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聯邦政府近期宣布將大幅削減未來幾年的移民指標,但安省北部城市的市長們卻對此表達擔憂。他們指出,移民對當地經濟及人口發展至關重要,呼籲渥太華兌現承諾,將技術工人重新安置的試點計劃永久化。
👉🏻市長們的聲音
來自蘇聖瑪麗(Sault Ste. Marie)、雷灣(Thunder Bay)及薩德伯里(Sudbury)的市長們一致表示,「一刀切」的移民政策不利於北部地區的發展。他們強調,這些政策雖有助於緩解大城市的人口壓力,但對北部地區卻可能造成負面影響。
-
蘇聖瑪麗市長Matthew Shoemaker 表示,移民是當地人口增長的關鍵。「如果沒有移民,我們的死亡率將超過出生率,最終導致人口減少、市政稅基縮減。」
他指出,自「農村及北部移民試點計劃」實施以來,已有超過1000人重新安置到該市,並帶動人口首次在25年內出現增長。
「這項計劃改變了我們的人口趨勢,對經濟意義重大。」 -
雷灣市長Ken Boshcoff 提到,當地的採礦業蓬勃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我們有充足的住房空間,也有很多工作崗位需要人手。」他補充,雷灣正加快興建更多住房,希望吸引更多移民並留住他們。
-
薩德伯里市長Paul Lefebvre 提到,試點計劃期間,已有1400名技術移民抵達該市,連同家屬共計2700人。他強調:「我們需要更多技術移民來填補工程、焊接、機械等崗位,甚至是醫療及教育領域的人才空缺。」
👉🏻政府計劃調整移民指標
根據聯邦政府的新規劃:
-
2025年的永久居民接收目標將從原本的50萬人降至39.5萬人;
-
2026年減至38萬人;
-
2027年將進一步降至36.5萬人。
此外,渥太華計劃到2025年,將臨時居民(包括臨時外籍工人及國際學生)人數減少約44.59萬人。
「這項政策不應該一刀切,」 Shoemaker市長表示,呼籲政府考量北部地區的特殊需求。
👉🏻當地企業和教育機構的期待
薩德伯里的先锋建築公司(Pioneer Construction Inc.)人力資源經理Natalie Parent指出,試點計劃幫助解決了許多關鍵崗位的空缺問題。「例如機械師的職位,當地的合資格人選非常有限。」
同時,博萊爾學院(Collège Boréal)移民項目主管Frédéric Boulanger表示,許多移民希望選擇有穩定就業前景的地區重新安置。他們不僅尋找工作,更希望發展職業,為社區作出貢獻。
發言人Jeffrey MacDonald 表示,移民、難民及公民事務部(IRCC)正在評估如何更好地通過移民支持農村及北部地區,並考量其與大城市中心的不同挑戰。
安省北部的市長們希望,聯邦政府能重啟並永久化農村及北部移民計劃。他們認為,吸引更多移民將是支持地方經濟及社區發展的關鍵。
多倫多(Toronto)樓市由於利率偏高、生活成本上升及經濟不確定性加劇,近期出現明顯降溫,市內及周邊地區的平均屋價較去年出現下跌。分析指出,尤其是公寓供應激增而買氣疲弱,為價格下行的主要推手。
來自房源平台 Wahi 的數據顯示,全國市場在八月整體趨於平穩,但多倫多、溫哥華(Vancouver)及漢密爾頓(Hamilton)等地價位出現回落,反映大城市公寓存貨過多的情況。大多倫多地區(GTA)創下前所未有的每月掛盤量,同時成交放緩,對價格形成下行壓力。
按年比較,Wahi 資料顯示多倫多平均屋價在 2024 年 8 月至 2025 年 8 月期間下跌約 4%,相當於平均每套房價下調約 43,000 加元。多倫多地區房屋委員會(TRREB)發布的市場報告也顯示近月年跌幅約 5.2%,數字趨勢相近。
加拿大房屋協會(CREA)則指出,全國成交在月比和年比方面僅見小幅波動,但大多倫多地區的疲弱表現抵消了其他地區的強勢,使整體價格自七月至八月變動有限但較去年仍有下跌。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若要出現實質回升,須靠供應明顯回落(尤其是公寓)或貸款成本顯著下調並帶動買家信心回升。短期內,在供需失衡仍未改善的情況下,多倫多部分過熱細分市場的價格調整可能會持續。
此一變化突顯今年加拿大樓市的分化:部分小型市場仍見上升趨勢,而供應充足、買氣轉弱的大城市則面臨較大下行壓力。
🔗資料來源: https://www.blogto.com/real-estate-toronto/2025/09/home-prices-fallen-toronto-real-estate-slump/
多倫多的上班族對於交通系統的未來有許多夢想,例如合理時間內開通新線路、更加頻繁可靠的地鐵服務等。然而,一項本應具體落實的安全措施——站台邊緣門(PSE)或站台闡門(PSD),如今卻淪為遙不可及的夢想。
👉🏻公共安全需求迫切,TTC卻將站台護欄列為「理想」項目
近年來,多倫多及全球多地陸續發生乘客被推落鐵軌的事件,民眾對於站台護欄的呼聲不斷高漲。TTC 早已考慮這項安全設施,但直到**安大略線(Ontario Line)**的預覽展示了站台護欄的實際運作後,公眾才真正相信它可能成為現實,就像巴黎、悉尼、聖保羅等大都市的地鐵系統一樣。
然而,最新的TTC董事會計劃預算顯示,雖然即將開通的安大略線、士嘉堡地鐵延長線及Bloor-Yonge 站將安裝護欄,但這些門的優先級遠低於外界預期。
但資金短缺、需求龐大,TTC 15 年內恐無法實現站台護欄計畫!
