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高價城市樓價可負擔性翻身】
在國會就如何提升房屋可負擔性展開辯論之際,加拿大首都渥太華(Ottawa)的財政監察機構發表最新報告,指出全國樓價可負擔性差距正逐步收窄。
不過,報告亦強調,各地情況差異甚大,改善程度不一。 臨時國會預算官(Interim Parliamentary Budget Officer, PBO)Jason Jacques 於週四發表更新版房屋報告。報告以平均樓價與一般家庭可負擔水平之間的差距作為衡量指標。根據報告,樓價可負擔性差距已由 2023 年 9 月的 80% 高峰,下降至 2025 年 8 月的 34%。
PBO 表示,借貸成本下降、工資增長及樓價回落,使加拿大人更容易負擔置業及按揭開支。樓價曾於 2022 年疫情復甦期間達到高峰,但隨後因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迅速將基準利率調升至逾 5%,導致多個市場出現降溫。目前政策利率已降至 2.5%,有助降低按揭利率,而樓價則未回升至先前高位。
報告指出,加拿大最昂貴的地區在過去三年錄得最大幅度的可負擔性改善。其中以多倫多(Toronto)及漢密爾頓(Hamilton)最為顯著,但兩地樓價仍遠高於一般家庭可負擔水平。
在所有分析地區中,哈利法克斯(Halifax)的可負擔性差距最大,達 74%;而愛民頓(Edmonton)則最小,僅為 4%。卡加利(Calgary)、蒙特利爾(Montreal)及魁北克市(Quebec City)則出現可負擔性惡化,但 PBO 指出,這些城市的按揭負擔仍屬相對可控。
此外,報告亦根據按揭債務服務比率(mortgage debt service ratio)——即家庭收入中用於償還按揭的比例——評估家庭財務穩定性。PBO 表示,2025 年上半年在此指標上已取得「重大進展」,逐步回復至 2019 年水平。
儘管多倫多、溫哥華(Vancouver)及維多利亞(Victoria)的比率有所改善,PBO 仍警告,這些高價市場的家庭在財務上比其他地區更易受到衝擊,風險較高。
🔗 資料來源: https://www.cbc.ca/news/politics/housing-affordability-canada-pbo-1.7649453 ; https://www.pbo-dpb.ca/en/publications/RP-2526-011-S--house-price-assessment-update--evaluation-prix-proprietes-mise-j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