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熱話

加拿大在第一型糖尿病治療方面再創高峰。來自安大略省 (Ontario) 倫敦的36歲護士,在多年與糖尿病共舞之後,憑藉單次 VX‑880 注射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成功實現免除每日胰島素注射的里程碑。

 

VX‑880由 Vertex 藥廠研發,這項創新療法運用實驗室培育的胰島細胞,旨在恢復人體自然產生胰島素的能力。該項臨床試驗在加拿大的部分,由多倫多大學健康網絡旗下的 Ajmera 移植中心移植外科醫生 Trevor Reichman 博士帶領執行。在治療過程中,為確保新植入的細胞能夠有效發揮作用,該護士需同時服用免疫抑制藥物,以防止她的免疫系統攻擊這些寶貴的細胞。

 

治療效果顯著,這位護士在接受 VX‑880 治療後,血糖水平持穩,且已超過一年無需日常注射胰島素。雖然該療法仍處於實驗階段,但這一突破性的成果為全球眾多與第一型糖尿病抗爭的患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希望,也為再生醫學領域注入了全新活力。

 

這項創新療法不僅令人振奮,更為追求改善生活質素的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前景。若您或您的親友正受糖尿病所困,這則新聞或許正是您所等待的希望。請即與身邊人分享這個激勵人心的消息,攜手迎向更健康的未來。

 

🗣️面對這項實驗性治療,你會考慮向家人或朋友推薦了解更多嗎?

 

🔗資料來源: https://www.ctvnews.ca/health/article/woman-off-insulin-for-type-1-diabetes-after-a-single-dose-of-experimental-manufactured-stem-cells/ 

 

每週熱話 2025-05-20
【大多倫多8月上旬房市有變化】 【萬錦獨立屋均價上漲$4萬】 多倫多地產局發布月報顯示,大多倫多地區的7月份的房屋銷售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7%,比今年6月份也下降了24%。各類房屋平均價環比下跌6%,但仍比去年同期增長1%。 8月份的上半月市場出現新的變化,雖然與2月高峰期比成交量與平均價仍下跌。但與7月上半月相比,獨立屋均價出現變化,月增長5萬,達到121萬,與2月的153萬相比仍下跌20.9%。 從整體數據看,8月份的上半月半獨立屋跌最多,比2月最高價下跌27.3%,平均跌掉35萬。而公寓跌幅最小,比2月最高價下跌11.5%。 華人聚居城市萬錦獨立屋均價8月上半月為172萬,比上個月的168萬增長4萬。萬錦獨立屋均價在今年1月達到峰值216萬元,2月下跌到209萬,至今6個半月已累計下跌44萬,但本月出現首次正增長。 密西沙加8月上半月為150萬,比上個月的148萬增長2萬。比2月峰值191萬元下跌,至今6個半月已累計下跌41萬。 列治文山8月上半月為179萬,比上個月的206萬下跌27萬,比2月峰值216萬元下跌,至今6個半月已累計下跌37萬。
每週熱話 2022-08-19
【多倫多大批地區樓價暴跌過10萬 】 據大多倫多地區房產局最新公佈的數據,今年5月份,大多區的中位價為105萬元,較一個月之前跌了4.4%(約計4萬8000元)。一些地區的房價在一個月之內降了超過10萬元。 在距離多倫多一個多小時車程的Caledon地區房價跌幅最大。這個地方5月份的房產中位價為133萬,暴跌19萬2000元。 現在加拿大房價最貴的Oakville在5月份的跌幅排在第二位,現為140萬。一個月內之內急跌17萬2500元,較前一個月跌了11%。 不過也並不是大多倫多地區內的所有區域都出現價格下跌的情況。 報告指出,例如Simcoe County內Adjala-Tosorontio地區在5月份的中位價升到122萬5000元,一個月內升了8.9%,大約10萬元。Bradford-W Gwillimbury同期也升了6.2%。
每週熱話 2022-06-21

雖然大家都知道加拿大街上不乏豪華名車,但對於許多在加拿大打拼多年的中產專業人士來說,擁有一部夢想座駕可能一直是遙不可及的願望。但現在,溫哥華奢華車會 (Vancouver Luxury Car Club,簡稱 VLCC) 的誕生,正為這群努力生活的人社群打開全新可能——不必買車,也能天天開法拉利、保時捷或勞斯萊斯!

 

VLCC 提供會員全年無限次使用超過 70 部頂級名車的權利,車款涵蓋 Ferrari、Lamborghini、McLaren、Aston Martin、Porsche、Range Rover 等十五大品牌從超跑到豪華 SUV、電動車一應俱全。創辦人 Mark Cheng 表示:「我們的會員不想被一部車綁死,他們要的是靈活、品味與生活方式的選擇——星期五開 Ferrari,星期一開 Range Rover,完全無縫切換。」

 

這不只是租車,而是一種全新的汽車生活哲學。VLCC 會員享有保險、維修、道路救援、專屬 App與禮賓服務,一切都包辦妥當。會員制度分為個人與企業方案,個人會員需支付$60,000加幣入會費與每月$5,500月費,企業會員則起跳於$75,000入會費,可額外添加多位駕駛人。

 

VLCC強調「不是賣夢想,而是讓你每天都能活在夢想裡」,並計劃將這個模式推向全球市場。每位會員在首輪開放期間享有1.5:1的車輛對會員比例,確保每次預約都能享有尊貴體驗。

 

對於在加拿大努力多年、事業有成的人來說,這不僅是身份的象徵,更是一種對生活質感的肯定。你不需要買車,也不需要維修,只需享受駕馭的快感與自由。

 

📌 想唔想試吓「今日開 Aston Martin,聽日開 Taycan」嘅生活?

