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市中心一座具有百年歷史的建築——Hotel Dunsmuir,近日被市府判定為「幽靈危房」,並正式下令在21天內完成拆除。這一決定已於12月18日下午的市議會特別會議中通過,業主若未按時拆除,市府將代為執行並追討相關費用。
市府表示,這座位於 500 Dunsmuir St. 的五層建築已對公共安全構成重大威脅。該建築自2013年起空置,由當地知名開發商 Holborn Properties 持有,因長期缺乏維護,結構受損嚴重,甚至部分地面層已經坍塌。
👉🏻歷史建築現況:積水腐蝕 結構嚴重損壞
根據市建築主管部門的報告,該建築曾是為低收入人群提供單人房(SRO)的租賃住房,共有167個單間,住客需共用廚房及浴室。由於積水問題持續多年,導致建築的木結構嚴重腐爛,特別是屋頂東南與西南角的損壞最為嚴重,從屋頂延伸至地下室。
此外,建築內部堆積多達數公分厚的鴿糞,窗戶破損,石膏牆脫落,消防系統與火警報警器幾乎無法運作。市府強調,雖然地面以上的樓層部分保持完好,但建築整體結構已不堪重負,拆除成為唯一選擇。
👉🏻歷史遺產與安全之間的抉擇
這座建於1909年的建築由 Parr & Fee 設計,曾作為酒店使用,二戰期間則成為水兵兵營,後來轉為退伍軍人宿舍,近年來更是溫哥華低收入群體的重要居所。
對此,市議員 Sarah Kirby-Yung 在社交平台表示憤怒:“我們剩下的歷史遺產已所剩無幾,而這樣一座充滿故事的建築竟因業主疏於管理而走到拆除這一步,令人痛心。”她呼籲市府對此案展開全面調查,確保不再發生類似事件。
👉🏻開發商的回應:計劃多年未落實
作為業主的 Holborn Properties 曾表示,計劃將該建築納入更大規模的混合用途開發中,並舉辦過國際設計競賽,構想將該地區打造成集零售、辦公與住宅為一體的綜合項目。然而,這些計劃多年來未見實質進展。
對於市府的拆除令,Holborn Properties 資產管理總監 Lee Medd 表示:“我們承認市府的決定,並承諾將負責任地行動,以平衡公共安全、社區利益及未來發展。我們一直致力於將該地區納入城市振興計劃,造福整個社區。”
👉🏻民眾心痛與憤怒
此消息引發網友熱議,不少人對建築被拆除感到遺憾與憤怒。一位網友評論:“這座建築原本可以被修復和保護,為什麼市府與業主不選擇更具前瞻性的解決方案?”
另一位網友則批評:“業主顯然是有意忽視建築的維護,直到它變成危房。這樣的結果是市府與開發商共同失責的體現。”
隨著溫哥華遺產建築的逐漸消失,Hotel Dunsmuir 的拆除再一次引發了關於如何平衡歷史保護與城市發展的討論。這座見證了百年歷史變遷的建築,如今因年久失修而即將被移為平地,留給城市的,只有無盡的惋惜與深刻的教訓。
一名被暫時吊銷執照的溫哥華律師,因對鄰居提出「無理」訴訟而被要求支付近3萬加元的訴訟費用。
Naomi Arbabi指控其鄰居Colleen McLelland有越界行為。McLelland拒絕接受採訪,但她的律師Greg Palm表示:
「她感到很高興,因為她獲得了合理的賠償,免於被迫經歷這樣的法律程序。」
一位擅長研究僞法律論證的專家將這起案件描述為「莫名其妙」,另一位專家則表示,看到一名執業律師提出這樣的訴訟是「極為罕見」的。裁定駁回此案的法官表示,這訴訟具有「組織性僞法律商業論證」(OPCA - Organized Pseudolegal Commercial Arguments) 的特徵 - 這是主權公民和土地自由人等邊緣團體所喜歡的法律理論。
在去年10月提起的原告中,Arbabi指控McLelland在其公寓大廈的屋頂陽台上安裝了1.7米高的不透明玻璃隔板,阻礙了她的山景視野,因此構成了越界行為。
法官在1月駁回了此案,並要求Arbabi支付「特殊費用」 - 律師Palm表示這通常是作為對法院認定的可譴責行為的懲罰。剩下的只是需要確定Arbabi需要支付的具體金額。
