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手術輪候時間創新高 轉往海外求醫潛藏風險】

最新消息 2025-05-04

加拿大公共醫療系統再度亮起紅燈。據最新研究顯示,全國病人由家庭醫生轉介至接受專科治療的平均輪候時間已攀升至30星期,創歷史新高,較1993年增長超過兩倍。輪候時間最長的包括骨科手術及腦神經外科,令大批患者苦候無門,轉向境外尋醫。

根據加拿大醫學會資料,全國現時有超過650萬人無法獲得家庭醫生服務,不少非緊急手術如髖關節置換、膝關節手術及白內障治療亦持續延期,對病人日常生活構成重大影響。

輪候無期之下,一部分患者選擇赴海外接受治療。立陶宛、墨西哥及土耳其等地因手術成本較低、輪候時間較短,並可兼顧旅遊,成為醫療旅遊新熱點。部分診所提供從關節置換到美容整形等多元服務。

來自亞省愛民頓的Trevor Bukieda便決定遠赴立陶宛Kaunas市一間診所進行髖關節手術。他坦言,若在加拿大公營系統內等候,需14至16個月才能見專科醫生;但在立陶宛,等候時間僅需3個月,效率相差懸殊。

然而,聯邦政府近日發出警告,提醒民眾海外求醫存在潛在風險。包括感染耐藥性細菌、術後出現血栓,以及因手術場所消毒和感染控制標準不一,導致醫療質素難以保障。倘若病人未能攜帶完整醫療紀錄回國,日後跟進治療亦可能遇上困難。

政府呼籲,有意赴海外求醫的患者,應預先諮詢本地註冊醫護人員,核實診所是否具有合資格認證,同時購買涵蓋手術及意外的保險,並清晰了解術前準備、手術費用、術後護理及康復程序等細節,以免因小失大。

 

延伸閱讀