 

🔗資料來源: https://dailyhive.com/vancouver/vancouver-luxury-car-club 

 

每週熱話 2025-05-20

【溫哥華訊】一向被視為宜居城市的溫哥華,如今卻成為租客的惡夢。當地租金飆升、空置率極低,令不少打工仔甚至家庭被迫以高價租住「無門無牆」的空間——只靠一塊布簾🪟與他人共處一室。

 

目前,溫哥華一房單位平均月租已超過2,300加元(約港幣13,000元),而出租空置率長期低於1%,遠低於健康水平。租屋市場供不應求,導致不少租客即使有穩定收入,亦難以負擔獨立房間。

 

事實上,早在2017年,溫哥華已逐步邁向「租不起」的局面。根據加拿大按揭及房屋公司(CMHC)當年數據,目的式出租單位平均租金為1,389加元,而出租共管公寓(condo)則高達2,086加元。兩者租金每年分別上升4.9%及6.7%,升勢明顯。

 

一名44歲的專業女性,從事支援自閉症兒童的工作,與其9歲兒子現時每月支付1,100加元,僅能租住一個以布簾圍起的角落,與其他住客共用客廳與廚房。她坦言:「唔理想,但我哋冇其他選擇。」對於一個需要穩定環境成長的孩子而言,這樣的居住條件無疑帶來額外壓力。

 

另一名27歲服務業從業員則與四人共住兩房單位,其「房間」只是客廳一角,用布簾隔出來,每月租金900加元,佔其收入近三成。她表示:「冇私隱、冇隔音,但已經係我負擔得起嘅唯一選擇。」

 

這些並非個別例子。越來越多租客以書架、浴簾、布幕🪟等方式劃出「私人空間」,只為在擠迫的單位中爭取一點尊嚴與安穩。

 

即使年收入高於當地家庭收入中位數82,000加元,亦未必能找到合適居所。租金高企、選擇有限,令不少人長期處於壓力與不安之中。

 

在這場租屋競賽中,空間與尊嚴正逐步被壓縮。專家警告,若政府未能加快興建可負擔房屋,將有更多人被迫住進「不合標準」的空間。昔日對加拿大寬敞生活的想像,正被現實一點一滴拆解。

 

🔗資料來源:https://dailyhive.com/vancouver/vancouver-renters-living-behind-curtains 

 

每週熱話 2025-05-20

溫哥華訊, 卑詩省一宗狗隻咬人案近日引起熱議。一名女子因被狗咬傷,索償近5,000加元,最終被仲裁庭駁回,原因是狗隻無攻擊前科,事件被裁定為「意外」,並不構成狗主法律責任。

 

案發於2022年平安夜,事主Shen在溫哥華一幢公寓走廊與名為Juliet的迷你澳洲牧羊犬相遇。狗隻當時由主人父親Jeffrey Polo以繩牽引,並已將繩索拉短,將Juliet拉近自己一側。Shen聲稱被咬傷手部,需到醫院注射破傷風疫苗,因此提出索償4,862.62加元。

 

然而,卑詩民事解決仲裁庭成員Peter Nyhuus裁定,Polo在法律上無疏忽責任。他指出,Juliet並無攻擊紀錄,亦已受控;根據加拿大民事法,「除非狗隻早前有危險行為,否則首次咬人無需承擔法律責任」,更表示:「每隻狗都有一次咬人的權利。」

 

儘管Juliet當時未有領牌,庭上認為Polo不可能預見此事,整體屬「無人可責的意外」。但仲裁庭仍指示Polo須盡快為Juliet辦理狗牌。

 

你又點睇?加拿大呢種「首次咬人免責」制度,係展現對動物嘅體諒?定係對寵物主監管過於寬鬆?

 

 🔗資料來源: https://www.ctvnews.ca/vancouver/article/woman-bitten-by-australian-shepherd-refused-4k-because-every-dog-is-entitled-to-one-bite-tribunal-rules/ 

 

每週熱話 2025-06-25

今年8月底,年僅13歲的少女布里安娜·麥克唐納(Brianna MacDonald)在卑詩省阿伯茨福德(Abbotsford)的一個流浪者帳篷營地內疑似因藥物過量身亡。這名少女的葬禮已於9月13日舉行。布里安娜的父母對此悲痛不已,並呼籲加拿大政府採取措施,以挽救更多兒童免受類似悲劇。

 

據布里安娜的母親莎拉·麥克唐納(Sarah MacDonald)透露,家人一直努力尋求幫助,試圖解決女兒的成癮問題和心理健康狀況,但每到關鍵時刻,他們的訴求都未能得到有效的回應。她痛心地表示,「她的人生就這樣被奪走了,她還那麼年輕。」