根據週一的裁決,McLelland曾向Arbabi提出和解,如果她在3月8日之前支付14,200多加元,就可以了結費用問題。
Arbabi同意支付這個金額,但表示要分期40年內支付。
McLelland拒絕等到2064年,於是這個問題又回到了法庭。
在裁決中,司法常務官Meg Gaily (梅格·蓋利)表示,Arbabi需要向McLelland支付29,500多加元,以彌補她在自我辯護過程中花費的時間和金錢,並補償McLelland不得不花更多時間研究和學習民事訴訟程序,以應對這起「OPCA訴訟」。
Gaily表示,這筆特別費用還將用於償還Palm及其法律團隊,他們是出於無償的方式協助McLelland。
Palm在解釋為什麼他免費接手這個案件時表示:「Arbabi女士選擇以一種 ... 違背我們作為律師所宣誓的保衛法治和避免提出無聊訴訟的誓言的方式進行訴訟。」
「歸根結底,這項裁決反映了做出這種行為會有後果。」
Arbabi有權在14天內向法院申請對司法常務官決定作出審查。CBC News透過其監管人(一名受委託管理或結束法律執業的執業律師)聯繫Arbabi尋求評論,但監管人將該查詢轉介至BC省律師公會,後者則拒絕聯繫Arbabi,援引保密原因。
據卑詩省府8月15日的消息,素里至蘭里天車延長線將比預期晚一年完工,預算也比預期高出約50%。卑詩運輸及基礎建設部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通往蘭里市的16公里長的天車延長線目前計劃於2029年(而非2028年)投入運營,建設成本為60億加元(而非40億加元)。
聲明指出:“與所有公共和私營部門的基礎設施項目一樣,素里至蘭里天車項目也是在卑詩省、加拿大全國乃至全球面臨重大市場挑戰的情況下實施的。”🚧
“該項目成本……已根據市場最新的情況改變,包括通脹成本上升、主要商品價格上漲、供應鏈壓力和勞動力市場挑戰。這導致承包商提出了更高的報價。”運輸及基礎建設部表示。當時確定擴建項目可在2028年底之前僅一期就完成建設,比分兩期建設快兩年。經過廣泛的規劃工作,以及受到當前市場環境的影響,預計天車將在2029年底投入使用。
該部門表示,該線路的主要建設工程將於今年開始,目前已選定三家公司作為承包商。該公司指出,勘測、水電線路搬遷和設計等早期工作已經進行了數月。卑詩省運輸及基礎建設部處長范廉明 (Rob Fleming) 表示:“素里、蘭里和大溫地區其他社區的人口正在迅速增長,我們致力於修建基礎設施以滿足人口需求。這個天車項目將改變人們的交通方式,幫助當地居民創造更可負擔、更適居,且更為綠色環保的未來。”🌍🚆
擴建後,旅客從蘭里市出發,約22分鐘即可到達素里市中心,一個多小時即可到達溫哥華市中心。
2024年春天,BC省將會有新的短租屋法例生效。新法例將限制業主短租屋的業務範圍,規定業主僅能使用自住房屋的一部分去從事短租業務。新政策的推出,令不少因持續高利率而想將物業放短租去協助償還貸款的屋主和從事短租屋物業管理者感到絕望。Nancy Paine在維多利亞開了一間公司,專門負責幫短租屋主打理房間。這間小公司在維多利亞島的全盛時期,一度曾有65單長期業務。然而,自從BC省新政策推出後,公司預計從明年起的業務量將會大幅減少。
Paine稱,短租市場不好做,預計其公司的業務到明年5月份便將會全面停滯。屆時,她將不得不結束自己的生意,同時需要解僱15名員工。據Vancouver Sun報道,像Paine從事短租屋物業管理的人在BC省還有很多,預想到這種商業模式將徹底滅亡,令人感到唏噓。Paine指出,政府這種一刀切的做法是不合理的,因為並不是所有市面上的短租屋都適合作長期租賃用途。
她以位於維多利亞市中心一座四層樓的建築The Janion公寓為例,她有很多客戶都在那裡有物業。該建築物前身是臨時酒店,直到2017年,該建築還擁有收到市政府短租屋禁令的豁免權。由於大樓內很多單位面積都非常小,並不適合作長期住宅之用。部分住宅可能需要在晚上把床打開,然後再在天亮時收起,令空間變成一張桌子或梳化。這種狹小的住宅只能用作短租用途,而非長期生活。
