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季的到來,多倫多及周邊地區的戶外溜冰場已陸續開放!大部分冰場將持續運營至 2 至 3 月,但由於天氣影響,建議大家在前往前先查詢。
👉🏻多倫多戶外溜冰場地圖及資訊
2024 冬季溜冰指南
-
戶外溜冰場無需預約,直接前往即可。
-
可於以下官方網站查詢具體冰場位置及當前開放狀況:
-
溜冰場地點查詢:
Toronto Public Leisure Skating
👉🏻約克區戶外溜冰場
萬錦(Markham)
-
Markham Civic Centre Outdoor Ice Rink:目前已開放
-
其他場地如 Huntington Park、Milliken Mills Park 等因冰場原因暫未開放。
列治文山(Richmond Hill)
-
Mill Pond(自然冰場)
-
Lake Wilcox
旺市(Vaughan)
-
預計於 12 月初陸續開放
👉🏻皮爾區戶外溜冰場
密西沙加(Mississauga)
-
一般於 12 月中旬開放
布蘭普頓(Brampton)
-
大部分溜冰場已經開放
👉🏻荷頓區戶外溜冰場
奧克維爾(Oakville)
-
尚未開放,預計於 12 月中旬開放
荷頓山(Halton Hills)
-
預計於 1 月開放
👉🏻杜蘭區戶外溜冰場
阿積士(Ajax)
-
Pat Bayly Square(@55 Bayly St. W.)目前已開放
-
查詢網站:Ajax Outdoor Skating
👉🏻溜冰小貼士
-
天氣對冰場影響較大,建議出發前隨時查看冰場狀況。
-
多倫多及周邊的戶外溜冰場均為免費或低成本活動,是冬季戶外娛樂的絕佳選擇!
更多詳情,請到訪相關官網!
隨著加拿大生活成本的持續上漲,越來越多的加拿大人面臨著艱難的財務抉擇,尤其是在削減食品等基本生活開支方面。近期,一些餐館也因無法承擔高漲的經營成本而相繼關閉,其中包括多倫多唐人街的金石麵館及曾經在大多倫多地區風靡一時的Sea-Hi中餐館。根據調查結果,超過一半(51%)的加拿大人表示,他們正在通過在精打細算來降低開支,並且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減少外出就餐或完全停止外賣訂單。
### 生活成本高漲,民眾難以承受
根據《MNP消費者債務指數》的最新調查,近44%的加拿大人表示他們已經完全停止外出就餐或訂外賣,以應對日益增高的生活成本。隨著食品價格飆升,加拿大人正在尋求各種方法來降低開支,甚至有58%的人表示,由於食品價格的高漲,他們會選擇食用過期食品。
此外,加拿大的糧食不安全問題日益嚴重。加拿大食品銀行報告顯示,全國每月有近200萬人次光顧食品銀行,其中超過60萬人是依賴這些服務來滿足基本需求的兒童。糧食不安全的現象可能引發更為嚴重的健康問題。根據《加拿大醫學會雜誌》的報告,近期多倫多一名65歲婦女在醫院被診斷為壞血病,該報告提醒醫生們要對那些處於社會經濟困境且面臨糧食不安全的患者提高警惕。
### 加拿大人如何應對生活成本上漲?
為了應對高漲的生活成本,加拿大人正在採取各種節省開支的策略。根據MNP的調查結果,近三分之一(30%)的加拿大人選擇分擔賬單,如拼車、共享訂閱服務或共同承擔照顧孩子的責任。13%的人選擇與朋友、家人或伴侶同住,甚至尋找額外的室友來減少住房成本。
MNP的總裁格蘭特·巴齊安(Grant Bazian)表示,這些節省開支的行為不僅顯示出智慧,也反映了許多人所面臨的財務壓力。他指出:「這些措施反映了生活成本上升的殘酷現實,迫使加拿大人尋找新的儲蓄方法。」
### 加拿大人的省錢計劃
MNP調查顯示,加拿大人未來12個月的省錢策略主要包括:
