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預計冬季極寒的天氣將繼續影響BC省和草原省份地區,大風和冬季條件將在近日橫掃安省、魁省和大西洋區。
 
根據佳通社報道,加拿大西海岸地區的氣溫預計將在未來一周略有回升,週四可能會下雨。 但預計週二時,維多利亞和溫哥華仍有可能下雪。
 
加拿大環境部表示,阿爾伯塔省的氣溫將在周日開始略有回升,但危險的凍傷警報仍然有效,週一埃德蒙頓的最高氣溫預計為零下28攝氏度。
 
加拿大大西洋地區正準備迎接降雪和每小時90到100公里每小時的大風。
 
在安省,Hydro One公司表示,強烈風暴風刮倒電線,並導致樹木和電線桿折斷,目前正在全力恢復成千上萬家庭的電力。
 
根據氣象網的36小時天氣預報,多倫多週日下午回飄雪,體感氣溫在零下14度左右。 到了傍晚,溫度會繼續下降,達到零下17度。 而週日夜間至週日早上,體感會低至零下24度。 週一下午的氣溫會略有回升,但也低至零下17度。
 
從未來7天的預測來看,多倫多下週天氣的以低溫為主,會有小雪。 週一至週三的體感都在零下17度左右,週四略回升至零下7度,週五迎來新一輪降雪降溫,週五體感為零下15度,週六再降至零下18度。
 
 
最新消息 2023-12-14
多倫多本週五將實施一項新法規。餐廳在提供塑料「附屬食品物品」(如餐具、吸管、餐巾紙、紙購物袋等)之前,必須先詢問顧客是否需要這些物品。
 
這項法規於去年12月15日經多倫多市議會批准,旨在減少外賣所產生的一次性塑料垃圾。新法規還要求商家接受顧客使用可重複使用的購物袋和杯子。最初的法規中也包含一次性塑料杯的限制,但後來進行了修改。
 
如果商家不遵守新規定,可能會面臨罰款,最低為500元,最高可達10萬元。
 
市政府表示,預計執行這項計劃將需要花費45萬元,其中2024年將花費25萬元,而2025年和2026年每年則需花費10萬元。進一步的支出將納入2025年的預算中。
最新消息 2023-12-14
多倫多警方宣布,自2024年2月19日起,即下週一的家庭日假期開始,多倫多的法定假期期間將不再免費停車在街頭路邊。
 
根據警方新聞稿,市政府的附例並未明確規定法定假期期間可以免費在路邊停車,過去警方只是選擇不執行執法。 然而,由於對停車位的需求明顯增加,城市需要合理安排街道空間,以便滿足公共交通、自行車專用線、露天用餐區和其他基礎設施工程的需求。
 
因此,多倫多警方決定在法定假期期間恢復對路邊停車的收費執法。 這意味著在法定假期期間,駕駛員將需要支付停車費用,而警方將加強對違規停車的執法行動。
 
需要注意的是,路邊停車收費是由多倫多市政府管理和徵收的。 具體的停車費用和付款方式可以參考市府相關規定和指南。
 
這項決定旨在保障城市的交通秩序,提供更多的停車位,並確保街道空間得到合理利用。 駕駛員在法定假期期間務必留意並遵守路邊停車規定,以避免不必要的罰款或執法行動。
 
總而言之,自2024年2月19日開始,多倫多的法定假期期間將恢復路邊停車的收費執法。 這項決定旨在解決停車位需求增加和街道空間利用的問題,同時確保城市交通的有序進行。 駕駛員需留意相關規定,並依規定支付停車費用。
最新消息 2023-12-14

近日,加拿大連鎖藥店Shoppers Drug Mart(簡稱Shoppers)爆出一宗令人瞠目結舌的醜聞。Shoppers向一名不誠實的加盟店東提起訴訟,指控他挪用公司資金超過100萬加元,用於個人奢侈消費。

這名藥房老闆竟將公司的資金用來購買Gucci奢侈品、享受豪華旅行,甚至為自己家進行裝修,金額之龐大令人震驚。

事件的主角是穆盧蓋塔·沃爾德薩迪克(Mulugeta Woldetsadik),他是BC省經營多家Shoppers加盟店的藥劑師。作為Mulugeta Pharmacy的老闆,沃爾德薩迪克在過去十多年間,先後在特拉斯(Terrace)擁有兩家Shoppers店鋪,在基蒂馬特(Kitimat)擁有一家,並在鮑威爾河(Powell River)開設了另一家。然而,這位看似成功的連鎖店東,卻在今年年初突然賣掉大部分店鋪,原因令人唏噓。