 

🔹10歲開始使用毒品,家長苦無對策

 

布里安娜從10歲半時就開始吸食大麻,12歲時更進一步接觸了名為「Molly」的毒品。家人表示,儘管他們不斷試圖讓她戒除毒品,但效果不佳。母親認為,女兒因心理問題而借毒品麻痹自己。

 

令人關注的是,布里安娜雖然年紀尚小,卻能夠透過當地衛生部門(Fraser Health)取得吸毒工具,包括針頭、納洛酮試劑盒及安全使用手冊。家人表示,他們希望衛生部門能為布里安娜提供戎癮治療,而不僅僅是教她如何安全使用毒品。

 

🔹未成年有醫療自主權,家長無力干預

 

今年2月,布里安娜因疑似毒品過量住院,先是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兒童醫院接受治療,後被轉送至素里紀念醫院的兒童精神科病房。儘管父母懇求醫院不要讓她出院,但根據加拿大法律,即使布里安娜當時只有12歲,她仍擁有醫療自主權,可以自行決定是否接受治療。

 

母親痛心疾首,控訴道:「她才12歲!作為家長,我有法律義務照顧她,為何我卻無權讓她住院接受治療?」

 

幾個月後,布里安娜的情況惡化,甚至在家中對母親施以暴力。為了其他孩子的安全,母親最終將她送往阿伯茨福德的青年中心,但她不久後便逃離,並流落到無家可歸者的帳篷營地。最終,她在13歲這年死於營地內。

 

🔹家屬呼籲強制治療,關注未成年吸毒問題

 

布里安娜的家人呼籲加拿大政府支持對未成年吸毒者的強制治療,並採取更多措施保護這些脆弱的兒童。雖然該流浪漢帳篷營地現已被拆除,但對於布里安娜來說,一切已無法挽回。

 

《加拿大國家郵報》評論指出,向未成年人提供毒品工具並賦予他們拒絕治療的權利,是釀成此類悲劇的根源。這一事件再次引發了社會對未成年吸毒問題的深刻關注。

每週熱話 2024-09-18

卑詩省最新短期租賃規例正重塑當地樓市與旅遊格局,Airbnb首當其衝。雖然多個租屋平台已成功協助業主完成註冊,Airbnb卻表示因系統錯誤與倉促上線,已有數千宗預訂面臨取消風險。

 

根據新法例,所有短租單位必須於2025年6月2日前完成省級註冊,否則將被平台下架。Airbnb指出,即使業主已遵守規定,如郵編輸入錯誤或單位類型不符等小錯亦會導致註冊失敗,令業主無奈取消預訂、損失收入。相比之下,其他平台則順利過渡,令外界質疑Airbnb的準備是否充足。

 

省府推行新例的目的是釋放更多長租房源,規定短租僅限於業主自住單位或附屬套房。然而,對於依賴短租收入供樓或補貼生活的港加業主而言,這場政策轉變無疑帶來沉重壓力

 

隨著執法期限迫近、夏季旅遊旺季將至,這場短租改革不僅影響業主,更牽動租客、旅客與整體樓市的未來走向。🏠📉🇨🇦

 

🗣️ 這場整頓能否真正紓緩住屋壓力,還是只是將負擔轉嫁至其他群體?🏠💼📉



 🔗資料來源: https://www.cbc.ca/news/canada/british-columbia/airbnb-bc-reservations-at-risk-1.7561326 

 

 

每週熱話 2025-05-20

加拿大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難民潮,2024年共有174,000份難民申請全球第四大接收難民的國家。這一驚人數字引發了對移民系統承受能力及未來政策的廣泛擔憂。

 

驚人數據:加拿大在 2024 年重新安置了 49,300 名難民,主要來自 厄立特里亞(15,500)、阿富汗(8,900)、敘利亞(6,600)和索馬里(4,900),使其成為 全球第二大難民安置國,僅次於美國(105,500 名)。

 

政府應對:更嚴格的移民法即將出台! 面對大量湧入的難民申請,加拿大政府提出 (Bill C-2),賦予當局 取消、暫停或修改移民文件 的權力,並允許 暫停新申請 或 因公共健康及國家安全理由停止受理難民申請。

 

國際特赦組織加拿大分部秘書長 Ketty Nivyabandi 警告說: 「尋求庇護是基本人權,Bill C-2 正在侵蝕這項權利,使難民更難獲得安全與自由。」 她進一步指出:「這項法案對尋求庇護權的打擊,將嚴重削弱加拿大在國際人權保護上的地位。」

 

同時,渥太華政府也推出 Bill C-3,計劃 擴大加拿大國籍的世襲範圍,允許 第二代及以上的海外出生者申請公民身份。

 

兩項法案仍需通過國會及參議院審議,並獲得皇家批准,才能正式生效。但這些政策可能深遠影響 加拿大的移民系統與國際聲譽,已在社會各界引發熱烈討論。

 

📢 加拿大應加強移民系統還是收緊難民政策?你怎麼看?

