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飛漲的物價、頻發的治安問題和艱難的生活,讓不少多倫多人滿腹牢騷。但無論是愛它還是恨它,每個生活在多倫多的人都有自己留下的理由。
那麼,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又是怎麼看待多倫多的呢?從2024年發佈的一系列排名中,我們可以一窺端倪:
👉🏻最不宜居的城市
《環球郵報》(The Globe & Mail)的一項調查根據經濟、便利設施、住房、安全、醫療、交通、教育、社區、氣候和人口結構等因素,對加拿大各地的宜居性進行評估。結果顯示,多倫多在全國100個城市中排名第82位,作為全國最大的城市,這樣的成績可以說是相當「慘烈」。
👉🏻良好的生活質量
與上述排名相反的是,美世(Mercer)的一份報告將多倫多列為全球生活質量第12名,在241個城市中表現突出。該報告指出,多倫多是「全球經濟中心」,並且對「包容性和多樣性」有著強烈的承諾。
👉🏻文化愛好者的心頭好
Adobe Express 的一項調查將多倫多列為全球文化愛好者旅行的最佳城市之一,全球排名第14,北美排名第3。多倫多的劇院、博物館、美術館和現場音樂活動,讓它成為文化熱愛者的絕佳目的地。
👉🏻交通最糟糕的城市
多倫多由於交通擁堵,在2024年被評為加拿大第1、美洲第8、全球第17的「交通最差城市」。根據交通分析公司 Inrix 的數據,多倫多的駕駛者每年因交通延誤浪費的時間高達63小時。
👉🏻從空中俯瞰最美的城市
一項根據眼球追蹤技術得出的排名顯示,多倫多是全球從空中俯瞰第12美的城市。
👉🏻北美前五的美食城市
知名 TikTok 美食博主 Keith Lee 在2024年的評價中,將多倫多列為「北美五大美食城市」之一,僅次於新奧爾良、休斯頓和芝加哥。多倫多的多元美食文化再次獲得認可。
👉🏻擁有頂尖大學的城市
多倫多大學(U of T)2024年在多項榜單中表現突出,包括全球最可持續發展大學、科研產出領先學府,以及全球最美校園之一。它還在就業能力調查中與常春藤盟校齊名。
👉🏻害蟲最猖獗的城市
令人尷尬的是,多倫多連續多年被評為加拿大「床蟲和老鼠最多的城市」,這一頭銜毫無懸念。
此外,2024年多倫多還在以下排名中有所表現:
-
全球第13富裕城市;
-
米其林星級美食成本全球第五低;
-
擁有加拿大最令人失望的景點之一。
那麼,在你心中,多倫多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城市呢?
位於多倫多聖勞倫斯市場(St. Lawrence Market)以南,已經存在近十年的大型臨時帳篷,預計將於今年徹底拆除,標誌著該地區迎來重要轉型!
👉🏻臨時帳篷即將退場,新市場建設完工
這座位於 125 The Esplanade 的帳篷,原本是為了容納暫時搬遷的聖勞倫斯農貿市場(原址位於 92 Front Street East)。原市場一直進行重建工程,目標是打造一座現代化的地標建築。
經過十年的努力,這座耗資 1.28億加元 的新大樓終於接近完工,預計不久後將投入使用,成為 Front 街與 Jarvis 街 西北角一座引人矚目的新地標!
