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西區一座歷史教堂遭到「嚴重摧毀」,教堂內部的文物也遭殃, 據多倫多消防隊長表示, 消防員通宵留守現場進行監控。
多倫多消防部表示,他們於上週日早上8點前接獲位於Gladstone大街近Dundas街西的St. Anne's Anglican教堂起火的報告。
消防員通宵留守教堂現場進行火警監控,評估熱點並檢查瓦礫下的殘餘情況。
多倫多消防部表示,安大略省火警調查署和多倫多警察預計於週一回到教堂現場調查。
「火災尚未被認定為刑事性質」,消防部表示。
副消防隊長Jim Jessop表示,這棟建築物已被「完全摧毀」,教堂內部的所有文物也遭到破壞。
「這對社區來說是一個心痛的損失」,Jessop在現場告訴記者。
多倫多警察已開設網上入口,讓公眾提交任何可能有助調查的照片或視頻。
Gladstone大街在College街和Dundas街之間封閉,以便消防人員繼續撲滅火勢。警方建議司機和行人使用其他路線。
教會主任神父Don Beyers表示,教會會眾對火災造成的損害「深感痛心」。
「我感到非常沉重,為我的教眾難過。你無法想像一個教會社區在週日早上發現他們辛苦經營、付出了這麼多的一切在短短一個小時內全部付之一炬是什麼感受。」Beyers在教堂外說。
「儘管遭受了如此可怕的悲劇和損失,我們作為一個教會仍將繼續前進」,他說。
居民們痛心,藝術品被毀
這座建於1907-1908年的教堂位於小葡萄牙社區,內部收藏了七人組三位藝術家於1920年代創作的早期作品。這些壁畫裝飾了祭壇區和圓頂,但均已在大火中被毀。
Beyers表示,這些「無價」的藝術品已在大火中化為灰燼。
「那些藝術品是無價的。那些是美麗的壁畫。」他說,「它們實在太美了。」
「這是唯一一座擁有七人組成員藝術品的教堂。很遺憾,現在它們都已經失去了。」
這座教堂於1996年被指定為加拿大國家歷史遺址。1980年,多倫多市也根據安大略省文物法指定了這座教堂。
St. Anne教會的網站表示,1923年,教會委託七人組創始成員J.E.H. MacDonald負責設計描繪基督生平的內部裝飾。MacDonald隨後又邀請了包括Franklin Carmichael和Frederick Varley在內的九位其他藝術家參與。
多倫多消防服務發言人Deepak Chagger確認了這些藝術品的損失,表示目前尚未發現任何被拯救的跡象。
代表該地區的市議員Alejandra Bravo表示,居民對這座提供了關鍵社區支援的場所被摧毀深感"巨大"的悲痛。
「這不僅僅是一座建築物。這是一個提供支援、家庭和愛的地方,也是社區人們聚集的地方」,她說。
神父稱起火原因 "真是個謎"
Jessop表示,當消防隊首次抵達現場時,大火已根深蒂固。
隨著火焰開始從屋頂射出,消防員為避免建築物倒塌的風險撤離了現場。Jessop表示,到了上午中旬,消防隊成功撲滅了大部分火勢。
「這裡沒有人,教堂是上鎖的,很安全,所有燈都關了」,Beyers說,他通常是最早到那裡的人。「我們真是無法解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警方表示,他們接到了有關建築物玻璃破碎和冒出大量濃煙的報告。消防隊已部署水塔和車隊在室外進行滅火行動,他們在週日上午較早時這樣說。
Jessop表示,鄰近的房屋已被疏散作為安全預防措施,並得到了保護,免受大火波及。
目前沒有報告指有人被困在教堂內或有傷亡。
主辦方: Do West Fest 照常舉行
位於小葡萄牙區、從Ossington大道延伸到Lansdowne大道的Dundas街W.上的Do West Fest街頭藝術節的組織者最初表示,由於St. Anne教堂附近發生大火,這個節日將延遲於週日開始。
「我們首要考慮的是社區的安全,參與節日的每個人都感到痛心,因為這座教堂是如此重要的社區地標」,節日組織者Kristyn Gelfand說。
「我們正試圖與警方、消防隊和整個應急響應團隊協調物流,以確保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去執行他們需要做的工作。」
組織者後來表示,該節日仍將持續到週日下午6點。
在周六四名以色列人質在加沙地區獲釋的好消息帶動下,參加多倫多年度「與以色列同行」遊行活動的人數打破了紀錄,估計超過5萬人參加。
「這非常重要。我們是一個團結的社區。我想這一點在10月7日之後得到證實,」Maureen Leshem在週日上午的遊行活動前表示, 她是在Supernova音樂節被綁架的以色列人Romi Gonen的表姐。
「我認為今天另一個驚人的事情是,我們有很多伊朗裔社區成員和基督教社區成員為我們加入,這是非同尋常的。這意義深遠,」Leshem補充說。
