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九月,多倫多迎來一年一度的三文魚洄游季,市內河流和水道將充滿洄游魚群,這是觀賞三文魚逆流而上、產卵的絕佳時機。然而,今年的洄游季卻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現象。
近日,許多網友前往觀賞三文魚洄游,卻驚訝地目睹幾名印度人赤腳站在河中,甚至使用漁網非法捕撈三文魚。據稱,這些人阻礙了魚群洄游至大壩,嚴重干擾了三文魚的自然遷徙。這一行為隨即引發廣泛關注與譴責。
根據網友Young的目擊報導,部分印度人在非法捕撈時被魚警逮捕,現場沒收了漁具,並當場查獲兩袋非法捕撈的三文魚。由於鮭魚洄游期屬於保護期,當地法律禁止任何干擾洄游魚群的行為,違者將面臨嚴厲處罰。
每年9月至11月期間,鮭魚會在多倫多多條河流中進行洄游和產卵,這一現象吸引了大量市民和遊客前往觀賞。然而,非法捕魚不僅破壞自然生態,還可能對魚類繁殖造成不可逆的影響。根據安省法規,干擾或捕捉洄游魚類可能面臨重罰。
多倫多與區域保護局(TRCA)會在洄游季持續監測河流中的魚群情況,並通過其網站提供最新的洄游資訊。截至9月3日,Etienne Brulé公園已確認出現大規模洄游,該地點也是觀賞三文魚的熱門地點之一。
隨著洄游季的逐漸升溫,觀賞者仍有充足時間親眼見證這一壯觀的自然景象。TRCA將於9月22日舉行發布會,提供更多有關鮭魚洄游的資訊,並建議觀賞者前往高地溪谷(Highland Creek Valley)等地,近距離觀察這一奇觀。
市民在觀賞鮭魚洄游時,遵守法規,避免干擾自然生態,共同維護這一珍貴的自然資源。
多倫多大學計算機科學榮譽教授Geoffrey Hinton剛剛獲得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與他同獲此殊榮的是普林斯頓大學研究員John Hopfield。
Hinton素有「人工智能教父」之稱。根據瑞典皇家科學院的聲明,此獎項旨在表彰Hinton和Hopfield在「利用人工神經網絡實現機器學習的基礎性發現和發明」方面的卓越貢獻。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委員會成員Ellen Moons表示,兩位得獎者運用了統計物理學的基本概念,設計出能夠充當聯想記憶並在大型數據集中尋找模式的人工神經網絡。她指出,這種網絡已被應用於推動物理學研究,並且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技術,例如面部識別和語言翻譯等。
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獎金為1100萬瑞典克朗(約合100萬美元),該獎項由瑞典發明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產所設立。
拖延了整整五年的時間,位於溫哥華市中心商業區(CBD)的四季酒店大樓迎來最新進展——業主加拿大CF地產公司(Cadillac Fairview Corporation)決定放棄原先的翻新計劃,宣布將這座建於1976年的大樓徹底拆除,重建成一座現代化、多功能的綜合體。新建築仍將包括酒店服務,但具體細節與重建時間表尚未公布。
👉🏻四季酒店的歷史與爭議
溫哥華四季酒店曾是全球最早的一批四季酒店之一,以其372間高品質客房及高端設施備受商務旅客喜愛。然而,2015年,業主CF地產公司因不滿酒店裝潢未達奢華標準,部分區域長達40年未翻新,認為這影響了酒店所在的太平洋購物中心(Pacific Centre)聲譽,將四季酒店告上法庭,指控其違反租賃協議。
儘管四季酒店以福布斯年度旅遊指南的五星評級反駁指控,但最終在2020年1月31日租約到期後,四季酒店正式歇業,並進行了為期兩年的內部拆除工程,為翻新做準備。
👉🏻翻新計劃變重建計劃
根據CF地產公司的最初計劃,這棟大樓原定進行大規模翻新,計劃在屋頂打造獨一無二的餐廳、酒吧及休息室,並引入新的奢華酒店品牌。然而,市府近日透露,申請人已撤回翻新計劃,決定拆除整棟建築,並重新提交新的用途範圍申請。
👉🏻拆除計劃與未來展望
根據新申請,大樓將從頂層逐層拆除至第五層,底部裙樓仍屬太平洋購物中心範圍。拆除工作不採用內爆方式,而是逐層進行,可能需要混凝土破碎設備及高層腳手架,整個過程或將曠日持久。參考2018年拆除的溫哥華帝國地標酒店,這樣的大型工程可能需要近兩年時間完成。
CF地產公司表示,新建築將成為一座現代化、高效能的地標,與周邊的一流購物中心和寫字樓群完美結合。該公司還計劃重新開發此前Nordstrom百貨的原址,進一步改變溫哥華市中心的城市面貌。
👉🏻公眾反應褒貶不一
儘管業主對新計劃充滿信心,但公眾反應卻顯得平淡。有些人認為,這片區域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有令人驚豔的建築;也有人批評,未將四季酒店翻新成租賃單位以緩解住房短缺是一種資源浪費。
一名從未獲得過任何執照或護士資格的女子,竟然假扮護士,非法為卑詩省近千名患者提供治療,震驚全國!