👉🏻五層現代化建築,結合歷史與未來
這座全新建築由英國知名建築事務所 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 聯合本地公司 Adamson Associates Architects 設計。建築底層將繼續作為農貿市場,而樓上則規劃為法律服務相關的辦公空間。
雖然正式開放日期尚未公布,但有消息指出該設施預計將於未來幾個月內全面啟用。屆時,臨時帳篷自2015年啟用以來的使命也將結束,迎來拆除。
👉🏻從三年臨時規劃到十年帳篷時代
回顧這段歷史,位於 The Esplanade 的臨時帳篷早在 2009年 獲批,原定僅使用三年。然而,由於重建計劃延遲,帳篷於六年後才正式搭建,而新市場的完工時間更是一再推遲,這片臨時設施不知不覺已使用了十多年。
在帳篷搭建前的挖掘工作中,還發現了許多歷史遺跡,包括19世紀末的鐵路枕木和埋藏的碼頭,為該地區的文化和歷史增添了厚重感。
👉🏻拆除後的未來規劃成關注焦點
多倫多市府代表表示,正在制定拆除臨時帳篷後的下一步計劃,包括如何利用這片區域的新方案。初步規劃預計將於今年 春末完成,這意味著帳篷可能會在隨後幾個月內被移除。
隨著帳篷的結束和新市場的啟用,多倫多的聖勞倫斯市場區域將迎來全新的面貌,成為結合歷史與現代的地標性區域,吸引更多居民與遊客的關注。
擁有一座私人島嶼,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在陽光下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邊喝酒邊欣賞海景,這在溫哥華島海岸並非罕見。
事實上,位於溫哥華島海岸附近的一些私人島嶼,價格甚至比一些房屋還便宜,買家往往是收入頗豐的名人或家庭。擁有近30年銷售經驗的房地產經紀人Mark Lester向《Daily Hive》透露,他已經經手了30個私人島嶼,而這些買家有時會讓人意想不到。
Mark Lester是一位專門從事私人島嶼交易的經紀人,自90年代末以來,促成了許多獨特房產的銷售,包括莫爾茲比島、悉尼港碼頭以及禿頭山滑雪度假村。他的專業知識涵蓋了私人島嶼所有權的特殊挑戰,從開發法規、維護到生活方式的考量。他仍然堅信,對於那些有財力的買家來說,私人島嶼具有無可抗拒的吸引力。
他表示:「我非常了解私人島嶼所有者需要面對的種種挑戰,一些島嶼有海底電纜和水力發電系統,但大多數島嶼不連接電網,依賴太陽能電池板、變壓器系統和其他技術來獲取電力。」
當然,擁有私人島嶼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的夢想,甚至在卑詩省購買房屋已經具挑戰性。然而,Lester指出,對私人島嶼感興趣的買家範圍廣泛,從知名名人、環保團體到計劃建造公社或度假村的人士,甚至還有人僅僅是想以自己名字命名一座島嶼。
根據一月份的數據,維多利亞市的平均房價為84萬7900元;相比之下,Clam Shell Island 於6月掛牌售價為84萬5000元。溫哥華島海岸附近的私人島嶼價格差異很大,Lester透露,他曾以50萬元出售島嶼,也曾以超過4000萬元售出,許多島嶼都是家族多年傳承的遺產。
對於那些擔心私人島嶼會被開發成度假村或遭到外國投資影響的人,Lester保證,一項旨在保護海灣群島的省級法規《島嶼信託法》將防止此類發展。此外,分區法規的限制也使一些計劃顯得不切實際。
他表示,曾有不少人計劃在島上建造度假村,但這類項目獲批的可能性非常低。以皮姆島(Pym Island)為例,該島於5月掛牌出售,售價700萬元,附有一棟擁有12間臥室和12間浴室的豪華別墅。近期,Lester收到更多來自保護組織的詢問,希望保護這些島嶼的生態系統。去年,一些保護組織在卑詩省購入島嶼以保護當地資源。
儘管一些買家知名度甚高,Lester強調謹慎行事是他工作的一部分,他從不透露具體買家姓名,但他也表示:「如果說出來,大家一定都認識這些名字。」