包括維多利亞島地區在內,BC省很多業主都不得不在新政策的推出下,考慮要將房屋轉為長租或是出售。基隆拿負責管理房地產及提供室內設計的物業經理Amanda Van Der Lee說,她的大多數客戶在基隆拿購買公寓就是為了進入當地的房地產投資市場。如果被迫將出租物業轉換為長期租賃,業主將沒有現金流或會出現負現金流的情況,最終只會迫使業主出售房地產。從各個方面來看,隨著新政策的推出,BC省的短租市場只會變得日漸式微,不少業主也可能因此陷入兩難狀態。
近日,在加拿大溫哥華加人隊(Vancouver Canucks)的一場冰球比賽中,賽場上的大屏幕意外成為全場焦點。一段幾秒鐘的短視頻在社交媒體上瘋狂流傳,笑翻了全球網友。
👉🏻賽場大屏幕驚現「找老婆」牌子
視頻顯示,當大屏幕鏡頭對準一名男子時,他手舉一塊白板,上面赫然寫著「找老婆」(Looking 4 Wife)。男子眉飛色舞地向鏡頭展示這塊牌子,最後自己也忍不住笑了出來。
原來,這位「找老婆哥」是加拿大知名說唱歌手兼詞曲創作者,網名為 bbno$(本名:Alexander Gumuchian)。作為一名網紅,他以風趣的內容吸粉無數,在 Instagram 上擁有超過 200萬粉絲。
👉🏻「找老婆」事件火爆 網友爭相報名
bbno$ 以其幽默感和獨特的音樂風格在全球廣受歡迎,其代表作包括與 Y2K 合作的熱門單曲《Lalala》,甚至在全球也有不少粉絲。這次「找老婆」事件直接引爆他的私信,bbno$ 在社交媒體上笑言:「成功了!」(It worked)。
該短視頻在 Instagram 上獲得近 17萬個讚,評論區更是瘋狂:
-
「親愛的,我在這,選我!」
-
「怎麼報名?」
-
「快幫這哥找到老婆!」
-
「LOOKIN 4 WIFE,4個老婆?」
-
「我正好在找老公,太巧了!」
甚至有人幽默地問:「有沒有報名表?我幫朋友問的。」
👉🏻賽場大屏幕:比球賽更精彩的瞬間
其實,這並不是冰球賽大屏幕上首次出現轟動的時刻。過去也有粉絲借助大屏幕求婚,讓難忘的瞬間永久留存。不少人激動地當場喝酒壯膽,也有人因為過於緊張而語無倫次。
看來,冰球賽場上,比比賽更吸引人的,往往是大屏幕帶來的驚喜與歡笑!
近日,加拿大兩家鐵路公司與鐵路協會工會的談判陷入僵局,面臨工人罷工的風險,可能會嚴重影響加拿大和美國等國家的運輸。
北美行業組織和貨運方正在為加拿大兩大鐵路公司可能同時停運的前所未有情況作準備,這可能會造成數十億加元的經濟損失。
加拿大國家鐵路(Canadian National Railway)和太平洋堪薩斯城公司(Canadian Pacific Kansas City)與鐵路工會(Teamsters Canada Rail Conference union)的勞資糾紛仍然持續。勞工部長在8月15日(星期四)拒絕了介入仲裁,工人可能會在8月22日罷工,主要關注的問題包括調整內部、安全和薪資。
加拿大國家鐵路已經停止接受部分運輸訂單,包括危險品、敏感貨物和冷藏裝箱。從8月16日起,還會禁止通往六大美國樞紐的聯運運輸。各公司正在尋找替代方案。
作為世界上面積第二大的國家,加拿大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火車運輸貨物,包括穀物、豆類、鉀鹽、煤炭和汽車等。
「這將會是一場災難,似乎沒有東西可以運送。」Pulse Canada公共事務副總裁格雷格·諾瑟(Greg Northey)說道。Pulse Canada係一個代表豆類行業的團體。小麥種植者協會主席Gunter Jochum表示:「這真係非常令人沮喪。鐵路公司的低效運營對加拿大經濟無益,我們無法在任何形式的停運情況下真正運作。」加拿大鐵路每年運輸價值超過3500億加元的貨物,佔加拿大出口總額超過一半。
鐵路一旦停運,農業、能源、建築和製造業等都會受到重創,隨着豐收季節臨近,加拿大農業運輸面臨最嚴峻的挑戰。