TTC 董事會的最新預算文件顯示,站台護欄項目被列為尚未獲得資金的「理想」計畫,其 15 年內的估算成本高達 41 億加元。
交通專家 Steve Munro 在分析預算時指出:「站台護欄和 TransformTO(多倫多氣候行動計劃)都被列為『理想』項目,兩者合計占 367 億加元未獲資助計畫中的 105 億加元。市議會將不得不在基本維護和發展需求之間做出艱難決定。」
👉🏻TTC:目前資源有限,護欄建設難以優先考慮
TTC董事會主席 Jamaal Myers 告訴 blogTO,該項目的成本確實非常高,且目前還有許多更迫切的基礎建設需求等待解決。
「全系統安裝 PSD 估計成本高達 40 億加元,這帶來了巨大的財務、物流及工程挑戰。考慮到目前的預算限制,以及更緊迫的安全與乘客體驗改善需求,PSD 現階段僅屬於『理想』範疇。」
雖然 Myers 重申支持地鐵系統的安全升級,並確認新線路如安大略線將配備站台護欄,但他補充指出,對現有車站進行改造的代價過於高昂,且可能對地鐵運行造成負面影響,例如降低列車行駛速度。因此,全球僅有少數地鐵系統選擇進行此類改造。
他表示:「在做出任何決定之前,我希望進行適當的 成本效益分析,並將 PSD 與其他防止乘客擅自進入鐵軌的安全措施進行比較。」
Myers 也強調,應該從根源上解決軌道入侵問題,例如 無家可歸、毒品濫用、心理健康資源不足 等社會議題。
👉🏻TTC 將採取其他措施提升安全性,但站台護欄恐遙遙無期
目前,TTC 正在探索多種提升乘客安全的策略,並希望透過與政府及社會機構的合作,實現更全面的安全方案。然而,對於通勤者而言,站台護欄的落實依然遙遙無期,短時間內恐怕無法看到這項重大安全升級的實施。
位於溫哥華Collingwood社區經營了四年的Liberte餐廳即將倒閉。
店主曾先生(Charles Tsang,音譯)表示,由於房東計劃大幅提高租金,他不得不做出倒閉的決定。
曾先生說:“租金上漲了超過120%。我嘗試與房東協商,但他直接回復說,租金沒有商量的餘地。之後,他就開始帶其他租戶來看店鋪。我不知道他的計劃是什麼。”
曾先生和他的妻子於2021年開設了這家餐廳,並投入了大約50萬加元的資金。餐廳剛剛開始盈利,卻不得不面臨關門的困境。
他說:“我起初還在想,也許可以裁員、縮短營業時間,嘗試撐下去,但在估算了租金上漲後的經營成本,我發現根本不可能,沒有任何生存的機會。”
儘管BC省對住宅租賃設有年度租金增長上限,但商業租賃並沒有類似的限制。
“這簡直讓人無法接受,”曾先生說。“很多人甚至表示這種行為太惡心。”
多位餐廳的常客向CTV新聞表達了他們的失望。
住在附近的居民Ceri Postle說:“我覺得這太惡心了。事實上,我認為這是敲詐。我對這件事的真實感受可能都沒法用語言表達。”
經常從北溫哥華來餐廳的常客Spencer Butts表示:“我們正在失去許多文化連接。你知道,食物是了解新文化的一種很棒的方式。”
Liberte餐廳提供各種食物和飲品,其中很多受到菲律賓風味的啟發。
曾先生表示,他目前正在尋找附近的其他租賃機會,但擔心由於現行的商業租賃法,他的下一個項目可能會面臨類似的問題。
“看到我們的員工不得不離開,我也很難過,”他說。“希望將來還能見到他們。”
加拿大航空(Air Canada, 加航)及旗下 Air Canada Rouge 的機艙服務員,近日以壓倒性票數否決一項為期四年的加薪協議,令勞資糾紛進一步升級。根據加拿大公共僱員工會(Canadian Union of Public Employees,CUPE)公布,99.1% 的會員反對該項臨時協議,事件現已進入正式調解程序。
該協議原於 8 月罷工後達成,內容包括:資歷較淺的機艙服務員首年加薪 20%,資深員工則加薪 16%,並引入地面工作(如登機前安全檢查及乘客登機)部分薪酬。根據協議,地面工作時數分別為窄體機 60 分鐘、寬體機 70 分鐘,首年按時薪 50% 計算,至第四年提升至 70%。
然而,工會指出,該方案未能反映多倫多(Toronto)等高生活成本城市的實際需要,部分員工甚至需兼職維持生計。工會代表亦批評談判過程受壓,協議是在多倫多機場附近酒店於司法壓力下倉促達成。
儘管協議遭否決,加航表示航班運作將維持正常,因雙方早前已承諾不再採取罷工或封鎖行動。若調解未能達成共識,事件將進一步進入具約束力的仲裁程序。
此事反映北美航空業對公平薪酬及工作條件的關注日益升溫,機艙服務員要求獲得全面工作時數的合理報酬,並改善職場環境。業界分析認為,加航事件或將影響其他航空公司未來的勞資談判走向。
🔗資料來源: https://www.nbcnews.com/world/canada/air-canada-flight-attendants-reject-wage-agreement-rcna229586
加拿大知名運動服品牌 Lululemon 近日正式入稟美國法院,控告零售巨頭 Costco 涉嫌販售與其產品「極為相似」的仿製品,當中包括熱賣的 Scuba 連帽外套、Define 外套及男裝 ABC 褲。Lululemon 指控 Costco 旗下的 Kirkland 品牌及其他第三方供應商,推出的服飾在設計、剪裁甚至顏色命名上都與其專利產品高度雷同,對品牌聲譽構成嚴重損害。