👉🏻荒唐至極:假護士行騙一年治療899人
今年7月,53歲的 Brigitte Cleroux 在溫哥華卑詩省最高法院承認了多項罪名,包括詐騙超過5,000加元、冒充他人身份、使用偽造文件及人身攻擊。檢控官要求判處她 8年監禁。
根據法院提供的事實陳述,Brigitte 於2020年6月在 卑詩省婦女醫院 獲得了一份護士工作,並盜用了真實護士的姓名和證書。
她被聘為婦科外科麻醉後護理的普通值班護士,期間從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治療了至少 899名患者。然而,因為多名員工及患者對她的專業能力提出質疑,她最終被停職調查。
在這期間,Brigitte 還為患者靜脈注射了強效藥物,包括 芬太尼 和 氫嗎啡酮。
👉🏻行騙不止:短期工作又害60人
2020年10月至11月期間,Brigitte 短暫在位於維多利亞附近的 View Royal Surgical Centre 工作,治療了近60名患者。然而,隨著患者對她能力的投訴不斷增加,她最終辭職離開。
在法庭上的受害者影響陳述環節,多名受害者當場落淚,訴說這一事件對他們生活的巨大影響。
一名女性控訴道:
「現在我總是處於高度警惕;我變得緊張,不再信任任何人。自從這名罪犯觸碰了我,我的生活已經完全改變了。」
另一名受害者則表示:
「與她的互動不僅影響了我的情緒健康,還摧毀了我對醫療系統的信任,甚至打亂了針對我病情的持續治療計劃。」
👉🏻慣犯身份曝光:詐騙前科累累
檢控官 Alexander Burton 在法庭上透露,Brigitte 的犯罪記錄可以追溯至 1989年,當時她首次因詐騙罪被定罪。
2011年,她在亞伯達省因冒充護士和詐騙等罪名再次被判刑。如今,她在卑詩省犯下的罪行也被追究,檢控官要求她在安大略省刑期基礎上 再連續服刑8年。
Alexander 表示:
「為了保護公眾免受 Brigitte 女士的進一步傷害,最好的方法就是將她與社會隔離。」
👉🏻事件反思:醫療安全警鐘長鳴
此事件不僅讓受害者身心受創,也引發了對醫療系統審核機制的廣泛關注。如何杜絕類似情況再次發生,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我們將持續跟進此案件的最新進展,敬請留意。
美國總統特朗普(Trump)於週五突然宣布,即時終止與加拿大的所有貿易談判,原因是加拿大堅持推行針對大型科技企業的數碼服務稅(Digital Services Tax- DST),並指責加拿大在貿易上對美國不公平。
加拿大的數碼服務稅是甚麼?
