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熱話

加拿大在第一型糖尿病治療方面再創高峰。來自安大略省 (Ontario) 倫敦的36歲護士,在多年與糖尿病共舞之後,憑藉單次 VX‑880 注射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成功實現免除每日胰島素注射的里程碑。

 

VX‑880由 Vertex 藥廠研發,這項創新療法運用實驗室培育的胰島細胞,旨在恢復人體自然產生胰島素的能力。該項臨床試驗在加拿大的部分,由多倫多大學健康網絡旗下的 Ajmera 移植中心移植外科醫生 Trevor Reichman 博士帶領執行。在治療過程中,為確保新植入的細胞能夠有效發揮作用,該護士需同時服用免疫抑制藥物,以防止她的免疫系統攻擊這些寶貴的細胞。

 

治療效果顯著,這位護士在接受 VX‑880 治療後,血糖水平持穩,且已超過一年無需日常注射胰島素。雖然該療法仍處於實驗階段,但這一突破性的成果為全球眾多與第一型糖尿病抗爭的患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希望,也為再生醫學領域注入了全新活力。

 

這項創新療法不僅令人振奮,更為追求改善生活質素的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前景。若您或您的親友正受糖尿病所困,這則新聞或許正是您所等待的希望。請即與身邊人分享這個激勵人心的消息,攜手迎向更健康的未來。

 

🗣️面對這項實驗性治療,你會考慮向家人或朋友推薦了解更多嗎?

 

🔗資料來源: https://www.ctvnews.ca/health/article/woman-off-insulin-for-type-1-diabetes-after-a-single-dose-of-experimental-manufactured-stem-cells/ 

 