Gunter Jochum說:「我們依賴穩定的鐵路服務,將收穫的穀物運往港口。如果無法交付穀物,我們就無法獲得報酬,對我們非常不利。」
加拿大國家鐵路公司(CN)和加拿大太平洋堪薩斯城公司(CPKC)與工會工人兄弟會(Teamsters Union)之間的談判陷入僵局,雙方互相指責對方缺乏誠意。
鐵路公司表示,如果不能達成勞工協議,他們將會在8月22日開始封鎖工人活動,而工會則表示,他們已準備好在該日期發起罷工。行業組織希望聯邦政府能防止鐵路停運,並指出加拿大鐵路每年運輸價值約3800億加元的貨物。
「考慮到數以百萬計的加拿大工作崗位將會受到影響,停運的破壞規模令人望而生畏。」加拿大商業委員會(一個遊說組織)寫給總理杜魯多和勞工部長史蒂文·麥金農的公開信中表示。
由於兩國經濟的高度合作,停運還會影響美國。加拿大大約75%的出口商品運往美國。加拿大兩大鐵路運營商CN和CPKC與芝加哥、新奧爾良、明尼阿波利斯和孟菲斯等多個美國主要鐵路和航運樞紐相連。
在加拿大,獲得醫療資源越來越困難。儘管2024年加拿大政府已投入超過3000億加元用於醫療體系,但人手短缺問題仍未解決。急診室超負荷,無法找到家庭醫生的居民更是多達數百萬。2025年1月15日,一場極寒暴雪天讓人感受到這一危機的嚴峻程度。
在安大略省的一處加拿大退伍軍隊協會門外,近千名居民冒著零下25℃的嚴寒排隊,其中不少人凌晨便開始等候。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爭取成為新增500個家庭醫生名額中的一員。
👉🏻為求名額,凌晨開始排隊
據報導,Brockton and Area Family Health Team剛剛迎來一位新醫生,並開放了500個新病人名額。由於名額有限,採取先到先得的方式,許多居民不想錯失機會,只能提前排隊。
清晨4點半,馬修(Matthew Fountain)帶著家人排到了第七位。他表示:“我的孩子從出生到現在都沒有家庭醫生,這次總算有機會讓他們能隨時接受檢查,感覺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與馬修有著類似經歷的居民不在少數,他們的小病小痛只能依賴急診室,導致醫療資源更加緊張。
70歲的弗蘭(Fran)和丈夫布萊恩清晨6點半趕到現場,等待4個小時後終於如願以償。弗蘭自從3年前家庭醫生退休後一直未能找到新醫生,特別是在她去年中風後,穩定的醫療照護對她來說尤為重要。
👉🏻暴風雪中的無奈與憤怒
這場搶名額的“飢餓遊戲”引發了廣泛討論。排隊居民科勒(Kohler)無奈地表示:“讓人在這樣的天氣裡排隊,簡直瘋狂。那些無法站在戶外的人,根本沒有機會找到醫生。”
單親媽媽蓋妮(Genny)更是感到心碎。她為了排隊特地請了一天假,等了數小時才拿到名額,但看到其他無法進入名單的人,她說:“我的心都碎了。”
不少人指出,政府應該反思這種情況。一些居民建議,相關部門可以提前分發號碼,減少長時間排隊的困擾。
👉🏻安省醫療系統危機加劇
目前,安大略省超過250萬人沒有家庭醫生,這一數字預計未來幾年將增至400萬。雖然福特政府去年10月承諾,5年內為每位安省居民配備家庭醫生,但在當前情況下,這一目標似乎遙不可及。
加拿大保健系統的挑戰不僅限於安大略省,這是一場全國性的危機。面對越來越多的極端天氣和人口老齡化,醫療資源的分配問題亟待解決。
這次千人冒嚴寒排隊的場景再次向政府敲響警鐘。正如居民馬修所言:“這樣的畫面令人感到悲哀和羞恥。政府需要立即採取行動,為民眾提供基本的醫療保障。”
多倫多的交通擁堵問題再度成為焦點!安省省長辦公室近日透露,正考慮在工作日早晚高峰時段實施擁堵費政策。消息一出,引發市民熱議。
👉🏻高峰擁堵成居民心病
家住多倫多東區的多倫多大學生Justin Ha,平日儘量使用公共交通前往學校,但偶爾需要駕車時,他深刻體會到高峰期駕車的壓力。他向記者吐槽:“在早高峰開車,壓力真的很大。有一次星期五晚上,我因為一場油罐車事故,在401高速公路上被困了整整兩個小時!”