加拿大政府計劃於6 月 30 日起正式實施 DST,向在加拿大賺取收入的大型美國科技公司(如 Amazon、Google、Meta、Uber 和 Airbnb)徵收 3% 銷售稅。該稅項將追溯至 2022 年,引起美方強烈不滿。
特朗普(Trump)形容此舉是「對美國的直接且公然攻擊」,並警告此舉「對加拿大不會有好結果」。
特朗普再批加拿大乳製品關稅
特朗普(Trump)同時重提一項爭議性指控,聲稱加拿大對美國乳製品徵收高達「400% 的關稅」。不過,專家指出,這些高關稅僅適用於超出《美墨加協議》(USMCA)配額的進口產品。事實上,美國農業部早前亦指出,幾乎所有美加農產品貿易均為免關稅。
特朗普(Trump)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強硬表示:「我們會即時停止與加拿大的所有談判,直到他們改變做法。」他補充說,加拿大大部分貿易依賴美國,「應該對人好一點」。他亦暗示,未來七日內可能對加拿大商品加徵新關稅。
加拿大回應:繼續談判,但未表態是否撤回 DST
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回應稱,加方將「繼續進行這些複雜的談判,以保障加拿大人的最大利益」。但他未有正面回應是否會考慮撤回 DST。加拿大商業委員會(Business Council of Canada)則呼籲政府重新考慮徵稅,以換取美方取消關稅。
背景:30 日內解決貿易爭議的承諾恐告吹
加美兩國原本在 G7 高峰會上承諾,會在 30 日內就貿易爭議達成解決方案。但隨着特朗普單方面中止談判,這一時間表已變得不明朗。
🔗資料來源: https://www.cbc.ca/news/politics/trump-terminating-trade-discussions-canada-1.7572964
在印度北部旁遮普邦,迪爾拉杰·辛格(Dilraj Singh)曾懷抱留學加拿大的夢想,但如今已決定放棄這一計劃。他指出:「學生們在加拿大找工作確實很困難。」21歲的辛格表示,從在加拿大生活的朋友那裡聽到了許多負面評論,提及生活成本高昂以及就業市場疲軟。據報導,加拿大接收的印度國際學生數量遠超其他國籍。
辛格表示:「我不知道這是不是謠言還是真實情況,但這就是為什麼我現在不再把加拿大作為我的首選。」他目前正在申請去澳大利亞留學,因為他的哥哥住在那裡,他也計劃在那裡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根據多家旁遮普邦留學諮詢公司向CBC新聞透露,印度學生對加拿大作為留學目的地的興趣正在減退,這一趨勢日益加劇。加拿大政府最近宣布,將國際學生簽證的發放數量減少10%,而早在今年早些時候就已實行了臨時上限,這一政策令有意向的學生感到困惑。
移民及留學諮詢公司Jain Overseas的主管蘇米特·賈因(Sumit Jain)表示:「問題多於答案。」他補充說:「整個一年裡,加拿大都在分階段發布信息。他們沒有一次性給出明確的信息,所以每次都會引發更多問題,而不是答案。」
根據加拿大移民、難民和公民事務部(IRCC)的數據,2023年處理的印度留學簽證申請數量比前一年減少了15%。2024年1月至7月期間,加拿大共接納107,385名印度留學生,與2023年同期相比減少20%。
贾因從事留學諮詢已有15年,表示加拿大一直是學生的熱門選擇,但現在約70%的學生處於「觀望」狀態,等待形勢明朗後再申請留學加拿大。他指出,已有20%的學生直接排除了加拿大,轉而選擇德國、美國或英國等國家。
由於擔心國際學生數量增加對住房市場的影響,政府已提高國際學生申請者的生活成本財務要求超過兩倍。此外,渥太華對外國工人及攻讀碩士學位學生配偶的工作許可施加了新限制。
根據政府數據,加拿大的國際學生數量在過去十年間幾乎翻了三倍,從2015年的約35萬增加到去年的超過100萬。印度是向加拿大輸送學生最多的國家,其次是中國。由於該行業缺乏監管,有指控稱一些私立學院透過提供通往永久居留的途徑來吸引外國學生繳納高昂的學費。
解釋這些新規則給印度的教育諮詢機構帶來了挑戰。贾因表示:「我知道他們的夢想被置於何處,告訴學生們這些情況真的很難受。」