 


🔗資料來源: https://dailyhive.com/canada/refugee-claims-canada-record

每週熱話 2025-05-20
【溫哥華公佈十年住房發展計劃,獨立屋要改建公寓】 昨天下午,經過一年的充分研究和諮詢之後,溫哥華市府公佈了未來十年的住屋發展計劃,重點是提高住屋密度。這也意味著未來溫哥華的公寓越來越多,而獨立屋越來越少。 新計劃要求在未來10年新增72,000間住屋,其中三分之二是出租屋。這將極大地提高了溫哥華住屋供應,原來市府府的目標是未來十年建設38,900間新住屋,現在則增加了46%。 ➤ 這個十年計劃的主要內容包括: • 建造2萬套租賃型住屋,創造一個支持1.2萬間新社會福利屋的商業運作模式; • 在Broadway走廊、Nanaimo天車站、29街天車站以及奧運村天車站周邊設立租屋項目; •設立專門的租客保護經理,幫助租客在業主翻新或重建住屋時維護他們的權利; • 針對中等收入者推出一個租賃屋試點計劃,通過提高密度來創造出專門的租賃屋市場; • 制定新的政策,以允許目前被規劃為獨立屋的地區建造城市屋和低層公寓; • 與省政府合作,允許設立只能建租賃型住屋的規劃區域。 這項新的城市規劃其實是基於現有住屋政策和措施之上,包括租賃試點計劃、 “社會福利房激勵計劃”以及將獨立屋區域重新規劃為城市屋區域的新工作組等。 總體來說,新計劃要新增62,000套公寓、5,000套城市屋、5,000套第二套間或後巷屋。靠近交通樞紐、公園、學校、公共設施和主要街道的地區將發展城市屋和低層公寓,而可負擔性住屋將散佈在購物中心和和社區中心位置。 由於城市中家庭和孩子的數量正在下降,尤其是在溫哥華西區,現有的獨立屋社區將允許加蓋第二套間或後巷屋,或改建城市屋,以增加密度。 溫哥華近年來一直被認為是住屋可負擔性最差的城市,租賃市場的空置率也持續低於1%,提高住屋密度是大勢所趨。新計劃不僅要增加供給,還要打擊投機行為。市府表示,希望解決“導致地價和樓價扭曲的過度投機問題”,這是在近期和遠期創造可負擔的性住屋市場的關鍵障礙。市府還將繼續倡導省府實施投機稅。 城市發展研究所(Urban Development Institute,UDI)的主席Anne McMullin表示,這個計劃要能很好地實施市府還需要做很多工作。雖然這個計劃比較複雜,但市府已經意識到要增加供給,這是一個積極前進的信號。McMullin還認為,有很多政策細節,按照現在的處理速度,需要5到6年才能得到批准,但“我們不能等4年”,需要加快速度。 溫市的十年住房計劃將在11月28日提交給市議會討論,於2018年2月開始實施。
每週熱話 2017-11-29
【在加拿大,即便一無所有,你也是最富裕的人! 】 有多少移民在來到加拿大後志得意滿,就有多少移民在來到加拿大後落寞難安。這裡的生活壓力總是很大,尤其在多倫多、溫哥華這樣的高物價高房價城市。 因此,理想與現實總是有很大差距。不在少數的新移民無法融入這裡的職場,或是只能領取微薄的工資。買不起大房子、過不了經常度假的生活、也不能讓孩子上頂尖私校。 “富裕”兩個字與現實相差太遠,每天只能活在自責中。 “來加拿大好多年了,我卻還是一無所有”。富裕?我只能做到不貧窮。 其實,在加拿大,即便一無所有,你也是最富裕的人,因為…… ➤ 最富裕的旅行身份 180多個國家免簽,想去哪,立刻就能去哪。雖然你現在比較拮据,但你已經擁有了環遊世界通行證,它將會給你奮鬥的動力。放眼全世界,極少有國家的“旅行身份”比加拿大更富裕。看著免簽國的數字,你就會明白自己很富裕。 ➤ 最富裕的居住身份 全球200多個國家,加拿大每年都在“最適合移民”榜單前三。只要能成功的來到這裡,成功的取得身份,你已經站在世界的金字塔頂。這個居住身份價值千萬金,是很多看似富裕的人想得到卻得不到的。即便你的加拿大生活不富裕,但只要成功地留在這裡,你已經擁有全世界最富裕的【身份】。況且,溫哥華和多倫多,都是世界最宜居城市前5.地球上數万個城市,你在TOP 5,這還不夠奢侈,不夠富裕嗎? ➤ 最富裕的資源 在有的地方,坐擁千金,卻匱乏生命之源。比如,有的地方水比石油還貴,的確富裕,但在資源上“貧窮”。而在加拿大?人均的資源擁有量驚人。人均森林資源世界第一,人均水資源世界第一,國土面積世界第二……在這裡,你擁有最富裕的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 最富裕的人居 最和諧的人居,比富更重要。否則金錢的外衣下有的只是冷漠和算計。在加拿大,人們永遠把謝謝和抱歉掛在嘴邊,即便是陌生人,也會以誠相待,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些話在加拿大不是空話,而是事實。