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熱話

【2022年加拿大各類最佳旅行目的地】 加拿大擁有接近100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土地上有着多種旅行資源及體驗。滑雪、觀景、滑浪、品酒、原住民文化、觀星等各樣活動完全可按大家需要去各取所需。近日,TURO為大家公佈了一份非常值得參考的列表。TURO根據遊客在當地訂房、訂車、訂旅行套餐數量等客觀數據,選出了2022年每類旅行的第一名目的地。大家可以根據列表去選出最合適的旅行目的地。 1. 最值得旅行的城市:卡加利(Calgary) 卡加利力壓溫哥華、多倫多、滿地可和魁北克城,被評為2022年最值得旅行且最值得進行夏天旅行的加拿大城市。卡加利城市本身雖然沒有太多知名景點,但夏天的牛仔節、全國最低油價和最低的五星級酒店費用就為它加分不少。除此以外,卡加利距離班夫、沃特頓、賈斯珀這三大洛磯山山脈國家公園都不遠,很多人更願意在卡加利訂房間,然後每天開車往返班夫。因為同樣等級的酒店,卡加利的價格只有班夫的三分之一。 2. 最適合滑浪的城市:吐芬奴(Tofino) 加拿大本來缺乏一些開發度高、渡假酒店多、大部分城區面向外海,以及提供冷水沖浪的城鎮。不過BC省溫哥華島的吐芬奴絕對是其中的翹楚。此外,因為吐芬奴處於溫暖的西海岸,它的一年四季溫差不大,幾乎不下雪,一年365天都很適合滑浪。加上這裡在冬天時,浪會更大、更刺激,簡直就是天賜的滑浪聖地。 3. 最適合觀鯨的城市:泰道沙克(Tadoussac) 位於魁北克的泰道沙克,沿著薩格奈河乘船前往Gulf of St Lawrence,眼前的景象能令遊客一世難忘。每年夏天,都會有超過10幾種的海洋物種出現在泰道沙克,除了座頭鯨這類常見鯨魚外,還可以看見在BC省海域裡看不到的瀕臨滅絕白鯨,和“海上巨無霸”藍鯨。 4. 最適合品酒的城市:基隆拿(Kelowna) 最適合品酒的城市,一定是非BC省歐肯納根湖區的基隆拿莫屬。在基隆拿,僅僅20分鐘車程範圍內就有40多家中大型酒莊。 BC省內一半以上的酒廠都位於這座城市。包括Mission Hill、Summerhill在內的招牌酒莊,所產的葡萄酒、冰酒質優價廉,蜚聲國際。雖說歐肯納根的秀美風景也是一絕,但這裡的金招牌絕對是酒莊。 5. 最適合觀景的公路:冰原公路(The Icefields Parkway) 加拿大內有很多景觀公路,但位於班夫和賈斯珀之間的冰原公路一定是王中王。其沿途的雄偉風景非常容易讓司機分心,一路還有各類野生動物會在路旁、甚至路中間不經意地出現。而且冰原公路上還有一系列著名景點,例如弓湖(Bow Lake)、沛托湖(Peyto Lake)、哥倫比亞冰原(Columbia Icefield)和阿薩巴斯卡瀑布(Athabasca Falls)等。 6. 最適合探索的海島:海達瓜依(Haida Gwaii) 去過BC省西北部的海達瓜依群島的人不多,因為路途艱辛。遊客要漫長地開車,然後還要再坐8到10小時的渡輪。不過正是這類難以到達的地方,才更加神秘及值得探索。如果有足夠時間前往,海達瓜依的魅力絕對會讓人驚嘆。 原住民 — 海達瓜依人的文明歷史已經長達6000年,而這裡的景觀保留了數萬年前的模樣。這裡能讓大家看到何謂世外桃源。 7. 最適合看極光、看野生動物的地方:黃刀(Yellowknife) 西北領地的黃刀鎮完美地位於極光弧中,是全球最適合看極光的地點之一。除了最適合看極光外,它更是加拿大內最適合看野生動物的城市。夏天時的黃刀鎮內可以看到北美馴鹿、麝牛、灰熊、狼、貓頭鷹、狐狸和雷鳥等野生動物,壯觀到超乎人類想像。 8. 最適合品嚐美食的地方:多個城市上榜 在充滿多元文化的加拿大,很難找出某一種美食去代表這個國家。如果想品嚐最好的亞洲美食,那當然要去大溫哥華的列治文;如果想要吃最物美價廉的海鮮,就會去諾華斯高沙大西洋;如果想吃傳統的熏肉便去滿地可。可見加拿大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所以難以從中選一。 9. 最適合參與當地傳統的地方:紐芬蘭(NewFoundland) 很多地方的傳統,遊客只能觀賞卻未能親身參與。但遊客在紐芬蘭可以輕易地體驗到當地文化。在任何一間酒吧點一份“尖叫”套餐,然後喝一杯經典的紐芬蘭冧酒 — Screech,然後快速背誦一段紐芬蘭短詩,最後親吻一下鱈魚,便會被視為一名真正的紐芬蘭人了,非常簡單。 10. 最適合滑雪的地方:威士拿(Whistler) 眾所周知,威士拿舉辦過冬奧會,當地擁有世界頂級滑雪配套和頂級渡假村。除了冬季酒店價格偏昂貴外,威士拿絕對是最適合前往享受滑雪樂趣的地方。 11. 最適合滑冰的地方:渥太華(Ottawa) 威士拿最適合滑雪,渥太華最適合戶外滑冰。冬季的渥太華麗都運河(Rideau Canal Skateway)最適合進行戶外滑冰,看着國會山,在河道裡體會速度與激情,非常美妙。 12. 最佳火車之旅:VIA的穿越加拿大 VIA的穿越加拿大之旅是最受大家推祟的加拿大頂級火車之旅。其6400公里的火車行程,跨越大西洋太平洋海岸,還提供不同組合,時間充裕的遊客絕對值得一試。 13. 最佳觀星地點:賈斯珀(Jasper) 地廣人稀的加拿大有不少暗夜星空保留地,毫無光污染。不過想要沒有光污染的同時,又要相對接近城市且風景壯麗的話,賈斯珀國家公園便是當仁不讓。賈斯珀暗夜星空保留地距離城鎮僅10分鐘車程,每年10月還有星空節。除了滿天繁星外,還可以看到Maligne Canyon和金字塔島。 14. 最佳湖泊:路易斯湖(Lake Louise) 路易斯湖是洛磯山山脈的明珠,儘管有人認為從景色壯美程度來看,路易斯湖比夢蓮湖還稍微遜色一些。不過,路易斯湖勝在配套好、容易到達且停車位充裕。只論景色的話,路易斯湖同樣是一流的。 15. 最佳吊橋:卡皮拉諾吊橋公園(Capilano Suspension Bridge) 加拿大雖然有眾多吊橋公園,當中不乏一些更高、更長、景觀更宏大的吊橋。不過,卡皮拉諾吊橋悠久的歷史是其它新吊橋無法匹敵的,高居榜首是毋庸置疑的。