- 分擔賬單:27%
- 同居:14%
- 制定預算/記錄所有費用:14%
- 取消訂閱服務:13%
- 不再外出就餐或訂外賣:13%
- 避免衝動購物:13%
- 減少能源消耗:13%
- 購買二手商品:12%
- 尋找免費或低成本的娛樂活動:12%
- 有策略地購買食品雜貨:12%
### 降息是否能帶來改變?
儘管加國利率預計將繼續下降,MNP仍強調,許多加拿大人對未來的財務狀況和償還債務的能力仍心存擔憂。根據加拿大破產與重組專業人員協會(CAIRP)最新報告,加拿大的消費者破產率已達到新高,2024年第二季度有35,082名加拿大人申請破產。
儘管如此,MNP的調查發現,31%的受訪者認為他們的債務情況將在未來一年有所改善,而12%的人則認為情況會惡化。儘管今年已經降息三次,仍有48%的受訪者表示如果利率進一步下降,他們仍擔心償還債務的能力。
### 展望未來
巴齊安總結道:“雖然節省開支的行為和較低的利率對加拿大人的財務狀況產生了積極影響,但仍有相當一部分人表示自己處於破產的邊緣,這顯示出他們正努力維持生計。”他補充道,全國許多人仍然「承受著沉重的債務負擔」,生活成本上漲的問題仍然未能得到根本解決。
在卑詩省,不論是普通汽車、摩托車,還是電動自行車、自行車,只要是帶有輪子的交通工具,都必須購買保險。即使是電動滑板車或電動獨輪車,大家其實都心知肚明需要保險。然而,近日有一種新興的「交通工具」也被要求購買保險,那就是——電動滑板(Electric Skateboard)。
表面看來,電動滑板與普通滑板無異,只是給一些人士使用的玩具。但實際上,這些電動滑板內置電動機和手柄,充電3小時可滿,最高時速超過40公里,已經可以和電動滑板車或電動單車的速度相媲美。不過,由於外表看似普通,很多人並未意識到它的電動功能。
然而,大溫地區的警方以「特別擅長開罰單」著稱,近日就有一名男子因為騎電動滑板被開出了 $598 的高額罰單,原因是「未為電動滑板車購買保險」。
🔹當事人不滿:這又不是車,為什麼要買保險?
被罰男子名為 Tony Savino,居住在高貴林市,他經常騎著他的電動滑板在社區內穿梭,並擁有三個電動滑板。他表示,從未認為這是需要買保險的交通工具,因為它與普通滑板並無太大區別,更像是一件玩具。
當他在溫哥華東區被警察攔下要求出示駕照時,他一度以為警察是在開玩笑:「誰會認為玩滑板需要駕照?」
然而,警察明確告訴他,這種速度快、配備電動機和可操控輪子的滑板,應被視為電動滑板車,因此必須遵守《機動車輛法》。
Tony Savino 進一步解釋說:「這只是一種移動輔助工具,就像電動輪椅一樣。難道電動輪椅也需要買保險嗎?」但警察認為,Savino 並非殘障人士,不需要使用這種輔助設備,因此他的電動滑板就是一輛機動車輛。
🔹法律模糊,商家也感困惑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ICBC(卑詩省保險公司)對此事表示模糊。ICBC 表示:「我們確實將電動滑板定義為機動車輛,但它不符合卑詩省的道路安全標準,因此沒有適用的保險。」這一回答不僅讓 Tony Savino 感到無奈,還讓許多電動滑板的商家怨聲載道。
一些商家指出,卑詩省對新興事物的接受度一向很低,法律也存在空白。電動滑板如果真的在卑詩省禁止使用,那麼已購買的消費者該如何處理?商家是否應該停售這些產品?
🔹電動滑板與滑板車因疫情流行,是否面臨更嚴格的保險要求?
隨著疫情和通脹的影響,電動滑板車和電動滑板的使用者逐漸增多。許多消費者表示,購買這些工具並非為了響應綠色出行,而是因為經濟原因不得已而為之。與昂貴的汽車和摩托車相比,電動滑板車和電動滑板的價格更加實惠,成為日常上班的理想選擇。
然而,如果電動滑板和電動滑板車需要面臨更嚴格的保險規定,這對於那些希望以省錢為目標的使用者來說,將會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目前,普通汽車的保費每月約 $200-$500,而電動自行車或滑板車的保費從 $100 起步。如果這些交通工具也被要求購買保險,許多人可能會轉而選擇更為經濟的交通方式,如公共交通或普通單車。
隨著此事的發展,電動滑板是否會面臨更嚴格的監管,將成為公眾和商家關注的焦點。
加拿大航空(Air Canada, 加航)及旗下 Air Canada Rouge 的機艙服務員,近日以壓倒性票數否決一項為期四年的加薪協議,令勞資糾紛進一步升級。根據加拿大公共僱員工會(Canadian Union of Public Employees,CUPE)公布,99.1% 的會員反對該項臨時協議,事件現已進入正式調解程序。
該協議原於 8 月罷工後達成,內容包括:資歷較淺的機艙服務員首年加薪 20%,資深員工則加薪 16%,並引入地面工作(如登機前安全檢查及乘客登機)部分薪酬。根據協議,地面工作時數分別為窄體機 60 分鐘、寬體機 70 分鐘,首年按時薪 50% 計算,至第四年提升至 70%。
然而,工會指出,該方案未能反映多倫多(Toronto)等高生活成本城市的實際需要,部分員工甚至需兼職維持生計。工會代表亦批評談判過程受壓,協議是在多倫多機場附近酒店於司法壓力下倉促達成。
儘管協議遭否決,加航表示航班運作將維持正常,因雙方早前已承諾不再採取罷工或封鎖行動。若調解未能達成共識,事件將進一步進入具約束力的仲裁程序。
此事反映北美航空業對公平薪酬及工作條件的關注日益升溫,機艙服務員要求獲得全面工作時數的合理報酬,並改善職場環境。業界分析認為,加航事件或將影響其他航空公司未來的勞資談判走向。