根據Shoppers向BC省最高法院提交的民事訴訟文件,沃爾德薩迪克被指控通過提款、信用卡消費及銀行轉賬等方式,非法挪用了高達103.7萬加元的公司資金。這筆錢本應用於特拉斯和基蒂馬特店鋪的日常營運,但卻被他揮霍一空。

那麼,這筆巨款到底去了哪裡呢?根據訴訟文件,沃爾德薩迪克的奢華消費清單令人乍舌:

  1. 迪拜奢華之旅:在迪拜市中心的Address酒店一掷千金,消費超過7.1萬加元。

  2. 名牌購物狂歡:在Madison Avenue Couture豪掷超過5.1萬加元,在Gucci刷卡消費超過1.1萬加元。

  3. 環球旅行:在Expedia預訂旅遊項目,花費接近4.3萬加元,僅埃塞俄比亞航空的機票就花了超過2.1萬加元。

  4. 頂級度假村:在四季度假村豪爽揮霍,花費約1.05萬加元。

除了這些奢侈消費,沃爾德薩迪克還將部分資金用於個人房產的還貸和家居裝修,這些行為無疑違反了他與Shoppers簽訂的加盟協議。

不過,世上無不透風的牆。沃爾德薩迪克的這些“壯舉”很快被Shoppers發現,並在訴訟文件中揭示了他挪用資金的驚人細節。從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的短短一年半時間裡,他通過41次轉賬和提款,從加盟店的帳戶中轉走了65.4萬加元。

更令人震驚的是,他在與業務無關的信用卡上刷出了58萬加元的驚人消費。面對如此巨大的損失,Shoppers決定採取法律行動,要求法院宣布沃爾德薩迪克違反加盟協議,並命令他償還超過100萬加元的欠款及賠償金。不僅如此,Shoppers還對其位於庫特尼(Courtenay)的住宅發出未決訴訟證明。

Shoppers表示,儘管多次要求,沃爾德薩迪克始終無法解釋資金的去向,也無法證明這些錢是如何用於店鋪運營的。由於這些違約行為,Shoppers承受了巨大的財務損失。大部分債務由總部承擔,而沃爾德薩迪克欠下的債務已超過了加盟店的資產價值。

截至目前,沃爾德薩迪克尚未對這些指控作出回應,Shoppers的母公司Loblaw及其溫哥華的律師也未對媒體的詢問作出回應。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所有指控尚未在法庭上得到證實。此案的最終結果,還需等待法院裁決。

這起案件不僅涉及龐大的金錢損失,更引發了公眾對職業道德與責任感的反思。作為一名藥劑師,沃爾德薩迪克應該肩負保護公眾健康的重任,而非將客戶的信任置於腦後,追求奢華的生活方式。這事件無疑給整個行業敲響了警鐘,在追求個人利益時,切勿忘記肩負的責任與信任。

 

最新消息 2024-09-26

根據加拿大抵押貸款和住房公司(CMHC)最新發布的市場預測,大溫哥華地區的租賃市場空置率預計在未來幾年內逐步上升,但租金價格卻不會因此下降,反而將持續上漲。CMHC表示,隨著新建高租金公寓陸續投入市場,空置率的提升對租金價格的抑制作用十分有限。

🟦空置率升至2.9% 但租金仍將攀高

CMHC預測,到2027年,大溫地區的空置率將從2024年的1.6%增至2.9%,今年(2025年)的預計空置率為2.1%。然而,儘管市場上的可租房源增加,租金價格仍顯示上升趨勢。

📊 租金變化趨勢:

  • 2023年:兩居室月租金**$2,314**

  • 2025年(預計):兩居室月租金**$2,461**

  • 2027年(預計):兩居室月租金**$2,758**

CMHC經濟學家Shiva Moshtari Doust指出,目前溫哥華地區的建築數量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專門用於租賃的建築大幅增加,這將顯著提高市場供應。然而,Moshtari Doust 也警告,由於許多新單位的租金較高,這可能會加劇租金上漲壓力,使得租房成本進一步攀升。

🟦移民政策調整影響需求 租金壓力或趨緩

CMHC報告進一步指出,移民政策變化及非永久居民流入減緩,可能導致溫哥華租賃市場的需求在未來幾年出現下降。隨著新房源陸續供應,租金漲幅或有機會**縮小已佔用與新空置單位之間的價格

 

最新消息 2025-02-23

在溫哥華 (Vancouver) 高端房地產市場出現意外轉折之際,知名發展商Wesgroup Properties正式宣布取消其位於River District的豪宅項目Ardea,原因是面對經濟逆風及市場環境轉變,令項目不再具可行性。