另一家留學諮詢公司的代表也指出,印度學生對加拿大留學的興趣持續下降。「我們以前送過成千上萬的學生,但現在我們的數字下降到了去年的25%。」來自昌迪加爾Gem Overseas的帕夫尼特·西杜(Pavneet Sidhu)表示:「我會說60%到70%的學生已經對加拿大失去了興趣。」
西杜補充,許多曾經想去加拿大的學生現在開始詢問德國、法國和芬蘭等國家,「這些是以前學生們根本不會談論的國家。」
迪爾拉杰·辛格在申請澳大利亞學習許可的過程中發現,朋友圈中的大多數人最先考慮的都是加拿大以外的國家。他說:「我所有的朋友都建議我不要去加拿大,他們也根本不考慮加拿大。」
喜愛Lindt黑巧克力的朋友們,最近在購買前可能要多加小心,至少先了解潛在的有害成分。TikTok上一位律師Kathleen Martinez (@attorneymartinez) 在她的影片中向觀眾提出了這個警告。根據她的聲明,該影片觀看次數已超過200萬次,但不構成法律建議。
Martinez提到,購買過Lindt巧克力的人可能會成為一起新的集體訴訟的成員。該訴訟指控Lindt & Sprüngli公司的巧克力可能含有對健康有害的重金屬。她說:“Lindt正面臨一場大麻煩,因為他們目前被指控虛假宣傳及欺騙性商業行為,違反多項消費者法律。”
Martinez表示,調查發現Lindt的巧克力中含有大量鉛和鎘,且據稱公司早在十年前(2014年)就已知情。Lindt公司對此指控進行辯護,稱從未宣稱產品中不含鉛或鎘。
“最有意思的是他們的辯解,”她說。“Lindt公司聲稱這並不構成虛假廣告,因為他們從未聲稱巧克力中不含鉛和鎘。”然而,法官駁回了此說法,並指出:“你們仍向普通消費者宣傳產品安全,讓他們誤信產品不含重金屬。”
據Martinez說,法官強調,不應等到有人因此患癌才追究責任。
👉🏻為何巧克力中會含有鉛和鎘?
研究顯示,鉛和鎘等重金屬可能源自可可樹生長土壤中的污染。此外,生產過程中如烘焙和發酵等工序也可能導致重金屬殘留。根據《消費者報告》,Ghirardelli和Mast的巧克力含金屬量較低,而Trader Joe’s、Beyond Good和Lindt則顯示出較高的含量。
加拿大食品檢驗局 (CFIA) 和加拿大衛生部去年的評估指出,現有的重金屬含量尚未對消費者構成顯著風險。
👉🏻網友震驚擔憂
不少網友得知消息後大感震驚,紛紛在評論中表達擔憂。一些人開始質疑自己和家人長期食用Lindt巧克力可能引發的健康問題。
“天知道我吃過多少Lindt松露巧克力。”
“我媽媽只吃Lindt巧克力,去年因胃腫瘤引發的肝癌去世。我們家沒有癌症史,這消息真讓人震撼。我想知道是否有關。”
“我該怎麼得到賠償?這些年我一直吃這品牌的巧克力,現在才發現為何總覺得肚子疼。”
多倫多市中心一項擱置多年的重建計劃近日重現動靜,或將改寫金融區天際線。
位於Front Street West 1號的 Dominion Public Building(多倫多聯邦大樓)由聯邦政府於1926至1935年間興建,採用Beaux-Arts古典風格設計,與Bay Street西側的Union Station(聯合車站)相呼應。這座五層高的石灰岩建築近百年來一直是市內地標。
早在1990年代中期,市府與聯邦政府達成協議,允許在原建築上方興建高達137米的塔樓。然而,隨後的辦公及住宅市場低迷,加上2006年市府劃定的歷史保育區(Heritage Conservation District)及2016年根據《安省文物法》(Ontario Heritage Act)所作的地產保育指定,令項目陷入停滯。
2017年,Canada Lands Company(加拿大土地公司)將物業出售予Larco Investments(拉高投資),後者於2018年提出由architects—Alliance(建築師事務所Alliance)設計的雙塔出租項目,包括酒店及零售空間。市議會於2020年批准興建49層及45層高的塔樓。
五年後,項目再度推進。市府建議批准的設計變更包括對Front Street立面18個開口中的14個作出調整,其中主入口周邊的七個窗戶將下移,以配合新增零售空間。
儘管多倫多房地產市場面臨不確定性,Larco以出租為主的策略顯得更具韌性,有望抵禦當前分層住宅銷售放緩的衝擊。