這次遊行由大多倫多聯合猶太募捐會(UJA)組織,也有來自加沙邊境基布茨比埃里(Kibbutz Be'eri)的倖存者參加,該社區在10月7日遭到哈馬斯入侵後遭受重大傷亡。
「這讓我們再次記起,猶太人在這裡生活數千年,我們會永遠留在這裡,我們在以色列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使命,在這裡面對仇恨也有一個使命,」這個受災社區的一名女性成員表示。
這名倖存者表示,聽到周六哈馬斯釋放的4名以色列人質的消息令人鼓舞,但「同時也很艱難」。
「我們還有120人被扣押,他們的自由被剝奪,」她說。「但只要有一個人獲得釋放,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巨大的慰藉。」
UJA大多倫多聯合會副會長Noah Shack對參與人數感到震驚,多倫多警方最初估計超過4萬人參加,隨著時間推移人數還在上升。在週日下午發布的新聞稿中,UJA預估參與人數超過5萬人。
「這是創紀錄的參與人數,」Shack說。「我們已經舉辦這個活動55年了,這是猶太社區和其他社區前所未有的支持。看到這一幕真的令人鼓舞。」
週六,當地執法部門逮捕了33歲的Jonathan Szeftel,他向多倫多一座會堂丟擲石塊,打碎了一扇窗戶。加拿大反猶太主義者的數目不斷上升讓Shack感到非常擔心。
「我從未想過會在加拿大看到這種情況。任何人面臨這種情況都是令人羞恥的,尤其是對猶太社區來說。我們非常感謝多倫多警察局。」
大批警力沿Bathurst街(多倫多一個傳統猶太人區)的遊行路線戒備, 為緩和與反對者的互動。執法人員曾使用公交車輛阻隔兩個群體直接對峙。
幾十名反以色列的示威者在不同地方沿路站立,手持巴勒斯坦旗幟和擴音器。反對者向主要由加拿大猶太人組成的隊伍喊叫「滾回歐洲!別干涉巴勒斯坦!」
一名親以色列的過路人鼓勵其他遊行者不要被反對者的存在分散注意力。「你無法治愈愚蠢。如果你試圖用理性與他們交涉,那就是在錯誤的方式。」這名中年人指著反以色列的激進分子說,「你根本無法說服他們,你也無法用理性與他們交涉。」
經歷年初的低迷後,大溫哥華地區(Metro Vancouver)與菲沙河谷(Fraser Valley)在2025年8月的樓市動態出現分化。隨著住宅價格回落,部分地區的買家興趣明顯回升。
根據前身為大溫地產局(Real Estate Board of Greater Vancouver)的 Greater Vancouver Realtors(GVR)最新數據,8月住宅成交量按年上升2.9%,達到1,959宗。儘管仍較過去十年同期平均水平低19.2%,獨立屋及聯排別墅交易量均錄得雙位數增長,顯示市場活躍度回升。
GVR轄區內所有住宅物業的基準價格降至115萬加元,按年下跌3.8%,較7月回落1.3%。其中,獨立屋平均價格為195萬加元,按年跌幅達4.8%;城市屋及公寓(condominium)分別報108萬加元及73.4萬加元,年跌幅均超過3%。
GVR經濟及數據分析總監 Andrew Lis 表示:「自年初以來,價格已回落約2%,8月按月亦下跌約1%。隨著買賣雙方的期望逐漸趨同,成交量亦有所回升。」
市場供應亦見增加,8月活躍放盤達16,242個,按年升幅達17.6%,較十年平均高出近37%。供應增加有助減低競爭壓力,但分析師警告,若現時趨勢持續,買家可享的機會窗口或將收窄。
相對而言,菲沙河谷(Fraser Valley)地產局(Fraser Valley Real Estate Board,FVREB)則錄得市場放緩。8月住宅成交量為931宗,按月下跌22%,按年跌幅達13%,較十年平均低36%,進一步鞏固該區為買家市場的地位。
該區所有住宅物業的基準價格降至93.6萬加元,較7月下跌近1%。獨立屋平均報117.2萬加元,城市屋為80.8萬加元,公寓則為51.4萬加元,年跌幅介乎4%至6%。
FVREB主席 Tore Jacobsen 表示:「目前的市場環境讓買家有空間提出更進取的出價。我們預期踏入秋季後,將有更多買家入市,把握價格低位的機會。」
FVREB行政總裁 Baldev Gill 補充,經濟不確定性已大致反映於市場之中,令觀望中的買家開始重返市場。「若繼續等待更明朗的前景,反而可能錯失目前明顯偏向買家的市場機遇。」
隨著秋季臨近,兩個地區的樓市走勢將繼續受供應量、價格變化及買家信心所影響。
🔗資料來源: https://dailyhive.com/vancouver/metro-vancouver-fraser-valley-housing-statistics-august-2025v
如果你曾研究過加拿大的教育制度與學校選擇,相信你早已有耳聞溫哥華西區頂尖學府!