根據訴訟文件,Lululemon 表示其原創產品售價高達 $128 美元,而 Costco 的「平價版」竟低至 $10 美元,令消費者產生混淆,甚至誤以為兩者屬同一品牌。Lululemon 更指出,Costco 使用了其專屬顏色名稱如「Tidewater Teal」🌊,涉嫌侵犯商標及設計專利。
Lululemon 強調,公司多年來投放大量資源於產品研發與設計,致力維護品牌獨特性與創新精神。是次訴訟除要求 Costco 停止銷售相關產品外,亦尋求金錢賠償及禁制令⚖️。
事件曝光後,引起網民熱議。有消費者認為 Costco 提供了更親民的選擇,亦有人支持 Lululemon 維護品牌價值與創意產權。隨著「平價仿款文化」在市場上愈趨普遍,這場官司或將成為高端品牌與大眾零售之間的關鍵戰役。
💬 如果你發現自己買到的是仿款但質素不錯,你會介意嗎?
知名地產開發商Westbank正式退出位於溫哥華(Vancouver)Burrard街橋南端、Squamish Nation (士魁米希族國) 保留地上的Sen̓áḵw住宅項目,標誌着該公司歷來最大規模的資產處置之一。此舉延續了Westbank自疫情以來因應市場挑戰而陸續出售物業的策略,包括部分長期持有的旗艦資產。
Sen̓áḵw是一項由原住民主導的地標性發展計劃,未來將由Squamish Nation與加拿大大型退休基金( OPTrust ) 共同領導第一及第二期工程,而第三及第四期則由Squamish Nation全權擁有。
項目預計將提供逾6,000個專為租住而建的住宅單位,其中約1,200個屬可負擔房屋。隨着Westbank撤出,Squamish Nation將進一步主導項目建設與發展工作,並透過其經濟發展機構Nch’ḵay̓ Development Corporation負責管理。
Nch’ḵay̓行政總裁Mindy Wight表示:「Nch’ḵay̓將在建設與發展的若干範疇擔任更重要角色,同時繼續與Squamish Nation緊密合作,確保項目在文化、藝術及語言方面充分體現我們的價值觀。這反映出Squamish Nation持續致力於在本族土地上管理房地產資產與推動發展。」
OPTrust已收購Westbank在第一及第二期的全部持股,令其持股比例增至50%。Squamish Nation則保留另一半股份,並將獨立擁有第三及第四期。
第一期包括三座住宅大樓,分別為27層、32層及40層,共提供1,400個租住單位,其中近300個為可負擔房屋。項目於2022年9月動工,並獲加拿大按揭及房屋公司(Canada Mortgage and Housing Corporation,CMHC)提供14億加元低息貸款,創下加拿大房屋歷史上最大規模貸款紀錄。
未來階段將增建更多住宅大樓、零售空間、綠化區及文化設施。第三期將興建整個項目中最高的大樓,樓高58層,提供逾900個租住單位。整個項目將採用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住宅租賃法》(Residential Tenancy Act)保障租戶權益,並僅設少於900個泊車位,以推動可持續生活模式。
OPTrust總裁兼行政總裁Peter Lindley表示:「Sen̓áḵw是一項具變革性的發展計劃,不但有助保障我們成員的長期退休安全,亦為溫哥華(Vancouver)社區提供急需的住房供應,包括可負擔房屋。這是加拿大歷來最大型的原住民非資源類經濟發展項目之一,我們很自豪能深化與Squamish Nation的合作,並與其願景及價值觀保持高度一致。」
Sen̓áḵw被廣泛視為原住民主導城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項目完成後,預計將有多達9,000名居民在此安居。Squamish Nation表示,將繼續與國際合作夥伴攜手,確保項目充分體現其文化價值與長遠願景。
🔗資料來源: https://dailyhive.com/vancouver/senakw-squamish-nation-westbank-stake-sold
大溫哥華地區(Metro Vancouver)三個城市近日先後設立永久性紀念斑馬線,以表揚加拿大武裝部隊(Canadian Armed Forces)退伍軍人的貢獻與犧牲。這些具象徵意義的設施分別設於素里(Surrey)、列治文(Richmond)及梅樹嶺(Maple Ridge),位置鄰近市內紀念碑及加拿大皇家退伍軍人會(Royal Canadian Legion)分會,與每年11月的國殤紀念日(Remembrance Day)呼應。
最新一條紀念斑馬線於上週末在素里(Surrey)揭幕,正值國殤日前夕。該斑馬線位於Cloverdale區57大道17500號街段,紅白相間的設計緊貼當地退伍軍人會分會,象徵意義深遠。
斑馬線上繪有一名跪地士兵的剪影、楓葉圖案及「Lest We Forget」字句,成為提醒市民珍惜國家價值與犧牲精神的視覺標誌。