🔗 資料來源: https://www.blogto.com/real-estate-toronto/2025/11/15-richmond-st-e-toronto/
多倫多市長Olivia Chow近日公開反對安省政府提出的第60號法案(Bill 60),指該法案將修改《住宅租賃法(Residential Tenancies Act)》,令業主更容易驅逐租客,並削弱現有租客保障。
由Ford政府(福特政府)提出的法案,雖聲稱可釋放更多房屋供應,鼓勵業主出租單位,但Chow及多個租客權益團體警告,法案可能加劇無家可歸問題,並侵蝕租客基本權利。
「多倫多有一半居民是租屋住的,」Chow在市議會會議前表示,她將提出動議反對該法案。「他們應該享有穩定、公平及安心的居住環境,不應面對不合理的驅逐或暴漲的租金。」
Chow批評法案削弱租客上訴權、取消業主因個人用途驅逐租客時須支付一個月租金的規定,並限制租客在房東與租客委員會(Landlord and Tenant Board,LTB)聆訊中提交新證據的權利。「這不是建設房屋的方法,也不是建立有愛城市的方式。」
根據Bill 60,租客對驅逐決定的上訴期限將由30日縮短至15日,業主亦毋須再支付補償租金以收回單位作個人用途。
安省房屋部長Rob Flack的辦公室則發聲明為法案辯護,指目的是「恢復租屋市場平衡」,保障履行租約責任的租客,同時追究濫用制度者的責任。省府認為改革可減少LTB積壓個案,提升市場信心。
租客權益團體已向省長Doug Ford發信,警告法案將加快驅逐程序,令租客在失業率高企下更難償還欠租或抗辯驅逐通知。
「這法案沒有一項是加強租客保障的,」柏克代爾住房正義網絡 Parkdale Housing Justice Network)的Matt Whitfield表示。「全都是給業主更多權力,加快驅逐程序。我們要求撤回法案。」
反強拆安省聯盟 (No Demovictions Ontario)組織者Lindsay Blackwell補充:「法案聲稱針對『壞租客』,但這只是政治說法,並無數據支持。作為省民,我們期望民主制度正常運作,尤其是涉及我們居住權益的決策。這根本不民主。」
不過,安省租屋業主聯會(Federation of Rental-Housing Providers of Ontario)主席兼行政總裁Tony Irwin則持不同意見。「我不認為法案剝奪租客權利,」他說。「它只是簡化程序,縮短處理時間。」
加拿大安省 (Ontario) 一名司機近日揭露一宗加油站油泵異常事件,指在未出油情況下仍被收費,引起公眾關注。
來自萬安,安省 (Vaughan, Ontario) 的Sergey Aleksandrov表示,事件發生於8月中旬,他與女友在多倫多 (Toronto) 以北一間Petro Canada(加拿大石油公司)加油站加油時,發現油泵在拔出油槍後仍持續跳錶,儘管油已停止流出。
「當我把油槍從油缸拔出時,錶盤仍在跳數,數字一直增加但完全沒有油流出,」Aleksandrov說。他即時用手機拍下現場情況,影片中可見他一手持油槍、一手持手機,錶盤上的公升數與金額不斷上升。
Aleksandrov表示,他曾向加油站查詢但未獲解釋,經過兩個月與Petro Canada客服溝通後,最終獲得退款及禮品卡。他估計自己被多收不足50加分,但擔心其他顧客亦可能遭遇同樣情況。
「我一直在想,之前加油的顧客會否也被多收?他們有沒有發現?」他說。
燃油價格專家、加拿大可負擔能源協會 (Canadians for Affordable Energy)主席Dan McTeague觀看影片後指出,油泵明顯出現故障。「這類機器一般不會出錯,但一旦出錯,可能造成重大影響,」McTeague表示。他認為事件屬機械故障,並無人為干預。
「這些油泵屬先進設備,錯誤情況非常罕見,」McTeague補充。「若出現錯誤,通常是零售商受損,而非顧客。」
Petro Canada母公司Suncor(森科能源)回應指:「我們在接獲通知後即時處理,並將涉事油泵下架維修。我們定期檢查現場設備,包括油泵,以確保運作正常。」
Aleksandrov表示,他只希望了解真相。「我只是想確保其他人不會再受影響。」
加拿大油泵設有檢查貼紙,顯示最近一次驗證日期。若懷疑被多收或油泵故障,市民可向加拿大計量局 (Measurement Canada)提出投訴,當局將進行調查。