🔗資料來源: https://www.nbcnews.com/world/canada/air-canada-flight-attendants-reject-wage-agreement-rcna229586
截至2025年,加拿大已全面合法化電子競技博彩,但具體規定因省而異。加拿大的博彩制度由各省自行監管,意味著每個省份均可制定其網上及實體博彩的法律框架。
2021年,加拿大通過C-128號法案(Bill C-128),正式將單場體育博彩合法化,為各省開放電子競技博彩市場鋪路。自此,電子競技博彩在多個省份穩步發展,並納入受監管的iGaming市場,各省採用不同的持牌平台:
-
安大略省(Ontario):自2022年起設立全面監管的iGaming市場,持牌平台如BetMGM及FanDuel可合法提供傳統及電子競技博彩服務。
-
魁北克省(Quebec):透過政府營運平台Mise-o-jeu+提供有限的電子競技博彩市場,目前尚未開放私人博彩平台。
-
亞伯達省(Alberta):電子競技博彩由PlayAlberta.ca提供,平台由亞伯達博彩、酒精及大麻委員會(Alberta Gaming, Liquor and Cannabis Commission, AGLC)管理,市場選項相對有限。
-
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透過省政府平台PlayNow.com提供電子競技博彩,但選項仍屬有限。
-
曼尼托巴省(Manitoba):與卑詩省合作使用PlayNow.com,雖然可進行電子競技博彩,但市場深度受限。
-
薩斯喀徹溫省(Saskatchewan):於2022年推出PlayNow Saskatchewan平台,由薩斯喀徹溫原住民博彩局(Saskatchewan Indian Gaming Authority, SIGA)營運,市場接觸仍有限。
-
大西洋省份(Atlantic Provinces):包括新斯科舍省(Nova Scotia)、紐賓士域省(New Brunswick)、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及愛德華王子島(Prince Edward Island),由Atlantic Lottery營運的Pro Line+平台監管,電子競技博彩市場有限。
法律背景與發展
過去,加拿大法律僅允許串關投注,根據《刑事法典(Criminal Code)》禁止單場賭注。大量賭徒轉向海外平台,促使政府修法。C-128號法案(又稱「安全與監管體育博彩法(Safe and Regulated Sports Betting Act)」)修訂《刑事法典》,允許各省自行發牌與監管博彩平台。
現時,多個省份已將電子競技博彩視為與傳統體育博彩同等的合法活動。不過,賭徒必須符合法定年齡(視乎省份為18或19歲),並完成身份驗證程序方可下注。
如何合法參與加拿大電子競技博彩
-
選擇獲省政府認可的持牌博彩平台;
-
建立帳戶並提交身份證明及地址證明;
-
使用安全付款方式(如信用卡、Interac或加密貨幣)充值;
-
瀏覽電競市場,如CS2、英雄聯盟(League of Legends)、Dota 2等;
-
選擇賽事下注並透過平台提取獎金。
投注前須知
-
查閱省級法律與平台牌照;
-
使用持牌平台保障安全與公平;
-
業餘玩家獎金一般免稅;
-
了解賠率與市場運作方式;
-
設定預算並使用負責任博彩工具;
-
儘早完成驗證以享平台全部功能。
隨着電子競技產業持續壯大,加拿大的博彩法例亦將不斷演進。現階段,加拿大人可透過合法平台安全參與電子競技博彩,享受公平、受保障的博彩體驗。
🔗資料來源: https://www.esports.net/wiki/guides/is-esports-betting-legal-in-canada/
近年來,反對外國干預似乎成為加拿大一項重要的“政治正確”。其中,一個極具爭議的案例是曾被譽為加拿大移民成功典範的咸生林,最終卻被踢出了自己一手創立的第一財富銀行(Wealth One Bank)。
如今,加拿大政府的目標轉向印度社群。
👉🏻民宅中的國際企業集團
在加拿大亞伯達省首府愛德蒙頓南部,一棟看似普通的磚砌錯層住宅前種著一棵雲杉樹。然而,這棟低調的住宅竟是印度企業集團Srivastava Group的加拿大總部。
該集團由印度新德里的一個家族經營,自稱為印度增長最快的企業集團之一,業務涵蓋石油與天然氣、清潔能源、航太、諮詢、醫療保健、媒體與出版等領域,並在比利時、瑞士和加拿大設有據點。
然而,這家全球性企業的加拿大總部地址,竟與集團副主席Ankit Srivastava的移民申請表上填寫的居住地址相同。更令人驚訝的是,該集團的辦事處正是上述住宅——Ankit Srivastava岳父母在愛德蒙頓的住家。
這棟獨立屋在公司紀錄中被列為Srivastava Group旗下三家企業的辦公室——《新德里時報》、A2N能源與A2N國際貿易公司。而Ankit Srivastava與妻子則是這三家公司的唯二負責人。
👉🏻加拿大國安機構的警覺
對於一般人來說,這或許只是一家誇大自身規模的公司,但加拿大國家安全部門卻認為其背後隱藏著更深層的問題——涉及虛假信息傳播與政治干預。
根據加拿大安全情報局(CSIS)的文件,印度情報機構早在2009年便鎖定Ankit Srivastava,要求他“影響加拿大政界人士”以支持印度的利益。
CSIS報告指出,Srivastava被要求“向政界人士提供資金與宣傳材料”,甚至試圖讓他們相信“加拿大在資助巴基斯坦的恐怖主義活動”。
由於擔憂Srivastava可能影響選舉,移民官員最終宣布他為“對加拿大的嚴重威脅”,並禁止其入境。
👉🏻印度干預加國政治?