Ardea原本規劃為一個204個單位的高端住宅項目,由五座沿河而建的大樓組成,其中一座獨立設施大樓命名為「Stil Haus」。根據Ardea網站的舊版本,Stil Haus設計靈感來自水療中心,設有蒸氣室、桑拿、熱水按摩池及冷水浴池,並配備健身室及「靜謐禪意花園」。

然而,隨著建築成本上升、利率持續高企,以及房地產市場降溫,Wesgroup決定取消項目。發展商指出,現時經濟環境已改變市場需求結構,令原定規劃難以繼續推進。

業界人士表示,Ardea的取消反映出溫哥華r整體樓市的趨勢——豪宅銷售因按揭規定收緊及經濟不明朗而放緩。此舉突顯買家偏好正在轉變,亦反映出發展商在適應市場現實方面所面對的挑戰。

目前溫哥華正逐漸轉為買家市場,市場供應增加、成交放緩、價格受壓,買家雖然擁有更大議價空間,但同時亦需承擔更高責任,審慎評估項目可行性及發展商的信譽。

分析師指出,儘管Wesgroup在業界享有良好聲譽及穩定交付紀錄,但今次事件提醒買家:「這並非失敗,而是策略調整。」一位地產顧問表示:「對買家而言,這是一個警示:發展商的信譽固然重要,但盡職審查更加不可或缺。」


目前Ardea項目網站已轉至Wesgroup主頁的River District專頁。Wesgroup表示:「根據合約條款,所有買家將獲全數退回訂金。」

儘管項目取消令部分準買家及投資者感到失望,Wesgroup強調,仍致力尋求符合市場需求的未來發展機會,並會繼續在Vancouver地區積極部署。


🔗 資料來源:https://www.ctvnews.ca/vancouver/article/vancouver-developer-cancels-no-longer-viable-luxury-condo-project/ 

 

最新消息 2025-07-14

在外賣盛行的時代,誰能想到點一頓飯,最後卻飯沒吃到,錢也沒了?最近,BC省越來越多所謂的**「幽靈餐廳」**在外賣平台上橫行,專門針對毫無戒心的消費者,簡直讓人防不勝防。

📌網友血淚教訓:「等了三小時,發現根本沒這家餐廳!」

最近,來自維多利亞的居民Tom Power,在Uber Eats上訂了一份漢堡,餐廳名稱為**「Dushka Burger」**。從店面介紹到菜單,一切看起來都相當正常,Tom也沒有多想,直接下單並成功付款,心滿意足地等著美食上門。

然而,這一等就是三個小時,外賣不見蹤影。期間,Tom多次透過Uber Eats的訊息系統聯繫餐廳,卻始終沒有收到任何回應。無奈之下,他決定直接撥打店家的電話號碼,卻發現這根本不是一間漢堡店,而是一家酒類商店!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Uber Eats的系統竟然顯示「訂單已送達」,這讓Tom徹底炸鍋:「我根本沒有收到外賣,也沒有人聯繫我,為什麼訂單會顯示送達?!」

📌虛假餐廳橫行,外賣平台審核成擺設?

當記者深入調查後,才發現這家**「Dushka Burger」根本不存在,完全是一家憑空捏造的幽靈餐廳**,目的就是為了欺騙消費者的錢財。事發後,Uber Eats也承認這是一家**「詐騙店鋪」**,並立即關閉了該餐廳的帳戶。

但問題是,這些幽靈餐廳究竟是如何通過Uber Eats的審核,甚至能夠順利營運一段時間,直到有消費者受害後才被關閉?

這讓許多消費者開始質疑,Uber Eats等外賣平台是否真的有在認真審核店鋪的真實性,還是僅靠提供基本資料就能輕易開設帳戶?

📌BC省「幽靈餐廳」成風氣,受害者恐難以追討損失

令人擔憂的是,這類幽靈餐廳並非個案,在BC省各地屢見不鮮,稍有不慎,消費者就會掉入這些騙局。而對於外賣平台的處理態度,不少人感到極度不滿,因為客服系統通常是機器人,無法提供有效的幫助,最終即便獲得退款,也已經浪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

Uber Eats的企業傳播主管Keerthana Rang回應稱,公司已經開始調查這些詐欺性質的餐廳,並加速關閉可疑店鋪,但仍無法完全杜絕此類行為。

消費者自救指南:點外賣前先查證,避免掉入騙局!

