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ney被讚「懂Trump語言」 加美關係有望改善?】

最新消息 2025-10-10

加拿大總理Mark Carney表示,加美官員正就關稅問題「磋商條款」,期望能結束持續的貿易戰。他強調,當雙方達成協議時,加拿大將取得「更好協議」。

Carney於週三在渥太華(Ottawa)國會質詢環節中回應反對派質疑其與美國總統Donald Trump在白宮(White House)橢圓辦公室(Oval Office)會晤的成果。他指出,加拿大目前已享有「與美國最好的協議」,大部分產品仍可免關稅出口至美國,並補充:「我們將爭取更進一步的成果。」

 

他表示,雙方正就鋼鐵、鋁、能源等主要行業進行談判,亦在研究汽車協議的細節,以及解決懲罰性木材關稅的方案。「我們只會接受最好的軟木材協議,」Carney說。

 

雖然Carney離開華盛頓時未能帶回具體成果,加美貿易部長Dominic LeBlanc則留在當地,繼續敲定可能協議的細節。

 

Carney稍後在一場加美關係峰會上表示,他與Trump進行了「深入細節的討論」,並看見在部分行業關稅上「取得具體進展的路徑」。受美方貿易行動影響,加拿大鋼鐵及鋁出口大幅下跌,製造業亦流失數千職位。

 

儘管Carney支持與墨西哥維持《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協議》(Canada-United States-Mexico Agreement, CUSMA),但他指出,未來的貿易關係不會完全受該協議約束。「未來會有一些雙邊協議,」他說。

 

Carney重申,加美關係不再如過去般持續融合。「未來不會再是無止境的整合過程,」他說,「我們的關係不會再回到過去的模式。」

 

他表示,自己每天醒來並非只思考美加關係,而是如何令加拿大更強大。他讚揚貿易戰爆發後興起的「支持本地製造」及「本地旅遊」運動,認為這反映「加拿大人相信國家」,並希望「親自掌握命運」,形容這些發展「非常正面」。

 

然而,保守黨領袖Pierre Poilievre批評Carney在與Trump會晤時「卑微地送上一萬億加元的禮物」,形容他「向總統低頭示弱」。此言所指是Carney承諾,若雙方達成關稅協議,加拿大私人企業將恢復在美國的投資。

 

Carney在會晤中指出,加拿大是美國最大外國投資者,過去五年投資額達五千億加元,未來五年可能達一萬億加元。他此番言論亦回應Trump對外資投資美國的高度關注。

 

Poilievre批評Carney出賣加拿大工人,質疑其政綱何時承諾將如此巨額投資送往美國。

 

Carney則反擊:「我想提醒反對派領袖,世上有一樣東西叫做『私人企業』。投資決策由私人企業作出,」暗諷Poilievre長年從政。

 

Carney獲得亞伯達省(Alberta)省長Danielle Smith讚賞,她認為Carney以提出私人投資及重啟Keystone XL輸油管計劃的方式,成功「講出Trump的愛語言」。該項目曾獲Trump支持,但在其首任期結束後被繼任總統Joe Biden叫停。

 

據《CBC News》報導,Carney在與Trump會談中提出重啟Keystone XL計劃,該管道將把亞伯達省石油輸往美國中西部及南部地區。此舉不但回應Trump長期訴求,亦有助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煉油廠補充因制裁委內瑞拉而短缺的重油供應。

 

Smith 表示,Carney與Trump建立了良好關係,較前總理Justin Trudeau與Trump的緊張關係有明顯改善。「如果你去美國,只說『這對我有利』或『這對我有害』,這不是Trump的語言。他要聽的是『我可以如何令美國更偉大』,」她說。

 

她補充,Trump是「重視人際關係的人」,喜歡與他欣賞的人合作,而他對Carney的好感可能有助解決雙邊貿易爭議。「我們應該為總理打氣,希望他建立良好私人關係,」Smith說。

 

她形容Carney正在「為加拿大儲蓄外交籌碼,有助我們走得更遠」。

 

至於安省(Ontario)省長Doug Ford則表示對美方失去耐性。「我支持總理,但我們要強硬一點,」他說。

 

「我們減關稅,他加關稅。如果談不成,我們要加倍反擊,」Ford說,「我們永遠不應屈居人後。」

 

🔗資料來源: https://www.cbc.ca/news/politics/carney-even-better-deal-9.693203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