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省省長道格·福特(Doug Ford)承諾,將加強對可疑車輛的檢查制度,堵塞現行登記漏洞,以打擊日益猖獗的偷車集團。此舉源於CTV《W5》調查節目揭露,犯罪分子透過「換VIN」手法,將失竊車輛偽裝成合法車輛,再轉售予毫不知情的買家。
所謂「換VIN」,即是將車輛原有的車身識別號碼(VIN)更換成另一輛合法車的編號,令失竊車輛在登記時無法被識破。報道指出,安省現行制度缺乏強制檢查機制,令大量被竄改的車輛能輕易通過登記程序,成為犯罪集團的溫床。
福特在記者會上表示:「你唔量度,就無法管理。我哋會開始追蹤可疑車輛嘅檢查情況,並且要將呢啲人送入監獄,畀佢哋一個教訓。」
事件亦因早前有四名蒙面人士企圖在福特自家車道偷車而引起更大關注,令政府加快行動。
相比之下,亞省及沙省等地早已實施強制VIN檢查制度,對於可疑車輛會即時標記並進行實體檢查。專家指出,安省每年約有一百萬輛車進入登記系統,當中估計有多達兩萬輛可能涉及竄改或失竊情況。
調查更揭發,有2019年款保時捷Cayenne被發現使用虛假VIN,最終由保險公司揭發其身份造假,顯示問題已滲透至高價車市場。
你認為政府應否加強刑罰?又或者應優先完善登記制度,防止VIN漏洞被濫用?
溫莎市 (Ontario) 正面臨加拿大鵝數量失控的挑戰,專家警告,必須採取更積極的行動來遏制這種情況,否則問題將進一步惡化。
🦆🦆🦆加拿大鵝如何影響城市?
鵝群遍布城市 – 大量鵝群導致交通隱患、自行車事故及財產損害,引發民眾擔憂並促使市政府採取行動。🚦 🚴 危險事故頻傳 – 一名騎自行車者為了避開鵝群,不慎摔倒,導致六根肋骨骨折及鎖骨斷裂。
💰💰💰市府行動計劃:
💰 溫莎市批准 $30,000 計劃 – 市政府聘請專業團隊,在七個巢穴中移除 150 顆鵝蛋,該方法須經聯邦批准。 😱 ⚠ 聯邦規範 – 根據加拿大野生動物保護局報告,加拿大鵝一生可產下多達 176 顆蛋,顯示遏制繁殖勢在必行。 🔍 專家建議 – 野生動物控制專家 Dan Frankian 指出,僅移除蛋仍不足夠,應在鵝群面前摧毀巢穴,以防止牠們再次築巢。
🏙️🦆下一步?
市政府正在制定長期解決方案,包括改變棲息地和提高公眾認識來減少人類與鵝群的衝突。但隨著鵝群持續擾亂城市生活,溫莎市民迫切希望看到更強有力的行動!
讓我們拭目以待,看溫莎市如何解決這場「鵝群危機」!🏙️🦆
【溫哥華訊】一向被視為宜居城市的溫哥華,如今卻成為租客的惡夢。當地租金飆升、空置率極低,令不少打工仔甚至家庭被迫以高價租住「無門無牆」的空間——只靠一塊布簾🪟與他人共處一室。
目前,溫哥華一房單位平均月租已超過2,300加元(約港幣13,000元),而出租空置率長期低於1%,遠低於健康水平。租屋市場供不應求,導致不少租客即使有穩定收入,亦難以負擔獨立房間。
事實上,早在2017年,溫哥華已逐步邁向「租不起」的局面。根據加拿大按揭及房屋公司(CMHC)當年數據,目的式出租單位平均租金為1,389加元,而出租共管公寓(condo)則高達2,086加元。兩者租金每年分別上升4.9%及6.7%,升勢明顯。
一名44歲的專業女性,從事支援自閉症兒童的工作,與其9歲兒子現時每月支付1,100加元,僅能租住一個以布簾圍起的角落,與其他住客共用客廳與廚房。她坦言:「唔理想,但我哋冇其他選擇。」對於一個需要穩定環境成長的孩子而言,這樣的居住條件無疑帶來額外壓力。
另一名27歲服務業從業員則與四人共住兩房單位,其「房間」只是客廳一角,用布簾隔出來,每月租金900加元,佔其收入近三成。她表示:「冇私隱、冇隔音,但已經係我負擔得起嘅唯一選擇。」
這些並非個別例子。越來越多租客以書架、浴簾、布幕🪟等方式劃出「私人空間」,只為在擠迫的單位中爭取一點尊嚴與安穩。
即使年收入高於當地家庭收入中位數82,000加元,亦未必能找到合適居所。租金高企、選擇有限,令不少人長期處於壓力與不安之中。
在這場租屋競賽中,空間與尊嚴正逐步被壓縮。專家警告,若政府未能加快興建可負擔房屋,將有更多人被迫住進「不合標準」的空間。昔日對加拿大寬敞生活的想像,正被現實一點一滴拆解。
🔗資料來源:https://dailyhive.com/vancouver/vancouver-renters-living-behind-curtains
隨著黑腿蜱蟲在加拿大的擴展,健康專家警告萊姆病(Lyme Disease)及其他蜱蟲傳播疾病的風險正在增加。目前,加拿大公共衛生局將超過 1,100 個市鎮列為高風險區域,包括溫哥華島、卑詩省南部、曼尼托巴省大部分地區、安大略省南部、聖勞倫斯河沿岸,以及新不倫瑞克省和新斯科舍省的大部分地區。
🩺 萊姆病的症狀
萊姆病由伯氏疏螺旋體(Borrelia burgdorferi)細菌引起,可能導致:
-
早期症狀:發燒、寒顫、疲勞、肌肉疼痛,及標誌性的靶心狀紅疹。
-
晚期症狀:嚴重關節疼痛、記憶問題、面癱及神經系統併發症。
🛡 預防措施
降低蜱蟲叮咬風險的關鍵:
-
穿淺色衣物,讓蜱蟲更容易被發現。
-
將褲子塞進襪子,並使用防蜱蟲噴霧。
-
戶外活動後檢查身體、衣物及寵物,確保沒有蜱蟲附著。
-
正確移除蜱蟲:使用細頭鑷子夾住蜱蟲頭部,輕輕拔除。
🏥 如果被蜱蟲叮咬該怎麼辦?