針對這些幽靈餐廳,專家建議消費者在外賣平台下單前,應該先自行查證餐廳的真實性,例如:

✅ 搜尋餐廳名稱,看看是否有官網或Google評論。
✅ 查看地址,確保該店鋪是否真的在線下經營,而不是隨意填寫一個虛假地址。
✅ 關注客戶評價,若餐廳沒有評論,或評價過於誇張,可能是詐騙店鋪。
✅ 遇到問題立即聯繫客服,若客服無法解決,可透過信用卡公司或支付平台申請退款。

 

最新消息 2025-02-08

多倫多警方表示,上周一晚間在一間錄音室外發生了公然的“駁火”事件,已經逮捕了23人。事件發生在11月11日晚上11點20分左右,當時警方正在多倫多Dufferin街以東的Queen街和Sudbury街地區進行一項與此事件無關的調查。根據報導,一輛疑似被盜的車輛停在一間企業的門前,車上有三人下車後開槍。

根據Global News的報導,多倫多警方副局長勞倫·波格(Lauren Pogue)指出:“嫌疑人向錄音室和站在外面的群眾開火。”她接著說:“這場無恥的暴力行為升級為兩個群體之間的交火,我們的一輛無標記警車被子彈擊中,車內有警員,但幸好警員沒有受傷。”

波格表示,在嫌疑人試圖逃離現場時,警方成功攔下了該車。她補充道,當其中一名嫌疑人被短暫步行追捕後逮捕,另外兩人則成功逃脫,目前仍在被警方追捕。

警方在搜查該地區時發現了多支“可能是逃跑嫌疑人丟棄的槍支”。波格透露,許多人在錄音室內被捕,並且在屋頂及附近的垃圾桶中繳獲了多支槍支。

據悉,警方共逮捕了23人,並繳獲了16支槍支,包括手槍和突擊步槍。波格稱此次事件為“一次極其危險的事件”。

她強調:“我要特別指出,在這麼動蕩和危險的情況下,沒有人受傷,這實在是不可思議。”

警方表示,作為預防措施,其中一名嫌疑人被送往醫院,但並未受到重傷。

目前尚不清楚此次槍火的具體原因,但波格表示,“所有跡象顯示這是一場與幫派有關的衝突,但仍在調查中。”

據稱,這場槍火中至少發射了100發子彈。一段在社交媒體上流傳的視頻顯示,在槍戰發生前,一群人在錄音室內狂歡,並且不少人揮舞著槍支。

 

最新消息 2024-11-18

美國(United States)總統 Donald Trump 再度引發爭議,呼籲醫生避免向孕婦處方 Tylenol,指該藥物與自閉症存在關聯。Tylenol 在美國及加拿大(Canada)廣泛使用,其主要成分 acetaminophen(在北美以外地區稱為 paracetamol)。Trump 在白宮表示:「Tylenol 唔好用」,並呼籲孕婦「除非發高燒,否則要堅持唔食」。美國衛生部長 Robert F. Kennedy Jr. 隨即宣布,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將啟動安全標籤修訂程序,並展開公眾教育活動。

醫學界迅速作出反駁。美國婦產科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指出,Trump 的言論「危險地簡化」兒童神經系統疾病的成因,並不符合現有科學證據。英國(United Kingdom)衛生大臣 Wes Streeting 表示:「坦白講,我信醫生多過信 Trump」,重申 paracetamol 仍是孕婦最安全的止痛藥。

FDA 向醫生發出的建議則較為審慎,承認部分研究曾描述 acetaminophen 與自閉症之間的關聯,但未有確立因果關係。該機構強調,acetaminophen 對孕婦的發燒及疼痛治療至關重要,而這些症狀本身亦可能對胎兒構成風險。

相關科學研究仍未有定論。2024 年一項涵蓋 240 萬名瑞典(Sweden)兒童的研究未發現 Tylenol 與自閉症之間有任何關聯。相反,由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領導的綜合分析涵蓋 46 項研究,其中 27 項顯示有正面關聯,但研究人員提醒勿過度解讀,並強調治療孕婦症狀的重要性。

Tylenol 製造商 Kenvue 發表聲明,強調「獨立且可靠的科學研究清楚顯示 acetaminophen 不會導致自閉症」,並對錯誤資訊可能對準媽媽造成影響表示關注。

同時,Kennedy 宣布 FDA 有意批准 leucovorin 作為治療自閉症兒童的新用途。該藥物原用於化療期間保護癌症患者免受毒性影響,現正研究其對低葉酸水平的自閉症兒童是否有助改善語言能力。FDA 局長 Marty Makary 指出,初步研究結果令人鼓舞,但專家警告相關科學仍處於早期階段。


美國自閉症診斷率近年急升,2020 年 8 歲兒童的比率達 2.77%。研究人員認為,這一趨勢主要源於公眾認知提升及診斷標準擴大,而非單一成因。包括英國全國自閉症協會(National Autistic Society)在內的倡議團體批評 Trump 的言論「不負責任」,警告此舉可能破壞多年科學研究成果,並加深對自閉症群體的污名化。