每週熱話 2025-05-20
【多倫多50部偵速攝影機再次更換位置】 多倫多市為了阻止超速行駛,在市內放置了50部自動偵速攝影機。這50個偵速攝影機於今年五月初再次換了新位置,是自2020年7月自動測速執法(ASE)推出以來第五次進行搬遷。這一次的新地點包含了華人聚居以及常去的地區,例如 惠柳第 (Willowdale), Scarborough Center(士嘉堡中心), 北當河谷(Don Valley North)及士嘉堡 - 愛靜閣(Scarborough- Agincourt)等等。不過根據市政府的統計數據,仍然有3,776名司機沒有因此而減速。 數據影響政府選擇放置所有ASE的位置,哪裡存在速度及碰撞的可能性較高便會設置ASE。每個被選中的區域都會設有兩個ASE自動偵速攝影機,用於捕捉及記錄超速車輛圖像。光是在2022年4月及5月,多倫多的50部偵速攝影機便開出了54,204張罰單。其中位於Burnhamthorpe路以北的Mill路(Etobicoke中心)自動偵速攝影機於4月份開出的罰單最多,共有5545張。市政府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該處的罰單數目佔了所有罰單的16%。而在5月份,Algonquin大道以南的Parkside Drive上的自動偵速攝影機(Parkdale-High Park)開出最多罰單,共達到2845張。 市政府指出,所有地點都張貼了標誌來警告司機攝影鏡頭正在運作中。如果通過ASE被開罰單,將會收到罰款通知,但不會產生任何扣分。不過根據省內規定,如果被影到時速超過50公里或更多,便會收到傳票並被要求出庭。安全行駛其實不光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他人的安全著想。如果大家能小心開車,一定能避免收到罰單。 以下是50部偵速攝影機的具體地點,大家可以作參考: 1. Martin Grove Road north of Rampart Road (Etobicoke North 2. Redgrave Drive west of Martin Grove Road (Etobicoke North 3. Royal York Road north of La Rose Avenue (Etobicoke Centre 4. Mill Road north of Burnhamthorpe Road (Etobicoke Centre 5. The East Mall south of Faludon Court (Etobicoke-Lakeshore 6. Ourland Avenue near Merriday Street (Etobicoke-Lakeshore 7. Parkside Drive south of Algonquin Avenue (Parkdale-High Park 8. Runnymede Road north of Colbeck Street (Parkdale-High Park 9. Scarlett Road south of Ellins Avenue (York South-Weston 10. Gary Drive near Deerhurst Avenue (York South-Weston 11. Dufferin Street north of Stanstead Drive (York Centre 12. Stilecroft Drive west of Sharpecroft Boulevard (York Centre 13. Weston Road near Coronado Court (Humber River-Black Creek 14. Spenvalley Drive near Whitbread Crescent (Humber River-Black Creek 15. Dufferin Street south of Claver Avenue (Eglinton-Lawrence 16. Orfus Road west of Dufferin Street (Eglinton-Lawrence 17. Rogers Road near 382 Rogers Rd. (Davenport 18. Dufferin Street south of Dufferin Park Avenue (Davenport 19. Denison Avenue south of Grange Avenue (Spadina-Fort York 20. Brant Street south of Adelaide Street West (Spadina-Fort York 21. Spadina Avenue south of Bloor Street West (University-Rosedale 22. Manning Avenue south of Lennox Street (University-Rosedale 23. Street Clair Avenue West near Crang Avenue (Toronto-St. Paul’s 24. Warren Road north of Lonsdale Road (Toronto-St. Paul’s 25. Carlton Street near Homewood Avenue (Toronto Centre 26. Shuter Street east of Sackville Street (Toronto Centre 27. O'Connor Drive west of Lankin Boulevard (Toronto-Danforth 28. Cosburn Avenue near Roosevelt Road (Toronto-Danforth 29. York Mills Road west of Banbury Road (Don Valley West 30. Park Lane Circle near 60 Park Lane Cir. (Don Valley West 31. The Donway East north of Greenland Road (Don Valley East 32. The Donway west near Duncairn Road (Don Valley East 33. McNicoll Avenue near Sexton Crescent (Don Valley North 34. Don Mills Road south of Freshmeadow Drive (Don Valley North 35. Finch Avenue East near Manorcrest Drive (Willowdale 36. Churchill Avenue west of Abbotsford Road (Willowdale 37. Saint Clair Avenue East west of Marilyn Crescent (Beaches-East York 38. Kingston Road near Glen Manor Drive (Beaches-East York 39. Danforth Avenue east of Birchmount Road (Scarborough Southwest 40. Corvette Avenue near Cleta Drive (Scarborough Southwest 41. Pharmacy Avenue north of Sherwood Avenue (Scarborough Centre 42. Antrim Crescent near 11 Antrim Cres. (Scarborough Centre 43. Pharmacy Avenue near 2300 Pharmacy Ave. (Scarborough-Agincourt 44. Dunmurray Boulevard near Groomsport Crescent (Scarborough-Agincourt 45. Sandhurst Circle north of Finch Avenue East (Scarborough North 46. Seasons Drive east of Oasis Boulevard (Scarborough North 47. Morningside Avenue near Warnsworth Street (Scarborough-Guildwood 48. Galloway Road near Coronation Drive (Scarborough-Guildwood 49. Brenyon Way near 200 Brenyon Way (Scarborough-Rouge Park 50. Old Finch Avenue west of Littles Road (Scarborough-Rouge Park 此外,更多有關的資訊可以到市政府的官方網站上了解: https://www.toronto.ca/services-payments/streets-parking-transportation/road-safety/vision-zero/safety-initiatives/automated-speed-enforcement/speed-cameras
每週熱話 2022-08-04

溫莎市 (Ontario) 正面臨加拿大鵝數量失控的挑戰,專家警告,必須採取更積極的行動來遏制這種情況,否則問題將進一步惡化。

 

🦆🦆🦆加拿大鵝如何影響城市?

鵝群遍布城市 – 大量鵝群導致交通隱患、自行車事故及財產損害,引發民眾擔憂並促使市政府採取行動。🚦 🚴 危險事故頻傳 – 一名騎自行車者為了避開鵝群,不慎摔倒,導致六根肋骨骨折及鎖骨斷裂。

 

💰💰💰市府行動計劃:

💰 溫莎市批准 $30,000 計劃 – 市政府聘請專業團隊,在七個巢穴中移除 150 顆鵝蛋,該方法須經聯邦批准。 😱 ⚠ 聯邦規範 – 根據加拿大野生動物保護局報告,加拿大鵝一生可產下多達 176 顆蛋,顯示遏制繁殖勢在必行。 🔍 專家建議 – 野生動物控制專家 Dan Frankian 指出,僅移除蛋仍不足夠,應在鵝群面前摧毀巢穴,以防止牠們再次築巢。

 

🏙️🦆下一步?

市政府正在制定長期解決方案,包括改變棲息地和提高公眾認識來減少人類與鵝群的衝突。但隨著鵝群持續擾亂城市生活,溫莎市民迫切希望看到更強有力的行動!