每週熱話 2022-11-04

加拿大在第一型糖尿病治療方面再創高峰。來自安大略省 (Ontario) 倫敦的36歲護士,在多年與糖尿病共舞之後,憑藉單次 VX‑880 注射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成功實現免除每日胰島素注射的里程碑。

 

VX‑880由 Vertex 藥廠研發,這項創新療法運用實驗室培育的胰島細胞,旨在恢復人體自然產生胰島素的能力。該項臨床試驗在加拿大的部分,由多倫多大學健康網絡旗下的 Ajmera 移植中心移植外科醫生 Trevor Reichman 博士帶領執行。在治療過程中,為確保新植入的細胞能夠有效發揮作用,該護士需同時服用免疫抑制藥物,以防止她的免疫系統攻擊這些寶貴的細胞。

 

治療效果顯著,這位護士在接受 VX‑880 治療後,血糖水平持穩,且已超過一年無需日常注射胰島素。雖然該療法仍處於實驗階段,但這一突破性的成果為全球眾多與第一型糖尿病抗爭的患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希望,也為再生醫學領域注入了全新活力。

 

這項創新療法不僅令人振奮,更為追求改善生活質素的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前景。若您或您的親友正受糖尿病所困,這則新聞或許正是您所等待的希望。請即與身邊人分享這個激勵人心的消息,攜手迎向更健康的未來。

 

🗣️面對這項實驗性治療,你會考慮向家人或朋友推薦了解更多嗎?