此案發生之際,加拿大正面臨印度政府前所未有的外國干預攻勢,涉及虛假信息、政治影響甚至暴力活動。
根據1月28日加拿大外國干預委員會的報告,印度情報人員可能向政界人士提供“非法資金支持”,試圖選舉親印度候選人或擴大對他們的影響力。
調查未點名特定個人,但政府提交給渥太華聯邦法院的數百頁公開文件詳細列舉了對Srivastava的指控及其回應。
加拿大政府的拒絕移民決定顯示,針對印度的外國干預與虛假信息戰已延伸至移民審查系統。
👉🏻虛假新聞網站的“暗網”
對於CSIS的指控,Srivastava辯稱自己只是“以記者身份”與印度情報機構接觸,目的是“收集新聞”。他堅稱從未接受印度政府資助,亦未參與任何危害加拿大的活動。
然而,CSIS於2021年的報告顯示,Srivastava Group註冊了大量虛假新聞網站,部分網站甚至偽裝成加拿大本地媒體。這些網站的主要目標是“推廣親印度立場,同時攻擊巴基斯坦”。
更令人震驚的是,這些虛假新聞網站被用來影響加拿大南亞社群,試圖透過假信息操控輿論,甚至干預選舉。
歐盟假信息調查機構EU DisinfoLab的報告顯示,Srivastava Group與一個龐大的“親印度影響力網絡”存在關聯,該網絡利用虛假新聞網站和非營利組織,試圖“改善印度的國際形象”,同時抹黑巴基斯坦與中國。
與Srivastava Group相關的歐洲虛假媒體包括EP Today、EU Chronicle、《日內瓦時報》與4 News Agency,其中16個網站“被設計成加拿大本地新聞網站的樣貌”,試圖誤導讀者。
👉🏻加拿大政府的持續警戒
除了媒體活動,報告指出,一家名為Aglaya Scientific Aerospace Technology Systems的公司,與Srivastava Group共享新德里地址,並由Ankit Srivastava的兄弟擁有。該公司據稱銷售“信息戰”工具,包括惡意軟件和入侵軟件,能用於破壞基礎設施、竊取商業機密與政府機密。
鑑於上述指控,加拿大政府宣布Ankit Srivastava為“對國家安全的嚴重威脅”,並拒絕其移民申請。
👉🏻十年法律拉鋸戰
過去十年,Srivastava一直否認指控並提出多次上訴,而加拿大法院兩度裁決對其有利,最近一次是在2025年1月31日。
最初,加拿大移民部認定有足夠理由懷疑他涉及間諜活動,拒絕其移民申請。然而,2020年聯邦法院裁定移民部證據不足,要求重新審查。
2022年,加拿大政府提出新證據,指控其公司參與大規模虛假信息活動,再次拒絕其移民申請。
在第二次移民申請被拒後,Srivastava再度上訴。法院最終裁定,將他與其兄弟的公司掛勾“不合理”,案件需重新審查。然而,法院裁決並未處理虛假信息指控,而加拿大邊境服務局則拒絕置評。
👉🏻加拿大如何應對外國干預?