讓我們拭目以待,看溫莎市如何解決這場「鵝群危機」!🏙️🦆

 

資料來源: https://www.cbc.ca/news/canada/windsor/militant-approach-needed-to-control-canada-goose-population-in-border-city-says-expert-1.7546055 

每週熱話 2025-05-20

2024年8月25日,由樂跑俱樂部主辦,加拿大最大地產開發公司協平世博集團冠名,本拿比市政府及本拿比旅遊局鼎力支持的第七屆協平世博本拿比環湖賽在本拿比湖畔盛大開幕。今屆環湖賽吸引了來自各個年齡層的參賽者,成為本地體育論壇的一大亮點。據悉,本次環湖賽的報名人數已達到千餘人次,較去年增長20%。

 

當日天氣微風涼爽,為選手們提供了良好的比賽條件。比賽當天,本拿比市長Mike Hurley及市議員王白進等嘉賓紛紛到場祝賀,為比賽增添光彩。

 

市長Mike Hurley在致辭中強調了環湖賽對城市的意義,並代表本拿比市感謝所有參賽選手和義工們,希望這項比賽越辦越好。

 

市議員王白進表示,本拿比環湖賽一直是城市每年最重要且最受歡迎的活動之一。在這場比賽中,選手們「為社區奔跑,為健康而跑」,感謝選手和義工們的踴躍參與。

 

本屆比賽的贊助商,協平世博高級銷售副總裁Grant Murray亦到場祝賀。他表示很高興看到這場在美麗本拿比湖上舉辦的比賽規模逐年增長。作為贊助商,協平世博很榮幸能為自己打造的社區服務,也希望大家享受今天的比賽。樂跑俱樂部主席嚴怡(Jason Yan)在接受訪問時表示:「本拿比環湖賽至今已舉辦七屆。我們的環湖賽一屆比一屆成功,影響力越來越大,這不僅是樂跑俱樂部品牌效應的體現,也是我們理念得到越來越多人認同的證明。環湖賽的成功舉辦背後,有大量義工的默默付出,以及市政府、醫院基金會和贊助商們的大力支持。今年環湖賽的參賽選手中超過65%是非華裔選手,甚至有來自世界各地超過10個國家的選手專程前來參賽,這都說明我們的環湖賽已成為本拿比市的一張「名片」,成為知名的本地主流體育賽事。」

 

清晨7點半開始,選手們在義工的幫助下簽到入場,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選手提前到達賽場,並做好熱身運動來做好準備。

 

為避開夏季高溫,主辦方將比賽時間提前,當日8點20分及8點50分,10公里和5公里項目的選手相繼發令啟程。

 

經過激烈角逐,10公里男子組前三名分別為Chris Voth、Andrew Geiger、Kennedy Kariuki;女子組前三名分別為Lissa Zimmer、Ricki Doyle、Charlotte Browning。5公里男子組前三名分別為John Browe、Topher Wong、Jean Carlo Beatencourt;女子組前三名則為Marina Topchiian、Nataliia Minarchenko及Juliette Levac。

 

除了成年組的比賽,活動還特別設置了1.8公里兒童組賽跑項目和家庭跑項目,讓小朋友們可以盡情發揮,在親子互動中體驗跑步的樂趣。

 

比賽當日,所有參賽選手在完成賽程後,都獲得了特別設計的T恤和獎牌作為紀念。小朋友們還額外拿到了大賽的吉祥物玩偶。環湖賽的馬拉松領跑員中亦有不少能人異士。10公里組55分鐘的領跑員Mary Ma女士剛剛完成了自己在巴黎奧運會業餘大眾馬拉松比賽。她分享了自己多年來的跑步經歷。

 

Mary表示,她的跑齡已有五年,在這五年間取得了不少成績。今年的環湖賽是她作為領跑員參加的第四年,也很高興看到比賽的報名人數逐年增長,希望這項比賽越辦越成功。

 

在豐富多彩的項目結束之後,活動還舉辦了豐富的娛樂活動,包括歌舞表演、遊戲及兒童嘉年華等,從當日早上9點持續到下午3點,為大家帶來了一整天的歡樂。第七屆協平世博本拿比環湖賽的圓滿成功,不僅讓人們感受到運動的魅力,也為城市增添了一抹夏日的活力。期待明年的環湖賽再次帶來更多驚喜與精彩。

每週熱話 2024-09-01

溫哥華訊, 卑詩省一宗狗隻咬人案近日引起熱議。一名女子因被狗咬傷,索償近5,000加元,最終被仲裁庭駁回,原因是狗隻無攻擊前科,事件被裁定為「意外」,並不構成狗主法律責任。

 