隨著公眾討論升溫,衛生官員呼籲以審慎態度、科學證據及全面背景作為決策基礎,保障母嬰健康。

 

🔗資料來源: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x20d4lr67lo 

 

最新消息 2025-09-25

在最新公布的2026年QS世界大學可持續發展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Sustainability)中,加拿大高等教育表現亮眼,三間大學成功打入全球前十,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教育領域的領先國家。

該排名由高等教育機構QS於11月18日發佈,評估全球近2,000間大學在環境影響、社會影響及治理三大範疇的表現,反映全球學界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視。

根據QS,加拿大是全球前十名大學最密集的國家。不過,今年由瑞典隆德大學(Lund University, Sweden)奪得榜首,取代去年的冠軍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後者現排名第二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維持第五名,而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 Canada)則由第15名躍升至第九名

2026年QS可持續發展大學排名前五名:

  1. 隆德大學(Lund University,瑞典)

  2. 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加拿大)

  3.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英國)

  4. 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英國)

  5.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加拿大)

其餘前十名包括: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英國)第六,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英國)與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 Sydney,澳洲)並列第七,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加拿大)第九,以及曼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nchester,英國)第十。

其他上榜加拿大大學包括:

  • 西安大略大學(Western University)— 並列第24名

  • 蒙特利爾大學(Université de Montréal)— 並列第53名

  • 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 並列第59名

  • 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 並列第69名

  • 阿爾伯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 並列第74名

  • 麥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 並列第92名

  • 達爾豪斯大學(Dalhousie University)— 並列第107名

  • 渥太華大學(University of Ottawa)— 並列第116名

  • 西門菲莎大學(Simon Fraser University)— 並列第121名

  • 卡加利大學(University of Calgary)— 並列第129名

  • 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 並列第129名

  • 拉瓦爾大學(Université Laval)— 並列第153名

  • 圭爾夫大學(University of Guelph)— 並列第161名

  • 薩斯喀徹溫大學(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 第168名

  • 康考迪亞大學(Concordia University)— 第188名

  • 維多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ctoria)— 並列第197名

其他未列具體排名但亦上榜的加拿大大學包括:曼尼托巴大學(University of Manitoba)、多倫多都會大學(Toront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溫莎大學(University of Windsor)、里賈納大學(University of Regina)、勞里埃大學(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新不倫瑞克大學(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布魯克大學(Brock University)、卡爾頓大學(Carleton University)、魁北克大學(Université du Québec)、紐芬蘭紀念大學(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及舍布魯克大學(Université de Sherbrooke)。

🔗 資料來源: https://ca.news.yahoo.com/canadian-universities-dominated-top-10-160249745.html 

 

最新消息 2025-11-22
【#那些年系列】 【飲酒最後一場——茶會飲酒】 想當年,與朋友相聚喝酒談天至深夜時分,總會再到翠亨村酒家(Tsui Hang Village Restaurant)吃宵夜。那時大家聊得興起又會想飲多一、兩杯酒,但酒家是不能賣酒的,因此就會將酒倒進茶壺內,我們再用茶壺把酒倒進茶杯內喝,一瞬間變成「品酒」而非品茶的茶會!不知道大家那些年又有沒有同樣的回憶呢?
最新消息 2025-11-22

加拿大安省(Ontario)教育廳長Paul Calandra表示,將迅速行使新通過的第33號法案Bill 33)所賦予的權力,進一步接管表現失當的學校董事會。該法案已於週三完成三讀,正式通過,賦予廳長更大權力監管學校董事會,並要求在地方警隊提供的情況下,強制推行校園警員制度(School Resource Officer, SRO)。

Calandra點名近北區學校董事會(Near North District School Board)為潛在接管對象。政府審查報告指出,該董事會行政與受選教育委員關係破裂,教育總監參與評估自身表現,領導力缺失,部分委員的行為亦導致Parry Sound新校舍工程長期延誤。

Calandra表示,若該董事會未能全面履行上月發出的指令,他將直接接管。「學生現時在半拆卸的高中上課,這是董事會決策所致。任何人認為教育廳長應容許這種混亂持續,都是錯的,我會堅決反對,」他說。

目前,Calandra已因管理不善任命監督人接管五個學校董事會。新法擴大政府介入的理由,涵蓋公共利益,而不僅限於財務問題。他亦透露,正考慮取消民選教育委員制度,並希望於年底前作出決定。不過,他強調法語及天主教學校董事會將保留憲法保障,維持其教育委員的職權。

反對黨、教師工會及部分家長強烈批評該法案。安省公立學校董事會協會(Ontario Public School Boards’ Association)表示,教育委員確保社區能參與學校決策。「當地方聲音被排除,所有人都會受損,」主席Kathleen Woodcock在聲明中指出,並強調監管應為最後手段,且需有明確計劃與透明機制,讓治理權最終回歸社區。