Srivastava的案件凸顯了加拿大在打擊外國干預時的困境——儘管有大量指控,要證明一個人的“不可入境”並非易事。
目前,案件仍在審理之中。Srivastava堅稱自己無辜,而加拿大政府則似乎不願輕易放過他。
這場圍繞虛假信息與政治干預的較量,不僅影響著Srivastava的個人命運,更關係到加拿大如何捍衛自身民主制度,抵禦外國勢力的滲透。
加拿大第二大銀行、北美第十大銀行TD銀行近日捲入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因涉嫌為毒販洗錢和受賄,該銀行被美國司法部處以30億加元的巨額罰款,成為美國歷史上首個認罪的銀行,並創下了美國銀行業罰款金額的歷史記錄。
美國司法部長梅里克·加蘭(Merrick Garland)在新聞發布會上直言不諱地表示,TD銀行不僅為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還成為了犯罪鏈的一部分。銀行本應阻止非法資金流入金融系統,但TD銀行卻成為了犯罪分子的“洗錢天堂”。
美國司法部調查顯示,TD銀行的反洗錢系統漏洞百出,導致三個洗錢網絡利用該行賬戶,轉移了超過6.7億美元的非法資金。更令人震驚的是,TD銀行內部的許多員工早已知曉這些問題,但卻無人採取行動。一些員工甚至以輕佻的態度對待這些可疑交易。
例如,一名銀行經理曾在郵件中開玩笑說:“你們真的該停止這些交易了,哈哈。” 另一名員工也曾對上司表達不安,稱櫃員對處理這些交易感到不適,然而,這些警告和擔憂皆被忽視。最終,TD銀行內部的監控系統因資金不足、人手短缺等問題,導致這一重大事件爆發。
其中一個典型案件涉及TD銀行的一名員工大衛,他幫助洗錢集團通過TD銀行的美國分行,轉移了超過4.7億美元的非法資金,主要為芬太尼等致命毒品的販賣提供洗錢服務。更誇張的是,大衛甚至一天內存入了超過100萬美元的現金,隨後迅速使用支票和電匯轉移資金。
此外,TD銀行內部還爆出貪污醜聞,大衛向銀行員工賄賂了超過5.7萬美元的禮品卡,以換取洗錢便利。儘管員工們心知肚明,但沒有人站出來阻止這一非法行為。
根據美國司法部的調查,TD銀行的反洗錢系統還涉及向犯罪組織發放數十張ATM卡,協助洗錢活動,總金額高達3,900萬美元。
最終,TD銀行同意支付30億美元的巨額罰款,其中18億美元給予美國司法部,13億美元支付給美國財政部金融犯罪執法網絡(FinCEN),另有4.5億美元支付給美國貨幣監理署(OCC)。
這筆歷史性罰款讓TD銀行成為了金融業的反面教材。此外,美國監管部門還對TD銀行實施了資產上限,禁止其在未經批准的情況下開設新分行或進入新市場,這將對TD銀行在美國的擴張計劃產生重大影響。
TD銀行首席執行官巴拉特·馬斯拉尼(Bharat Masrani)公開承認,此次事件對銀行造成了嚴重打擊,並表示自己作為CEO應承擔全部責任。他在一份內部備忘錄中向員工致歉,稱這些失誤發生在他擔任CEO期間。
儘管如此,TD銀行高層早已知曉麻煩正在醞釀。幾個月前,TD銀行取消了以130億美元收購First Horizon銀行的計劃,因為當時面臨來自監管機構的審查。
除了支付30億加元的罰款,TD銀行還將面臨對其美國合規體系的大幅重組,並引入數百名合規專家來加強內部控制。
TD銀行的資產管理公司TD資產管理公司還將面對一起集體訴訟,涉及共同基金的投資者指控其不當收取費用。為解決該訴訟,TD銀行同意支付超過7,000萬加元的和解金,預計將於12月在安大略省高等法院進行聽證。
此次TD銀行的洗錢醜聞震驚了整個金融業,這場危機對銀行的聲譽和未來發展造成了深遠影響。我們將拭目以待,TD銀行能否從此次危機中吸取教訓,重塑公眾的信任。
多倫多市中心一項擱置多年的重建計劃近日重現動靜,或將改寫金融區天際線。
位於Front Street West 1號的 Dominion Public Building(多倫多聯邦大樓)由聯邦政府於1926至1935年間興建,採用Beaux-Arts古典風格設計,與Bay Street西側的Union Station(聯合車站)相呼應。這座五層高的石灰岩建築近百年來一直是市內地標。
早在1990年代中期,市府與聯邦政府達成協議,允許在原建築上方興建高達137米的塔樓。然而,隨後的辦公及住宅市場低迷,加上2006年市府劃定的歷史保育區(Heritage Conservation District)及2016年根據《安省文物法》(Ontario Heritage Act)所作的地產保育指定,令項目陷入停滯。
2017年,Canada Lands Company(加拿大土地公司)將物業出售予Larco Investments(拉高投資),後者於2018年提出由architects—Alliance(建築師事務所Alliance)設計的雙塔出租項目,包括酒店及零售空間。市議會於2020年批准興建49層及45層高的塔樓。
五年後,項目再度推進。市府建議批准的設計變更包括對Front Street立面18個開口中的14個作出調整,其中主入口周邊的七個窗戶將下移,以配合新增零售空間。