同樣,住在Markham的Alessandro Sisti也對高峰擁堵感到頭痛。他經常需要前往多倫多市中心探望朋友或去醫院,通常40分鐘的車程,遇上高峰時段可能需要近兩倍時間。
多倫多的交通擁堵已成為市民生活的常態,2023年多倫多地區貿易委員會的研究估算,每年擁堵問題給大多倫多地區帶來110億元的經濟損失。加拿大經濟分析中心的報告更進一步指出,這一問題導致470億元的經濟機會和社會影響損失。
👉🏻擁堵費模式正在全球推廣
紐約市本月開始對中央公園以南行駛的車輛收取擁堵費,工作日上午5點至晚上9點的費用為每輛車9加元,非高峰時段的通行費為2.25加元。此政策實施後,僅一周內,擁堵區域的車流量便減少了7.5%,每天進入曼哈頓繁忙區域的車輛減少了43,000輛。
紐約的成功案例吸引了全球關注,但它並非唯一推行擁堵費的城市。倫敦、斯德哥爾摩和新加坡早已採取類似措施,成功緩解交通壓力。然而,作為北美第一個實施擁堵費的城市,紐約的經驗為多倫多等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鑒的模式。
👉🏻多倫多能否效仿?
多倫多大學基礎設施研究所所長指出,雖然擁堵費在其他國家行之有效,但多倫多的交通特性使其實施起來更具挑戰性。他表示:“與島嶼型的曼哈頓相比,多倫多市中心的入口點更多,如何劃分收費區域將是關鍵問題。”
另一種可能性是對多倫多周邊的高速公路,如401、427、DVP和加德納高速公路,實施環形收費。這些地點的交通壓力同樣不容忽視。
👉🏻政策前景尚未明朗
事實上,多倫多早在2017年曾討論對加德納高速公路和Don Valley Parkway實施收費,但該提案最終被時任安省省長Kathleen Wynne否決。
針對此次擁堵費的傳聞,安省交通廳長Prabmeet Sarkaria的辦公室回應表示,福特政府“永遠不會對安省的任何道路徵稅或收取通行費”。
儘管如此,多倫多的交通擁堵問題已迫在眉睫。面對經濟損失與居民壓力,擁堵費政策是否會成為解決方案,仍需拭目以待。
加拿大政府近日發布消息,針對來自加沙的難民,提供包括經濟援助與移民支持在內的一系列措施,旨在幫助他們適應新生活並與家人團聚。
👉🏻經濟援助計劃詳情
加拿大移民、難民及公民事務部長馬克·米勒(Marc Miller)宣布,已抵達加拿大的巴勒斯坦人現在可以申請過渡性經濟援助。該計劃針對成人與未成年子女提供一次性補助:
-
每位成人可獲得 3,000 加元;
-
每位 17 歲及以下的兒童可獲得 1,500 加元。
米勒表示:“我們對支持逃離加沙人道危機的承諾,並不會在他們抵達加拿大後結束。”他強調,這筆援助旨在幫助難民解決衣食住等基本需求,並順利融入加拿大社區。
援助將分階段發放,優先針對在 2025 年 3 月 31 日前抵達加拿大的申請者。申請人需在加拿大金融機構開設銀行帳戶,以便通過直接存款獲得款項。
👉🏻額外支持措施
除了經濟援助,加拿大政府還將退還臨時居民簽證(TRV)申請費和生物識別費,用於緩解難民的經濟壓力。相關退款將在未來幾周內發放。
然而,這項計劃引發了一些反對聲音。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支持者對聯邦政府的政策表示擔憂,認為巴勒斯坦難民與其他地區的移民待遇存在不平等。
小山鄰里之家協會的安置顧問席爾瓦·阿布卡里安指出,過去加拿大政府曾為敘利亞難民提供三個月的強有力經濟支持,但此次對加沙難民的援助力度相對有限。“雖然我們歡迎任何對難民的幫助,但相比其他國家,巴勒斯坦並未被列為需要更多幫助的地區,”她說道。
另一方面,加沙-加拿大聯盟代表奧馬爾批評,加拿大對烏克蘭難民採取了更為慷慨的政策,包括無限制簽證和永久居留通道,而對加沙人的支持卻顯得有限且苛刻。“我們甚至需要簽署財務擔保聲明,為被接到加拿大的孩子提供全額財務支持,”他表示。
👉🏻移民通道的未來
聯邦政府透露,加沙臨時居留通道將於2025年4月關閉,或在申請數量達到5,000份上限時結束。目前該計劃僅針對有限人數開放,去年5月的上限僅為1,000份。
隨著該政策的推行,加拿大政府是否能在公平性與人道主義之間找到平衡,仍有待觀察。
1. 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報稅?