 

🔗資料來源: https://www.ctvnews.ca/health/article/woman-off-insulin-for-type-1-diabetes-after-a-single-dose-of-experimental-manufactured-stem-cells/ 

 

每週熱話 2025-05-20

溫莎市 (Ontario) 正面臨加拿大鵝數量失控的挑戰,專家警告,必須採取更積極的行動來遏制這種情況,否則問題將進一步惡化。

 

🦆🦆🦆加拿大鵝如何影響城市?

鵝群遍布城市 – 大量鵝群導致交通隱患、自行車事故及財產損害,引發民眾擔憂並促使市政府採取行動。🚦 🚴 危險事故頻傳 – 一名騎自行車者為了避開鵝群,不慎摔倒,導致六根肋骨骨折及鎖骨斷裂。

 

💰💰💰市府行動計劃:

💰 溫莎市批准 $30,000 計劃 – 市政府聘請專業團隊,在七個巢穴中移除 150 顆鵝蛋,該方法須經聯邦批准。 😱 ⚠ 聯邦規範 – 根據加拿大野生動物保護局報告,加拿大鵝一生可產下多達 176 顆蛋,顯示遏制繁殖勢在必行。 🔍 專家建議 – 野生動物控制專家 Dan Frankian 指出,僅移除蛋仍不足夠,應在鵝群面前摧毀巢穴,以防止牠們再次築巢。

 

🏙️🦆下一步?

市政府正在制定長期解決方案,包括改變棲息地和提高公眾認識來減少人類與鵝群的衝突。但隨著鵝群持續擾亂城市生活,溫莎市民迫切希望看到更強有力的行動!

讓我們拭目以待,看溫莎市如何解決這場「鵝群危機」!🏙️🦆

 

資料來源: https://www.cbc.ca/news/canada/windsor/militant-approach-needed-to-control-canada-goose-population-in-border-city-says-expert-1.7546055 

每週熱話 2025-05-20

卑詩省政府近日將 10 個市鎮納入住房目標計畫,旨在加快全省的住宅建設。然而,部分地方官員對此表示不滿,認為他們的城市已經在盡最大努力滿足住房需求。

新增住房目標市鎮

最新加入計畫的市鎮包括: 🏡 Burnaby 🏡 Coquitlam 🏡 Courtenay 🏡 Township of Langley 🏡 Langford 🏡 Penticton 🏡 Pitt Meadows 🏡 Richmond 🏡 Squamish 🏡 Vernon

這些市鎮加入了 2023 年首次推出的住房目標計畫,目前該計畫已涵蓋 共 40 個市鎮。省政府要求每個市鎮在 五年內達成 75% 的預估住房需求。

 

市長們的擔憂

部分地方官員認為,他們的城市已經是 住房開發的領導者,被納入計畫並不會帶來實質性的幫助。

  • Township of Langley 市長 Eric Woodward 質疑他的城市還能做什麼,因為 Langley 已經是卑詩省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他表示:"我們已經做了很多改善,也已經建造了大量住宅,還能再做什麼來提供更多住房?"

  • Richmond 市長 Malcolm Brodie 則稱這項決定 "令人困惑",並強調 Richmond 一直是增加住房供應的領導者。

  • Langford 市政府官員 批評這項措施 "不公平地懲罰" 了他們的城市,儘管 Langford 在住房開發方面一直表現良好。

 

支持者的觀點

儘管部分市長對此表示不滿,一些官員和組織仍認為該計畫對解決卑詩省的住房危機至關重要。

  • 卑詩省住房部認為,將這些市鎮納入計畫有助於加快住宅建設,滿足不斷增長的住房需求。

  • 大溫地區的可負擔租賃住房目標計畫與省政府的目標一致,旨在確保 至少 15% 的新建住宅為可負擔租賃房屋。

 