新民主黨(NDP)領袖Marit Stiles批評政府自導自演。「他們假裝自己要解決問題,但其實正是他們造成這場混亂,」她說。「我不信任Paul Calandra或Doug Ford能修復教育系統。他們應該專注於如何為學校提供足夠資源。」

法案亦規定,若地方警隊提供,學校董事會必須實施校園警員制度。部分學區早已自願推行,但亦有學區因學生感到不安及種族社群表達疑慮而終止相關計劃。

倡議團體無警校園(Policing-Free Schools)總監Andrea Vasquez Jimenez在記者會上批評此舉方向錯誤。「政府不可能靠警察來實現校園安全或學業成就,這種說法既不誠實亦具破壞性,」她說。

 

🔗 資料來源: https://www.cbc.ca/news/canada/toronto/school-board-takeover-bill-passes-9.6985011#:~:text=The%20Ontario%20government%20has%20passed,require%20school%20resource%20officer%20programs

 

最新消息 2025-11-21

加拿大安省高等法院(Ontario Superior Court of Justice)批准聯邦政府延長修訂《公民法(Citizenship Act)》的限期,由原定的2025年11月20日延至2026年1月20日。修訂法案C-3號法案Bill C-3)旨在取消「第一代限制(First-Generation Limit, FGL)」,該限制已於2023年被法院裁定違憲。


若法案獲通過,加拿大公民即使在海外出生,亦可將公民身份傳予同樣在海外出生的子女,前提是符合「與加拿大有實質聯繫」的測試。法案已完成加拿大國會下議院(House of Commons)三讀及參議院(Senate)兩讀,目前正由社會事務、科學與科技常設委員會(Standing Committee on Social Affair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審議。

法官Akbarali在裁決中指出,政府在推動替代法例方面已有「重大進展」,並表示「合理預期」法案可於2025年底前正式生效。政府原先要求延至2026年4月22日,但經進一步商議後改為提前至2026年1月20日

在法案正式生效前,聯邦政府於2025年3月推出的臨時措施仍然適用,讓受FGL影響人士可申請酌情公民身份,包括:

  • 2023年12月19日前出生或領養者,受FGL限制

  • 2023年12月19日或之後出生或領養者,若其加拿大父母符合「實質聯繫」測試

  • 1949年4月1日前出生者,受FGL影響

  • 因未達保留要求而失去公民身份者(根據舊法第8條)

申請人可向加拿大移民、難民及公民部(Immigration, Refugees and Citizenship Canada, IRCC)提交申請,並可要求加快處理。臨時措施將於C-3號法案獲皇家同意(Royal Assent)後失效。

聯邦政府此前已三度錯過修法限期,但今次進展及修訂限期的提前,顯示政府更積極處理問題。移民部長Diab表示,受法案影響者大多為兒童,預計申請人數將達「數以萬計」,而非「數十萬」。

C-3號法案於2025年6月5日提出,取代已於2025年3月因國會休會而失效的C-71號法案(Bill C-71)。

 

🔗 資料來源: https://www.cicnews.com/2025/11/deadline-for-amendment-to-citizenship-act-extended-to-january-2026-1162257.html 

 

最新消息 2025-11-21

在加拿大與瑞典(Sweden)加強經濟與安全合作之際,瑞典國王Carl XVI Gustaf表示,兩國夥伴關係的深化正值全球局勢劇變之時。「世界局勢已經改變,變化非常劇烈,」Carl XVI Gustaf在接受CTV全國新聞(CTV National News)首席主播Omar Sachedina專訪時表示。

本週,Carl XVI Gustaf與王后Queen Silvia率領約30間瑞典企業、政府機構及組織代表團訪問加拿大,這是他們第三次進行國事訪問,前兩次分別在1988年及2006年

「瑞典是一個小國,經濟規模不大,非常依賴出口市場。我們與貴國早已有不少接觸,」Carl XVI Gustaf指出。「兩國在多個領域已有合作與友誼,現在希望進一步推動。」

週二,加瑞兩國簽署一項以「共同價值與互利目標」為基礎的戰略夥伴協議。根據加拿大總理辦公室(Prime Minister’s Office)新聞稿,協議將促進兩國在關鍵礦產、製造業、國防、創新及氣候領域的產業與勞工合作。

此協議源於加拿大工業部長Melanie Joly於8月訪問瑞典期間,雙方同意加快深化合作。加拿大財政部長Francois-Philippe Champagne與瑞典副首相Ebba Busch週三在渥太華(Ottawa)表示,協議已進入實質執行階段。「我們的合作是真正值得信賴的夥伴關係,」Busch說。