儘管多倫多房地產市場面臨不確定性,Larco以出租為主的策略顯得更具韌性,有望抵禦當前分層住宅銷售放緩的衝擊。
🔗 資料來源: https://www.blogto.com/real-estate-toronto/2025/11/15-richmond-st-e-toronto/
多倫多市長Olivia Chow近日公開反對安省政府提出的第60號法案(Bill 60),指該法案將修改《住宅租賃法(Residential Tenancies Act)》,令業主更容易驅逐租客,並削弱現有租客保障。
由Ford政府(福特政府)提出的法案,雖聲稱可釋放更多房屋供應,鼓勵業主出租單位,但Chow及多個租客權益團體警告,法案可能加劇無家可歸問題,並侵蝕租客基本權利。
「多倫多有一半居民是租屋住的,」Chow在市議會會議前表示,她將提出動議反對該法案。「他們應該享有穩定、公平及安心的居住環境,不應面對不合理的驅逐或暴漲的租金。」
Chow批評法案削弱租客上訴權、取消業主因個人用途驅逐租客時須支付一個月租金的規定,並限制租客在房東與租客委員會(Landlord and Tenant Board,LTB)聆訊中提交新證據的權利。「這不是建設房屋的方法,也不是建立有愛城市的方式。」
根據Bill 60,租客對驅逐決定的上訴期限將由30日縮短至15日,業主亦毋須再支付補償租金以收回單位作個人用途。
安省房屋部長Rob Flack的辦公室則發聲明為法案辯護,指目的是「恢復租屋市場平衡」,保障履行租約責任的租客,同時追究濫用制度者的責任。省府認為改革可減少LTB積壓個案,提升市場信心。
租客權益團體已向省長Doug Ford發信,警告法案將加快驅逐程序,令租客在失業率高企下更難償還欠租或抗辯驅逐通知。
「這法案沒有一項是加強租客保障的,」柏克代爾住房正義網絡 Parkdale Housing Justice Network)的Matt Whitfield表示。「全都是給業主更多權力,加快驅逐程序。我們要求撤回法案。」
反強拆安省聯盟 (No Demovictions Ontario)組織者Lindsay Blackwell補充:「法案聲稱針對『壞租客』,但這只是政治說法,並無數據支持。作為省民,我們期望民主制度正常運作,尤其是涉及我們居住權益的決策。這根本不民主。」
不過,安省租屋業主聯會(Federation of Rental-Housing Providers of Ontario)主席兼行政總裁Tony Irwin則持不同意見。「我不認為法案剝奪租客權利,」他說。「它只是簡化程序,縮短處理時間。」
加拿大安省 (Ontario) 一名司機近日揭露一宗加油站油泵異常事件,指在未出油情況下仍被收費,引起公眾關注。
來自萬安,安省 (Vaughan, Ontario) 的Sergey Aleksandrov表示,事件發生於8月中旬,他與女友在多倫多 (Toronto) 以北一間Petro Canada(加拿大石油公司)加油站加油時,發現油泵在拔出油槍後仍持續跳錶,儘管油已停止流出。
「當我把油槍從油缸拔出時,錶盤仍在跳數,數字一直增加但完全沒有油流出,」Aleksandrov說。他即時用手機拍下現場情況,影片中可見他一手持油槍、一手持手機,錶盤上的公升數與金額不斷上升。
Aleksandrov表示,他曾向加油站查詢但未獲解釋,經過兩個月與Petro Canada客服溝通後,最終獲得退款及禮品卡。他估計自己被多收不足50加分,但擔心其他顧客亦可能遭遇同樣情況。
「我一直在想,之前加油的顧客會否也被多收?他們有沒有發現?」他說。
燃油價格專家、加拿大可負擔能源協會 (Canadians for Affordable Energy)主席Dan McTeague觀看影片後指出,油泵明顯出現故障。「這類機器一般不會出錯,但一旦出錯,可能造成重大影響,」McTeague表示。他認為事件屬機械故障,並無人為干預。
「這些油泵屬先進設備,錯誤情況非常罕見,」McTeague補充。「若出現錯誤,通常是零售商受損,而非顧客。」
Petro Canada母公司Suncor(森科能源)回應指:「我們在接獲通知後即時處理,並將涉事油泵下架維修。我們定期檢查現場設備,包括油泵,以確保運作正常。」
Aleksandrov表示,他只希望了解真相。「我只是想確保其他人不會再受影響。」
加拿大油泵設有檢查貼紙,顯示最近一次驗證日期。若懷疑被多收或油泵故障,市民可向加拿大計量局 (Measurement Canada)提出投訴,當局將進行調查。
安省 (Ontario) 政府近日推出一項全新居家護理計劃,旨在紓緩省內醫院擠迫情況,透過將部分病人轉移至家中接受高強度護理,減少住院人數。該計劃名為高強度綜合居家護理(High-Intensity Bundled Home Care),針對不再需要急症治療但仍需密集照顧的病人。
由安省居家健康機構 (Ontario Health atHome)主導,計劃主要服務長者及等待長期護理床位的病人,這些人目前因缺乏合適安置地點而長期佔用醫院病床。根據內部文件,該機構已於11月7日邀請居家護理機構提交服務建議書,計劃預計於12月8日在部分地區啟動。