Brenda Locke,素里市(Surrey)市長表示:「每年11月,我們都會停下腳步,緬懷那些為加拿大(Canada)服務並作出犧牲的人。這條以國旗顏色設計的斑馬線,是對他們勇氣與奉獻的可見致敬。當我們經過時,讓我們反思建立國家的核心價值:服務、團結與堅毅。」
列治文市(Richmond)則於9月在3號路與Anderson路交界設立類似設計的紀念斑馬線,距離市政廳及紀念碑僅數步之遙。設計與素里相似,同樣採用紅色楓葉及「Lest We Forget」字句。
梅樹嶺市(Maple Ridge)則於8月底推出三者中規模最大的一條,設於224街與Brown大道附近,鄰近當地退伍軍人會。該紅色斑馬線設計鮮明,結合楓葉、士兵剪影及相同的紀念標語。
Dan Ruimy,梅樹嶺市(Maple Ridge)市長表示:「這些斑馬線不僅是公共藝術,更是永久提醒我們自由得來不易的象徵。我們承諾在今年國殤日前完成設置,並與退伍軍人會緊密合作,實現承諾。透過這種有意義的方式向退伍軍人致敬,我們表達了深切感激與尊重,同時加強歷史、社區與未來之間的連結。」
這三條紀念斑馬線不僅限於一年一度的儀式,而是成為市民與訪客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讓緬懷之情延續於每一步之間。
🔗 資料來源: https://dailyhive.com/vancouver/metro-vancouver-surrey-maple-ridge-richmond-veterans-crosswalks
在全球旅遊盛行的年代,國籍不僅是護照上的標記,更影響旅客在外地的形象與待遇。部分美國人為了避開反美情緒,採取一種行之有年的做法——「Flag Jacking」,即在海外假扮成加拿大人。不過,據旅遊業界人士及文化觀察者指出,這種偽裝往往一眼就被識破。
以 Susanna Shankar 為例,這位擁有美加雙重國籍、從事可持續旅遊工作的內容創作者,獨自遊歷西班牙(Spain)時,竟被一名英國旅客質疑其加拿大身份。她憤然回應:「你要睇我護照嗎?」Shankar 在阿拉斯加(Alaska)長大,現居溫哥華(Vancouver),她坦言因政治立場傾向加拿大,但美式口音有時會洩露身份。
「Flag Jacking」最早可追溯至越戰時期,其後在伊拉克戰爭期間再度興起,近年因政治緊張局勢再度流行。旅客會在背包縫上楓葉旗,聲稱自己是加拿大人,希望獲得更友善對待。但導遊普遍認為,這種手法效果甚微。
「你會先聽到美國人,然後先見到佢哋。」Denisa Podhrazska(Let Me Show You London 創辦人)笑言:「加拿大人比較低調,唔會隔兩張枱都聽到佢哋講嘢。」來自巴黎(Paris)的導遊 Bertrand d’Aleman 亦表示,加拿大人通常會主動表明身份,以免被誤認為美國人。其他導遊則指出,美國人表達直接、聲量較高;加拿大人則較為內斂、適應力強。
學術研究亦支持這些觀察。Kim Dae-young,密蘇里大學(University of Missouri)酒店管理教授)發現,美國人在前往被視為「較落後」的國家時,更容易出現不當行為,如亂拋垃圾或穿著不當。他指出,文化假設亦影響行為,美國人常預期可「跳過排隊」、以美元付款,並認為自己口音才是「標準」。
對於像 Shankar 和 Cindy Jaso 這類雙重國籍人士而言,文化衝突並不陌生。Jaso 從新不倫瑞克省(New Brunswick)移居德州(Texas),她曾在歐洲旅程中糾正美國朋友對當地街道狹窄、缺乏冷氣及語言障礙的抱怨:「你而家喺人哋地頭。」
加拿大內容創作者 Stewart Reynolds(網名 Brittlestar)則以幽默方式探討加拿大身份。他的 TikTok 影片如《Explaining Canada Day to Americans》及《How to be Canadian: Know your Sorries》,以諷刺手法展現加拿大文化特色。他認為,加拿大人傾向以群體為重,美國人則較重視個人。「加拿大都有衰人,但整體而言,加拿大人會為大家著想。」
Reynolds 更將這種集體意識歸因於天氣:「加拿大冬天可以係生死攸關,大家都試過要幫人推車、鏟雪。」他現居安省史特拉福(Stratford, Ontario),認為這種環境培養出互助精神。
Shankar 亦認同,加拿大人更容易融入不同文化環境。「美國人從小被教導要自信,文化鼓勵獨特與高調;加拿大人則較為集體主義,懂得適應。」
最終,旅遊業界一致認為,真正重要的不是國籍,而是行為。「唔係你來自邊度,係你點樣對人。」Leigh Barnes(Intrepid Travel)表示:「只要你尊重當地文化、保持好奇與禮貌,無論背包上係咩旗,都會受到歡迎。」
🔗資料來源: https://edition.cnn.com/2025/10/27/travel/american-canadian-tourists-differences
