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司OpenAI 想落戶加拿大 數碼主權會否變成代價?】

最新消息 2025-10-16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公司之一正向加拿大遞出橄欖枝,提出一項可能改變本國數碼基建的合作計劃——但亦引發對國家主權的激烈討論。

 

OpenAI,即開發ChatGPT的公司,正考慮在加拿大興建數據中心,以支援其全球擴展計劃,包括美國(United States)規模達5,000億美元的「Stargate」項目。加拿大的低成本能源及穩定基建令其成為理想選址。

 

「加拿大擁有建構AI模型所需的各種要素——無論是能源、資源,甚至是技術實力與意願,」OpenAI美加公共政策及合作主管Chan Park在多倫多(Toronto)Elevate Fest受訪時表示。他已與包括人工智能部長Evan Solomon在內的多位官員會面,商討潛在合作。

 

OpenAI此舉正值加拿大積極推動「數碼主權」——即確保本國能掌控自身的數據與科技基建。面對美國日益保護主義的政策,加拿大正加快本地AI發展,以減少對外依賴。

 

然而,OpenAI則主張其在加國的投資可協助推動「民主AI」,並透過「OpenAI for Countries」計劃協助各國建立本地能力,即使基建由美國公司擁有。

 

主權與合作的兩難局面

專家警告,與外國企業合作可能削弱加拿大對數據的掌控力。「大部分加拿大數據實際上由美國公司處理,」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政治學副教授及加拿大研究講座教授Jennifer Pybus指出。「加拿大希望擁有更多自主權,掌控本地人的數據。」

 

問題更複雜的是美國2018年通過的《CLOUD法案》,容許美國政府存取由美國公司擁有的伺服器上的數據,即使該伺服器設於海外。加美雙方已就此法案談判三年,但仍未達成協議。

 

魁北克市(Quebec City)國家行政學院(École nationale d'administration publique)政治學教授Guillaume Beaumier指出,加拿大現有的雲端儲存與數據中心多由Microsoft、Amazon及Google等美國企業擁有。「即使數據在加拿大處理,法律上仍受美國管轄。」

 

Microsoft高層早前在法國聽證會上亦承認,因受《CLOUD法案》約束,無法向歐盟成員國保證數據主權。

 

環境與政策考量

除了法律問題,數據中心亦極為耗能。Pybus估算,一個大型設施的耗電量相當於800萬至1,000萬個加國家庭,冷卻系統每年更可能耗用達10億加侖水。

 

儘管如此,OpenAI仍強調其在加國的設施將遵守本地法律與私隱標準。「我們理解加拿大政府與企業的關注,並希望AI生態系統能植根於加國價值,」Park表示。

 

Solomon部長辦公室則澄清,與OpenAI的會面屬例行交流,並不代表任何合作或立場。「部長定期與本地及國際科技領袖會面,以推動加拿大的數碼與AI策略。所有基建項目——無論由本地或外國企業承建——均須完全符合加拿大法律及監管框架。」

 

創新與自主的平衡點

儘管疑慮重重,專家亦認為加拿大不能因顧慮而阻礙自身AI發展。「我們要務實,不能築起數碼圍牆,幻想本地企業能獨力完成所有基建,」加拿大創新者協會(Council of Canadian Innovators)主席Benjamin Bergen指出。

 

他認為與外國企業合作可帶來「淨效益」,但亦提醒任何主權上的讓步都需審慎考量。他與Beaumier均強調,加拿大應投資本地技術,減少對外依賴。

 

例如,多倫多(Toronto)AI企業Cohere最近已與聯邦政府合作,其他公司亦正推動政府採用本地雲端服務。「這些企業雖未達Amazon或OpenAI的規模,但我們要由支持本地技術開始,」Bergen說。「這些技術是不可妥協的主權資產。」

 

在全球AI競賽中,加拿大正面臨抉擇:是否能在不犧牲主權的情況下,善用外資力量推動本地創新?答案仍待揭曉。

 

🔗資料來源: https://www.cbc.ca/news/business/open-ai-canada-data-centres-digital-sovereignty-9.693519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