居家提供醫院級護理
計劃下,居家護理機構將按固定費用提供密集護理服務:
-
每週1,500加元:精神健康或成癮支援病人
-
每週5,000加元:高醫療及個人照顧需求病人,等待長期護理床位
每位病人將由註冊護士統籌照顧團隊,包括個人支援員、物理治療師及職業治療師。護理內容涵蓋24小時醫療支援、醫院床安排、藥物送遞、虛擬監察及膳食服務(如Meals on Wheels)。
Lisa Burden,安省居家健康機構 病人服務總監表示,計劃是「按服務收費」模式的延伸,首階段將集中三類病人:
-
處於危機、無支援下難以安全居家的長者
-
有精神健康或成癮問題、等待替代護理安排的病人
-
等待康復治療但無法入住康復設施的病人
Burden指出,計劃目標是「讓病人安全留在家中,減少急症室求診及住院次數,並紓緩醫院容量壓力」。
快速推行與挑戰
首階段目標是在12月內將約570名高需求長者轉移至家中,當中不少患有嚴重認知障礙或行動不便,需全天候照顧。
前線醫護人員對計劃時間表及固定收費模式表示憂慮,擔心影響護理質素。人手短缺,尤其是個人支援員,亦是重大挑戰。
「紙上看來不錯,但人手從何而來?」珀斯 (Perth)急症科醫生Dr. Alan Drummond表示。
若全面推行,計劃每月開支約為1,140萬加元,文件未列明服務期限。
醫院壓力持續
安省醫院持續面對擠迫問題,調查顯示15至20%住院病人屬「替代護理級別(alternate level of care, ALC)」——
即不再需要急症治療但無其他安置選項。這些病人俗稱「床位阻塞者」,佔用病床導致急症室擠迫及手術輪候時間延長。
省級健康報告預測,醫院入住率將於1月達高峰,屆時流感、新冠及RSV病例將激增,長者受影響尤甚。
首階段將集中處理ALC入住率最高地區,包括:
-
多倫多中區(Toronto Central)
-
米西索加-哈爾頓(Mississauga Halton)
-
安省中東部及北部部分地區
安省現有約650間認可居家護理機構,惟只有少數如灣岸居家健康 (Bayshore Home Health)、護理夥伴 (Care Partners)及Paramed(由Extendicare擁有)具備全省服務能力。機構須於11月20日前提交建議書,合約將於11月27日批出。
溫哥華市長Ken Sim提出2026年「零地稅加幅」目標,但根據提交市議會的市府報告,若要維持24億加元的營運預算,市府必須透過削減開支、提高收費及開拓新收入來源,籌集約1.2億加。
根據 加拿大納稅人聯盟 (Canadian Taxpayers Federation)資料,溫哥華地稅在過去三年已累計上升20%。若議會通過此方案,2026年將不再加稅,但市民需承擔多項市政服務費用上調的影響:
水務費用
市府工程服務經理Lon LaClaire建議,安裝水錶費用按情況上調2%至33%。未來五年,按錶收費水費將累計上升20%,2026年單年升幅為4%。同時,固定費率水費將上調10%至16%。目前溫哥華有10萬個供水連接,其中6.8萬為未裝錶戶,按固定費率收費。新建住宅將全面引入水錶制度,按實際用量收費。
LaClaire表示,加價是為應付 大溫地區 (Metro Vancouver)供水成本,預計2026年溫市需支付1.09億加元,比2025年增加190萬加元。
排污系統
市府建議2026年排污公用事業費上調5.5%,排污接駁費則加幅達16%。LaClaire指出,接駁費上升反映勞工及物料成本增加。市府亦警告,老化排污基建正以超出更新速度的速度惡化。
固體廢物收集
垃圾及綠色回收桶收費將於未來五年上升7.9%。240公升綠色回收桶的年費將由238加元升至254加元。此項收費亦涵蓋部分街道清潔服務。
工程與泊車收費
工程部門的許可、申請及合約費用將上調4.5%。居民泊車許可證費用將由23加元升至55加元,電動車充電費亦擬作調整。大型行人道及路邊露天茶座的牌照費將上調10.5%。
發展許可費
市府發展、建築及牌照總經理Corrie Okell建議2026年各類許可費上調4.5%,包括建築、管道、拆卸及機械工程等。過去三年,許可費已累計上升23%。Okell指出,市府許可項目儲備金目前出現120萬加元赤字,因歷來收費未能覆蓋實際處理成本。
若議會批准上述加價措施,溫哥華市府將可在不加地稅的情況下維持財政穩健,同時繼續投資市政基建與公共服務。
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 BOC)是否會進一步減息,近期出現新變數——移民政策。儘管央行上月表示,若經濟表現符合預期,2.25%的利率可能是合適水平,但 Capital Economics (全球宏觀經濟研究機構) 的經濟學家指出,聯邦政府最新的移民目標可能打亂此預測。