專家觀點

卑詩大學(UBC)住房政策專家 Tom Davidoff 教授表示,儘管部分城市已經在住房供應方面表現良好,但省政府仍需要 一致性的策略 來確保住房供應能夠跟上需求。他指出:"住房危機不會自行消失,市鎮需要與省政府合作,尋找解決方案。"

 

未來展望

隨著 住房目標計畫的擴展,地方政府與省政府之間的討論仍在持續。一些市鎮呼籲 提供更多資金與支持,而另一些則對 額外壓力 表示抗議。

 

🗣️ 你認為卑詩省的住房目標計畫能有效解決住房危機嗎?

 

資料來源: https://storeys.com/coromandel-properties-vancouver-receivership-2025/ 

 

每週熱話 2025-05-20

卑詩省政府近日宣布,將大幅放寬市政府的借貸限制,讓本地政府有更大財政靈活度,以應對道路、供水、社區設施等基礎建設的龐大需求。

 

根據新規定,市政府現可在無需舉行公投的情況下,為長期項目借貸高達年度收入的10%,是以往5%上限的兩倍。而短期借貸(少於五年)方面,每名市民的借貸上限亦由50加元提升至150加元。

 

政府表示,這項改革是為應對建築成本上升及通脹壓力,協助城市更有效應對人口增長及基建老化問題。這亦是數十年來首次調整相關借貸上限。

「過時的借貸門檻,拖慢咗我哋提供基建服務嘅速度,」房屋及市政事務廳長Ravi Kahlon表示,「今次改革可以令市政府更快行動、減低成本,支援社區發展。」

 

新規定適用於161個受《地方政府法》規管的市政機構,但不包括溫哥華市,因其受《溫哥華憲章》獨立規管,擁有不同的借貸制度。

 

增長迅速的素里市(Surrey)一直爭取擁有類似溫哥華的自治權,對今次改革表示歡迎。這項措施亦有望減輕省政府在基建資金上的直接壓力,尤其在當前預算赤字與債務上升的背景下。

隨著全省人口與房屋發展加速,省府希望透過擴大借貸權力,讓市政府更快、更靈活地推動建設項目,避免不必要的延誤。

 

不過,市民又點睇?市政府可以更快建基建,市民係咪會受惠?定係會搞到債仔愈借愈多,最後都要納稅人埋單?

 

🔗資料來源: https://dailyhive.com/vancouver/bc-government-municipal-borrowing-limits-increased 

 

每週熱話 2025-06-25

溫哥華訊, 卑詩省一宗狗隻咬人案近日引起熱議。一名女子因被狗咬傷,索償近5,000加元,最終被仲裁庭駁回,原因是狗隻無攻擊前科,事件被裁定為「意外」,並不構成狗主法律責任。

 

案發於2022年平安夜,事主Shen在溫哥華一幢公寓走廊與名為Juliet的迷你澳洲牧羊犬相遇。狗隻當時由主人父親Jeffrey Polo以繩牽引,並已將繩索拉短,將Juliet拉近自己一側。Shen聲稱被咬傷手部,需到醫院注射破傷風疫苗,因此提出索償4,862.62加元。

 

然而,卑詩民事解決仲裁庭成員Peter Nyhuus裁定,Polo在法律上無疏忽責任。他指出,Juliet並無攻擊紀錄,亦已受控;根據加拿大民事法,「除非狗隻早前有危險行為,否則首次咬人無需承擔法律責任」,更表示:「每隻狗都有一次咬人的權利。」

 

儘管Juliet當時未有領牌,庭上認為Polo不可能預見此事,整體屬「無人可責的意外」。但仲裁庭仍指示Polo須盡快為Juliet辦理狗牌。

 

你又點睇?加拿大呢種「首次咬人免責」制度,係展現對動物嘅體諒?定係對寵物主監管過於寬鬆?

