年收購)。

劉偉宏過去在中國亦是成功企業家,早在1980年代便投身服裝批發、餐飲與房地產。她也是全國工商聯女企業家商會副會長,曾投資深圳7億元開發「中心城」購物項目。

 


 

📊 專家觀點:重振The Bay挑戰重重

儘管收購意願明確,業界對劉偉宏的「拯救The Bay大計」仍抱持審慎態度:

  1. 供應鏈信任重建困難:JC Williams Group資深顧問Lisa Hutcheson指出,供應商對The Bay的信心早已崩潰,往後新東家恐面臨「現金交易」壓力,嚴重影響現金流。

  2. 門市規模與資金壓力:Retail Insider創辦人Craig Patterson表示,若要維持連鎖運作,至少需保留15間門市並投入大筆資金翻修和補貨。而Central Walk名下的Woodgrove Centre甚至正在出售,資金調度備受關注。

  3. 品牌重塑勢在必行:HBC近年因數位轉型緩慢、市場定位模糊而失勢。專家普遍認為,單靠情懷無法拯救品牌,新買家必須有明確轉型藍圖。

 


 

🇨🇦 加拿大民眾反應兩極

劉偉宏強調,她的收購動機源自對HBC歷史的尊重與傳承,但在加拿大網路社群上反應卻十分分歧:

🔹 有人擔心The Bay變身「大號Temu」,販售廉價產品。
🔹 也有網友直指這只是借殼炒地、趁機抄底:「收購The Bay是為了它的黃金地段房產。」
🔹 更有聲音將之與中國政治、資金來源掛鉤,質疑其背後動機:「這根本是資產掠奪!」、「該讓BC省政府介入調查。」

 


 

🏬 HBC,還是「加拿大人自己的百貨」嗎?

值得注意的是,HBC早在2008年便由美國投資人Richard Baker主導收購,並與Saks Fifth Avenue等美系品牌聯營,導致本地化特色大幅流失。

《The Globe and Mail》曾報導,HBC出售核心地產、積壓庫存、錯失轉型機會,使得品牌形象一落千丈。前員工甚至直言:「HBC倒閉不值得加拿大人為之哭泣。」

 

 

最新消息 2025-04-22

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導,近日發生於安大略省一宗令人震驚的火警案件,疑似由一名租客引發。該名租客因收到搬遷通知,在搬家限期前最後幾小時,竟疑似放火焚燒房東的房屋,一場「得不到就毀掉」的戲碼,就此上演。

隨著調查深入,案件背後牽扯的恩怨與法律糾葛,比表面所見更為複雜與戲劇化。

事件可追溯至2023年。涉事房屋位於安省Goderich北部的Bruce Rd 86,是維多利亞市居民Trina Parnell家族所擁有的農舍。

由於該物業由Parnell的父親與已故叔叔的子女共同持有,加上信託事務尚未解決,房產出售計劃一再延宕。

👉🏻房東原意好心出租 卻惹來大麻煩

直至去年10月,情勢出現轉機。一名男子Keith Dietrich主動接觸Parnell的父親,聲稱願意搬入該房產並協助修繕作為交換。Parnell的父親當時十分興奮,認為既可解決空置問題,又有免費人手維修房屋,可謂一舉兩得。

Parnell透露:「當時我父親打電話給我,語氣非常激動,說遇到了一個願意幫忙整修房子的好人。」

儘管Parnell初時有所保留,擔心信託未處理完前引入租客會影響未來出售,但在父親保證一切可控下,終於暫時同意讓Dietrich以「訪客」身份入住。

Dietrich其後自行草擬了一份為期一年的租約,表示將支付$800元租金,並以勞動抵扣部分租金。不過,Parnell發現租約條款模糊,未明確標示工作內容與抵扣比例。

在律師建議下,Parnell最終並未簽署該合約。

👉🏻「幫忙」變成「霸住」 惡夢才開始

但好景不常。去年11月,Parnell父親與Dietrich在多項問題上產生嚴重爭執,決定終止合作,並要求其搬離。Dietrich最初口頭同意於2024年1月3日搬走,豈料數日後竟悄然返回房屋,自稱擁有「租客權利」,拒絕搬遷。

更誇張的是,Dietrich從未收到任何正式租約、也未支付過按金或租金,甚至房屋鑰匙都不是房東交付的。

Parnell忍無可忍,遂於去年12月報警,但警方以「民事糾紛」為由拒絕介入,建議她向房東與租客仲裁委員會(LTB)申訴。

在律師的協助下,Parnell最終透過其他法律途徑,於2025年3月28日獲得安省高等法院裁定:Dietrich無權居住於該物業,並命令他必須於4月4日(星期五)上午11點01分前搬離。