儘管擁有僻靜天堂對大多數人而言仍是難以實現的夢想,但這些島嶼的持續關注與負責任的管理,突顯了溫哥華島一個核心理念——保護。無論是個人度假還是生態保護,私人島嶼為人們提供了一種稀有的生活方式體驗,這種生活方式將奢華與環境保護責任結合在一起,希望未來私人島嶼不再僅限於超級富豪的專屬領域。
近日,加拿大連鎖藥店Shoppers Drug Mart(簡稱Shoppers)爆出一宗令人瞠目結舌的醜聞。Shoppers向一名不誠實的加盟店東提起訴訟,指控他挪用公司資金超過100萬加元,用於個人奢侈消費。
這名藥房老闆竟將公司的資金用來購買Gucci奢侈品、享受豪華旅行,甚至為自己家進行裝修,金額之龐大令人震驚。
事件的主角是穆盧蓋塔·沃爾德薩迪克(Mulugeta Woldetsadik),他是BC省經營多家Shoppers加盟店的藥劑師。作為Mulugeta Pharmacy的老闆,沃爾德薩迪克在過去十多年間,先後在特拉斯(Terrace)擁有兩家Shoppers店鋪,在基蒂馬特(Kitimat)擁有一家,並在鮑威爾河(Powell River)開設了另一家。然而,這位看似成功的連鎖店東,卻在今年年初突然賣掉大部分店鋪,原因令人唏噓。
根據Shoppers向BC省最高法院提交的民事訴訟文件,沃爾德薩迪克被指控通過提款、信用卡消費及銀行轉賬等方式,非法挪用了高達103.7萬加元的公司資金。這筆錢本應用於特拉斯和基蒂馬特店鋪的日常營運,但卻被他揮霍一空。
那麼,這筆巨款到底去了哪裡呢?根據訴訟文件,沃爾德薩迪克的奢華消費清單令人乍舌:
-
迪拜奢華之旅:在迪拜市中心的Address酒店一掷千金,消費超過7.1萬加元。
-
名牌購物狂歡:在Madison Avenue Couture豪掷超過5.1萬加元,在Gucci刷卡消費超過1.1萬加元。
-
環球旅行:在Expedia預訂旅遊項目,花費接近4.3萬加元,僅埃塞俄比亞航空的機票就花了超過2.1萬加元。
-
頂級度假村:在四季度假村豪爽揮霍,花費約1.05萬加元。
除了這些奢侈消費,沃爾德薩迪克還將部分資金用於個人房產的還貸和家居裝修,這些行為無疑違反了他與Shoppers簽訂的加盟協議。
不過,世上無不透風的牆。沃爾德薩迪克的這些“壯舉”很快被Shoppers發現,並在訴訟文件中揭示了他挪用資金的驚人細節。從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的短短一年半時間裡,他通過41次轉賬和提款,從加盟店的帳戶中轉走了65.4萬加元。
更令人震驚的是,他在與業務無關的信用卡上刷出了58萬加元的驚人消費。面對如此巨大的損失,Shoppers決定採取法律行動,要求法院宣布沃爾德薩迪克違反加盟協議,並命令他償還超過100萬加元的欠款及賠償金。不僅如此,Shoppers還對其位於庫特尼(Courtenay)的住宅發出未決訴訟證明。
Shoppers表示,儘管多次要求,沃爾德薩迪克始終無法解釋資金的去向,也無法證明這些錢是如何用於店鋪運營的。由於這些違約行為,Shoppers承受了巨大的財務損失。大部分債務由總部承擔,而沃爾德薩迪克欠下的債務已超過了加盟店的資產價值。
截至目前,沃爾德薩迪克尚未對這些指控作出回應,Shoppers的母公司Loblaw及其溫哥華的律師也未對媒體的詢問作出回應。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所有指控尚未在法庭上得到證實。此案的最終結果,還需等待法院裁決。
這起案件不僅涉及龐大的金錢損失,更引發了公眾對職業道德與責任感的反思。作為一名藥劑師,沃爾德薩迪克應該肩負保護公眾健康的重任,而非將客戶的信任置於腦後,追求奢華的生活方式。這事件無疑給整個行業敲響了警鐘,在追求個人利益時,切勿忘記肩負的責任與信任。
一場平凡的超市購物,竟讓一位前奧運選手的人生跌至谷底。來自加拿大的前壘球運動員梅根·佩蒂皮斯(Meaggan Pettipiece),在沃爾瑪的自助收銀機上“漏掃”了芦笋和火腿,結果不僅被逮捕,還因此失去了夢寐以求的教練工作,事業和名譽瞬間化為泡影。
