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加拿大海產加徵25%關稅 今年溫哥華斑點蝦會更便宜?】

最新消息 2025-03-17

在美加關稅戰愈演愈烈之際,中國近日宣布,自2025年3月20日起,將對原產於加拿大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其中包括:

  • 油、油渣餅、豌豆——加徵100%關稅

  • 海產、豬肉——加徵25%關稅

這些商品在現行關稅基礎上,將再疊加相應的報復性關稅,且不予減免。此舉被認為是對加拿大此前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的反制措施。去年秋天,加拿大總理杜魯多緊跟美國總統拜登的步伐,宣布自2024年10月1日起,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加徵100%關稅,並對中國的鋼鐵和鋁產品加徵25%關稅。

加拿大方面對此早有預期,但當關稅政策正式落地時,對加拿大農民和漁民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尤其在美加之間已經開打關稅戰的背景下,加拿大農漁業的前景更加不確定。今年大溫地區的斑點蝦價格是否會因此下降**,成為不少當地消費者關心的問題。

 


 

卑詩省漁業首當其衝 斑點蝦、象拔蚌受影響

對於卑詩省(B.C.)而言,漁業將是受影響最大的產業之一。雖然美國才是加拿大最大的海產品出口市場,但中國對特定水產品,如活龍蝦、象拔蚌和斑點蝦的需求極大,與美國市場規模不相上下。

  • 卑詩省95%的海產品出口至中國

  • 僅太平洋象拔蚌一項,每年90%產量直接銷往中國,創造約5000萬加元的收入

  • 每年產出的斑點蝦,有60%出口至中國,今年5月即將開捕的斑點蝦季將受到嚴重衝擊

此外,其他小眾漁產品,如海膽、海參、螃蟹,以及部分農產品也將受到影響。由於捕撈船隊每日的漁獲通常已預售至中國市場,而此次關稅措施的生效時間緊迫,從公告到正式實施僅不到半個月,漁民幾乎無法將關稅成本轉嫁給批發買家,也無法提前增加捕撈量來應對。

卑詩省水下捕撈協會(Underwater Harvesters Association)會長詹姆斯·奧斯汀(James Austin) 表示,中國的關稅政策對本地漁業是**「一記重擊」**,特別是在加拿大漁產品已面臨美國關稅壓力的情況下,他坦言:「這是我們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但它就是發生了。」

面對中國市場的不確定性,部分漁民或將尋找其他出口市場,但轉型需要時間和資源,短期內難以填補中國市場的缺口。目前,漁民們需決定是否放慢生產速度,或是將更多產品轉向本地市場銷售。

 


 

芥花籽產業也受重挫 薩省省長怒斥政策影響

除了漁業,加拿大的芥花籽產業同樣遭受重創。

  • 加拿大是全球最大芥花籽生產國之一

  • 中國是加拿大芥花籽的第二大市場,每年進口價值9.18億加元的油渣餅及2060萬加元的芥花籽

  • 這些產品主要用於中國的畜牧業和水產養殖,關稅增加後,將使其價格大幅上漲,競爭力下降

由於種植芥花籽需要提前準備種子、肥料及機械設備,農民現在已經無法臨時改種其他作物,只能寄希望於政府能夠與中國達成協議,化解貿易衝突。

對此,薩斯喀徹溫省(Saskatchewan)省長斯科特·莫伊(Scott Moe)公開發聲,怒斥聯邦政府的貿易政策:「我們的油菜籽產業因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而陷入危機!根本沒人關心中國電動車的關稅問題,現在我們卻為了保護北美那些少數人買得起的電動車,把整個農業拖下水!」

 


 

未來不確定性增加 加拿大政府能否達成協議?

目前,加拿大政府正在與中國進行談判,希望緩解貿易爭端。然而,談判結果仍是未知數。

這場關稅戰的影響,可能不僅限於農業與漁業。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未來海產品價格是否會變動?電動汽車價格是否會受影響?這些都將成為關注焦點。

事實上,中加貿易關係一直密切:

  • 中國是加拿大的第二大貿易夥伴

  • 加拿大則是中國在北美的重要貿易對象

  • 雙方每年貿易額持續增長,尤其是在農產品、能源、礦產資源等領域

中國主要從加拿大進口芥花籽、大豆、豬肉、龍蝦、木材等,而加拿大則從中國進口電子產品、機械設備、紡織品等。雙方在經濟上具有高度互補性,合作潛力巨大。然而,貿易爭端沒有贏家,如何解決這場關稅戰,將是未來雙方政府的重要課題。

您認為中國對加拿大加徵關稅會帶來哪些影響?會否影響您的消費選擇?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