安省 (Ontario) 政府近日推出一項全新居家護理計劃,旨在紓緩省內醫院擠迫情況,透過將部分病人轉移至家中接受高強度護理,減少住院人數。該計劃名為高強度綜合居家護理(High-Intensity Bundled Home Care),針對不再需要急症治療但仍需密集照顧的病人。
由安省居家健康機構 (Ontario Health atHome)主導,計劃主要服務長者及等待長期護理床位的病人,這些人目前因缺乏合適安置地點而長期佔用醫院病床。根據內部文件,該機構已於11月7日邀請居家護理機構提交服務建議書,計劃預計於12月8日在部分地區啟動。
居家提供醫院級護理
計劃下,居家護理機構將按固定費用提供密集護理服務:
-
每週1,500加元:精神健康或成癮支援病人
-
每週5,000加元:高醫療及個人照顧需求病人,等待長期護理床位
每位病人將由註冊護士統籌照顧團隊,包括個人支援員、物理治療師及職業治療師。護理內容涵蓋24小時醫療支援、醫院床安排、藥物送遞、虛擬監察及膳食服務(如Meals on Wheels)。
Lisa Burden,安省居家健康機構 病人服務總監表示,計劃是「按服務收費」模式的延伸,首階段將集中三類病人:
-
處於危機、無支援下難以安全居家的長者
-
有精神健康或成癮問題、等待替代護理安排的病人
-
等待康復治療但無法入住康復設施的病人
Burden指出,計劃目標是「讓病人安全留在家中,減少急症室求診及住院次數,並紓緩醫院容量壓力」。
快速推行與挑戰
首階段目標是在12月內將約570名高需求長者轉移至家中,當中不少患有嚴重認知障礙或行動不便,需全天候照顧。
前線醫護人員對計劃時間表及固定收費模式表示憂慮,擔心影響護理質素。人手短缺,尤其是個人支援員,亦是重大挑戰。
「紙上看來不錯,但人手從何而來?」珀斯 (Perth)急症科醫生Dr. Alan Drummond表示。
若全面推行,計劃每月開支約為1,140萬加元,文件未列明服務期限。
醫院壓力持續
安省醫院持續面對擠迫問題,調查顯示15至20%住院病人屬「替代護理級別(alternate level of care, ALC)」——
即不再需要急症治療但無其他安置選項。這些病人俗稱「床位阻塞者」,佔用病床導致急症室擠迫及手術輪候時間延長。
省級健康報告預測,醫院入住率將於1月達高峰,屆時流感、新冠及RSV病例將激增,長者受影響尤甚。
首階段將集中處理ALC入住率最高地區,包括:
-
多倫多中區(Toronto Central)
-
米西索加-哈爾頓(Mississauga Halton)
-
安省中東部及北部部分地區
安省現有約650間認可居家護理機構,惟只有少數如灣岸居家健康 (Bayshore Home Health)、護理夥伴 (Care Partners)及Paramed(由Extendicare擁有)具備全省服務能力。機構須於11月20日前提交建議書,合約將於11月27日批出。
溫哥華市長Ken Sim提出2026年「零地稅加幅」目標,但根據提交市議會的市府報告,若要維持24億加元的營運預算,市府必須透過削減開支、提高收費及開拓新收入來源,籌集約1.2億加。
根據 加拿大納稅人聯盟 (Canadian Taxpayers Federation)資料,溫哥華地稅在過去三年已累計上升20%。若議會通過此方案,2026年將不再加稅,但市民需承擔多項市政服務費用上調的影響:
水務費用
市府工程服務經理Lon LaClaire建議,安裝水錶費用按情況上調2%至33%。未來五年,按錶收費水費將累計上升20%,2026年單年升幅為4%。同時,固定費率水費將上調10%至16%。目前溫哥華有10萬個供水連接,其中6.8萬為未裝錶戶,按固定費率收費。新建住宅將全面引入水錶制度,按實際用量收費。
LaClaire表示,加價是為應付 大溫地區 (Metro Vancouver)供水成本,預計2026年溫市需支付1.09億加元,比2025年增加190萬加元。
排污系統
市府建議2026年排污公用事業費上調5.5%,排污接駁費則加幅達16%。LaClaire指出,接駁費上升反映勞工及物料成本增加。市府亦警告,老化排污基建正以超出更新速度的速度惡化。
固體廢物收集
垃圾及綠色回收桶收費將於未來五年上升7.9%。240公升綠色回收桶的年費將由238加元升至254加元。此項收費亦涵蓋部分街道清潔服務。