事件發生於3月28日,當時佩蒂皮斯在美國印第安納州的一家沃爾瑪購物,卻忘記掃描總值67美元的芦笋和火腿。儘管她已支付了其他167美元的商品,仍被超市保安發現並報警。警察到場後,以盜竊罪逮捕了她,更在她的隨身物品中發現了三個一次性電子煙和兩板未開封的止吐藥。
儘管這些指控最終於9月19日撤銷,但佩蒂皮斯,曾代表加拿大參加2000年悉尼奧運會,已遭受了無法挽回的損害。她無奈表示:“我根本不知道那些商品沒被掃描,那些電子煙也不含尼古丁或大麻,而那些藥片則是幫助助理教練暫時保管的處方藥。”
更糟糕的是,這一事件迅速傳遍了印第安納州,甚至回到了她的家鄉加拿大安大略省,導致她不得不辭去瓦爾帕萊索大學壘球隊主教練的職位。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是她多年來辛勤耕耘的職業巔峰,卻因這次意外瞬間崩塌。
佩蒂皮斯悲痛地說:“這次事件徹底改變了我的生活,我失去了事業和工作。儘管指控被撤銷,但對我職業生涯的傷害無法逆轉。”如今,她正在考慮轉型為大學壘球裁判,暫時將專注於照顧孩子並思考未來的方向。
這位曾經的奧運選手的經歷無疑警醒了我們:一個小小的疏忽可能帶來嚴重後果。下次站在自助收銀機前,我們或許會更加謹慎,以免步佩蒂皮斯的後塵。畢竟,誰都不想因為一顆芦笋或一片火腿而失去一切。
加拿大兒童福利金(CCB)將有所提高,將會收到比現在更高的兒童稅收福利。
福利年度始於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結束。
自2018年起,政府已將CCB金額與物價指數掛鉤,以更好地支援隨生活成本變化的父母。
加拿大就業與社會發展部(ESDC)的發言人說:「這種與物價指數掛鉤意味著每年會提高最高福利金額和開始減少福利的收入門檻,讓父母每月獲得更多支援,以幫助他們撫養子女。」
「最高福利金額和收入門檻都是根據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每年進行調整的。」
去年,政府將每個6歲以下孩子的最高年度加拿大兒童福利金支付額提高至7,437加元。
6至17歲孩子的金額也從5,903加元增加到6,275加元,增加了372加元。
父母可以預期2024年7月會有更多收益。
加拿大就業與社會發展表示他們計劃將兒童稅收福利增加4.7%。這意味著6歲以下兒童的最高福利將從7,437加元增加350加元到7,787加元。對於6至17歲的兒童,將從6,275加元增加295加元到6,570加元。
這筆金額也是免稅的。
加拿大知名運動服品牌 Lululemon 近日正式入稟美國法院,控告零售巨頭 Costco 涉嫌販售與其產品「極為相似」的仿製品,當中包括熱賣的 Scuba 連帽外套、Define 外套及男裝 ABC 褲。Lululemon 指控 Costco 旗下的 Kirkland 品牌及其他第三方供應商,推出的服飾在設計、剪裁甚至顏色命名上都與其專利產品高度雷同,對品牌聲譽構成嚴重損害。
根據訴訟文件,Lululemon 表示其原創產品售價高達 $128 美元,而 Costco 的「平價版」竟低至 $10 美元,令消費者產生混淆,甚至誤以為兩者屬同一品牌。Lululemon 更指出,Costco 使用了其專屬顏色名稱如「Tidewater Teal」🌊,涉嫌侵犯商標及設計專利。
Lululemon 強調,公司多年來投放大量資源於產品研發與設計,致力維護品牌獨特性與創新精神。是次訴訟除要求 Costco 停止銷售相關產品外,亦尋求金錢賠償及禁制令⚖️。
事件曝光後,引起網民熱議。有消費者認為 Costco 提供了更親民的選擇,亦有人支持 Lululemon 維護品牌價值與創意產權。隨著「平價仿款文化」在市場上愈趨普遍,這場官司或將成為高端品牌與大眾零售之間的關鍵戰役。
💬 如果你發現自己買到的是仿款但質素不錯,你會介意嗎?