根據加拿大稅務局消息,2025年的報稅季將從 2月24日 開始,電子退稅系統正式開放。
對於需要補稅的納稅人,越早提交,越能減少額外費用的產生。溫馨提示:早報早安心,趕早不趕晚! (記得收齊 T4、T5 等必要稅表)
2. 報稅截止日期
-
一般納稅人:4月30日 截止。
-
自僱人士:6月15日 截止。
建議提前準備,不要踩點,以免出現意外延誤!
3. RRSP 存款截止時間
雖然任何時候都可以為註冊退休儲蓄計劃(RRSP)存款,但若想在今年報稅中享受退稅,最後截止日期為 3月3日。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的 RRSP 貢獻限額為 $32,490 加元。
4. 聯邦稅率階梯
2025年聯邦個人所得稅稅率分為以下階梯:
-
收入低於 $57,375 加元:稅率為 15.0%。
-
收入超過 $57,375 加元至 $114,750 加元:稅率為 20.5%。
-
收入超過 $114,750 加元至 $177,882 加元:稅率為 26.0%。
-
收入超過 $177,882 加元至 $253,414 加元:稅率為 29.0%。
-
收入超過 $253,414 加元:稅率為 33.0%。
⚠️ 注意:這僅為聯邦稅率,省稅另行計算。
5. 碳稅補貼
氣候行動激勵補助(Climate Action Incentive Payment) 是一項無差別補助,與收入無關,凡符合資格的納稅人均可申請。
大部分人應已在 2025 年 1 月收到這筆補助金。
6. GST/HST 稅收抵免
2025年 GST/HST 稅收抵免金額為:
-
成人:最高 $349 加元。
-
兒童:最高 $184 加元。
收入超過 $11,337 的個人及家庭收入超過 $45,521,補助金額將逐步減少。
7. 加拿大免稅儲蓄帳戶(TFSA)
加拿大政府已正式公布 2025 年免稅儲蓄帳戶(Tax-Free Savings Account, TFSA)的供款限額:
-
2023年為 $6,500 加元,2024年增至 $7,000 加元,2025年將維持在 $7,000 加元。
TFSA 是一項重要的節稅工具,請納稅人充分利用!
8. 在家辦公抵稅
自去年起,暫定固定費率申報方式(Temporary Flat Rate Method) 已取消,納稅人需使用“詳細方法”進行申報。
需請雇主填寫 T2200 或 T2200S 表格,證明你在家辦公,並聲明相關開支不會由公司報銷,方能獲得稅務扣除。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多倫多及周邊地區的人口正式突破700萬大關,標誌著該地區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人口增長驚人
加拿大統計局於1月16日(周四)發布的年度人口估計報告指出,多倫多人口普查都市區(Census Metropolitan Area,CMA)的總人口首次超過 7,106,379人。
過去五年的數據顯示,儘管2020年人口增速放緩,但從2019年至2022年,人口穩步增長,從 6,426,293人 增至 6,582,012人,增長超過15萬人。
👉🏻2023年及2024年創歷史新高
2023年,多倫多地區人口增長超過 25萬人,總數達到 680萬人,創下歷史新高。而在2024年,增速更上一層樓,年度增長超過 27萬人,總人口突破 700萬。
移民是推動該地區人口增長的主要動力。2023年,加拿大共迎來近 50萬新移民,其中約 20萬人 選擇定居於安省。2024年,安省吸納移民數量進一步攀升至 40萬人,其中 21.3萬人 選擇了多倫多CMA。
👉🏻人口增速或將放緩
儘管目前人口持續快速增長,但加拿大統計局於2024年12月的報告中指出,隨著非永久居民淨增長逐漸減少,未來的人口增速可能會有所放緩。