 

 🔗資料來源: https://www.ctvnews.ca/vancouver/article/woman-bitten-by-australian-shepherd-refused-4k-because-every-dog-is-entitled-to-one-bite-tribunal-rules/ 

 

每週熱話 2025-06-25

在通脹壓力持續上升之際,加拿大人生活百上加斤。如今,餐飲業界領袖正呼籲聯邦政府取消餐廳膳食的消費稅(GST/HST),強調「食物就係食物,唔應該因為喺邊度買就要交唔同稅」。

 

根據sparkinsights調查,84%加拿大人認為所有食物都應該免稅。目前雖然雜貨店購買的食物可獲稅務豁免,但餐廳膳食仍需繳交GST/HST,被批評為過時又不公平的政策。

 

事實上,這項稅制對經濟影響深遠。早於1991年GST首次實施時,餐飲業銷售即時下跌7.3%。而在2024年底至2025年初短暫實施的稅務假期期間 (tax holiday)餐飲業銷售急升,創造超過24,000個職位,遠超前一年總和。但當稅務假期結束後,短短兩個月內即流失10,300個職位,反映政策對就業市場的直接影響。

 

目前,加拿大餐飲業聘用超過120萬人佔全國勞動力近6%。業界指出,取消餐飲稅不僅能減輕市民負擔,更能保住飯碗、穩住經濟。對於依賴外食的打工仔、學生、長者等群體而言,這更是公平與尊嚴的基本保障。

 

在「可負擔生活」成為全國焦點的今天,是否應該繼續向一碗飯徵稅,已成為社會熱議。港加社群亦應發聲,為合理稅制、為民生發展出一分力。

 

📢 你點睇?係時候取消餐飲稅,還食物一個公道?  

 


🔗資料來源: https://dailyhive.com/canada/taxing-restaurant-meals-canada-partner-content

每週熱話 2025-05-20

幾個月前,加拿大保守黨領袖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仍被視為下任總理的熱門人選,民調領先、自由黨則因杜魯多(Justin Trudeau)聲望下滑而陷入困境。但隨着杜魯多辭職、前加拿大央行行長卡尼(Mark Carney)接任自由黨領袖,形勢急轉直下。

 

在最近一次大選中,自由黨意外贏得少數政府,而最新民調更顯示,若今日再選,卡尼有望帶領自由黨奪回多數執政地位。

 

卡尼的出現,令博勵治陷入兩難。他過往針對杜魯多的強硬民粹風格,對卡尼這位冷靜、務實的經濟專家未必奏效。更關鍵的是,卡尼已迅速採納多項保守派支持的政策,包括削減碳稅與入息稅、加快大型基建審批等,令保守黨難以再作強烈對比。

 

分析指出,卡尼的策略重實效而非意識形態。他積極修補與美國、印度等國的外交關係,並在能源與氣候政策上展現靈活態度,務求推動實質成果。

 

與此同時,博勵治雖試圖軟化形象,但其社交媒體戰術與對抗式語言,在當前全球局勢嚴峻下,或未必再能引起共鳴。

 

💭在這個不明朗的時代,我們更需要一位經濟專家,還是一位民粹鬥士?

 

 🔗資料來源: https://nationalpost.com/opinion/carney-puts-poilievre-between-a-rock-and-a-hard-place 

 

每週熱話 2025-06-25

G7 峰會原定於6月15日至17日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 Kananaskis 舉行,匯聚來自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英國🇬🇧 及美國🇺🇸 的領袖。

 

然而,美國總統唐納特朗普(Donald Trump) 在6月16日提前離開峰會,原因是中東局勢惡化。就在他宣布提前離開前,以色列與伊朗衝突已進入第五天,雙方展開 更激烈的攻擊,加劇了地區緊張局勢。

 

特朗普在離開前,於 Truth Social 發文警告:「所有人應立即撤離德黑蘭!」 這番言論顯示美國對這場衝突的擔憂,也引發外界對美國可能介入的揣測。

 

儘管提前離開,特朗普仍稱此次峰會是「富有成效的」,並強調他已與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 (Keir Starmer) 簽署重要貿易協議。

 