👉🏻火災發生在驅逐前夕 調查指「可疑」

正當Parnell準備收回房屋,計劃展開清理與出售之際,災難發生。

就在法院命令生效的前一晚,即4月3日晚上10點16分,該農舍突然陷入熊熊烈焰之中。多區消防人員趕赴現場時,火勢已全面失控。待火勢撲滅後,整棟房屋僅剩焦黑骨架。

Parnell悲憤表示:「我們花了四個月時間才將他驅逐,這段時間他愈來愈囂張,甚至還聲稱自己擁有這間房子的所有權。」

目前Parnell與家人正考慮是否自行出資清理現場殘骸,希望將該地皮轉售,而非擺放著一堆廢墟與焦黑房架。

雖然當局尚未公布具體證據證明Dietrich涉及縱火,但安省消防局明言,此場火災具「可疑性質」,調查仍在進行中,並呼籲知情人士提供線索。

👉🏻租客風險高 房東必須謹慎

從這場「免費維修」變「非法霸屋」,最終演變為一場疑似蓄意焚屋的悲劇,這一切都給房東們敲響警鐘——在租客選擇上務必提高警覺,否則一念之差,可能就會陷入難以收拾的局面。

 

 

最新消息 2025-04-22

這宗法律糾紛牽涉到位於大溫地區Citrus Wynd街的兩處海濱物業。Citrus Wynd是一條僻靜的內街,兩幢毗鄰的豪宅面朝馬蹄灣(Horseshoe Bay)以北的豪灣(Howe Sound)。

根據法庭文件,約二十多年前,西溫市政府批准了一項許可,將Sunset Beach社區Citrus Wynd街的一塊陡峭的海濱土地分割為兩個地塊。

2012年,西溫市政府再次發放許可,同意在Citrus Wynd街道8540號及8520號地塊建造兩幢由同一建築師設計、風格相似的房屋。

2015年,其中一幢房屋在8540 Citrus Wynd地塊建成,並最終於2019年由現任業主Philipp Blanke購得。根據BC Assessment數據,今年8540號的估值超過662萬元。

據2016年的房產廣告,8540號是一幢「全新定制」的豪華住宅,擁有五間臥室、五個半浴室,建築面積約5800平方英尺,並享有「無阻擋的海景和山景」。

Blanke在入住8540號後,對相鄰8520號地塊的新房建設提出異議,並兩度提起訴訟。

根據法庭文件,鄰居Wolfin夫婦於2018年申請了開發許可,希望增加房屋的高度和樓層數,並減少前院的退讓距離。此許可於2019年獲得批准,但由於新冠疫情影響,實際施工被推遲,開發許可的有效期也超過了原本設置的24個月。

2023年,西溫市規劃主管批准了對8520號開發許可的延期及一些輕微修改後,Wolfin夫婦開始施工。

根據BC Assessment數據,今年8520號的估值為288.3萬元,估計該房屋仍在建設中。若建成,估值應該與8540號相當。

Blanke隨後向Wolfin夫婦表達了對他們施工計劃的不滿,擔心他們的新房將影響自己住宅的隱私和採光,並要求對方修改設計減少遮陰影響,但遭到拒絕。

於是,Blanke將西溫市政府及其鄰居告上BC最高法院,指控西溫市政府在延長開發許可時程序違規,未充分徵求他的意見,也未正確考慮對他房產的影響,請求法院撤銷市府頒發的開發許可,並申請一項臨時禁令,阻止鄰居在他們的土地上施工。

2024年5月,BC省最高法院駁回了Blanke的訴求。

法官Michael Thomas的裁決稱,Blanke在購入房產時即已知曉鄰居地塊已獲得開發許可,且在2018年發放許可前,距離擬建房屋50米以內的鄰居都曾收到過通知,但當時沒有任何業主(包括Blanke的房屋前任業主)提出異議。

Thomas法官還指出,Wolfin夫婦從2017年起就為建造他們的養老住宅做準備,已投入超過90萬元用於諮詢、許可及施工前準備工作,法院應考慮他們的實際困難。

此外,Thomas法官還提到,Blanke主要擔心鄰居的房屋會影響「他的園藝興趣和住宅的舒適性」,但法官指出,雖然這些擔憂合理,但並不屬於市政府開發許可指南所關注的範疇。

2025年1月,Blanke向BC省上訴法院提起上訴,認為下級法院的法官在法律上存在錯誤。

Blanke認為BC省最高法院的法官錯誤地認為西溫市政府的所有決定都是合理的,也錯誤地判定西溫市府未違反程序公平原則。

然而,BC省上訴法院駁回了上訴,三名法官組成的合議庭幾乎在所有問題上都站在了市府一邊。

上訴法院法官Barbara Fisher在3月21日的判決中指出,「上訴人在整個爭議過程中的論點都集中在分區和程序規章制度中產生的狹隘且高度技術性的法律問題上。」

她同時指出,「合理性」的評估應該放在市府的立法和決策權的背景下考慮。上訴人的「這種做法也忽視了鄰居夫婦所遭受的不利影響,他們只是在竭盡全力應對在自家地塊上建造房屋所需的、相當複雈的法規和審批。」

Fisher法官表示:「在這一事件的背景下,上訴人在2023年許可延期事項上的利益明顯次於鄰居夫婦的利益,以至於他沒有法定權利向市政府陳述意見。儘管如此,他還是設法向市政府及鄰居表達了自己的顧慮,儘管這個過程可能令他感到沮喪。」

 

 

最新消息 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