加拿大政府宣布,將於2025年推出一項全新的永久居民(PR)申請通道,專門為具備技能的難民及流離失所人士而設。這項新計劃是基於現行的「經濟流動途徑試點計劃」(Economic Mobility Pathways Pilot,簡稱 EMPP) 所延伸而來。
EMPP 自2018年推出以來,致力協助具技能的難民與加拿大有招聘需求的僱主配對,讓他們透過經濟移民方式合法定居。根據加拿大移民、難民及公民部(IRCC)公布,新永久居民通道將會在 EMPP 於2025年12月31日結束前正式啟動。雖然具體細節尚未公布,但預計新計劃將延續 EMPP 的宗旨,結合經濟移民與人道支援。
2019年至 2025年3月,已有接近970名申請人透過 EMPP 成功移居加拿大。現時申請人可選擇透過聯邦 EMPP 或地區 EMPP 申請,後者包括「大西洋移民計劃」(AIP)及「省提名計劃」(PNP)。
聯邦 EMPP 設有兩個申請途徑:
-
有工作聘書途徑(每年950個名額):申請人需獲得全職工作聘書,並具備至少一年全職工作經驗,以及符合該職位TEER(培訓、教育、經驗與職責)分類的學歷及語言能力。
-
無工作聘書途徑(每年150個名額):申請人需在TEER0–3類別中擁有一年內的相關工作經驗、高中或同等學歷、四項語言能力達 CLB 7(加拿大語言基準),以及提供安家資金證明。(此途徑目前暫停申請)
所有申請人必須從加拿大境外遞交申請,並提供五種指定文件之一以證明其難民或流離失所身份,或由 IRCC 認可的合作機構轉介。
這項新永久居民通道是加拿大更宏觀移民政策的一部分,旨在同時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並為有需要的人提供保護與新機會。
💬 你認為這樣的政策會對加拿大本地勞工市場帶來正面還是負面影響?
加拿大國慶長週末期間,溫哥華國際機場(YVR)出現大規模航班延誤,超過 200 班航班受影響。原因是負責全國航空交通管理的機構 Nav Canada 面對嚴重人手短缺,導致機場降落能力大幅下降。
根據機場發言人表示,單在星期六(6月29日)已有186班航班延誤,至星期日早上再新增24班。YVR 平時每小時可處理約36架航機降落,但當日一度跌至僅16架,平均延誤時間達兩小時。
Nav Canada 是一間非牟利私人機構,負責管理加拿大民用航空導航系統,涵蓋超過1,800 萬平方公里的空域。近月來人手短缺問題持續,對航班調度造成明顯壓力。
機場預計,整個四日長週末將有超過42.5 萬名旅客經 YVR 出入境,其中星期一(7月1日)為最繁忙的一天,預計超過88,000人次。
事實上,空管人手問題早已引起業界關注。今年5月,一名加拿大航空(Air Canada)機師在溫哥華飛往滿地可的航班上,向乘客公開表達不滿,直指延誤是因為空管人手不足,並呼籲乘客寫信給國會議員要求正視問題:「呢啲延誤好煩,對航空公司同乘客都係損失。」
Nav Canada 發聲明回應,表示正努力提升航班處理能力,並承認任何延誤對旅客都會造成影響。
💬 空管人手短缺係全球問題,加拿大應該點樣解決?