總理Mark Carney領導的政府宣布,將臨時居民佔比降至5%以下,目標延至2027年,比前任總理Justin Trudeau原定時間晚一年。為達成此目標,2026年新臨時居民人數將由2025年的67.4萬人減至38.5萬人,減幅達43%。但政府未有說明預期離境人數。
Stephen Brown(Capital Economics 北美副首席經濟師)估算,若2026至2027年間約有82.5萬名臨時居民離境,政府將可達標。這將令加拿大人口增長幾近停滯,遠低於央行預測的0.5%。
Brown警告,移民減少可能令失業率比預期更快下降,即使沒有新增職位。事實上,加拿大10月失業率已由7.1%降至6.9%,新增就業達6.7萬人,遠超預期的減少5,000人。
若人口增長為零,維持就業穩定所需的「平衡就業增長率」可能變為負值,即每月減少5,000人亦不會推高失業率。這將令央行更擔心減息可能刺激通脹。
Brown補充,鑑於上週預算案缺乏重大財政刺激,新移民政策成為2026年減息預期的最大風險。
同時,加拿大財政赤字持續擴大。Robert Kavcic(BMO Capital Markets 高級經濟師)指出,包括安省135億加元赤字在內,各省合共赤字將達470億加元,佔GDP的1.5%。聯邦赤字佔GDP的2.5%,合計達3.9%,為2009–10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規模(疫情期間除外)。
節日氣氛正式回歸多倫多,市內地標Eaton Centre(伊頓中心)將於本月迎來標誌性的114呎室內聖誕樹,展開一連串由Cadillac Fairview(CF)主辦的節慶活動。
CF體驗設計與項目總監Andrea Nickel表示:「節日是人與人連結的珍貴時刻,CF致力打造充滿魔法的回憶,讓家庭與朋友一同感受節日的喜悅。」
由11月14日下午1時起,商場每日將上演燈光與雪景秀,設有四款輪替版本並配合節日音樂,直至12月31日每小時一場。
今年新增專業攝影服務,顧客可在聖誕樹前拍攝肖像照,費用為加幣$10,包含兩張數碼相片。
聖誕老人亦將於11月14日起重臨CF旗下商場,包括Eaton Centre。$15套票包括與聖誕老人互動及三張即時數碼相片,網上預約於11月4日開放。
由11月13日起,CF商場將邀請本地音樂人現場演出。至於Sherway Gardens(雪威花園),聖誕夫人將於每週末驚喜現身,派發糖果及刮刮卡,送出商場禮品卡。
聖誕夫人亦將聯同 Indigo(靛藍書店)舉辦「北極故事時間」,活動需預先登記,日期包括:11月15、18、22、23日及12月6、7、13、14日,詳情將於網上公布。
此外,Sherway亦將展出由安省科學館 (Ontario Science Centre)策展的「Dream Machines」動態雕塑展,由藝術家Rowland Emett創作。現場設有互動尋寶遊戲,鼓勵創意發揮。
Nickel補充:「我們非常自豪能將安省南部的商場打造成節日目的地,為訪客帶來獨特、難忘並可延續的節慶體驗。」
多倫多,節日快樂!
根據[Nanos Research]最新數據,加拿大人對Donald Trump及加美雙邊關係的憂慮再度升溫。該機構每週追蹤調查顯示,近18%受訪者認為特朗普及加美關係是他們最關心的議題,較上月的8.8%翻倍上升。
緊隨其後的是就業與經濟問題,佔17.1%,顯示政治與經濟憂慮密不可分。[Nanos Research]創辦人兼首席數據科學家Nik Nanos在接受[CTV News]訪問時表示:「當加拿大人想到特朗普時,也在思考這對就業與經濟意味著甚麼。」
兩項近期事件可能推動了這波憂慮:由[安大略省政府 (Ontario)]推出的反關稅廣告,以及聯邦預算案的公布。該廣告於 多倫多藍鳥隊 (Toronto Blue Jays) 與 洛杉磯道奇隊 (Los Angeles Dodgers) 的世界大賽期間播出,片段中前美國總統Ronald Reagan警告關稅「傷害每一位美國人」。作為回應,Trump宣布終止與加拿大的貿易談判,並對加國商品加徵10%關稅,但實施時間仍未明朗。
聯邦預算則著重提升加拿大經濟的韌性,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反映出對持續貿易戰的擔憂。Nanos指出,這些事件重新引起公眾對加美關係及其經濟影響的關注。
根據[Nanos Research]數據,加拿大人對Trump的關注曾在去年一月達到高峰,當時他重返白宮並威脅對加國商品實施全面關稅。此後,民意起伏不定。Nanos形容:「這是一場情緒、政治與經濟上的過山車。加拿大人期望有所進展,但像安省廣告這類事件又成為阻力。」
[Nanos Research]的每週政治追蹤亦顯示,[自由黨 (Liberal Party)]已走出選後蜜月期,與[保守黨 (Conservative Party)]的支持度差距縮窄。然而,總理Mark Carney在「最受歡迎總理人選」方面仍領先保守黨領袖Pierre Poilievre逾20個百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