居住的最高境界是和諧,最富裕的形態是和諧。無論你住的是大屋還是地下室,你已經擁有最富裕的居住環境。 ➤ 最富裕的景緻 廣袤的加拿大,自然風光多到奢侈。最關鍵的是,你幾乎永遠看不到人山人海的畫面。很多時候,大好河山甚至只屬於你自己。地廣人稀的土地,讓“人均景點面積”都變得無限大!這還不夠富裕嗎? ➤ 最富裕的環境 最能像徵富裕的,不是金錢而是健康,在健康面前,再多的金錢都很貧瘠。而加拿大,擁有最富裕的環境。這一點已經無需贅述,一塵不染的街道,湛藍的天空,青山綠水,綠意盎然。走出家門,呼吸一口最新鮮的空氣,你就已經是最富裕的人。 ➤ 最富裕的文化 除了淺層的富裕,還有深層的富裕。加拿大擁有最富裕的文化。這裡的多元文化讓所有人引以為傲,200種文明相輔相成,共建美麗的家園,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在文化上如此之富裕。生活在這樣一個“濃縮世界”中,在文化和精神財富上,你已經是最富裕的人。 ➤ 最富裕的美食 如果你是吃貨,恭喜你,在美食上,加拿大會讓你成為最“富裕”的吃貨。得益於多元文化,這裡飽含世界美食。關鍵是,價格還不貴!恭喜你,在這裡你已經成為最富裕的吃貨。 這樣的加拿大,還不夠富裕嗎?富裕和金錢無關,而是關乎到你人生的每一個方面。來到加拿大,當你不費吹灰之力就擁有了以上的一切,那麼你已經是最富裕的人,甚至是全世界最富裕的人!
每週熱話 2017-11-29
【溫哥華擬投機稅、奢侈稅 禁止海外買家買樓!】 溫哥華市府於本週發布了一項針對解決本市住屋危機的十年住屋計劃,其中特別提到正在研究限制非永久居民購買本地物業的可能性。同時,打擊將住屋作為商品的投機行為、重新審視炒樓所得收益的稅務制度也一併被納入該計劃第一年的首要工作中。 該報告中引用了新西蘭立法禁止外國人買樓的例子,欲借鑒引入溫哥華市。新西蘭新總理Jacinda Ardern在今年10月宣布,將立法禁止非居民購買現有的地產,該議案有望在明年初通過成為法例。 溫哥華和新西蘭樓市情況相仿,其最大城市奧克蘭(Auckland的平均樓價在100萬新西蘭元(約等於87萬加元,當地成年人口中只有約25%的人購買了自己的物業。外國人在新西蘭大量購買土地,其中最主要人群就是華人,其次是澳洲人、英國人和美國人。溫哥華和奧克蘭目前都排在全球物業最不可負擔城市榜單的前五名里。 ➤ 增加炒賣稅、奢侈稅 堵稅務漏洞 該報告提及的政府首要工作中,還將杜絕炒賣物業和重整稅務制度納入其中。溫哥華市府將會聯手省級和聯邦政府一起,對上述問題進行研究並提出新政策。 目前考慮的方法包括重新審視現有稅務制度,堵住稅務漏洞;引入投機稅和炒賣稅;增加省府級別的奢侈稅;限制非永久居民購買物業。 報告還建議根據物業的價值、屋主的身份以及房屋用途區別設定地稅稅率,並將地稅與屋主的入息稅相連。 卑詩省財政廳張Carole James在回复媒體的郵件中表示,省府正在審視目前的稅務制度,評估已存在和可能提出的稅務新政,以及投機活動在本省地產市場中所扮演的角色,這些都將會在2018年的財政預算案中公佈。不過Carole James也表示,限制外國買家在本地置業暫時不會出現在2018年的預算案裡,仍然歡迎能夠為本省注入力量的新移民。
每週熱話 2017-11-28
【來一場雪地露營,看看真正的加拿大孩子到底如何成長】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女兒參加了童子軍在卑斯省曼寧公園(Manning Provincial Park)舉行的雪地露營。這個公園以夏季漫山遍野的野花聞名,可惜筆者不曾在夏季去過,這次突發奇想,一家人跟隨著童子軍的步伐體驗下雪地露營是什麼樣子。不過由於兒子年紀尚小,我和孩他爸只是帶他前去觀摩參觀,晚上並未和童子軍同住雪地,而是下榻在公園旅館內。 女兒去之前並不十分樂意,擔心雪地露營寒冷,也擔心只有一個女生童子軍,比較孤單。筆者在一旁勸說,“你不是說想要當個真正的加拿大小孩,不是中國小孩麼,這就是加拿大孩子的成長方式,別一會想要獨立自主,一會又想做個溫室裡的花朵。” 我心裡還有句話沒說,女人常常喊著要男女平等,但一到比較艱苦的事情,又覺得“這事只有男人做得來,女人還是別參與了。”其實這樣已經潛意識裡把女人放得比男人弱小一等了,也許在女孩子小時候就該訓練她們,這個事情男生做得,女生也做得,誰也不比誰差,還有各自擅長的地方。 最初讓女兒參加童子軍,是因為看到一位華人朋友發的照片,幾個十幾歲的童子軍在雪地中艱難行走,身上背著碩大的遠足背包,漫天飛舞的雪花籠罩著他們。有的人會疑惑,何苦自找苦吃?大冷的天跑到冰天雪地裡,還背著那麼沉重的物品。那些童子軍並非個個身強力壯,有的比較瘦弱,被大背包壓彎了腰,風雪吹得眼睛都快睜不開。 