🔗 資料來源: https://www.cbc.ca/news/canada/british-columbia/yvr-delays-canada-weekend-1.7573897
加拿大政府於 2025年6月30日, 原定實施的「數碼服務稅」(Digital Services Tax, DST)在最後一刻被撤回,目的是為了重啟與美國陷入僵局的貿易談判。
該稅項原本針對全球大型科技公司,包括 Amazon、Apple、Google、Meta、Uber 及 Airbnb,對它們從加拿大用戶賺取的收入徵收 3% 稅率,並追溯至2022年,預計總稅額高達20億美元。
加拿大財政部長 尚鵬(François-Philippe Champagne)於星期日晚宣布撤回稅項,消息緊接著總理 卡尼(Mark Carney)與美國總統 特朗普(Donald Trump)的通話。雙方同意恢復談判,並以 2025年7月21日為達成新協議的目標日期。
卡尼總理表示,這項決定屬於策略性考量:「而家收稅,之後又要退返,根本唔合理。」他強調,加拿大仍然支持與 G7 盟友合作,推動多邊數碼稅框架。
特朗普早前強烈反對該稅,形容為「對美國企業的公然攻擊」,並一度中止與加拿大的所有貿易談判。白宮對加拿大的讓步表示歡迎,新聞秘書 莉維特(Karoline Leavitt)更直言:「加拿大向特朗普總統低頭。」
雖然該稅已於2024年立法通過,但原本延遲實施以等待國際協議。隨著多邊談判陷入停滯,加拿大原打算單方面推行,最終在壓力下臨時轉向。
財政部表示,將儘快提交法案,正式廢除《數碼服務稅法案》。原定於6月30日開始的稅款徵收亦已全面叫停。
💬你支持卡尼(Carney)今次嘅決定嗎?
🔗資料來源: https://www.cbc.ca/news/politics/us-canada-trade-negotiations-dst-scrapped-1.7574146
一位來自卑詩省(BC)的女子在賈斯珀國家公園(Jasper National Park)駕車時,遇上一頭從濃霧中走出來的雄性駝鹿,牠不但毫不畏懼,還把頭伸入車窗內「探熱鬧」,令她直呼「簡直難以置信」。
🚗當時,Kellie Paxian 與丈夫正享受週末的寧靜自駕遊,沿著公園內的道路慢駛。四周一片寂靜,霧氣瀰漫,能見度極低。突然,一個高大的身影從霧中緩緩走出。
🌫️❄️「我見到一隻好壯觀嘅動物喺霧入面慢慢行出嚟,向我哋部車行埋嚟,」Paxian 向 CTV News 回憶道。「我心諗:『嘩,真係有隻駝鹿!』而且係一隻真真正正、有角嘅雄性駝鹿,行得好慢、好自在。」🦌
他們停下車觀察,但駝鹿似乎對車更感興趣。牠走到副駕駛座旁邊,探頭入開著的車窗,開始好奇地嗅來嗅去,然後竟然開始舔車身。
🦌「佢完全唔驚,亦冇表現出任何威脅性,反而好似幾好奇,慢慢行埋嚟,」Paxian 說。「佢近到我都唔敢郁,驚嚇親佢。」
「我哋基本上係全程摒住呼吸。佢先舔側鏡,再舔車門,之後就將個頭伸入車內,仲對冷氣出風口好有興趣。我到而家都未洗部車,仲留住啲駝鹿口水,真係太神奇啦。」
Paxian 推測,駝鹿可能係被車身殘留嘅冬季鹽分吸引,這種行為在加拿大並不罕見。根據加拿大公園管理局資料,駝鹿會主動尋找路面或車身上的鹽分,以補充體內所需的鈉質。
儘管情況出乎意料,這對夫婦仍保持冷靜。Paxian 表示,他們曾參加過非洲野生動物觀察團,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應該保持安靜與穩定,讓動物自行探索,避免造成壓力。當駝鹿慢慢離開後,他們才小心駛離現場。
🦌🌲「感覺就好似參加咗一場真正嘅加拿大版野生動物 Safari,一世都唔會忘記。」🦌🌲
賈斯珀國家公園以壯麗山景與豐富野生動物聞名,包括駝鹿、麋鹿、黑熊等。不過,即使對經常探訪的遊客而言,能夠如此近距離、和平地與駝鹿互動,亦屬罕見。
這段影片其後在網上瘋傳,唔少網民都形容呢個畫面係「最加拿大」的經歷之一。
💬 如果有隻駝鹿將頭伸入你架車,你會點做?歡迎留言分享你嘅經歷!