溫哥華第39學區(School District 39) 覆蓋溫哥華市及大學保留地,位於原住民的未讓渡領土上,轄下共有 111 間學校,包括 89 間小學及 18 間中學,合共教育超過 52,000 名 K–12 學生,並由約 7,000 位教職員提供支援。此學區社區多元且充滿文化色彩,近半數家庭在家使用英語以外的語言,語言類別超過 160 種;學生人口中亦包括超過 2,200 位自我認同的原住民學生以及超過 1,200 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學生。
溫哥華教育局(Vancouver School Board, VSB)擁有全國最具多樣性的公立教育課程陣容,包括不同階段的法語沉浸課程(早期、後期及密集式)、普通話雙語課程、國際文憑課程(IB)、蒙特梭利教育、原住民為本的學校、精英小型學校(Mini-Schools)、藝術表演學院、體育專項課程,以及職業導向學院等選擇,讓家長和學生可以因應個人強項和興趣訂製合適的教育路向。
儘管此學區內眾多學校均享有卓越聲譽,以下精選兩所中學不容忽視——它們在專業課程及學術表現方面均十分出色,值得特別留意。
溫哥華 Sir Winston Churchill 中學:
Sir Winston Churchill 中學位於溫哥華西區核心地段,是本市最大型的公立中學之一,亦是具全球視野且志向遠大的學生理想的培育基地。校內學生人數超過 2,000 人,但是主動提供小班教學。因為學生人數多,Churchill 能提供多元化課程組合及豐富資源,配合多元背景的學生,營造充滿機會與學術深度的學習環境。
學校最具代表性的課程為「國際文憑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IB)」,是溫哥華公立學校中少數提供此文憑的中學之一。IB 課程不僅訓練學生具備大學研究能力,更強調全球視野與公民責任感,對未來升學與職涯發展具重大優勢。此外,學校由幼稚園開始已提供法語沉浸式課程,修讀該課程的學生亦可同時修讀 IB;再加上 Ideal Mini School 與 Prelude Program,滿足學生的學術探索與個人發展目標。
Churchill 同時設有多元選修科與課外活動,鼓勵學生根據自身興趣規劃未來方向。熱門領域包括機械工程(Robotics)、新聞寫作、世界語言課程及表演藝術等。
哪類學生最適合 Churchill?此校適合有志成為全球公民、對國際關係、外交、商業或國際學術界有濃厚興趣的學生;亦非常適合希望升讀加拿大、美國或海外頂尖學府的大學預科生。精通多語言、特別修讀日語、西班牙語及法語沉浸課程的學生,亦能充分發揮潛能;此外,對領導力、參與學生會、模擬聯合國(Model UN)及社區服務有興趣的學生亦大派用場。
**不得不提, 以下是Churchill知名校友: Ken Sim現任溫哥華市長,彭于晏(台灣著名演員、歌手及模特兒),張韶涵 (台灣著名女歌手及演員),謝霆鋒(多才多藝的加港歌手兼演員,曾就讀中學八年級).**
畢業生常見職涯方向包括:國際法與政治、醫學及生命科學、工程與科技、新聞與傳播、商業與經濟,以及具全球視野的人文藝術領域。
根據溫哥華教育局與學校官方 IB 課程資料,本校畢業生常獲以下世界頂尖學府取錄: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UBC), University of Toronto, McGill University, Stanford University, Harvard University;以及其他常春藤盟校及國際著名大學。IB 課程的全球認受性與嚴謹學術訓練正是成功入讀的關鍵。
🌍 溫哥華 Lord Byng 中學:創意與學術兼容的理想舞台
Lord Byng Secondary 位於卑詩大學(UBC)附近,根據 Fraser Institute 評分為 8.4/10,在溫哥華第39學區(SD39)中排名最高。學校規模較小,採取精品式公立中學模式,社區氛圍濃厚,在全國藝術教育領域享負盛名。
學校最具特色的是 Byng Arts Mini School,一項精選課程,專為具藝術潛能的學生而設,涵蓋視覺藝術、戲劇、文學媒體、管弦樂及樂團。此課程配合核心學科的 Advanced Placement(AP)大學先修課程,全面發展學生的創意與學術潛能。學生亦可在校內 Studio 65 藝術展覽空間展示作品,並積極參與高水平的音樂及戲劇製作。
Lord Byng 適合創意主導、熱愛視覺藝術、表演、寫作或設計的學生,同時亦適合希望挑戰 IB 以外嚴謹課程的學術型學生。學校既提供結構化的學術訓練,又重視學生的表達空間,是學術與創意並重的理想選擇。
畢業生常見發展領域包括:純藝術與應用藝術(電影、設計、動畫,表演藝術(音樂、戲劇,文學與新聞寫作,建築與城市規劃,社會科學與心理學,教育與社區發展.
根據 Lord Byng 官方學校簡介,畢業生常獲以下大學錄取: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UBC),Simon Fraser University (SFU),University of Victoria (UVic),McGill University; 以及安省及美國多間頂尖大學,特別是在藝術與人文學科領域表現卓越。學校的 AP 課程與藝術導向課程大大提升了升學競爭力。
Churchill 和 Byng 兩校皆提供卓越學習機會,但學習理念各有不同:前者著重國際學術深度與全球認證,後者則以創意與學術並重的教育哲學,培養具有藝術觸覺與批判思維的年輕學者。
以下是位於溫哥華第39學區值得考慮的優質學校,包括公立及私立學府,適合重視教育質素的家庭:
溫哥華西區(SD39)頂尖公立學校
學術表現突出的小學
-
Dr. Annie B. Jamieson Elementary:Fraser 評分 8.8/10,擁有全加拿大最大的小學弦樂團,並提供課後普通話語言培訓課程,課外活動涵蓋多項體育及藝術領域。
-
Sir William Osler Elementary:Fraser 評分 8.5/10,語文與數理基礎穩健,提倡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模式,重視全人發展。
溫哥華西區頂級私立一條龍學校(K–12)
📘📙此地區的私立學校普遍評分為 9 至 10 分,可謂眾所皆知。然而,真正能提供從幼稚園至中學畢業的一條龍教育的學校為數不多,對家長而言可減少學段轉換的壓力。
-
Crofton House School(女子學校):Fraser 評分 10/10,主打探究式學習及全球公民教育,設有 AP 課程、Ivy Compass 領袖培訓計劃,藝術、STEM 及體育均表現優秀,另有海外交流及服務學習項目。
-
St. George’s School(男子學校):Fraser 評分 9.6/10,專注於大學預備課程及戶外教育,提供超過 60 個學生社團與 50 支運動隊伍,藝術與科技亦具競爭力,設有寄宿及日校選擇。
-
你知道嗎?香港富豪李嘉誠和馬雲的兒子,還有謝霆鋒都曾在此校畢業,可見其教育質素與國際聲譽非凡。
-
West Point Grey Academy(男女混合):Fraser 評分 10/10,倡導創新思維與全球視野,強調體育競賽與表演藝術,重視領袖訓練與社區服務,課程全面整合科技工具。
關於私立學校住宿的常見誤解 很多人以為私校學生均需寄宿,但事實上,並非所有私立學校都提供宿舍,住在家中或與寄宿家庭同住是十分普遍的安排。上述私校雖坐落於溫哥華西區—個地價高昂但極具聲望與安全性的地段——其教育質素和社區環境皆屬頂尖。
家長須知:升學與置業的考量 若有意在此區升學,搬入指定校網需作出可觀的投資。除了地段本身的尊貴性,第39學區亦是全加最具競爭力的教育地區之一,其小學與中學多年來一直名列前茅,Fraser 評分長期維持在 8.4 至 7.1 之間。此區教育資源極為優越,學校表現亦非常亮眼。最終的選擇,取決於孩子的熱誠與職涯志向。
你已在考慮這一區的教育?或已有心儀的學校正在了解之中?