案發於2022年平安夜,事主Shen在溫哥華一幢公寓走廊與名為Juliet的迷你澳洲牧羊犬相遇。狗隻當時由主人父親Jeffrey Polo以繩牽引,並已將繩索拉短,將Juliet拉近自己一側。Shen聲稱被咬傷手部,需到醫院注射破傷風疫苗,因此提出索償4,862.62加元。

 

然而,卑詩民事解決仲裁庭成員Peter Nyhuus裁定,Polo在法律上無疏忽責任。他指出,Juliet並無攻擊紀錄,亦已受控;根據加拿大民事法,「除非狗隻早前有危險行為,否則首次咬人無需承擔法律責任」,更表示:「每隻狗都有一次咬人的權利。」

 

儘管Juliet當時未有領牌,庭上認為Polo不可能預見此事,整體屬「無人可責的意外」。但仲裁庭仍指示Polo須盡快為Juliet辦理狗牌。

 

你又點睇?加拿大呢種「首次咬人免責」制度,係展現對動物嘅體諒?定係對寵物主監管過於寬鬆?

 

 🔗資料來源: https://www.ctvnews.ca/vancouver/article/woman-bitten-by-australian-shepherd-refused-4k-because-every-dog-is-entitled-to-one-bite-tribunal-rules/ 

 

每週熱話 2025-06-25

雖然大家都知道加拿大街上不乏豪華名車,但對於許多在加拿大打拼多年的中產專業人士來說,擁有一部夢想座駕可能一直是遙不可及的願望。但現在,溫哥華奢華車會 (Vancouver Luxury Car Club,簡稱 VLCC) 的誕生,正為這群努力生活的人社群打開全新可能——不必買車,也能天天開法拉利、保時捷或勞斯萊斯!

 

VLCC 提供會員全年無限次使用超過 70 部頂級名車的權利,車款涵蓋 Ferrari、Lamborghini、McLaren、Aston Martin、Porsche、Range Rover 等十五大品牌從超跑到豪華 SUV、電動車一應俱全。創辦人 Mark Cheng 表示:「我們的會員不想被一部車綁死,他們要的是靈活、品味與生活方式的選擇——星期五開 Ferrari,星期一開 Range Rover,完全無縫切換。」

 

這不只是租車,而是一種全新的汽車生活哲學。VLCC 會員享有保險、維修、道路救援、專屬 App與禮賓服務,一切都包辦妥當。會員制度分為個人與企業方案,個人會員需支付$60,000加幣入會費與每月$5,500月費,企業會員則起跳於$75,000入會費,可額外添加多位駕駛人。

 

VLCC強調「不是賣夢想,而是讓你每天都能活在夢想裡」,並計劃將這個模式推向全球市場。每位會員在首輪開放期間享有1.5:1的車輛對會員比例,確保每次預約都能享有尊貴體驗。

 

對於在加拿大努力多年、事業有成的人來說,這不僅是身份的象徵,更是一種對生活質感的肯定。你不需要買車,也不需要維修,只需享受駕馭的快感與自由。

 

📌 想唔想試吓「今日開 Aston Martin,聽日開 Taycan」嘅生活?

 

🔗資料來源: https://dailyhive.com/vancouver/vancouver-luxury-car-club 

 

每週熱話 2025-05-20

南部與東部安大略省(Ontario)及魁北克省(Quebec)正面對攝氏31至36度的高溫,體感溫度更高達40至50度。夜間氣溫亦維持在20度以上,難以降溫。預計高溫將於星期一及星期二達到高峰,週中稍有緩解。魁北克省的學校亦被提醒提高警覺,確保學生安全。

西部地區:暴雨、濕雪與河水上漲 與東部相反,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與亞伯達省(Alberta)正經歷暴雨天氣,部分山區公路更出現濕雪。卡加利市(Calgary)政府已呼籲市民避免前往Bow River(鮑河),因為水流量異常偏高,雖然暫時未有水浸風險。同時,薩克其萬省(Saskatchewan)水資源安全局表示,亞伯達省(Alberta)已開始從水庫釋放水量,預計Diefenbaker湖水位本週將上升超過一米。

氣候變化導致天氣失衡 氣象專家指出,熱穹是一種停滯的高氣壓系統,會將暖濕空氣困在東部,同時將冷空氣推向西部,造成氣候極端分化。這類現象因氣候變化而變得越來越頻繁與劇烈,導致一地酷熱,另一地卻異常寒冷甚至面臨水災風險。