🔗資料來源: https://www.ctvnews.ca/vancouver/article/canadian-safari-moose-sticks-its-nose-into-bc-womans-car/
對於打算將退休或儲蓄帳戶轉到其他金融機構的加拿大人來說,轉戶可能要付出不菲代價。TD加拿大信託銀行 (TD Canada Trust) 成為最新一間上調轉戶費用的大型銀行,加入了傳統銀行對「離場」客戶收費的趨勢。
由2025年7月1日起,TD銀行將其註冊退休儲蓄計劃 (RRSP) 及免稅儲蓄帳戶 (TFSA) 的轉出費用由每個帳戶 75加元倍增至 150加元。換句話說,若客戶擁有多個註冊帳戶 (如RRSP、TFSA、RESP及LIRA),轉戶成本可能高達600加元或以上。
TD並非唯一一間這樣做的銀行。加拿大皇家銀行 (RBC) 早於2022年已將轉戶費調高至150加元,而 Tangerine 銀行亦於2020年將費用上調至125加元。這些費用並非日常帳戶管理費,而是專門針對客戶選擇離開時收取的「退出費」。
「喺呢個大部分金融交易都已經自動化、即時完成嘅年代,呢啲不斷上升嘅轉戶費用實在唔合時宜,」《Money.ca》資深編輯Romana King表示,「簡單講,呢啲係對選擇自由嘅懲罰。」
批評者指出,這些費用的真正目的是阻嚇客戶轉向創新、低成本的平台,例如Wealthsimple或EQ Bank,這兩間機構均不收取任何轉戶費。Wealthsimple更提供每個帳戶最高150加元的轉戶費補貼,只要轉入金額超過25,000加元。
📊 2025年中主要銀行與平台轉戶費一覽:
-
TD Canada Trust:每個帳戶收取 150加元 (由2025年7月1日起生效)
-
RBC (加拿大皇家銀行):每個帳戶收取 150加元
-
Tangerine 銀行:每個帳戶收取 125加元
-
Wealthsimple:不收取轉戶費,並提供每帳戶最高 150加元補貼 (適用於轉入超過25,000加元)
-
EQ Bank:不收取任何轉戶費
對於需要合併帳戶、婚後整合財務或跨省搬遷的普通加拿大人來說,這些費用構成沉重負擔。Wealthsimple首席商務官Paul Teshima指出,這類轉戶費每年可能令加拿大人損失數以億計加元,本可用作退休投資增值。
儘管金融服務已大幅數碼化,但轉戶程序仍存在延誤與低效率。有客戶反映,轉戶過程可能需時25日或更長,期間資產無法操作,亦暴露於市場波動風險之中。
「目前並無證據顯示處理轉戶的成本有所上升,」Teshima補充,「事實上,科技應該令成本下降先啱。」
隨著越來越多加拿大人要求更高透明度、更大靈活性及公平收費,傳統銀行正面臨現代化的壓力。但在此之前,財務自由可能仍需付出高昂代價。
💬 你又點睇?銀行收取轉戶費係保障服務成本,定係阻止客戶自由選擇?