根據 加拿大統計局(Statistics Canada) 最新數據,加拿大食品價格在x按年上升 4%,但部分日常食品的漲幅遠高於平均水平,令消費者在超市貨架前「望價興嘆」。
咖啡漲幅冠絕全場
在所有食品項目中,咖啡價格升幅最大,過去一年上漲 28.6%,其中 烘焙或研磨咖啡更在9月錄得 41% 的年漲幅。自今年1月起,340克裝咖啡平均價格已上升 34%。
例如,一桶 Maxwell House 864克裝咖啡在 Loblaws 售價達 $20加元,而 Nabob Bold 915克裝則在 Sobeys 售價高達 $35.99加元。連鎖品牌 Tim Hortons 亦於本月首次加價,每杯咖啡漲幅約 三仙。
漲價主因包括 巴西與越南供應短缺,以及 美國對巴西商品徵收關稅,擾亂全球咖啡市場。
牛肉與肉類價格持續高企
牛肉價格在9月按年上升 14%,其中 碎牛肉漲幅達 17.4%。8月平均售價為每公斤 $15.06加元,但在 Loblaws 和 Metro,售價更高達 $22.02加元,Sobeys則售 $19.82加元(特價前為 $21.58加元)。
導致價格上升的原因包括 西部地區乾旱導致牛群縮減,以及 飼料成本上升。其他肉類如 煙肉亦錄得 8.2% 漲幅,罐裝三文魚則上升 8.3%。
堅果與乾果價格亦不遑多讓
堅果與種子價格按年上升 15.7%,高於牛肉漲幅。乾果亦上升 10.9%,令常見的 trail mix 成為「奢侈品」,在 Loblaws 售價達 $18加元。
漲價原因包括 美國收成減少、需求激增(尤其是開心果)、氣候變化與物流成本上升,以及 美國關稅政策影響。
朱古力與糖果也受波及
糖果類(包括朱古力)價格在9月上升 10.4%。全球 可可價格因 西非天氣惡劣與病害而翻倍上漲,儘管批發價格已回落,但製造商仍將成本轉嫁予消費者,並實施「縮水式通脹(shrinkflation)」,減少季節性產品線。
果汁與蔬果價格波動明顯
橙汁價格按年上升 10.5%,8月兩公升裝售價由年初的 $5.62加元升至 $6.29加元。相比之下,蘋果汁價格則相對穩定,維持在 $3.85加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莓類水果價格按年下跌 13%,可能與本地產量增加及 摩洛哥進口藍莓激增有關。然而,青瓜價格在9月按月急升 24.7%,成為單月漲幅最大項目。原因在於 本地種植季節結束,供應減少,加上 進口成本上升。
🔗 資料來源: https://www.cbc.ca/news/canada/grocery-prices-food-cost-9.6956462
亞伯達省護理人員 (Alberta Union of Provincial Employees, AUPE) 代表,近日以壓倒性票數支持罷工行動,反映該省公共部門勞資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在10月30日至11月3日舉行的投票中,11,031名會員投下選票,當中近 98% 支持罷工。AUPE代表約 16,000名護理人員,主要包括 持牌實務護士(Licensed Practical Nurses, LPNs) 及 護理助理(Health Care Aides)。
「佢哋咁大比率支持罷工,係因為長期薪酬停滯、工作環境唔安全,影響員工、病人同整個亞伯達公共醫療系統。」AUPE主席 Sandra Azocar 於星期三在 愛民頓(Edmonton) 的記者會上表示。
勞資談判破裂 罷工或於11月17日展開
AUPE指與 Alberta Health Services 及四個繼任機構的談判早於四月破裂,雙方將於本週四重啟調解。工會最快可於 11月17日 發出正式罷工通知。
「我哋嘅會員寧願繼續工作,但亦準備好為應得待遇挺身而出,必要時採取行動。」Azocar補充。
是次罷工投票緊接早前由 Alberta Teachers’ Association 代表的教師罷工行動,該罷工持續三星期,最終被省政府引用 「除外條款(Notwithstanding Clause)」 終止,令相關法例免受司法挑戰。
政府回應與薪酬爭議
亞伯達財政部長兼財政委員會主席 Nate Horner 對罷工投票結果表示失望。他指出政府提出四年加薪 12% 的方案,形容為「公平、具競爭力」,並與其他 87項公共部門協議一致。
不過,Horner批評AUPE的要求過高,指工會希望LPN薪酬接近 註冊護士(Registered Nurses, RNs),加幅達 40至55%,並要求縮短每年工時。他估算整體方案將令納稅人付出逾 20億加元。
「雖然LPN角色重要,但佢哋嘅教育背景同執業範圍唔及RNs。」Horner表示。
AUPE反擊薪酬差距
AUPE首席談判代表 Kate Robinson 反駁指,LPN實際執行 84% RN職責,但薪酬僅為RNs的 67%。她指出,曼尼托巴省(Manitoba) 的LPN薪酬為RNs的 81%,而亞伯達塔則排全國第七。
「唔止要追上全加拿大水平,仲要追上RNs薪酬增長。」Robinson說,「而政府提出嘅12%加幅只會令差距越拉越遠。」