防暑防災小貼士

  • 定時補水,避免在高溫時段進行戶外活動

  • 關心長者、兒童等高風險群組

  • 使用冷氣或前往社區避暑中心

  • 西部居民應遠離河流與潛在水浸地區

  • 留意當地天氣警報與官方指引

本週的極端天氣再次提醒我們:氣候變化正重塑加拿大的四季面貌。請將這則資訊分享給親友,讓大家一同做好準備,安全度夏。


🔗資料來源: https://globalnews.ca/news/11253873/heat-dome-wild-weather-canada/   

 

每週熱話 2025-05-20

卡加利(Calgary)訊截至6月21日,加拿大亞伯達省(Alberta)已錄得1,020宗麻疹確診個案,成為該省數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麻疹爆發。傳染病專家警告,疫情已呈「失控」狀態,病毒正於學校、家庭及社區迅速傳播。

 

根據亞伯達省衛生服務局(Alberta Health Services)資料,疫情最嚴重的地區為南部地區(South Zone),累計681宗個案;其次為北部地區(North Zone)逾200宗,以及中部地區(Central Zone)的105宗。目前,麻疹已擴散至全省五個衛生區,當局亦指出,由於部分個案未被通報,實際感染人數可能更高。

 

愛民頓(Edmonton)的Stollery兒童醫院(Stollery Children’s Hospital)兒科傳染病專科醫生 Dr. Karina Top 表示:「我非常擔心接下來會出現更多住院個案,甚至死亡。」她指出,麻疹的死亡率約為每1,000宗中有1至2宗。

 

麻疹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病毒,可引致嚴重併發症,包括肺炎、腦炎、癲癇,甚至死亡。截至6月中,亞省已有85人因麻疹入院,其中14人需入住深切治療部(ICU)。此外,當地亦錄得新生嬰兒感染個案,以及20名孕婦確診。

 

專家指出,疫情擴散與部分地區疫苗接種率偏低有關。當局呼籲市民盡快接種兩劑MMR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以獲得有效保護。

 

對於計劃今夏回加探親或旅遊的【香港加拿大人】,此疫情是一個重要提醒:請及早檢視個人及家人的疫苗接種紀錄,並諮詢醫生意見,以保障健康。

 

💬 你還記得自己最後一次接種麻疹疫苗是甚麼時候嗎?立即翻查接種紀錄,為自己與身邊人建立免疫防線。



🔗資料來源: https://www.cbc.ca/news/canada/calgary/alberta-measles-cases-pass-1000-1.7567488

 

每週熱話 2025-05-20

今年8月底,年僅13歲的少女布里安娜·麥克唐納(Brianna MacDonald)在卑詩省阿伯茨福德(Abbotsford)的一個流浪者帳篷營地內疑似因藥物過量身亡。這名少女的葬禮已於9月13日舉行。布里安娜的父母對此悲痛不已,並呼籲加拿大政府採取措施,以挽救更多兒童免受類似悲劇。

 

據布里安娜的母親莎拉·麥克唐納(Sarah MacDonald)透露,家人一直努力尋求幫助,試圖解決女兒的成癮問題和心理健康狀況,但每到關鍵時刻,他們的訴求都未能得到有效的回應。她痛心地表示,「她的人生就這樣被奪走了,她還那麼年輕。」

 

🔹10歲開始使用毒品,家長苦無對策

 

布里安娜從10歲半時就開始吸食大麻,12歲時更進一步接觸了名為「Molly」的毒品。家人表示,儘管他們不斷試圖讓她戒除毒品,但效果不佳。母親認為,女兒因心理問題而借毒品麻痹自己。

 

令人關注的是,布里安娜雖然年紀尚小,卻能夠透過當地衛生部門(Fraser Health)取得吸毒工具,包括針頭、納洛酮試劑盒及安全使用手冊。家人表示,他們希望衛生部門能為布里安娜提供戎癮治療,而不僅僅是教她如何安全使用毒品。

 

🔹未成年有醫療自主權,家長無力干預

 

今年2月,布里安娜因疑似毒品過量住院,先是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兒童醫院接受治療,後被轉送至素里紀念醫院的兒童精神科病房。儘管父母懇求醫院不要讓她出院,但根據加拿大法律,即使布里安娜當時只有12歲,她仍擁有醫療自主權,可以自行決定是否接受治療。

 

母親痛心疾首,控訴道:「她才12歲!作為家長,我有法律義務照顧她,為何我卻無權讓她住院接受治療?」

 