🔗資料來源:
https://media.vsb.bc.ca/media/Default/medialib/vsb-catchment-map-front.e752a779266.pdf https://www.vsb.bc.ca/ , https://www.fraserinstitute.org/categories/school-report-cards , https://media.vsb.bc.ca/media/Default/medialib/lb-school-profile-2024_2025.bbc2ab76329.pdf , https://sirwinstonchurchill.cbe.ab.ca/scholarships , https://www.compareschoolrankings.org/
加拿大白石鎮,一個平靜的海邊社區,近日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刺傷事件,引起了社區居民和遊客的恐慌。根據警方的報告,這起事件發生在周日晚上9點左右,地點位於著名的白石棧橋附近。受害者是一名28歲的男子,他在沒有明顯衝突的情況下遭到攻擊。幸運的是,他的傷勢不會危及生命,但嫌犯的動機尚不清楚。
案發時正值週末晚間,許多目擊者和過路人目睹了這一事件。警方正在全力調查此案,以找出嫌疑人的身份。根據目擊者提供的描述,嫌犯是一名身穿灰色連帽衫、戴著棒球帽的黑人男性。白石皇家騎警和法醫調查人員整晚都在現場工作,目前尚未逮捕任何嫌疑人。
白石市長奈特(Megan Knight)對此表示關切,並表示雖然近期社區發生了幾起令人不安的事件,但與往年相比並未顯著增多。她強調確保公共安全是市府的首要任務。白石每年吸引大量遊客,尤其是在夏天,但這起血腥暴力事件讓居民和遊客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
與此同時,溫哥華市的居民再次收到了一名高風險犯罪者現已在城中出現的警告,這進一步加劇了市民對安全的擔憂。上週四,溫哥華警方發布了一條令人不安的消息:一名被判有殺人前科並且具有高風險的性犯罪者已獲得日間假釋並居住在該市。
這名犯罪者名為麥凱(Scott Mackay),他在1987年因謀殺維多利亞大學的學生特萊斯福德(Marguerite Telesford)而被判終身監禁,此外他還有其他的性犯罪前科。麥凱在獲得日間假釋後,被要求遵守嚴格的監視和限制,但這一消息還是引起了溫哥華市民的恐慌和憤怒。
警方已經向社區居民發出警告,要求他們保持警覺並報告任何可疑行為。同時,警方也加強了對該地區的監視和巡邏。溫哥華市長也表示,市府將與警方合作,確保市民的安全。
這一系列事件引發了社區安全的擔憂,並提醒人們重視個人安全並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建議居民在夜間避免單獨外出,尤其是在較為荒涼或人煙稀少的地區。此外,與社區警方保持聯繫,了解最新的安全信息和建議也很重要。
社區居民和警方的合作至關重要,以確保社區的安全和和諧。警方鼓勵居民報告任何可疑活動或提供與這些事件有關的信息,這將有助於調查人員追踪嫌疑人並防止進一步的犯罪。
最後,政府和當地當局也應該加強對社區的安全措施,提供足夠的資源和支持,以應對潛在的犯罪風險。這包括增加警力和監視設施,提供更多的社區巡邏和安全宣導活動,以及加強犯罪預防措施的執行。
在這樣的情況下,社區的團結和警民合作將成為維護安全和恢復信心的關鍵。通過共同努力,白石鎮和溫哥華市可以克服這些挑戰,為居民和遊客提供一個安全、和諧的環境。
即使對租房市場不太關注的朋友,也應該聽說過BC省為了打壓Airbnb等短租平台,出台了多項政策,尤其是“非自住房不能進行短租”的規定,讓市場上的合法Airbnb數量大幅減少。
此外,溫哥華市政府的短租牌照申請費也從原來的$125暴漲至$1000,並有可能進一步上調。這似乎傳遞出一個信息:短租似乎比長租更賺錢。
(以下文章由網上原文翻譯,文章不代表本報立場)
🔹實情是否如此?做Airbnb累嗎?生意好不好?