由於提前離開,特朗普將錯過包括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Volodymyr Zelenskyy)的重要會談。這也讓外界質疑,在美國領導人缺席的情況下,峰會是否能有效應對全球關鍵議題,尤其是 中東危機 的持續升級。

 

📢 你認為特朗普的提前離開會影響全球外交嗎?歡迎分享你的看法!💬

 

 🔗 資料來源: https://dailyhive.com/canada/donald-trump-leaving-g7-summit-alberta-early 

 

每週熱話 2025-05-20

Costco Canada 行政會員即將迎來 更多優惠!從6月30日開始,Costco 為行政會員提供 每月 $10 折扣,適用於 Sameday.costco.ca 或 Instacart 的網上購物。

 

會員只要每月在線消費$150或以上,即可享有$10優惠,全年累積最多可節省$120!無需親自前往倉庫,在家輕鬆購物,照樣省錢!

 

如果你正在考慮升級會員,現在更有 額外獎勵!註冊行政會員,年費$130 (另加稅),即可在 Costco.ca消費$200時輸入優惠碼 COSTCO80,立享 $80 折扣!(請注意:此優惠不適用於 Sameday.costco.ca 或 Instacart 訂單。)

 

📢 你已經是 Costco 行政會員了嗎?

 

🔗資料來源: https://dailyhive.com/canada/costco-canada-executive-members-delivery#google_vignette 

 

每週熱話 2025-05-20

在通脹壓力持續上升之際,加拿大人生活百上加斤。如今,餐飲業界領袖正呼籲聯邦政府取消餐廳膳食的消費稅(GST/HST),強調「食物就係食物,唔應該因為喺邊度買就要交唔同稅」。

 

根據sparkinsights調查,84%加拿大人認為所有食物都應該免稅。目前雖然雜貨店購買的食物可獲稅務豁免,但餐廳膳食仍需繳交GST/HST,被批評為過時又不公平的政策。

 

事實上,這項稅制對經濟影響深遠。早於1991年GST首次實施時,餐飲業銷售即時下跌7.3%。而在2024年底至2025年初短暫實施的稅務假期期間 (tax holiday)餐飲業銷售急升,創造超過24,000個職位,遠超前一年總和。但當稅務假期結束後,短短兩個月內即流失10,300個職位,反映政策對就業市場的直接影響。

 

目前,加拿大餐飲業聘用超過120萬人佔全國勞動力近6%。業界指出,取消餐飲稅不僅能減輕市民負擔,更能保住飯碗、穩住經濟。對於依賴外食的打工仔、學生、長者等群體而言,這更是公平與尊嚴的基本保障。

 

在「可負擔生活」成為全國焦點的今天,是否應該繼續向一碗飯徵稅,已成為社會熱議。港加社群亦應發聲,為合理稅制、為民生發展出一分力。

 

📢 你點睇?係時候取消餐飲稅,還食物一個公道?  

 


🔗資料來源: https://dailyhive.com/canada/taxing-restaurant-meals-canada-partner-content

每週熱話 2025-05-20

加拿大國慶日(Canada Day)唔止係慶祝,更係全國餐飲業嘅黃金時機!根據 Square 最新數據,全國酒吧同餐廳預計喺長週末期間營業額將激增超過30%,勢成今年最旺場嘅一個週末!

 

2024年,加國國慶週末帶動餐飲業銷售飆升36%,比2023年再升一層樓。更重要係,呢股消費熱潮持續咗兩個月,為小商戶喺秋季淡季前提供寶貴緩衝。

 

今年,餐廳準備得更充足。Square 推出全新超輕巧手提收銀機 (Square Handheld) ,幫助餐廳加快落單、縮短等位時間,無論係快餐店定高級餐廳都應付自如。

 

調查顯示,72%加拿大人計劃今個夏天留喺本地消費近一半人表示要盡情享受加拿大夏日」。對於身在香港嘅加籍朋友,無論你係返鄉探親定係喺港慶祝,都可以一齊感受呢份熱血與自豪。

 

🍁 今個Canada Day,著起紅白色、約埋朋友、撐本地餐廳,齊齊為加拿大打氣!