她亦提到,護理助理將於明年二月成為受規管職業,令談判更複雜。現時空缺率達 10至12%,部分設施人手已低於工會與政府訂立的 基本服務協議 標準。
政治效應與「除外條款」爭議
亞伯達塔新民主黨(NDP)領袖 Naheed Nenshi 指責 聯合保守黨(United Conservative Party, UCP) 政府忽視工會提出的工作安全問題,並準備再次引用「除外條款」壓制罷工。
「佢哋一嚐權力滋味,就當係萬能逃生門,唔使認真談判。」Nenshi批評。
Horner則回應,今次引用條款「機會極低」,因為只涉及單一談判單位,且已有基本服務協議。但他未完全排除可能性。
「我唔會完全排除任何選項,雖然唔係我哋目前焦點,但政府有呢個工具。」Horner說。
勞工不滿蔓延全國
Athabasca University 人力資源及勞資關係教授 Jason Foster 表示,政府曾使用「除外條款」解決爭議,可能令未來更易再次引用。
「政府一旦習慣干預,就會愈來愈依賴。」Foster說,「UCP已用過一次,未來可能更易再用。」
Foster補充,勞工不滿情緒正蔓延全國,受 新冠疫情 及 高通脹 影響,工人感到經濟壓力沉重。亞伯達塔公共部門員工亦對政府處理教師罷工的方式感到憤怒。
隨著調解重啟,AUPE罷工投票為省政府與前線醫護人員之間的高風險對峙拉開序幕。
🔗 資料來源: https://www.cbc.ca/news/canada/edmonton/aupe-nursing-strike-vote-9.6967987
加拿大總理 Mark Carney 公布的2025年聯邦預算案,標誌著自由黨政府政策方向出現重大轉變。預算案提出取消多項曾被視為黨內旗艦措施的稅項,包括針對私人飛機與遊艇的奢侈稅、閒置房屋稅,以及可能放棄的溫室氣體排放上限。
同時,政府亦提出針對企業的「超級減稅」措施,並計劃進一步自動化機場安檢流程,以提升公共部門效率。
以下是預算案主要刪減項目概覽:
奢侈稅與閒置房屋稅將取消
政府建議取消被形容為「低效」的 閒置房屋稅 (Underused Housing Tax) 及針對私人飛機與船隻的 奢侈稅(Luxury Tax),預算案指出此舉將為 加拿大稅務局(Canada Revenue Agency, CRA) 帶來行政成本節省。
Underused Housing Tax 於2022年實施,向非居民擁有的閒置或未充分使用住宅徵收1%聯邦稅,旨在打擊外國投資炒樓。
新民主黨(NDP) 發聲明批評此舉「方向錯誤」,但未表明是否會在國會反對預算案。
奢侈稅方面,雖仍適用於超過 $100,000加元 的豪華車輛,但2023年已擴展至包括遊艇、帆船、私人飛機、直升機及水上飛機。預算案表示,為紓緩航空及航海業壓力,政府將於預算案翌日起取消針對飛機與船隻的奢侈稅。
此外,CRA 將終止與政府優先事項無關的業務單位,包括已撤回的 數碼服務稅(Digital Services Tax)、聯邦燃料費(Federal Fuel Charge) 及 個人與企業碳價機制。
政府亦確認,早前由 Mark Carney 於三月提出的 資本增值稅調升計劃 將永久撤回。
企業稅「超級減幅」以吸引投資
為刺激投資並與 美國(United States) 競爭,預算案提出將企業邊際有效稅率下調逾兩個百分點,至 13.2%,低於美國及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平均水平。
此項「超級減稅」涵蓋所有新資本投資,企業可即時扣除更大比例的投資成本,有助加快回本並提升加拿大吸引外資的競爭力。
政府亦建議修訂 《所得稅法》(Income Tax Act),防止跨國保險公司透過海外子公司規避在加拿大的稅務責任。
機場安檢改革與公共部門裁員
預算案指出,加拿大航空運輸安全局(Canadian Air Transport Security Authority, CATSA) 將削減日常開支,包括減少專業服務開支、引入自動化技術及重整架構。當局將部署自動系統於登機前安檢點,提升檢查效率,並強調不會影響旅客安全。
政府亦表示將「探索」加拿大機場(Canadian airports) 私有化的可能性。
整體而言,預算案計劃於三年內裁減 40,000個政府職位,約佔公共服務人員總數 10%。裁員將透過自然流失及精簡架構實現,並整合部分政府服務以提升效率。
溫室氣體排放政策
自由黨政府亦調整氣候政策方向。繼早前取消個人碳價後,預算案表示,原定的 油氣排放上限(Emissions Cap) 將「不再需要」,改以加強 甲烷排放規管 及推動 碳捕集與儲存技術(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取代。
政府將修訂 《加拿大環境保護法》(Canad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t),更新 清潔燃料規例(Clean Fuel Regulations),以減少對進口燃料的依賴。