瑞典亦向加拿大推銷由Saab公司(Saab)製造的Gripen戰機,作為加拿大正在審議的美國Lockheed Martin公司生產的F-35戰機替代選項。

此訪問正值加拿大總理Mark Carney尋求在與美國(United States)貿易戰背景下多元化經濟與戰略夥伴關係之際。當被問及美國總統Donald Trump是否影響加瑞關係深化時,Carl XVI Gustaf表示「目前不是」,但強調「必須保持靈活」。


「要靈活,尋找其他可能性,因為總有新的商機。瑞典多年來一直是自由貿易國家,」他補充。作為歐盟(European Union)成員,瑞典出口至美國的商品亦受特朗普關稅影響,面臨15%徵稅。

談及加瑞關係的動力,Carl XVI Gustaf指出兩國擁有「良好基礎」與「高度理解」,並感謝加拿大協助瑞典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正式成員。「我們非常感激,這促成了良好夥伴關係,」他說。瑞典於2024年成為NATO第32個成員,加拿大是首個批准其加入的盟國。

1973年登基以來,Carl XVI Gustaf已成為瑞典歷史上在位最久的君主。他回顧過去50年時形容世界「更具戲劇性」,但仍保持樂觀。「歷史上我們經歷過許多困難,但我們一定會走出來,」他說。

王后Silvia則在聯合訪問中回憶她在加拿大的美好時光。「我們不只三次國事訪問,也曾在卡加利(Calgary)與溫哥華(Vancouver)參加奧運會,加拿大是一個美麗的國家。」

國事訪問將於週四在蒙特利爾(Montreal)結束,期間瑞典代表團將參觀龐巴迪(Bombardier)設施,探索與Saab在加拿大市場合作生產的可能性。


根據聯邦政府數據,加瑞雙邊商品貿易自2016年至2024年增長90%,達49億加元,其中加拿大出口8.04億加元,進口41億加元。兩國貿易在《加歐全面經濟與貿易協定(CETA)》下幾乎免關稅。


🔗 資料來源: https://www.ctvnews.ca/canada/article/one-always-has-to-be-flexible-swedish-king-on-strengthened-ties-between-canada-and-sweden/ 

 

最新消息 2025-11-21

隨着加拿大人面對生活成本不斷上升,[加拿大央行 (Bank of Canada, BoC)]表示,長遠的解決方案並非降低物價,而是提升國家的整體生產力。

在週三於魁北克 (Quebec) 舉行的一個活動上,央行外部副行長Nicolas Vincent指出,提高生產力能讓收入上升,同時保持通脹穩定。他在演講中表示:「加拿大的生活負擔問題,本質上是生產力問題。要令生活更可負擔,我們需要提升收入,而提升收入的方法就是增加生產力。」

Vincent強調,多年來企業投資疲弱令加拿大的生產力落後,工資增長放緩,家庭消費亦受影響。他指出,若能提升生產力,加拿大人將更能負擔食物、住房及交通等基本生活所需,同時價格亦能保持穩定。


生活負擔危機因疫情期間的通脹急升、供應鏈中斷及氣候挑戰而加劇。加拿大統計局 (Statistics Canada) 最新數據顯示,加拿大的收入差距在第二季度擴大至歷史新高,低收入群體進一步落後。國內生產總值在八月因美國關稅及貿易緊張而略為下跌,全國失業率則維持在約7%

多項調查反映壓力:蒙特利爾銀行 (Bank of Montreal) 的民調顯示41%加拿大人計劃削減節日開支;Willful的調查則指出58%受訪者因經濟不穩而延遲重要人生里程碑,46%更需動用儲蓄以應付日常開支。


為解決問題,Vincent建議簡化規管以鼓勵投資,並在電訊、交通及金融服務等主要行業推動良性競爭,以提升效率和創新。他同時呼籲加大教育及培訓投資,方便加拿大人獲取技能及跨省、跨國認證。他強調,[加拿大央行 (Bank of Canada)]的角色是保持通脹穩定,而推動生產力增長則需更廣泛的政策配合。

這場辯論正值總理Mark Carney於11月17日在下議院 (House of Commons)]險勝信任投票,通過聯邦預算,撥款數十億加元用於礦業、能源、生產基建及港口擴建等項目。Carney形容這些計劃是「提升加拿大競爭力的國家戰略一部分」。

保守黨領袖Pierre Poilievre則批評該預算是「信用卡預算」,警告可能令住房、食物及能源成本進一步上升,加劇生活負擔。

央行行長Tiff Macklem早前亦承認,貨幣政策在推動生產力方面的作用有限,認為財政措施或更有效。Vincent在演講最後呼籲保持樂觀:「即使這項任務看似艱鉅,但我們仍可用積極的方式去面對這個系統性問題。」