從2023年9月到2024年9月,筆者經營Airbnb剛滿一年,結合個人經驗,為考慮成為Airbnb房東的朋友解答一些常見疑問。
🔹短租收益一定高於長租,只要定價合理
媒體此前指出,同樣的房型,短租的年總收益比長租高出20%-50%。經過一年經營,我認為這是正確的結論,但前提是定價合理。Airbnb會智能分析周邊房型,提供合理的定價範圍。以我家位於UBC附近的地下室套間為例:
該套間面積不到400平方英尺,配有獨立廚衛。即使是在“學區地段”,長租的月租難以超過$1300,而過去一年的Airbnb總收入為$22,000,平均每月接近$2000。扣除打掃等時間成本,實際收益仍然高於長租。而且隨著經驗增長,每次打掃僅需30分鐘左右,並不耗時。
🔹Airbnb的最大優勢在於靈活性
許多潛在房東可能認為:雖然Airbnb收益多,但每天打掃太麻煩,不如找個租客長期住著一勞永逸。如果你找到的是通情達理的好租客,長租可能更輕鬆。然而,BC省的租客權利過大,有時即使你想自住或轉租,亦無法趕走租客,需要很長的考量。
但Airbnb則完全不必擔心這些問題。你可以設定最長租期,隨時選擇某些日期不對外出租,或在特定時間調整租金,靈活度非常高。
🔹小戶型房源不易遇到“壞租客”
許多房東擔心的不是收益,而是“壞租客”破壞房屋。報導中提到的“壞租客”多數出現在租下一整棟房子舉辦派對的情況。如果只是出租一間房或套間,且你本人也居住在房內,基本不會遇到這類情況。以我自己為例,出租一年,總計150筆訂單,僅有3-5名租客把房間弄髒,但也只是留下污漬,並未造成嚴重損壞。
🔹淡旺季的區分
是否有明顯的淡旺季,完全取決於房源的地理位置和大小。以UBC為例,並無明顯的淡旺季之分。夏季遊客多,而秋季則有來訪學的教授和陪讀家長。聖誕節時期反而相對冷清,但如果是較大戶型,寒暑假和春假期間應該都不缺生意。
根據我和其他Airbnb房東的經驗,溫哥華的淡季主要是11月和2月,這兩個月降雨多且處於節日前夕,遊客相對較少。
🔹遇到糾紛怎麼辦?
Airbnb的雙向評分機制對處理糾紛非常有幫助。房客和房東都可以互相打分,一旦有房客行為不端,他們的“黑歷史”會影響未來的預訂。反之,若房東處理不當,也會影響後續的業務。遇到爭議時,建議求助Airbnb客服,雙方提供證據,由客服進行裁決。
🔹哪類租客素質最好,哪類最難伺候?
接了足夠多的訂單後,你會發現不同族裔、年齡的租客素質差異明顯。根據我的經驗,最難伺候的是來自美國的中年女性,尤其是白人,她們對細節特別挑剔;其次是黑人租客,雖然這樣說有些敏感,但我遇到的兩次無理投訴都是黑人提出的。
相對而言,加拿大和西歐的老年人素質最高,他們總是把房間打理得井井有條,彬彬有禮。至於亞洲人,表現參差不齊,但總體來說,95%的租客都不會給房東帶來麻煩。
溫哥華市政府近日對市政規劃政策進行重大調整,以簡化審批程序,提升建築開發的靈活性和效率。據《Daily Hive》報導,這一改革將使建築許可和開發流程更加高效,進而加速城市建設。
📌簡化規劃政策文件 減少繁瑣條文
現任溫哥華市首席城市規劃師 Josh White 於去年上任後,一直致力於改革建築許可和開發流程。在民選官員的支持下,他推動政策標準化,以減少冗長、重複甚至互相矛盾的規定。目前,市政府正在對現有約 1,800 頁 的政策文件進行整合,目標是縮減至 約 100 頁,以提高透明度和可操作性。
此外,這項改革還包括對各類設計準則的統一管理,避免因不同項目而出現過度複雜化的標準,使開發者能夠更容易遵循規範。
📌變革審批程序 允許同時進行多項申請
目前,溫哥華的開發許可流程採取 「串聯模式」,即申請人必須依序完成 重新分區、開發許可、建築許可 三個步驟,任何一個環節的延遲都可能影響整個項目進度。對於大型開發案,光是重新分區就可能耗時 4 至 5 年,造成風險和成本增加。
Josh White 計劃改變這一模式,推行 「並聯處理」,讓不同類型的申請可以同時進行,預計能將整體流程壓縮至 一年內完成,極大提升效率。
未來,溫哥華市政府還將採取 預分區規劃,減少傳統的一案一審模式,進一步加快建設步伐。此外,根據省政府要求,市政府計劃於 2026 年 開始從 社區便利設施費(CAC) 過渡到 便利設施成本費用(ACC) 模式,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的透明度與效率。
📌更靈活的建築標準與樓板面積規定
目前,溫哥華市內的高樓樓板面積通常被限制在 6,500 平方英尺 左右。White 表示,這一標準即將調整,並將立即生效。
根據新規定,若開發地塊的臨街面較大,其樓板面積最高可達 7,200 平方英尺,而位於街角地塊的建築甚至可能擴增至 8,000 平方英尺。對於超過 45 層 的高層建築,市政府將允許樓板面積擴增,以提升建築效率及抗震能力。
White 強調,這項調整將提高空間利用率 3% 至 5%,每層樓預計可額外增加一個住宅單元,進一步滿足住房需求。
📌開發費延期支付與擴大保證金使用
除了簡化流程,市政府也在調整開發費用支付方式。目前,開發商須在項目初期繳納大筆費用,影響現金流。新政策將允許 延期付款,使支付時機更符合開發收入進度,從而減輕經濟壓力,特別是在當前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
此外,市政府還計劃 擴大保證金使用範圍,開發商將不再需要提供 100% 現金信用證,改以保證金方式作為擔保,釋放數千萬資金用於其他投資用途。這一變更預計將於 2025 年春季 提交市議會審議。