-
立即移除蜱蟲,並觀察是否出現症狀。
-
若出現症狀,儘快就醫—抗生素早期治療可防止病情惡化。
-
使用 eTick.ca 來識別蜱蟲並評估風險。
💙 萊姆病患者的照護
對於確診萊姆病的患者,治療與症狀管理至關重要:
-
抗生素治療(如多西環素)是首選療法。
-
疼痛管理:可使用抗炎藥物及物理治療。
-
神經系統支持:記憶與專注力問題可能需要認知治療。
-
充足休息與營養,有助於身體恢復。
-
心理支持:萊姆病可能影響情緒,患者可尋求心理健康資源或支持團體。
隨著氣候變遷影響生態環境,城市公園與後院也可能成為蜱蟲的棲息地。提高警覺、做好防護,是遠離蜱蟲疾病的關鍵!無論是健行、園藝或戶外活動,採取預防措施,保護自己與家人!💚🦠
💬 你曾經感染過萊姆病 (Lyme Disease)嗎? 歡迎大家留言,分享你的經驗,幫助更多人!
資料來源: https://www.ctvnews.ca/health/article/tick-borne-disease-is-spreading-into-new-parts-of-canada-heres-where-youre-at-risk/
南部與東部安大略省(Ontario)及魁北克省(Quebec)正面對攝氏31至36度的高溫,體感溫度更高達40至50度。夜間氣溫亦維持在20度以上,難以降溫。預計高溫將於星期一及星期二達到高峰,週中稍有緩解。魁北克省的學校亦被提醒提高警覺,確保學生安全。
西部地區:暴雨、濕雪與河水上漲 與東部相反,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與亞伯達省(Alberta)正經歷暴雨天氣,部分山區公路更出現濕雪。卡加利市(Calgary)政府已呼籲市民避免前往Bow River(鮑河),因為水流量異常偏高,雖然暫時未有水浸風險。同時,薩克其萬省(Saskatchewan)水資源安全局表示,亞伯達省(Alberta)已開始從水庫釋放水量,預計Diefenbaker湖水位本週將上升超過一米。
氣候變化導致天氣失衡 氣象專家指出,熱穹是一種停滯的高氣壓系統,會將暖濕空氣困在東部,同時將冷空氣推向西部,造成氣候極端分化。這類現象因氣候變化而變得越來越頻繁與劇烈,導致一地酷熱,另一地卻異常寒冷甚至面臨水災風險。
防暑防災小貼士
-
定時補水,避免在高溫時段進行戶外活動
-
關心長者、兒童等高風險群組
-
使用冷氣或前往社區避暑中心
-
西部居民應遠離河流與潛在水浸地區
-
留意當地天氣警報與官方指引
本週的極端天氣再次提醒我們:氣候變化正重塑加拿大的四季面貌。請將這則資訊分享給親友,讓大家一同做好準備,安全度夏。
🔗資料來源: https://globalnews.ca/news/11253873/heat-dome-wild-weather-canada/
卡加利(Calgary)訊截至6月21日,加拿大亞伯達省(Alberta)已錄得1,020宗麻疹確診個案,成為該省數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麻疹爆發。傳染病專家警告,疫情已呈「失控」狀態,病毒正於學校、家庭及社區迅速傳播。
根據亞伯達省衛生服務局(Alberta Health Services)資料,疫情最嚴重的地區為南部地區(South Zone),累計681宗個案;其次為北部地區(North Zone)逾200宗,以及中部地區(Central Zone)的105宗。目前,麻疹已擴散至全省五個衛生區,當局亦指出,由於部分個案未被通報,實際感染人數可能更高。
愛民頓(Edmonton)的Stollery兒童醫院(Stollery Children’s Hospital)兒科傳染病專科醫生 Dr. Karina Top 表示:「我非常擔心接下來會出現更多住院個案,甚至死亡。」她指出,麻疹的死亡率約為每1,000宗中有1至2宗。
麻疹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病毒,可引致嚴重併發症,包括肺炎、腦炎、癲癇,甚至死亡。截至6月中,亞省已有85人因麻疹入院,其中14人需入住深切治療部(ICU)。此外,當地亦錄得新生嬰兒感染個案,以及20名孕婦確診。
專家指出,疫情擴散與部分地區疫苗接種率偏低有關。當局呼籲市民盡快接種兩劑MMR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以獲得有效保護。
對於計劃今夏回加探親或旅遊的【香港加拿大人】,此疫情是一個重要提醒:請及早檢視個人及家人的疫苗接種紀錄,並諮詢醫生意見,以保障健康。
💬 你還記得自己最後一次接種麻疹疫苗是甚麼時候嗎?立即翻查接種紀錄,為自己與身邊人建立免疫防線。
🔗資料來源: https://www.cbc.ca/news/canada/calgary/alberta-measles-cases-pass-1000-1.75674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