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溫地區 樓市寒冬提早報到 投資者卻步】

最新消息 2025-10-16

大溫哥華(Metro Vancouver)地區的新建住宅市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供應過剩。隨着投資者撤離、實際買家卻步,數以千計的全新單位空置待售,業界憂慮情況將影響未來樓市發展。

根據地產數據公司 Zonda Urban 的統計,2025年第一季,大溫地區已落成但未售出的公寓及排屋(townhome)單位達2,304個;至第二季,數字升至3,215個。加拿大按揭及房屋公司(Canada Mortgage and Housing Corporation)則指出,該區未售出的公寓數量已較去年翻倍,約為2,500個,預計年底前仍有上升空間。

Rennie Intelligence 的報告顯示,2025年第一季,大溫地區共有2,503個已落成但未售出的公寓單位,另有2,337個接近完工的單位,合共達4,840個,較1月的4,700個有所上升。該機構其後修訂統計方法,改以實地施工進度為準,將第二季接近完工的單位數量下調至412個,總空置量亦降至3,059個


空置單位主要集中於高層公寓,佔第二季總量的66%2,121個);排屋佔20%637個);低層公寓則佔14%457個)。


地區分佈方面,空置單位集中於: 

  • 本拿比/新西敏(Burnaby/New Westminster):930個 

  • 列治文/南三角洲(Richmond/South Delta):655個 

  • 三聯市(Tri-Cities):387個 

  • 溫哥華西區(Vancouver West):313個 

  • 蘭里/Cloverdale(Langley/Cloverdale):205個 

  • 素里中部/北三角洲(Central Surrey/North Delta):191個


Zonda Urban 指出,約六至七成空置單位屬中高價位,呎價介乎每平方呎1,000至1,400加元,面積多為790至870平方呎,售價約為80萬至120萬加元。

投資者興趣大減。根據 Rennie Intelligence,2021至2023年間,投資者佔買家比例約五成;至2024年跌至26%,2025年第一季更僅佔7%。隨着租金回報未能抵銷按揭、稅項及保險成本,部分投資者已轉向其他資產。


另一方面,真正自住買家則傾向選擇樓齡較高、面積較大的二手公寓,或新建低層公寓項目。市場供需錯配,令大量新盤滯銷。

城市發展協會(Urban Development Institute)主席 Anne McMullin 建議政府推出新政策,包括擴大GST退稅至所有買家(而非僅限首次置業者),適用於高成本地區(如大溫)售價不超過150萬加元的住宅。她亦建議容許以RRSP持有住宅租賃物業,並調整聯邦及省級外國買家稅,容許投資者購買附有五年租賃承諾的新建住宅。

不過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房屋廳長 Christine Boyle 表示,政府不會改變外國買家稅政策:「我們不會回到公寓大量空置、外資炒賣橫行的『狂野西部』時代,這對社區及住宅可負擔性都造成傷害。」

至於另一個解決方法,則是減價促銷。McMullin 指出,開發商已普遍提供折扣及優惠,但價格下調空間有限:「部分項目已減至每售出一個單位就虧損,情況嚴重者甚至可能無法恢復資金,影響未來項目及就業。」


目前大溫地區共有90個公寓項目涉及空置單位,其中15個項目已佔整體近半。業界憂慮,若情況持續,樓市將面臨更深層挑戰。



🔗 資料來源:  https://ca.news.yahoo.com/condo-sales-slump-surrey-b-120000716.html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