目前,素里市已於 2024 年 1 月 率先批准擴大保證金試點計劃,允許符合資格的企業以 A+ 信用評級 並繳納 300 萬至 1,500 萬加元 的擔保金來獲得此優惠。
自2018年10月娛樂用大麻合法化以來,加拿大聯邦政府及各省政府共收取逾54億加元稅收。
聯邦政府收入12億加元,各省則合共收取42億加元。其中安大略省(Ontario)以15億加元居首,亞伯達省(Alberta)以逾10億加元排名第二,儘管其人口僅為安省三分之一。
亞伯達省亦錄得最高人均稅收,每人約210加元。其次為西北地區(Northwest Territories)135.80加元、育空地區(Yukon)126.35加元、薩斯喀徹溫省(Saskatchewan)121.55加元及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113.65加元。魁北克省(Quebec)則以55.31加元人均稅收最低。
相關數據來自下議院(House of Commons)的一份答覆,應魁北克保守黨國會議員Luc Berthold要求,提供大麻稅收及防治計劃開支的詳細資料。
聯邦稅收未達原本預期。2018–19年度預算曾估計五年內可收取6.9億加元,但截至2022–23財政年度,渥太華僅收取約5.67億加元。
大麻教育及防治開支亦遠低於預算。原本估計五年內支出8,300萬加元,但加拿大衛生部(Health Canada)報告顯示,自合法化以來僅花費約2,160萬加元,其中逾半(1,300萬加元)集中於2018–19年度。疫情高峰的2020–21及2021–22年度,總開支不足50萬加元。其後逐年增加,至2024–25年度達230萬加元。
聯邦政府自2018年起亦向26項大麻教育及防治計劃提供約2,960萬加元資助。數據不包括曼尼托巴省(Manitoba),因該省未參與聯邦大麻稅收框架。
2025年數據僅涵蓋4月1日至8月31日。
加拿大聯邦政府宣布加快推進Alto——全國首個高鐵項目,預計最快於2029年動工,比原定時間提前四年。
此舉載於總理Mark Carney於2025年11月公布的加拿大政府(Government of Canada)財政預算案中,指出工程、監管及審批程序將加速。Alto全長約1,000公里,連接多倫多(Toronto)至魁北克市(Québec City),沿途設站包括彼得堡(Peterborough)、渥太華(Ottawa)、蒙特利爾(Montreal)、拉瓦爾(Laval)及三河市(Trois-Rivières),提供比現時VIA Rail更快捷、更頻密及更可靠的客運服務。
新成立的重大項目辦公室(Major Projects Office, MPO)將為Alto提供支持,透過簡化程序及優先處理具國家建設價值的項目。政府亦計劃修訂法例,以減少審批不確定性。預算案指出,原住民及弱勢社群正被納入諮詢,以確保能參與設計及建設。
雖然目前未有最終造價,但預計將達數百億加元,遠高於原本高頻鐵路方案估算的60至120億加元。聯邦政府已預留39億加元,用於技術設計及規劃。政府估計,Alto在建設期間可創造51,000個職位,並為GDP注入高達350億加元。
2025年2月,聯邦政府選定私營財團Cadence負責規劃、設計、建造、營運及融資。Cadence成員包括SNCF Voyageurs、SYSTRA、加拿大投資機構La Caisse、工程公司AtkinsRealis及Air Canada。政府亦成立新皇冠公司(Crown corporation)Alto,獨立於VIA Rail,以監督項目。
Alto目標時速達300公里,將把走廊旅行時間減半。列車將使用專屬軌道及架空電纜供電,不與貨運或其他VIA Rail服務共用。
根據VIA Rail2024年年報,溫莎至魁北克市走廊客量為420萬人次,仍低於疫情前2019年的480萬。VIA Rail目前營運22列最高時速200公里的Siemens Venture列車,並計劃於2026年在連接溫哥華(Vancouver)、西雅圖(Seattle)及波特蘭(Portland)的Amtrak Cascades路線投入改良版本。
🔗 資料來源: https://dailyhive.com/vancouver/alto-high-speed-rail-planning-construction-expedited
多項新法例將於2025年12月在加拿大生效,涵蓋員工權益及公共安全的重要改變。
大部分更新屬於《加拿大勞工法典》(Canada Labour Code)修訂,重點包括職場安全及員工假期安排。
危險產品法
《危險產品法》(Hazardous Products Act)及相關規例於2022年12月15日生效,並設三年過渡期至2025年12月15日。供應商及進口商必須全面遵守新規定,包括正確分類產品、提供標籤及安全數據表。此法例更新了職場危險物料資訊系統(Workplace Hazardous Materials Information System, WHMIS),確保工作場所使用的危險產品有完整健康及安全資訊。
員工假期更新
C-59號法案(Bill C-59)將於12月12日生效,為《加拿大勞工法典》(Canada Labour Code)帶來新假期安排。員工如遇死胎,可享最多八星期假期;任何懷孕損失則可享三天假期,已工作滿三個月的員工首三天可獲有薪假。
此外,員工可享最多16星期無薪假期,以處理因收養或代孕而安置子女的相關責任。修訂亦更新了喪親假,保障員工在休假後可回到原職或相同職位,並在休假期間獲知培訓機會、調整假期長度及繼續累積福利。
管制藥物及物質法(Controlled Drugs and Substances Act)