筆者一下子深受觸動,孩子們現在普遍生活條件都太好了,整日面對的是各種各樣電子產品、五花八門的美食、衣服,安逸舒適的居住環境,結果養出的孩子嫌這個食物難吃,怪那個衣服難看,出去遊玩上趟廁所也挺艱難,說髒了、臭了等等。什麼苦也吃不得的人,長大後會是什麼樣子,世界上有誰那麼好,都像你的爸媽一般,把一切都調整成你最喜歡、最適應的樣子呢?吃過苦的人才知道甜是什麼,吃過苦的人才可能學會應對苦的能力和態度。 於是在今年也給女兒報了童子軍課程,活動很多,尤其是露營、遠足。現在女兒還在適應的過程中,喊過苦,喊過累,但也學會了一些基本技能,比如如何扎帳篷,如何使用一些戶外活動的用具,如何遠足時保護好自己。襪子應該穿遠足專用的厚襪子,最好裡面先穿層薄襪子,再套雙厚襪子,這樣走路走久了,摩擦多的是襪子和襪子,不容易讓腳起水泡。遠足時常常出汗,襯衣要非純棉、透氣性好的,並且出汗後要及時換下,以免著涼。 這些野外生存常識,在露營之前童子軍的指導老師會詳細告訴家長以及學生。所以說,參加童子軍真是很好融入加拿大的一種方式,當地西人普遍熱愛親密接觸大自然,長期體驗積累下來的經驗非常值得華人學習。 去雪地露營之前,指導老師已經發下長長的露營必需品單子,衣物、手套、雪靴、襪子需要雙份或者多份,以便在雪地中弄濕後更換,還要準備放濕衣物的塑料袋。查了下天氣預報,露營那幾天的天氣並非十分寒冷,最冷的時候零下5、6度,但為了給今後更嚴峻的冬季露營做準備,需要帶的物品不少,還有一牛奶桶的飲用水。幸虧此次露營是預演,不需要背著大背包遠足,只是用車把物品拉到營地即可,否則筆者很擔心女兒能否背得動那麼沉的物品。鍛煉需要一步一步來,指導老師還是準備充分的。 剛到營地,童子軍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卸下個人物品,和集體用的帳篷以及做飯用具,然後開始熱火朝天干起活來。曼寧公園剛剛下了一場大雪,地上白茫茫一片,童子軍們拿著鐵鍬鏟地上的雪,好搭建帳篷。有說有笑互幫互助、支桿、鋪棚、拿斧子往雪地裡釘釘子,很快一個個帳篷建好。雪地中的帳篷跟夏季時的帳篷相比,看起來別有風情。 帳篷旁邊有一個木屋,外面和里面擺著幾張露營餐桌,屋內還有燒木頭的爐子。幾個童子軍把帶來的木柴搬過來,再用斧子砍幾下,放入爐子升起火來。和戶外的寒冷相比,爐中的一團團火給雪地露營帶來很多暖意和樂趣。加拿大人喜歡露營,夏季時生篝火,冬季時點爐火,讓人感覺走進大自然之後生活變得簡單、純樸。當沒有鋼筋水泥、堅固舒適房屋保護的時候,人類可以活得更純粹。 這次露營,最大的挑戰是應對寒冷。白天活動起來還好,晚上非常艱難,所以睡覺裝束就需要一大堆。睡袋最好是能抗零下10度寒冷的 ,如果沒那麼厚也可以加個睡袋襯裡,或者帶個薄毯子蓋上。睡墊不能是普通充氣墊,會感覺很冷,在睡覺用品下可以鋪張緊急救援包裡有的那種白色急救毯,它能把身體熱量重新回送到身體中。睡覺穿的衣物也需要一整套,毛線帽子、手套、襪子、保暖襯衣襯褲,然後上身再穿個舒適的連帽衫。指導老師建議別穿在室外穿的外套睡覺,里外穿的一樣,睡覺不舒服,還更容易著涼。 即使準備的睡覺用具充分,童子軍們在第二日醒來後,還是普遍反應“睡覺時很冷”。筆者詳細問女兒睡覺時都穿了什麼,一問才知道人家偷懶,沒有穿上保暖衣褲。不過也不必太擔心,那些剛剛還在喊冷的童子軍,在吃過補充能量的早餐之後,就又生龍活虎起來。第一日兩個小時的雪地遠足並沒有消耗他們太多能量,這會又在雪地上打起雪仗,玩起滑板,一直到露營結束該回家時,還戀戀不捨。 所以說,還是來一場雪地露營吧。既然來到加拿大,就要像個真正的加拿大孩子那樣長大,不要總生活在溫室之中,不要被無數作業習題淹沒,去大自然中吃苦、鍛煉自己,也去尋找原始、純粹的快樂。
每週熱話 2017-11-28
【2017多倫多華裔小姐競選比賽已落幕!】 【這次多倫多最美華裔小姐是她!】 ➤➤➤ 立即點擊圖片查看2017 多倫多華裔小姐的誕生! 由新時代電視主辦,城市電視、加拿大中文電台及娛樂生活雜誌協辦的 “2017多倫多華裔小姐競選” 比賽,已於11月25日完美落幕。在此次比賽中,出生於中國香港的23歲選手蔡菀庭獲得三料冠軍,5號郭桐奪得亞軍,7號符善婷則獲季軍以及 “友誼小姐”。 本屆嘉賓司儀則是香港著名主持人范振鋒,現為香港新城知訊台主持及唱片騎師,亦是香港無線電視合約藝員,他將搭配兩位本地節目主持人蕭嘉俊和秦屹。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 “華裔小姐競選” 特別表演嘉賓還邀請到了香港影視歌手兼演員沈震軒。回港發展多年的沈震軒,2002年獲新時代電視舉辦的《多倫多新秀歌唱大賽》季軍,同時他還參與過無數無線電視電視劇演出。 另外,此次大會評審團也請到了大名娛樂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煒林、香港著名藝人李思欣、著名電視電台主持潘宗明、著名模特兒王旖溪、2012年多倫多華裔小姐季軍及Global News Winnipeg氣象主播張洋,大會核數師為任志偉特許會計師。 據了解,“多倫多華裔小姐競選” 每年都將部分門券收益捐予大會慈善夥伴,今年再次選定全球頂尖的五大癌症中心之一瑪嘉烈公主癌症中心為慈善夥伴。 ➤➤➤ 立即點擊圖片查看2017 多倫多華裔小姐的誕生!