此外,聯邦政府近來對移民政策進行調整,包括在2024年底將年度移民目標削減約 20%,使新移民入境更加困難。
同時,政府還考慮對國際留學生的入境人數設限,並可能限制留學生在學習期間獲取工作許可的權利,這些措施或將對未來的移民增長產生負面影響。
👉🏻定義多倫多都市區(CMA)
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統計局所定義的多倫多人口普查都市區(CMA)涵蓋了多倫多市、約克區、皮爾區,以及 Ajax、Pickering、Uxbridge、West Gwillimbury、Bradford、Beeton、Tottenham、Mono、Orangeville 和 Halton 的大部分地區,但不包括伯靈頓。
而省府定義的大多倫多地區(GTA)還包含東部的 Oshawa 和 Whitby,以及西部的伯靈頓。
隨著聯邦政府政策收緊,專家預計多倫多地區的人口快速增長可能將迎來終結,但當前的突破仍標誌著該地區在吸引移民與經濟發展上的強勁表現。
加拿大公共醫療系統再度暴露出令人震驚的缺陷。根據公共政策智庫 SecondStreet.org 本週三發布的報告,在2023-2024財年,至少有 15,000名患者 在等待手術或診斷檢查時死亡。而由於報告中未包含魁北克、亞省等地數據,實際死亡人數可能還要翻倍。
該機構自2018年起開始追蹤相關數據,至今已記錄 74,677宗 因等待醫療而喪命的案例。
👉🏻結腸破裂險喪命,拖延診斷成夢魘
來自卑詩省西基隆拿市的 Joan Hama,差點成為這 7.4萬名不幸者之一。
八年前,60歲的 Joan 因腹部不適就醫,醫生建議她接受結腸鏡檢查以排查癌症可能性。這項本應在 60 天內完成的檢查卻被推遲至 8個月 後。
在等待約四個月後,Joan 因劇烈腹痛被緊急送醫。檢查發現,她的結腸腫瘤因延誤檢查而破裂,導致嚴重併發症。手術中,外科醫生切除了腫瘤,並多次對她進行心肺復甦。
雖然 Joan 最終撿回一命,但術後兩年才逐漸恢復,肚子上的巨大疤痕和心理陰影至今揮之不去。她痛心地說:“如果能早點確診,事情就不會這麼糟。”
👉🏻癌症患者自救,斥資24萬赴美就醫
與 Joan 的情況相似,來自卑詩省 Cobble Hill 的 Melanie Leeson 在等待醫療的過程中被迫成為“醫療難民”。2024年,她被診斷患有惡性卵巢癌,然而在卑詩省醫院等待 111天 仍無法進行活檢後,她決定前往美國求醫。
術後,卑詩省的癌症醫院通知她需 9周後 才能開始化療。Leeson 說:“我知道自己撐不到第九周,這種等待實在讓人心驚。”
得知她已是癌症晚期後,醫生努力將化療時間提前三周。但最終,因癌細胞可能擴散到膽囊和脾臟,她選擇赴美進行第二次手術,並切除了部分非必要器官,共花費 24萬加元。
如今,Leeson 每半年赴美進行檢查,雖然仍在卑詩省接受部分治療,但她坦言:“如果不是去美國,我可能已經死了。”
👉🏻候診死亡:等待時間長達14年
根據報告,2023至2024年間,加拿大至少有 15,474名患者 在等待心臟手術、髖關節手術、白內障手術等過程中去世,等待時間從不到一週到 超過14年 不等。部分患者甚至在尚未等到治療前已經不幸離世。
👉🏻醫療危機:錢無法解決的問題
雖然各省已加大醫療投入,例如卑詩省嘗試政府租賃診所、招聘家庭醫生等方式,但成效有限。據 CIHI 去年發布的數據,2024年全國醫療支出預計將達到 3720億加元,為歷史最高水準,但等待死亡的問題仍未解決。
SecondStreet.org 呼籲各省政府應跟蹤候診名單死亡數據,並加強問責。但這一舉措是否有效,或許每一個加拿大患者心中已有答案。
西雅圖Bellevue的大統華T&T超市,號稱華盛頓州最大的華人超市,同時也是全美第一家大統華,終於在上個月正式開業了!
大西雅圖地區的華人紛紛雀躍不已,感慨多年來無法滿足的購物需求,終於得到了來自加拿大大統華的滿足與解放!