 

🔗資料來源: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break-canada-day-weekend-set-110100293.html

 

每週熱話 2025-05-20

雖然大家都知道加拿大街上不乏豪華名車,但對於許多在加拿大打拼多年的中產專業人士來說,擁有一部夢想座駕可能一直是遙不可及的願望。但現在,溫哥華奢華車會 (Vancouver Luxury Car Club,簡稱 VLCC) 的誕生,正為這群努力生活的人社群打開全新可能——不必買車,也能天天開法拉利、保時捷或勞斯萊斯!

 

VLCC 提供會員全年無限次使用超過 70 部頂級名車的權利,車款涵蓋 Ferrari、Lamborghini、McLaren、Aston Martin、Porsche、Range Rover 等十五大品牌從超跑到豪華 SUV、電動車一應俱全。創辦人 Mark Cheng 表示:「我們的會員不想被一部車綁死,他們要的是靈活、品味與生活方式的選擇——星期五開 Ferrari,星期一開 Range Rover,完全無縫切換。」

 

這不只是租車,而是一種全新的汽車生活哲學。VLCC 會員享有保險、維修、道路救援、專屬 App與禮賓服務,一切都包辦妥當。會員制度分為個人與企業方案,個人會員需支付$60,000加幣入會費與每月$5,500月費,企業會員則起跳於$75,000入會費,可額外添加多位駕駛人。

 

VLCC強調「不是賣夢想,而是讓你每天都能活在夢想裡」,並計劃將這個模式推向全球市場。每位會員在首輪開放期間享有1.5:1的車輛對會員比例,確保每次預約都能享有尊貴體驗。

 

對於在加拿大努力多年、事業有成的人來說,這不僅是身份的象徵,更是一種對生活質感的肯定。你不需要買車,也不需要維修,只需享受駕馭的快感與自由。

 

📌 想唔想試吓「今日開 Aston Martin,聽日開 Taycan」嘅生活?

 

🔗資料來源: https://dailyhive.com/vancouver/vancouver-luxury-car-club 

 

每週熱話 2025-05-20

卑詩省最新短期租賃規例正重塑當地樓市與旅遊格局,Airbnb首當其衝。雖然多個租屋平台已成功協助業主完成註冊,Airbnb卻表示因系統錯誤與倉促上線,已有數千宗預訂面臨取消風險。

 

根據新法例,所有短租單位必須於2025年6月2日前完成省級註冊,否則將被平台下架。Airbnb指出,即使業主已遵守規定,如郵編輸入錯誤或單位類型不符等小錯亦會導致註冊失敗,令業主無奈取消預訂、損失收入。相比之下,其他平台則順利過渡,令外界質疑Airbnb的準備是否充足。

 

省府推行新例的目的是釋放更多長租房源,規定短租僅限於業主自住單位或附屬套房。然而,對於依賴短租收入供樓或補貼生活的港加業主而言,這場政策轉變無疑帶來沉重壓力

 

隨著執法期限迫近、夏季旅遊旺季將至,這場短租改革不僅影響業主,更牽動租客、旅客與整體樓市的未來走向。🏠📉🇨🇦

 

🗣️ 這場整頓能否真正紓緩住屋壓力,還是只是將負擔轉嫁至其他群體?🏠💼📉



 🔗資料來源: https://www.cbc.ca/news/canada/british-columbia/airbnb-bc-reservations-at-risk-1.7561326 

 

 

每週熱話 2025-05-20

對於在加拿大努力工作但收入不高的港加人士來說,好消息傳來:聯邦政府即將提高 Advance Canada Workers Benefit (ACWB) 發放金額,下一輪款項將於2025年7月11日 (星期五) 自動入帳,金額更多、支援更實在。

 

ACWB 是 Canada Workers Benefit (CWB) 的預付款項,屬於一項可退稅的聯邦福利,專為在職低收入人士而設。符合資格者無需等到報稅季,全年可分三次提前獲得最多50%的CWB款項,紓緩生活壓力。

 

🌟 今輪調升幅度為2.7%,最新金額上限如下:

  • 單身人士最高可獲 $1,633 (原為 $1,590)

  • 家庭可獲最高 $2,813 (原為 $2,739)

  • 如有資格申領殘疾補助,最高可得 $843 (原為 $821)

📅 由於7月12日剛好為星期六,今年的付款提前至7月11日 (星期五)。

 

資格由 Canada Revenue Agency (CRA) 根據報稅資料自動判定,無需另行申請。這次調升是聯邦政府因應通脹壓力,協助國民應對生活成本上升的一部分。

 

💬你覺得ACWB呢筆加碼福利,係「實際幫補」,定只係「杯水車薪」? 對於你同身邊人嚟講,這類聯邦支援是否真有幫助? 