每週熱話 2017-11-28
【出動1,102輛掃雪,1,500人待命,多倫多為雪暴做全準備!】 一到冬天,幾乎所有加拿大人都繃緊了神經,時刻防備著暴風雪的到來!加拿大的暴風雪分分鐘把車給你埋了。 ➤ 一夜之間幾百場車禍,TTC也不能倖免 上班路上這種情況也經常能見到校車停運!航班無限期推遲!公共交通延遲!車禍頻發!在白雪皚皚的美景之下,這也是加拿大冬季最真實的寫照。想起去年的冬天,還真有點兒希望今年冬季無限期延遲! 雖說到目前為止多倫多今年還沒有降臨一場大暴雪,但政府已經提前做好了防備工作,就等暴雪以來,緊急應對! 據CBC報導,多倫多市府已經撥款$9,000萬,用於維護和清掃主要公路,確保TTC和急救車輛暢通,保證民眾出行安全。 只要暴雪降臨,市府的工作人員就會在暴雪結束後的14-16個小時內,完成對道路的清理。為此,市府已經準備了1,102輛掃雪車和1,500名工作人員,以隨時提供服務。市府也提醒公眾,一定要等到降雪結束後 ,在請求政府的清掃服務。 寒冷的天氣可能會導致許多水管爆裂,市府稱,工作人員已經就位,24小時均可以提供服務。 目前,市府正在更換和修復172公里長的水管,有大約200個小型皮卡車和垃圾車來幫助保持車道和人行道的安全。 另外,市府也鼓勵民眾食用Plow TO這個應用程序,來跟踪了解多倫多各個區域的道路清掃時間,此外,Garidner Ex多倫多市公共工程和基礎設施委員會主席Jaye Robinson表示,多倫多對未來幾個月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我們已經準備好迎接寒冬了!” peressway東行線至Lower Simcoe Street的路段將首次啟動全新的自動除冰系統,由工作人員通過遠程操作完成。 多倫多市公共工程和基礎設施委員會主席Jaye Robinson表示,多倫多對未來幾個月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我們已經準備好迎接寒冬了!”
每週熱話 2017-11-27
【加拿大竊聽風雲:黑客黑掉你的手機只需要一個手機號碼!】 現代人的生活已經再也離不開手機。這個小小的盒子帶給我們無數便利和樂趣,但也讓我們的隱私更容易暴露。這已經不是新聞了,但是加拿大廣播公司英法語部最近與德國網絡安全專家合作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和歐洲國家相比,加拿大的移動通信網絡更容易被入侵,而最大的兩家移動通信公司羅傑斯(Rogers)和貝爾(Bell)都沒有採取足夠的安全措施。 黑客只需要獲得手機號碼,就可以通過移動數據網絡SS7(亦稱七號信令系統)竊聽通話內容,了解電話主人的行踪,甚至獲取進入其他系統的密碼。2014年,曾有黑客通過侵入SS7獲得一些西班牙電信公司Telefonica的用戶的銀行密碼,得以轉走他們賬戶上的存款。 德國網絡安全專家卡斯滕.諾爾(Karsten Nohl)說,操作指令可以來自任何人。除了竊聽、定位等操作以外,黑客也可以在手機的語音信箱裡做手腳,攔截或刪改發給手機主人的留言。 如果我們的手機通話使用的網絡是一條高速公路的話,SS7就如同高速公路旁邊為養護、管理和連接其他公路而修的小路。問題出在電話公司對它的防護非常薄弱。諾爾說,目前可以採取的防護措施,羅傑斯和貝爾只做了十分之一。 ➤ 眾議院公眾與國家安全委員會副主席親身體驗手機被黑 來自魁北克省的新民主黨議員馬修.杜貝(Matthew Dubé)是加拿大議會眾議院的公眾安全與國家安全常務委員會副主席。為了親身體驗加拿大手機被黑客入侵的危險性,他同意當一回志願受害者,把自己的手機號貢獻出來。當然,他沒有給自己平日用的手機號,而是去買了一個新手機。 諾爾團隊拿到了這個手機的號碼以後,沒花多少時間就長驅直入。他們錄下了杜貝從議會山辦公室分別打給一個CBC記者和他的助理的電話,並對他進行了遠程跟踪。 雖然這只是一個試驗,但是當杜貝看到那張記錄他的行踪的地圖時,感覺還是很不舒服。這意味著,遠在世界另一邊的某個人或某些人,可以看到他什麼時候到辦公室,住在什麼地方,哪天清早去了機場。