預算案亦承諾推動 清潔電力規例(Clean Electricity Regulations),與各省及地區合作建設全國性清潔電網,獲 NDP 表示支持。
隨著2025年預算案全面重塑財政與政策格局,政府希望透過減稅、精簡架構及調整氣候策略,為加拿大帶來長遠經濟與環境效益,儘管部分反對聲音仍在發酵。
🔗 資料來源: https://globalnews.ca/news/11510831/budget-2025-cuts-luxury-tax-emissions-cap/
加拿大移民、難民和公民 (Immigration, Refugees and Citizenship Canada, IRCC) 宣布更新需進行移民體檢(Immigration Medical Exam,IME)的國家與地區名單。是次調整新增四個國家,同時移除六個,影響所有申請臨時居留簽證的人士。
根據新規定,來自新增國家或曾在該等地區居住/旅遊六個月以上的申請人,將需進行IME;而來自被移除國家的申請人則不再需要體檢。此政策適用於2025年11月3日或之後遞交的申請,早前提交的申請則不受影響。
名單更新詳情(2025年11月3日起生效)
新增需進行IME的國家:
-
阿根廷(Argentina)
-
哥倫比亞(Colombia)
-
烏拉圭(Uruguay)
-
委內瑞拉(Venezuela)
不再需要IME的國家:
-
亞美尼亞(Armenia)
-
波斯尼亞與赫塞哥維納(Bosnia and Herzegovina)
-
伊拉克(Iraq)
-
拉脫維亞(Latvia)
-
立陶宛(Lithuania)
-
台灣(Taiwan)
這些國家名單變動是基於公共衛生風險評估,並與加拿大的移民健康政策保持一致。
誰需要進行IME?
如你申請臨時居留並符合以下任何一項條件,則需進行IME:
-
計劃在加拿大逗留超過六個月,並於抵達前一年內曾在指定國家或地區居住或旅遊達六個月;
-
申請父母或祖父母超級簽證(Super Visa);
-
有意從事涉及公共健康保障的工作。
即使申請者逗留時間短或未曾前往指定國家,只要從事以下職業,仍需進行IME:
-
醫療及化驗室人員
-
護理院或老人院的病人照顧員
-
醫科學生、短期代診醫生
-
中小學或幼兒教育工作者
-
家庭傭工及照顧兒童、長者或殘障人士的看護員
-
日間托兒所員工及類似職位
-
曾於指定國家居住或旅遊六個月以上的農業工人
如你在加拿大逗留少於六個月,且不從事上述職業,一般毋須進行IME。
體檢流程與豁免政策
IME分為兩類:標準體檢(Standard Medical Exam)及精簡體檢(Streamlined Medical Exam)。申請人需透過IRCC指定的Panel Physician(體檢醫生)預約檢查。提交申請後,IRCC將提供具體指引,包括預約時間及所需體檢類型。
根據臨時公共政策(有效至2029年10月5日),如申請人:
-
現居於加拿大;
-
正在申請或已申請永久或臨時居留;
-
在過去五年內曾完成IME;
-
且過往IME結果顯示對公共健康風險極低或無風險,
如欲查閱最新需進行移民體檢(IME)的國家名單及尋找指定體檢醫生,申請人應瀏覽 IRCC 官方網站。
卑詩省低陸平原 (Lower Mainland)地區的兩大地產局於10月錄得樓市交投持續疲弱,與歷年同期及季節性平均水平相比仍顯遜色。不過,隨着秋季交投回暖,地產局表示市場正出現有利買家的條件,並見到賣家開始採取「更貼近現實」的定價策略。
根據大溫哥華地產局 (Greater Vancouver Realtors, GVR)數據,10月該轄區錄得2,255宗住宅成交,按月升幅達20%,但按年仍下跌14%。而菲沙河谷地產局 (Fraser Valley Real Estate Board, FVREB)則錄得1,123宗成交,按月升17%,按年則跌16%。
Andrew Lis(GVR首席經濟師兼數據分析副總裁)表示:「10月通常是全年最後一個交投回升的月份,但今年的成交量仍低於去年同期及十年平均水平。即使Bank of Canada(加拿大央行)於10月第四度減息,仍未能吸引更多買家入市。」
Baldev Gill(FVREB行政總裁)則指出:「雖然初步跡象令人鼓舞,但要回復至季節性平均水平仍需時間。隨着新供應陸續推出,賣家逐漸適應市場變化,我們預期市場將逐步作出反應。」
樓價回落 庫存增加
GVR方面,10月新增放盤達5,438個,按年微升0.3%,令總放盤量增至16,393個,較2024年同期的14,477個大幅增加,並高出十年季節性平均36%。FVREB則錄得2,967個新放盤,按年及按月均下跌7%,但總放盤量仍達10,121個,按年升15%。
各類住宅基準價格均錄得輕微下調:
|
類型 |
地區 |
基準價格 |
按月變動 |
按年變動 |
|
所有住宅 |
GVR |
$1.133百萬 |
-0.8% |
-3.4% |
|
所有住宅 |
FVREB |
$0.92百萬 |
-0.7% |
— |
|
獨立屋 |
GVR |
$1.916百萬 |
-0.9% |
-4.3% |