工程與泊車收費
工程部門的許可、申請及合約費用將上調4.5%。居民泊車許可證費用將由23加元升至55加元,電動車充電費亦擬作調整。大型行人道及路邊露天茶座的牌照費將上調10.5%。
發展許可費
市府發展、建築及牌照總經理Corrie Okell建議2026年各類許可費上調4.5%,包括建築、管道、拆卸及機械工程等。過去三年,許可費已累計上升23%。Okell指出,市府許可項目儲備金目前出現120萬加元赤字,因歷來收費未能覆蓋實際處理成本。
若議會批准上述加價措施,溫哥華市府將可在不加地稅的情況下維持財政穩健,同時繼續投資市政基建與公共服務。
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 BOC)是否會進一步減息,近期出現新變數——移民政策。儘管央行上月表示,若經濟表現符合預期,2.25%的利率可能是合適水平,但 Capital Economics (全球宏觀經濟研究機構) 的經濟學家指出,聯邦政府最新的移民目標可能打亂此預測。
總理Mark Carney領導的政府宣布,將臨時居民佔比降至5%以下,目標延至2027年,比前任總理Justin Trudeau原定時間晚一年。為達成此目標,2026年新臨時居民人數將由2025年的67.4萬人減至38.5萬人,減幅達43%。但政府未有說明預期離境人數。
Stephen Brown(Capital Economics 北美副首席經濟師)估算,若2026至2027年間約有82.5萬名臨時居民離境,政府將可達標。這將令加拿大人口增長幾近停滯,遠低於央行預測的0.5%。
Brown警告,移民減少可能令失業率比預期更快下降,即使沒有新增職位。事實上,加拿大10月失業率已由7.1%降至6.9%,新增就業達6.7萬人,遠超預期的減少5,000人。
若人口增長為零,維持就業穩定所需的「平衡就業增長率」可能變為負值,即每月減少5,000人亦不會推高失業率。這將令央行更擔心減息可能刺激通脹。
Brown補充,鑑於上週預算案缺乏重大財政刺激,新移民政策成為2026年減息預期的最大風險。
同時,加拿大財政赤字持續擴大。Robert Kavcic(BMO Capital Markets 高級經濟師)指出,包括安省135億加元赤字在內,各省合共赤字將達470億加元,佔GDP的1.5%。聯邦赤字佔GDP的2.5%,合計達3.9%,為2009–10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規模(疫情期間除外)。
節日氣氛正式回歸多倫多,市內地標Eaton Centre(伊頓中心)將於本月迎來標誌性的114呎室內聖誕樹,展開一連串由Cadillac Fairview(CF)主辦的節慶活動。
CF體驗設計與項目總監Andrea Nickel表示:「節日是人與人連結的珍貴時刻,CF致力打造充滿魔法的回憶,讓家庭與朋友一同感受節日的喜悅。」
由11月14日下午1時起,商場每日將上演燈光與雪景秀,設有四款輪替版本並配合節日音樂,直至12月31日每小時一場。
今年新增專業攝影服務,顧客可在聖誕樹前拍攝肖像照,費用為加幣$10,包含兩張數碼相片。
聖誕老人亦將於11月14日起重臨CF旗下商場,包括Eaton Centre。$15套票包括與聖誕老人互動及三張即時數碼相片,網上預約於11月4日開放。
由11月13日起,CF商場將邀請本地音樂人現場演出。至於Sherway Gardens(雪威花園),聖誕夫人將於每週末驚喜現身,派發糖果及刮刮卡,送出商場禮品卡。
聖誕夫人亦將聯同 Indigo(靛藍書店)舉辦「北極故事時間」,活動需預先登記,日期包括:11月15、18、22、23日及12月6、7、13、14日,詳情將於網上公布。
此外,Sherway亦將展出由安省科學館 (Ontario Science Centre)策展的「Dream Machines」動態雕塑展,由藝術家Rowland Emett創作。現場設有互動尋寶遊戲,鼓勵創意發揮。
Nickel補充:「我們非常自豪能將安省南部的商場打造成節日目的地,為訪客帶來獨特、難忘並可延續的節慶體驗。」
多倫多,節日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