幾個月後,布里安娜的情況惡化,甚至在家中對母親施以暴力。為了其他孩子的安全,母親最終將她送往阿伯茨福德的青年中心,但她不久後便逃離,並流落到無家可歸者的帳篷營地。最終,她在13歲這年死於營地內。

 

🔹家屬呼籲強制治療,關注未成年吸毒問題

 

布里安娜的家人呼籲加拿大政府支持對未成年吸毒者的強制治療,並採取更多措施保護這些脆弱的兒童。雖然該流浪漢帳篷營地現已被拆除,但對於布里安娜來說,一切已無法挽回。

 

《加拿大國家郵報》評論指出,向未成年人提供毒品工具並賦予他們拒絕治療的權利,是釀成此類悲劇的根源。這一事件再次引發了社會對未成年吸毒問題的深刻關注。

每週熱話 2024-09-18
【加拿大業主成大贏家】 【財富增長是租客的17倍】 聯邦統計局在一份報告中稱,今年第一季度,全國家庭持有的所有資產減去負債之後增長了6%,達到13.7萬億加元。一年以來,即自從2020年年初以來,這一數字增加了2萬億元。 加拿大家庭的財富增長主要得益於紅火的房地產市場:今年第一季度住宅房地產價值上漲了9.5%,高達5,960億元,無論漲幅還是價值均創了歷史紀錄,從而推動了加拿大家庭的財富增長。 在今年第一季度末,包括政府和企業財富在內的國民淨資產躍升超過1萬億元,達到15萬億元。 不過加拿大統計局表示,雖然加拿大家庭財富大幅增加,但分佈並不均衡:從年齡組來看,年長的加拿大人是最大贏家:主要收入者年齡在35歲以下家庭的平均淨資產為26萬元,而55歲以上家庭的平均淨資產為110萬元。 另一邊廂由於樓價升值,加拿大房主的平均淨資產增加了7,300億元,而租客的平均淨資產則增加了430億元。業主的增長幾乎是租客的17倍,兩個群體間的差距進一步拉大。
每週熱話 2021-06-17
【加拿大三城市最適合創業!】 【入圍世界創業城市75強】 來自Oberlo的世界創業城市排行榜,三個加拿大大城市躋身全球最適合創業城市75強!榜單考慮了經濟自由度、人力、科技和數字生態系統、金融危機、政府疫情康復以及其他指標等各種因素,對世界城市適合創業者的程度進行了多少。其中: 多倫多排名第17名; 溫哥華排名28名; 蒙特利爾排名36名; 看來在加拿大創業還是應該選擇大城市。多倫多單項比較突出的是:成立有限責任公司(LLC)所需時間排名第3,整體科技和數字生態系統排名第8。溫哥華成立有限責任公司所需時間排名第4,蒙特利爾成立有限責任公司所需時間第8。 中國也有 3個城市上榜,分別為北京(第 16 名)、上海(第 32 名)和香港(第 34 名)。 全球最適合創業城市Top10: 倫敦(英國) 紐約(美國) 舊金山(美國) 悉尼(澳大利亞) 墨爾本(澳大利亞) 洛杉磯(美國) 新加坡(新加坡) 波士頓(美國) 柏林(德國) 芝加哥(美國) 在疫情大流行期間,意大利城市被認為是財政援助支持最大的。 「疫情嚴重打擊了許多企業,迫使人們失業企業倒閉,給許多人帶來了毀滅性的後果。然而,與此同時,也出現了由企業家創辦的新企業的熱潮。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去年僅在美國就有440萬家企業成立,比2019年增加了24%。」
每週熱話 2021-06-16
【以後在溫哥華買新車或要每年多交1000元】 溫哥華市政府正在討論一項名為「氣候危機停車項目」(Climate Emergency Parking Pr ogram )的提案。一旦通過,市政府將強制部分駕駛員,在每年交汽車保險的基礎上,再額外繳納一筆氣候變化費(稅)。該提案動議,擁有2023款或更新款「高污類車輛」的溫哥華居民,每年需繳納1000加元才能獲得住宅停車許可證。媒體稱,所謂“高污染”類車輛及汽油驅動的豪華跑車、大型SUV或全尺寸卡車。 此外,用有2023款或更新款「中等污染類車輛」的溫哥華車主,每年需繳納500加元的住宅停車費。中等污染類車輛即以汽油驅動的運動型轎車,或者高性能小型SUV。 一旦計劃通過,溫哥華將於2022年開始實施。目前,溫哥華市政府正在就此提案徵求公眾意見,7月5日之前,您可以在以下網站參與相關調查: https://shapeyourcity.ca/parking?tool=survey_tool#tool_tab
每週熱話 2021-06-16