👉🏻開業即引爆搶購熱潮
西雅圖網友表示,低估了這家新店的熱度。據小紅書博主「埃里克醬」的現場觀察,開業當天人流量約有3000人,商品雖然非常齊全,但許多貨架上的商品很快就被掃空,連維他奶都賣斷貨。
然而,對於熟悉大統華的華人來說,價格上漲是司空見慣的現象。自從大統華被加拿大連鎖超市巨頭Loblaw收購後,商品價格漲幅驚人。即便如此,華人仍難以割捨對家鄉味的執念,再貴也要滿足「中國胃」。
👉🏻溫哥華博主跨境探店,發現價格「驚喜」
近日,來自溫哥華的博主Cosyben專程開車200多公里,前往Bellevue探訪這家新開業的大統華,並將其與列治文旗艦店的價格進行對比。他發現,即便開業已過一段時間,超市仍然人山人海,甚至需要排隊進場。更令人意外的是,西雅圖店的價格竟然普遍高於列治文。
以下為部分商品的價格對比(均換算為加元):
-
Angus牛排:西雅圖$32/磅,列治文$28.99/磅
-
自家三明治:西雅圖$11.5/盒,列治文$5.99/盒
-
全麥麵包:西雅圖$5.5/袋,列治文$2.9/袋
-
牛小排:西雅圖$5.7/磅,列治文$4.69/磅
-
大統華自家奶茶:西雅圖$5.5/杯,列治文$4.99/杯
博主感嘆:「列治文的價格在西雅圖店的襯托下,竟然顯得如此物美價廉!」
👉🏻西雅圖店的亮點:華人夢寐以求的酒品專區
儘管價格偏高,但西雅圖店新增了一個令溫哥華網友艷羨的亮點——大型酒品專區。據悉,這裡提供多達750款葡萄酒和烈酒,特別是韓國燒酒和日本清酒,讓顧客實現了「在華超買酒自由」。
👉🏻網友看法分歧:心理平衡還是高性價比?
溫哥華網友看完博主的分享後,紛紛表示心理稍微平衡了一些。但也有網友指出,若考慮西雅圖與溫哥華兩地的收入差異,西雅圖店的價格其實可以算得上物美價廉。
根據2025年1月的Numbeo數據,西雅圖的生活成本比溫哥華高28.3%,食品雜貨價格高出26.4%。然而,西雅圖居民的稅後月收入平均為$9589.24加元,而溫哥華居民僅為$3212.17加元。
儘管價格高低因地區而異,大統華作為華人的「精神港灣」,仍然承載著對家鄉味道的無限鄉愁。無論身處何地,對華人而言,大統華都不僅僅是一家超市,更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延續。
近日,加元兌美元匯率出現劇烈波動,跌至20年來的最低水平,加拿大經濟面臨巨大挑戰。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威脅”成為導火索,加元更是在十國集團(G10)貨幣中表現墊底。面對這場風暴,加拿大正展開強勢反擊。
👉🏻加元跌至20年低點,引發市場恐慌
據悉,隨著特朗普即將正式宣誓就職,其關於對加拿大商品徵收25%關稅的威脅導致市場陷入恐慌。1月22日(週一),加元匯率跌至0.6944美元,觸及自疫情爆發以來的最低點。根據富國銀行策略師埃里克·尼爾森(Erik Nelson)的分析,這是一場“低概率但高影響”的事件,導致投資者的交易心理急劇變化。
外匯市場專家指出,交易員們已在為進一步虧損做準備,“風險逆轉”數據顯示市場對加元的看跌情緒達到疫情以來的最高水平。
👉🏻“關稅戰”影響深遠,加拿大央行面臨降息壓力
目前,加元已成為G10貨幣中表現最差的貨幣,跌幅甚至超過墨西哥比索。據預測,加拿大央行可能在1月29日的利率決議中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3.00%,但未來的政策走向仍充滿不確定性。
同時,市場普遍擔憂特朗普一旦啟動全面關稅,加拿大經濟將陷入更大的衰退風險。根據加拿大國家銀行的最新模擬數據,若美國對加拿大商品徵收25%的關稅,加拿大的實際GDP將下降6%,這將是自2020年以來最大規模的經濟衰退。
👉🏻杜魯多政府強勢應對,計劃反制措施
為應對美國可能施加的貿易壓力,加拿大政府已經制定了詳細的報復性措施清單。據透露,這些措施將針對對美國部分地區經濟至關重要的產品,包括橙汁和Bourbon威士忌。安省省長福特更表示,若美國全面加徵關稅,安省酒類零售商將“全面下架”美國酒品。
與此同時,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在魁北克主持內閣會議時強調,加拿大不會向“無理的貿易威脅”低頭,必要時將採取強硬立場。
👉🏻經濟學家警告,貿易戰對美加雙方皆不利
儘管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旨在優先保護美國利益,但加拿大國家銀行警告稱,這場貿易戰也將對美國經濟造成沉重打擊。美國可能面臨滯脹壓力,經濟增長放緩且通脹上升,給企業運營和市場穩定帶來不確定性。
專家認為,加拿大政府需與國際社會密切合作,以向美國傳遞明確信號,強調雙邊貿易穩定的重要性。市場普遍希望,特朗普政府能認識到全面關稅措施對全球經濟的破壞性影響,避免進一步加劇兩國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