宗發生於2023年3月、導致多名移民喪生的偷渡悲劇,近日有新進展。美國司法部表示,一名擁有加拿大與美國雙重國籍的男子已被拘捕,涉嫌參與非法偷渡行動,並因而導致一個四口之家在聖羅倫斯河溺斃。
涉案男子為34歲的 Timothy Oakes,來自位於加美邊境的阿克薩斯尼(Akwesasne)地區。他於6月15日試圖進入美國時被捕,現正面對多項指控,包括串謀偷渡、為牟利而偷渡,以及導致死亡的偷渡罪。
根據美國法院文件,Oakes曾安排一個羅馬尼亞家庭在其住所逗留24小時,之後將他們送往一個船隻出發點。該家庭成員包括父親 Florin Iordache、母親 Cristina(Monalisa)Zenaida Iordache、兩歲女兒 Evelin 及一歲兒子 Elyen。他們登上一艘由 Oakes 的兄弟 Casey Oakes 駕駛的小艇,最終在惡劣天氣下翻沉,五人全部罹難。
司法部指出,另一名涉案者 Montour 承認當晚天氣惡劣,包括強風、低溫及能見度極低,但仍將該家庭送上船。
美國司法部刑事部門主管 Matthew R. Galeotti 在新聞稿中表示:「正如指控所述,Oakes 與其同謀為了牟利,冷血地經營偷渡生意,無視人命安危,只為賺錢。」
「他們的貪婪導致一對父母與兩名年幼子女喪命,甚至連其中一名被告的親兄弟亦因此喪生。」目前 Oakes 已被拘留,案件仍在調查中。
💬 你認為應該如何打擊這類跨境偷渡集團?政府應否加強邊境監管,還是從根源改善移民制度?
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 (Mark Carney) 最近在多個國際場合中頻頻眨眼,這個看似無害的小動作,正引起政界與外交圈的高度關注。有人認為這是他自信的表現,但亦有評論指出,這種習慣可能會被誤解為傲慢、諷刺,甚至不誠實。
自上任以來,Carney至少在四個重要場合中被拍到眨眼,包括在總督府宣誓就職、白宮會晤,以及在亞伯達省舉行的G7高峰會上兩次眨眼。這些動作通常出現在對話中或面對尷尬場面時,令外界對其背後含義議論紛紛。
例如,在G7峰會上,當時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發表一番帶刺的貿易評論後,Carney對他眨了一眼。隨後,當特朗普讚揚美英貿易協議時,Carney又轉向法國總統馬克龍,再次眨眼,並帶著一絲微笑。
「這是一場高難度的平衡表演,」卑詩大學政治學講師Stewart Prest表示,「一旦出錯,後果可以非常嚴重。」
Prest指出,Carney的眨眼可能同時向不同對象傳遞訊息:對話者、周邊領袖、甚至是公眾。但問題在於,這種含糊的非語言訊號,可能令公眾感到被排除在外,甚至產生誤解。
在政治與外交場合中,眨眼並非罕見,但往往帶有強烈的暗示性。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在法庭上也曾被視為潛在的欺瞞或不誠實行為。對於外交場合而言,每一個細微動作都可能被放大解讀。
「如果這個動作無法讓公眾理解其背後含義,那就只會變成一個自負的面部習慣」Prest補充。
支持者認為,Carney的眨眼反映出他在壓力下的從容與靈活,能巧妙應對複雜的政治局勢。但批評者則擔心,這種習慣可能會損害他的專業形象,甚至在國際舞台上引起誤會。
目前,Carney的民望仍然穩定,大眾對他的眨眼多半抱持善意。但正如一位分析員所言:「眨眼會被如何解讀,取決於大家如何看待Carney本人。」一旦民意轉變,這個小動作可能會變成政治包袱。
💬 你又點睇?總理喺國際場合眨眼係幽默定自大?留言講下你嘅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