【大溫哥華最不容錯過的5間越南粉】 1. Bun Cha Ca Hoang Yen 地址:5083 Victoria Drive, Vancouver 電話:604-321-2711 它們家除了傳統的牛肉或者雞肉以外還提供海鮮口味。同時也可以嘗試一下它們家的雞翅、魚餅等 2. Bao Chau Vietnamese Restaurant 地址:2717 E Hastings Street, Vancouver 電話:604-251-6956 這家越南餐廳的牛肉粉湯清淡而美味,肉量也很多。 3.Linh Café 地址:2836 W 4th Avenue, Vancouver 電話:604-559-4668 這家餐廳以傳統的法式菜餚和越南美食而聞名,濃郁的肉湯搭配精細切片的牛肉再蓋上一個荷包蛋。 4.Mr. Red Cafe Vietnamese Restaurant 地址:2131 E Hastings Street, Vancouver 電話:604-710-9515 這家店有很多越南特色菜,麵湯很清爽,口感也很好。 5.Le Do Vietnamese Restaurant 地址:2292 E Hastings Street, Vancouver 電話:604-253-3508 這家店從外面看可能不大,內部裝修也有些過時,但是它們家的肉既豐富又嫩滑,面也很有嚼勁。 xxxxxx
每週熱話 2021-06-15
【加拿大央行維持利率不變】 【夏季經濟將強勁反彈】 自疫情爆發至今,加國利率一直保持在低水平;央行表示,在經濟復甦前,不會提高利率。加拿大中央銀行議息後宣布維持利率0.25厘不變,且強調2021年夏季加國經濟會出現強勁反彈。央行指出,預期加國經濟將於2022年下半年復蘇;且表示,2021年第1季家庭開支較預期強勁,再加上進入增加,反映消費信心增強及需求回升。 央行表示,隨著疫苗接種速度加快,以及省政府放寬限制,預計加國經濟可於2021年夏季開始作出強勁反彈步伐。
每週熱話 2021-06-11
【加拿大今年的日食現象】 月食剛過去了2週,6月10日,加拿大多地將可見到另一個天體事件——日食。 本週四,北半球的部分地區,包括加拿大,將可看到環形日食,即大部分太陽會被月球擋住。如果你想看到這次日食,你需要很早起床。據CBC報導,日食的環形部分將在日出時在安省北部看到,向北穿過哈德遜灣(Hudson Bay),進入魁北克省北部,直至北極。 如果你不在上述這些地區,你仍然可以在日出時看到日偏食。觀賞日食的最佳地點,應該是在太陽升起時可以清楚看到地平線的地方。 以下是加拿大一些主要城市可以在6月10日看到日食的時間(均為當地時間): • 多倫多:上午 5:35日偏食開始,最大日食在早上 5 點 40 分,上午 6:37結束; • 渥太華:上午 5:15日偏食開始, 最大日食在早上 5 點 40 分,上午 6:40結束; • 蒙特利爾:上午 5:05日偏食開始, 最大日食在早上 5 點 40 分,上午 5:39結束; • 里賈納/薩斯卡通:上午 4:47日偏食開始,最大日食在早上 4 點 51 分,上午 5點結束; • 溫尼伯:上午 5:20日偏食。最大日食在早上 5 點 24 分,上午 5:55分結束; • 弗雷德里克頓(Fredericton):上午 5:21日偏食開始, 最大日食在早上 6 點 36 分,上午 7:38 結束; • 夏洛特敦(Charlottetown):上午 5:20日偏食開始, 最大日食在早上 6 點 35 分,上午 7:38 結束; • 哈利法克斯:上午 5:28日偏食開始,最大日食在早上 6 點 33 分,上午 7:35 結束; • 聖約翰:上午 5:03日偏食開始,最大日食在早上 7 點 05 分,上午 8:10結束; • 黃刀:上午 3:44日偏食開始,最大日食在早上 4 點 45分,上午 5:22結束; • 伊魁特(Iqaluit):上午 2:18日偏食開始,最大日食(日全食)在早上 4 點 45分,上午 5:22結束; •伊努維克(Inuvik):上午 3:46日偏食開始,最大日食在早上 4 點 42分,上午 5:39結束。 如果你想拍攝出日食的照片,可以使用Sky & Telescope中的指南,了解如何進行安全地拍攝。 拍攝指南網址: https://skyandtelescope.org/astronomy-blogs/imaging-foundations-richard-wright/how-safely-photograph-sun/