|
獨立屋 |
FVREB |
$1.412百萬 |
-0.6% |
-5.1% |
|
排屋 |
GVR |
$1.067百萬 |
-0.3% |
-3.8% |
|
排屋 |
FVREB |
$0.786百萬 |
-1.2% |
-5.6% |
|
公寓 |
GVR |
$0.719百萬 |
-1.4% |
-5.1% |
|
公寓 |
FVREB |
$0.506百萬 |
-0.8% |
-6.8% |
公寓市場表現最弱,GVR錄得1,071宗成交,按年跌23.1%;FVREB則錄得298宗,按年跌幅達24.6%。獨立屋成交亦下滑,GVR按年跌4.3%,FVREB則跌20%。排屋方面,GVR按年跌4.8%,FVREB跌5.4%。
賣家調整策略 促進成交
Andrew Lis補充:「自6月見頂後,庫存略為回落,價格亦在各類型中出現調整。由於預期今年不會再減息,目前市場對買家而言是全年最有利的時機。」
Tore Jacobsen(FVREB主席)則表示:「面對競爭加劇,賣家正以更貼近現實的定價策略應對,令價格回軟,有助在疲弱市況下促成成交。」
地區覆蓋範圍
GVR轄區包括:溫哥華(Vancouver)、本拿比(Burnaby)、高貴林(Coquitlam)、高貴林港(Port Coquitlam)、滿地寶(Port Moody)、新西敏(New Westminster)、北溫哥華(North Vancouver)、西溫哥華(West Vancouver)、列治文(Richmond)、南三角洲(South Delta)、楓樹嶺(Maple Ridge)、皮特草原(Pitt Meadows)、寶雲島(Bowen Island)、陽光海岸(Sunshine Coast)、士達孔拿(Squamish)及威士拿(Whistler)。
FVREB轄區則包括:素里(Surrey)、蘭里(Langley)、白石(White Rock)、北三角洲(North Delta),以及菲沙河谷(Fraser Valley)地區的阿博斯福(Abbotsford)及米遜(Mission)。
平均放盤時間方面,GVR的獨立屋為46日、排屋為35日、公寓為38日;FVREB的獨立屋及公寓均為42日,排屋則為37日。
🔗 資料來源: https://dailyhive.com/vancouver/metro-vancouver-fraser-valley-housing-statistics-october-2025
溫哥華市議會(Vancouver City Council)已批准為 溫哥華警察局(Vancouver Police Department, VPD) 及 溫哥華消防救援服務(Vancouver Fire Rescue Services) 提供額外撥款,以應對兩部門本年度合共 2,160萬加元 的預算超支。
其中,VPD 超支 1,700萬加元,主要原因包括加班費、示威活動,以及名為 Task Force Barrage 的專案行動,該行動旨在打擊 溫哥華市中心東端(Downtown Eastside) 的犯罪問題。
週三,VPD警務處長 Steve Rai 及 溫哥華警察委員會主席 Frank Chong 出席市議會會議,並回應反對派議員質疑,指該項耗資 500萬加元 的專案從未獲得市議會或警察委員會正式批准。
綠黨議員 Pete Fry 表示:「點解呢項行動而家先以加班開支形式呈報,而唔係一開始就經由委員會及市議會正式授權?」
Frank Chong 回應:「我哋承認授權程序上確實有失誤,應該先由警察委員會審批。」
根據 CTV News 報導,儘管 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警察法》規定警察委員會需每年制定及批准預算草案,Task Force Barrage 並未提交委員會審議。
溫哥華市長 Ken Sim 週三承認該項目在審批過程中「並不完美」,他表示:「確實有錯,我哋承認。」
市議員 Rebecca Bligh(明年將代表 Vote Vancouver 參選市長)批評,市議會直至本週才首次討論該項目,令人震驚。「而家已經係十一月,呢項行動十個月前就開始,卻無任何預算或議會批准。」
她補充,作為民選代表,議會有責任維護「誠信、問責與良好管治」,並質疑市長在處理此事上的判斷。
儘管程序受質疑,Steve Rai 為行動成效辯護,指六個月內共 檢獲逾2,000件武器,並進行 逾1,100宗逮捕令拘捕。「呢啲成果值得嘉許。」
另一方面,溫哥華消防救援服務 因車隊維修開支出現 460萬加元 超支。消防處長 Karen Fry 表示,相關開支早已預期,但因行政錯誤未納入正式預算,「已為明年預算作出修正。」
市議會將於 11月12日 討論明年度 23億加元營運預算。VPD 要求接近 5億加元 撥款,而其他部門如 公園管理局(Park Board) 則被要求削減數百萬開支,以配合 2026年凍結地產稅 的財政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