🔗 資料來源: https://dailyhive.com/canada/acwb-july-2025-workers-benefit-payment

 

每週熱話 2025-05-20

加拿大長期依靠移民帶動經濟,如今卻迎來史上首次「零增長」。政府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全國人口僅增加20,107人,增長率跌至0%, 撇除疫情年份,這是自1946年有紀錄以來最慢的步伐。

 

為何急剎車?

聯邦政府近期連番收緊移民,重點針對臨時居民及國際學生。這兩大群組曾是後疫情時期人口暴增的主要推手;現時臨時居民總數降至300萬人(佔人口 7.1%),較去年的高峰7.4% 明顯回落,創下歷來最大跌幅。

 

兩大經濟引擎受創

  • 安省 (Ontario) 與 卑詩省 (British Columbia):均錄得1951年以來最大單季人口流失。

  • 外國留學生:簽證上限及政策調整打擊最深,成為跌幅主因

 

政策辯護 vs. 經濟隱憂

總理 馬克.卡尼 (Mark Carney) 強調,連年移民激增令房屋、醫療及基建不勝負荷,現需把移民規模拉回「可持續水平」。同時,政府亦推出更嚴格的難民 (asylum) 規則;2024年難民申請衝上470,029宗,創歷史新高。

 

然而,學者警告,死亡人數已連續多年超過新生嬰兒,移民成為唯一的人口動力。若移民閘門關得過急,長遠或侵蝕加拿大的經濟韌性、勞動力與創新活力。

 

💬 關鍵疑問: 加拿大能否在公共服務承載力與人口結構需求之間取得平衡?代價又是多少?

 

🔗資料來源: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international/canada/canadas-growth-engine-stalls-immigration-curbs-bring-national-population-rise-to-zero-canada-population-growth-news-mark-carney-news/articleshow/121936544.cms?from=mdr   

 

每週熱話 2025-05-20

一款全新的Omicron分支NB.1.8.1(暱稱 “Nimbus”),現已佔據美國約三分之一新增個案,並快速擴散至全球。

 

為何疫情新聞又回頭?

實驗室初步數據顯示,Nimbus 的傳播力 較近期株系更高,雖然公共衛生風險仍屬「低」,但傳播速度要求大家提高警覺。

 

典型症狀

醫生指,Nimbus 的臨床表現與早期Omicron相似——發燒、咳嗽、喉嚨痛、疲勞、味嗅覺減退——但坊間最「𠝹耳」的是「刀片喉」:喉嚨痛得似吞剃刀。

 

「刀片喉」≠ 一定係新冠

鏈球菌性喉炎(strep throat)同樣會引致劇痛,而且需用抗生素治療。如喉痛難忍,應同時檢測 COVID-19 及鏈球菌,避免漏診與擴散。

 

保持領先 四大實用守則

  1. 疫苗加強劑:加固免疫牆。

  2. 室內戴口罩:特別是人多、空氣不流通的地方。

  3. 勤洗手:最簡單、最有效的阻隔方式。

  4. 關顧高風險人士:長者、免疫力弱及慢性病患者須特別留意。

目前證據顯示,Nimbus 並未逃避免疫,也不抗拒現行抗病毒藥,但好習慣仍是最佳防線。

 

貼心提示:COVID-19 變成「常客」,生病仍然不好受。及早檢測、適當治療、照顧好自己,同時守護身邊人。



🔗資料來源: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news/new-covid-variant-nimbus-razor-blade-throat-symptom

每週熱話 202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