自12月19日起,加拿大將對鎮靜藥物卡立普多 (carisoprodol)實施永久管制。執法部門可阻止該藥物進口、分銷及銷售,違者將面臨刑事處罰。Carisoprodol常用作肌肉鬆弛劑,鎮靜效果類似苯二氮卓類藥物。今年初已臨時管制,以加強邊境安全並打擊非法藥物交易。
🔗 資料來源: https://dailyhive.com/canada/new-laws-in-canada-december-2025
加拿大總理Mark Carney周二承認,他在回應記者有關與美國總統Donald Trump對話時,使用「誰在乎」一詞是「不當的表述」。
Carney於南非約翰內斯堡(Johannesburg, South Africa)出席二十國集團峰會(G20 summit)後,被追問何時最後一次與特朗普交談時回應「誰在乎?」並補充:「我們有過討論,我一直很忙。他有其他事情要做,適當時我們會再接觸。」
在下議院(House of Commons)面對保守黨批評後,Carney公開認錯:「這是對嚴肅議題的不當表述。真正的議題是我們在結構性改革上取得多少進展。」他同時強調,美國對大部分加拿大商品的關稅仍相對較低。
保守黨黨魁Pierre Poilievre則指責Carney未有認真面對關稅問題,並批評加拿大工人因美國加徵關稅而受苦。他在質詢時說:「工人關心,加拿大人關心,為何總理不關心?」並指Carney的外訪未帶來實質成果。
Carney反駁稱Poilievre的說法不正確,並指出加拿大已與印尼(Indonesia)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取消95%關稅。他又提到阿聯酋(United Arab Emirates)承諾向加拿大投資700億加元,外交部長Anita Anand形容這是「加拿大史上最大外資承諾」。
Carney承認美國對鋼鐵及汽車出口的關稅有所上升,但強調加拿大因《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協定》(Canada-United States-Mexico Agreement, CUSMA)的豁免條款,仍享有全球最低的關稅負擔。自然資源部長Tim Hodgson補充,政府將於本週稍後公布更多援助措施,支援受特朗普保護主義政策打擊的行業,尤其是受美國關稅及反傾銷稅影響高達40%的林木業。
Carney辦公室同時確認,他正考慮下週前往華盛頓(Washington, D.C.)出席在甘迺迪中心(Kennedy Centre)舉行的2026年世界盃抽籤儀式,加拿大、美國及墨西哥將共同主辦該屆賽事。
🔗 資料來源: https://www.cbc.ca/news/politics/carney-mistake-who-cares-9.6992050
一宗涉及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酒莊的數百萬加元爭議告一段落。卑詩省最高法院(B.C. Supreme Court)裁定,新買家必須向前莊主支付逾200萬加元,儘管他們聲稱遭受欺詐及庫存無法出售。
案件圍繞2017年Huber Estate Vineyards Inc.將Hainle Estate Winery Ltd.(Peachland, 卑詩省)出售予Bella Valley Enterprises Ltd.。買家為Bella Huang及 Tony Zhuang。該酒莊於1972年創立,2000年代由Huber家族(Huber family)購入,並以「歐洲傳統葡萄酒」為特色。
根據法官Justice Gary Weatherill的裁決,賣方Walter Huber曾誇大酒莊歷史及榮譽,包括聲稱是北美首間商業化生產冰酒的酒莊、曾在奧斯卡頒獎禮及Prince William與Kate Middleton的皇室婚禮上供酒,甚至自稱是「釀酒博士」。法官形容Huber的自我宣傳「令人不安」,但裁定這些言論並未對買家的決定產生重大影響。
買家為了趕及2017年中國新年需求,急於完成交易,並跳過律師審查,同意購入逾200萬加元的庫存酒。其後他們聲稱大部分酒已氧化、標籤不符或在中國市場難以出售。然而法院認為,他們未能證明酒在交易時存在問題,因為直至三年後才進行檢測。
Weatherill法官最終裁定,買家的指控屬於「買家後悔」: 「總而言之,Tony、Bella及Bella Valley是自招不幸。」
法院除判給Walter Huber 200萬加元庫存酒款外,亦額外裁定他獲得7.5萬加元賠償,因其誇大言論不足以構成解僱的正當理由。
經過逾兩年談判,加拿大郵政(Canada Post)與加拿大郵政工人工會(Canadian Union of Postal Workers, CUPW)宣布達成初步協議。這項協議最特別之處在於,雙方已就主要內容達成共識,但尚未簽署正式合同。
工會表示,現有集體協議繼續生效,工會暫停罷工,僱主亦暫停封鎖權。不過,在新協議獲批准前,工會仍保留罷工權利。
勞工律師Sundeep Gokhale形容這種安排「不尋常」,並向CTV新聞(CTV News)解釋:「雙方在概念上已同意大方向,但仍需落實文字,若成功,便會交由會員投票。」
協議公布的時機引起質疑,因為就在此之前,加拿大郵政(Canada Post)披露季度虧損達5.41億加元,2025年前九個月累計虧損更高達9.89億加元,並表示需要聯邦政府進一步援助。