 

🔗 資料來源: https://globalnews.ca/news/11534955/affordability-crisis-productivity-bank-of-canada/ 

 

最新消息 2025-11-21

由加拿大保險防罪協會(Équité Association)發表的新報告揭示,2024年安省(Ontario)最常被偷的車款,反映汽車盜竊仍是全國性問題。

儘管大多倫多地區(Greater Toronto Area)的汽車盜竊案件近年有所下降,協會調查顯示,2024年全國汽車失竊總值仍超過十億加元。協會調查部副總裁Bryan Gast向CBC Toronto表示:「汽車盜竊仍被視為高回報、低風險的犯罪。」

安省最常被偷的車款包括2024年Honda CR-V2022年Dodge Ram 1500系列與2019年Honda Civic。但以失竊率計算,2024年Lexus TX系列居首,去年約每四輛就有一輛被偷。全國方面,2021年Toyota RAV42023年Ford F1502020年Honda Civic亦名列前茅。

加拿大豐田 (Toyota Canada)回應指,汽車盜竊在加拿大尤為猖獗,並強調正迅速升級技術,包括失車定位系統及防電子攻擊裝置。聲明指出:「打擊汽車盜竊需要全社會共同應對。」

協會7月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安省汽車盜竊較2024年同期下降25.9%。警方數據亦支持此趨勢:多倫多警察局(Toronto Police Service, TPS)錄得29.5%減幅,約克區警察局(York Regional Police, YRP)下降34%,皮爾區警察局(Peel Regional Police, PRP)更達69%

不過Gast警告,安省與魁北克省(Quebec)仍是重災區,因人口密集及鄰近東部港口。他讚揚警方努力,包括TPS於2024年初引入車牌自動識別技術,目前已安裝於逾600輛警車。

來自Flex Point Security的營運經理Varun Vir Singh指出,Toyota與Honda等高價品牌最易成為目標。「我們提供保安的地區,過去一年未有汽車被偷,」他說,並強調防盜措施的重要性。

Gast建議車主採取簡單保護措施:停車於車房或光線充足處、鎖好車門、使用方向盤鎖、追蹤器或Faraday袋。「只要多一道防線,就能有效阻嚇罪犯。」

他亦提醒公眾,汽車盜竊並非無害犯罪。「有組織犯罪集團利用失車資助毒品與軍火活動,這影響我們每個社區,」Gast說。

🔗 資料來源: https://www.cbc.ca/news/canada/toronto/top-10-stolen-vehicles-2024-9.6982137 

 

最新消息 2025-11-20

加拿大消費者可於12月12日前申請分享一宗涉及5億加元集體訴訟和解金的賠償,案件源於Loblaw Companies Ltd.及其母公司George Weston Ltd.被指參與長期操控麵包價格的行業陰謀。

根據指控,兩家公司涉嫌在200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期間,聯同業界操控包裝麵包價格。合資格產品包括袋裝麵包、餐包、麵包卷、貝果、印度烤餅、英式鬆餅、墨西哥餅、皮塔餅及捲餅等。相關產品來自Loblaw旗下超市,包括Loblaws、Dominion、Fortinos、No Frills、Valu-mart、Zehrs及Real Canadian Superstore

申請可於網上提交,毋須購買證明。合資格者須為年滿18歲的加拿大居民,可獲$50加元或以上的電子轉帳或支票賠償。

操控價格指控於2017年首次曝光,當時Loblaw與George Weston承認曾將每條麵包價格至少提高$1.50加元,根據加拿大競爭局(Competition Bureau of Canada)資料。Loblaw於2018至2019年間已透過禮品卡向顧客賠償$9,600萬加元。餘下$4.04億加元將扣除法律及行政費用後分配,其中78%撥給全國消費者,22%分配予魁北克省(Quebec)居民。

個人賠償預計於申請截止後六至十二個月內發放,企業及機構則稍後處理。曾獲禮品卡者僅在首輪分配後仍有餘款時方可獲賠。

安省(Ontario)與魁北克省法院已於今年批准和解協議。Loblaw於2024年發表聲明,對事件「深表歉意」,並表示已採取多項措施防止類似行為重演。

其他零售商如Metro、Sobeys、Walmart Canada、Giant Tiger及Canada Bread亦面臨類似指控,並正接受獨立訴訟。上述公司均否認參與操控行為。

 

🔗 資料來源: https://www.ctvnews.ca/business/article/claim-your-slice-of-a-500-million-bread-price-fixing-settlement-before-the-december-deadline/ 

 

最新消息 202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