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超市巨頭發「漲價警告」 肉類、雞蛋、堅果齊齊加價 苦日子或將持續】

最新消息 2025-04-30

根據Loblaw Companies Limited最新發佈的報告,加拿大消費者將面對一波新一輪食品雜貨加價潮,主因是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加美貿易戰令食物成本持續上升。

Loblaw集團旗下擁有Loblaws、No Frills及Real Canadian Superstore等大型連鎖超市。該公司於本周公佈四月份食品通脹報告,時間緊接加拿大統計局公佈全國最新消費物價指數(CPI)後不久。統計局數據顯示,全國三月份整體通脹回升至2.3%,其中食品價格升幅更達3.2%。

Loblaw指出,美方對加國商品徵收的25%關稅,對多個關鍵產業造成長期壓力,亦削弱了消費者信心。儘管該公司早前曾向傳媒表示,市民不會即時感受到食品價格變動,但隨着現有存貨消耗完畢,漲價效應已漸漸浮現。

報告指出:「雖然三月時,加拿大對美反制關稅對價格影響有限,但零售商現正陸續清空舊貨,更高的進貨成本將很快反映在貨架上。」

加拿大零售委員會政府關係副總裁Matt Poirier曾表示,商戶在疫情期間累積的應對策略,例如囤貨、提前採購等手法雖然有效,但始終無法抵銷加價壓力。他警告:「這些手段最終都會化作大幅加價或商品短缺。」

報告同時提到,美國針對多個國家提出的新一輪關稅威脅,即使暫未實施,亦可能間接推高加拿大食品價格。

以咖啡為例,報告解釋,受種植季欠佳影響,加上美國多間咖啡公司從越南入口生豆,該等咖啡豆現正面臨高達46%的關稅,而進口至加拿大的成品咖啡還要再繳25%。換句話說,原本1加元的咖啡,理論上可能變成1.82加元。

Loblaw列舉多款受影響食品,包括液體蛋。雖然加拿大本地未爆發嚴重禽流感,但由於液體蛋依賴從美國進口,其成本已急劇上升,進一步推高烘焙產品如蛋糕、鬆餅、曲奇餅的生產開支。

肉類方面,雞肉價格仍居高不下,而由於乾旱和飼料成本上升,加拿大牛群數量已跌至1970年代以來最低,牛肉亦隨之加價。

堅果類產品亦出現顯著升幅,報告指出,受全球需求急增、消費者偏好改變及主產地天氣惡劣等因素影響,杏仁、腰果、核桃、山核桃及巴西堅果等品類的平均價格按年飆升32.7%。

此外,報告亦提醒公眾,部分貼上「加拿大製造」標籤的產品實際上包含大量受關稅影響的進口原料。舉例指,一款在加拿大製造的燕麥棒若使用美國入口的朱古力碎及花生,這些原料仍需繳納25%關稅,從而推高最終售價。

近月包括Loblaw、Sobeys及Walmart在內的多間大型超市集團,亦因涉嫌將美國貨品錯誤標示為「加拿大製造」,遭消費者批評。

在貿易摩擦未明朗、關稅陰霾未散之下,加國市民的「買餸錢」恐怕要再多花一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