爭議焦點包括加薪、員工編制及結構性改革,尤其是僱主推動擴大兼職聘用。2025年期間,工會逐步升級行動,包括禁止加班、停止派發宣傳單張,以及9月發動全國性罷工。
加拿大郵政與CUPW談判時間表
-
2023年11月:正式展開集體談判。
-
2025年5月:工會發動全國性禁止加班行動。
-
2025年9月:工會停止派發宣傳單張。
-
2025年9月25–26日:聯邦政府宣布重組計劃後,全國性罷工爆發。
-
2025年9月底至10月:調解陷入僵局,工會指控郵政以裁員恐嚇。
-
2025年10月:工會成功挑戰臨時裁員通知,全面罷工改為輪流罷工。
-
2025年10月中至下旬:國會委員會展開聽證,檢視郵政的結構性挑戰。
-
2025年11月9日:加拿大郵政向聯邦政府提交重組計劃。
-
2025年11月18日:加拿大郵政公布9.89億加元虧損。
-
2025年11月21日:雙方宣布達成初步協議。
目前雙方正敲定城市郵差及鄉郊/郊區郵差談判單位的合同語言,待簽署後,工會會員將進行表決。
保守黨國會議員周一猛烈批評總理Mark Carney,原因是他近日對美國總統Donald Trump的貿易談判問題作出輕視回應。
Carney於週日在南非約翰內斯堡(Johannesburg, South Africa)出席二十國集團領袖峰會(G20 leaders’ summit)時,回答記者提問何時最後一次與特朗普交談時說:「誰在乎?」他補充:「我期待很快與總統交談,但目前沒有迫切議題需要與他討論。當美國願意回來談貿易,我們會展開對話。」
保守黨在下議院(House of Commons)質詢時集中火力批評Carney。黨魁Pierre Poilievre指責他漠不關心,並指出Carney在春季大選時曾以能處理特朗普政府為競選主張。Poilievre說:「我們關心那些失業、無法支付房貸的工人。他為何不關心?」
政府院會領袖Steve MacKinnon為Carney辯護,強調總理「當然」關心加拿大工人和產業,並指與美國的談判仍具建設性。自由黨議員Wayne Long及Ben Carr亦支持Carney,讚揚他在全球建立關係,並指出雖然美加關係重要,但總理亦須推動其他貿易倡議。
加拿大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 of Canada)在新聞稿中批評Carney的「輕率」態度,並指其任期充斥「單方面讓步卻無實質成果」。聲明指出,特朗普對鋼鐵、鋁材及汽車徵收的關稅,令數千加拿大人失業,這應是總理的「燃眉之急」。
上月,安大略省政府(Ontario provincial government)在美國展開反關稅廣告攻勢,激怒特朗普,導致談判破裂。廣告片段引用前美國總統Ronald Reagan的警告,指關稅會引發貿易戰並損害美國經濟。Carney其後在南韓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Summit, South Korea)短暫會面時向特朗普道歉,但談判至今未重啟。
自由黨(Liberal Party of Canada)則表示,貿易談判本有起伏,與特朗普政府的對話最終會恢復。與此同時,加拿大正準備展開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協定(Canada-United States-Mexico Agreement, CUSMA)的更廣泛談判,該協定是加拿大最重要的自由貿易協議,預計明年將進行更新。
🔗 資料來源: https://www.ctvnews.ca/politics/article/he-should-care-conservatives-slam-carney-on-trump-comments/
一間位於溫哥華 (Vancouver)的地產公司因未能遵守聯邦反洗錢及反恐怖主義融資規例,被罰款149,886加元。
根據 加拿大金融交易及報告分析中心 (FINTRAC)的新聞稿,LeHomes Realty Premier因「未能遵守《犯罪收益(洗錢)及恐怖分子融資法》第一部分及相關規例」而被處罰。
FINTRAC指出該公司涉及六項違規,包括在有合理懷疑交易涉及洗錢罪行時,未能提交可疑交易報告。調查亦發現該公司未有委任合規負責人,未能充分評估產品、服務渠道、客戶及業務關係所涉及的洗錢或恐怖分子融資風險,並且未能保存完整的客戶紀錄及為員工提供持續培訓。
部分違規更涉及恐怖主義風險。FINTRAC表示,LeHomes Realty Premier未有考慮其產品及業務渠道可能涉及的恐怖分子融資風險。
在繳清罰款後,FINTRAC確認案件已結束。其總監兼行政總裁Sarah Paquet在聲明中表示:「FINTRAC與企業合作,協助他們理解並遵守法例。我們亦會確保企業履行責任,並在必要時採取適當行動。」
LeHomes Realty Premier總部位於溫哥華 Granville Street,其網站自稱「致力於服務真實需求的客戶並提供真正價值」。然而,該公司網站的「關於我們」頁面存在多處語法及排版問題,包括:「與我們合作的地產交易,意味著作為買家或賣家,你能體驗我卓越的成功紀錄。」
今年較早時,FINTRAC亦曾對另一間位於溫哥華 的公司Spence Diamonds處以逾250,000加元的罰款,原因同樣涉及合規失誤。
🔗 資料來源: https://dailyhive.com/vancouver/vancouver-real-estate-brokerage-fintra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