每週熱話 2021-06-11
【加拿大多地清零 將重開邊境】 【BC疫情正走向終結 下週解封】 新冠疫苗給終結疫情帶來的希望正在加拿大呈現——每100人中就有70人已接種疫苗的加拿大,疫情正迎來顯而易見的好轉。 總理杜魯多已經開始計劃有階段地開放邊境,一些省份紛紛推出解封大計,還有先鋒省份更在今日官宣:只要接種了2針,則可免除旅遊後的14天隔離限制。 最新數據,加拿大的全國新增案例已經降至2020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週一全國新增1231例,過去7天的平均值也降至1795例,標誌著目前的疫情已經比4月第三波高峰時驟降了近80%。 今天,疫情重鎮安省報告了469例新增——這是安省在8個多月來首次跌破500大關;該省已在昨天宣布提前3天進入第一階段的解封。 目前暫未更新數據的省份,週一(昨天)報告的數據也十分樂觀:愛德華王子島清零,曼省新增169;薩省新增68,阿省新增127;BC省過去3天新增482例,再創新低。過去24小時新增165例。 隨著疫情見好,疫苗接種率的不斷擴大,加拿大也開始考慮分階段重開邊境,從今年夏天開始允許完全接種疫苗的旅客入境,有關加美重開的討論也加快了步伐。 週一,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講話中透露了重開的兩個關鍵要素: 一、分階段進行 二、第一批進入加拿大的旅客必須完全接種疫苗。 目前,有關重開的具體時間尚未落定,但一位參與談判的官員透露,7月可能就是第一階段重開的開始日期。 除了時間之外,加拿大還在研究疫苗接種卡或其他形式的接種證據,以證明完全接種。此外,他們也在研究,如果完全接種疫苗的入境旅客的新冠測試呈陰性,則可以豁免14天的強制隔離檢疫措施。 ▶BC疫苗接種領先 下週第二階段解封 疫情穩定的關鍵就在疫苗接種。根據數據,加拿大目前的有71%的12歲以上的加拿大人已經接種了1針疫苗,近8%的人已經完全接種。尤其是BC省,74%的成年省民以及72%的12歲以上省民已經至少接種了一針新冠疫苗。31.5萬人已經完全接種。兩針疫苗間隔縮短至8週。 BC副衛生官Réka Gustafson表示,本省正在走在“重返工作、上學、見朋友和旅行的康莊大道上”。 根據早前的,如果65%的成年省民接種完第一針,則6月15日就可以開啟第二階段解封,包括允許50人的戶外聚會,重開電影、允許省內旅遊、恢復室內團體運動和健身課等。 從目前的數據看,BC早已超越了該接種目標,下週二開啟第二段解封應該問題不大。而隨著病例數的繼續下降,到9月7日,最後的限制取消,可能BC就將宣布疫情終結了。屆時,人們就可以像如今的美國一樣,觀看大型比賽,回歸日常。
每週熱話 2021-06-10
【杜魯多:持旅遊簽者即將可入境加拿大】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6月7日表示,聯邦政府正計劃採取分階段的方法,歡迎國際旅客前往到訪加拿大。 杜魯多表示,就新冠病例數量和疫苗接種兩個方面而言,加拿大的情況比其他國家要好,他預計希望來加拿大的海外遊客會加拿大開放邊境「很感興趣」。 但對眾多旅客而言,想進加拿大有個前提,杜魯多說:「我們需要確保旅客在來加拿大之前接種了疫苗,我的意思是已經完成免疫接種全流程。加拿大不想冒疫情進一步暴發的風險,第4波疫情不僅會破壞經濟,還會打擊我們的士氣,」 杜魯多進一步表示,隨著加拿大國內、美國和世界其他地方的病例數下降,聯邦政府正在尋找方法開始歡迎海外遊客——也就是說,過不了多久,只要您打完了兩針疫苗,持旅遊簽也能入境加拿大了。 杜魯多6月7日在聖約翰(St John’s)貿易委員會主辦的一次活動中,以視頻形式出面並發表了上述講話。 據牛津大學Our World in Data項目組統計的數據,截至6月6日,目前加拿大已有61.61%的人口已至少接種了一劑新冠疫苗,比例之高僅次於以色列(63.04%),暫居世界第二位。
每週熱話 2021-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