當然,還知道他在電話裡說了些什麼。 “這真是讓人毛骨悚然。” 加拿大網絡安全專家皮埃爾.羅貝爾日(Pierre Roberge)說,加拿大移動通信網絡的安全如此不堪一擊,威脅到的不止是個人隱私和安全。 “別的國家或者犯罪團伙可以竊聽到加拿大的通話,這是令人擔憂的,尤其是在政治層面。” 貝爾公司和羅傑斯公司都沒有接受記者的採訪要求,但是都在簡短的書面回復中強調自己非常重視網絡安全和客戶隱私保護。 自我保護:使用加密軟件,或者乾脆關機,如果你做得到的話。 諾爾說,使用加密軟件可以擋住從SS7漏洞裡進來的黑客。如果不想被人通過手機偵查行踪,唯一的辦法就是把手機關掉。 但是這肯定很不方便。杜貝說,整件事裡最令人不安的地方在於,你明知道有危險,但還是離不開手機,無論是約朋友下了班去喝一杯還是和同事討論工作上和政治上的事。
每週熱話 2017-11-27
【加拿大人又拿個全球第一:消費者負債最重】 總部設在巴黎的經合組織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在一份剛剛出爐的報告中發出警告:不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私人借債日益增長,已經對經濟發展構成威脅,其中風險最大的國家是加拿大、韓國及英國。 經合組織的報告稱,全球經濟顯示出自金融危機以來最引人注目的增長,但與此同時,債務水平也隨之升高,這有可能引發經濟滯緩乃至下行。在經合組織國家中,加拿大問題最為嚴重,去年第四季度其消費者債務已經超過GDP總量,而韓國和英國則達到GDP總量的80%,美國則接近80%。 其實在去年第二季度,加拿大家庭債務已經超過GDP,為GDP的100.5%,這是加拿大史上頭一次,而在2016年第一季度,加拿大家庭債務還只有GDP的98.7%。 除了家庭 債務相對於收入比率升高之外,有些國家的債務償還率(debt service ratio)也在升高,尤其是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美國等國家。 OECD認為,這種情況反映了這些國家的消費者未來家庭財務狀況趨緊,償還債務的能力變差。 經合組織的報告分析說,歷史上超低水平的低利率顯然鼓勵了家庭信貸的急劇增長,從而令許多加拿大家庭債台高築。 從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機開始,加拿大一直實行低利率政策,以刺激經濟增長。但低利率不僅鼓勵加拿大人湧入房地產,而且推高了這個國家的房價,尤其是在溫哥華以及多倫多地區。 實際上,聯邦財長莫奈(Bill Morneau)和央行行長波洛茲(Stephen Poloz)多次警告國民,創紀錄的家庭債務以及溫哥華和多倫多的過高的房價,已經達到不可持續的水平,或給本國金融系統的穩定性以及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經合組織在最新報告中稱,已經註意到加拿大各級政府採取措施抑制房價,這些政策和措施在溫哥華和多倫多等大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已經取得效果。 但加拿大一間信用評級機構DBRS Ltd.最近針對加拿大按揭市場發出警告,稱一旦央行再加息,加拿大業主們在更新其按揭時可能就要面臨風險,特別是那些五年期固定按揭的業主。而眾所周知的是,加拿大房貸者中,選擇五年期固定按揭以及25年還款期者甚眾。 DBRS Ltd.表示,目前加拿大人家庭債務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 debt-to-disposable income ratio)繼續攀升,已經屢創紀錄,因此再次加息之後就可能令更多加拿大人欠債,而業主們則要面對更不堪負擔的按揭月供。 根據加拿大豐業銀行(Bank of Nova Scotia)的預測,加拿大央行加息的步伐不會停止:目前的主利率為1%,明年年底至少會升至1.5%;2019年底2.25%;到2020年晚些時候則是2.5%。 DBRS Ltd.表示,近30年來,加拿大的利率一直是走低的趨向,因此加拿大人已經養成了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和消費模式。為了應對按揭利率上升以及月供大幅增加,加拿大業主們是時候考慮調整消費模式及購物習慣了。
每週熱話 2017-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